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学报文献格式
环境工程学报稿件格式规范2019年3月7日修订版
《环境工程学报》稿件格式规范(2019年3月7日修订版)1 题名1)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语义应完整、规范,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
题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
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2)建议中文题名中不要出现“×××研究”的字样;建议英文题名不要出现“Study on ×××”的字样,英文题名仅首词的首字母大写(专有名词除外)。
2 署名正式的汉语人名由姓和名2个部分组成。
姓和名分写,姓前名后,姓的字母全大写,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
示例:孙小五,张三;SUN Xiaowu,ZHANG San。
署名作者全部列出(第一作者为学生时,将导师标注为通信作者)。
署名作者排于题名之下,左对齐排列。
作者工作单位的中英文要完全对应。
工作单位要写二级学院等,要求写全称。
示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不可简写为“中科院生态中心”。
3 摘要1)采用报道性摘要,用来报道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向读者提供论文中全部创新内容和尽可能多的定量或定性的信息,完整、简明地概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在200~300字。
2)摘要力求简短精炼,明确具体,避免使用笼统、空泛的词语。
3)摘要中一般不用数学式、化学方程式和结构式,不用图表,以及非公知公认的符号和术语,也不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
原则上不用引文。
4)按照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的逻辑顺序书写。
4 关键词1)关键词要能准确反映文章的主题,方便检索。
2)关键词是从题名、摘要和正文中选出来的,一般为3~8个。
5篇首页脚注篇首页脚注部分标“基金项目”“收稿日期”“录用日期”“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等。
其中“基金项目”标明项目来源和项目批准号,2个或2个以上的项目来源之间用分号“;”隔开,项目批准号用圆括号“( )”括起。
《环境科学》格式要求
《环境科学》改稿格式要求1. 修改稿采用A4纸,正文用5号宋体激光打印,文章各级标题左顶格。
2. 修改稿结构请依次按以下形式组织:①题名:(二号黑体);论文题名要简练并准确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超过20字,题名中应包含关键词,少用或不用副标题。
英文题名实词首字母应大写。
②作者姓名:(小四宋体);多位作者署名之间应以逗号分隔,通讯联系人用“*”号标注。
如第一作者为通讯联系人则不用“*”号标注。
③作者工作单位、城市、邮政编码:(小五宋体)。
应包括单位全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应以逗号“,”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
示例如下: 韩英会1,2,3,王鸿1*,李康2,刘民3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 100085;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3.东北电力集团公司,沈阳 110006)④摘要:中文摘要不少于300字,以第3人称写。
摘要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和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摘要二字用小五黑体,内容用小五宋体)。
⑤关键词:关键词5~8个,一般不少于5个。
应尽量使用主题词,应避免将词组作为关键词。
(关键词三字用小五黑体,内容用小五宋体,用“;”隔开)。
⑥中图分类号:请按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中的分类,确定论文的类别。
(若有困难,由编辑确定);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由编辑确定),以上三项标题为六号黑体,内容为六号宋体。
⑦英文题名(字号12P ),作者姓名的英译文(10P):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
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
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
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示例如下: ZHANG Ying (张颖),WANG Xi-lian (王锡联),ZHUGE Hua (诸葛华) 作者单位的英译文(9P),应在城市名及邮编之后加列国名,其间以逗号“,”分隔。
环境工程学报论文格式(4)
6号
(1.CollegeofChemical Engineering,BeijingUniversityof Chemical Technology,Beijing100029,China;
2.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BRICI, SINOPEC,Beijing100013,China)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省××市人),学位,职称。电话×××,电邮×××。(第一作者)联系人:姓名,电话×××,电邮×××。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资助项目(98883456)。
注意:作者简介不能缺项
五号黑体居中
参考文献(10篇以上,近3年为主)注意:不能缺项
小五号宋体
[2]Kals A A, Mirodators C, Massardler J,et al. Study on ………[J]. J Phys Chem,1997,81(5):397-400.子标题首字母也大写
文集:
[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C]∥文集编者(英文姓名后加ed或eds).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二级标题:
五号黑体居左
1.1实验装置
实验在内径为8 mm的不锈钢固定床反应器中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气相色谱在线分析法分析产物,采用等体积浸渍法自制的双金属Ni-Pd/γ-Al2O3作催化剂,……。
图、表
标题:小五宋居中
文:小五宋
注释:六号宋体
图、表尽量半栏排列
2结果与讨论(包括:实验现象、数据图表及分析讨论等)
标准:
[序号]责任者(起草单位).标准代号加顺序号—年份(4位数)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环境科学论文要求
《环境科学》稿件写作要求《环境科学》稿件各部分的排列顺序为:中文题名,中文作者及单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作者及单位,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一般包括引言,1材料与方法,2结果与分析,3讨论,4结论),致谢,参考文献。
请在中文摘要及关键词下给出以下内容: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题名论文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内容,为方便检索系统收录,一般不超过20个字;题名中应包含关键词,少用或不用副标题;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作者姓名与单位文章的署名人及单位应是对文章全部或部分内容做出主要贡献并能对文章内容负责的人和单位。
多作者署名的文章应注明通讯联系人。
通讯联系人用“*”号标注。
如第一作者为通讯联系人则不用“*”号标注。
作者姓名与单位应中英文对照,分别排在中英文文题之下。
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
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
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作者的工作单位,均应包括单位标准全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之间应以逗号“,”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
多作者的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序号,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分隔。
作者工作单位的英译文还应在邮编之后加“,China”。
示例:王志刚1,陈向东2,诸葛英3(1.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北京100084;2. 西安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西安710049; 3. 上海交通大学能源工程系,上海200030 )WANG Zhi-gang1, CHEN Xiang-dong2, ZHUGE Ying3(1. Department of Therma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 Institute of Solar Energ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3. Department of Power & Energy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China )摘要摘要须准确反映论文的实质性内容。
《环境科学学报》拟送审、再审和终审稿件修改基本要求
8、修改稿首页顶端请注明 “终审修改稿”字样及稿件编号,以免与其它稿件混淆。
�
拟终审稿件修改基本要求
1、 修改前请认真研究研究专家所提评审意见。修改后请认真撰写修改情况说明,对专家所提意见点对点地逐条回应。如稿件经专家复审,专家建议发表但未提具体修改意见,则不必回应专家意见。请将修改说明(包括初审、复审意见及相应的修改说明)贴在正文之前,作为同一个文件上传至网站。
3、请在规定的期限内修毕,并将修改情况说明和修改稿电子版放在一个Word文件中(修改说明放在正文的前面)上传到本刊网站。若因网络故障多次上传不成功,或不能按期修回,务请及时与编辑部联系。
4、修改稿首页顶端请注明 “再审修改稿”字样及稿件编号,以免与其它处理阶段的稿件混淆。
5、 为及时与作者沟通,如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详细联系方式(电话号码、手机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和邮政地址)发生变化,请及时登录本刊网站进行更新。
2、请将作者信息补回到正文中,具体格式参见本刊最新现刊。通讯作者除需标注并在首页脚注中说明外,还应在参考文献表之前附通讯作者简介(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同一人,则可不另附通讯作者简介)。
3、文中一级标题均应中英文对照;页脚中所标注的基金项目、作者简介,图题、表题等亦应中英文对照。
4、 英文摘要应请当地有英语国家留学背景或在国外英文刊物上发表过论文的专家协助修改(请附该专家的主要信息,并请他在修改稿上签字,供签字的英文摘要应另页单独打印)并将专家签过字的摘要扫描后用电子邮件发至:huwang@。请作者注意:作者必须保证所上传的修改稿中的英文摘要是经过专家修改过的,否则,本刊无法保证您的论文按期发表。
中国环境科学参考文献格式
中国环境科学参考文献格式
对于中国环境科学参考文献格式,通常可以采用以下格式:
[序号] 作者. 文章标题[J]. 期刊名称, 出版年份, 卷号(期号): 页码.以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示例:
将光标放置在需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
在菜单栏上选择“引用”选项,然后选择“插入尾注”。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并选择“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
确定后,Word会在光标的位置插入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转到文档尾部的相应编号处。
在编号后输入相应的参考文献说明,按照中国环境科学参考文献格式的要求进行书写,包括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和页码等信息。
如果需要添加其他参考文献,可以按照同样的步骤进行操作。
请注意,在书写参考文献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需要根据具体的期刊要求进行修改。
参考文献需要按照引用顺序进行排列。
参考文献的标点符号需要按照英文状态下的标点符号进行输入。
参考文献的文字需要使用简体中文,并且需要避免出现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环境科学学报》稿件格式要求
1. 章节设置:按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规定,本刊要求论文包括以下3部分: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附录(如果有的话)。其中前置部分包括题名,作者姓名、单位、邮编(统称作者信息项),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和参考文献表。文章各部分的排列顺序为:题名,作者信息项,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作者项,英文摘要与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表和附录。本刊要求来稿的正文部分原则上应包括“材料与方法”/“资料与方法”/“实验部分”、“结果”、“结果分析”/“讨论”等几部分。
4. 数字用法:根据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的要求正确使用数字,凡计量单位前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其它场合凡可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又很得体时,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引文著录、行文注释、表格和插图中的日期和时刻按GB/T 7408-94规定的扩展格式表示,如1996年1月8日,采用半字线分隔形式:1996-01-08;14时12分36秒为“14:12:36”。小数点前或小数点后超过4位(含4位)的数字,应采用3位分节法,从小数点向左或向右每3位之间空开1/4字距。
�பைடு நூலகம்
8. 附图:附图可随文排,亦可另页排版(此时,须在正文中保留图位并标注中英文图题),但必须与正文放在一个电子文件中。对附图的具体格式要求见另文。
9. 外文学术名词的中译:外文学术名词的中译使用通用的译法,译名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原文。
10. 论文的字体、字号和排版格式要求:投稿时不必按本刊已发表论文的排版格式排版,全文应通栏排,不必双栏排;全文字体可统一用宋体,全文(含作者姓名和单位、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等)字号一律用5号字(论文题目可用3号或4号字);各级标题一律左顶格排,不要居中排。具体要求见另文。
环境科学学报投稿须知
《环境科学学报》投稿须知本刊是环境科学类学术月刊,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刊力求及时报导国内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新近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跟踪最新学术进展,推动我国环境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本刊采取主编约稿和作者自由投稿2种方式组稿。
本刊要求自由投稿的研究论文所报导的必须是原创性研究成果,有关理论或技术的综述/评述/进展类的自由投稿,本刊不予受理。
本刊稿件录用原则是:1)要求来稿选题新颖,具有开拓性或创新性,属于国内或国际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应用研究方面的前沿课题;2)所报道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或工程开发应用价值,能够引起本学科同行的广泛关注;3)所报告的实验方法/技术路线合理,数据可靠,推理严谨,结论明确;4)论文写作规范,无政治思想错误,无国界、国名等错误,不涉及保密问题,无抄袭或一稿多投问题。
为执行出版领域相关国家标准,贯彻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有关期刊编辑出版的标准和规范,本刊制定了具体的稿件格式要求。
若来稿不符合本刊格式要求,则不予送审。
请作者投稿前认真查阅本刊现刊,或登录本刊主页查询《稿件格式要求》。
投稿方式:请作者登录本刊主页后,在左侧的作者登录区内按提示进行用户注册和投稿;自2006年5月1日起,本刊不再接受电子邮件投稿及打印件邮寄投稿。
本刊声明事项:欢迎作者投稿前登录本刊主页查询投稿要求。
如仍有疑问,亦可直接打电话或发E-mail直接向本刊编辑部咨询。
邮政地址:100085 北京2871信箱;咨询电话:(010)6294 1073;电子邮箱:hjkxxb@;网页地址:http:// 。
《环境科学学报》对稿件各部分内容的要求1.论文题名:论文题名要简练并明确反映论文内容,一般在20~25字以内;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2.论文摘要:摘要应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3人称写,避免使用“本文研究了……”、“作者研究了……”等字样;摘要应以过去时态阐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或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其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也能够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包含与论文同等数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亦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摘要应做到文字精炼、准确,避免自我评价,篇幅一般控制在500字以内;除实在无法变通外,摘要中不宜出现图、表、化学结构式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英文摘要应与中文对应,无语言表达错误,符合英文语言习惯;为便于国际交流,英文摘要可适当详细、篇幅适当加长。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参考文献endnote引用格式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参考文献endnote引用格式引言概述:在科学研究中,引用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为读者提供相关研究的依据和背景,同时也能够彰显研究者的学术严谨性。
本文将介绍《环境科学学报》(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中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以帮助读者在写作科研论文时正确引用参考文献。
正文内容:1. 引用格式的基本要求1.1 文章作者的引用格式在引用参考文献时,应按照作者的姓氏和名字的首字母来排序。
姓氏应放在名字之前,用逗号隔开。
如果有多个作者,应使用“和”连接最后两个作者的名字。
1.2 文章标题的引用格式在引用参考文献时,应将文章标题用斜体表示,并将标题放在引号之间。
标题之后应加上句点。
1.3 期刊名称的引用格式在引用参考文献时,应将期刊名称用斜体表示,并将期刊名称放在引号之间。
期刊名称之后应加上逗号。
1.4 出版年份和卷期的引用格式在引用参考文献时,应将出版年份放在卷期号之前,并用括号括起来。
出版年份和卷期号之间应用逗号隔开。
2. 期刊文章的引用格式2.1 期刊文章的作者引用格式在引用期刊文章时,应按照上述的作者引用格式进行排列。
2.2 期刊文章标题的引用格式在引用期刊文章时,应按照上述的标题引用格式进行排列。
2.3 期刊名称的引用格式在引用期刊文章时,应按照上述的期刊名称引用格式进行排列。
2.4 期刊文章的出版年份和卷期的引用格式在引用期刊文章时,应按照上述的出版年份和卷期的引用格式进行排列。
2.5 页码范围的引用格式在引用期刊文章时,应将页码范围用短划线表示,并将页码范围放在引号之间。
页码范围之后应加上句点。
3. 书籍的引用格式3.1 书籍的作者引用格式在引用书籍时,应按照上述的作者引用格式进行排列。
3.2 书籍的标题引用格式在引用书籍时,应按照上述的标题引用格式进行排列。
3.3 书籍的出版地和出版商的引用格式在引用书籍时,应将出版地和出版商用冒号隔开,并将它们放在引号之间。
环境保护科学稿件格式规范2019年修订版
《环境保护科学》稿件格式规范(2019年修订版)1 题名1)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语义应完整、规范,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
题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
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2)建议中文题名中不要出现“×××研究”的字样;建议英文题名不要出现“Study on ×××”的字样,英文题名各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有名词除外)。
2 署名正式的汉语人名由姓和名2个部分组成。
姓和名分写,姓前名后,姓的字母全大写,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
示例:孙小五,张三;SUN Xiaowu,ZHANG San。
署名作者全部列出(第一作者为学生时,将导师标注为通信作者)。
署名作者排于题名之下,居中排列。
作者工作单位的中英文要完全对应。
工作单位要写二级学院等,要求写全称。
示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不可简写为“中科院生态中心”。
3 摘要1)采用报道性摘要,用来报道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向读者提供论文中全部创新内容和尽可能多的定量或定性的信息,完整、简明地概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在200~300字。
2)摘要力求简短精炼,明确具体,避免使用笼统、空泛的词语。
3)摘要中一般不用数学式、化学方程式和结构式,不用图表,以及非公知公认的符号和术语,也不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
原则上不用引文。
4)按照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的逻辑顺序书写。
4 关键词1)关键词要能准确反映文章的主题,方便检索。
2)关键词是从题名、摘要和正文中选出来的,一般为3~8个。
5篇首页页脚篇首页页脚部分标“收稿日期”“录用日期”“基金项目”“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等。
其中“基金项目”标明项目来源和项目批准号,2个或2个以上的项目来源之间用分号“;”隔开,项目批准号用圆括号“( )”括起。
环境科学学报格式
《环境科学学报》稿件格式要求1.章节设置:按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规定,本刊要求论文包括以下3部分: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附录(如果有的话)。
其中前置部分包括题名,作者姓名、单位、邮编(统称作者信息项),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和参考文献表。
文章各部分的排列顺序为:题名,作者信息项,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作者项,英文摘要与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表和附录。
本刊要求来稿的正文部分原则上应包括“材料与方法”/“资料与方法”/“实验部分”、“结果”、“结果分析”/“讨论”等几部分。
2.标题和序号:按国家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T 35-2001(《科技文献的章节编号方法》)规定,论文正文部分按层次列标题。
标题序号为3级(1→1.1→1.1.1),3级以下不设标题,可采用序号或字母列出顺序。
标题务求简练,并避免“有序号,无标题”现象。
3.标点符号:应根据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规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行文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尤其避免整段文字“一逗到底”。
4.数字用法:根据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的要求正确使用数字,凡计量单位前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其它场合凡可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又很得体时,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
引文著录、行文注释、表格和插图中的日期和时刻按GB/T 7408-94规定的扩展格式表示,如1996年1月8日,采用半字线分隔形式:1996-01-08;14时12分36秒为“14:12:36”。
小数点前或小数点后超过4位(含4位)的数字,应采用3位分节法,从小数点向左或向右每3位之间空开1/4字距。
5.数值修约:数值的修约应按GB 8170-87(《数值的修约规则》)和GB 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附录的参考件进行。
《安全与环境学报》参考文献格式
《安全与环境学报》参考文献标注及著录注意事项1)按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序号)进行标注,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
可根据具体情况有3种标注格式。
如:李平等[1]指出棉酚从体内排泄缓慢;棉酚对人类的抗生育效果达99%[2];间质细胞含量测定方法见文献[3]。
在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全部列出,序号间用逗号隔开;如遇连续序号,用半字线连接起止序号。
2)中文文献提供对应英文,著录格式见下文示例(顺序编码制),小5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3)文献作者不超过3个时,全部列出;超过3个时,只著录前3个责任者,后加“, et al”。
应姓前名后,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姓、名之间不用逗号。
名可缩写,不加缩写点“.”。
对国外文献作者请认真核实姓和名。
4)未出版,非正式、公开出版的书、刊等不能作为参考文献。
如确实需要,可在正文中注明。
5)期刊刊名可以缩写,不加缩写点。
应遵循ISO 4-1984《文献工作——出版物题名用语和题目的缩写规则》的规定。
6)应引用一次文献。
对于期刊,年卷期和页码的写法:1)期刊有年、卷、期号2003, 19(2): 253–265 2)期刊有年、卷号,无期号2003, 19: 253–2653)期刊有年、期号,无卷号2003(2): 253–265《安全与环境学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参照GB/T 7714-2005)1 专著(包括普通图书、会议录、汇编、学位论文、报告、标准)【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 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 其他责任者. 版本项.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引用页码[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1]LU Yongsen(陆雍森).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环境评价)[M]. 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Press, 1999: 212–281.[2]PEEBLES P Z, Jr. Probability, random variable, and random signal principles[M]. 4th ed. New York: McGraw Hill, 2001.[3]Jiangsu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Technology(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National Center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tateAdministration of Work Safety, P.R.Chin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City and industrial safety: Monograph of 2003 China (Nanjing)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ty and Industrial Safety(城市与工业安全: 2003中国(南京)首届城市与工业安全国际会议论文集), Nanjing, China, October 29–30, 2003[C]. Nanj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Press, 2003.[4]YUFIN S A. Geoecology and computers: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n Advances of Computer Methodsin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oscow, Russia, February 1–4, 2000[C]. Rotterdam: A. A. Balkema, 2000.[5]CHEN Zhengxing(陈正行).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plant lipopolysaccharide(植物脂多糖的开发利用)[D]. Wuxi: LightIndustry University of Wuxi, 1996.[6]CALMS 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 Berkeley: Univ. of California, 1965.[7]ZHANG Li(张力), HUANG Shudong(黄曙东). China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port: 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 ofLingAo Nuclear Power Station (中国核科技报告:岭澳核电站人因可靠性分析)[R]. Beijing: China Nuclear Information Centre, 2001.[8]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Guidelines for handling excavated acid-producing materials,PB 91–194001[R]. Springfield: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 1990.[9]Rare Earth Offic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稀土办公室). GB/T 18881-2002 Catalyst for petrol vehicle exhaust purification(汽油车排气净化催化剂)[S].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2003.2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包括普通图书、会议录、汇编中的析出文献)【著录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 专著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 版本项.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析出文献的页码[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1]WEINSTEIN L, SWERTZ M N. 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M]//Sodeman W A, Jr., Sodeman W A.Pathologic physiology: mechanisms of disease. Philadelphia: Saunders, 1974: 745–772.[2]JIANG Juncheng(蒋军成), WANG Zhirong(王志荣). Danger and hazards analysis and risk assessment in processindustry[C]//Jiangsu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 Technology(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National Center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Work Safety, P. R. Chin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City and industrial safety: Monograph of 2003 China (Nanjing)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ty and Industrial Safety(城市与工业安全: 2003中国(南京)首届城市与工业安全国际会议论文集). Nanj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Press, 2003: 161–167.[3]WU Chao, YANG Dian, ZUO Zhixing. Establishing professional degree of master of safety administration (MSA) and raisingsafety status[C]//WANG Yajun, HUANG Ping, LI Shengcai. 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t A.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4: 3–7.3 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包括期刊、报纸中的析出文献)【著录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连续出版物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 年, 卷(期): 页码[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1]GONG Ruoyu(龚若愚), ZHOU Yuangang(周源岗). Study on capacity of water environment of Liuzhou Section of LiujiangRiver[J]. Water Resource Protection(水资源保护), 2001, 16(1): 31–32.[2]GUO Ailian(郭爱莲), YANG Lin(杨琳), LIU Mei(刘梅), et al. Studies on the cultural condition of strain cellulomonas flavigenacel1ulase[J].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9, 29(6): 575–577. [3]DOWLER L. The research university’s dilemma: resource sharing and research in a trans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J]. JournalLibrary Administration, 1995, 21(1/2): 5–26.[4]FU Gang(傅刚), ZHAO Cheng(赵承), LI Jialu(李佳路). Thought after the sand storm(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OL]. Beijing YouthDaily(北京青年报), 2000–04–12(14)[2005–07–12]. /Bqb/20000412/GB/4216%5ED0412B1401.htm.4 专利文献【著录格式】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 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 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1]LIU Jialin(刘加林). Multi-functional one-off TONGUE depressors(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 China, 92214985.2[P]. 1993–04–14.[2]KEITH C D, SUMMIT, SCHREUDERS T, et al. Apparatus for purifying exhaust gases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3441381[P]. 1969–04–29.[3]KOSEKI A, MOMOSE H, KAWAHITO M, et al. Compiler: US, 828402[P/OL]. 2002–05–25[2002–05–28].http://FF&p=1&u=netahtml/PTO/search-bool.html&r=5&f=G&l=50&col=AND&d=PG01&sl=IBM.AS.&0S=AN/IBM&RS=AN /IBM.5 电子文献(包括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 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1]JIANG Xiangdong(江向东). Solution of information /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on Internet / Intranet[J/OL]. Journal of theChina Societ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情报学报), 1999, 18(2): 4[2000–01–18]./periodical/qbxb/qbxb99/qbxb990203.[2]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Inc. History of OCLC[EB/OL]. [2000–01–08]. /about/histroy/default.htm.附录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文献类型普通图书会议录汇编报纸期刊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标准专利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标志代码M C G N J D R S P DB CP EB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载体类型磁带磁盘光盘联机网络标志代码MT DK CD OL。
环境工程学报投稿模板
中文题名(宋体二号)×××1,×××2,3,××1,*(楷体四号)1. ×××××××××××××××,城市邮编2. ×××××××××××××××,城市邮编3. ×××××××××××××××,城市邮编(宋体五号)摘要××××××××××××××××××××××××××××××。
(宋体小五)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X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DOI10.12030/j.cjee.稿件编号English title(Times New Roman三号)×××1,×××2,3,××1,*(Times New Roman四号)1. ×××××××××××××××, city postcard,China2. ×××××××××××××××, city postcard,China3. ×××××××××××××××, city postcard,China(Times New Roman五号)Abstract××××××××××××××××××××××××××××××.(Times New Roman小五号)Key words ××××;××××;××××;××××;××××(引言)×××××××××××××××××,××××××××××××,××××××××××××××××,××××××××××××××××××××××××××××××。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参考文献示例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主要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及示例a. 专著(包括普通图书、学位论文、技术报告、会议文集、标准、汇编等)[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注意:文献类型标志为M时引文页码不可省略】b. 期刊文章[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c. 报纸文章[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d. 析出文献[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原文献题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e. 标准[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f. 电子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说明:有出版年的文献(更新或修改日期)项可省略】文献类型标志:普通图书 M, 会议文集 C, 汇编 G, 报纸 N, 期刊 J, 学位论文 D, 报告R,标准 S,专利 P,数据库 DB,计算机程序 CP,电子公告 EB。
会议文集包括座谈会、研讨会、学术年会等会议的文集;汇编包括多著者或个人著者的论文集,也可标注为M。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志:磁带 MT,磁盘DK,光盘CD, 联机网络OL。
示例:专著[1]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4: 180-181.[2]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 中级[M]. 2004版.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 299-307.[3]PEEBLES P Z Jr.Probability, Random Variable, and Random SignalPrinciples[M]. 4th ed. New York: McGraw Hill, 2001: 100-110.[4]霍斯尼. 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M]. 李庆龙, 译. 2版. 北京: 中国食品出版社, 1989: 15-20. 【说明:译文标注法】[5]GANZHA V G,MAYR E W,VOROXHTSOV E V. Computer Algebra inScientific Computing: CASC 2000: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Workshop on Computer Algebra in Scientific Computing, Samarkand, October 5-9, 2000[C].Berlin: Springer, c2000: 23-28. 【说明:会议论文标注法】[6]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 北京: 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23-28. 【说明:学位论文标注法】[7]BORKOWSKI M M. Infant Sleep and Feeding: A Telephone Survey ofHispanic Americans [D]. Mount Pleasant:Central Michigan University,2002: 23-28. 【说明:学位论文标注法】[8]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Reportof WHO Scientific Group[R]. Geneva: WHO, 1970: 23-28. 【说明:科技报告标注法】[9]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说明:国标标注法】[10]赵耀东. 新时代的工业工程师[M/OL]. 台北: 天下文化出版社, 1998: 20-23[1998-09-26]. .tw/info/ieie.new.htm. 【说明:电子文献标注法, 方括号内引用日期前没有标志符号】[11]丁文祥. 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 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 【说明:报纸标注法,日期后圆括号内为版次】期刊/报纸中的析出文献[1]张旭, 张通和, 易仲珍, 等. 采用磁过滤MEVV A源制备DLC膜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2, 38(4): 478-481.[2]周桂莲, 许育彬, 杨智全, 等. 认清市场形势化解“学报情结”: 我国农业学报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 编辑学报, 2005, 17(3): 209-211.[3]WANG Chun-yong, MOONEY W D, DES MARAIS D J, et al. A Study on theStemflow of Three Types of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J]. Acta Ecologica Sinica,1989, 9(4): 325-329.[4]傅刚, 赵承, 李佳路. 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OL]. 北京青年报,2000-04-12(14) [2002-03-06]. http:∥/Bqb/20000412/GB4216%5ED0412B1401.htm.【说明:方括号内为引用日期】专著中的析出文献[1]白书农. 植物开花研究[M]// 李承森. 植物科学进展.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146-163.[2]韩吉人. 论职工教育的特点[G]// 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 职工教育研究论文集.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90-99. 【说明:汇编标注法】[3]赵颖力, 曹敏, 王琳. 《化工学报》编辑部的人才建设[C]// 第3屆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2003: 86-88. 【说明:会议论文标注法】[4]FOURNEY M E. Advances in Holographic Photoelasticity[C]// American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Applied Mechanics Division.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s of Holography in Mechanics, August 23-25, 1971,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alifornia. New York: ASME, 1971:17-38.【说明:会议论文标注法】[5]石盛成. 建立4S汽车服务站的构想[M/OL] // 21世纪人才报社. 中国白领成功实录. 上海: 上海浦东出版社, 2002: 64-66 [2006-01-25]. http:// apabi.lib./preview.asp?DocID=6166. 【说明:方括号内为引用日期】[6]BUSEDK P R, NORD G L Jr, VEBLEN D R. Subsolidus Phenomena inPyroxens[M]// PREWITT C T. Pyroxense. Washington, D. C. : Mineraolgy Society of America, 1980: 117-211.[7]国家标准局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 GB/T 2659—1986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S]//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文献工作国家标准汇编:3.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88:59-92.专利文献1)刘加林. 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 中国, 92214985.2[P]. 1993-4-14.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光折变自适应光外差探测方法: 中国, 01128777.2[P/OL].(2002-03-06)[2002-05-28]. http://211.152.9.47/sipoasp/zljs/hyjs-yx-new. asp?rec id =01128777.2&leixin=0.【说明:方括号内为引用日期】电子文献[1]刘江涛, 刘中霞, 李磊. 轻轻松松练五笔[M/CD]. 北京:声比尔科贸有限公司, 1999. 【说明:CD文献】[2]江向东. 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OL]. 情报学报, 1999, 18(2): 4 [2002-03-06]. http:∥www.chinainfo. gov. cn/ periodica/ qbxb/qbxb99/qbxb990203 【说明:电子期刊标注法,方括号内为引用日期】[3]萧钰. 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 (2001-12-19) [2002-04-15]. http:∥/ news/ 200112190019.htm. 【说明:圆括号内为该电子文献的最后修改时间,方括号内为引用该电子文献的时间】[4]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Inc. History of OCLC[EB/OL]. [2000-01-08].http://www.oclc. org/about/history/default. htm. 【说明:方括号内为引用日期】。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参考文献格式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参考文献格式
在撰写学术论文或报告时,参考文献的格式通常会根据所投期刊、会议或学校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环境地球科学参考文献格式:
书籍
作者姓名.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份.
例如:
Smith, A.B. 2009. Global Warm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期刊文章
作者姓名. "文章标题." 期刊名, 卷号(年份), 页码.
例如:
Johnson, C.L., and J.A. Smith.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glaciers." 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45(2021), 123-135.
报告或技术报告
作者姓名. 报告标题. 发布机构, 发布年份.
例如: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Mining."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2018.
网络资源
作者姓名. "文章标题." 网站名, 日期.
请注意,这只是一种常见的参考文献格式,具体格式要求可能因期刊、会议或学校而有所不同。
在撰写论文或报告时,请务必查阅所投期刊、会议或学校的官方参考文献格式指南,以确保格式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投稿时务请填写投稿者详细准确邮政地址,邮编,手机,固定电话,电子邮箱。
关于稿件的重要信息除作者可在网站查询外,我刊还将通过电子邮件通知作者。
2、本系统不接受作者、文题完全重复的投稿。
如果退稿后重投,请在投稿界面的稿件类型中选择“退后重投稿”,并及时电话通知我刊。
3、特别提示:鉴于我刊来稿量较大,请作者投稿前仔细修改文章。
并由通讯作者把关确认文章格式与我刊规定相符;全文学术观点和文字表达无误;数据及图表正确无误;名词术语规范;统计学处理正确;法定计量单位正确;参考文献与原文逐一核对并按本刊的规范编排准确无误。
对格式与我刊不符的来稿,我刊将直接退稿,作者需重新修改文章格式直至完全符合后再投稿(往复修改会耽误文章审稿和发表时间,请确认已经完全符合投稿要求,格式与我刊发表文章完全一致再投稿。
请仔细阅读以下《环境科学》稿件写作要求,确认已完全理解并遵照执行。
)4、投稿文件超过2M的作者必读《环境科学》稿件写作要求《环境科学》稿件各部分的排列顺序为:中文题名,中文作者及单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作者及单位,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一般包括引言,1材料与方法,2结果与分析,3讨论,4结论),致谢,参考文献。
请在中文摘要及关键词下给出以下内容: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题名论文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内容,为方便检索系统收录,一般不超过20个字;题名中应包含关键词,少用或不用副标题;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作者姓名与单位文章的署名人及单位应是对文章全部或部分内容做出主要贡献并能对文章内容负责的人和单位。
多作者署名的文章应注明通讯联系人。
通讯联系人用“*”号标注。
如第一作者为通讯联系人则不用“*”号标注。
作者姓名与单位应中英文对照,分别排在中英文文题之下。
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
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
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作者的工作单位,均应包括单位标准全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之间应以逗号“,”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
多作者的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序号,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分隔。
作者工作单位的英译文还应在邮编之后加“,China”。
示例:王志刚1,陈向东2,诸葛英3(1.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北京 100084;2. 西安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西安 710049; 3. 上海交通大学能源工程系,上海 200030 )WANG Zhi-gang1, CHEN Xiang-dong2, ZHUGE Ying3(1. Department of Therma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 Institute of Solar Energ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3. Department of Power & Energy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China )摘要摘要须准确反映论文的实质性内容。
摘要应写成报道性文摘,应以第3人称写,只包含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阐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或研究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和最终结论(四要素缺一不可),其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摘要中应避免对论文的内容作诠释和评价,避免对论文文题的简单重复,避免使用“本文”、“作者”、“文章”等词汇做主语。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对应,无语言表达错误,符合英文语言习惯。
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一般3~8个;应尽量使用主题词;应避免将词组作为关键词。
脚注在文章首页以脚注形式给出以下信息:收稿日期、修订日期、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
示例如下:收稿日期:2006-09-07;修订日期:2007-02-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378026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3AA60112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4CB71970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JCX2-SW-206);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30213036);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2180765)作者简介:孙文(1973~),男,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生物技术,E-mail:sunwen@*通讯联系人,E-mail:wangfan@说明:收稿日期、修订日期采用完全表示法的扩展格式表示,示例:YYYY-MM-DD,此处可由编辑部填写。
基金项目应按照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基金项目间以“;”隔开。
作者简介只介绍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电子邮箱,电话等。
通讯联系人用“*”号标注(第一作者为通讯联系人时不必标注);如第一作者不是通讯联系人,则应在通讯联系人处用“*”号标注并给出通讯联系人电子邮箱。
正文正文一般包括引言,1材料与方法,2结果与分析,3讨论,4结论引言:引言部分不单列标题,引言应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本研究的创新和特色。
引言应重点突出本研究的创新性,一般科普知识,不必赘述。
材料与方法:应明确阐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或资料收集与统计、处理方法,以便于评审专家和读者审核;明确交待所用实验方法与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和实验条件;正确表述所得结果,以便于同行进行检验。
结果与分析:应正确分析与表述所得实验结果,以便于同行进行检验。
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应集中讨论与本结果有关的问题,突出本研究的创新及重要性,并与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结论:作者应根据实验或分析结果,得出明确结论。
结论必须是基于实验结果得出的,不能出现没有实验支持的结论,或引述文献结论。
结论应明确、完整、精炼且具有条理性,如果结论较多最好分条叙述。
在写作过程中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遵照GB 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310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的要求执行。
请注意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和符号、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字及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术语。
在正文中首次出现的缩写词,应先写出中文名词,再在括号内写出英文或拉丁文全称和缩写词。
①文中物理量及计量单位一律用法定符号表示。
②量和单位应使用量和单位符号,如:反应时间20min,试剂浓度30mg/L 等,非物理量的单位(例如个、次、件、人等)可用汉字。
③物理量一般排为斜体如:时间t,浓度c(个别物理量除外,如pH)。
单位符号用正体,通常小写,如g,min,d等(升采用大写L,毫升采用mL);来源于人名的单位如Pa、Gy、Hz等的首字母大写。
以量符号或代表变动性数字作下标时为斜体;以单位符号、化学符号、科技名词字头或缩写作下标时为正体;以人名首字母作下标时为大写正体。
④单位不能修饰,如“33%(V/V)”、“33%(W/V)”、“15(m/m)”、“26ng/g(Fw)”、“26ng/g(湿重)”、“26ng/g(dw)”、“26ng/g (干重)”、“μg/kg(土)”、“350mgFe/L”等均是错误的。
⑤不能使用非法定的量和单位,如ppm、ppb、rpm、M、N等。
1 M硫酸应写成1 mol/ L硫酸,1 N硫酸应写成0.5 mol/ L硫酸。
应注意数字与单位符号的正确书写,如35~50℅应写成35℅~50%,40±5℃应写成40℃±5℃或(40±5)℃,2×3×4cm应写成2cm×3cm×4cm。
数字使用应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的要求,凡计量单位前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其它场合凡可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又很得体时,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
引文著录、行文注释、表格和插图中的日期和时刻按GB/T 7408-94规定的扩展格式表示,如2005年3月6日,采用半字线分隔形式:2005-03-06;数值范围用“~”表示。
例如40℃~45℃或40~45℃,50 mg/L ~60 mg/L 或50~60mg/L,分析方法见参考文献[2~5],某某研究指出[2~5]。
文中外文字母、符号应注意其大小写,正斜体,上下标(可用铅笔标注说明)。
生物的拉丁学名为斜体。
缩略语首次出现时应给出中文全称,括号内给出英文全称和缩略语。
图表①图表要有顺序编号和中英文对照图题表题。
②图注应放在图和图题之间。
在正文中叙述图时应明确图号。
③横、纵坐标要有说明文字及单位的国际符号。
图中用符号表示数值的量和单位时,在量符号(斜体)与单位(正体)之间用斜线隔开,例如:时间及其单位写为:“t/min”,其中t为斜体,min为正体;浓度及其单位为:c/mg·L-1其中c为斜体,mg·L-1为正体。
④中文图题表题为六号黑体,英文图题表题为六号Times New Roman。
图表中所有字母、文字字号大小应一致(一般用六号)。
⑤图表随正文,先见文字后见图表。
⑥图例应采用易区分的标识,图中有多条曲线时请依次使用下列图例,如“□、△”等。
避免采用粗细线之别或灰度差之别。
尽量不用虚线作图例。
应避免采用灰度差来表示区别(在计算机中是彩色能够进行区分,打印或印刷后是黑白灰度差,无法很好区分),可用左斜右斜等图例进行区分。
⑦照相图要求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反差适中,电子显微镜和电镜照片应标明照片实际放大倍数或长度标尺。
⑧凡属我国全国政区图,务请给出包括台湾,南海诸岛在内的全图;对地图国界的绘制要特别慎重。
特殊地图需经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地图审核后才能出版⑨表格使用三线表(不用竖线),直接放在正文中适当的位置。
表格应配有表序号、表题和详尽的表文、表注,使表格具有自明性。
表格按照在正文中提到的先后顺序排序并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序号。
表序号、表题需中英文对照.表序号与表题在表格上方,表注在表格下方。
在量符号(斜体)与单位(正体)之间用斜线隔开,例如:时间及其单位写为:“t/min”,其中t为斜体,min为正体;浓度及其单位为:c/mg·L-1其中c为斜体,mg·L-1为正体。
参考文献引用文献应遵循“最新、关键、必要和亲自阅读过”的原则;应在正文中顺次引述(按在正文中被提及的先后来排列各篇参考文献的序号,所有参考文献均应在正文中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