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业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业题及部分答案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1840年鸦片战争2.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3.近代中国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4.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是:工人阶级二、多项选择题1.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是: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2.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3.在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变动中产生了新的阶级,新产生的阶级有:工人阶级、资产阶级4.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的富裕三、辨析题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答: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后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答案要点:(1)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
(2)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
(3)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后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案要点:(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两个历史任务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五、论述题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单项选择题1.规定帝国主义列强可以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条约是:《辛丑条约》2.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的条约是:《马关条约》3. 规定割让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和彭湖列岛给日本的条约是:《马关条约》4.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5.近代历史上,中国不败而败的对外战争是:中法战争6.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制度腐败7.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8.近代中国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魏源二、多项选择题2.1860年10月,火烧圆明园的外国侵略者是:英国、法国3.甲午战争后,日本割占了中国的: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三、辨析题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河北工业大学版)》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河北工业大学版)》见面课答案智慧树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河北工业大学版)》见面课答案见面课:上编综述:风云变幻八十年1、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延绵数万里,纵横几千年”唯一没有被割裂的文明是()。
A.古巴比伦文明B.古印度文明C.古埃及文明D.中华文明正确答案:中华文明2、中国封建社会在政治上呼唤中央集权又支撑不了的原因不包括()。
A.封建政府控制力达不到B.封建政府渗透力达不到C.封建社会技术落后D.封建社会官僚体制落后正确答案:封建社会官僚体制落后3、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其中,前一个任务是后一个任务的()。
A.必要前提B.必然要求C.最终目的D.重要原因正确答案:必要前提4、导致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原因有:()。
A.经济上小农经济B.政治上呼唤中央集权又支撑不了C.社会管理上的宗法制D.文化上儒学独尊正确答案:经济上小农经济;政治上呼唤中央集权又支撑不了;社会管理上的宗法制;文化上儒学独尊5、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840-1919)是一部()。
A.屈辱史B.抗争史C.革命史D.探索史正确答案:屈辱史;抗争史;革命史;探索史6、古代中国很难受到挑战,天朝上国意识逐渐滋生发展,使古代中国始终按照自己的风格和特质,代代相传、陈陈相因是导致中华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和不可融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A.对B.错正确答案:对7、突出父权、夫权、君权的宗法家长制虽然对维护中国封建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它也具有强烈的保守色彩,阻碍了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A.对B.错正确答案:对见面课:下编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中国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正确答案:新民主主义社会2、为了彻底实行土地改革,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公布《》。
中国近代史材料分析题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星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回答问题:(1)材料中所提的“解体”是指什么?答:“解体”是指中国封建制度的解体。
(2)分析西方列强入侵给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
答:西方列强入侵,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政治上,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侵犯,独立的中国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经济上,中国的自然经济受到冲击,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封建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中国。
(3)驳斥“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谬论。
答:第一,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
第二,鸦片战争的后果是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鸦片战争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第三,尽管鸦片战争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促使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但正如毛泽东指出:这种“新变化,只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来说发生的变化的一个方面。
还有和这个变化同时存在而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它们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总而言之,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并没有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反而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①割让香港;②赔款二千一百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商埠,英国有权在上述口岸派驻领事;④英国货物进出口关税须经两国协定;⑤取消清政府的公行制度,两国商人实行自由贸易。
1843年中英又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与《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条款,条款规定: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总汇)

参考答案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变为半殖民度和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中国革命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中国逐步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革命。
所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的逐步变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中国社会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
(3)基本特征。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相互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
第三,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存在,而且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它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本国官僚资本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强劲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
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在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见的。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富裕。
中国近代史判断题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 T )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仍然是封建经济。
( F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3.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 T )若是主要就是错的4.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社会形态。
( T )5.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
( T )6.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 T )7.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 F )8.近代中国尽管已经丧失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国地位,但仍然维持着独立的国家形式。
(T)9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T不是反帝和反封建10.太平天国是古代农民运动的最高峰T11.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T12三民主义是指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其中民生主义是核心.(F) 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第一章1.1894年11月,英军攻陷旅顺后,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屠杀中国居民约2万人。
(×)日军2.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昂船洲。
(×)后两者《北京条约》3.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落后和人民贫困。
(√)4.在中国近代史上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的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法战争5.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中国武器装备落后。
(×)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6.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战争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7.1841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海国图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近代史课后答案~安娜与七七倾力奉献~比较精简的版本,资料来源以老师PPT为主,书本、百度文库为辅,亲们答题时还要自己编一些哦~打印时把这段话删了正好六张纸。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1)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
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
(4)革命性质、任务发生变化。
反对本国封建势力→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传统的农民战争→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反之,则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两者相互交织,贯穿始终, 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演变起决定作用。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3)基本特征:①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成为阻碍中国进步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②中国的封建势力黑暗衰败,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③中国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但仍然是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产生、发展,但是力量薄弱;⑤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⑥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李燕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理解中国近代走向衰落的原因。
2. 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充分认识资本-帝国主义殖民侵略的本质与特征,明确资本带来文明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3. 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明确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史背景、原因和特征,充分认识资本-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
4. 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掌握近代中国社会的两个基本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理清1840-1919年中国的基本历史线索和历史主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给中国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折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2、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并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难点: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深刻认识并正确判断社会性质对于理解中国近代革命的重要意义。
2、近代中国的两大主要矛盾、两个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教学形式和方法:课堂教学、讲授讨论结合。
计划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内容及其过程:课程导入——框架介绍和问题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历史时期:中国被西方坚船利炮强行打开,掀开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悲惨耻辱史的序幕,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奋勇抗争,经历一代又一代无数志士仁人的探索和流血牺牲,推动中国缓慢进步。
教材综述是从指导思想、理论原则方面提供认识这段历史的基本线索。
第一、第二、第三章展现了中国近代历史各阶级、各阶层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砥砺奋进不屈不挠的斗争史,条分缕析地讲述了隐藏在丰富、具体和感性的历史背后的理论逻辑。
综述高度概括,理论抽象性比较强,但是若深入研讨,系统掌握,则对学习内容的具体展开有高屋建瓴的引领功效,也有利于批判近些年来一些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
答案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大纲1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本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1、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14到15世纪,在欧洲地中海沿岸城市里,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5世纪以来的的地理大发现,更为欧洲拓展世界市场、发展海外贸易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需要两大前提,即一方面少数人占有大量的金钱财富,另一方面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
1640年英国保发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史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
为了给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殖民主义者主要通过海盗式的掠夺土地、财务、欺诈性的贸易和贩卖奴隶等方式来满足殖民者对财富的渴望和追求,资产阶级谋求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这也推动了西方列强向世界的急剧扩张。
殖民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2、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鸦片战争前后,清王朝开始衰落,闭关锁国使得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2、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实际上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控制的国家。
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经逐渐近代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因素产生并日益发展壮大,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的国家。
★3、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工人阶级、资产阶级的形成等)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它的来源主要是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它是先于中国的资产阶级而产生的。
早期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却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河北工业大学版)》见面课答案

瑙侀潰璇撅細涓婄紪缁艰堪锛氶浜戝彉骞诲叓鍗佸勾1銆佸湪鍥涘ぇ鏂囨槑鍙ゅ浗涓紝鈥滃欢缁垫暟涓囬噷锛岀旱妯嚑鍗冨勾鈥濆敮涓€娌℃湁琚壊瑁傜殑鏂囨槑鏄紙锛夈€?A.鍙ゅ反姣斾鸡鏂囨槑B.鍙ゅ嵃搴︽枃鏄?C.鍙ゅ焹鍙婃枃鏄?D.涓崕鏂囨槑姝g‘绛旀锛氫腑鍗庢枃鏄?2銆佷腑鍥藉皝寤虹ぞ浼氬湪鏀挎不涓婂懠鍞や腑澶泦鏉冨張鏀拺涓嶄簡鐨勫師鍥犱笉鍖呮嫭锛? 锛夈€?A.灏佸缓鏀垮簻鎺у埗鍔涜揪涓嶅埌B.灏佸缓鏀垮簻娓楅€忓姏杈句笉鍒?C.灏佸缓绀句細鎶€鏈惤鍚?D.灏佸缓绀句細瀹樺儦浣撳埗钀藉悗姝g‘绛旀锛氬皝寤虹ぞ浼氬畼鍍氫綋鍒惰惤鍚?3銆佹皯鏃忕嫭绔嬶紝浜烘皯瑙f斁涓庡浗瀹跺瘜寮猴紝浜烘皯瀵岃鏄繎浠d腑鍥界殑涓ゅぇ鍘嗗彶浠诲姟銆傚叾涓紝鍓嶄竴涓换鍔℃槸鍚庝竴涓换鍔$殑锛? 锛夈€?A.蹇呰鍓嶆彁B.蹇呯劧瑕佹眰C.鏈€缁堢洰鐨?D.閲嶈鍘熷洜姝g‘绛旀锛氬繀瑕佸墠鎻?4銆佸鑷翠腑鍥藉皝寤虹ぞ浼氱敱鐩涜浆琛扮殑鍘熷洜鏈夛細锛? 锛夈€?A.缁忔祹涓婂皬鍐滅粡娴?B.鏀挎不涓婂懠鍞や腑澶泦鏉冨張鏀拺涓嶄簡C.绀句細绠$悊涓婄殑瀹楁硶鍒?D.鏂囧寲涓婂剴瀛︾嫭灏?姝g‘绛旀锛氱粡娴庝笂灏忓啘缁忔祹;鏀挎不涓婂懠鍞や腑澶泦鏉冨張鏀拺涓嶄簡;绀句細绠$悊涓婄殑瀹楁硶鍒?鏂囧寲涓婂剴瀛︾嫭灏?5銆侀浜戝彉鈥滃够鈥濈殑鍏崄骞达紙1840-1919锛夋槸涓€閮紙锛夈€?A.灞堣颈鍙?B.鎶椾簤鍙?C.闈╁懡鍙?D.鎺㈢储鍙?姝g‘绛旀锛氬眻杈卞彶;鎶椾簤鍙?闈╁懡鍙?鎺㈢储鍙?6銆佸彜浠d腑鍥藉緢闅惧彈鍒版寫鎴橈紝澶╂湞涓婂浗鎰忚瘑閫愭笎婊嬬敓鍙戝睍锛屼娇鍙や唬涓浗濮嬬粓鎸夌収鑷繁鐨勯鏍煎拰鐗硅川锛屼唬浠g浉浼犮€侀檲闄堢浉鍥犳槸瀵艰嚧涓崕鏂囧寲鐨勭浉瀵圭嫭绔嬫€у拰涓嶅彲铻嶆€х殑閲嶈鍘熷洜涔嬩竴銆傦紙锛?A.瀵?B.閿?姝g‘绛旀锛氬7銆佺獊鍑虹埗鏉冦€佸か鏉冦€佸悰鏉冪殑瀹楁硶瀹堕暱鍒惰櫧鐒跺缁存姢涓浗灏佸缓绀句細绋冲畾鍏锋湁閲嶈鐨勪綔鐢紝浣嗗悓鏃跺畠涔熷叿鏈夊己鐑堢殑淇濆畧鑹插僵锛岄樆纰嶄簡涓浗鐨勮繘姝ュ拰鍙戝睍銆傦紙锛?A.瀵?B.閿?姝g‘绛旀锛氬瑙侀潰璇撅細涓嬬紪缁艰堪锛氳緣鐓岀殑鍘嗗彶寰佺▼1銆?949骞翠腑鍗庝汉姘戝叡鍜屽浗鎴愮珛鍒?956骞达紝涓浗鏄紙锛夈€?A.鍗婃畺姘戝湴鍗婂皝寤虹ぞ浼?B.璧勬湰涓讳箟绀句細C.鏂版皯涓讳富涔夌ぞ浼?D.绀句細涓讳箟绀句細姝g‘绛旀锛氭柊姘戜富涓讳箟绀句細2銆佷负浜嗗交搴曞疄琛屽湡鍦版敼闈╋紝1950骞?鏈?0鏃ワ紝涓ぎ浜烘皯鏀垮簻姝e紡鍏竷銆? 銆嬨€?A.涓崕浜烘皯鍏卞拰鍥藉湡鍦版敼闈╂硶B.涓浗鍦熷湴娉曞ぇ绾?C.涓崕浜烘皯鍏卞拰鍥藉湡鍦版硶D.浜斿洓鎸囩ず姝g‘绛旀锛氫腑鍗庝汉姘戝叡鍜屽浗鍦熷湴鏀归潻娉?3銆佹柊涓浗寤虹珛鍚庯紝闈㈠鎴戜滑鐨勫浗鎯咃紝绀句細涓讳箟鐨勫伐涓氬寲妯″紡鍙兘瀛︿範锛? 锛夈€?A.瑗挎柟妯″紡B.鎷夌編妯″紡C.鍗板害妯″紡D.鑻忚仈妯″紡姝g‘绛旀锛氳嫃鑱旀ā寮?4銆?951骞村簳鍒?952骞?0鏈堬紝涓崕浜烘皯鍏卞拰鍥藉湪鍏氭斂鏈哄叧宸ヤ綔浜哄憳涓紑灞曠殑鈥滀笁鍙嶁€濊繍鍔ㄥ寘鎷紙锛夈€?A.鍙嶈椽姹?B.鍙嶆氮璐?C.鍙嶈璐垮彈璐?D.鍙嶅畼鍍氫富涔?姝g‘绛旀锛氬弽璐薄;鍙嶆氮璐?鍙嶅畼鍍氫富涔?5銆佷腑鍥?0涓栫邯鍏竷鍗佸勾浠g殑閲嶈绉戞妧鎴愭灉鍖呮嫭锛? 锛夈€?A.1964.10.16 绗竴棰楀師瀛愬脊B.1967.6.绗竴棰楁阿寮?C.1970.1.绗竴鏋氫腑杩滅▼瀵煎脊D.1970.4.绗竴棰椾汉閫犲崼鏄?E.1975骞达紝鍙洖鏀跺崼鏄?姝g‘绛旀锛?964.10.16 绗竴棰楀師瀛愬脊;1967.6.绗竴棰楁阿寮?1970.1.绗竴鏋氫腑杩滅▼瀵煎脊;1970.4.绗竴棰椾汉閫犲崼鏄?1975骞达紝鍙洖鏀跺崼鏄?6銆佹柊涓浗鐨勬垚绔嬪紑鍚簡涓崕姘戞棌鐨勫巻鍙叉柊绾厓銆?A.瀵?B.閿?姝g‘绛旀锛氬7銆?950骞?2鏈堣嚦1951骞?0鏈堝湪鍏ㄥ浗鑼冨洿鍐呰繘琛岀殑娓呮煡鍜岄晣鍘嬪弽闈╁懡鍒嗗瓙鐨勬斂娌昏繍鍔紝鏄柊涓浗鎴愮珛鍒濇湡鍚屾姉缇庢彺鏈濄€佸湡鍦版敼闈╁苟绉扮殑涓夊ぇ杩愬姩涔嬩竴銆?A.瀵?B.閿?姝g‘绛旀锛氬瑙侀潰璇撅細涓紪缁艰堪锛氱炕澶╄鍦颁笁鍗佸勾1銆佺涓€娆′笘鐣屽ぇ鎴樼殑鎬ц川鏄紙锛夈€?A.甯濆浗涓讳箟鍚勫浗涓洪噸鏂扮摐鍒嗕笘鐣岃€岃繘琛岀殑涓嶄箟涔嬫垬B.鍗忕害鍥藉弽瀵瑰悓鐩熷浗鐨勬涔夋垬浜?C.鍚岀洘鍥藉弽瀵瑰崗绾﹀浗鐨勬涔夋垬浜?D.鍗忕害鍥借繘鏀诲悓鐩熷浗鐨勪笉涔変箣鎴?姝g‘绛旀锛氬笣鍥戒富涔夊悇鍥戒负閲嶆柊鐡滃垎涓栫晫鑰岃繘琛岀殑涓嶄箟涔嬫垬2銆佸湪鏂版皯涓讳富涔夐潻鍛介樁娈碉紝鍦ㄤ腑鍥界殑绀句細缁忔祹鐢熸椿涓崰浼樺娍鍦颁綅鏄紙锛夈€?A.鍟嗕笟璧勬湰B.楂樺埄璐疯祫鏈?C.灏佸缓缁忔祹D.宸ヤ笟璧勬湰姝g‘绛旀锛氬皝寤虹粡娴?3銆佸湪杩戜唬涓浗鏈€缁堣兘璧伴€氱殑寤哄浗鏂规鏄紙锛夈€?A.璧勪骇闃剁骇鍏卞拰鍥?B.鍗婃畺姘戝崐灏佸缓鐨勬棫涓浗C.鏂版皯涓讳富涔夌殑鏂颁腑鍥?D.鍐涢榾鍓叉嵁鐨勬棫涓浗姝g‘绛旀锛氭柊姘戜富涓讳箟鐨勬柊涓浗4銆佷腑鍥芥姉鏃ユ垬浜夊湪涓栫晫鍙嶆硶瑗挎柉鎴樹簤涓殑鍦颁綅鏄紙锛夈€?A.涓浗鏄鍏堣繘琛屽彂娉曡タ鏂垬浜夌殑鍥藉B.涓浗浜烘皯鐨勬姉鏃ユ垬浜変互涔濅竴鍏簨鍙樹负璧风偣銆傚畠鎻紑浜嗕笘鐣屽弽娉曡タ鏂垬浜夌殑搴忓箷C.涓浗浜烘皯鐨勬姉鏃ユ垬浜夊紑杈熶簡涓栫晫鍙嶆硶瑗挎柉鎴樹簤鐨勪笢鏂逛富鎴樺満D.涓浗浜烘皯鎶楁棩鎴樹簤瀵规帹鍔ㄤ笘鐣屽弽娉曡タ鏂蛋鍚戣儨鍒╁彂鎸ヤ簡鏋佸叾閲嶈鐨勪綔鐢?姝g‘绛旀锛氫腑鍥芥槸棣栧厛杩涜鍙戞硶瑗挎柉鎴樹簤鐨勫浗瀹?涓浗浜烘皯鐨勬姉鏃ユ垬浜変互涔濅竴鍏簨鍙樹负璧风偣銆傚畠鎻紑浜嗕笘鐣屽弽娉曡タ鏂垬浜夌殑搴忓箷;涓浗浜烘皯鐨勬姉鏃ユ垬浜夊紑杈熶簡涓栫晫鍙嶆硶瑗挎柉鎴樹簤鐨勪笢鏂逛富鎴樺満;涓浗浜烘皯鎶楁棩鎴樹簤瀵规帹鍔ㄤ笘鐣屽弽娉曡タ鏂蛋鍚戣儨鍒╁彂鎸ヤ簡鏋佸叾閲嶈鐨勪綔鐢?5銆佸湪鏂版皯涓讳富涔夐潻鍛介樁娈碉紝涓浗浜烘皯缁х画鍙楀埌鈥滀笁搴уぇ灞扁€濈殑鍘嬭揩锛屸€滀笁搴уぇ灞扁€濈殑鍘嬭揩鏄寚锛氾紙锛夈€?A.澶栧浗甯濆浗涓讳箟鐨勫帇杩?B.鏈浗灏佸缓涓讳箟鐨勫帇杩?C.瀹樺儦璧勬湰涓讳箟鐨勫帇杩?D.姘戞棌璧勬湰涓讳箟鐨勫帇杩?姝g‘绛旀锛氬鍥藉笣鍥戒富涔夌殑鍘嬭揩;鏈浗灏佸缓涓讳箟鐨勫帇杩?瀹樺儦璧勬湰涓讳箟鐨勫帇杩?6銆佸崄鏈堥潻鍛藉紑杈熶簡浜虹被鍘嗗彶鐨勬柊绾厓銆?A.瀵?B.閿?姝g‘绛旀锛氬7銆佽祫浜ч樁绾у叡鍜屽浗鐨勬柟妗堝湪杩戜唬涓浗琛屼笉閫氥€?A.瀵?B.閿?姝g‘绛旀锛氬瑙侀潰璇撅細绾㈣壊鍩哄洜锛岄潻鍛界簿绁?1銆佷腑鍥藉叡浜у厷闈╁懡绮剧鐨勫巻鍙茶捣鐐规槸锛? 锛夈€?A.绾㈣埞绮剧B.浜曞唸灞辩簿绁?C.寤跺畨绮剧D.瑗挎煆鍧$簿绁?姝g‘绛旀锛氱孩鑸圭簿绁?2銆佽タ鏌忓潯绮剧鐨勬牳蹇冩槸锛? 锛夈€?A.涓や釜鏁簬B.涓や釜鍧氭寔C.涓や釜鍠勪簬D.涓や釜鍔″繀姝g‘绛旀锛氫袱涓姟蹇?3銆佷腑鍥藉叡浜у厷闈╁懡绮剧鐨勭孩鑹插熀鍥犲寘鍚紙锛夈€?A.鍧氬畾椹厠鎬濅富涔変俊浠?B.瀹炰簨姹傛槸C.鑹拌嫤濂嬫枟D.鍕囦簬鐗虹壊姝g‘绛旀锛氬潥瀹氶┈鍏嬫€濅富涔変俊浠?瀹炰簨姹傛槸;鑹拌嫤濂嬫枟;鍕囦簬鐗虹壊4銆侀潻鍛界簿绁炵殑涓讳綋鏄腑鍥藉叡浜у厷锛屼笉鍖呭惈浜烘皯缇や紬銆?A.瀵?B.閿?姝g‘绛旀锛氶敊5銆佹柊鏃朵唬闈╁懡绮剧娌℃湁杩囨椂锛屽叿鏈夋椂浠f剰涔夈€?A.瀵?B.閿?。
上篇综述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B )。
A、一千多年B、二千多年C、三千多年D、四千多年2、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A )。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封建宗法等级制度C、君主立宪制D、宗族家长制3、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 B )。
A、道家思想为核心B、儒家思想为核心C、墨家思想为核心D、法家思想为核心4、标志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事件是(A)。
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1680年俄国彼得一世改革C、1789年法国大革命D、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5、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 C)。
A、15世纪前期郑和下西洋B、1644年清兵入关,清王朝建立C、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D、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6、认识(A )是认识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
A、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B、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D、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7、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是因为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 A )。
A、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C、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8、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D)。
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C、《望厦条约》D、《南京条约》9、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B )。
A、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旧民主主义社会10、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包括( A )。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迅速瓦解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遭到破坏C、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D、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11、近代中国最先革命的阶级是( B )。
A、地主阶级B、工人阶级C、农民阶级D、资产阶级12、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C )。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PPT课件

20
• 与欧洲国家相比,中国封建社会的兴起和 发展有着极为突出的特点:
• 首先,中国封建社会建立在较为完备的奴 隶社会基础之上,西欧封建制度建立的奴 隶社会基础因战争遭受了较大的的破坏。
• 其次,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由分散的数个 封建政权统一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的过 程。从秦朝开始到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 大多主要是中央集权制的国家。西欧则由 于经济上的分散、政治上的分裂割据,从 未形成一个统一和相对稳定的封建国家。
黄炎培
23
2、 中国封建社会由盛到衰
•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出现过一些盛世。这种局面 往往出现在一个朝代的前期。
• 从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 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封建社
会的末世。到鸦片战争前夜,清朝的统治危机四伏, 逐渐走向衰落:
(1)政治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日益走向腐败。
鉴真像
17
• (二)通过中外历史的对比,深入 了解在鸦片战争前大约半个世纪左 右,中国就开始落后于西方国家。
18
• 例1:1840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为200公 斤,而美国人均近1000公斤
• 例2:1825年,英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铁 路,到1840年,全世界铁路总里程达9000 公里,而中国还不知铁路为何物。
7
(一)灿烂的古代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的显著特点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影响深远
8
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 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与古埃及、古巴比伦、 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这四大 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 都由于外族的入侵而失去了独立,中断了 古代文明。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传统未 曾中断的古国。
中国近代史多选题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下列条约中,属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是(ABCD )A.中英《南京条约》B.中英《虎门条约》C.中法《黄埔条约》D.中美《望厦条约》E.中英《北京条约》2.西方列强通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 ABCD )A.领土主权B.领海主权C.关税主权D.司法主权E.军事主权3.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 AD )A.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B.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完全殖民地的中国C.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D.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E.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4.西方列强没有对中国实行直接殖民统治的原因是(ABC )A.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B.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C.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D.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外来文化的极力排斥E.帝国主义列强缺乏征服中国的强大实力5.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点是(ABCD )A.帝国主义主义操纵中国财政和经济命脉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着C.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E.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
6.在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变动中产生的新阶级有( CD )A.地主阶级B.农民阶级C.工人阶级D.资产阶级E.买办阶级7.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是( BC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E.帝国主义和中国统治阶级的矛盾8.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是(AC )A.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学习西方,推动工业和科学发展C.实现国家富强和人的富裕D.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E.破除迷信,解放思想9. 毛泽东指出:近代以来,中国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条约的根本原因是(A C )A.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 B.一是社会制度的落后C.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D.二是文化思想的落后10.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D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B.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C.封建主义资本主义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11.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变化( B C)A.中国完全变成了外国的殖民地 B.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C.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D.中国仍然延续着传统封建社会的形态12.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与西方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ABC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美《望厦条约》 C.中法《黄埔条约》 D.中俄《北京条约》13.中国封建历史上出现的“盛世”有( ABC)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康雍乾盛世” D.“开元之治”(开元盛世)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19世纪下半期,沙俄通过(ABCD )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了侵入中国的大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干涉和控制,清王朝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入半殖民地。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的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战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个主要矛盾。
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落在中国人民肩上的双重历史任务。
因此,中国革命进人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么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两大主要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
当列强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时,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其他矛盾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而当列强改变侵华手段与方式,使用经济、政治等非军事的手段和以间接的“以华治华”而非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方式时,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突出。
当国内的革命战争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存在形成根本威胁时,则两个主要矛盾重合为一,帝国主义与封建阶级为一方,人民大众为一方,双方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史选择题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B )A.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半资本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中国封建社会的起止时期是(a )A.公元前5世纪到1840 年鸦片战争B.公元前770年至1840年C.公元前221年至1840年D.公元前475年至1949年3.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近代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 A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小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5.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是( A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荷兰资产阶级革命C.美国资产阶级革命D.法国资产阶级革命6.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D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7.中国工人阶级开始形成于( C )A. 19世纪50—70 年代B. 19世纪 40—70 年代C.19世纪50-60年代D. 19世纪40—90年代8.我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C)A.《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南京条约》D.《天津条约》9.19 世纪初,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是( A )A.英国B.美国C.俄国D.德国10.中国近代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D )A.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11. 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是( C )A.地主阶级 B.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农民阶级1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根本的变化是( A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C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D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13.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 ( A ) 。
中国近代史判断题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 T )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仍然是封建经济。
( F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3.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 T )4.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社会形态。
( T )5.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
( T )6.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 T )7.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 F )8.近代中国尽管已经丧失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国地位,但仍然维持着独立的国家形式。
(T)第一章1.1894年11月,英军攻陷旅顺后,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屠杀中国居民约2万人。
(×)日军2.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昂船洲。
(×)《北京条约》3.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落后和人民贫困。
(√)4.在中国近代史上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的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法战争5.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中国武器装备落后。
(×)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6.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战争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7.1841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海国图志》。
(×)《四洲志》8.近代中国由于经济技术落后,不应该进行反侵略战争。
(×)9. 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0.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为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11. “落后就要挨打”。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反侵略斗争只是加剧无谓的牺牲。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土地方案在太平军占领的地区得到了实施。
中国近现代史新纲要三习题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章三习题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 )。
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义和团运动D.甲午战争2. 下面不属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条约( D )。
A.《虎门条约》B.《黄埔条约》C.《望厦条约》D.《北京条约》3. 中国近代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C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B.资本家和工人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D.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二、多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阶级是(BC )。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D.官僚资产阶级2.下列对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经济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ABCD )。
A.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断发展B.政治上,清王朝实行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已腐败不堪C.文化上,清朝实行严厉的文化专制政策,钳制人们的思想及反抗意识D.对外关系上,清王朝长期实行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的闭关锁国政策3.对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CD )。
A.完全对立、坚决反对的B.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C.完全依赖、坚决追随的D.只反对本国封建主义,不反对外国资本主义4.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AC )。
A.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向西方学习的同时保存君主制度C.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D.铲除封建专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5.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C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B.资本家和工人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D.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复习题: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怎样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3.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预习题:1.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2.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3.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原因何在?阅读文献:1.马克思:《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1857年3月)2.列宁:《对华战争》(1900年9-10月)3.毛泽东:《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一)(1963年9月)4.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节选)(1894年11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A)为核心。
上篇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① 新的封建王朝建立;
② 君主吸取历史教训,励精图治,社会 政治清明经济恢复发展,出现盛世;
③ 政治上皇权的高度集中必然导致政治 腐败,地主土地所有制产生土地兼, 阶级矛盾加剧,就王朝瓦解,新王朝 建立。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2.封建社会的特征
(2)政治特点: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 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社会结构特点: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 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突出父权、夫权和君权
(4)文化特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实行 文化专制主义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中国的对外贸易, 从1865年开始出现入 超。此后,除1872年 到1876年曾一度小量 出超外,一直是入超, 而且数额越来越大。
经济掠夺
三、经济掠夺
(三)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的主要 形式:垄断中国的铁 路、航运和矿业在中 国通商口岸开设洋行 自由开工厂、办银行、 修银行、开矿山。
最早的资本输出:开银行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 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四)近代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西方列强入侵……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一)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两对主要矛盾互相交织和交替作用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二)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两个任务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80年

林则徐
美丽的罂粟花,其果实是 制做鸦片的原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3、鸦片战争的结果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 的失败而结束 • 1842年8月29日 签订中英《南京条 约》,1843年又签订 中英《虎门条约》. 美国和法国又强迫 清政府分别签订中 美《望厦条约》和 中法《黄埔条约》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894年 1913年 1919年 1923-1927年 产业工人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中国资产阶级主要来源于 4、中国资产阶级的形 买办、商人、官僚、地主。 成及其特点 建立厂矿数 资本额 官僚资产阶级是革命的敌 (单位:个) (单位:万元) 人;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 500 12000 450 的力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评说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 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 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 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 危机。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1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政治 经济 外交 文化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开展工业革命,资本主 义工商业发达 殖民扩张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中 国 封 建 社 会 漫 长 的 原 因
(1)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与自给 自足的小农经济 (2)高度中央集权的 封 建 君主 专制制 (3)族 权 与 政 权 相 结 合 的 封建宗法等级制 (4)以 儒 学 为 核 心的文化思想 体系与文化专制主义
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鸦片战争前夕清王朝的统治危机 政治 经济 外交 文化 国防 君主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闭关锁国,固步自封 文化专制,控制思想 国防废驰,军队腐朽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2). 战争的借口
a、亚罗号事件 b、马神甫事件 (3.)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第一阶段, 1856年10月23日战争开始到 第一阶段,从1856年10月23日战争开始到 1858年 月签订《天津条约》 1858年6月签订《天津条约》 第二阶段,从1859年6月大沽口之役到1860 第二阶段, 1859年 月大沽口之役到1860 10月 北京条约》 年10月《北京条约》的签订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1840------1919) (1840------1919) ------
综述
风云变幻的80 风云变幻的80年 80年
历史概述 1840年到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年到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从1840年到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可以说是中国社会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也是中华民族苦难屈辱的八十年。在这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也是中华民族苦难屈辱的八十年。 80年中 一方面由于西方列强一次又一次的侵略, 年中, 80年中,一方面由于西方列强一次又一次的侵略,使中国社 会由一个主权完全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会由一个主权完全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另一方面,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解放, 建社会;另一方面,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解放, 进行了不屈不饶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 进行了不屈不饶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虽然旧 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取得最终胜利, 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取得最终胜利,但毕竟结束了统治中国长 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也粉碎了西方列强灭亡中国的狂妄 野心。 野心。
(3)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 (3)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
a.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7 a.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 1843年 月和10 10月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月和10月,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 条约》 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b.1844年7月3日,中美《望厦条约》; b.1844年 中美《望厦条约》 c.1844年10月24日,中法《黄埔条约》 c.1844年10月24日 中法《黄埔条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教学目标: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明确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主要矛盾和面临的历史任务,从而对本编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教学重点: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特点和阶级状况
教学难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特点
教学时间:2学时
主要内容: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长时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
从19世纪中叶开始,清朝统治危机四伏,逐渐走向衰落。
衰落的表现:
1、政治上的黑暗腐败
2、经济上落后
3、军事上军备废弛,国防力量虚弱
4、思想文化上的专制主义
5、阶级矛盾尖锐,人民反抗不断。
(三)鸦片战争前的西方
1、一批欲称霸世界的西方列强的出现
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之时,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非常迅速,
(1)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A、英国率先确立资产阶级专政
B、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
C、英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军(海上霸权)
D、19世纪初,号称“日不落帝国”
(2)法国是当时仅次于英国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
(3)沙皇俄国有“欧洲宪兵”之称。
(4)美国是资本主义的后起之秀。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
鸦片战争前夕,世界资本主义已有较大发展。
资本主义愈发展,其内部的原料、市场就越不能满足需要,就需要向外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因此,马克思说:“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生存的原则”,“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中,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经济技术落后、国力衰微、国防空虚而又地大物博的中国便成为他们侵略的对象。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战争起因:英国的殖民扩张;英国为了保护罪恶的鸦片贸易。
2、战争过程:1840年6月~1842年8月
3、条约及内容:
(1)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7月和10月,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2)1844年7月3日,中美《望厦条约》;
(3)1844年10月24日,中法《黄埔条约》。
4、后果:
政治上,战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国家,在自己的领土上行使全部主权。
战后中国的领土被割裂,英国割占了香港,葡萄牙于1849年强占了澳门,中国的主权的独
立也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领事裁判权的确立和租界的形成使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允许外国兵船在中国各港口“巡查贸易”使中国的领海主权也遭到了破坏,中国成为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国家;
经济上,战前中国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国家,战后,外国的大量商品涌入中国,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了猛烈的冲击,东南沿海一带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开始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成为经济上的半封建国家;
(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何谓半殖民地半封建
半殖民地:相对殖民地而言,表面上保持形式上的独立,宗主国未设置殖民机构、派驻总督,而是通过保留没有实权的封建政府,实行间接统治,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投资场所以及廉价劳动力供应地,他们也获得了驻军权。
半封建:封建皇权制遭到来自外部和内部力量的冲击;自然经济日益走向解体,封建统治的根基——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思想文化上,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入,动要和破坏了传统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统治,推动了近代中国启蒙运动的发展,但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有广泛深刻的社会基础,严重阻碍着中国社会的进步。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教材P11~12)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1、旧阶级的变化:
(1)地主阶级:军阀、资本家、地主
(2)农民阶级:自耕农、贫、雇农(流入城市)
2、新阶级的产生
(1)无产阶级:
A.组成:通商口岸的码头工人;外国轮船雇用的中国海员,外面资本家在中国设厂,兴建各种建筑工程的雇佣工人;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中的工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办的近代企业中的工人。
B.形成过程:(a)19世纪40~50年代,第一批产业工人产生;(b)19世纪60~70年代,第二批产业工人产生;(c)一战期间,第三批产业工人产生。
C.特点:(a)分布集中;(b)产生较早(比资产阶级早30年),人数少;(c)与农民有天然联系;(d )所收压迫世界罕见。
(2)资产阶级:买办、商人、地主、官僚、华侨等等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依据来源不同,中国资产阶级可分为两个部分:
A.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是和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买办的封建的垄断资产阶级,集封建性、剥削性、买办性、寄生性、垄断性于一身。
B.民族资产阶级:(a)由投资于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及商办企业的官僚、地主、买办商人转化而来的;
(b)机器生产的手工工场场主转变而来。
特点:(a)革命性:它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反对外国资
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束缚的革命要求;
(b)妥协性、软弱性、动摇性:它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本身的力量又很薄弱,因而缺乏反侵略和反封建
的坚决性。
这种两重性对后来的革命运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主要矛盾
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民族矛盾),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阶级矛盾)。
其中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有两大历史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和实现近代化
(1)反帝反封建革命反帝反封建革命是为了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实现近代化实现近代化是为了改变中国经济文化的落后地位,实现国家富强,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
(1)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独立,就不能实现近代化,所以只有革命才能为中国的近代化打开新天地
(2)实现近代化是民族独立的保证,近代中国落后挨打证明了这一点。
思考题: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2、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即七一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