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氮的循环

合集下载

第三章第二节氮的循环PPT课件

第三章第二节氮的循环PPT课件

2020年10月2日
10
2、起固氮作用的反应是()
❖ 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成NH3
❖ B、NO与O2反应生成NO2 ❖ C、NH3催化氧化生成NO ❖ D、由NH3造硝酸铵 3、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NO、
bmolO2 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 比是()
A、a/b
B、a/2b
2020年10月2日
5
B、与氢气反应
❖ 合成氨:
高温高压
❖N2+3H2 催化剂 2NH3
❖ 讨论: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说明了 什么?该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了 氮气的什么性质?
❖ 什么是可逆反应?相同条件、同时进行
2020年10月2日
6
氮气的用途:
❖ 1、工业原料:造氨气、硝酸、化肥 ❖ 2、保护气 ❖ 3、致冷剂 ❖ 4、冷藏食品
2C020、年10a月/2a日 +2b
D、a/2(a+b)
11
4、“一场雷雨一次肥” ,请写出有 关化学方程式
❖ 作业: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并指 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N2
NO
NO2

NH3
2020年10月2日
HNO3
12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第三章第二节 氮的循环

第三章第二节 氮的循环
②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H2。 ③与碱和碱性氧化物反应:比较与CuO、FeO的 反应, ④与盐反应:比较与Na2CO3、Na2SO3 的反应
3、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浓硝酸
高价金属 + NO2
反应规律: 金属
稀硝酸
高价金属 + NO
分析Cu、Fe分别与浓、稀硝酸反应 Cu+4HNO3(浓) = Cu(NO3)2+2NO2 +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 +4H2O
2 3
以此反应制NO2和NO气体。
D.硝酸与变价金属(如Fe)反应,根据硝酸的量的多少分别得
到低价、高价或两种价态共存的混合物。
2)浓硝酸与非金属的反应(C、S等)
C P S I2
CO2
+ HNO3(浓)
H3PO4
H2SO4
HIO3
+ NO2
C + 4HNO3(浓)= CO2↑+ 4NO2↑+ 2H2O
答案:(1)× (2)√ (3)√ (4)× (5)×
(6)√
-3 NH3 (铵盐)
0 N2
+2 NO
+4 NO2
+5 HNO3 (硝酸盐)
1、NH3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密度小于空气
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1︰700)
易液化
-3 NH3 (铵盐)
0 N2
+2 NO
+4 NO2
(1)见光或受热分解
4HNO3
光 热
2H2O + 4NO2↑+ O2↑
(硝酸的浓度越大,越容易分解)

第三章第二节氮的循环

第三章第二节氮的循环

氮的循环1 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1.主要形式(1)游离态→化合态①是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把氮气转变为硝酸盐等含氮化合物;②放电条件下,与氧气结合为氮氧化合物,并随降水进入水体中;③合成氨工厂、汽车发动机都可以将一部分氮气转化成化合态。

(2)化合态→游离态:硝酸盐在某些细菌作用下转化成氮气。

(3)化合态→化合态:化石燃料燃烧、森林和农作物枝叶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合物通过大气进入陆地和海洋,进入氮循环。

2.氮气与氮的固定(1)氮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与空气密度相近。

(2)氮气的化学性质:①与O 2的反应在放电条件下,氮气跟氧气能直接化合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NO )。

反应式为:N 2+O 22NO说明:在雷雨天气,汽车的发动机中均可以发生该反应。

在该反应中,N 2表现出还原性。

②与H 2反应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说明:a 该反应是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原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该反应中,N 2表现出氧化性。

b 在氮气跟氢气反应生成氨的同时,氨气也在分解生成氮和氢气。

像这样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在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用“”代替“=”。

(3)氮的固定① 定义:将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变成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② 分类:(3)NO 和NO 2氮的固定 自然固氮 人工固氮 高能固氮(闪电,约占10%) 生物固氮(约占90%) 合成氨 仿生固氮2 氨与铵态氮肥1.氨(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700体积氨气。

(2)化学性质:①碱性:氨与水、酸反应时显碱性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 NH4++OH-与酸反应:NH3+HCl=NH4Cl说明:a氨溶于水,大部分与水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一水合氨少部分电离,因此,氨水显弱碱性。

氨气是中学阶段唯一的一种碱性气体,利用这一点,可以检验NH3。

第二节 氮的循环

第二节 氮的循环

第二节氮的循环第一课时氮的循环氮气一、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通过闪电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氮在自然界的循环,让学生解释氮循环示意图,了解氮循环主要过程,逐渐接触含氮的物质,体会氮循环的重要意义。

在基础上,初步掌握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之一-----氮气的性质,了解氮的固定及其分类。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首先通过联想质疑闪电这一自然现象,激发学生思考自然界中的含氮物质。

其次,通过学生活动,了解氮循环的主要环节,体会氮循环的重要意义。

关于氮气性质的教学,密切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氮循环的基础上展示其中的主要过程,探讨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以及这些化学反应有哪些重要的应用,最后,让学生了解氮的固定及其分类,认识氮固定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自然界中的氮循环,了解氮循环的基本过程,认识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

掌握氮气的性质;了解氮的固定及氮固定的主要形式。

(2)了解氮的两种的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颜色、状态、溶解性;掌握一氧化氮与本节课是在氮循环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氨和铵盐。

通过实验,掌握氨和铵盐的性质,知道实验室制氨的原理及氨的检验方法,知道氨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认识铵态氮肥的使用问题,了解它们在生产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解释现象,总结性质。

并从化合价变化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剂和还原剂。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NH3的物理性质;掌握NH3的化学性质;了解NH3的用途。

2、能力目标(1)通过对氨溶于水产生喷泉现象的实验探究,使学生加深对氨的性质的理解,理解喷泉产生的“动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新情景下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推理分析,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由表及里,以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

2、利用丰富的实验素材,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和交流的良好习惯。

《氮的循环》课件(鲁科版必修1)

《氮的循环》课件(鲁科版必修1)

LOGO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三章第二节氮的循环知识回顾1.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2.碳酸钠、碳酸氢钠有哪些化学性质?联想·质疑闪电闪电时空气中会发生哪些化学反应?产生了哪些物质?这些反应和生成的物质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意义?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二、氮循环中重要物质及其变化1.氮气与氮的固定N2分子中,两个氮原子之间共用三对电子,使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常温下性质稳定高温高压催化剂,放电氮的化合物在雷电交加的雨天放电N2+O2 2NO(NO是有毒、无色、难溶入水)2NO+O2 = 2NO2是有毒、红棕色、与水反应)(NO23NO2+H2O = 2HNO3+NONO与NO2的比较NO NO2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难溶于水,剧毒!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能溶于水,剧毒!2NO+O2=2NO23NO2+H2O=2HNO3+NO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N2+3H2 2NH3(可逆反应)催化剂高温高压游离态化合态氮的固定放电如:N 2+O 2 2NO N 2+3H 2 2NH 3小结:氮的固定人工固氮生物固氮高能固氮 自然固氮 氮的固定讨论与交流1.现给你一试管二氧化氮,其它药品和仪器自选,根据前面所学的反应,请你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多的使二氧化氮被水吸收。

2.你的设计对工业上生产硝酸有什么启示?充分利用原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4NO2+O2+2H2O= 4HNO3课堂练习1.在一烧瓶中将NO2和O2以4:1的体积比(标准状况)混合,倒置于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所得0.036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2.将12mlN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余气2ml(气体均在相同状态下测定)求原各气体的体积。

NO2 8ml、O2 4ml或NO2 10.8ml、O2 1.2ml2.氨与铵态氮肥观察与思考实验实验现象结论NH3的喷泉实验NH3与HCl 形成红色喷泉产生大量白烟氨气极易溶于水1:680生成NH4Cl固体思考:1.氨溶解于水仅是简单的溶解过程吗?喷泉呈现红色说明了什么?2.[实验2]中的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个实验说明浓氨水和浓盐酸各具有什么性质?3.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请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氨还可能具有什么性质?它可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1)氨的性质①物理性质: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71g·L-1,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且能快速溶解,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

第二节氮的循环(第一课时)

第二节氮的循环(第一课时)

第二节氮的循环(第一课时)☆课程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及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2)通过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形式,认识N2、NO、NO2的性质。

重点难点:氮气、氮的氧化物(NO、NO2)的性质。

☆课前预习·导学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1、氮的存在形态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以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以的形式存在于动植物体、土壤和水体中。

2、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1)在自然界中豆科植物根部的,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等含氮的化合物。

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和,经过复杂的生物转化形成各种最后转化为。

动植物遗体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成,回到,被植物利用。

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少量的和化合生成并随水进入土壤和水体。

(2)人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氮气转化为,再根据需要进一步转化成各种。

(3)化石燃料燃烧、森林和农作物的枝叶燃烧产生的如通过大气进入陆地和海洋,参与氮的循环。

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1、氮气(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a与O2反应:b与N2反应: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能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

2氮的固定氮的固定:使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化学方程式固氮氮的固定固氮化学方程式生物固氮:自然界中的一些微生物种群(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气通过生物化学过程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约占自然固氮的90%。

☆课堂训练·检测1.下列几种固氮方式中属于人工固氮的()A.闪电时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一氧化氮B.豆科作物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化合态氮C. NO与O2反应制备NO2D.由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合成NH3解析:自然固氮:通过闪电或一些微生物种群将空气中的氮气通过生物化学过程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3、NO、NO的性质比较结合的能力比一样氧。

不过,人们也发现了它在生物学方面的独特作用。

一氧化氮分子作为一种传递神经信息的“”,在血管扩张、免疫、增强记忆力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互转变:☆课堂训练·检测1、以下气体因为与血液中血红蛋白作用引起中毒的是(双选)()A、NOB、COC、NO2D、NH32、通常情况下,把下列气体混合,能发生反应的是()A、NO和O2B、NH3和N2C、N2和H2D、O2和N23、我国“神州5号”宇宙飞船的运载火箭的推进剂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

第二节 氮的循环(共53张PPT)

第二节    氮的循环(共53张PPT)

2NO+O2 3NO2+H2O
2NO2 2HNO3+NO
(二)、铵态氮肥(铵 盐)
种类
铵 态 氮 肥
化学式
NH4HCO3 NH4Cl NH4NO3 (NH4)2SO4
含氮量
17.7% 26.2% 35% 21.2% 46.7%


白色结晶,吸湿性很 强,易潮解,溶于水,弱碱性 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有吸湿性, 溶于水,酸性. 白色结晶,易潮解,溶于水, 微酸性, 白色粒状结晶,吸湿性不大, 不易结块 白色或浅黄色针状结晶或小颗 粒,溶于水,中性
3、若试管中为一氧化氮气体,通入的氧气与 一氧化氮的体积比要为多少可使试管中无气体 剩余?
4NO+ 2H2O +3O2 = 4HNO3 O2:NO的体积比为 3:4
练习巩固: 1、起固氮作用的反应是( A ) 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NH3


B、NO与O2反应生成NO2 C、NH3催化氧化生成NO D、由NH3造硝酸铵
【联想· 质疑】
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3 ,请从 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氨还可能具有什 么性质?它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3) 氨跟氧气的反应(氨的催化氧化)
高温 4NH3+5O2 催化剂
还原剂 氧化剂
4NO+6H2O
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请写出以氨为原料制取硝酸的化学方程式?
4NH3+5O2
高温 4NO+6H2O 催化剂
2、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 C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 B、闪电时N2转化为NO C、工业合成氨 D、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
3、有一句谚语叫“雷雨发庄稼” , 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N2+O2

高中化学:新课标鲁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氮的循环 教案(3课时)

高中化学:新课标鲁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氮的循环 教案(3课时)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的循环一、教材分析(一)知识脉络氮及其化合物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教材通过闪电这一自然现象,激发学生思考自然界中的含氮物质,通过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引出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氮气、NO、NO2、氨、铵盐、硝酸等,然后通过观察思考、实验探究认识这些重要物质的性质、用途。

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二)知识框架(氮气的性(氨的性质,(硝酸的性质)(酸雨、光化学烟雾、富营养化)(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从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出发,重点介绍重要代表物的性质与用途,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及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2、通过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形式,认识N2、NO 、NO2的性质;3、通过观察思考活动,认识NH3、铵盐的性质及铵态氮肥的使用问题;4、通过观察思考活动,认识 HNO3的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分析物质性质的能力;2、初步体会物质的浓度对化学反应产物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实验中变量控制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介绍合成氨发展的艰辛历程,体会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生产的过程,渗透化学与技术关系的教育;2、通过介绍酸雨,光化学烟雾和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了解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一)知识上重点、难点重点:氮气、氨、铵盐和硝酸的性质。

难点:硝酸的氧化性。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分析物质性质的能力,并使学生初步体会物质的浓度对化学反应产物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实验中变量控制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一)学生准备1、预习第二节-氮的循环2、查找氮循环的资料,小组合作画出氮循环图示,写出短文。

重点说明氮循环中涉及到哪些含氮元素的物质,它们是如何转化的?(二)教师准备1、教学媒体、课件;2、补充实验。

氮的循环PPT课件14(8份)

氮的循环PPT课件14(8份)
总反应: 4NO + 2H2O +3 O2 = 4HNO3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失败。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13、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氮的循环完整课件

氮的循环完整课件
第2节 氮旳循环
氮元素除了以氮气旳形式存在空气中外, 还以哪些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一、氮在自然界中旳循环
图1 氮在自然界中旳循环示意图
二、氮循环中旳主要物质及其变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氮气与氮旳固定 1、氮气旳性质
结构
化学性质 稳定,极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用途
2、氮旳氧化物 N2O、NO、N2O3、NO2、N2O4、N2O5
液氨
氨水
一水合氨
一水合氨是弱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氨水是弱碱,对吗? 氨水呈弱碱性
氨水旳密度都不大于1g/cm3 氨水越浓,密度越小
氨气是唯一旳碱性气体,能使湿润 旳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检验氨气)
产生喷泉旳原理:
两个容器经过连接管构成连通 器,装有液体旳容器压强远不 小于另一种容器旳压强(即产生 较大旳压强差),就会产生喷 泉
2HNO3+NO

2NO +O2
2NO2

上述两个反应屡次循环,综合① ②可得总反应关系式
4NO2 +O2 +2H2O
4HNO3
3、氮旳固定
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1)概念:使空气中游离态旳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
(2)分类:
高能固氮
自然固氮 生物固氮
氮旳固定
人工固氮 合成氨 仿生固氮
练习
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 使少许旳气体飘进鼻孔。
3、NH3具有还原性
-3
催化剂 +2
4NH3+5O2=高=温= 4NO+6H2O
注①意反:应条(件NH:3催在化空剂气、中加反热应) ②是工业制硝酸中旳关键一步,
也叫氨旳催化氧化 ③C阐l2明、氨C有uO一等定氧旳化还原性,可被O2、

氮的循环 PPT课件

氮的循环 PPT课件

2、氮的氧化物
+1 +2 +3 +4 +4 +5
N2O、NO、 N2O3、 NO2、N2O4、N2O5 (1)一氧化氮: 无色、有毒、难溶于水的气体。 氧化氮遇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
2NO + O2 = 2NO2
(2)二氧化氮: 红棕色、有毒、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3NO2 + H2O = 2HNO3 + NO
(2)特性: ①不稳定性:
密封保存在 棕色试剂瓶中,并放在 冷暗处!
4NO2↑ + O2↑ +2H2O
4HNO3

或光照
硝酸应如何保存? 久置浓硝酸为什么呈黄色?
浓硝酸因溶有NO2而呈黄色。
②强氧化性:
实验2、
剧烈反应,铜不断溶 解,产生红棕色气体, 溶液变为绿色。 反应从慢到快,铜在 不断的溶解,产生无色气 体在试管上部变为红棕色, 溶液变为蓝色。
②与碱反应生成氨气 NH4+ + OH- = NH3· H2O NH4+ + OHNH3↑+ H2O
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检验NH4+离子的方法:
取试样加NaOH溶液,加热,用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 蓝,证明(NH4)2SO4 NH4HCO3
天上
N2
NO NO2
人间
NH3
HNO3
地下
NH3 、NH4
+、 NO

3
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 … … N
放电
1、氮气
(1)物理性质:
N
无色、无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稍小。 (2)化学性质 : 氮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氮气可用作保护气,充填灯泡。 N2 + O2 2NO

第2节 氮的循环

第2节   氮的循环
第2节 氮的循环
• 氮是一种的地球上含量丰富的元素。除了以单质的形
式存在于大气中外,氮元素也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 植物中﹑土壤中和水体中。大气﹑陆地和水体中的氮 元素在不停的进行着循环。由于存在氮元素的循环。 由于存在着氮元素的循环﹑其他生命必需元素的循环 以及水的循环,地球上的生命才会生生不息,生机勃 勃。
联想· 质疑

闪电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你知道在 雷电交加的时候,空气里的反应,氮气和有 关的含氮化合物发生了哪些化学,产生了哪 些物质?这些对我们生活有何意义?
一、氮的循环
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示意图
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1.氮气 在通常状态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 他物质发生反应。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
3.氨与铵态氨肥 • 1.氮是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它在人类的生 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 2.氮的物理性质:氮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71g/L, 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并能快速溶解。
?观察·思考
氮的性质
【实验一】如图所示,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 了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的塞子塞紧瓶口; 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 按图装置。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近入烧 瓶,观察现象。
N2+O2=2NO (条件是放电) 2NO + O2 = 2NO2 (常温) 3NO2 + H2O = NO + 2HNO3
• 植物只能吸收化合态的氮,那么,是否用人工 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植物可以吸收的含 氮化合物?经科学家研究得: N2+3H2=2NH3 (高温,高压)催化剂 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叫做的 固定。有自然固氮和人工两种。

《氮的循环》教学课件

《氮的循环》教学课件

2NH3 + 3CuO N2 + 3Cu + 3H2O 另一方法:NH4Cl饱和溶液和NaNO2饱和溶液混合 加热 △

NH4Cl + NaNO2
NaCl + N2↑+ 2H2O
概括· 整合 游离态
氮的固定
放电
化合态
如:N2+O2 N2+3H2 氮的固定
2NO 2NH3
自然固氮
高能固氮 生物固氮
人工固氮
例2:在标况下,把一个50mL量筒装满 水倒置于水槽中,先通入10mLNO,然 后 通入20mLO2,问最后剩余气体为多 少? 解: 4NO+3O2+2H2O=====4HNO3 4mL 3mL 10mL x
X=7.5mL 现有氧气20mL,所以O2过量,应根据NO 的体积计算,剩余氧气有12.5mL.
NH3 H2O NH3· H2 O NH4+ H+ OH— Cl2 H2O HClO H+ OH— Cl— ClO—
三分子
四离子
比较
水溶液呈碱性
水溶液呈酸性
氨水和液氨比较
液氨 物质成分
纯净物 (非电解质) NH3分子 不具有碱性 常温常压下不能 存在
氨水
混合物 (NH3· H2O为弱 电解质) NH3、NH3· H2 O、 H2O、 NH4+ 、 OH-、H+
(1)与氢气的反应
(放热反应)—合成氨
讨论: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说
明了什么?该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体现了氮气的什么性质?
(2)与金属反应
【提问】在空气点燃镁条得到的产物是纯 净物还是混和物?
.在新疆与青海交界处有一山谷,人称

氮的循环

氮的循环
氮气的结构稳定,通常情况下不活泼, 不参与化学反应
N2 +
O2 ====
放电
2NO
自然固氮 人工固氮
2.NO和NO2的性质
(1)物理性质 NO 无色气体 难溶于水 剧毒! NO2 红棕色气体 刺激性气味 易溶于水 剧毒! (2)化学性质
N2 +
O2 ====
放电
2NO
自然固氮
2NO + O2 == 2NO2
氮 的 化 合 物
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1.氮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自然界中氮的循环过程
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1.氮气
(1)氮气的物理性质 (2)氮气的化学性质
A.氮气和氧气反应
(1)同O2的反应
N2 + O2 ====
放电
2NO
无色气体
2NO + O2 == 2NO2
红棕色气体
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可逆反应:相同条件下,能同时向正反两 个方向进行的反应
可逆反应的特点:
相同条件、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
可逆反应的表示方法:
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1.氮气
(1)氮气的物理性质
(2)氮气的化学性质
A.氮气和氧气反应 B.氮气和氢气合成氨
2.NO 和 NO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氮气
(1)氮气的物理性质
(2)氮气的化学性质
A.氮气和氧气反应
2.NO 和 NO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NO与NO2的比较
NO
物理 无色气体 性质 难溶于水,剧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拓展】
1.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 NH3 的是( ) A. 气体使滴有酚酞的水溶液变红 C. 气体与浓 H2SO4 生成白烟 B. 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 气体遇浓盐酸产生白烟
2.一种盐 X 和 NaOH 溶液反应,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Y,将 Y 经一系列氧化,再溶于
【训练巩固】
【探究 3】铵态氮肥
【观察思考】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你获得了氨的哪些物理性质? 2、喷泉实验原理是什么?氨溶解于水仅是简单的溶解过程吗?喷泉呈红色说明什么问题?氨水 中发生了哪些反应?含有哪些成分? [演示实验 3]取少量氯化铵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 [演示实验 4]取少量碳酸氢铵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新制的石灰水中。 [演示实验 5]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再滴加适量的 10%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将湿润 的红色石蕊试纸贴在玻璃棒上靠近试管口,观察现象。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归纳完成下列表格: 实 验 3、 [实验 2]的现象为什么能发生?该实验说明浓盐酸和浓氨水各具有什么性质?若将浓盐酸用 浓硝酸、浓硫酸代替,会观察到同样的现象吗? 4、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请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氨还可能具有什么性质?它可能与哪些 物质反应? 实验 3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4.标准状况下 NO2 装满一烧瓶,倒置于水槽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5、将盛有 12mLNO2 和 O2 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 2mL 无色气体, 则原混合气体中 O2 的体积可能是( A.1.2mL B.2.4mL ) C.3.6mL D.4mL
6、一无色气体可能是由 CO2、HCl、NH3、NO2、NO、H2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此无色气体通过 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发现气体体积减少一部分,继续通过装有足量固体 Na2O2 的干燥管(假设 反应完全) ,发现从干燥管出气口一端出来的气体颜色显红棕色,再将该气体通入盛满水、倒立 于水槽中的试管内,最后试管里仍然充满液体。由此可知: (1)原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 (2)由最终结果可知,原气体中______________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
2015/11/29
【课内合作探究】
【探究 1】氨气的性质
【观察思考】 [演示实验 1] 氨的溶解性实验。 [演示实验 2] 氨和氯化氢的反应。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归纳完成下列表格 实 验 实验现象 结 论 实 验1
6、试管口棉花团有何作用?如何干燥氨气? 拓展:快速制氨气法: (1)加热浓氨水法: (2)向生石灰或 NaOH 上滴加浓氨水。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新制的石灰水中,现象为 ②与碱共热都能生成氨气,因此铵态氮肥 木灰等混合使用。铵盐与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检验 的存在。
5.实验室中可以用 化学方程式
(填化学式及状态)共热制 NH3,反应的 。
4
编号:18
编制人:许位
审核:高一化学组
必修一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 2 节氮的循环
【课前自主探究】
一、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1、自然界中氮元素的存在状态:_________态和___________态。 生物固氮: 通过豆科植物的________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 为______ __ 高能固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成氨: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工固氮 二、氮气 1、 氮气的性质 氮气是一种____色、____味、____毒的气体,____溶于水。 氮气是由氮原子构成的________分子,两个氮原子间共用____对电子,使每个原子都达到 稳定结构。要破坏这种牢固的结合,需要很高的能量。故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 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氮气也可以发生反应: (1)氮气和氧气反应(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气和氢气反应(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生固氮
【探究 2】NO 与 NO2 的性质 1.阅读教材第 76 页有关内容,完成下表。 NO 颜色 状态 气味 毒性 水溶性 相互转化 2.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1) NO2 或 NO2 与 NO 的混合气体溶于水。 例题 3. 是多少? 将 10ml 的 NO2 与 10mlO2 的同时通入到盛满水的试管中,反应后试管内剩余气体的体积 NO2 ※(3)NO 和 O2 同时通入水中
【课前自学探究】
1.氨气是 色 味的气体,比空气 ,在常温、常压下 1 体积水可溶解 ,所得溶液称 体积 ,
的氨。氨溶于水可用下列过程表示 呈 性。
2、 (1)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具有下列性质 ① ,② 。
(2) 氨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铵盐, 若用一玻璃棒蘸取浓氨水靠近另一根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 可观察到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性。氨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 ,这是工业上制备硝酸的基础。 氮肥(主要成分为 ) 、 氮肥(主要成分为 ) 、
【课内合作探究】
【探究点 1】自然界中氮的循环过程 1. 请从动植物体,自然界中的雷雨放电、人类的活动三方面分析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氮的循环过程中出现的含氮元素的微粒有哪些?试按元素价态的高低排列。
2.归纳 N2 的化学性质有哪些特点?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试说明可逆反应的特点有哪些? 例题 2.将 10 mL 充满 NO2 和 O2 的混合气体的试管, 倒置在水槽中, 反应停止后试管内剩余 2mL 无色气体,求原混合中 NO2 和 O2 各多少 mL?
思考: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农谚“雷雨肥庄稼”。
3、盛满 NO2 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反应完毕后,液面上升的高度是试管的( ) A.1/2 B.1/3 C.2/ 3 D.5/6
②、什么是可逆反应?
1
编号:18
编制人:许位
审核:高一化学组
必修一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 2 节氮的循环
2015/11/29
编号:18
编制人:许位
审核:高一化学组
必修一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 2 节氮的循环
2015/11/29
第 1 课时 氮循环中的物质----氮气与氮的氧化物
【学习目标】 1、 了解氮的循环过程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 2、 了解氮的固定的定义和形式。 3、 掌握氮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相关性质及用途。
1.某同学回农村老家陪爷爷下地干活时,发现爷爷家的庄稼矮小细弱,叶片发黄。如果你是这位 同学的话,应该告诉爷爷及时( ) A. 施磷肥 B. 施钾肥 C. 施氮肥 D. 浇水 2.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 冷。该化学物质是( ) A.氯化钠 B.固体硝酸铵 C.固体氢氧化钠 D.生石灰 3.阿波罗宇宙飞船升入太空是以 N2H4(联氨)和 N2O4 为推力源。反应温度高达 2700℃,反应式 为 2N2H4+N2O4 == 3N2+4H2O。对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联氨是氧化剂 B.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1:2 C.属于置换反应 D.联氨是还原剂
【课后训练】
1、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A.NO2 B.NO C.O2 D.Cl2
7、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在 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 用氨将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化剂为 ,还原剂 为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
例题 1.盛满等体积 NO 和 NO2 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反应完毕后,液面上升的高度 是试管的( ) A.1/2 B.1/3 C.2/ 3 D.5/6
※(2) NO2 和 O2 的混合气体溶于水。
2
编号:18
编制人:许位
审核:高一化学组
必修一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 2 节氮的循环
2015/11/29
(3)由于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所以氨具有 方程式为: 3、化学氮肥主要包括
有机态氮肥——尿素[CO(NH2)2] 4、铵盐都是晶体,都 溶于水。铵盐的主要化学性质有: 现 。 。 (填“能”或“不能” )与碱性物质如草 。利用该性质可
①受热容易分解。 如: NH4Cl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象为 NH4HCO3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三.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 等(氧 毒气体, 结合的 色 溶于水的气体,它与
氮循环中的物质有多种氧化物,如 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2、+3、+4、+5)。其中 NO 、NO2 均为 是大气污染物。NO 为
能力比 CO 还强;另外,它在生物学方面有独特的作用。NO 分子作为一种传递神经信息的“信息 分子” ,在使血管扩张、免疫、增强记忆力等方面有及其重要的作用。1992 年,NO 分子被世界 著名杂志 Science 评为 分子。NO2 为 色 溶于 。 水的气体。在通风厨内打开盛 NO 的集气瓶,观察到的现象为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O 与 NO2 的相互转化 (1)NO→N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2→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编号:18
编制人:许位
审核:高一化学组
必修一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 2 节氮的循环
2015/11/29
第 2 课时氮的循环-----氨及铵态氮肥
【目标引领】 掌握氨气、铵盐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 NH4+ 的检验方法,能书写相关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重点、难点:氨、铵盐的性质。
【预习检测】
1、将碳酸氢铵在试管中加热, 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和水的容器, 最后得到 的气体是 ( A.O2 ) B.CO2 C.NH3 D.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