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15 李清照词二首

合集下载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15李清照词二首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15李清照词二首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声声慢》) (《夏日绝句》)
自主探究 句段点评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永遇乐》开篇“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两句描画出一幅夕阳娇艳、晚云瑰丽、“夕 阳无限好”的图景,而全词表现的却是李清照在国破、家亡、夫死之后的无限伤感, 开篇这两句是否与全词的意境一致?为什么?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2.写作背景 《鹧鸪天·桂花》 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学界尚无确考。李清照在24岁时,因其夫赵明诚奔父丧, 加上当时的党争的连累,曾居乡里多年,从这首词的内容XXX看,或许作于这一时 期。 《永遇乐》 此词的具体写作时间、地点,难以准确考定。但从作品所写的内容以及所表达 的情感,可以断定是靖康之变以后,词人流落江南时所写。教科书的“资料信息”所 录宋人张端义《贵耳集》说李清照“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 《永遇乐》词”应是可信的。李清照这个时期的境遇和心态与靖康之变之前相比, 是截然不同的。
提示:这两句与全词的意境一致。这首词一开头就设下三个疑问。从这三个疑 问中,人们可以看出一个漂泊者的内心活动,也可以感受到这三个疑问是从一颗饱 受创伤的心灵发出来的。那天是元宵佳节,太阳刚刚下山,和太阳正好相对的月亮 就从东方升起来了,它透出轻纱似的云霭,恍如一片浑圆的璧玉,晶莹可爱;西边低 空,太阳却像是熔开了的金块,慢慢沉落下去,风景真是美丽极了。这样明朗的元宵, 正是看灯的好机会,可是,词人却别有心事,她看着这天色,突然涌出了“人在何处” 的疑问。这真是情怀惨淡的一问,是曾经在繁华世界度过多少个热闹元宵,而今却 痛感“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沧桑之客的特有疑问,更是带着她特有的孤身流落的情 怀而发出的疑问。
自主探究 句段点评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5李清照词二首永遇乐(落日熔金)教案1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5李清照词二首永遇乐(落日熔金)教案1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永遇乐(落日熔金)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和学习,体会词中作者家国无依的“悲”情。

2了解并掌握此词的表现手法。

3通过学生赏析“悲”情意味的语句来提高鉴赏能力和增强情感体验。

4通过学生对于作者“悲”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1 了解并掌握文中反衬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2引导学生赏析相关语句,升华学生对于此词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提及前段时间的热播古装剧《知否,知否,应知绿肥红瘦》引入对李清照的相关词作《如梦令》二首,《一剪梅》和《声声慢》的回顾,并对比其前后写作情感的变化,以此激发学生对李清照的兴趣。

二走进李易安:通过约四分钟的视频播放,形象的展现李清照的生平,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其词作情感前后期变化的原因。

三初读感知:播放示范性朗诵音频,纠正相关字词的读音,并让学生模仿其节奏和音调朗诵全文,初步感知词中的感情基调。

四品鉴体验:1明确全文感情基调“悲”.但全文并无一悲字,那么文章是怎样表现这种情感的了?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上片分析:通过“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怎么表达”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鉴赏词的上片,并逐一对“人在何处”,“春意知几许”,“次第岂无风雨”进行提问,以让学生深切的感知作者的心境,之后总结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反衬”。

(1)写了什么 ? (2)表达了什么 ? (3)怎么表达 ?落日晚霞孤苦无依绿柳笛声兴趣索然以乐(景)衬哀(情)良辰美景忧心忡忡“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王夫之《姜斋诗话》小结上片的情景交融,并以此时元宵节中作者的情感为线索,激发学生对作者在昔日元宵节时情感的求索,从而引出对下片的学习。

3下片分析:(承接上片小结,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1)作者在昔日元宵佳节的兴致如何?哪个字最能体现?为什么?心情愉悦,兴致盎然。

“争”,生动的写出了当时女子精心打扮,莺歌燕舞,互相比美的热闹景象。

(2)作者通过回忆对今昔元宵节进行了对比,这种手法在文中哪里还有体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昔日乐与今日悲;故国之思,盛衰之慨,身世之悲!他人乐与我伤悲;小结下片,着重强调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15课李清照词二首教案(粤教版选修教案设计)

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15课李清照词二首教案(粤教版选修教案设计)

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15课李清照词二首教案(粤教版选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李清照词中通过底座来画龙点睛的手法。

2.体会心理活动的描写。

3.把握李清照婉约词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把握李清照婉约词的特点;感知词人的内心世界;鉴赏词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介绍我最喜欢的一位词人,她就是我国古代第一才女——李清照。

我们就通过学习她的两首词《鹧鸪天》和《永遇乐》来走进这位才华横溢的奇女子。

二、推进新课——作者介绍:1、李清照 (1084一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

其父是当时的著名学者。

丈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的行政长官。

他们婚后的生活很优裕,搜集了大量的书画金石,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靖康之变,李清照的家庭遭到严重的摧残,她也被迫南渡,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她精神上遭到沉重打击。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她又在浙东亲历变乱,四处流浪。

此后即在孤苦寂寞中度过凄惨的晚年。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文学家。

诗词文都写得很好,可惜诗文流传至今的为数不多。

她的作品留存至今较多的是词。

她的词作,从数量看,较之其他名家也不算多,但几乎每篇都是精品佳作,是公认的宋词一大家。

早期的作品,韵调优美,内容只限于闺情相思之类。

南渡之后,深厚的故土之思,凄苦的身世之感,使得她的词作内容丰富得多,主题的社会意义也扩大了。

她的词,从内容看,绝大多数是言情写愁,都写得很精到,很富于特色。

她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奇,善于用白描手法塑造出鲜明动人的艺术形象,在语言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从艺术风格看,绝大多数作品是婉约的,她被看作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

2、词风变化:(1)由于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越,家庭幸福,所以前期作品大多都写一些闺中情思,少女情怀,山水美景及思念丈夫的离情别绪。

例如:《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剪梅》:“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粤教版-语文-高二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三单元第15课李清照词二首

粤教版-语文-高二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三单元第15课李清照词二首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女词人,工诗能文,更擅词。从她的 词中可以看出,她的生活领域和精神境界比封建社会一般女子的宽阔。 她前期的词作真实地反映了闺情思绪,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 的追求,词风明快妍丽,婉约动人,清俊疏朗。南渡以后,她的作品发 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和忧国忧乡的情绪,流露出了 她对北方失地的深切怀念。在她后期的词作中还充分地表达了其在孤寂 生活中深重的哀愁,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苦难和个人的不幸命运。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交的词作大家,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词具有极高的 艺术感染力,常常选取一些生活片断入词,极具体、极细致地反映了自
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未醒,可见醉得深沉;醉深说明愁重,愁重表明思 乡之强烈。末句重用“消”字,句调圆转轻灵,而词意却极沉痛。不直 接说愁,说思乡,而说酒,说熏香,词意含蓄隽永。
名句识记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考点演示 本词通篇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 这首词通篇采用对比手法,上片写早春之喜,下片写思乡之苦, 以美好的春色反衬有家难归的悲凄,深切感人。
答案
2.阅读《永遇乐》,回答下列问题: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答案 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 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下片着重写词人南渡前在汴梁过元宵佳 节的欢乐心情,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
(2)“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有什么写作特色? 答案 点出时令是初春。上句从视觉着眼,写早春时节初生细柳被 淡烟笼罩;下句从听觉落笔,通过笛声传来的哀怨曲调,联想到 “砌下落梅如雪乱”的初春景色。
答案
三、疑难探究 3.有人评价《鹧鸪天·桂花》一词“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 论入词”,请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词人以议论入词,议论桂花之美。 “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是直接赞叹桂花。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为第二层议论,以“梅”、 “菊”来衬托桂花,侧面赞美桂花。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以嗔怪屈原来 间接表达桂花之独特。三层议论,将自己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推到极致。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5李清照词二首永遇乐(落日熔金)教案2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5李清照词二首永遇乐(落日熔金)教案2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永遇乐(落日熔金)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以乐景衬哀情、对比手法的运用。

2.领会李清照在词中流露的身世之悲、知音之叹及故国之思。

二、教材分析
《永遇乐(落日熔金)》是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的李清照的一首婉约词代表作。

词作通过对中州盛日元宵节热闹情景和欢乐生活的回忆,与今日元宵节对比,突出表现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处境、今不如昔的盛衰之感和深沉的怀念故国之情,同时隐含有对偏安一隅的宋朝权贵的无声却悲愤的抗议。

教学重难点:
1.鉴赏以乐景衬哀情及对比手法。

2.感受词人的动荡飘零的身世之悲、孤独凄凉的知音之叹和深沉悲愤的故国之思。

三、教学策略
讲授法、朗读法、提问法、表格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

四、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永遇乐
李清照
对比景美(乐)情悲(哀)身世之悲
盛日(昔)憔悴(今)故国之思
反衬相招(他)谢他(己)知音之叹。

3.15+李清照词二首+课件(粤教版选修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3.15+李清照词二首+课件(粤教版选修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赵明诚读了以后,很感动,非常赞赏妻子的才学,同 时,也惭愧自己写不出这样动人的词句。赵明诚也是 个很有学问、善作诗词的人,不肯在妻子面前甘拜下 风,决心要写出比《醉花阴》还好的词来。于是,他 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一连写了三天三夜,填了五十 首词。 朋友陆德夫来看望他,赵明诚便把这五十首词连同李 清照的《醉花阴》混杂在一起,一同交给陆德夫,请 他评论一下高低优劣。因为没有另外说明,陆德夫以 为这五十一首都是赵明诚写的。经过反复仔细的比较, 陆德夫对赵明诚说:“这些词里,只有三句最好。”赵 明诚忙问:“哪三句?”回答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 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恰好是李清照写的。赵明 诚只好“自叹不如”了。
何须:用不着,不需要。 浅碧轻红色: 浅,轻,意动用法。认为 „„浅,认为
„„轻。一般人的审美观点是,花以
பைடு நூலகம்
红为美,而碧牡丹、绿萼梅尤为名贵。
梅 定 妒,菊 应 羞,画 栏 开 和桂花相比,梅花顿生妒意,菊花自当羞惭,桂花是秋天里 画栏开处冠中秋:李贺《金铜仙人辞汉 处 冠中秋。 百花之首,天经地义。 歌》: “画栏桂树悬秋香。 ”此处化用其语。
2.资料链接
《鹧鸪天· 桂花》
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学界尚无确考。李清照
24岁时,其夫赵明诚奔父丧,加上当时的党争的连 累,曾居乡里多年,从作品的内容格调看,或许作 于这一时期。 《永遇乐》
此词的具体写作时间、地点,难以准确考证。但
从作品所写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可以断定是 靖康之变以后,词人流落江南所写。
陵春》)
次第岂无风雨 ?(李 ④元宵佳节,融和天气, ________________ 清照《永遇乐》) ⑤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________ ,却上心头 ________ 。(李清 照《一剪梅》)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15 李清照词二首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15 李清照词二首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15 李清照词二首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性词人。

她的词,时而温婉细腻,楚楚动人;时而纵横豪放,掷地有声。

她在那个视女性为附属物的时代里,巾帼不让须眉。

她追求平等的爱情和独立的人生,在她的身上,新时代女性的特征已经凸显。

她跌宕起伏的一生向我们证明:作为一位词人,她成就卓越;作为一位女性,她意义非凡。

李清照和张爱玲是古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上才绝一代的璧女,若将两人放在同一时空,必定是一对漂亮的并蒂莲,立于文学史册上竞芳吐艳,各现妙姿。

尽管隔山隔水隔着遥远的时空,两位绝代才女在身世爱情及晚年命运遭遇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这不得不让我们承认,上天给了她们惊艳的才华之后,果然在爱情及生活中再不多给一些。

原来上天就是【课内挖掘】李清照与赵明诚:十八岁时,李清照嫁给了太学生(我国古代的大学生)赵明诚。

赵明诚是当时的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幼子,是宋代著名的金石学家。

李清照与赵明诚志同道合,他们不仅都善诗能文,而且都爱好金石(古代铜器和石碑上的字画)学。

李清照帮助赵明诚一起搜集碑文字画,收藏金石器皿,还和他一起,对家中所收藏的商周时期的彝器、汉唐时期的石刻拓本进行整理研究。

闲暇时,夫妻俩诗词唱和,情意深长。

据说在宋徽宗宣和年间,有一年重阳节,李清照写了一首词《醉花阴》,寄给在莱州(今山东掖县)做官的赵明诚。

赵明诚读后叹赏再三,自愧不如。

为了胜过妻子,他闭门谢客,废寝忘食地写了三天三夜,一共写了五十首词。

他把李清照的《醉花阴》夹在其中,给朋友陆德夫看。

陆德夫细细地读了几遍,说:“只有三句极好。

”“是哪三句?”赵明诚追问。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公元1127年,赵明诚的母亲在江宁去世,赵明诚离开任所去奔丧。

宋高宗即位后,他被任命为江宁知府。

第二年,李清照也为避乱来到江宁。

赵明诚来江宁时,曾把家中最名贵的金石字画装了十五车,一起带来。

李清照走后,留在家乡的文物和老家的房子,全都被金兵烧毁了。

夫妻团聚不久,赵明诚又被任命为湖州知府。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三单元 15李清照词二首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三单元 15李清照词二首
第三单元 漫步宋词
15 李清照词二首
栏目 索引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文本拓展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温馨晨读
鸡声茅店月,人迹
哲思品悟
不要对他说不行
美国洛杉矶道奇棒球队领队汤米·拉索达谈怎样应付状态不好
员,他说:
我记得有个球员来问我:“干吗不派我上场?”要是我对
1.《鹧鸪天·桂花》 这是一首咏桂词。作者通过赞扬桂花的色淡香浓、迹远品高, 了自己独特高尚的人格理想,同时也展现了词人超凡脱俗的美学观 2.《永遇乐》(落日熔金) 这是一首描写元宵灯节的词。全词通过对眼下的元宵节和过去 宵节的不同情景对比,以深沉凝重的笔法勾勒出两个截然不同的时 借以抒发自己深沉的盛衰之慨和身世之悲。
三 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情疏迹远( shū ) (2)何须浅碧轻红色( bì ) (3)梅定妒( dù ) (4)落日熔金(rónɡ ) (5)暮云合璧( bì ) (6)闺门多暇( xiá ) (7)捻金雪柳( niǎn) (8)簇带争济楚( cù )
(9)冠冠画冕栏堂开皇处冠ɡu中ān秋 ɡuàn
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自主积累
博观而约取,厚
一 作者视窗
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 称“济南二安”。 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 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 与词风迥异。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2 文脉梳理
咏物:突出桂花“香”

第15课 李清照词二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

第15课 李清照词二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

栏目链接

1.注音
鹧.鸪.( zhè ɡū ) 煞.( shà) 风鬟.(huán)
冠.儿(ɡuàn) 捻.( niǎn ) 霜鬓.( bìn )
骚.人( sāo ) 簇.带( cù )
栏目链接

2.写对字形
玉 bìbì壁璧 画 bì 避 讳
dù 妒 忌 保hù 护
闲xiáxiá瑕暇 疵 蒹jiā 葭

栏目链接
(4)《永遇乐》下片最后两句字面有什么矛盾?这样的矛 盾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这个矛盾就是,上一句说,懒得去看,可是下句有在 偷偷地看,这个矛盾表现了词人复杂的心情:一方面她为自己国 运身世深深忧伤,美好的景致喜庆的气氛只会加重内心痛楚;另 一方面,她热爱生命,执著生活,因此,面对充满生机的春景, 岂能无动于衷,而那些天真无邪的少女在元宵之夜尽情嬉戏的情 景,又怎么不会翻动她内心深处的记忆,而这些美好的回忆,恰 恰成为了对她那满是伤痕累累的心灵的最好的抚慰。

栏目链接
(3)《永遇乐》开篇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两 句描写的是一幅夕阳娇艳,晚云瑰丽,“夕阳无限 好”的图景,而全词表现的却是李清照在国破家亡 夫死之后的无限伤感,开篇这两句是否与全词的意 境不一致,为什么?

栏目链接
明确:这是一种乐景写哀情的手法。面对元宵佳节无限美好的情 景,本应纵情欢乐,情理之中的事情却与下面写谢绝那些驾着香车宝 马来相召的酒朋诗侣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更好的表现了词人内心的 伤感。接下来的一声“人在何处”蕴含了多少欲说还休的悲愤和哀痛 啊,身边至亲至爱的人,风云般聚散,自己身在异乡,孤苦无依,眼 睁睁看着国土沦丧,存在的意识也在丧失,此身何处?如果是在太平 盛世的当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样,诗人很自然地转到当年汴京 欢度节日的回忆上来。

高中语文(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教学课件:第15课《李清照词二首》

高中语文(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教学课件:第15课《李清照词二首》
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
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 “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
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
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对辛弃疾、 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
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 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 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夏日绝句
“悲愁”的区别,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知 人论世。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武陵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 日),宋代(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李清 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 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 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 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 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李清照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 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李清照是 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 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 为“词家一大宗”。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15课 李清照词二首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15课 李清照词二首 Word版含答案

第15课李清照词二首对应学生用书P52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

自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

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

十八岁嫁金石考据家赵明诚为妻。

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并共同从事金石学研究。

早期生活优裕,金兵攻陷汴京后,流寓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

其诗文并美,尤长于词,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多描写闺情相思,反映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明快妍丽。

后期则更多地描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词情凄黯,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其词艺术技巧很高,形式上擅用白描手法,力求创新。

语言清丽雅洁,明白如话,富有生活气息,人称“易安体”。

还写过一些情致豪放之作,风格多样。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鹧鸪天·桂花》受北宋末年党争的牵累,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死后,她曾随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之久。

摆脱了官场上的钩心斗角,离开了都市的喧嚣,悉心研究金石书画,易安室中畅怀对饮,唱和嬉戏,给他们的隐退生活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无穷的乐趣。

他们忘名远利,双双沉醉于美好、和谐的艺术天地中,此情此景,和桂花那种“暗淡轻黄”“情疏迹远”,但求馥香自芳的韵致是何等的相似。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这首词是李清照特定情怀的反映,是一种寄寓和隐喻。

《永遇乐》此词是靖康之变后,作者流寓江南时所作。

(宋)张端义《贵耳集》上卷:“李清照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

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

”可见本词当时是词人晚年流离南宋都城临安期间所作。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举家南逃,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建康形势危急,李清照再度流亡在浙江、福建之间,孤身一人,漂泊无定,境况极为悲惨,最后在孤苦中度过了晚年。

这个时期,李清照的作品较前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和忧国怀乡的情绪,以及在孤寂生活中深重的哀愁,深刻反映了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的命运。

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15+李清照词二首+Word版含答案

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15+李清照词二首+Word版含答案

15李清照词二首课时训练15李清照词二首一、夯基训练1.下列对词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译:(桂花)它色泽暗淡呈浅黄而秉性温雅柔和,虽被人疏远淡忘,却总把浓香留给人间。

B.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译:遗憾的是诗人们对桂花也太没情意了,为什么在那么多赞赏香花美草的诗作中看不见描写桂花的文字呢?C.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译:落日像熔化的金水,金光灿灿,晚霞在落日的照耀下,好比珠联璧合,可我人又置身在哪呢?D.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译:可如今我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也就懒得晚上出门去(夜间出去,既怕被别人瞧见自己愁眉苦脸,也怕看见别人的兴高采烈)。

答案:B解析:“骚人”此处指的是屈原,而非诗人的统称。

2.填空。

李清照,号,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女词人。

她的词以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风,后期词风。

作品集为。

答案:易安居士南渡清丽婉转沉哀凄苦《漱玉词》3.名句默写。

(1)元宵佳节,融和天气, ?(李清照《永遇乐》) (2)李清照在《鹧鸪天·桂花》中用“, ”这十四个字概括描写出桂花的风貌。

答案:(1)次第岂无风雨(2)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二、延伸阅读4.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第(1)~(2)题。

谒金门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谒金门》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开头,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2)试比较两首词在抒情方式上的差异。

答案:(1)以此开头,相当于传统意义上的“起兴”。

粗看仅是写景,细看则是景中寓情,池水被春风吹皱的自然景象暗含孤独女子触景生情的微妙情态。

这样写为全词定下了感情基调,对词的内容也有所提示。

高二语文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 李清照词二首 课件

高二语文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 李清照词二首 课件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 背景呈现 ◆ 《鹧鸪天 桂花》
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学界尚无确考。李清照24岁时,其 夫赵明诚奔父丧,加上当时的党争的连累,曾居乡里多年, 从作品的内容格调看,或许作于这一时期。
《永遇乐》 此词的具体写作时间、地点,难以准确考证。但从作品所写 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可以断定是靖康之变以后,词人 流落江南所写。教科书的“资料信息”所录宋人张端义《贵 耳集》说李清照“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 《永遇乐》词”应是可信的。李清照这个时期的境遇和心态 与靖康之变之前相比,是截然不同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三单元 漫步宋词
15 李清照词二首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三单元 漫步宋词
过目不忘 李清照写词的才能系在其夫赵明诚之上,其在重阳节写了《醉 花阴》寄给赵明诚。赵明诚读之,自愧弗逮(自愧不如),欲胜 之,遂闭门谢客,三天三夜做五十阙,与易安词送于友人陆德 安。陆赏之再三,曰:只三句最好。意指李清照写的那三句: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的才能由此可见 一斑。
自是花中第一流。 2 . 梅 定 妒 ,菊 应 羞 , 画 栏 开 处 冠 中 秋 。 _骚__人__可__煞__无__情__思__ , 何__事__当__年__不__见__收___。 3._落__日__熔__金________,_暮__云__合__璧________,人在何处?染柳烟
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4.元宵佳节,融和天气,_次__第__岂__无__风__雨____?来相招、香车宝 马,_谢__他__酒___朋__诗__侣___。 5.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_铺__翠__冠__儿________, _捻__金__雪__柳________,簇带争济楚。 6.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_如__向__、__帘__儿__底__下__, _听__人__笑__语________。

粤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演练 第三单元15 李清照词二首

粤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演练 第三单元15 李清照词二首

,一、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鹧鸪天桂花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1.这是一首咏物词,借咏桂花抒发词人自己的情怀。

开头两句写出桂花怎样的独特风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抓住首两句中的描写桂花的角度,可以分析出桂花的独特风韵。

答案:开头两句从色暗(色淡、色浅、轻黄)、体柔、迹远(情疏)、香浓(留香)等角度写出了桂花是花中一流的特点。

2.这首词虽为咏物词,但却一反传统,别开生面,由议论构成词的主体,抒写自己的独到见解,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首词除首两句外,几乎都是议论性的语句,有对比、有反衬、有反问,抒发了词人对桂花的赞美之情。

答案:三、四句用群花对比(衬托),赞桂花为花中第一流;五、六、七句用梅、菊反衬桂花为中秋时节花中之冠;最后两句从评说古人入笔,借批评屈原情思不足,忽略桂花,形象地展现了她那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3~4题。

永遇乐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高中语文粤教15、李清照词二首《永遇乐(落日熔金)》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语文粤教15、李清照词二首《永遇乐(落日熔金)》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三单元15、李清照词二首《永遇乐(落日熔金)》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作品的特色。

2.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运用的艺术手法。

2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学习氛围较浓,课前有先去了解李清照的相关生平与创作该诗的历史背景,所以这节课主要联系诗人相关的历
史背景深入讲解这首诗,并学习寓情于景等相关表达技巧。

3重点难点
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理解课文运用的艺术手法。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讲授】教学内容
导入
1、词人简介
李清照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内容只限于闺情相思.
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思夫、思国、思乡。

主题的社
会意义也扩大了,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浓愁、哀愁--悲苦凄凉
2、写作背景
临安(浙江杭州),当时南宋已较安定,元宵节日,临安呈现一派热闹繁荣景象,作者在饱经忧患之余,抚今思昔,作此词以
抒发故国之思,流离之感。

读来似乎淡泊,却包含无限感慨。

此词所表现的故国之思,身世之痛,引起过不少爱国者的共鸣。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粤教高中语文选修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15课《李清照词二首》课件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粤教高中语文选修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15课《李清照词二首》课件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 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 生活,内容只限于闺情相思.
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
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思夫、思 国、思乡。主题的社会意义也扩大 了,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 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说明桂花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泽和浓艳娇媚 的颜色取悦于人。
后句“情疏迹远”,并没有得到什么荣耀和宠 幸,更不会有人给她热捧恭维。但是她的体性温 柔,香留天地之间。
外貌不扬而内秀丰富,品格高洁
形神兼备地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这不仅仅是 写桂花浓郁的芳香,而是寄予了作者美好的心灵。
Hale Waihona Puke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是 动作描写,请你简要分析句中“争”字的 表达效果。
这几句话写的是词人追忆当年元宵节时, 心情欢快,精心打扮的情形,一个“争” 写出了当时女宾满座,莺歌燕舞,搔首 弄姿,互相比美的热闹欢快场面。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 出去”是心理描写,请你说说这些 句子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⑷吹梅笛怨:笛吹奏出《梅花落》的凄凉悲 怨的曲调。《乐府杂录》:笛者羌乐也,古 有《梅花落》曲。 ⑸次第:转眼。 ⑿风鬟霜鬓:形容头发凌乱斑白的样子。 ⒀怕见:懒得。 ⒁不如向,帘儿底下: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深入学习:《永遇乐》开篇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两句 描写的是一幅夕阳娇艳,晚云瑰丽,“夕阳无限好”的图 景,而全词表现的却是李清照在国破家亡夫死之后的无限 伤感,开篇这两句是否与全词的意境不一致,为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声声慢》) (《夏日绝句》)
自主探究 句段点评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永遇乐》开篇“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两句描绘出一幅夕阳娇艳、晚云瑰丽、“夕 阳无限好”的图景,而全词表现的却是李清照在国破、家亡、夫死之后的无限伤感, 开篇这两句是否与全词的意境一致?为什么?
提示:这两句与全词的意境一致。这首词一开头就设下三个疑问。从这三个疑 问中,人们可以看出一个漂泊者的内心活动,也可以感受到这三个疑问是从一颗饱 受创伤的心灵发出来的。那天是元宵佳节,太阳刚刚下山,和太阳正好相对的月亮 就从东方升起来了,它透出轻纱似的云霭,恍如一片浑圆的璧玉,晶莹可爱;西边低 空,太阳却像是熔开了的金块,渐渐沉落下去,景色真是美丽极了。这样明朗的元宵, 正是看灯的好机会,可是,词人却别有心事,她看着这天色,突然涌出了“人在何处” 的疑问。这真是情怀惨淡的一问,是曾经在繁华世界度过多少个热闹元宵,而今却 痛感“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沧桑之客的特有疑问,更是带着她特有的孤身流落的情 怀而发出的疑问。
自主探究 句段点评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1.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点评:这十四字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前句重在赋“色”,兼及体性; 后句重在咏怀,突出“香”字。“暗淡”“轻黄”二词中,“暗”“淡”“轻”三字形容的是桂 花的颜色黄的程度,“体性柔”是说这种花的花身和性质,说明桂花不以明亮炫目的 光泽和浓艳娇媚的颜色取悦于人。桂花虽色淡光暗,却秉性温雅柔和,情怀疏淡,远 迹深山,只将浓郁的芳香留给人间。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15 李清照词二首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1.连线作者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她对诗、词、散 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其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 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李清照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有《漱玉词》。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1.注字音
鹧鸪(zhè)(ɡū)
鬟(huán)
捻(niǎn)
2.写汉字

和氏bì(璧) bì(壁)画
bì(避)讳
闲xiá(暇)
xiá(瑕)疵
蒹jiā(葭)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3.解词义 熔金:形容落日灿烂的颜色。 次第:转眼。 怕见:懒得。 向:在。 4.积名句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2.写作背景 《鹧鸪天·桂花》 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学界尚无确考。李清照在24岁时,因其夫赵明诚奔父丧, 加上当时的党争的连累,曾居乡里多年,从这首词的内容格调看,或许作于这一时期。 《永遇乐》 此词的具体写作时间、地点,难以准确考定。但从作品所写的内容以及所表达 的情感,可以断定是靖康之变以后,词人流落江南时所写。教科书的“资料信息”所 录宋人张端义《贵耳集》说李清照“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 《永遇乐》词”应是可信的。李清照这个时期的境遇和心态与靖康之变之前相比, 是截然不同的。
自主探究 句段点评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2.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点评:“如今”三句是心理描写,其中透露出词人对现实浓浓的感伤和对未来命运 深深的忧虑。历尽国破、家亡、夫死之痛,如今的词人已不再是当年的少女,而变 为形容憔悴、风鬟霜鬓的老妇,哪有心情夜间出去赏灯游乐呢?时代在词人的心灵 上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则横生波澜,词人一方面担 心面对元宵胜景会触动今昔盛衰之慨,加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却又怀恋着往昔 的元宵盛况,想在观赏今夕的繁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一点慰藉。这种矛盾 心理,似乎透露出她对生活还有所向往,但骨子里却蕴含着无限的孤寂悲凉。面对 现实的繁华热闹,她却只能在隔帘笑语声中聊温旧梦。这是何等的悲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