教育社会学第三章 学校中的角色行为(2)学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另一层面是从文化认同或文化调适的角度来说,是指从 一种“社会环境”融入文化结构有所差异的另一种“社 会环境”。从文化认同或文化调适的角度来看,同辈群 体可谓学生的一种“永恒的”社会。
14
第二节 学生的同辈群体
社会学中的同辈群体是指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 的小群体。
15
一、同辈群体的功能
5
家庭对学生的影响的特征主要有:
①作为学生的首临生存环境与发展环境,家庭所施加的是一种“先 主性影响”;
②作为学生的生活群体,家庭的一切活动均发生于生活过程之中, 家庭生活所有侧面都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而家庭所施加的是一种 “生活化了的影响”;
6
③作为一种面对面的小群体,家庭成员之间可进行全员直接交往, 学生与家庭其他所有成员均能产生高频率互助,更由于我国现阶段 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故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种“聚合性影响”;
第三章 学校中的角色行为 (2):学生
1
一、学生的三重社会
就所属社会群体而言,学生主要生活在 由家庭、学校及同辈群体构成的三重社 会之中。这三重社会对学生施加着众多 的影响。
4
1.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与经济关系为基础的面 对面的生活群体。对学生来说,家庭是不 可选择的,是一般情况下无法摆脱的生存 环境。
20
二、同辈文化的类型
同辈文化的研究始于美国的科尔曼。他通过调查发现在这 些学校中明显存在着“青少年社会”。
这种青少年社会导致学生形成与发展同教师与家长的期待 相背的价值取向,即不是勤勉于学业,而是热衷于竞技体 育,或寻求伙伴的认同。
21
美国学者克拉克将中学生和大学生同辈文化的分为不同类 型。
从以上原因可以看出,学生同辈群体的两个主要功能: “保护功能”与“发展功能”。
17
所谓保护功能是指学生少受或免受成人世界干扰的功能。 主要表现为学生同辈群体为其成员提供了一种平等互助的 社会环境,学生不必担心成人权威的支配,不必顾忌成人 社会的评价,可以畅所欲言。
这种保护功能往往导致同辈群体成为学生的社会依存与心 理依存的重要对象乃至主要对象。
中学生同辈文化为三种: 第一种是玩乐型亚文化,即主要关注各种文化活动; 第二种是学术型亚文化,即关注学科课程的学习及学术 性课外活动的参与; 第三种是违规型亚文化,即回避乃至反抗整个学校的教 育过程。
22
大学生同辈文化分为四种: 第一种为学术型亚文化; 第二种为玩乐型亚文化; 第三种是职业型亚文化。其取向在于谋求学历与就业技 能; 第四种是非顺应型亚文化,其参照标准来自校外社会群 体及其意识形态,对学校持批判态度,支持攻击性行为。
8
3.同辈群体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本身乃是学生 自己选择、自己构建的产物。在同辈群体 中,学生之间没有社会身份上的差别,也 无成人权威的干涉,每个成员均可享有比 在家庭与学校中多得多的自由,并能实际 感受到这种自由。
9
这使同辈群体的影响具有“高参照性”的特征,即同辈群 体的活动目的容易成为学生个体的活动指向,其规范也容 易成为学生个体的言行准则,学生往往容易心甘情愿地接 受同辈群体的影响。
学生同辈群体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其在家庭 与学校中得不到满足的各种需要。就社会学角度来看,导 致学生形成、加入或向往同辈群体的主要的原因是对于平 等的期求。
16
பைடு நூலகம்
家庭生活过程与学校教育过程对学生来说都不可能是学生 与家长及教师的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磋商过程、民主决策过 程及自由选择过程。家庭与学校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平等 需要,无法成为能使学生完全自由地展现自我、充分发挥 自己潜力的场所。因此,学生便自然会去寻求可使自己获 得真正的平等、民主与自由的另一种世界。
从极端的意义上来说,保护功能还表现为学生同辈群体为 其成员提供了一种相互支持的“社会基础”。这种社会基 础往往成为学生向成人规则与权威进行反抗乃至挑战的力 量源泉。
18
所谓发展功能是指对于学生的社会能力的促进作用。这里 所说的社会能力包括表达自我的能力、展现自我的能力、 相互沟通的能力、竞争与合作的能力等。
10
二、学生的社会位移
学生在家庭、学校及同辈群体中的角色之间的转换即“社 会位移”。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关于家庭、学校及同辈群体对学 生的影响的研究基本上是相互分离的,即多半只是单纯研 究三者中某一者的影响。
11
美国学者菲兰则认为学生处在三重社会之中,即家庭、学 校及同辈群体之中。这三重环境各有其一套价值、规范、 期待及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各自的“社会环境”。菲兰把 学生从一种“社会环境”移入并适应另一种“社会环境” 的现象称之为“越界”。
因学生同辈群体是真正由学生自己选择并组成的小群体, 其价值取向未必同社会要求相符,所以对学生的社会意识 及社会态度等观念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未必具有符合社会 要求促进作用,但它对于学生的社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则 无疑具有促进作用。
19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主要是在同辈群体的活动中,通 过对活动内容的商定、活动目的的认定、活动角色的分配、 活动工具的准备、活动冲突的调节及活动结果的评价等才 逐步形成与发展自己的社会能力的。学生在形成与发展社 会能力的同时,也就逐步学会了对于自己的世界的控制, 逐步构建出自己的一套“界定世界”。
④作为以经济联系为纽带的群体,家长往往有意无意的将物质奖惩 作为增强其影响力的手段,故家庭影响不仅左右家长的社会地位优 势或亲子情感,而且还伴有物质后盾。
7
2.学校是受社会委托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 计划的教育影响的权威机构,学校对学生 的影响具有“系统性与可控性”;作为权 威的教育机构,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具有 “社会界定性”。
12
他认为学生的多重世界与越界行为存在着四种不同的类型: 第一种:和谐的多重世界/顺畅的越界; 第二种:失谐的多重世界/可设法实现的越界; 第三种:失谐的多重世界/碰运气的越界; 第四种:边界互闭/无望实现的越界。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社会位移”包含两个层面: 一个层面是从“身”存群体的角度来说,是指从一种社 会场所进入角色结构有所差异的另一种社会场所。
另一层面是从文化认同或文化调适的角度来说,是指从 一种“社会环境”融入文化结构有所差异的另一种“社 会环境”。从文化认同或文化调适的角度来看,同辈群 体可谓学生的一种“永恒的”社会。
14
第二节 学生的同辈群体
社会学中的同辈群体是指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 的小群体。
15
一、同辈群体的功能
5
家庭对学生的影响的特征主要有:
①作为学生的首临生存环境与发展环境,家庭所施加的是一种“先 主性影响”;
②作为学生的生活群体,家庭的一切活动均发生于生活过程之中, 家庭生活所有侧面都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而家庭所施加的是一种 “生活化了的影响”;
6
③作为一种面对面的小群体,家庭成员之间可进行全员直接交往, 学生与家庭其他所有成员均能产生高频率互助,更由于我国现阶段 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故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种“聚合性影响”;
第三章 学校中的角色行为 (2):学生
1
一、学生的三重社会
就所属社会群体而言,学生主要生活在 由家庭、学校及同辈群体构成的三重社 会之中。这三重社会对学生施加着众多 的影响。
4
1.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与经济关系为基础的面 对面的生活群体。对学生来说,家庭是不 可选择的,是一般情况下无法摆脱的生存 环境。
20
二、同辈文化的类型
同辈文化的研究始于美国的科尔曼。他通过调查发现在这 些学校中明显存在着“青少年社会”。
这种青少年社会导致学生形成与发展同教师与家长的期待 相背的价值取向,即不是勤勉于学业,而是热衷于竞技体 育,或寻求伙伴的认同。
21
美国学者克拉克将中学生和大学生同辈文化的分为不同类 型。
从以上原因可以看出,学生同辈群体的两个主要功能: “保护功能”与“发展功能”。
17
所谓保护功能是指学生少受或免受成人世界干扰的功能。 主要表现为学生同辈群体为其成员提供了一种平等互助的 社会环境,学生不必担心成人权威的支配,不必顾忌成人 社会的评价,可以畅所欲言。
这种保护功能往往导致同辈群体成为学生的社会依存与心 理依存的重要对象乃至主要对象。
中学生同辈文化为三种: 第一种是玩乐型亚文化,即主要关注各种文化活动; 第二种是学术型亚文化,即关注学科课程的学习及学术 性课外活动的参与; 第三种是违规型亚文化,即回避乃至反抗整个学校的教 育过程。
22
大学生同辈文化分为四种: 第一种为学术型亚文化; 第二种为玩乐型亚文化; 第三种是职业型亚文化。其取向在于谋求学历与就业技 能; 第四种是非顺应型亚文化,其参照标准来自校外社会群 体及其意识形态,对学校持批判态度,支持攻击性行为。
8
3.同辈群体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本身乃是学生 自己选择、自己构建的产物。在同辈群体 中,学生之间没有社会身份上的差别,也 无成人权威的干涉,每个成员均可享有比 在家庭与学校中多得多的自由,并能实际 感受到这种自由。
9
这使同辈群体的影响具有“高参照性”的特征,即同辈群 体的活动目的容易成为学生个体的活动指向,其规范也容 易成为学生个体的言行准则,学生往往容易心甘情愿地接 受同辈群体的影响。
学生同辈群体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其在家庭 与学校中得不到满足的各种需要。就社会学角度来看,导 致学生形成、加入或向往同辈群体的主要的原因是对于平 等的期求。
16
பைடு நூலகம்
家庭生活过程与学校教育过程对学生来说都不可能是学生 与家长及教师的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磋商过程、民主决策过 程及自由选择过程。家庭与学校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平等 需要,无法成为能使学生完全自由地展现自我、充分发挥 自己潜力的场所。因此,学生便自然会去寻求可使自己获 得真正的平等、民主与自由的另一种世界。
从极端的意义上来说,保护功能还表现为学生同辈群体为 其成员提供了一种相互支持的“社会基础”。这种社会基 础往往成为学生向成人规则与权威进行反抗乃至挑战的力 量源泉。
18
所谓发展功能是指对于学生的社会能力的促进作用。这里 所说的社会能力包括表达自我的能力、展现自我的能力、 相互沟通的能力、竞争与合作的能力等。
10
二、学生的社会位移
学生在家庭、学校及同辈群体中的角色之间的转换即“社 会位移”。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关于家庭、学校及同辈群体对学 生的影响的研究基本上是相互分离的,即多半只是单纯研 究三者中某一者的影响。
11
美国学者菲兰则认为学生处在三重社会之中,即家庭、学 校及同辈群体之中。这三重环境各有其一套价值、规范、 期待及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各自的“社会环境”。菲兰把 学生从一种“社会环境”移入并适应另一种“社会环境” 的现象称之为“越界”。
因学生同辈群体是真正由学生自己选择并组成的小群体, 其价值取向未必同社会要求相符,所以对学生的社会意识 及社会态度等观念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未必具有符合社会 要求促进作用,但它对于学生的社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则 无疑具有促进作用。
19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主要是在同辈群体的活动中,通 过对活动内容的商定、活动目的的认定、活动角色的分配、 活动工具的准备、活动冲突的调节及活动结果的评价等才 逐步形成与发展自己的社会能力的。学生在形成与发展社 会能力的同时,也就逐步学会了对于自己的世界的控制, 逐步构建出自己的一套“界定世界”。
④作为以经济联系为纽带的群体,家长往往有意无意的将物质奖惩 作为增强其影响力的手段,故家庭影响不仅左右家长的社会地位优 势或亲子情感,而且还伴有物质后盾。
7
2.学校是受社会委托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 计划的教育影响的权威机构,学校对学生 的影响具有“系统性与可控性”;作为权 威的教育机构,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具有 “社会界定性”。
12
他认为学生的多重世界与越界行为存在着四种不同的类型: 第一种:和谐的多重世界/顺畅的越界; 第二种:失谐的多重世界/可设法实现的越界; 第三种:失谐的多重世界/碰运气的越界; 第四种:边界互闭/无望实现的越界。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社会位移”包含两个层面: 一个层面是从“身”存群体的角度来说,是指从一种社 会场所进入角色结构有所差异的另一种社会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