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3:微生物基本操作规范(3)采样和取、制样
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步骤

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步骤样品的采集是微生物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检验的样品数量和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这对取样人员和制样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既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又要保证整个微生物检验过程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进行。
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大致分为取样、包装密封、标识、样品的运输、接收、保存几个环节。
一、样品的取样取样是指在一定质量或数量的产品中,取一个或多个代表性样品,用于感官、微生物和理化检验的全过程。
首先在取样之前应确认货、证是否相符。
其次取样工具要达到无菌的要求,对取样具和一些试剂材料应提前准备、灭菌。
如果使用不合适的采集工具,可能会破坏样品的完整性,甚至使样品采集毫无意义。
应根据不同的样品特征和取样环境,对取样物品和试剂进行事先准备和灭菌等操作。
另外要保证样品能够代表整批产品,其检测结果应具有统计学有效性,样品到达实验室时的状况应能反映出取样时产品的真实情况。
取样时应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产品状态等选择不同的取样方法和标准。
①包装食品:对于直接食用的小包装食品,尽可能取原包装,直到检验前不要开封,以防污染。
对于桶装或大容器包装的液体食品,取样前应摇动或用灭菌棒搅拌液体,尽量使其达到均质;取样时应先将取样用具浸入液体内略加漂洗,然后再取所需量的样品,装入灭菌容器的量不应超过其容量的3/4,以便于检验前将样品摇匀;取完样品后,应用消毒的温度计插入液体内测量食品的温度,并作记录。
尽可能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以防温度计破碎后水银污染食品;如为非冷藏易腐食品,应迅速将所取样品冷却至0~4℃。
对于大块的桶装或大容器包装的冷冻食品,应从几个不同部位用灭菌工具取样,使样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在将样品送达实验室前,要始终保持样品处于冷冻状态样品一旦融化,不可使其再冻,保持冷却即可。
②生产过程中的取样:划分检验批次,应注意同批产品质量的均一性;如用固定在贮液桶或流水作业线上的取样龙头取样时,应事先将龙头消毒;当用自动取样器取不需要冷却的粉状或固体食品时,必须履行相应的管理办法,保证产品的代表性不被人为地破坏。
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步骤

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步骤样品的采集是微生物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检验的样品数量和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这对取样人员和制样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既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全都性,又要保证整个微生物检验过程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进行。
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大致分为取样、包装密封、标识、样品的运输、接收、保存几个环节。
一、样品的取样取样是指在肯定质量或数量的产品中,取一个或多个代表性样品,用于感官、微生物和理化检验的全过程。
首先在取样之前应确认货、证是否相符。
其次取样工具要达到无菌的要求,对取样具和一些试剂材料应提前预备、灭菌。
假如使用不合适的采集工具,可能会破坏样品的完整性,甚至使样品采集毫无意义。
应依据不同的样品特征和取样环境,对取样物品和试剂进行事先预备和灭菌等操作。
另外要保证样品能够代表整批产品,其检测结果应具有统计学有效性,样品到达试验室时的状况应能反映出取样时产品的真实状况。
取样时应依据不同的产品类型、产品状态等选择不同的取样方法和标准。
① 包装食品:对于直接食用的小包装食品,尽可能取原包装,直到检验前不要开封,以防污染。
对于桶装或大容器包装的液体食品,取样前应摇动或用灭菌棒搅拌液体,尽量使其达到均质;取样时应先将取样用具浸入液体内略加漂洗,然后再取所需量的样品,装入灭菌容器的量不应超过其容量的3/4,以便于检验前将样品摇匀;取完样品后,应用消毒的温度计插入液体内测量食品的温度,并作记录。
尽可能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以防温度计破裂后水银污染食品;如为非冷藏易腐食品,应快速将所取样品冷却至0~4℃。
对于大块的桶装或大容器包装的冷冻食品,应从几个不同部位用灭菌工具取样,使样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在将样品送达试验室前,要始终保持样品处于冷冻状态样品一旦溶化,不行使其再冻,保持冷却即可。
② 生产过程中的取样:划分检验批次,应留意同批产品质量的均一性;如用固定在贮液桶或流水作业线上的取样龙头取样时,应事先将龙头消毒;当用自动取样器取不需要冷却的粉状或固体食品时,必需履行相应的管理方法,保证产品的代表性不被人为地破坏。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规范ppt课件

精品课件
10
微生物让人类步步为营, 我们应该追求: “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针对性病原学治疗”
正确的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 是准确的病原学诊断的前提!
精品课件
11
标本规范化采集的重要性
❖ 正确采集、处理与运送细菌培养的标本直接关系到 致病菌培养的正确性与阳性率的高低,是临床细菌 检验成功的关键。
(二)血培养检测消毒程序
1.皮肤消毒程序:严格执行三步法(防止皮肤寄生菌污染) (1)用75%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s以上; (2)然后用1%-2%碘酊作用30秒或10%碘伏作用60秒, 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3cm以上; (3)最后用75%酒精脱碘,待酒精挥发干燥后采血。 新生儿及对碘过敏的患者,只能用75%酒精消毒60s, 待穿刺部位酒精挥发干燥后穿刺采血。
我国痰培养现状
❖ 标本送检率低 ❖ 苛养菌检出率极低 ❖ 结果重复性差 ❖ 报告速度慢 ❖ 感染菌与污染菌不易区分 ❖ 药敏结果与治疗反应存在差距
精品课件
36
❖ 标本采集方法
咳痰标本
医师或护士直视下采集标本
病人先漱口,去除表面的菌群
教育病人深咳,收集从下呼吸道咳出的痰液
❖ 临床上约半数咳痰标本不合格!
精品课件
7
“正确的微生物学检验始自正确的 标本采取。临床医师、护师及检 验技师都必须通晓其要领。”
著名的临床微生物检验专著Manu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的主编Patrick Murray
精品课件
8
标本采集和运送是细菌培养成 功的最最重要的关键
但由于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常由护士或医 生或病人自己完成,所以也是最不容易做好 的事情,而且不知道问题所在之处,造成的 后果是:
微生物样品的取样方法及取样要求

微生物样品的取样方法及取样要求样品取样的要求1)在取样之前应确认货、证是否相符。
2)取样过程中应避免与水等环境的不良因素影响,防止样品被污染。
3)取样用具(如注射器、采血管、试管、探子、铲子、匙、取样器、剪子、样品袋等)必须是经过灭菌的。
4)对采集的样品一般要求随机取样。
若怀疑最有可能受病原体污染或者带有病原体的样品,可以进行选择取样。
5)根据样品种类(如盒装、袋装、瓶装和罐装),应取完整密封的样品。
如果样品很大,则需用无菌取样器取样;若样品是粉末,应边取边混合;若样品是液体的,通过振摇即可混匀;若样品是冷冻的,应保持冷冻状态(可放在冰内、冰箱的冷盒内或低温冰箱内保存),而非冷冻动物产品须保持在0℃~5℃中保存。
6)取样前或取样后应在盛装样品的容器或样品袋上立即贴上标签,每件样品必须标记清除(包括品名、来源、数量、取样地点、取样人及取样日期)。
7)获取有关取样产品的信息:如样品名称、批量大小、包装类型、包装容器体积、生产线、产品编号或控制号、批量号、标签内容、包装破损状况、产品存放地点或建筑物的基本情况等。
8)当客户对所规定的取样程序有偏离、添加或删节的要求时,应详细记录这些要求和相关的取样资料,并记入包含检测结果的所有文件中,同时告知相关人员。
9)当取样作为检测一部分时,实验室应有程序记录与取样有关的资料和操作。
这些纪录应包括所用的取样程序、取样人的识别、环境条件(如果相关)、必要时有抽样地点的图示或其他等效方法,如果合适,还应包括取样程序所依据的统计方法。
食品微生物学的取样点食品微生物的取样计划中常包括以下取样点:原料、生产线(半成品、环境)、成品、库存样品、零售商店、或批发市场、进口或出口口岸。
原料的取样包括食品生产所用的原始材料、添加剂、辅助材料及生产用水等。
生产线样品是指食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加工环节所取的样品,包括半成品、加工台面、与被加工食品接触的仪器面以及操作器具等。
对生产线样品的采集能够确定细菌污染的来源,可用于食品加工企业对产品加工过程卫生状况的了解和控制,同时能够用于特定产品生产环节关键控制点的确定和HACCP的验证工作。
一线总结!微生物取样、样品制备技巧及稀释、接种、培养方法汇总!

一线总结!微生物取样、样品制备技巧及稀释、接种、培养方法汇总!一、样品前处理(1)无论何种抽样方案,均要求样品有代表性。
采样过程遵循无菌操作程序,防止一切可能的外来污染。
假如是冷冻样品按要求冷冻保藏,干燥食品可放在常温冷暗处,易腐和冷藏样品应放入10℃环境。
冷冻样品来不及检验应放入-15℃以下冰箱内,待检样品存放时间不应超过36h。
(2)样品解冻假如是冷冻样品,样品取出后,在0-8℃的冰箱中解冻,时间不超过18小时;也可在温度不超过45℃环境中解冻,时间不超过15min。
(3)检测前预备试验前将工器具移到无菌间,最好用紫外线照耀20min分钟灭菌消毒,达到无菌状态。
操作试验的预备物品均质杯、酒精及酒精棉、移液器、灭菌枪头、平皿、稀释液、剪刀、镊子、无菌盆或筐等物品,检查一下是否齐全。
二、检测1、样品标识将样品进行相应标识标记,其中菌落总数根据4789.2操作,每一个稀释度做两个平行,一般做三个稀释度每个样品一摞。
大肠菌群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根据4789.3和4789.10中的MPN法检测,每个稀释度3根管,一般也是做3个稀释度。
2 取样先将样品外包装正反面用酒精喷洒(假如样品表面有冷凝水先擦拭洁净后再用酒精喷洒)(1)固体样品① 75%酒精棉消毒开启部位及其四周,再用火焰灭菌的剪刀剪开。
② 在电子称上放上均质杯去皮调整至零。
③ 用火焰灭菌后的剪刀和镊子取样,称取25g有代表性样品。
④ 加入225ml灭菌磷酸盐缓冲液或无菌生理盐水(开盖瓶塞时瓶口部和瓶塞应在火焰通过1-2次,以杀灭从空气中落入杂菌)后。
⑤擦拭洁净剪刀镊子后浸泡于75%酒精容器中。
⑥将均质杯盖上盖子后8000转均质1-2min后作为样液。
(2)液体样品①冷冻样品完全解冻后使用。
②75%酒精棉消毒开启部位及其四周,再用火焰灭菌的剪刀开启,用灭菌吸管取充分混合后样25ml。
③加入225ml灭菌磷酸盐缓冲液或无菌生理盐水混匀作为样液。
(3) 粉末状样品以及半固体样品①将样品混合匀称。
微生物样本采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ppt课件

子从患者病变部位假膜及其边缘取材立刻送检。 肉汤拭子≤2小时,室温;拭子:≤1小时,室温, 1次/天。
咽拭子标本采集
3. 尿
外尿道多寄居有正常菌群,故采集尿液时 更应注意无菌操作,常用清洁中段尿作为 送检标本。中段尿用于细菌培养,最好用 晨尿。诊断泌尿系感染的细菌学标准一般 为菌落计数≥105CFU/ml。针对于老年人多 重症及卧床患者排尿困难,可相应采用导 尿管采集标本。采集和容器为无菌尿瓶, 标本量≥1毫升,条件≤2小时,室温,1次/ 天。
3)肛拭子:小心将拭子插入肛门,大约在括约肌之 上2-3厘米;轻轻旋转拭子采集肛门隐窝的标本;
要在拭子上明显看到粪便,才能检测腹泻病原体 。拭子采集,≤2小时,室温,1次/天。除了长期
卧床、无便(如中毒性痢疾)患者及频繁腹泻患
者,不推荐做拭子常规培养。用于检测淋病奈瑟 菌、志贺菌、弯曲菌、B群链球菌的肛携带者以及 不能留取粪便标本的患者。可检测霍乱弧菌。
培养瓶消毒程序:
用75%酒精擦拭血培养瓶橡皮塞(不能用含碘消 毒剂),作用60s。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棉签清除橡 皮塞表面残余液体.然后注入血液。
血 培 养 标 本 采 集 流 程 需氧和厌氧血培养瓶
采集次数
急性脓毒血症 10分钟内从不同部位抽血2-3次;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从不同部位抽血3次,每次
10. 褥疮
褥疮拭子培养的临床意义不大。应选择供 活检组织或注射器吸出物。以无菌盐水清 洗褥疮表面;如不做活检,用力以拭子抹 取褥疮基底部;将拭子置入肉汤培养基中 。≤2小时,室温,1次/天/来源。
参考文献
汪复 张婴元 吴菊芳等,实用抗感染治疗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 ~33.
微生物学采样细菌ppt课件

若3个及以上样品的检验结果位于m值和M值之间
若有任一样品的检验结果大于M值(>1000cfu/g)
√
√
X
X
5
例1:婴幼儿配方粉微生物标准
CODE OF HYGIENICPRACTICE FOR POWDERED
FORMULAE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有毒植物食物中毒:摄入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性食物
(如毒蘑菇、菜豆等)所引起的一类急性中毒性疾病。
13
GB14938系列标准(1-13)
食源性疾病判定标准及处理总则
食源性沙门氏菌病判定标准及处理原则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判定标准及处理原则
对怀疑化学性食物中毒应采集血液和尿液;无
剩余可疑食品时应采集相关容器、用具、抹布
等涂抹样品。
19
微生物采样方法 --采样人数
尽可能采集较多的人数:对一起发
病规模较大的食物中毒事件一般至
少应采集10-20名具有典型临床症状
的病人的检验样品,同时应采集部
分具有相同进食史但未发病者的同
类样品作为对照。
运送培养基或保存液中送检。
* 注意为保证多个检验项目的开展,同一病人应至少采集2支
肛拭。
21
微生物采样方法 --粪便
3.粪便标本应尽量在病程早期和治疗前采
最新临床微生物学标本采集处理操作规范-PPT文档

不同材料对细菌的影响
棉花中的脂肪酸或树 脂 及木棒中渗出的甲醛 对 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咽拭子注意避免接触口腔和舌粘膜。 检查脑膜炎奈瑟细菌和白喉棒状杆菌时 如在咽部肉眼见有明显发红和有假膜存 在时,应在局部涂抹。标本立即送检。
标本运送留取量少,易干燥,如不能及 时处理,要储存于4℃冰箱,超过48小 时不可用。
标本正确采集的重要性
●正确的采取处理与运送对于细菌培养的标本 是临床细菌检验成功的关键 ●标本采取与处理的规范化是准确、及时地向 临床提供重要的临床感染信息的基础 ●标本采取与处理不符合要求,则细菌培养的 结果毫无意义。
●为推行检验方法的标准化,我国借鉴国外部分 经验已成立中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CLSI),临床实验室的认证工作已经开始准备。 微生物检验的标准化首先应从标本采取与处理 的规范化开始。
●全面的检验保证系统更加重视分析前与分析后 的因素对检验结果质量的影响,是微生物检验 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即单元
血液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下呼吸道分泌物(痰) 标本采取与质量要求 尿液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粪便标本微生物学检查质量要求 分泌物标本送检规范 厌氧菌标本送检规范
(5) 膀胱镜检查、输尿管插管或逆行肾盂造影
时,收集的尿液可用来做细菌培养。
(6)病毒学检测
● 做病毒学检测收集清洁的标本即可,不 需特殊方法收集。 ● 标本中加入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的过度生 长,标本需冷藏。 巨细胞病毒(CMV)的检 测,需多次检测标本,因其释放常是周期性 的。 ●检测衣原体时,尿液标本不能代替尿(阴) 道分泌物。
尿液在膀胱内应停留6~8h以上 使细菌有足够时间繁殖。(夜尿)
(1)清洁排尿法:
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步骤

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步骤食品实验室服务样品的采集是微生物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检验的样品数量和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这对取样人员和制样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既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又要保证整个微生物检验过程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进行。
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大致分为取样、包装密封、标识、样品的运输、接收、保存几个环节。
取样是指在一定质量或数量的产品中,取一个或多个代表性样品,用于感官、微生物和理化检验的全过程。
首先在取样之前应确认货、证是否相符。
其次取样工具要达到无菌的要求,对取样具和一些试剂材料应提前准备、灭菌。
如果使用不合适的采集工具,可能会破坏样品的完整性,甚至使样品采集毫无意义。
应根据不同的样品特征和取样环境,对取样物品和试剂进行事先准备和灭菌等操作。
另外要保证样品能够代表整批产品,其检测结果应具有统计学有效性,样品到达实验室时的状况应能反映出取样时产品的真实情况。
取样时应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产品状态等选择不同的取样方法和标准。
① 包装食品:对于直接食用的小包装食品,尽可能取原包装,直到检验前不要开封,以防污染。
对于桶装或大容器包装的液体食品,取样前应摇动或用灭菌棒搅拌液体,尽量使其达到均质;取样时应先将取样用具浸入液体内略加漂洗,然后再取所需量的样品,装入灭菌容器的量不应超过其容量的3/4,以便于检验前将样品摇匀;取完样品后,应用消毒的温度计插入液体内测量食品的温度,并作记录。
尽可能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以防温度计破碎后水银污染食品;如为非冷藏易腐食品,应迅速将所取样品冷却至0-4℃。
对于大块的桶装或大容器包装的冷冻食品,应从几个不同部位用灭菌工具取样,使样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在将样品送达实验室前,要始终保持样品处于冷冻状态样品一旦融化,不可使其再冻,保持冷却即可。
② 生产过程中的取样:划分检验批次,应注意同批产品质量的均一性;如用固定在贮液桶或流水作业线上的取样龙头取样时,应事先将龙头消毒;当用自动取样器取不需要冷却的粉状或固体食品时,必须履行相应的管理办法,保证产品的代表性不被人为地破坏。
微生物取样、样品制备技巧及稀释、接种、培养方法汇总!

微生物取样、样品制备技巧及稀释、接种、培养方法汇总!食品微生物检测一、取样准备(1)取样时该样品必须是代表该批产品情况。
从车间取回样品冷冻品按要求进行解冻,干燥食品可放在常温冷暗处,易腐和冷却样品应放入10℃环境。
冷冻样品来不及检验应放入-15℃以下冰箱内,待检样品存放时间不应超过36h。
(2)解冻原则上冷冻样品取出后,按包装原样在室温下自然解冻;也可在0-4℃环境解冻,时间不超过18小时;也可在温度不超过45℃环境中解冻,时间不超过15min。
如果这些解冻条件对有些产品尤其是大块冷冻品达不到解冻的目的,可参照以下解冻时间。
① 100-300g调理食品45℃解冻10min左右;② 500g以下冷冻蔬菜30℃解冻40min左右;③ 500g以上冷冻样品37℃解冻1h左右;室温下解冻2h左右。
※ 备注:将样品解冻到半解冻状态(用剪刀能剪开的程度)。
(3)操作环境试验前用臭氧发生器/紫外线将工器具、无菌间灭菌消毒,达到无菌状态。
操作试验的准备物品均质袋、酒精及酒精棉、吸管、平皿、稀释液、剪刀、镊子、无菌盆等物品是否齐全。
二、取样及样液制备1 样品标识将样品从污染程度低到污染程度高的顺序排列,相应的作一一对应性标识,其中按细菌数平皿、大肠菌群平皿、金黄色葡萄球菌平皿的顺序,5-1个样品一摞。
如图5-1:5-12 检样采取先将样品外包装正反面用酒精喷洒(如果样品表面有冷凝水先擦拭干净后再用酒精喷洒),如图5-2:5-2(1)固体样品① 75%酒精棉消毒开启部位及其周围,再用火焰灭菌的剪刀剪开,如图5-3。
5-3② 在电子称上放入无菌均质袋(手不要碰及袋口)去皮调整至零,如图5-4。
5-4③ 用火焰灭菌后的剪刀和镊子取样,称取25g有代表性样品,如图5-5、5-6、5-7、5-8、5-9。
5-5 5-65-7 5-85-9④ 加入225ml灭菌磷酸盐缓冲液(开盖瓶塞时瓶口部和瓶塞应在火焰通过1-2次,以杀灭从空气中落入杂菌)后,均质或待均质,如图5-10、5-11、5-12。
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步骤

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步骤样品的采集是微生物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检验的样品数量和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这对取样人员和制样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既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全都性,又要保证整个微生物检验过程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进行。
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大致分为取样、包装密封、标识、样品的运输、接收、保存几个环节。
一、样品的取样取样是指在肯定质量或数量的产品中,取一个或多个代表性样品,用于感官、微生物和理化检验的全过程。
首先在取样之前应确认货、证是否相符。
其次取样工具要达到无菌的要求,对取样具和一些试剂材料应提前预备、灭菌。
假如使用不合适的采集工具,可能会破坏样品的完整性,甚至使样品采集毫无意义。
应依据不同的样品特征和取样环境,对取样物品和试剂进行事先预备和灭菌等操作。
另外要保证样品能够代表整批产品,其检测结果应具有统计学有效性,样品到达试验室时的状况应能反映出取样时产品的真实状况。
取样时应依据不同的产品类型、产品状态等选择不同的取样方法和标准。
① 包装食品:对于直接食用的小包装食品,尽可能取原包装,直到检验前不要开封,以防污染。
对于桶装或大容器包装的液体食品,取样前应摇动或用灭菌棒搅拌液体,尽量使其达到均质;取样时应先将取样用具浸入液体内略加漂洗,然后再取所需量的样品,装入灭菌容器的量不应超过其容量的3/4,以便于检验前将样品摇匀;取完样品后,应用消毒的温度计插入液体内测量食品的温度,并作记录。
尽可能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以防温度计破裂后水银污染食品;如为非冷藏易腐食品,应快速将所取样品冷却至0~4℃。
对于大块的桶装或大容器包装的冷冻食品,应从几个不同部位用灭菌工具取样,使样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在将样品送达试验室前,要始终保持样品处于冷冻状态样品一旦溶化,不行使其再冻,保持冷却即可。
② 生产过程中的取样:划分检验批次,应留意同批产品质量的均一性;如用固定在贮液桶或流水作业线上的取样龙头取样时,应事先将龙头消毒;当用自动取样器取不需要冷却的粉状或固体食品时,必需履行相应的管理方法,保证产品的代表性不被人为地破坏。
讲义3:微生物基本操作规范(3)采样和取、制样

随机采样:在一批产品中,每个样品或 单元都有同样被选择的机会。这种采样 方法被称为随机采样。采样时常需要查 阅随机数字表。 代表性样品:广义上讲是指能够代表一 个批的样品,而不是仅代表其中的一部 分。要获得代表性样品需要以下四个条 件:确定整批产品的采样点;建立能够 代表整个产品特征的采样方法;选择样 品大小;规定采样的频率。
(2)三级采样方案 设有微生物标准m及M值两个限量如同二级法, 超过m值的检样,即算为不合格品。其中以m值 到M值的范围内的检样数,作为c值,如果在此范 围内,即为附加条件合格,超过M值者,则为不 合格。 例如:冷冻生虾的细菌总数标准n=5,c=3, m=101,M=102,其意义是从一批产品中,取5个 检样,经检样结果允许≤3个检样的菌落数是在m 和M值之间。如果有3个以上检样的菌落数是在m 和M值之间或一个检样菌落数超过M值者,则判 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根据表1中15种情况的举例,1-3可用三级法,45可用二级法来判定是否合格。 考虑到以上15种情况,分别设定不同的取样数 及检样污染数,在1-9例中检样需采5个(n=5),而 污染检样数设定为c=3,2,1。在10-15例用二级法 则不得检出该致病菌c=0。例如冷冻食品,细菌数按 例2,大肠菌按例5,金黄色葡萄球菌按例8,沙门氏 菌按例11的二级法判定。 对食品处理应酌情考虑,例如生肉火腿中的金 黄色葡萄球菌,被腐败菌所抑制,不易发生食物中 毒,适用例7和例8。烹调加工后的熟肉,对腐败菌 没有抵抗力,则易发生食物中毒,适用例9。加热盐 腌的火腿,水分活性为0.86以下,金黄色葡萄球菌 有增殖的可能性,因此适用例9。沙门氏菌水活性在 0、94以下不能繁殖,适用例11,如上所述,应根据 各种食品的危害度进行设定。
ICMSF的采样方法
微生物样品的采集(精)

ICMSF的采样方法
有些实验室在每批产品中,仅采一个检样进 行检验,该批产品是否合格,全凭这个检样来决 定。ICMSF方法与此不同,它是从统计学原理来 考虑,对一批产品,检查多少检样,才能够有代 表性,才能客观地反映出该产品的质量而设定的。 ICMSF方法中包括二级法及三级法两种。二 级法只设有n、с及m值,三级法则有n、c、m及M 值。M即附加条件后判定合格的菌数限量。
4)ICMSF采样方案简介 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 所建议的采样计划是目前世界各国在食品微 生物工作中常用的采样方案。 ICMSF提出的采样基本原则根据: a)各种微生物本身对人的危害程度各有不 同。 b)食品经不同条件处理后,其危害度变 化情况:①降低危害度;②危害度未变;③ 增加危害度,来设定采样方案并规定其不同 采样数。
2
微生物样品的采样
• 样品的采样和取、制样是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重要组成 部分。 • 要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必需正确掌握采样技术、样 品传递、样品保存方法和样品的制备技术,保证样品 在从采样到制样整个过程中的一致性。如果样品的采 取、运送、保存或制备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样品不 具有代表性,就会使实验室的微生物检验结果毫无意 义。 • 对采样人员和制样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既要 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又要保证整个微生物检 验过程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完成。
根据表1中15种情况的举例,1-3可用三级法,45可用二级法来判定是否合格。 考虑到以上15种情况,分别设定不同的取样数 及检样污染数,在1-9例中检样需采5个(n=5),而 污染检样数设定为c=3,2,1。在10-15例用二级法 则不得检出该致病菌c=0。例如冷冻食品,细菌数按 例2,大肠菌按例5,金黄色葡萄球菌按例8,沙门氏 菌按例11的二级法判定。 对食品处理应酌情考虑,例如生肉火腿中的金 黄色葡萄球菌,被腐败菌所抑制,不易发生食物中 毒,适用例7和例8。烹调加工后的熟肉,对腐败菌 没有抵抗力,则易发生食物中毒,适用例9。加热盐 腌的火腿,水分活性为0.86以下,金黄色葡萄球菌 有增殖的可能性,因此适用例9。沙门氏菌水活性在 0、94以下不能繁殖,适用例11,如上所述,应根据 各种食品的危害度进行设定。
《微生物采抽样要求》课件

采样点的选择
01
02
03
代表性
选择的采样点应具有代表 性,能够反映整体情况。
均匀性
在整体范围内均匀分布采 样点,避免过于集中或分 散。
可行性
考虑采样的实际操作,确 保采样点易于到达和采样 的安全性。
采样方法的选择
随机抽样
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样本 进行检测,适用于总体数 量较大、分布均匀的情况 。
系统抽样
采样工具应在使用前进行消毒处理, 以避免交叉污染和潜在的微生物传播 。
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
采样过程中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 施,确保不同样品之间不会发生
交叉污染。
采样人员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避免将手或其他物品接触采样区
域。
采样结束后,应对采样工具和采 样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消除
潜在的微生物污染。
采样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
在采样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和污染。
对于需要采集的环境样本,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采样,避免对 环境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采样结束后,应对采样区域进行恢复和清理,确保环境得到妥善的保护 。
采样人员的卫生要求
采样人员在进行采样前应进行严格的卫 生检查,确保没有携带任何潜在的污染
物。
采样人员应遵循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如勤洗手、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和手套等
。
采样人员在进行采样时,应避免与样品 直接接触,以减少潜在的污染风险。
04
微生物抽样的标准与规范
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国家标准
由国家制定并颁布的,适用于全 国范围内的微生物抽样标准,具 有法律效应。
行业标准
由相关行业协会或组织制定,适 用于特定行业的微生物抽样标准 ,具有行业指导意义。
临床微生物学标本采集处理操作规范76页PPT

特殊的全身性和局部感染患者 采血培养的建议:
①可疑急性原发性菌血症、真菌菌 血症、脑膜炎、骨髓炎、关节炎或 肺炎,应在不同部位采集2~3份血 标本。
②不明原因发热,如隐性脓肿、 伤寒热和波浪热,先采集2~3 份血标本,24~36 h后估计体 温升高之前(通常在下午)再 采集2份以上。
②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棉签清除橡皮塞子 表面残余酒精,然后注入血液。注入 血液培养基瓶内,迅速轻摇混合,防 止血液凝固,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
6.无菌操作:
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在血液培养的全过 程,从皮肤消毒、标本采取、运送、分 离移种等,皆应十分注意无菌操作。
用头皮针为新生儿和婴儿取血时,应更 换针头再将血注入培养瓶中。
痰标本的细菌学检查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标本的采取:
●自然咳痰:要求患者清晨留取,留取标本 前用清水漱口3次,之后用力咳出。 ● 咳痰较困难者可用雾化蒸气吸入以利痰液 咳出。 ●痰液直接吐入无菌、清洁、干燥、不渗漏、 不吸水的广口带盖的容器中,标本量应≥1ml, 并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之前采集 标本。 ●幼儿可用手指轻叩胸骨柄上方以诱发咳痰。
●全面的检验保证系统更加重视分析前与分析后 的因素对检验结果质量的影响,是微生物检验 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即是对标本 采取与处理的质量保证。
分以下单元
血液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下呼吸道分泌物(痰) 标本采取与质量要求 尿液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粪便标本微生物学检查质量要求 分泌物标本送检规范 厌氧菌标本送检规范
因为有些细胞(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有些苛养细菌如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 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很容易自溶死亡, 而影响培养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采样的术语 批量货物:数量确定的货物,品质必须均匀一致。 抽检货物:从批量货中的一个位置取出的少量货物。 混合货样:条件允许,从某一特定批量采样、混合, 即为混合货样,亦即大样。 样品单位:从监督总体中抽取用于检验的样品中的单 位产品。 样品量:样品中所包含的样品单位数。 合格判定数:在计数采样检查中,对接收批的样品允 许出现的缺陷数或不合格品数的上限 值,合格判定数又称可接受数。 批:一批产品中或特定阶段或时间内代表相同质量样 品的单元数。
(1)二级采样方案 自然界中材料的分布曲线一般是正态 分布,以其一点作为食品微生物的限量值, 只设合格判定标准m值,超过m值的,则 为不合格品。检查在检样是否有超过m值 的,来判定该批是否合格。 例如生食海产品鱼的副溶血性弧菌标 准为n=5,c=0,m=102,n=5即采样5个, c=0即意味着在该批检样中,未见到有菌 落数超过m值的检样,此批货物为合格品。
应根据不同的样品特征和采样环境,对采样 物品和试剂进行事先准备和灭菌等工作。 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进入车间采样时,必须更 换工作服,避免将实验室的菌体带入加工环 境,造成加工过程的污染。
2.采样方案 微生物检验的特点是一个以小份样品的检测结果
来说明一大批食品卫生质量,因此,用于分析的样品 的代表性至关重要,也即样品的数量、大小和性质对 结果判定产生重大影响。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首先要 有一套科学的采样方案,其次使用正确的采样技术, 并在样品的保存和运输过程中保持样品的原有状态。 一般说来,进出口贸易合同对食品采样量有明确 规定的,按合同规定采样;进出口贸易合同没有具体 采样规定的,可根据检验的目的,产品及被抽样品批 的性质和分析方法的性质确定采样方案。 目前的采样方案多为ICMSF推荐的采样方案和随 机采样方案。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采样,每批货物的采 样数量不得少于5件。对于需要检验沙门氏菌的食品, 采样数量应适当增加,最低不少于8件。
ICMSF方法是以二级法、三级法和抽 样的概念为基础,再将微生物的知识加进 来,则可以提出各种食品的微生物标准。 如表2。 为了安全,冷冻生虾加热吃,减少危 害度适用例1、4、10。冷冻加工虾,为了 不加热就食,在解冻中有增强危害度的可 能性,适用例3、6、9、12,对象微生物特 别指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两者虽菌 数限量是相同的,但情况有所不同,分别 适用c=3,c=1,因此不依靠菌数限量,而 用合格率来控制。
3)采样方案的类型 依据GB 4789.1-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 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 (1)类型 采样方案分为二级和三级采样方案。二 级采样方案设有n、c和m值,三级采样方案 设有n、c、m和M值。
n: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 c:最大可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 m:微生物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 M: 微生物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注1: 按照二级采样方案设定的指标,在n个样品 中,允许有≤c个样品其相应微生物指标检验值大 于m值。 注2: 按照三级采样方案设定的指标,在n个样品 中,允许全部样品中相应微生物指标检验值小于 或等于m值;允许有≤c个样品其相应微生物指标 检验值在m值和M值之间;不允许有样品相应微 生物指标检验值大于M值。
5)消毒剂: 70%~75%乙醇溶液、中等浓度(100mg/L) 次氯酸钠溶液等。 6)标记工具:标签纸(不干胶标签纸)、油性或不可 擦拭记号笔。 7)样品运输工具:便携式冰箱或保温箱。 8)天平:最大量程为2000g,感量为0.1g。 9)搅拌器和混合器:必要时配备带有灭菌灌的搅拌器 或混合器。 10)稀释液:灭菌的磷酸盐缓冲液、0.1%蛋白胨水、 生理盐水以及其他稀释液如脑心浸液肉汤、M肉汤、 LB肉汤等。 11)防护用品:对样品的防护。即保护生产环境、原 料和成品等不会在取样过程中被污染,同样也保护 样品不被污染。工作服、工作帽、口罩、雨鞋、手 套等。事先消毒灭菌(或使用一次性无菌物品)。
(3)ICMSF对食品中微生物的危害度分类与采样 方案说明 为了强调采样与检样之间的关系,ICMSF已 经阐述了把严格的采样方案与食品危害程度相联 系的概念(ICMSF,1986)。在中等或严重危害 的情况下使用二级采样方案,对健康危害低的则 建议使用三级采样方案。 ICMSF是将微生物的危害度、食品的特性及 处理条件三者综合在一起进行食品中微生物危害 度分类的。这个设想是很科学的,符合实际情况 的,对生产厂及消费者来说都是比较合理的。下 面结合表1加以说明。
随机采样:在一批产品中,每个样品或 单元都有同样被选择的机会。这种采样 方法被称为随机采样。采样时常需要查 阅随机数字表。 代表性样品:广义上讲是指能够代表一 个批的样品,而不是仅代表其中的一部 分。要获得代表性样品需要以下四个条 件:确定整批产品的采样点;建立能够 代表整个产品特征的采样方法;选择样 品大小;规定采样的频率。
• 样品的采样和取、制样是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重要组成 部分。 • 要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必需正确掌握采样技术、样 品传递、样品保存方法和样品的制备技术,保证样品 在从采样到制样整个过程中的一致性。如果样品的采 取、运送、保存或制备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样品不 具有代表性,就会使实验室的微生物检验结果毫无意 义。 • 对采样人员和制样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既要 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又要保证整个微生物检 验过程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完成。
4)ICMSF采样方案简介 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 所建议的采样计划是目前世界各国在食品微 生物工作中常用的采样方案。 ICMSF提出的采样基本原则根据: a)各种微生物本身对人的危害程度各有不 同。 b)食品经不同条件处理后,其危害度变 化情况:①降低危害度;②危害度未变;③ 增加危害度,来设定采样方案并规定其不同 采样数。
(2)三级采样方案 设有微生物标准m及M值两个限量如同二级法, 超过m值的检样,即算为不合格品。其中以m值 到M值的范围内的检样数,作为c值,如果在此范 围内,即为附加条件合格,超过M值者,则为不 合格。 例如:冷冻生虾的细菌总数标准n=5,c=3, m=101,M=102,其意义是从一批产品中,取5个 检样,经检样结果允许≤3个检样的菌落数是在m 和M值之间。如果有3个以上检样的菌落数是在m 和M值之间或一个检样菌落数超过M值者,则判 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ICMSF的采样方法
有些实验室在每批产品中,仅采一个检样进 行检验,该批产品是否合格,全凭这个检样来决 定。ICMSF方法与此不同,它是从统计学原理来 考虑,对一批产品,检查多少检样,才能够有代 表性,才能客观地反映出该产品的质量而设定的。 ICMSF方法中包括二级法及三级法两种。二 级法只设有n、с及m值,三级法则有n、c、m及M 值。M即附加条件后判定合格的菌数限量。
2)采样原则 (1)根据检验目的、食品特点、批量、检验方法、 微生物的危害程度等确定采样方案; (2)应采用随机原则进行采样,确保所采集的样 品具有代表性; (3)采样过程遵循无菌操作程序,防止一切可能 的外来污染; (4)样品在保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 措施防止样品中原有微生物的数量变化,保 持样品的原有状态。
(2)各类食品的采样方案
按相应产品标准中的规定执行。
(3)食源性疾病及食品安全事件中食品样品的 采集
由工业化批量生产加工的食品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 或食品安全事件,食品样品的采集和判定原则按以上 的(1)和(2)执行。同时,确保采集现场剩余食品 样品。 由餐饮单位或家庭烹调加工的食品导致的食源性疾病 或食品安全事件,食品样品的采集按GB14938中卫生 学检验的要求,以满足食源性疾病或食品安全事件病 因判定和病原确证的要求。
例9 n=10 c=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2 n=20 c=0
5.严重程度
例13 n=15 c=0
例14 n=30 c=0
例15 n=60 c=0
注:1.表中“减少”系指食品经加热杀死污染的细菌。 2.“无变化”系指微生物数不增减例如冷冻食品或干燥食品。 3.“增加”系指将食品保存在不良环境中使微生物易于繁殖和产毒。 4.n:一批产品采样个数。c:该批产品的样品菌落数中,超过限量的 检样数。
根据表1中15种情况的举例,1-3可用三级法,45可用二级法来判定是否合格。 考虑到以上15种情况,分别设定不同的取样数 及检样污染数,在1-9例中检样需采5个(n=5),而 污染检样数设定为c=3,2,1。在10-15例用二级法 则不得检出该致病菌c=0。例如冷冻食品,细菌数按 例2,大肠菌按例5,金黄色葡萄球菌按例8,沙门氏 菌按例11的二级法判定。 对食品处理应酌情考虑,例如生肉火腿中的金 黄色葡萄球菌,被腐败菌所抑制,不易发生食物中 毒,适用例7和例8。烹调加工后的熟肉,对腐败菌 没有抵抗力,则易发生食物中毒,适用例9。加热盐 腌的火腿,水分活性为0.86以下,金黄色葡萄球菌 有增殖的可能性,因此适用例9。沙门氏菌水活性在 0、94以下不能繁殖,适用例11,如上所述,应根据 各种食品的危害度进行设定。
食品微生物检验
规范操作基础培训
3 采样和取、制样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食品所微生物实验室
2010.05
主要内容:
§ 1 § 2 清洗、消毒和灭菌操作 培养基的制备
§ 3
§ 4 § 5 § 6
采样和取、制样
接种、分离纯化 制片、染色及显微观察 实验室安全基础知识
§ 3.采样和取、制样
表1、ICMSF按微生物的危害度及食品处理进行情况分类
级 别 危害程度 对象微生物
减少 (加热)
食品经不同处理后的危害度
无变化(冷冻 品立刻进食) 增加危害度(未加热吃 到吃前还有一段时间)
1.食品的保藏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指标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蜡样芽孢杆菌 产气荚膜梭菌 沙门氏菌 副溶血性弧菌 致病性大肠杆菌 肉毒梭菌、霍乱弧菌 伤寒沙门氏菌 副伤寒沙门氏菌
例如:n=5,c=2,m=100 CFU/g,M=1 000 CFU/g。 含义是从一批产品中采集5个样品,若5 个样品的检验结果均小于或等于m值(≤100 CFU/g),则这种情况是允许的; 若≤2个样品的结果(X )位于m值和M值 之间(100 CFU/g <X≤1 000 CFU/g),则 这种情况也是允许的; 若有3个及以上样品的检验结果位于m值 和M值之间,则这种情况是不允许的; 若有任一样品的检验结果大于M值(>1 000 CFU/g),则这种情况也是不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