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支穹顶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合集下载

弦支穹顶结构报告

弦支穹顶结构报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大跨度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多,代表性场所包括体育馆、会展中心、博物馆、候机厅、影剧院、飞机库和车站等。

传统的平面结构如梁、拱、桁架和钢架等,受其结构特性的限制,很难覆盖较大的空间。

而空间结构正好能满足大跨度建筑要求的结构形式,它不仅受力合理,而且能做出各种优美的建筑造型。

其中最常用的空间结构—弦支穹顶结构由于在2008年奥运会和2009年全国运动会的应用,使弦支穹顶结构成为新结构体系的一颗明星。

凭借其合理的传力机制、美观的建筑效果和经济的工程造价,弦支穹顶结构已经得到中国科研、教学、设计、施工等业界的认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无论是数量还是跨度上,都为世界之最。

弦支穹顶最早由日本政法大学Mamoru Kawaguchi 教授于1993年提出。

弦支穹顶结构又称之为索承网壳结构,是传统的单层或双层网壳结构和索穹顶结构结合的衍生物,它综合了单层网壳和索穹顶结构优良性能于一体,是一个由单层或双层网壳代替索穹顶的上层索网后形成的一种新型杂交结构。

弦支穹顶结构通过下层索系、上层刚性网壳和竖向撑杆共同工作而承受外部荷载,结构通过对下层索系(径向索和环向索)施加预应力而为结构提供足够的竖向刚度,并在结构内形成水平作用自平衡的结构体系。

它一方面改善了上部单层网壳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使结构能跨越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弦支穹顶结构具有一定初始刚度,其设计、施工成形以及节点构造与索穹顶等完全柔性结构相比得到了较大的简化。

另外,两种结构体系对支座的作用相互抵消,使结构成为自平衡体系,在充分发挥单层网壳结构受力优势的同时能充分利用索材的高强抗拉性,调整体系的内力分布,降低内力幅值,从而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弦支穹顶的发展历史;第二章主要介绍弦支穹顶的发展现状并列举了大量的国内外弦支穹顶工程应用实例;第三章主要介绍弦支穹顶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弦支穹顶、网壳、索穹顶、预应力)目录摘要 (1)1弦支穹顶的发展历史 (1)1.1预应力钢结构 (1)1.2单层网壳 (3)1.3双层网壳 (4)1.4索穹顶结构 (4)1.5弦支穹顶结构的提出 (6)2弦支穹顶的发展现状 (7)2.1弦支穹顶的基本概念 (7)2.1.1弦支穹顶结构的组成 (7)2.1.2弦支穹顶结构的原理 (7)2.1.3弦支穹顶结构的特点 (8)2.2弦支穹顶的分类 (10)2.2.1肋环形弦支穹顶 (10)2.2.2施威德勒型弦支穹顶 (10)2.2.3联方型弦支穹顶 (11)2.2.4凯威特型弦支穹顶 (11)2.2.5凯威特—联方型弦支穹顶 (12)2.2.6三向网格弦支穹顶 (12)2.3弦支穹顶的研究现状 (13)2.3.1弦支穹顶结构形态分析 (13)2.3.2弦支穹顶结构预应力的设置 (13)2.3.3弦支穹顶结构的静动力分析 (14)2.3.4弦支穹顶结构施工过程全分析 (16)2.3.5弦支穹顶结构试验研究 (18)2.4弦支穹顶的工程应用 (18)2.4.1光丘穹顶 (19)2.4.2聚会穹顶 (20)2.4.3天津保税区商务中心大堂屋盖 (20)2.4.4天津博物馆贵宾厅屋盖 (21)2.4.5常州体育馆 (21)2.4.6 2008年奥运会羽毛球馆屋盖 (22)2.4.7 武汉市体育中心体育馆 (23)2.4.8 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 (24)2.4.9 安徽大学体育馆 (25)2.4.10 辽宁营口体育馆 (25)2.4.11山东茌平体育馆 (26)2.4.12三亚体育中心体育馆 (27)2.4.13重庆渝北体育馆 (27)2.4.14大连市体育馆 (28)3弦支穹顶存在的问题 (30)3.1网壳网格形式与尺寸确定 (30)3.2风荷载对弦支穹顶的影响 (30)3.3弦支穹顶的张拉方案 (31)3.4弦支穹顶的预应力 (31)3.5弦支穹顶结构温度效应研究 (31)3.6弦支穹顶结构节点设计研究 (31)3.7弦支穹顶结构索滑移模拟研究 (32)3.8超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的设计研究 (32)3.9弦支穹顶结构索力的测试及其补偿技术研究 (32)参考文献 (33)1弦支穹顶的发展历史弦支穹顶结构是由上层单层球面网壳和下层环索、斜索通过竖杆连接,索由网壳节点连接到悬挂于单层球面网壳的竖杆的下端而成的新型交空间结构。

施工偏差随机分布对弦支穹顶结构整体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施工偏差随机分布对弦支穹顶结构整体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第28卷第6期2007年12月建筑结构学报JournalofBuildingStructuresV01.28.No.6Dec.2007文章编号:1000-6869(2007)06-0076-07施工偏差随机分布对弦支穹顶结构整体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刘学春1,张爱林1,葛家琪2,王玲1,齐宗林1(1.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022;2.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11)摘要:基于概率理论,提出了适合于具有初始几何缺陷的弦支穹顶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的施工偏差概率法,根据施工现场的误差分布特点,引入初始几何缺陷的随机分布形式,通过计算随机有限元模型,得到稳定系数样本值,并经过统计分析最终获得了具有一定可靠性的非线性整体稳定系数。

以跨度93m、矢跨比1/12的优化后的弦支穹顶结构为算例,进行了考虑初始几何缺陷的非线性稳定性分析,与传统的特征值屈曲模态法和无初始几何缺陷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施工偏差概率法能够充分展现初始几何缺陷对弦支穹顶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其计算稳定承载力比传统的特征值屈曲模态法低30%左右。

通过对比分析,对初始几何缺陷最大值采用1.645倍的施工偏差控制限值,初始几何缺陷形状和大小更加合理,稳定分析结果偏于安全。

施工偏差概率法在2008奥运会羽毛球馆弦支穹顶结构整体稳定分析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关键词:弦支穹顶;整体稳定;初始几何缺陷;施工偏差概率法中图分类号:TU393.3TU394文献标识码:AStudyontheinfluenceofconstructiondeviationrandomdistributionontheintegralstabilityofsuspend—domeLIUXuechunl,ZHANGAilinl,GEJiaqi2,WANGLin91,QIZonglinl(1.Bei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Beijing100022,China;2.ChinaAeronauticalProjectandDesignInstitute,Beijing100011,China)Abstract:Thispaperproposesaconstructiondeviationprobabilisticmethodthatfitstheintegralstabilityanalysisofsuspend—domestructurewithinitialgeometricaldefects.Accordingtothedeviationlayoutoftheconstructionsite,theprobabilisticdistributionofinitialgeometricaldefectsisintroduced,thesamplespaceisworkedoutbycomputingtherandomfiniteelementmodel,andthestabilityfactorisgottenthroughanalysisofthesesamples.Withanoptimizedsuspend—domestructuremodelwhosespanis93m,rise—spanis1/12,theinfluenceofinitialgeometrydefectsonthenonlinearintegralstabilityisanalyzed.Throughcomparisonwiththeresultdrawnfromthetraditionaleigenvaluebucklingmethod.thenonlinearintegralstabilityfactordrawnfromconstructiondeviationprobabilisticmethodiSlowerthanthatoftraditionaleigenvaluebucklingmethodbyabout30%.Withtheinitialgeometricaldefecttakenintoaccount,themaxvalueoftheinitialgeometricaldefectsisadoptedas1.645timesoftheconstructioncontrotdeviation,andthisinitialgeometricaldefectismorereasonableandsafe.Theconstructiondeviationprobabilisticmethodissuccessfullyadoptedinthestabilityanalysisofthebadmintongymnasiumfor2008OlympicGames,andtheapplicabilityofthismethodisverified.Keywords:suspend—dome;integralstability;initialgeometricaldefect;constructiondeviationprobabilisticmethod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8012);北京市科委科技奥运专项资助项目(Z0005191040111);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工程资助项目(05004311200601),北京市2008工程指挥部奥运工程资助项目。

弦支穹顶结构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

弦支穹顶结构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

i —p n rt sw r n z d rs e t l . h eut s o t tu d rdf rn es x i i s r e s a a o e ea ay e ep ciey T e rs l h w a n e iee ts i c e ctt n , s i l v s h mi ao
iv sia o h w a ti i c l t ban te d n mi n tbl y c i r n o u p n e — o n et t n s o st ti sdf ut o o ti y a c isa it r ei fa s s e d d d me gi h i f h i t o
jd e .U d rhr o t ,vrcla d tredm ni l u gd n e o zn l et a n e ~i e s n l es x i t n ,ted n m c t it i a i h o mi ao a i y
me o n i i oy r so s uv s te d n mi tbly o u p n e - o t cu e wa h t da dt me h s r ep n e c re , h y a c s it fa s s e d d d me s u tr s t a i r
Taj 0 02, hn ) i n30 7 C ia n
Ab ta t An lssmeh d fte d n mi tbly o u p n e — o t cue ee dsu sd sr c : ayi to so y a cs i t fs s e d d d me sr trsw r ic se .A h a i u
c aa trs c ,s bl y c n g rt n a d c be b h vo fss e d d d me srcu e t i ee t h rce t s t i t o f uai n a l e a iro u p n e — o t trswi df rn i i a i i o u h

弦支穹顶结构的弹性稳定性分析

弦支穹顶结构的弹性稳定性分析
1 G 0 1 .0 2 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 [ ] S、 规定进行各工序 隐蔽工程 的检验及 验收 , 如发 现有施工 质量不满 [ ] B5 0 02 0 , [ ] E S 1 6 2 0 , 纤维片材加 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 ] 2 C C 4 :0 3碳 S. 足规程有关条款 的要求 , 应立 即采取补救措施或 返工 , 碳纤维 片材
型的空问复合结 构体 系——弦 支 穹顶 ( upndme 。通过 复合 S se—o ) 得到 的弦支穹顶 , 一方 面增 加 了单 层球 面 网壳 的曲面外 刚度 , 改 善 了单层球面 网壳 结构 稳定 性 , 使结 构能跨 越更 大 的空间 ; 另一 方面新结构 体系具有 一定 的刚度 , 不再是纯柔 性结构 , 使其设计 、 施工及节点构造 与索穹 顶等 完全柔 性 的结构 相 比得 到 了较 大 的
收到 了较好 的综合效 益。所 以 , 粘贴碳 纤维 关 。在施工之前 , 应确认碳纤维片材 和配套 的树脂类 粘结材料 决 了工程技 术难题 , 就 的产品合格 证、 品质量 出厂检 验报 告 , 产 各项 性能 指标 是否 符合 布加 固混凝 土结 构在工程 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 设计要求 , 在结构加 固 的过程 中 , 应严格 按 照规程 的有 关条 款 的 参考文 献 :
法探讨 以及 全过程分析程序 的编 制等 。目前 , 弦支穹 顶结构弹性 稳定研究无论是分析理论还是 实用方法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
干净至无粉尘 , 当需 粘贴 两层 时 , 底层 碳纤 维板 的两 面均应 擦拭 纤维 片材表面 的方法检查 , 总有效粘结 面积不应 低于 9 % , 5 当碳
简化 。
弦支 穹顶结构 的非线 性稳 定研 究一 直是 国 内外 学者关 注 的 热点 问题 … 这些研究 工作 的 内容大 致可分 为几 方面 : 支穹顶 1, 弦 结构大位移 几何非线性研究 ; 弦支穹顶结 构对初始缺 陷的敏感 性

温度变化下弦支穹顶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

温度变化下弦支穹顶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

温度变化下弦支穹顶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
张爱林;饶雯婧;刘学春;崔伟龙
【期刊名称】《钢结构》
【年(卷),期】2009(024)003
【摘要】以2008奥运羽毛球馆实际工程为背景,从温度分布的基本概念出发,考虑了温度改变引起的预应力索力变化情况,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中的结构屈曲分析,进行弦支穹顶结构在温度改变下的整体稳定性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弦支穹顶结构的稳定性受常温变化的影响较小;随着温度升高,稳定系数不断增大.这一结论表明:弦支穹顶结构张拉施工适合在夏季完成,对实际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页数】5页(P32-35,66)
【作者】张爱林;饶雯婧;刘学春;崔伟龙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
【相关文献】
1.考虑初始几何缺陷的弦支穹顶结构动力稳定性分析 [J], 刘慧娟;罗永峰
2.联方凯威特型弦支穹顶结构稳定性分析 [J], 屈讼昭;王志骞
3.弦支穹顶结构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 [J], 罗永峰;刘慧娟;韩庆华
4.弦支穹顶结构的弹性稳定性分析 [J], 陈为;樊明洁;赵伟
5.整体温度变化下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效应分析 [J], 汪继文;潘兴虎;叶惠忠;周愉涛;卢彭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震作用下弦支穹顶结构动力稳定性参数分析

地震作用下弦支穹顶结构动力稳定性参数分析

地震作用下弦支穹顶结构动力稳定性参数分析
王秀丽;孙晓骥;赵玉慧
【期刊名称】《空间结构》
【年(卷),期】2008()3
【摘要】弦支穹顶结构是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它综合了单层网壳结构和索穹顶结构各自的优点.为全面认识弦支穹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问题,本文以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50m跨度凯威特型弦支穹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多种因素对弦支穹顶结构动力稳定性临界荷载的影响,其中包括:不同支座条件、不同矢跨比和不同杆件截面、不同拉索布置层数、不同拉索预应力值以及不同地震输入.本文成果为弦支穹顶结构的工程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总页数】6页(P22-27)
【关键词】弦支穹顶;动力稳定性;地震作用;预应力;参数分析
【作者】王秀丽;孙晓骥;赵玉慧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99
【相关文献】
1.局部火灾下弦支穹顶结构破坏模式参数分析 [J], 彭竟展;杜咏;范栋浩
2.温度变化下弦支穹顶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 [J], 张爱林;饶雯婧;刘学春;崔伟龙
3.罕遇地震下弦支穹顶的弹塑性动力响应分析 [J], 王琼;邓华
4.弦支穹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研究 [J], 刘慧娟;韩庆华;周全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弦支穹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研究

弦支穹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研究
维普资讯
第2 3卷
第 2期






学报 ຫໍສະໝຸດ ’o . 3 N . V 12 o 2
Apr 2 07 .0
20 0 7年 4月
J oURNAL oF T¨L I UNI NJN VERS TY I oF TECHNoLoGY
荷载增 大, 结构稳定临界荷载降低 , 定性 能减弱 ; 稳 当外荷载 增大到一 定程 度 时, 结构稳 定性 的降低 幅度反 而减 小; 索的引入大大改善 了结构在地震荷载作 用下的动 力稳定性 能 , 而使 得 弦支 穹顶 结构动力稳 定性能 大于相应 单层 从
网 壳的 动 力 稳 定 性.
Ab t a t n te p p ra ay i n d n mi t bl y o u p n d me s c rid o tw t h t cu e p r mee s s c s sr c :I h a e n lss o y a c sa i t fs s e — o s i are u i t e s u t r a a tr u h a i h r s a n iew t h rg a A s sa d T me Hitr t o .D r g t ea ay i ,t es imi x i t n a l u e i u — p n a d rs i t ep o r m n y n i — so yme h d h u n lss h e s ce ct i mp i d ss p i h n ao t p s d t e d n i tb l y ci c x i t n w e h t cu e ds lc me t u d n ic e s s T e r s l h w t a h o e h y a c s i t rt a e ct i h n t e s t r ip a e n d e n r a e . h e u t s o h tt e m a i il ao u r s s s b l y i ce e l e r e h p n i c e s sa d a s ce s s l e r h n t e rs n r a e tte b g n i g, i t i t r a i a l wh n t es a n ra e n o i r a e i al w e h e ic e s sa h e i n n wh l a i n s n y l n n y i e i d ce e i e l w e h ie e c e et i u r a a u 、A d i as e n t tst a h t i t e l e h n t e ra s l a y h n t ers x e d a c r n n me c v e s nr a il l n t o d mo sr e h t esa l y d ci sw e l a t b i n la s ic e e u t ar w y d cie w e h o d n r a e t e an v u 、An h u p n d me i s o e o h v o d n r a .B t ro l e l h n te la si c e s o a c r i a e s in n t l d te s s e — o s h w d t a e s p r rt ige ly r i tb l y d e t t e r g d p e . u e o y t sn l — e n sa i t u o h i sa o td ii o a i n Ke r s u p n d me i — itr e p n e es c e ctt n;d n i t bl y rtr n e ctt n;sr cu e p — y wo d :s s e — o ;t me h s y rs o s ;s imi x i i o ao y a c sa i t ;c e o x i i m i i i ao t t r a u

地震作用下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的动力稳定分析

地震作用下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的动力稳定分析

s u s p e n d d o me s wa s j u d g e d . T h e d y n a mi c s t a b i l i t i e s o f s u s p e n d d o me o f 1 2 0 m s p a n u n d e r v e r t i c a l , h o r i z o n t a l a n d
( 1 . S c h o o l o f Ar c h i t e c t u r e a n d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J i n g g a n g s h a n Un i v e r s i t y , J i ’ n, a J i a n g x i 3 4 3 0 0 9 , C h i n a ;

要 :根据 B — R准则 ,结合结构时程响应 曲线 ,判定弦支穹顶结构 的动力稳定性 ,以跨度为 1 2 0 m 的 K8型弦
支穹顶结构为研究对象,考虑不 同矢跨 比、 不 同预应力大 小和 不同地震波输入等参数 的影 响, 对 比分析 其在 水平、 竖 向和三 向地震作用下极限承载力的不 同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结 果表 明: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为了控制结构位移 的需要 ,需施 加较 大的预 应力,拉索 引入较大预应 力会增大 与其相连 的上部环 向杆件 的应力 ,使环 向杆件在三维 地震作用下更容易进入塑性;随着矢跨 比增大 ,结构临界荷载增大但幅度很小 。 关键词 :大跨度 ;弦支穹顶;动力稳定 ;地震作用;矢跨 比 中图分类号 :T U3 l l I 3 , T U3 9 3 I 3 文献标识码 :A D O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4 — 8 0 8 5 . 2 0 1 4 . 0 1 . 0 1 6

弦支穹顶结构的稳定承载力分析

弦支穹顶结构的稳定承载力分析

索 的弹性模 量 E=18×1 / m 。对各 圈 环索从 外 到 内 . 0N m 按照 不变的比例施 加预应 力 。外 三圈与 内两 圈撑杆 高度保 持 l0 8的比值不变 。模 型的撑 杆与拉索 铰接 ; :. 撑杆与拉索
在 与上部 网壳连接处采用 铰接 ; 支座 采用 空间 三向铰支座 ;
载值 。具体操作 方法 为 , J 当荷载在 加载 到一 定大 小后 , 结
构发生 屈 曲 , 刚度矩 阵 出现 奇异 , 算结 果不 再 收敛 , 其 计 此
上部 网壳 构件之间则分别采 用 刚接和铰 接两 种形式进 行对 比分 析。模 型承受 1 N m k / 的均布 面荷 载 , 折合为 每个节点
( ) 不同矢跨 比 : 2显 示 , 1 表 弦支 穹顶 稳 定 承载 力 随 矢跨 比的变化 而改变 。在矢跨 比由 16变 为 18时 , / / 稳定 承 载力提高 了 1. 6 ; 当矢跨 比从 18变为 1 1 75 % 而 / / 0时稳定 承 载力 下 降 9 6 % ; 1 1 . 2 从 /0变 为 1 1 / 2时稳 定 承 载 力下 降 1 .9 。分析原因 , 89% 主要 是因为在同等撑杆高 度下 , 当结构 的矢跨 比较大时 , 下部径 向拉 索与 撑杆之 间 的夹角 增大 , 使


建 筑


2 1 年第 8 ( 01 期 总第 1 8 ) 5 期
弦支 穹 顶 结构 的稳 定 承 载 力分 析
李 峰, 赵 崎
70 5 1 0 5)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 西安
【 摘
要 】 弦支 穹顶结构作为一 种新型结构 形式 , 与单层 网壳相 比, 刚度和稳定 性都有 了很大 的提 高 ; 其 与

弦支穹顶简介及分析技术要点

弦支穹顶简介及分析技术要点

弦支穹顶简介及分析技术要点一、弦支穹顶简介:弦支穹顶结构是将张拉整体、索穹顶等柔性结构的概念和单层网壳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空间结构体系。

与单层网壳相比其具有结构刚度大、稳定性高、重量轻等特点,与双层网壳相比,其具有结构形式新颖,造型美观,节约空间等特点。

弦支穹顶可以更加经济合理、新颖美观地跨越更大的跨度。

弦支穹顶结构体系图二、预应力钢结构的特点预应力钢结构相对于普通钢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预应力钢结构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弹性强度潜力以提高承载力。

2.预应力能改善结构的受力状态,实现力的转移、变性和重分布,节约钢材。

优秀的结构体系可分别在预应力荷载及普通荷载下,在结构的同一杆件或同一截面内,产生符号不同、力度相近的内力。

3.预应力钢结构能提高结构刚度和稳定性,调整其动力性能。

4.预应力钢结构可以改变结构的受力状态, 满足设计人员所要求的结构刚度、内力分布和位移控制。

5.采用预应力技术后,可构成一种全新的空间结构, 其结构的用钢指标比原结构或一般结构可大幅度降低, 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三、SAP2000非线性分析技术要点:预应力钢结构具有变形较大、几何非线性明显、预应力需多次加载等特点,需采用SAP2000程序进行非线性分析,主要技术要点如下:1、工况设置:首先进行自重状态结构非线性分析;其次进行预应力工况非线性分析,初始刚度取自重工况的末端刚度;预应力工况的末端刚度作为以后恒载活载风载地震等所有分析的初始刚度。

2、非线性分析的参数设置:荷载步的设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最小保存步数,可将总步数、最大空步数、最小保存步数、最大保存步数四个参数取统一数值。

查看全过程分析的破环荷载可按曲线上刚度退化点对应的基地反力除以单倍荷载标准值加自重引起的反力数值。

3、非线性阶段施工模拟:对于弦支穹顶部分可按非线性施工模拟工况进行计算,主要目的是考察单层网壳部分在自重下的强度及稳定性。

非线性阶段模拟施工分析需预先将结构按施工顺序分组,阶段定义中根据需要分成若干阶段,其中时间只和徐变及预应力松弛有关;阶段数据中分两步:添加结构和添加荷载。

充气式张弦穹顶结构静力性能与稳定性分析

充气式张弦穹顶结构静力性能与稳定性分析

充气式张弦穹顶结构静力性能与稳定性分析摘要:充气式张弦穹顶结构属于全新结构模式,其在实际应用中呈现出某些受力分明、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刚柔并济的优点,而且制作、施工也方便快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简述充气式张弦穹顶结构发展现状,探究充气式张弦穹顶结构模型构建,分析不同类型充气式张弦穹顶结构的静力性能与稳定性,以期为充气式张弦穹顶结构的应用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充气式张弦穹顶结构;静力性能;稳定性引言:充气式张弦穹顶结构与传统张拉式膜结构类似,以充气膜作为主体结构,结合Tensairity结构概念,通过对气囊充气来对整个结构施加预应力,以此提高上弦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

1充气式张弦穹顶结构发展现状充气式张弦穹顶结构是从传统充气膜结构发展而来,而充气膜这种结构原本属于某种空间跨度较大、质量轻盈的结构系统,世界上存在各种充气膜建筑结构,并且随着新型膜材材料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充气膜结构体系开始被运用,其中以德国安联体育场以及北京的水立方作为国家游泳中心十分出名,安联体育场中的外墙以及罩棚分别设置了由惰性气体填充的气枕,对应膜材主要是以透明材质为主,而该种枕膜在晚上能够散发出彩色灯光。

至于水立方主要包括不同形状钢架单元工程,同时在种种钢架单元内设置了多样形状的气枕充当填充材料,对应气枕主要选择ETFE透明膜材制成,能够进一步突出气枕膜的结构特性。

近年来充气式膜结构体系在多个工程项目中成功运用,充气模式为主的张弦穹顶体系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受到了人们的广发关注,瑞士的蒙特利克斯对应车站汽车库内也是世界上首个应用张弦结构建设的产物,推动了充气式张弦结构在多种建筑工程方面的研究和运用,充气式张弦穹顶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针对张弦穹顶结构实施深入研究,系统掌握该种充气式结构的稳定性和静力性能,可以帮助张弦穹顶结构实现进一步发展2充气式张弦穹顶结构模型构建2.1数值分析充气模式为主的张弦结构在进行建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其中的刚性构件承载力,因其需要共同承担弯矩以及轴力两种作用,通过系统考虑分析后决定选择具有较高剪应力的B31铁木辛克梁,将其当成刚性模拟构件,选择T3D2模拟中部柔性索选以及上下弦索。

凯威特—联方型弦支穹顶结构静力性能及稳定性分析

凯威特—联方型弦支穹顶结构静力性能及稳定性分析

凯威特—联方型弦支穹顶结构静力性能及稳定性分析
弦支穹顶结构结合了索穹顶和张弦结构的思想,将索穹顶的柔性上弦用刚性的单层网壳替代而形成杂交空间结构体系。

该结构体系受力合理,综合了张弦结构和单层网壳的优点,在大跨度空间结构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针对凯威特—联方型弦支穹顶结构提出了以下主要研究内容:以非线性有限单元法为理论基础,应用大型结构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典型的凯威特—联方型弦支穹顶
结构的静力性能进行计算分析,并将结果与对应的单层网壳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从而掌握运用SAP2000对弦支穹顶结构进行静力分析的方法,了解弦支穹顶结构的基本受力特性及其较单层网壳的优越性。

对凯威特—联方型弦支穹顶结构进行参数分析。

通过结构在不同矢跨比、撑杆高度、预应力以及上部网壳节点形式下其径向支座反力、节点竖向位移以及构件内力的变化,来研究各种参数对弦支穹顶结构的影响规律。

对凯威特—联方型弦支穹顶结构进行静力稳定性分析。

从结构的特征值屈曲出发,对结构进行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屈曲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弦支穹顶的极限承载力较单层网壳有了大幅提高;提出了本文所研究的凯威特—联方型弦支穹顶的建议矢跨比、撑杆高度、预应力以及上部网壳节点形式;针对结构顶点发生失稳而导致结构的极限承载力无法最大限度发挥的问题,提出了在结构顶点下部设置撑杆和径向拉索的解决方案。

最后,提出对弦支穹顶结构应用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并对该结构体系的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温度应力作用下弦支穹顶结构稳定分析_林允昶

温度应力作用下弦支穹顶结构稳定分析_林允昶

10
9. 938 9. 942 9. 947 9. 951 9. 955
工况 2 所得恒载倍数与荷载因子乘积见表 4。将 数据与表 2 进行比对,发现在加载 1 倍的恒载状态下, 工况 2 得到的特征值均略小于工况 1,说明预应力构 件温差的存在小幅降低了结构正常使用时的稳定性 能。在加载倍数增加到 10 倍之后,结构的稳定性能对 温度变化不再敏感,但是特征值屈曲系数随温度升高 略微增加。工况 2 下,结构失稳部位在最外圈环索附 近,与工况 1 相同。
间,改 变 的 温 度 值 会 在 结 构 中 产 生 温 度 应 力 ,同 时 会 造成对拉 索 施 加 预 应 力 时 的 误 差,使 其 与 预 设 值 不 符。在弦支穹顶结 构 投 入 使 用 后 ,改 变 的 温 度 值 不 但 会直接在结构中引起内力和形变,还会在张拉体系中
结构进行稳定分析。 1 温度效应计算理论 1. 1 温度应力
Abstract: Stability is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uspendome,the influence of the temperature effect is rarely seen on the stability performance of the suspendome. In this paper,the situations under uniform and non-uniform temperature field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normal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change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suspendome.

多维地震作用弦支穹顶结构动力稳定及对比分析

多维地震作用弦支穹顶结构动力稳定及对比分析
维普资讯
第 7卷
第1 8期
20 07年 9月







Vo . No 1 17 .8
Sp 0 7 e .2 0
17 - 89 20 )84 8 -5 6 1 11 (0 7 1 -76 0
S in e T c n l g n n i e rn ce c e h oo y a d E gn ei g

20 Si eh E gg 0 7 e.T c. nn.
建 筑 技 术
多维地 震作 用弦支穹顶结构动 力 稳定及对 比分析
王 秀丽 孙 晓骥 赵 玉慧
( 兰州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 兰州 70 5 ;西安建筑科 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西安 7 0 5 ) 30 0 , 10 5
组 成一 种新 的结 构 形式 <c>。一 个 弦支 层 包 括 同

够的, 应考虑多维地震 的联合作用 。基于张拉整 J
体 思想 产 生 的 弦 支 穹 顶 结 构 ( upno ) 以充 Ssedme 可 分 利用 高强拉 索 的材料 特性 , 化结 构 体 系 的内力 优 分 布 , 一种综 合 了单 层 网壳 和 索穹 顶 结 构 优 良性 是 能于一 体 的 新 型 结 构 形 式 J 自弦 支 穹 顶 结 构 于 。 19 93年被首 次提 出至今 , 结 构在 国 内外 均 有工 程 该 应 用 的实例 。然 而 由于 该 结 构 的发 展 时 间 比较 短 , 对 它 的抗 震 性 能尤 其 是结 构在 地 震 等 动 力 作 用 下 十分 重 要 的 动 力 稳 定 性 的 研 究 , 少 有 文 献 涉 还
向预应力 拉索 , 在地 震 作 用 时 对 提高 结 构 抗震 性 能

三维弦支穹顶结构体育馆静力、动力性能分析

三维弦支穹顶结构体育馆静力、动力性能分析

692023.08|内装修材料荷载等荷载值设置为1.0K N /m 2。

④结构沿马道方向通风管的线荷载自重设置为1.65K N /m 。

对弦支穹顶结构静力荷载工况作用下的结构性能分析,会得到不同荷载工况作用下结构的内力状态和结构变形情况,进而清晰明确结构的各部位受力状态及整体结构安全可靠度。

同时可以考察在不同荷载主导下的荷载工况组合对结构的应力及结构变形响应情况,同时可以量化在不同荷载单独作用下对该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的响应程度,进而发现整体结构薄弱点从而对结构性能提出改进设计的可能[4-5]。

由于弦支穹顶结构的拉索撑杆体系中的环向索为柔性索结构,在施加预应力及施加荷载工况作用的过程中结构有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考虑到对结构分析结果的准确有效性及现有工作站的计算能力,采取非线性分析的方法以考虑结构形状对结构内力的影响程度[6]。

70 | CHINA HOUSING FACILITIES3弦支穹顶结构动力分析3.1弦支穹顶结构的模态分析对弦支穹顶结构进行相关模态分析时,充分考虑结构屋面的恒荷载对结构震动的影响情况。

因此本结构采用M A S S 21质量单元同时考虑结构屋面恒荷载和屋面雪荷载结构模态的影响[7]。

本文截取了弦支穹顶结构第一阶模态图,分析图2如示。

由结构振型图得知该弦支穹顶结构第一、第二阶振型为整体网壳拉索结构侧倾振型、横移振型,主要表现为以结构的水平平动为主。

分析结构的第三、四阶模态振型可以看出结构的第3~5圈环索间网壳部分的主要以结构竖向振动为主,属于中部竖移振型。

第五、第六阶模态显现为结构的局部扭转振型震动特性,第七阶到第九阶模态主要表现为第1~2圈环索间网壳部分竖向震动为主,第十到第十六阶模态主要表现为网壳结构内环和外环竖向振动加剧,且发生竖向与水平震动的耦合,同时伴有结构扭转振动。

3.2一维地震激励下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弦支穹顶网壳结构作为一种大跨空间结构,而结构的自由度和频率反应密集,无法随意忽略,而振型反应谱法能很好考虑到多点地震的影响作用[8-9]。

温度应力作用下弦支穹顶结构稳定分析

温度应力作用下弦支穹顶结构稳定分析
5 6


建 1 3年第 1 2期 ( 总 1 8 6期 )
温 度应 力作 用 下 弦支 穹顶 结构 稳 定 分 析
林 允昶 , 刘学 广
(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天津 3 0 0 0 7 2)
【 摘
要 】 稳定性是衡量弦支穹顶结构使用性 能的重要 指标 , 而关 于温度效 应对 弦支 穹顶稳 定性能 的影响
弦支穹顶作为预应力 结构 , 温度效 应对其施 工和 使用 阶段 的影 响 不 可忽 视。 u 在 弦 支穹 顶 的 建造 期 间, 改变 的温度值 会 在结构 中产 生温度 应力 , 同时会 造成对拉 索 施 加预 应 力 时 的误 差 , 使其 与 预 设值 不
符 。在弦支穹顶结构投入使用 后 , 改 变的温度值 不但
束 的制约 , 这 种 变形并 不能完 全 自由的发生 , 有约束
就产生约束力 , 即所谓温度应 力 。温 度应力 与温度 改 变有 关 , 而 与温 度本身 无关 , 求 出两个 时刻 的温度 场 后, 可得到变温 场 T= 一T I , 变温 引起 的应变 = a T a (为线膨胀系数 ) 。
Abs t r a c t : S t a b i l i t y i s i mp o r t a n t i n d i c a t o r t o me a s u r e t h e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 t he s u s p e nd o me,t h e i n lu f — e n c e o f t h e t e mp e r a t u r e e fe c t i s r a r e l y s e e n o n t h e s t a bi l i t y p e f r o r ma nc e o f t h e s us pe n d o me .I n hi t s p a ・ pe r ,t he s i t u a t i o n s un d e r u ni f o r m a n d n o n— u ni f o m r t e mp e r a t u r e ie f l d a r e t a k e n i n t o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 Th e c o nc l u s i o n s h o ws ha t t n o m a r l a t mo s p h e r i c t e mp e r a t u r e c h a n g e h a s l i t t l e e fe c t o n he t s t a bi l i t y o f t h e S U S . pe n do me . Ke y wo r d s: s u s pe n d o me;t e mpe r a t u r e e fe c t ;s t a bi l i t y a na l y s i s

弦支穹顶结构稳定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弦支穹顶结构稳定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弦支穹顶结构稳定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弦支穹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大跨度建筑结构形式,具有独特的美学
效果和经济性能。

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结构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影响
其安全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弦支穹顶结构的稳定性进行深
入研究,能够有效提高其设计质量和使用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
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弦支穹顶结构稳定性的分析与研究,探究影响弦支
穹顶结构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及其解决方案,并为工程实践提供有参考价
值的设计方法和安全措施。

三、研究内容
1. 弦支穹顶结构的基本原理及构造形式分析;
2. 弦支穹顶结构稳定性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概述;
3. 影响弦支穹顶结构稳定性的因素分析,包括材料的选择、支座的
设置、初始应力的大小等;
4. 结构稳定性分析的数学模型建立;
5. 基于数学模型的稳定性计算与分析,包括结构的临界荷载、变形
及位移等;
6. 针对结构稳定性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及优化方法;
7. 对研究结果进行全面总结和展望。

四、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以Mathematica、ANSYS 等软件为工具,对弦支穹顶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本研究旨在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出发,全面深入分析弦支穹顶结构的稳定性问题,为该类结构的设计、施工和使用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和实用性方法。

创新点:本文通过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结构稳定性进行精确计算,可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对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探讨,为解决该类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联方凯威特型弦支穹顶结构稳定性分析

联方凯威特型弦支穹顶结构稳定性分析
第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 5期 1
21 0 0年 l 0月










VO. 1 No 5 1 .
J u n lo rh Chna I tt e o ae ns r a y a d o lc rc Po r o r a fNot i nsi fW trCo e v nc nd Hy r ee ti we ut
2 计 算分 析
2 1 活 荷 载 满 跨 布 置 .
用钢 拉 杆 A 0 环 索采 用 半 平行 钢 丝束 A 8, 7×7 . 3 钢 管 的弹性模量 为 2 0 .6×1 “N m , 的弹性 模量 为 0 / 索
1 9 ×1 . 0” N/ m

通过表 1 分析 , 预应力越大 , 结构的极限荷载不

柩 妪

弦 支穹 顶结 构 由于引 入 下部 索 , 使其 极 限荷 载 与相应 的单层 网壳结 构 相 比有很 大 的 提 高 , 最大 可 达 到 2 .2 4 8 6% , 可见下 部索 的引入 提高 了结构 的承
载稳定 性 能. 2 2 活 荷 载 半 跨 布 置 .


上部 单层 网壳 节点 采 用刚 接 , 部 下
定越高, 因为预应力的不适当, 会对弦支穹顶 结构
竖杆与 网壳 的连接节 点 和竖 杆与 索 的连 接节点 都采
上部单层网壳杆件造成负担. 临界荷载 与极限荷 载
收稿 日期 :0 0—0 21 7—2 1
作者 简 介 : 讼 昭 (9 7 ) 男 , 屈 18一 , 河南 平 顶 山人 , 士研 究 生 , 硕 主要 从 事 大 跨 度 钢 结 构理 论 方 面 的研 究

凯威特-葵花型弦支穹顶结构的模态分析研究

凯威特-葵花型弦支穹顶结构的模态分析研究

凯威特-葵花型弦支穹顶结构的模态分析研究摘要:弦支穹顶结构是一种优良的结构体系,综合合了网壳结构与索穹顶结构的优点,详细分析了结构的自振特性以及影响结构自振特性的各类参数。

研究表明,质量是影响结构自振的直接因素之一;预应力的有无对结构自振特性影响明显;边界条件也是直接影响结构自振频率大小的因素。

关键词:弦支穹顶结构,自振特性,预应力,边界条件弦支穹顶结构是基于张拉整体概念而产生的一种半刚性异钢种预应力空间结构。

典型的弦支穹顶结构体系是由上部单层网壳、下部撑杆、径向拉杆或者拉索和环向索组成;有效的改善了单层网壳的整体稳定性,使结构可以实现更大空间跨度的造型[1]。

结构跨度的增大,对于结构自身的稳定性以及抗震性能要求会更加严格。

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不仅仅与地震作用本身有关,还与结构自身的自振特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因此对弦支穹顶结构进行自振特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2]。

1 计算模型基南市某体育馆屋盖结构,跨度为121.5米,矢高为12.2米,采用弦支穹顶结构;上部网壳采用凯威特-葵花型内外混合布置;下部弦支索杆体系为肋环型布置,设置有三道环索,局部设置构造钢棒,其中撑杆采用圆钢管,上下端铰接[3] 。

2 结构模态分析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模态分析用于分析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确定具体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分析结果可以作为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进行瞬态分析的基础以及地震谐响应分析和谱分析的起点。

ANSYS的模态分析实质是计算结构的振动方程的特征值以及特征向量。

根据模态分析的结果,对被测评结构进行直接的动态性能评估[4]。

弦支穹顶结构属于预应力结构,其模态分析除了首先要通过静力分析把荷载产生的预应力加到结构上,其他分析过程与一般模态分析基本一致。

单层网壳结构采用beam4单元,撑杆采用link8单元,拉索采用link10单元。

对体育馆屋盖的弦支穹顶结构进行模态分析,提取结构前16阶的自振频率,分别为:2.7296,2.7434,2.7627,2.7798,2.8632,2.8656,2.8922,2.8940,2.9189,2.9190,2.9279,2.9308,2.9408,3.0056,3.0456,3.204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4 卷 第 5 期
建 筑 结 构
2004 年 5 月
弦支穹顶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
陈志华 窦开亮 左晨然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300072)
[ 提要] 用非线性有限元法编制了稳定分析程序 , 进行了算例分析 、验证 。以跨度 35.4m 、矢高 4.6m 的弦支 穹顶为例 , 用自编的程序和 ANSYS 进行了弦支穹顶的特征值屈曲 、非线性屈曲分析 , 初始缺陷的影响分析和 半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稳定性分析 。同时 , 还讨论了撑杆长度对弦支穹顶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 关键词] 弦支穹顶 稳定性分析 屈曲模态 初始缺陷 半跨荷载
A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program for stability analysis of suspendome is carried out .Some examples are analyzed by the program .The eigenvalue buckling , nonlinear buckling , influence of initial defect and stability features under halfspan load of a suspendome w ith span of 35.4m and rise of 4.6m are analyzed using ANSYS and the compiled program .The influence of strut to the stability of suspendome is also discussed . Keywords :suspendome ;stability analysis ;buckling model ;initial defect ;half-span load
五 、初始缺陷 、半 跨荷 载 、撑杆 长度 等对 弦支 穹顶 稳定性的影响
1.初始缺陷的影响 初始缺陷包括结构的几何偏差 、杆件 的初应力 、材 料缺陷及荷 载偏心 等等 。一 般认为 , 结构的 初始 偏差 对结构的稳定性影响远大于其它缺陷的 影响 。采用一 致缺陷模态法对弦支穹顶结构及相应的单 层球面网壳 进行了初始缺陷分析 。 根据屈曲模态的定义 , 只需要求出屈 曲前 、后两个 邻近状态之差即为该临界点屈曲模态的 精确形式 。图 6(a)单层网壳的 屈曲模 态显 示 , 初 始缺 陷极 大地 影响
不同预应力下弦支穹顶和单层网壳特征值
屈曲与非线性屈曲临界荷载比较(kN) 表 2
极限承载力
特征值屈曲分析 非线性屈曲分析
单层 网壳
49.55 31.22
弦支穹顶最外圈环索预拉力
0
50
100
47.73
58.97
77.45
35.41
38.85
40.61
图 4 弦支穹顶(P =100kN)前四阶屈曲模态
载 , 这说明预拉力改善了整个结构的受力 性能 , 即提高
了极限承载力 。
同样 , 从未施加与施
加 预应力的弦 支穹顶的屈
曲 模态中也可 以看到后者
的 失 稳 位 置更 靠 近 中心 。
由于篇幅限制 , 图示从略 。
表 2 为单 层网 壳和不
同 预应力下弦 支穹顶进行 特 征值屈曲分 析和非线性
施加预应力的弦支穹顶结构首先在 节点 5 处开始
失稳 , 见图 5 , 同未施加预拉力 的弦支 穹顶的一 样也为
一种环状失稳 , 所不同 的是施 加了 预应力 的弦 支穹顶
的失稳位置 更靠近 中心 。从 图中还 可以 看出 , 其 失稳
临界荷载 也高 于未 施 加预 拉力 的 弦支 穹 顶的 临 界荷
一 、计算模型 对弦支穹顶 结构来 讲 , 最 基本的 要求 就是每 一层 撑杆上部连接 的单 层网壳 节点必 须在 同一水 平面上 , 即每层撑杆 下部 也在同 一个水 平面 上 。同时 , 为 了使 径向索的布置 更为有 利 , 应 尽可能 使相 邻两层 节点交 错布置 。有利于弦支穹顶结构实现的单 层球面网格形 式莫过于凯威特和联方型了 。因此 , 以文[ 7] 中图 3 所 示的凯威特-联方 型组 合的 单层 球面 网壳 为基础 的弦 支穹顶为主要研究对象 , 不同的 是索的弹性模量 E2 = 1.8 ×108kN/m2 。在实 际 结构 中 , 各 圈 的环 索和 径向 索有时是一整根索 , 有时是 分段 的 , 在计 算中 , 都 将其 设定为一段一段的 。 二 、网壳稳定性非线性有限元程序的编制 根据结构的 稳定性 理论 , 采用 FORTRAN 结构化 程序设计语言 , 编制了网壳稳定性非线 性有限元程序 。 程序可以对 铰接 的网 壳结 构进 行荷 载-位 移路径 的全 过程跟踪 , 并可 分析具 有初 始缺陷 的网 壳结构 的稳定 性 。在进行全过 程路 径跟踪 中 , 程序 可以 求得精 确的 临界荷载和精确的临界点位置 。自编程 序可以控制出 入口 , 前后处理和结果分析直观 , 并且中 间过程可以输 出 , 全过程分析更有效 。为了验证自编 程序的正确性 ,
46
将其计算结果同 ANSYS 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 图 1 所示的 60 单 元铰 接穹顶 结构 为比 较复 杂的
分枝点屈曲的典 型结 构 。采用自 编程 序和 ANSYS 软 件分别进行分析 。
图 1 60 单元铰接穹顶
ANS YS 程序给 出的 基本平 衡路 径的 上 临界 荷载 为 31.3N , 下临界荷载 为 -25.52N 。自编 程序 给出的 基本平衡路径 的上临 界荷 载为 31.2N , 下临 界荷 载为 -25.32N 。文[ 6] 给出 的上 临界荷 载为 31.5N , 下临界 荷载为 -25.33N 。计算结果相当吻合 。
图 2为 ANSYS 和自编 程序分 别计算 的荷 载-位移 曲线的比较 , 两者计 算结果 是一 致的 。图 4 为分 枝屈 曲后的荷载-位移曲线 。
三 、特征值屈曲分析 特征值屈曲分析可以为非线性稳定分 析提供可供 参考的临界荷载 , 且可求得第一阶屈曲模 态 , 作为缺陷 分析的依据 。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 , 对于弦支穹顶来说 , 施加的预
穹顶网壳屈曲后 , 结构的承载能力 急剧下降 , 造成 整个结构的破坏[ 1-5] 。因此 , 对弦支穹顶进行稳定性分 析同样是十 分必 要 的 。利 用编 制 的专 用 程 序和 ANS YS 软件对弦支穹顶结构进行稳定性 研究 。对弦支穹 顶进行特征值 屈曲和 非线 性屈曲 分析 , 并考虑 初始缺 陷 、半跨荷载以 及撑杆 长度 等因素 对弦 支穹顶 稳定性 的影响 , 以全面了解弦支穹顶这种新型的复合结构 。
47
了结构的临界荷载值 , 随着初始缺陷的 增大 , 结构的临 界荷载值下降 得很快 , 而弦 支穹顶 临界 荷载的 下降速 度远远低于单层网壳临界荷载的下降 速度 。当初始缺 陷分别取 3 , 6mm 时 , 单层网壳的临界荷 载分别为无初 始缺陷单层网壳的 49.28 %和 24.12 %;弦 支穹顶则分 别为 95.6 %和 82.06 %。由此 可以 看 出 , 弦 支穹 顶对 初始缺陷的敏感度要远远低于单层网壳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0008010
不同预应力弦支穹顶和单层网壳屈服特征值
屈曲模态
单层网壳
弦支 穹顶
P =0kN
P =50kN P =100kN
第一阶
9.910 9.546 11.794 15.489
第二阶
10.994 10.704 13.168 17.179
第三阶
10.994 10.704 13.168 17.179
2.半跨荷载的影响 网壳屋盖有时弦支穹顶需要考虑半跨雪荷载的影 响 。从承受半跨均布荷载在临界点处的 变形图中可以 看出 , 承受荷载的半跨结构变形较大 , 未 承受外荷载的 半跨变形相对要小得多 。通过分析结构 在临界状态的 杆件受力情况 发现 , 部 分的 索单元 已经 完全丧 失了预 拉力 , 从而使 整个结 构的 刚度矩 阵发 生变化 。在 分析 中 ,结构的失稳并不是因为节点位移的 增大所致 , 而是 因为结构中索单元刚度的丧失而导致结构的失稳 。 在弦支穹顶 这种索 杆单 元组成 的结 构中 , 索 拉力 的存在加强了 结构的 整体 刚度 , 从 而提 高了整 体结构 的稳定性 , 一旦 索 拉力 丧 失 , 就 会 导致 索 退出 整 个工 作 , 结构从而发生失稳 。所以 , 在弦支穹 顶的设计中一 定要考虑多种荷载组合情况 , 必要时加 大索的预拉力 , 来避免索拉力的丧失 。 3.撑杆长度的影响 在弦支穹顶结构中 , 撑杆的作用主 要是连接索 , 并 将索中的力传 递到上 部单 层网壳 中 , 以 达到调 整上部 单层网壳受 力的 目的 。从减 小支 座受力 的角 度来讲 , 当径向索的应 力一定 时 , 该 应力在 水平 方向上 的分量 随 β 角的减小而增大 。而撑杆的长度与 β 角的大小成 正比 , 因此对于与水平面夹角 α一定的上弦杆来讲 , 撑 杆越短 , 越有助于减小结构对下一层单 元的水平推力 。 同时从减小受 压杆长 度的 角度来 讲 , 撑 杆长度 的减小 也是有利的 。但从对上部单层网壳杆件 受力状况的改 变角度来讲 , 撑杆的 长度 越长 , 也 就是 β 角越 大 , 结构 上部单层网壳的受力状况就越好 。 如果保持环 索的预 拉力 不变 , 则 径向 索对单 层网 壳的水平拉力并不随着 β 角的改 变而 改变 , 但 是撑杆 对单 层网 壳的 向 上的 力则 与 β角 成正 比 。为 此 , 特 别 对 β 角为 11°, 20°, 30°的弦支穹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 。
用 Link 10 单元作为索单元 , 单元位置与参数见文[ 7] 。
四 、非线性屈曲分析
对未施加预应力和施加预应力的弦支穹顶进行几
何非线性全过 程分析 , 可以 求出网 壳结 构可以 承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