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中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的区别
表达方式说明方法艺术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

表达方式、说明方法、艺术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一、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有五种:1.记叙;2.说明;3.议论;4.描写;5.抒情1.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二、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有:1.下定义;2.分类别;3.举例子;4.列数字;5.作比较;6.打比方;7.画图表;等1.下定义:是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格式,简明地对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加以概括的说明方法.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能够起到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的作用;2.分类别:是根据形状、性质、功能、成因等方面,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别,然后逐一加以说明的方法.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能够使说明更有条理、更加清楚;3.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列举一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进行说明.举例说明可以通过有代表性的例子,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事物或事理;4.列数字:数字有约数和确数,不管哪一类数字,都能起到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表示年、月、日的不是列数字;5.作比较:选择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作比较包括类比和对比,同类事物的类比是为了说明相同点;不同类事物的对比,是为了突出不同之处.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可以更清晰、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明效果;6.打比方:是借助大家熟知的事物,取其相似之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明.其作用是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使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具体;7.画图表:是指用示意图、表格、插图等来说明事物.画图表对文字说明起到节助作用,增强了说明的直观性,使事物的特点一目了然;三、艺术手法艺术手法有:1.人物描写;2.景物描写;3.自称;4.对称;5.现身说法;6.比喻论证;7.夹叙夹议1.人物描写;描写人物形象的用法,有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主要作用: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增强形象的感染力和语言的生动性,有的还有推动情节,体现主旨的作用;赏析方法:分清描写类别,指出对人物塑造的作用;2.景物描写:作品中对自然风光和社会环境的描写;主要作用:交代或暗示时代背景,为人物设置活动空间;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烘托人物,使形象更突出;有时具有推动情节、预示结局作用;赏析方法:概括说明景物内容,分析作用、好处;3.自称:第一人称,用“我”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所思所想为文;主要作用:便于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真切感,增强表达效果;常做线索.赏析方法:指出第一人称使用情况,分析作用、好处;4.对称:第二人称,又叫枝节谈话式,第一人称的变化形式;主要作用:直接对话,亲切自然;直面对象,便于抒情;若对象为事为物,则具有拟人化作用;赏析方法:说明使用情况,分析作用,好处;5.现身说法:用自己的经历遭遇为例,对人进行讲解或劝导;主要作用:能有力的论证文章观点;能丰富文章材料,充实文章内容;增加可信度,增强说服力;显得真切自然,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赏析方法:概括材料内容,指出论证对象,说明作用,好处;6.比喻论证:用设喻的方法阐明观点;主要作用:化抽象为具体,将道理讲得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增强语言得生动性,增强议论得说服力;赏析方法:指出喻体、本体,说明所论证观点,分析作用,好处;7.夹叙夹议:叙事中穿插议论、抒情;主要作用:熔多种表达方式于一炉,笔法灵活,摇曳多姿;以叙事为基础,以议论画龙点睛,以抒情煽情造势,以描写渲染铺垫,增强文章表现力、感染力;赏析方法:概括叙事、议论、抒情内容,分析如何结合,解说写法好处;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有:1.象征;2.对比;3.衬托;4.用典;5.讽刺;6.渲染1.象征:用具体事物代表特定意义.主要作用:形象表现思想感情;具有深沉、含蓄之美;启发读者联想、思考,增强艺术感染力.赏析方法:照准本体,指出征体,归纳象征意义,分析效用;2.对比:将相反得事物或事物相反方面进行比较的表现手法.主要作用:反衬正方,突出其鲜明特征,凸现主旨;表现作者好恶褒贬;给读者深刻印象和启示.赏析方法:找出对比方,揭示对比用意,说明对比效用;3.衬托:用次要事物做陪衬来突出主要事物,有正衬、反衬二类.主要作用:从侧面突出事物特征,表现主旨;表意委婉,含意隽永,耐人寻味,启发读者联想、想象.赏析方法:找出衬托双方,揭示衬托用意,说明衬托效用;4.用典典故:采用典故表情达意,含用事,用文两种.主要作用:用古人古事,借人写己,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委婉含蓄表达思想感情;用诗文名句,佐证文意,增强说服力;用典可增强文化气息和文学情味,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可读性;赏析方法:指出用典之处,解释典故内容指用事,分析用典意图,说明用典效用;5.讽刺:用夸张、反语等手段揭露、嘲讽或戏谑对象,有冷嘲含刺、热讽含泪之分;主要作用:鲜明地揭示对象地本质特征;鲜明地表达作者地褒贬好恶;幽默风趣,增强战斗性、批判性或感染力;赏析方法:引用讽刺词句,说明讽刺对象及特征,分析其效用;6.渲染:在高潮或主体出现前,对环境、场面、时间、人物等作浓墨重彩的描写;主要作用:营造气氛,设置铺垫,奠定感情基调,预示情节结局,增强合理性、连贯性,增强表现力感染力;赏析方法:该书渲染内容,指出渲染目的,分析渲染的作用好处;五、描写手法描写手法有:一人物描写:1.肖像描写;2.动作描写;3.语言描写;4.心理描写二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2.社会环境描写三按叙述人的表现手法分类: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3.场面描写;4.细节描写一人物描写1.肖像描写:分为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2.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3.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二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写出了人内心的喜怒哀乐和对人们美好,温馨生活的向往;2.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写出当时社会的不同背景,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铺下铺垫;也可分为风景描写、静态物与动态物体的描写;三按叙述人的表现手法分类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内在或外在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
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区别

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区别
表现手法
是一种宽泛的概念,一般可以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这
三大类。 答题时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分析个别词句的表现手法:可以是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
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 分析整篇文章的表现手法: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 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 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 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 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 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描写手法: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
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 用的表达方法。分细描与白描、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正面描写与 侧面描写、虚写与实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物体描写、细节描 写、渲染与烘托、欲扬先抑、联想和想象等。
修辞手法:即象征、夸张、拟人、对比、比兴、比喻、借代、对 偶、反问、设问和双关、谐音、用典、互文、叠词等。
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
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 意、咏物抒情等。最常见的写作手法有:夸张、对比、比喻、悬念、 照应、联想、想象、抑扬、动静结合、寓景于情、托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区别
写作手法
包括开头的方法、过渡的方法、结尾的方法。写作方法还因问题不
同有所不同:记叙的方法、说明的方法、议论的方法、描写的方法、 抒情的方法、修辞手法等。常见答题语言的有:夸张、对比、比喻、 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 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
高中语文中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有五种:(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表现手法主要分为三大类: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
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描写手法分为: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它分为细描与白描、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写与实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物体描写、细节描写、渲染与烘托、欲扬先抑、联想和想象等。
修辞手法:略说明方法有:(1)举例子。
(2)分类别。
(3)列数据。
(4)作比较。
(5)画图表。
(6)下定义。
(7)作诠释。
(8)打比方。
(9)摹状貌。
(10)引资料。
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对比论证:拿正反西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记叙文阅读之文章的主题(五)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
3、结构技巧:承上启下、悬念、首尾呼应、前后照应、铺陈、铺张、铺垫等。
(一)对比。
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人。
这里通过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变色龙”的性格。
再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
再如《故乡》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
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
2、运用对比手法,描摩景物,抒发感情。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气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烦恼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
(二)衬托。
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
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
1、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花的话》中用月下比美的众花来对比衬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二月兰;再如《爱莲说》。
2、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
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十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三)铺垫。
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
如《荔枝蜜》采用了层层铺垫的写法。
写荔枝林的茂盛,是为蜜蜂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写荔枝蜜的甜香,是为下文赞颂蜜蜂作铺垫;写蜜蜂的辛劳,又是为赞颂劳动人民作铺垫。
表现手法与写作手法

表现手法与写作手法的含义基本相同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包括:对比、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等。
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作用分别如下: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表达方式有五种

表达方式有五种:(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方法:说明式语言.叙述式语言.描述式语言.议论式语言.抒情式语言写作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表达方式抒情记叙描写议论说明写作手法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记叙文(包括散文)应从以下方面去分析:①从表达方式角度: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白描细描、细腻生动),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
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怎么区分

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怎么区分
表达方式是指表述特定内容的要素。
表达方式随语言表达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
现代写作学研究提出“表达方式”这一概念,表达方式的多种多样构成了交流方式的丰富多彩。
就文章的写作方法而言,主要有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以乐衬哀,渲染,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照应开篇,点题,首尾呼应,讽刺,以声(动)衬静,对比等。
表达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表达手法(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五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
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所谓表达功能。
夸张拟人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照应开篇点题首尾呼应表达效果是指你所要表达的意思,在接受对象中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和心中所想的想法具有理想表达效果的言语可以是明白晓畅、生动活泼、形象而富于表现力的。
语言是一种机智,一种才华,一种素养。
要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达效果,还要善于修饰句子,用好形容词、修饰语,或者适当运用修辞格,使句子变得生动出彩。
例如:形容自己不变的的生活,有人说:“一贯如此”,有人说:“还是老样子”,还有人说:“涛声依旧”,三句意思一样,都表达了生活方式始终如一的意思,但表达效果则不相同。
第一句不能明显传达一种情趣,第二句透露出悲观无奈、消极不满的意味,第三句却达观诙谐,积极向上,而且形象感强。
1.拟人把……人格化,给予人的思想,人的活动和行为。
2.比喻使抽象的物体具体化,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使这个事物生动形象。
3.对比为了强调……突出了……4.对偶结构整齐,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5.排比壮阔了文章的气势,也使内容层层深入,读起来朗朗上口。
6.反问表现出强烈的情感。
7.反复起强调作用。
8.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辨析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的区别关于表达方式:①表达方式分为叙述(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的分类解释;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③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辨别

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辨别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辨别在语文考试中常有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具体辨析与作用分析的题目,其实这三者的概念是较难区分的,一是因为这些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专家用语与教育用语之别,二是从来也没有一部权威性的著作对这些问题概念进行准确界定并辨析过。
以下所述也只是个人的理解及一般的说法。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这四者之间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表现手法要比写作手法来得宽泛,可以说两者之间是领属关系,因为表现手法可以是戏剧中的表现手法,美术中的绘画笔法等等,而写作手法仅仅是在写作中运用的一些手法。
而描写手法也要比修辞手法范围大,不过它们两者之间是交叉关系,即描写手法中有许多是借助于修辞手法的,而修辞手法中有一部分则不属于描写手法。
而至于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应该是前两者中包括了后两者。
然后我们再来分别逐一简要介绍一下这四种手法。
一、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写作手法是一种统称,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手法等。
一、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二、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等。
三、结构手法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伏笔照应铺垫悬念承上启下首尾呼应等1、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待,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
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
2、铺垫:为了表现主要写作对象而提前做得基础性描写。
例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
3、悬念:即读者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是吸引广大群众兴趣的重要艺术手段。
作用:1:引起读者兴趣2:为下文做铺垫3:是文章情节跌宕起伏四、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1、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并不会改变中心,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的叙述方式,叫插叙。
作用1、可使所写的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更鲜明、更深刻。
2、运用插叙,可以起到补充主要事件或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
3、可使文章的结构,避免呆板,使行文起伏多变。
2、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作用: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五、表现手法及作用常见的:对比、象征、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讽刺夸张1 对比:在文章的主体结构或主要内容中,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即为对比的手法。
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两者区别

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两者区别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两者区别一松柏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两者区别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都属于表达技巧,它们有什么区别?先说什么是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就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而采用的艺术方法。
从艺术流派上看,传统的分为现实主义的和浪漫主义。
还有现代所提到的荒诞派和意识流之类的不同表现手法。
从表现的方式上讲:象征、对比、烘托、反衬、铺垫等。
表达方式记叙:顺序、倒叙、插叙、补叙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如何分析表现手法呢?1、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
2、其次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 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 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 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1、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
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
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例析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分析写作手法(解析版)

现代文阅读分析写作手法【考查重点】1.表现手法2.表达方式3.描写方法【命题趋势】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记叙文阅读的命题有三个重要走向:一是从选文范围看,阅读材料由课内继续向课外延伸拓展,大多出自文摘类杂志(如《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特别关注》《微型小说选刊》)等精美时文,作者一般集中于当代热点作家(如张丽钧、张抗抗、毕淑敏、刘亮程、周国平、李丹崖、周海亮、马德、丁立梅等)。
二是从选文内容看,更加贴近《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要求,更加注重对文化内涵、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挖掘,十分重视选文所蕴含的教育意义,与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写青少年成长历程的文章占较大比例。
三是从命题方向看,分值比重仍会不断加大,主观试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综合性、探究性的试题越来越受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有所体现。
试题重点考査考生的知识与能力,关注考生对阅读材料的体验和感悟能力,体现阅读个性。
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领悟以及考查学习方法、表述阅读心得的创新型试题将增多,且更具开放性。
应注意的是,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把握将会呈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开放性;对文章写作特色的考查将会更灵活;对学生语言的表述、思维的创新等方面的要求将会更高。
考向1:表现手法1.常见题型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或具体说明是如何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
说明这种表现手法的作用。
某段写……事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本文详写什么,略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本文以“×××”为题,却又写到“×××”,这种写法及其好处是什么?这篇文章在表现情感时,采用了多种写作手法,请你结合原文,选择其中的一种作具体赏析。
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1.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2.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3.侧面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陌上桑》为表现采桑女罗敷的美貌,运用了传神的侧面描写,使得罗敷的美貌得以充分的表现:“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表达方式,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写作技巧之间的区别

表达方式,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写作技巧之间的区别(一)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①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②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综合起来,“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二)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四个方面: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三)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
表现手法主要有: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叙事抒情顺叙倒叙插叙卒章显志想象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四)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修辞手法、艺术手法、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写作特点分别都是什么?

修辞手法、艺术手法、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写作特点分别都是什么?艺术手法 ,也称“表现手法”。
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
在文学创作中,有叙述、描写、虚构、烘托、渲染、夸张、讽刺、抒情、议论、对比等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等,4、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1、常见的:对比、象征、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讽刺夸张2、较常见的:侧面烘托、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区分比较写作手法是一种统称,包括:“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结构手法”等。
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等。
结构手法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即结尾点题),伏笔照应,铺垫悬念,承上启下,首尾呼应,、对比、衬托、铺垫、详略、顺叙,倒叙,插叙等表现手法(一)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照比较(它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是并列的),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人。
这里通过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变色龙”的性格。
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
如鲁迅的《故乡》中将二十年前后的家乡变化进行对比。
《故乡》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
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
2、运用对比手法,描摩景物,抒发感情。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气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烦恼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
对比手法的作用:鲜明地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_____特征,使形象更加鲜明。
(二)衬托:文章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相反、有差别的事物作陪村,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
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烘云托月”的就是衬托。
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记叙文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写作特点指什么怎么答

记叙文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写作特点指什么怎么答?记叙文某句的作用【中心也就是内容、结构】如何答题记叙文以叙述和描写为主,但往往兼有抒情和议论,是一种形式多样,笔墨灵活的文体,也是最广泛的文体。
记叙文写作,是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读者。
记叙文的分类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如《背影》。
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如《一面》。
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如《春》。
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如《白杨礼赞》《石榴》《海燕》。
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的特点就是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人物、时间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定的中心。
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类的文章。
古代的记、传、序、表、志等,现代的消息、通讯、简报、特写、传记、回忆录、游记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结构记叙文一般由时间(指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指事件发生的地方)、人物(指事件的中心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各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1 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 描写:是对人物的外形、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 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4 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5 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小结:1.记叙文的6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3.记叙文的线索: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为线索3以一事为线索4以一物为线索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5.记叙文的划分按事件和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环境等或正面,侧面)、议论、抒情、说明等7.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8.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
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

记叙文阅读讲义: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1)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3)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
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二)表达方式的区分二、表现手法常见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及作用。
(记住会判断找出不必背,作文可用)(1)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缩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对象,受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2)对比:通过···和···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凸显)文章···的主题。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写作手法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一、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都是语言运用的技巧,而表现手法则是文章的总体构思方式,三者是具体语句、局部语句、整体构思的由小到大的关系。
二、基本概念及种类
(一)、修辞手法:对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它是一种相对微观的语言技巧。
常见的修辞手法:
(5)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用典、对比衬托、渲染、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解题策略: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
1、比喻2、借代3、引用4、拟人5、反问6、设问7、夸张8、排比9、对偶10、反复11、顶真等。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表达方式:
从文章的整体上来把握,各文体通用的表现手法:
(1)散文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物、抑扬结合、 象征、小中见大等。
表达方式、描写方式、表现手法(含习题)

第一讲一、表达方式(一)什么是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二)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具体在写作时时,时常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他。
①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②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③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作用是:①以情动人、增强文章感染力;②开拓意境,表现和深化主题思想;③渲染气氛,显示行文格调,贯通文章意脉。
④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作用是:①增强文章表达效果和说服力,提高战斗性;②明确文章主题,揭示蕴含的思想意义;③贯通文脉紧凑篇章结构。
⑤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一般说来,记叙文多采用叙述、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议论文多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说明文多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当然,表达方式的运用也不是绝对的,如记叙文里也可以使用少量议论或说明,议论文里同样也可以使用少量的叙述、描写或说明,说明文里也可以有叙述或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中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的区别
表现手法:
写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用典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笔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夹叙、夹议
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