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发酵工程实验考题
专题01发酵工程(综合题30道)(原卷版)
![专题01发酵工程(综合题30道)(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3ed96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4.png)
专题01 发酵工程(综合题30道)1.龙眼汁中富含蔗糖、葡萄糖等糖类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铁、磷、钙等元素,以龙眼汁开发生产果醋饮料,能保留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新鲜龙眼去皮后需先榨汁打浆酶解,酶解的目的是。
(2)利用龙眼汁生产龙眼果醋的过程通常分为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两个阶段,发酵过程发挥作用的菌种主要是。
龙眼果酒制作好后进一步发酵得到龙眼果醋的原理是(写出反应式),同时还需要调整的条件有(3)如图为一定条件下研究LB活性醋酸菌对龙眼果酒的醋酸发酵作用,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条件下LB活性醋酸菌对的影响。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当发酵温度为20℃时,发酵转化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图中最适合LB活性醋酸菌发酵的温度为。
2.红酸汤是一种很有特色的火锅底料,制作流程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密封发酵时,常在坛中加入成品红酸汤,其目的是。
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中。
(2)装坛时坛口留有一点空间而不装满的目的是,红酸汤腌制过程的初期会有气泡冒出,但气泡的产生逐渐停止,试分析原因是。
(3)红酸汤有利于人体肠道内多种益生菌的生长。
消化道炎症往往与益生菌群减少、有害菌群增多有关。
研究表明,治疗消化道慢性炎症时,不宜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的害处有。
(4)亚硝酸盐的含量影响红酸汤的品质,在发酵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
(至少2个)3.柿子果肉绵软香甜,还能用来制作果酒和果醋,下面是民间制作柿子酒和柿子醋的过程。
(1)果酒发酵过程中,如果一直密封发酵罐,将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原因是,相关的化学反应式是。
(2)果醋发酵过程中没有接种微生物,说明空气以及柿子皮上可能天然存在菌,发酵中没有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却少有杂菌生长,主要原因是。
(3)秋冬季酿酒和酿醋的过程中,人们会把发酵罐放置在相对温暖的地方,原因是。
4.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探究,操作如下:选取1、2、3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等量洗净的新鲜莲花菜,再分别倒入相同量煮沸并冷却的10%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定时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大学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
![大学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6aa5b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d.png)
大学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是()。
A. 细菌B. 酵母C. 霉菌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种不是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培养基类型?()A. 液体培养基B. 固体培养基C. 半固体培养基D. 气体培养基答案:D3. 发酵过程中,控制pH值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微生物的生长速度B. 增加产物的稳定性C.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D. 促进产物的生成答案:D4. 在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
A. 增加罐内压力B. 调节温度C. 提供氧气D. 调节pH值5.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灭菌方法不包括()。
A. 干热灭菌B. 湿热灭菌C. 化学灭菌D. 辐射灭菌答案:C6.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发酵产物?()A. 酒精B. 乳酸C. 抗生素D. 维生素答案:D7. 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在于()。
A. 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速率B. 影响产物的稳定性C. 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度D. 以上都是答案:D8. 发酵工程中,接种量的大小对发酵过程的影响是()。
A. 无影响B. 影响发酵速度C. 影响产物产量D. 影响发酵周期答案:D9.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发酵罐类型包括()。
B. 静态罐C. 气升式罐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包括()。
A. 厌氧代谢B. 好氧代谢C. 兼性代谢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发酵工程中,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包括()。
A. 温度B. pH值C. 氧气供应D. 营养物质答案:ABCD2. 发酵过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
A. 光学显微镜检测B. 电子显微镜检测C.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 气相色谱分析答案:ABCD3.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控制策略包括()。
A. 温度控制B. pH值控制C. 氧气供应控制D. 营养物质供应控制答案:ABCD4. 发酵工程中,产物的提取方法包括()。
微生物发酵工程试卷及答案3套
![微生物发酵工程试卷及答案3套](https://img.taocdn.com/s3/m/bbc0ccd09b89680203d82595.png)
E.杂菌可能会分解产物,使生产过程失败
15.微生物工业生产中常用原料(培养基成分)必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A.可发酵性强对菌体无毒
B.价格低来源丰富
C.非发酵性物质的含量低
D.均对产物的质量无影响
E.不引起环境问题
16.分批培养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接种后,除氧之外,一般都不向系统内添加和除去任何物质。因此,分批培养系统只能在一段时间内支持微生物的增殖。菌体生长规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时期:
A.产物是微生物菌体本身
B.产品是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
C.产品是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
D.产品是微生物代谢的转化产物
E.产品是微生物产生的色素
14.引起发酵液中pH下降的因素有:
A.碳源不足
B.碳、氮比例不当
C.消泡剂加得过多
D.生理酸性物质的存在
E.碳源较多
15.发酵培养基中营养基质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主要作用包括:
C.罐体各部件要有强度,能承受相当的压力
D.通风装置能使气液充分混合,保证发酵必须的溶解氧
E.具有足够的冷却面积。能控制发酵过程不同阶段所需的温度
18.生物产品的后处理过程一般包括:
A.培养液的预处理
B.浓缩
C.产物的捕获
D.初步纯化
E.精制
19.在发酵工艺控制中,主要是控制反映发酵过程中代谢变化的工艺控制参数,其中化学参数包括:
A.防止搅拌器运转时液体溢出
B.防止搅拌器运转时液体产生漩涡,
C.防止搅拌器运转时液体飞出轴封
D.防止搅拌器运转时浆叶不工作
10.通过温和型噬菌体作为媒介,把供体细胞中的DNA片断携带到受体细胞中,从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
专题32 发酵工程(解析版)
![专题32 发酵工程(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06cfa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2.png)
专题32 发酵工程1.(2022·湖北·高考真题)关于白酒、啤酒和果酒的生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白酒、啤酒和果酒的发酵初期需要提供一定的氧气B.白酒、啤酒和果酒酿制的过程也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过程C.葡萄糖转化为乙醇所需的酶既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也存在于线粒体D.生产白酒、啤酒和果酒的原材料不同,但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都是酵母菌【答案】C【解析】A、酒精发酵利用的是酵母菌,发酵初期在有氧条件下该菌大量增殖,发酵后期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A正确;B、白酒、啤酒和果酒酿制的过程中酒精发酵利用的都是酵母菌,发酵初期在有氧条件下该菌大量增殖,B 正确;C、酒精发酵是无氧呼吸过程,无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C错误;D、白酒、啤酒和果酒酿制的过程中酒精发酵利用的都是酵母菌,但是不同的品种利用的发酵的原料不同,D正确。
故答案为:C。
2.(2022·湖北·高考真题)灭菌、消毒、无菌操作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动、植物细胞DNA的提取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B.微生物、动物细胞培养基中需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污染C.为防止蛋白质变性,不能用湿热灭菌法对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灭菌D.可用湿热灭菌法对实验中所使用的微量离心管、细胞培养瓶等进行灭菌【答案】D【解析】A、动、植物细胞DNA的提取过程不需要在无菌环境,A错误;B、动物细胞培养基中需要无菌无毒的环境,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微生物的培养不能加入抗生素,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B错误;C、培养基一般用湿热灭菌法进行灭菌,以防止杂菌污染,C错误;D、湿热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都可用来对实验中所使用的微量离心管、细胞培养瓶等进行灭菌,D正确。
故答案为:D。
3.(2022·湖北·高考真题)废水、废料经加工可变废为宝。
某工厂利用果糖生产废水和沼气池废料生产蛋白质的技术路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产过程中,一定有气体生成B.微生物生长所需碳源主要来源于沼气池废料C.该生产工艺利用微生物厌氧发酵技术生产蛋白质D.沼气池废料和果糖生产废水在加入反应器之前需要灭菌处理【答案】A【解析】A、由图可知,该生产过程中利用酿酒酵母进行发酵,酵母菌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故该生产过程中,一定有气体生成,A正确;B、由图可知,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主要来源于果糖生产废水,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B错误;C、由图可知,该生产过程中需要连续搅拌反应器,该操作的作用除了可以增加微生物与营养物质的接触面积,也可增大溶解氧含量,故该生产工艺利用微生物有氧发酵技术生产蛋白质,C错误;D、酿酒酵母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酒精,pH和氧气条件,会抑制厌氧微生物的生存,因此沼气池废料无需灭菌,D错误。
发酵工程试卷及答案
![发酵工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7ca91776c66137ee0619a2.png)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葡萄糖效应:1942年Monod在研究大肠杆菌利用混合碳源生长时,发现葡萄糖会抑制其它碳源的利用,例如大肠杆菌在含乳糖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中,优先利用葡萄糖,并只有当葡萄糖耗尽后才开始利用乳糖,这就形成了在两个对数生长期中间的第二个生长停滞期,即出现了“二次生长现象”,用山梨醇或乙酸代替乳糖,也有类似的结果。
2、次级代谢: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提物质,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
如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等。
3、组成酶:在正常培养条件下,不管有无诱导物,能合成的酶。
如参与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的酶类。
4、微囊化:是固定化的一种,通常用一层亲水性的半透膜将酶、辅酶、蛋白质或细胞包围在微珠状的微囊内,实现固定化的目的。
5、抗生素:是生物在其生产活动过程中所产生,并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有机物。
6、实罐灭菌:将培养基置于发酵罐中用蒸汽加热,达到预定灭菌温度后,维持一定时间,再冷却到发酵温度,然后接种发酵,这叫做实罐灭菌,又称分批灭菌。
7、单细胞蛋白:主要指酵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蛋白质资源。
是具有应用前景的蛋白质新资源之一。
8、协同反馈抑制:指分支代谢途径中的几个末端产物同时过量时才能抑制共同途径中的第一个酶抑制反馈调节方式。
例如多粘芽孢杆菌在合成天门冬氨酸族氨基酸时,天门冬氨酸激酶受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协同反馈抑制。
如果仅是苏氨酸或赖氨酸过量,并不能引起抑制作用。
9、固体发酵:是利用各种植物性原料,按生产的要求和菌种的特性进行适当的配比,经过灭菌接入预先培养好的菌种,在曲室或发酵池进行发酵。
10、恒化培养保持培养液的流速不变,使培养罐内的营养物质浓度基本恒定,并使微生物始终在低于其最高生长速度的条件下进行繁殖,这种连续培养方式称为恒化培养。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计20分)1、按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将发酵分成三种主要类型,有分批发酵、连续发酵和半连续发酵。
食品科学技术:发酵工程考试题(题库版)
![食品科学技术:发酵工程考试题(题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0aa2928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7.png)
食品科学技术:发酵工程考试题(题库版)1、单选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OA、发酵工程的产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菌体本身B、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品种C、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D、环境(江南博哥)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正确答案:C2、名词解释液体发酵正确答案:液体发酵是相对于固体和半固体发酵而言,是从培养基的状态对发酵的一个分类。
当然,由于培养基状态不同也影响了发酵过程的很多因素,如发酵的条件,发酵设备等。
3、问答题优良酿造大麦的特点.正确答案:大麦便于发芽,并产生大量的水解酶类;大麦种植遍及全球;参考解析:试题答案大麦便于发芽,并产生大量的水解酶类;大麦种植遍及全球;大麦的化学成分适合酿造啤酒;大麦是非人类食用主粮。
(1)色泽:良好大麦有光泽,淡黄;受潮大麦发暗,胚部呈深褐色;受霉菌侵蚀的大麦则呈灰色或微兰色。
(2)气味:良好大麦具有新鲜稻草香味。
(3)谷皮:优良大麦皮薄,有细密纹道。
(4)麦粒形态:以短胖者为佳。
(5)夹杂物:杂谷粒和沙土等应在2%以下。
4、名词解释基因克隆正确答案:经无性繁殖获得基因许多相同拷贝的过程。
通常是将单个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复制而成5、名词解释半连续发酵正确答案:(在补料分批培养的基础上间歇放掉部分发酵液(带放)称为半连续培养。
某些品种采取这种方式,如四环素发酵)6、单选下列营养物质中,不同时含有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的是OA.牛肉膏B.蛋白陈C.生物素D.酵母粉正确答案:C7、名词解释诱导多能干细胞正确答案:通过向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基中添加几种胚胎干细胞表达的转录因子基因,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化成的类多能胚胎干细胞。
8、名词解释Strainbreeding(菌种选育)正确答案:从分离筛选获得的有价值菌种中经过人工选育出各种突变体以大幅提高了菌种产生有价值的代谢产物的水平,改进产品质量,去除不需要的代谢产物或产生新代谢产物9、名词解释末端代谢产物阻遏正确答案:由于某些代谢途径中的末端产物过量积累而引起酶合成的阻遏称为、10、名词解释酵母双杂交系统正确答案:是将待研究的两种蛋白质的基因分别克隆到酵母表达质粒的转录激活因子(如GA1.4等)的DNA结合结构域基因和GA1.4激活结构域基因,构建成融合表达载体,从表达产物分析两种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系统。
发酵工程实验考试复习题
![发酵工程实验考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e1f504bf7ec4afe04a1dfe6.png)
1、配制培养基时需要将哪些成分单独除菌,为什么?灭菌时的过高温度常对培养基造成不良影响。
如:1.出现混浊和沉淀(天然培养基成分加热沉淀出大分子多肽聚合物;培养基中Ca、Mg、Fe、Zn、Cu、Sb等阳性离子与培养基中的可溶性磷酸盐共热沉淀)。
2.营养成份破坏或改变(酸度较高时淀粉、庶糖、乳糖或琼脂灭菌过程易水解;pH7.5,0.1MPa灭菌20min,葡萄糖破坏20%,麦芽糖破坏50%,若培养基中有磷酸盐共存,葡萄糖转变成酮糖类物质,培养液由淡黄色变成红褐色,破坏更为严重。
3.pH7.2时培养基中的葡萄糖、蛋白胨、磷酸盐在0.1MPa灭菌15min以上可产生对微生物生长的某种抑制物。
4.高压蒸汽灭菌后培养基pH下降0.1--0.3。
5.高压蒸汽灭菌的过程会增加冷凝水,降低培养基成份浓度。
对于前三种不良影响,可采用低压灭菌(如在0.056MPa、30min灭菌葡萄糖溶液),或将培养基几种成份分别灭菌,临用前无菌混合(如磷酸盐与Ca、Mg、Fe、Zn、Cu等阳性离子溶液)的方法,特殊情况可采用间歇灭菌、过滤除菌(如维生素溶液)。
工业发酵中采用的连续加压灭菌法(135--140摄氏度,5--15s)和连续蒸煮法。
毕赤酵母培养基磷酸盐是分开灭的,而且磷酸盐配制时很难溶解,需要加热。
在发酵生产中,有很多发酵培养基的成分不能放在一起高温灭菌;葡萄糖和氨基化合物发生褐变反应;磷酸盐与金属离子产生沉淀;有时避免营养物质在加热的条件下,相互作用,可以将营养物质分开消毒。
有些物质由于挥发和对热非常敏感,就不能采用湿热的灭菌方法3.某些加热易分解的成分如氨基酸、生长激素等不得高温灭菌,只能过滤除菌。
4.铁、铜等易水解的金属盐类添加剂必须与培养基分开灭菌,稍凉再混合。
否则会形成沉淀。
4.含葡萄糖的培养基,必须将葡萄糖和培养基分开灭菌后,稍凉再混合。
2、简述手提式灭菌锅操作步骤。
一、把内层锅拿出来,第二,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面与三角架相平为宜。
发酵工程专业事编考试
![发酵工程专业事编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9d4654b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e.png)
1、在发酵过程中,哪种微生物是乳酸发酵的主要菌种?
A. 酵母菌
B. 乳酸菌
C. 醋酸菌
D. 大肠杆菌(答案:B)
2、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发酵产物积累的关键因素?
A. 发酵温度
B. pH值
C. 搅拌速度
D. 光照强度(答案:D)
3、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哪种气体?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氢气(答案:C)
4、下列哪种设备常用于发酵液的灭菌处理?
A. 离心机
B. 蒸馏塔
C. 灭菌锅
D. 发酵罐(答案:C)
5、发酵工程中,接种量的大小对发酵过程有何影响?
A. 接种量越大,发酵周期越短,产物产量越高
B. 接种量越小,发酵周期越长,产物纯度越高
C. 接种量适中,有利于发酵稳定进行和产物积累
D. 接种量对发酵过程无显著影响(答案:C)
6、下列哪项不是发酵培养基中常包含的营养成分?
A. 碳源
B. 氮源
C. 无机盐
D. 维生素C(特指作为非必需营养成分)(答案:D)
7、在发酵过程中,溶氧浓度的调节对哪类微生物的发酵至关重要?
A. 厌氧菌
B. 好氧菌
C. 兼性厌氧菌
D. 所有微生物(答案:B)
8、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发酵工程中的下游处理技术?
A. 产物分离
B. 产物纯化
C. 菌种筛选
D. 产物干燥与包装(答案:C)。
发酵工程试卷及答案
![发酵工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1d3d5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49.png)
发酵工程试卷及答案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葡萄糖效应:1942年Monod在讨论大肠杆菌利用混合碳源生长时,发觉葡萄糖会抑制其它碳源的利用,例如大肠杆菌在含乳糖和葡萄糖的培育基中,优先利用葡萄糖,并只有当葡萄糖耗尽后才开头利用乳糖,这就形成了在两个对数生长期中间的第二个生长停滞期,即消失了“二次生长现象”,用山梨醇或乙酸代替乳糖,也有类似的结果。
2、次级代谢:微生物在肯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提物质,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
如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等。
3、组成酶:在正常培育条件下,不管有无诱导物,能合成的酶。
如参加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的酶类。
4、微囊化:是固定化的一种,通常用一层亲水性的半透膜将酶、辅酶、蛋白质或细胞包围在微珠状的微囊内,实现固定化的目的。
5、抗生素:是生物在其生产活动过程中所产生,并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有机物。
6、实罐灭菌:将培育基置于发酵罐中用蒸汽加热,达到预定灭菌温度后,维持肯定时间,再冷却到发酵温度,然后接种发酵,这叫做实罐灭菌,又称分批灭菌。
7、单细胞蛋白:主要指酵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蛋白质资源。
是具有应用前景的蛋白质新资源之一。
8、协同反馈抑制:指分支代谢途径中的几个末端产物同时过量时才能抑制共同途径中的第一个酶抑制反馈调整方式。
例如多粘芽孢杆菌在合成天门冬氨酸族氨基酸时,天门冬氨酸激酶受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协同反馈抑制。
假如仅是苏氨酸或赖氨酸过量,并不能引起抑制作用。
9、固体发酵:是利用各种植物性原料,按生产的要求和菌种的特性进行适当的配比,经过灭菌接入预先培育好的菌种,在曲室或发酵池进行发酵。
10、恒化培育保持培育液的流速不变,使培育罐内的养分物质浓度基本恒定,并使微生物始终在低于其最高生长速度的条件下进行繁殖,这种连续培育方式称为恒化培育。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计20分)1、按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将发酵分成三种主要类型,有分批发酵、连续发酵和半连续发酵。
发酵工程试题
![发酵工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a32e00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5.png)
发酵工程试题
一、选择题
1. 受体物质被微生物通过代谢转化为产物的过程称为:
A. 发酵
B. 糖酵解
C. 微生物生长
D. 呼吸作用
2. 以下哪个因素对发酵过程影响最大?
A. 温度
B. pH值
C. 氧气浓度
D. 湿度
3. 酵母是常见的发酵微生物,它主要代谢产物是:
A. 乙醇和二氧化碳
B. 乳酸和乙醇
C. 丙酮和乳酸
D. 醋酸和乙醇
4. 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发酵过程?
A. 乳酸发酵
B. 无氧呼吸
C. 丙酮发酵
D. 乙醇发酵
5. 下列哪种微生物不会参与发酵过程?
A. 大肠杆菌
B. 酵母菌
C. 乳酸菌
D. 革兰氏阳性菌
二、填空题
1. 乳酸菌发酵产物为 ______ 和 ___________。
2. 发酵是一种__________的代谢过程。
3. 产酸菌的最适pH为_____________。
4. 微生物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发酵效果最好。
5. 发酵过程中,利用的主要能源是________。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
2. 选择合适的发酵条件可以为发酵过程提供更好的效果,请列举至少三个方面的条件。
3. 发酵过程主要有哪些应用领域?请举例说明。
四、论述题
请根据你对发酵工程的理解和研究,对发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注意:文章中不可出现网页链接,回答问题时请尽量使用科学术语和专业知识。
《发酵工程》练习题题集
![《发酵工程》练习题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c545122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b.png)
《发酵工程》练习题题集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发酵工程的基本过程?A. 培养基的制备B. 菌种的扩大培养C. 发酵产物的分离与纯化D. 发酵产物的市场销售答案:D。
发酵工程的基本过程包括培养基的制备、菌种的扩大培养、发酵产物的形成以及发酵产物的分离与纯化,市场销售不属于其基本过程。
2.以下哪种微生物常用于啤酒发酵?A. 乳酸菌B. 酵母菌C. 醋酸菌D. 大肠杆菌答案:B。
酵母菌是啤酒发酵中的关键微生物,通过其代谢作用将糖类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3.发酵过程中,pH值对微生物生长和产物形成有何影响?A. 无显著影响B. 影响微生物酶的活性C. 只影响产物形成D. 只影响微生物生长答案:B。
pH值是发酵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它影响微生物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的形成。
4.下列哪种技术常用于提高发酵产物的产量?A. 降低温度B. 减少氧气供应C. 优化培养基组成D. 增加污染物答案:C。
优化培养基组成是提高发酵产物产量的常用技术,通过调整营养成分的比例和种类,可以为微生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5.在发酵工业中,哪种设备常用于大规模的液体发酵?A. 摇床B. 发酵罐C. 培养皿D. 试管答案:B。
发酵罐是发酵工业中常用的设备,特别适用于大规模的液体发酵,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混合效果。
6.下列哪种因素不是影响发酵产物纯度的主要原因?A. 发酵时间B. 提取方法C. 发酵温度D. 发酵液的pH值答案:A。
发酵时间主要影响产物的产量,而不是纯度。
纯度受提取方法、发酵温度和发酵液pH值等因素的影响更大。
7.在发酵过程中,为了维持无菌环境,常采用哪种技术?A. 高温灭菌B. 低温保存C. 紫外线消毒D. 化学消毒答案:A。
高温灭菌是发酵过程中常用的技术,通过高温处理杀死或去除培养基和发酵设备中的微生物,以维持无菌环境。
8.下列哪种发酵产物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应用?A. 青霉素B. 乙醇C. 柠檬酸D. 胰岛素答案:C。
发酵工程试题
![发酵工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3307ec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1.png)
发酵工程试题1. 试题简介本文档为发酵工程试题,分为多个部分,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问答题。
试题旨在考察学员对发酵工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掌握程度。
请学员根据每个问题的要求,在答题区域填写对应的答案。
2. 选择题1.发酵过程中不会适用于哪种操作模式? A. 批式操作B. 连续操作C. 半连续操作D. 离散操作2.发酵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对微生物生长速率没有影响? A. 温度 B. pH值 C. 营养物质浓度 D. 压力3.下列哪个设备常用于发酵过程中的气体传递? A. 发酵罐 B. 搅拌器 C. 分离器 D. 曝气装置4.发酵产物的提取通常使用以下哪种分离方式? A. 蒸馏 B. 滤波 C. 结晶 D. 蒸发5.发酵产物的纯化通常使用以下哪种技术? A. 超滤 B. 萃取 C. 溴化 D. 固定化3. 判断题1.发酵过程中,碳源的浓度越高,微生物生长速率也越高。
(正确/错误)2.发酵过程中,酸碱度的控制对微生物生长和产物生成均影响较小。
(正确/错误)3.发酵罐内的搅拌器主要作用是保持发酵物的均匀性。
(正确/错误)4.发酵产物的萃取是将发酵液中的产物通过滤网分离出来。
(正确/错误)5.发酵产物的纯化可以通过固定化技术实现。
(正确/错误)4. 问答题1.请简述发酵工程的定义和应用领域。
回答: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或细胞系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生物转化和产物制造的工程领域。
其应用领域广泛,包括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化工工业等。
例如,面包、酸奶和啤酒等食品的制造都离不开发酵工程的应用;制药工业中的抗生素、酶和疫苗等产品也需要通过发酵工程来生产。
2.请列举一些常见的发酵工程设备。
回答:常见的发酵工程设备包括发酵罐、搅拌器、气体供应系统、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等。
发酵罐是进行发酵反应的容器,通常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温控功能。
搅拌器用于保持发酵液的均匀性,提高微生物与合适环境的接触。
气体供应系统用于提供发酵过程中的氧气或其他气体。
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
![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57b8c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1.png)
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一、名称解释1、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彼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2、发酵生长因子从广义上讲,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3、菌浓度的测定是衡量产生菌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菌体量的变化,一般前期菌浓增长很快,中期菌浓基本恒定;补料会引起菌浓的波动,这也是衡量补料量适合与否的一个参数;4、搅拌热:在机械搅拌通气发酵罐中,由于机械搅拌带动发酵液作机械运动,造成液体之间,液体与搅拌器等设备之间的摩擦,产生可观的热量;搅拌热与搅拌轴功率有关5、分批培养:简单的过程,培养基中接入菌种以后,没有物料的加入和取出,除了空气的通入和排气;整个过程中菌的浓度、营养成分的浓度和产物浓度等参数都随时间变化;6、接种量:接种量=移入种子的体积/接种后培养液的体积7、比耗氧速度或呼吸强度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重量的细胞所消耗的氧气,mmol O2•g菌-1•h-18、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物质,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9、实罐灭菌实罐灭菌即分批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放入发酵罐或其他装置中,通入蒸汽将培养基和所用设备加热至灭菌温度后维持一定时间,在冷却到接种温度,这一工艺过程称为实罐灭菌,也叫间歇灭菌;10、种子扩大培养: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11、初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初级代谢产物;12、倒种:一部分种子来源于种子罐,一部分来源于发酵罐; P 14713、维持消耗m 指维持细胞最低活性所需消耗的能量,一般来讲,单位重量的细胞在单位时间内用于维持消耗所需的基质的量是一个常数;14、产物促进剂是指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15、补料分批培养:在分批培养过程中补入新鲜的料液,以克服营养不足而导致的发酵过早结束的缺点; 在此过程中只有料液的加入没有料液的取出,所以发酵结束时发酵液体积比发酵开始时有所增加;在工厂的实际生产中采用这种方法很多;16、发酵热:所谓发酵热就是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净热量;什么叫净热量呢在发酵过程中产生菌分解基质产生热量,机械搅拌产生热量,而罐壁散热、水分蒸发、空气排气带走热量;这各种产生的热量和各种散失的热量的代数和就叫做净热量;发酵热引起发酵液的温度上升;发酵热大,温度上升快,发酵热小,温度上升慢;17、染菌率总染菌率指一年发酵染菌的批次数与总投料批次数之比的百分率;染菌批次数应包括染菌后培养基经重新灭菌,又再次染菌的批次数在内18、连续培养:发酵过程中一边补入新鲜料液一边放出等量的发酵液,使发酵罐内的体积维持恒定; 达到稳态后,整个过程中菌的浓度,产物浓度,限制性基质浓度都是恒定的;19、临界溶氧浓度指不影响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溶氧浓度20、回复突变由突变型回到野生型的基因突变21、种子见种子扩大培养22、培养基广义上讲培养基是指一切可供微生物细胞生长繁殖所需的一组营养物质和原料;同时培养基也为微生物培养提供除营养外的其它所必须的条件;23、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特定性状和功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于现代的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集合并发展起来的发酵技术;二、填空题1、微生物发酵培养过程方法主要有分批培养、补料分批培养、连续培养、半连续培养四种;2、微生物生长一般可以分为: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3、发酵过程工艺控制的只要化学参数溶解氧、PH、核酸量等. 4、发酵过程控制的目的就是得到最大的比生产率和最大的得率;5、菌种分离的一般过程采样、富集、分离、目的菌的筛选;6、富集培养目的就是让目的菌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7、根据工业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不同,培养法可分为好氧培养和厌氧培养两种;8、微生物的培养基根据生产用途只要分为孢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9、常用灭菌方法:化学灭菌、射线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10、常用工业微生物可分为: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四大类;11、发酵过程工艺控制的代谢参数中物理参数温度、压力、搅拌转速、功率输入、流加数率和质量等12、环境无菌的检测方法有:显微镜检查法、肉汤培养法、平板培养法、发酵过程的异常观察法等13、染菌原因:发酵工艺流程中的各环节漏洞和发酵过程管理不善两个方面;14、实验室中进行的发酵菌液体发酵方式主要有四种:试管液体培养、浅层液体培养、摇瓶培养、台式发酵罐15、发酵高产菌种选育方法包括自然选育、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原生质体融合;16、发酵产物整个分离提取路线可分为:预处理、固液分离、初步纯化、精细纯化和成品加工加工等五个主要过程;17、发酵过程主要分析项目如下:pH、排气氧、排气CO2和呼吸熵、糖含量、氨基氮和氨氮、磷含量、菌浓度和菌形态;18、微生物调节其代谢采用酶活性、酶合成量、细胞膜的透性;19、工业微生物菌种可以来自自然分离,也可以来自从微生物菌种保藏机构单位获取;20、发酵工业上常用的糖类主要有葡萄糖、糖蜜;21、工业发酵方式根据所用菌种是单一或是多种可以分为单一纯种发酵和混合发酵;22、种子及发酵液进行无菌状况控制常用的方法显微镜检测法、酚红肉汤培养基法、平板画线培养法、发酵过程的异常观察法;23、菌种的分离和筛选一般分为采样、富集、分离、目的菌的筛选步骤;24、菌种的分离和筛选一般可分为________;25、常用灭菌方法有:化学灭菌、射线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三、问答题1、发酵工程的概念是什么发酵工程基本可分为那两个大部分,包括哪些内容答: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特定性状好功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其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与现代的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结合并发展起来的发酵技术;也可以说是渗透有工程学的微生物学,是发酵技术工程化的发展,由于主要利用的是微生物发酵过程来生产产品,因此也称为微生物工程;一.发酵部分: 1.菌种的特征和选育 2.培养基的特性,选择及其灭菌理论 3.发酵液的特性 4.发酵机理; 5.发酵过程动力学6.空气中悬浮细菌微粒的过滤机理7.氧的传递;溶解;吸收;理论;8.连续培养和连续发酵的控制二.提纯部分 1.细胞破碎,分离 2.液输送,过滤. 除杂 3.离子交换渗析,逆渗透,超滤 4.凝胶过滤,沉淀分离 5溶媒萃取,蒸发蒸馏结晶,干燥,包装等过程和单元操作2、现代发酵工程所用的发酵罐应具备那些特征答:1、发酵罐应有适宜的径高比;罐身较长,氧的利用率较高; 2、发酵罐应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因为发酵罐在灭菌和正常工作时,要承受一定的压力气压和液压和温度; 3、发酵罐的搅拌通风装置能使气液充分混合,实现传质传热作用,保证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所需的溶解氧; 4、发酵罐内应尽量减少死角,避免藏污纳垢,保证灭菌彻底,防止染菌; 5、发酵罐应具有足够的冷却面积; 6、搅拌器的轴封要严密,以减少泄露;3、微生物发酵的种子应具备那几方面条件答:1、菌种细胞的生长活力强,移种至发酵罐后能迅速生长,迟缓期短; 2、生理性状稳定; 3、菌体总量及浓度能满足大量发酵罐的要就; 4、无杂菌污染; 5、保持稳定的生产能力;4、发酵工业上常用的氮源有那些,起何作用答:氮源主要用于构成菌体细胞物质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等和含氮代谢物;常用的氮源可分为两大类: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1、无机氮源种类:氨盐、硝酸盐和氨水特点:微生物对它们的吸收快,所以也称之谓迅速利用的氮源;但无机氮源的迅速利用常会引起pH的变化如: NH42SO4 → 2NH3 + 2H2SO4 NaNO3 + 4H2 → NH3 + 2H2O + NaOH 无机氮源被菌体作为氮源利用后,培养液中就留下了酸性或碱性物质,这种经微生物生理作用代谢后能形成酸性物质的无机氮源叫生理酸性物质,如硫酸胺,若菌体代谢后能产生碱性物质的则此种无机氮源称为生理碱性物质,如硝酸钠;正确使用生理酸碱性物质,对稳定和调节发酵过程的pH有积极作用; 所以选择合适的无机氮源有两层意义:满足菌体生长稳定和调节发酵过程中的pH2、有机氮源来源:工业上常用的有机氮源都是一些廉价的原料,花生饼粉、黄豆饼粉、棉子饼粉、玉米浆、玉米蛋白粉、蛋白胨、酵母粉、鱼粉、蚕蛹粉、尿素、废菌丝体和酒糟; 成分复杂:除提供氮源外,有些有机氮源还提供大量的无机盐及生长因子; 有机氮源成分复杂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发酵过程进行影响,而另一方面有机氮源的来源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在有机氮源选取时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原料的波动对发酵的影响5、发酵产品的生产特点是什么,什么是种子扩大培养,其任务是什么答: 2、种子扩大培养是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 3、种子扩大培养的任务:现代的发酵工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每只发酵罐的容积有几十立方米甚至几百立方米,•要使小小的微生物在几十小时的较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巨大的发酵转化任务,那就必须具备数量巨大的微生物细胞才行;1发酵和其他化学工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生物体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其主要特点如下:1,发酵过程一般来说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反应安全,要求条件也比较简单;2,发酵所用的原料通常以淀粉、糖蜜或其他农副产品为主,只要加入少量的有机和无机氮源就可进行反应;微生物因不同的类别可以有选择地去利用它所需要的营养;基于这—特性,可以利用废水和废物等作为发酵的原料进行生物资源的改造和更新;3,发酵过程是通过生物体的自动调节方式来完成的,反应的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单—的代谢产物;4,由于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反应机制,能够专一性地和高度选择性地对某些较为复杂的化合物进行特定部位地氧化、还原等化学转化反应,也可以产生比较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5,发酵过程中对杂菌污染的防治至关重要;除了必须对设备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和空气过滤外,反应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如果污染了杂菌,生产上就要遭到巨大的经济损失,要是感染了噬菌体,对发酵就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因而维持无菌条件是发酵成败的关键;6,微生物菌种是进行发酵的根本因素,通过变异和菌种筛选,可以获得高产的优良菌株并使生产设备得到充分利用,也可以因此获得按常规方法难以生产的产品;7,工业发酵与其他工业相比,投资少,见效快,开可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基于以上特点,工业发酵日益引起人们重视;和传统的发酵工艺相比,现代发酵工程除了上述的发酵特征之外更有其优越性;除了使用微生物外,还可以用动植物细胞和酶,也可以用人工构建的“工程菌’来进行反应;反应设备也不只是常规的发酵罐,而是以各种各样的生物反应器而代之,自动化连续化程度高,使发酵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和创新; 发酵产品的生产特点:①一般操作条件比较温和;②以淀粉、糖蜜等为主,辅以少量有机、无机氮源为原料;③过程反应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④能合成复杂的化合物如酶、光学活性体等;⑤能进行一些特殊反应,如官能团导入;⑥生产产品的生物体本身也是产物,含有多种物质;⑦生产过程中,需要防止杂菌污染;⑧菌种性能被改变,从而获得新的反应性能或提高生产率;6、培养成分用量的确定有什么规律答: 1、参照微生物细胞内元素的比例确定;培养基的成分配比虽然千差万别,但都是用来培养某种微生物的,而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细胞的成分比例其实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些规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知道培养基的基本成分配比的选择;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内某种成分的含量其实是比较稳定的;培养基最终会被微生物吸收利用,因此其成分比例可以参考该种微生物的成分比例,至少可以作为一个重要依据;另外,尽管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的成分比例有一定的差异,但还是有一定共性的;所以培养基中这集中营养成分不管由什么具体物质提供,其用量基本上也符合这种关系;2参照碳氮比确定;如果培养基中碳源过多,不利产物的合成;同样碳源过少或氮源过少对发酵的影响也是不利的;不同种微生物碳氮比差异很大,既是同种微生物在其不同生理时期对碳氮比要求也有不同,所以最适碳氮比要通过试验确定,一般在100:1—20之间;3、其他因素;培养基中一些用量极少的物质一般要严格控制,不能过量;例如,维生素、微量元素、某些生长因子、前体等;具体用量要通过试验确定;培养基中的一些成分的比例会影响培养基的某些理化性质,这时要引起重视;7、叙述防止发酵菌种退化的具体条件措施有那些答:1控制传代次数: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移种和传代,并将必要的传代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减少细胞分裂过程中所产生的自发突变几率;2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如在赤霉素生产菌G.fujikuroi的培养基中,加入糖蜜、天冬酰胺、谷氨酰胺、5‘-核苷酸或甘露醇等丰富营养物时,有防止衰退效果;3利用不易衰退的细胞传代:对于放线菌和霉菌,菌丝细胞常含有几个细胞核,因此用菌丝接种就易出现衰退,而孢子一般是单核的,用于接种就可避免这种现象;4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5合理的育种:选育菌种是所处理的细胞应使用单核的,避免使用多核细胞;合理选择诱变剂种类或增加突变位点,以减少分离回复突变;在诱变处理后及分离提纯化,从而保证保藏菌种的纯度;6、选用合适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添加某种化学物质可以防止菌种退化;或者选取营养相对贫乏的培养基在菌种保藏培养基,限制菌株的生长代谢减少变异反而发生从而防止菌种的退化;8、如何选择最适发酵温度答:1、根据菌种及生长阶段选择; 微生物种类不同,所具有的酶系及其性质不同,所要求的温度范围也不同;在发酵前期由于菌量少,发酵目的是要尽快达到大量的菌体,取稍高的温度,促使菌的呼吸与代谢,使菌生长迅速;在中期菌量已达到合成产物的最适量,发酵需要延长中期,从而提高产量,因此中期温度要稍低一些,可以推迟衰老;发酵后期,产物合成能力降低,延长发酵周期没有必要,就又提高温度,刺激产物合成到放罐;2、根据培养条件选择; 温度选择还要根据培养条件综合考虑,灵活选择; 通气条件差时可适当降低温度,使菌呼吸速率降低些,溶氧浓度也可髙些; 培养基稀薄时,温度也该低些;因为温度高营养利用快,会使菌过早自溶;3、根据菌生长情况菌生长快,维持在较高温度时间要短些;菌生长慢,维持较高温度时间可长些;培养条件适宜,如营养丰富,通气能满足,那么前期温度可髙些,以利于菌的生长;总的来说,温度的选择根据菌种生长阶段及培养条件综合考虑;要通过反复实践来定出最适温度;9、不同时间染菌对发酵有什么影响,染菌如何控制答:1种子培养期染菌:由于接种量较小,生产菌生长一开始不占优势,而且培养液中几乎没有抗生素产物或只有很少抗生素产物;因而它防御杂菌能力低,容易污染杂菌;如在此阶段染菌,应将培养液全部废弃;2发酵前期染菌:发酵前期最易染菌,且危害最大; 原因发酵前期菌量不很多,与杂菌没有竞争优势;且还未合成产物抗生素或产生很少,抵御杂菌能力弱; 在这个时期要特别警惕以制止染菌的发生;染菌措施可以用降低培养温度,调整补料量,用酸碱调pH值,缩短培养周期等措施予以补救;如果前期染菌,且培养基养料消耗不多,可以重新灭菌,补加一些营养,重新接种再用;3发酵中期染菌:发酵中期染菌会严重干扰产生菌的代谢;杂菌大量产酸,培养液pH下降;糖、氮消耗快,发酵液发粘,菌丝自溶,产物分泌减少或停止,有时甚至会使已产生的产物分解;有时也会使发酵液发臭,产生大量泡沫;措施降温培养,减少补料,密切注意代谢变化情况;如果发酵单位到达一定水平可以提前放罐,或者抗生素生产中可以将高单位的发酵液输送一部分到染菌罐,抑制杂菌;4 发酵后期染菌:发酵后期发酵液内已积累大量的产物,特别是抗生素,对杂菌有一定的抑制或杀灭能力;因此如果染菌不多,对生产影响不大;如果染菌严重,又破坏性较大,可以提前放罐;发酵染菌后的措施:染菌后的培养基必须灭菌后才可放下水道;灭菌方法:可通蒸汽灭菌,也可加入过氧乙酸等化学灭菌剂搅拌半小时,才放下水道;否则由于各罐的管道相通,会造成其它罐的染菌,而且直接放下水道也会造成空气的污染而导致其它罐批染菌;凡染菌的罐要找染菌的原因,对症下药,该罐也要彻底清洗,进行空罐消毒,才可进罐; 染菌厉害时,车间环境要用石灰消毒,空气用甲醛熏蒸;特别,若染噬菌体,空气必须用甲醛蒸汽消毒10、发酵级数确定的依据是什么答:一般由菌丝体培养开始计算发酵级数,但有时,工厂从第一级种子罐开始计算发酵级数谷氨酸:三级发酵一级种子摇瓶→二级种子小罐→发酵青霉素:三级发酵一级种子小罐→二级种子中罐→发酵1、发酵级数确定的依据:级数受发酵规模、菌体生长特性、接种量的影响;2、级数大,难控制、易染菌、易变异,管理困难,一般2-4级;3、在发酵产品的放大中,反应级数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11、发挥菌种的最大生产潜力主要考虑那几点12、什么是半连续培养,说明其优缺点;答:在补料分批培养的基础上间歇放掉部分发酵液带放称为半连续培养;某些品种采取这种方式,如四环素发酵优点放掉部分发酵液,再补入部分料液,使代谢有害物得以稀释有利于产物合成,提高了总产量; 缺点代谢产生的前体物被稀释,提取的总体积增大13、发酵工程主题微生物有什么特点答:发酵工程所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特点:1对周围环境的温度、压强、渗透压、酸碱度等条件有极大的适应能力 2有极强的消化能力 3有极强的繁殖能力14、什么叫染菌,对发酵有什么影响,对提炼有什么危害答:染菌:发酵过程中除了生产菌以外,还有其它菌生长繁殖染菌的影响:发酵过程污染杂菌,会严重的影响生产,是发酵工业的致命伤; 造成大量原材料的浪费,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扰乱生产秩序,破坏生产计划; 遇到连续染菌,特别在找不到染菌原因往往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和生产积极性; 影响产品外观及内在质量发酵染菌对提炼的影响:染菌发酵液中含有比正常发酵液更多的水溶性蛋白和其它杂质;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提炼工艺,则极易发生乳化,很难使水相和溶剂相分离,影响进一步提纯; 采用直接用离子交换树脂的提取工艺,如链霉素、庆大霉素,染菌后大量杂菌黏附在离子交换树脂表面,或被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大大降低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而且有的杂菌很难用水冲洗干净,洗脱时与产物一起进入洗脱液,影响进一步提纯15、结合所学微生物发酵工程课程论述某个工业发酵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可画图说明,越详细越好; 答:①培养基制备②、无菌空气制备③、菌种与种子扩大培养④、发酵培养⑤、通过化学工程技术分离、提取、精制;发酵工程一、名词解释1、分批发酵:在发酵中,营养物和菌种一次加入进行培养,直到结束放出,中间除了空气进入和尾气排出外,与外部没有物料交换;2、补料分批发酵:又称半连续发酵,是指在微生物分批发酵中,以某种方式向培养系统不加一定物料的培养技术;3、絮凝: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下,溶液中的较小胶粒聚合形成较大絮凝团的过程;二、填空1、生物发酵工艺多种多样,但基本上包括菌种制备、种子培养、发酵和提取精制等下游处理几个过程;2、微生物的育种方法主要有三类:诱变法,细胞融合法,基因工程法;3、发酵培养基主要由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组成;5、青霉素发酵生产中,发酵后的处理包括:过滤、提炼,脱色,结晶;6、利用专门的灭菌设备进行连续灭菌称为连消,用高压蒸汽进行空罐灭菌称为空消;7、可用于生产酶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酵母菌;常用的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有酸化、加热、加絮凝剂;8、根据搅拌方式的不同,好氧发酵设备可分为机械搅拌式发酵罐和通风搅拌式发酵罐两种;9、依据培养基在生产中的用途,可将其分成孢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三种;10、现代发酵工程不仅包括菌体生产和代谢产物的发酵生产,还包括微生物机能的利用;11、发酵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菌种的选育、发酵条件的优化与控制、反应器的设计及产物的分离、提取与精制;12、发酵类型有微生物菌体的发酵、微生物酶的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发酵、微生物转化发酵、生物工程细胞的发酵;13、发酵工业生产上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14、当前发酵工业所用的菌种总趋势是从野生菌转向变异菌,从自然选育转向代谢调控育种,从诱发基因突变转向基因重组的定向育种;15、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液体深层发酵主要有分批发酵、连续发酵、补料分批发酵;16、分批发酵全过程包括空罐灭菌、加入灭过菌的培养基、接种、发酵过程、放罐和洗罐,所需的时间总和为一个发酵周期;17、分批发酵中微生物处于限制性的条件下生长,其生长周期分为延滞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18、根据搅拌的方式不同,好氧发酵设备又可分为机械搅拌式发酵罐、通风搅拌式发酵罐;19、下流加工过程由许多化工单元操作组成,通常可以分为发酵液预处理和固液分离、提取、精制及成品加工四个阶段;20、当前发酵工业所用的菌种总趋势是从野生菌转向变异菌 ,从自然选育转向代谢调控育种,从诱发基因突变转向基因重组的定向育种;21、微生物发酵产酶步骤为先选择合适的产酶菌株、后采用适当的培养基和培养方式进行发酵、微生物发酵产酶、酶的分离纯化、制成酶制剂;四.简答1、工业上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①斜面冰箱保藏法;②沙土管保藏法;③石蜡油封保藏法;④真空干燥冷冻保藏法;⑤液氮超低温保藏法2、发酵培养基由哪些成份组成1碳源构成菌体和产物的碳架及能量来源2氮源构成微生物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氮素来源的营养物质3无机盐和微量元素4生长因子5水、产物形成的诱导物、前体和促进剂3、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发酵类型主要分成哪几种1分批发酵2连续发酵3补料分批发酵4固体发酵4、简述发酵工程的类型1微生物菌体发酵:以获得具有某种用途的菌体为目的的发酵;2微生物酶发酵:微生物具有种类多、产酶品种多、生产容易和成本低等特点;3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4微生物的转化发酵微生物转化是利用微生物细胞的一种或多种酶,把一种化合物转变成结构相关的更有经济价值的产物;。
高中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
![高中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ef686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d.png)
高中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是()。
A. 细菌B. 酵母菌C. 霉菌D. 所有选项答案:D2.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发酵工程的产物?()A. 酒精B. 抗生素C. 维生素D. 化肥答案:D3.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
A. 厌氧代谢B. 需氧代谢C. 兼性厌氧代谢D. 以上都有可能答案:D4. 发酵工程中,下列哪种条件对微生物生长影响最大?()A. 温度B. pH值C. 氧气供应D. 营养物质答案:D5. 发酵工程中,下列哪种微生物是用于生产青霉素的?()A. 酵母菌B. 乳酸菌C. 曲霉菌D. 链霉菌答案:D6. 发酵工程中,下列哪种物质是用于调节pH值的?()A. 葡萄糖B. 氯化钠C. 碳酸钙D. 硫酸镁答案:C7. 发酵工程中,下列哪种设备用于提供氧气?()A. 搅拌器B. 过滤器C. 氧气泵D. 温度计答案:C8. 发酵工程中,下列哪种物质是用于控制微生物生长的?()A. 抗生素B. 防腐剂C. 营养物质D. 消毒剂答案:A9. 发酵工程中,下列哪种微生物是用于生产胰岛素的?()A. 细菌B. 酵母菌C. 霉菌D. 基因工程菌答案:D10. 发酵工程中,下列哪种物质是用于增加发酵液的粘度?()A. 淀粉B. 纤维素C. 明胶D. 蛋白质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发酵工程中,微生物的培养过程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两个阶段。
答案:种子培养、发酵培养2. 发酵工程中,______是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条件之一。
答案:温度3. 发酵工程中,______是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条件之一。
答案:pH值4. 发酵工程中,______是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条件之一。
答案:氧气供应5. 发酵工程中,______是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条件之一。
答案:营养物质6. 发酵工程中,______是用于控制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物质。
发酵工程测试卷
![发酵工程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09bdcd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4.png)
发酵工程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A.酿酒过程中密封的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B.酿制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相同C.乳酸菌是一种厌氧微生物,可以参与泡菜和酸奶的制作D.制作泡菜时,乳酸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和CO22.下列有关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制作果醋时,必须向发酵装置不断地补充无菌空气,以保证醋酸菌的生长B.在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C.长期放置的酒表面会出现一层膜,这层膜是醋酸菌在液体表面繁殖形成的D.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葡萄酒必须添加酵母菌菌种3.(2021·山东潍坊一中一模)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时,反复冲洗葡萄以避免杂菌污染B.控制好温度和酸碱度既有利于目的菌的繁殖,又可抑制杂菌的生长C.制作果醋和泡菜的主要微生物是原核生物,呼吸类型相同D.发酵过程中所有材料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以免杂菌污染4.下列不属于发酵的是()A.利用需氧型青霉菌生产青霉素B.缺氧时人的组织细胞产生乳酸C.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获得酒精D.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5.某学者欲研究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细菌的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B.用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菌种D.称取和稀释土壤样品时应在酒精灯火焰旁6.下列关于制备固体培养基时倒平板的叙述,正确的是()A.倒好的培养基和培养皿要进行灭菌处理B.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C.为防止微生物污染,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操作D.倒好培养基的培养皿,要立即将平板倒过来放置7.(2021·河北承德一中高二月考)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B.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C.在第二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菌液D.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避免微生物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8.下列关于选择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培养基可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在其上生长B.制备选择培养基时,应根据所选微生物的特点确定培养基的配方C.筛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应以尿素作为唯一的氮源D.与普通培养基相比,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的数量一般较多二、不定项选择题9.下列对泡菜制作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乳酸菌数量和乳酸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菌广泛分布于人或动物肠道内B.腌制过程中乳酸菌数量会逐渐增多并达到最高峰,然后下降C.腌制后期乳酸含量会急剧下降D.腌制的全过程乳酸菌数量不断变化,酶活性相同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B.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C.在统计菌落数目时,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采用密度较大的平板进行计数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11.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发酵工程实验复习题答案
![发酵工程实验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85835b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0.png)
发酵工程实验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包括:A. 细菌B. 真菌C. 酵母菌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发酵类型?A. 好氧发酵B. 厌氧发酵C. 光合作用发酵D. 固态发酵答案:C3. 发酵过程中,pH值的控制对于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的形成至关重要,以下哪个pH值范围不适合大多数微生物生长?A. pH 4-6B. pH 6-8C. pH 8-10D. pH 2-4答案:D4. 以下哪种设备常用于发酵工程中?A. 蒸馏塔B. 离心机C. 发酵罐D. 蒸发器答案:C5. 发酵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的形成同样重要,以下哪个温度范围不适合大多数微生物生长?A. 20-30°CB. 30-40°CC. 40-50°CD. 60-70°C答案:D二、填空题6. 发酵工程是一种利用_________进行生物转化的技术。
答案:微生物7.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次级代谢产物。
答案: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8. 发酵罐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机械搅拌罐,气升式罐,静态罐9.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是影响发酵效果的关键因素。
答案:生长速率,代谢途径10. 发酵产品的后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产品纯化。
答案:固液分离,浓缩,干燥三、简答题11. 简述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答案: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生产酒类、酱油、酸奶、面包等。
通过控制发酵条件,可以生产出不同风味和特性的食品。
12. 阐述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性。
答案:温度控制对于发酵过程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微生物有其最适生长温度。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代谢活性,进而影响产物的产量和质量。
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
![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12721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2.png)
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发酵工程一、名词解释1、分批发酵:在发酵中,营养物和菌种一次加入进行培养,直到结束放出,中间除了空气进入和尾气排出外,与外部没有物料交换。
2、补料分批发酵:又称半连续发酵,是指在微生物分批发酵中,以某种方式向培养系统不加一定物料的培养技术。
3、絮凝: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下,溶液中的较小胶粒聚合形成较大絮凝团的过程。
二、填空1、生物发酵工艺多种多样,但基本上包括菌种制备、种子培养、发酵和提取精制等下游处理几个过程。
2、根据过滤介质截留的物质颗粒大小的不同,过滤可分为粗滤、微滤、超滤和反渗透四大类。
3、微生物的育种方法主要有三类:诱变法,细胞融合法,基因工程法。
4、发酵培养基主要由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组成。
5、青霉素发酵生产中,发酵后的处理包括:过滤、提炼,脱色,结晶。
6、利用专门的灭菌装备进行连续灭菌称为连消,用高压蒸汽进行空罐灭菌称为空消。
7、可用于生产酶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酵母菌。
常用的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有酸化、加热、加絮凝剂。
8、根据搅拌方式的不同,好氧发酵设备可分为机械搅拌式发酵罐和通风搅拌式发酵罐两种。
9、依据培养基在生产中的用途,可将其分成孢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三种。
10、现代发酵工程不仅包括菌体生产和代谢产物的发酵生产,还包括微生物机能的利用。
11、发酵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菌种的选育、发酵条件的优化与控制、反应器的设计及产物的分离、提取与精制。
12、发酵类型有微生物菌体的发酵、微生物酶的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发酵、微生物转化发酵、生物工程细胞的发酵。
13、发酵工业生产上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
14、当前发酵工业所用的菌种总趋势是从野生菌转向变异菌,从自然选育转向代谢调控育种,从诱发基因突变转向基因重组的定向育种。
15、按照操作方式的不同,液体深层发酵主要有分批发酵、连续发酵、补料分批发酵。
16、分批发酵全过程包括空罐灭菌、插手灭过菌的培养基、接种、发酵过程、放罐和洗罐,所需的时间总和为一个发酵周期。
发酵工程试题
![发酵工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6bde00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18.png)
二、判断改错题1.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2。
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出来的。
×3。
精确定量某些成分而配制的培养基是所有成分的性质和数量已知的培养基,称为天然培养基。
×4.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5.发酵罐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产物的形成都与搅拌速度有关。
√6。
微生物的最适生长繁殖温度就是积累代谢产物的最适温度。
×7。
通过调节基础培养基的配方和补料控制可以调控发酵醪的pH值。
√8。
灭菌就是杀死一定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孢子和胚芽。
×9.巴斯德消毒法能杀死牛奶或奶制品中存在的所有微生物。
×10。
发酵产物的提取和精制过程也就是产物浓缩和纯化过程。
√11。
细菌分裂繁殖一代所需时间为代时。
√12。
凡是影响微生物生长速率的营养成分均称为生长限制因子。
√13。
在最适生长温度下,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最快,因此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发酵温度应选择最适生长温度。
×14.参与淀粉酶法水解的酶包括淀粉酶、麦芽糖酶和纤维素酶等。
×15.EMP和HMP代谢途径往往同时存在于同一种微生物的糖代谢中。
×16。
同功酶是行使同一功能、结构不同的一组酶√17。
最适的生长繁殖温度就是微生物代谢的最适温度.×18.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初级代谢不畅通时,由支路代谢产生的.×19.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一样都是通过电子传递系统产生ATP。
×20。
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此期间细胞处于代谢活动的低潮,所以细胞数目并不明显增加。
√21。
化能异养菌以有机物作为呼吸底物,以O2作为最终电子受体进行有氧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C )A 发酵工程产品主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酶和菌体本身B 可以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菌株C 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D 环境条件的变化既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又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2.下列关于单细胞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B )A 是微生物细胞中提取的蛋白质B 是通过发酵生产的微生物菌体C 是微生物细胞分泌的抗生素D 单细胞蛋白不能作为食品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决定摇瓶溶氧量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摇瓶溶氧量
2.采用磷钼蓝法测定发酵液中的植酸酶活性实验中,空白对照中并未发生酶和底物的水解反应,但经过显示后,颜色却呈较深的蓝色,试解释其原因。
答:磷钼蓝作为显色液,是需要现配现用的,因为磷钼蓝比较容易被氧化,产生蓝色还原物。
当对样品和空白对照进行水浴显色时,空白对照因为受热,被氧化的程度深,所以空白对照中并未发生酶和底物的水解反应,但经过显示后,颜色却呈较深的蓝色。
3.红曲米发酵实验中,为何要添加酸水无菌酸水如何制得
答:此题课堂上未讲
4.产植酸酶黑曲霉的分离实验中,为何选用植酸钙而不选用植酸钠
因为在植酸盐为产植酸酶黑曲霉的唯一磷来源,将植酸钙加入培养基中,可以使培养基变得混浊,待植酸钙被利用后会产生较明显的透明圈,以便从透明圈中分离出产植酸酶黑曲霉,而用植酸钠则不会产生透明圈
5.产植酸酶黑曲霉的分离实验中,为什么不将脱氧胆酸钠溶液和氯霉素眼药水加入到筛选培养基中一起灭菌
答:氯霉素眼药水是由特定的厂家生产的,在生产过程中就已经进行了灭菌,另外氯霉素本身就具有杀菌作用,所以在试验中不需要灭菌;脱氧胆酸钠会与培养基中的铁盐成分在高温时发生反应。
6.请详细说明产植酸酶黑曲霉的分离实验的实验原理。
答:利用透明圈法,提供唯一磷源,设计筛选培养基从样品中分离目标微生物—产植酸酶黑曲霉7.产植酸酶黑曲霉的摇瓶发酵实验中,摇瓶的作用有哪些
答:1、气体和营养分布均匀2、温度保持恒定,不会出现局部高低温3、代谢产物分散4、避免影响其他菌丝生长
8.植酸酶酶活力测定实验中,若显色后的反应体系测定吸光度值为,说明什么问题该如何调整实验方案
答:这种现象说明了待测物的浓度过大,调整方案是稀释待测物
9.植酸酶酶活力测定实验中,做标线的目的是什么
答:标线是反应吸光度与无机磷浓度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我们测了样品的吸光度后即可在标线上读出无机磷浓度,进行酶活力的计算
10.简述灭菌锅的使用方法及步骤。
答使用方法:1、向灭菌锅内注水至三脚架上边缘2、打开灭菌锅进行预热3、放入内锅,再待灭菌物整齐排放在锅内
4、把排气管捋直,放入排气槽内,盖上盖子
5、螺栓对应拧紧,打开开关,加热
6、待压力达到,进行排冷空气,压力归零时,在加热,反复两次后维持温度在指定的温度指定时间
7、自然降温或排气降温,
11.试述试管棉塞的详细制作步骤。
答:
12.试述锥形瓶棉塞的详细制作步骤。
与11一样
13.试述发酵瓶棉塞的详细制作步骤。
取8层纱布——直接塞在瓶口内——整理纱布,使得纱布与瓶壁的接触处无折痕即可
14.试述平板接种试管斜面的详细步骤。
工具的灭菌及手、试管斜面、平板和工作台等的消毒——点燃酒精灯,再把手消毒,在酒精灯旁打
开平板和试管塞,——用接种环在平板上取一环菌丝接种到斜面上,盖上平板,塞上试管塞——适宜条件培养
15.试述摇瓶种子接种发酵瓶的详细步骤。
工具的灭菌及手、摇瓶种子、接种发酵瓶、工作台等的消毒——点燃酒精灯,再把手消毒,在酒精灯旁打开瓶塞,——用移液管从种子瓶量取适量的菌液接种到发酵瓶中——盖上瓶塞——适宜条件培养16.试述斜面孢子接种摇瓶的详细步骤。
工具的灭菌及手、斜面、摇瓶、工作台等的消毒——点燃酒精灯,再把手消毒,在酒精灯旁打开无菌水试管塞和斜面试管塞——把无菌水加入斜面中,盖上塞子,震荡——在酒精灯旁,打开摇瓶塞和斜面塞——用移液管从斜面中吸取适量的孢子液,注入摇瓶中,——盖上塞子——适宜条件培养
17.植酸酶酶活力测定实验中,样品罐与空白罐的加样顺序有何不同为什么不同
答:样品管和空白管加样主要是TCA和植酸纳的顺序相反;
因为1、保证空白管和样品管加样相同2、避免空白管中的酶液与底物反应
18.植酸酶酶活力测定实验中,Vc、植酸钠和TCA的作用各是什么
Vc:显色液的主要成分之一,作为还原剂;植酸纳:作为酶反应的底物;TCA:终止反应
19.所培养的平板有没有可能得不到菌落如果没有得到菌落,怎么办
答:有可能
解决方法:1、对样品进行富集2、取稀释倍数低的稀释液
20.产植酸酶黑曲霉的分离实验中,平板中为什么要加入1%脱氧胆酸钠溶液
答:抑制黑曲霉菌丝的疯长,使黑曲霉菌落分明
21.产植酸酶黑曲霉的分离实验中,氯霉素注射液或氯霉素眼药水为何不需要灭菌,加入有何作用
氯霉素眼药水是由特定的厂家生产的,在生产过程中就已经进行了灭菌,另外氯霉素本身就具有杀菌作用,所以在试验中不需要灭菌
作用:抑制杂菌的生长
22.产植酸酶黑曲霉的分离实验中,经过一次分离的菌种是否为纯种若不纯,应采用那种分离方法最合适
答:不确定是否是纯种
分离方法:稀释涂布平板发
23.简述黑曲霉纯种培养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无菌操作技术。
答:工具灭菌,用品消毒——选择单菌落——酒精灯火焰旁接种——培养
24.黑曲霉斜面划线是划曲线还是划一条直线为什么
答:是一条直线;因为黑曲霉菌丝的蔓延能力非常强
25.试举例说明摇瓶培养技术的应用。
答:列: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备
摇瓶培养是通过摇动发酵瓶,控制温度、溶氧量等,使营养物质均匀,凝结菌丝团,代谢产物分散,从
而得到优质菌丝
26.红曲米固态发酵中,为什么每天要将三角瓶摇动2~3次
答:1、摇断菌丝,刺激菌丝快速生长2松散培养基,增强透气性3、控制温度、湿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