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㈠实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㈡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三、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a.用两条线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对准同种元素。

㈠双线桥法 b.要标明“得”、“失”电子,且得失电子数相等。

c.箭头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

a.用一条线表示不同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

㈡单线桥法 b.由失电子的元素指向得电子的元素,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总数。

c.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Fe2O3+3CO高温2Fe+3CO2 3Cu+8HNO3==3Cu(NO3)2+NO +4H2O四、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总结㈠从化合价升降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㈡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1、在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中,金属元素原子失去电子使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非金属元素原子得到电子使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2、在共价化合物的形式过程中,公用电子对偏向哪一方,该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共用电子对偏离哪一方,该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3、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既与氧化还原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又与元素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㈠守恒律: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反应前后电离总数相等(离子反应)㈡价态律:元素处于最好价态,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

㈢强弱律: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㈣转化律:以元素相邻价态之间的转化最容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有可能生成同一价态的物质);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㈤难易律: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去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到后就越难失去电子。

㈥跳位律在特殊情况下,氧化剂遇到强还原剂时,或还原剂遇到强氧化剂时,元素的价态变化不是临位变化而是跳位变化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课件

举例
化合 反应
点燃 Na2O H2O 2NaOH,C O2 CO2
分解反 应
高温 CaCO3 CaO CO2 , H2 ?SS H2
置换 反应
高温 C CuOCu CO
复分解 反应
AgNO3+NaCl=AgCl↓+NaNO3
表示式
A+B=AB
AB=A+B
A+BC= AC+B AB+CD= AD+CB
断其升降,进而确定得失电子的元素。 ②连单线:连接等式左边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箭头指向氧化剂。
③标出转移的电子总数。
2e
2 MnO2 4HCl(浓)MnCl2 Cl2 2H2O
特别提示:①单线桥表示氧化剂和还原剂中变价元素原子得失电 子的情况;
②不需标明“得”或“失”,只标明电子转移数目; ③箭头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 ④单线桥箭头从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原子指向氧化剂中得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1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从化合价升降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 还原反应的本质。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 3.掌握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
基本概念。 4.了解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 (1)得到氧原子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做
(1)2NaBr+Cl2=2NaCl+Br2 (2)NaOH+HCl=NaCl+H2O
3 MnO2 4HCl(浓)MnCl2 2H2O Cl2
(4)Ca(ClO)2+CO2+H2O=CaCO3↓+2HClO

高中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高中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特征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本质是反应过程有电子得失或发生偏移。

氧化与还原;氧化: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

还原: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

氧化还原反应是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具有相应的升降变化的化学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这种反应可以理解成由两个半反应构成,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此类反应都遵守电荷守恒。

在氧化还原反应里,氧化与还原必然以等量同时进行。

两者可以比喻为阴阳之间相互依靠、转化、消长且互相对立的关系。

有机化学中也存在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的本质是电子有转移,其特征为化合价的升降。

化合价升高,即失电子的半反应是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得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还原对方,自身被氧化,因此叫还原剂,其产物叫氧化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方面的运用
我们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金属,都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从矿石中提炼而得到的。

如制造活泼的有色金属要用电解或置换的方法;制造黑色金属和别的有色金属都是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的方法、制备贵重金属常用湿法还原等。

许多重要化工产品的制造,如合成氨、合成盐酸、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食盐水电解制烧碱等等,主要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石油化工里的催化去氢、催化加氢、链烃氧化制羧酸、环氧树脂的合成等也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3)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3)氧化还原反应

三氧化还原反应一、五对概念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

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二、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

1.‘两表’一规律‘(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2)根据元素周期表来判断①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②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逐渐增强,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3)根据元素周期律来判断①非金属对应的最高价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H2SiO3单质氧化性:Cl2>S>P>C>Si②金属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如碱性:NaOH>Mg(OH)2>Al(OH)3单质还原性:Na>Mg>Al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非金属,得到电子还原成非金属阴离子越容易,其阴离子失电子氧化成单质越难,还原性越弱。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可用如下式子表示:规律:反应物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生成物中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物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生成物中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重要反应类型之一,也是我们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点内容。

本文将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反应的分类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电子转移导致其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的过程。

氧化是指物质丧失电子,氧化态数值增加;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氧化态数值减少。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称为还原剂,起到给予电子的作用;而被还原的物质称为氧化剂,起到接收电子的作用。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1. 电子转移反应:在反应中,物质的电子发生转移,产生氧化和还原两个反应。

例如:2Na + Cl2 -> 2NaCl在这个反应中,氯原子从0氧化态到-1氧化态,被还原,同时钠原子从0氧化态到+1氧化态,被氧化。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和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面以几个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1)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电池工作的基本原理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常见的锌锰电池中,锌被氧化为离子态、释放电子,对应的反应为:Zn -> Zn2+ + 2e-而同样的反应中,二价锰离子被电子还原为更低价的一价锰离子:Mn2+ + 2e- -> Mn+这个反应过程产生的电子在电路中流动,从而实现了电能的转化。

(2)金属的腐蚀现象金属材料在空气中长期暴露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金属腐蚀。

例如,铁在潮湿的环境中会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锈),反应方程式为:4Fe + 3O2 -> 2Fe2O3这种反应对于金属制品的保护和防腐具有重要意义。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1. 锌和硫酸铜的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在这个反应中,锌离子还原为锌原子,硫酸铜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

这个反应在实验室中常用于制备金属铜。

2. 高锰酸钾的还原KMnO4 + 3H2SO4 -> K2SO4 + MnSO4 + 3H2O + [O]在此反应中,高锰酸钾(KMnO4)是氧化剂,会释放出氧气;硫酸(H2SO4)参与反应但不发生氧化还原。

高中化学各反应公式

高中化学各反应公式

高中化学各反应公式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另一物质则失去电子,称为还原剂。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包括:-燃烧反应:燃料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例如:C3H8+5O2→3CO2+4H2O-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例如:2Mg+O2→2MgO-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例如:Zn+2HCl→ZnCl2+H22.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酸碱反应包括:-酸与碱反应: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例如:HCl+NaOH→NaCl+H2O-酸与金属碱反应:酸与金属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例如:2HCl+Mg(OH)2→MgCl2+2H2O-酸与碳酸盐反应:酸与碳酸盐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

例如:H2SO4+CaCO3→CaSO4+H2O+CO23.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中的氧原子数增加的反应。

常见的氧化反应包括:-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例如:2Mg+O2→2MgO-非金属与氧气反应:非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例如:C+O2→CO2-有机物的燃烧反应:有机物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例如:C3H8+5O2→3CO2+4H2O4.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氧原子数减少的反应。

常见的还原反应包括:-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

例如:2Fe2O3+3C→4Fe+3CO2-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例如:Zn+2HCl→ZnCl2+H2-还原剂还原反应: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剂得到电子。

例如:2Na+Cl2→2NaCl5.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反应物中溶解度较低的产物在溶液中析出而生成的反应。

常见的沉淀反应包括:-阴离子交换反应:两种溶液中有交换离子的反应。

例如:AgNO3+NaCl→AgCl↓+NaNO3-阳离子交换反应:两种溶液中有交换离子的反应。

高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图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应用:在化学方程式中标出各物质组成元素的化合价,只要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即可说明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口诀:升失氧氧还原剂,降得还还氧化剂(化合价上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在反应中做还原剂;化合价下降,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在反应中做氧化剂)。

3.化学反应的分类我们把化学反应按是否发生电子转移分成两大类: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下面我们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①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该过程一定伴随着电子得失,故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我们熟悉的Fe + CuSO4 == FeSO4 + Cu,铁失2个电子生成亚铁离子,同时,铜离子得两个电子生成铜单质。

②复分解反应与置换反应性质完全相反地,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并不存在电子转移,故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HCl + NaOH == NaCl + H2O.③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而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既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如:C + O2 =点燃= CO2;2H2O2 =(MnO2)= 2H2O + O2↑;又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如:CaO + H2O == Ca(OH)2;2NaHCO3=△= Na2CO3 + H2O + CO2↑.④当然,我们可以将上述关系用Venn图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关系图4.有关氧化还原的判断①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I.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II. 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特殊地,金属的最低价态为0价,没有负价,故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III.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②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I. 常见的氧化剂及其对应的还原产物i. 活泼非金属单质• X2 → X-(X表示F、Cl、Br、I等卤素)•O2→O2- / OH- / H2Oii. 具有处于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MnO2→ M n2+•H2SO4→ SO2 / S•HNO3→ NO / NO2•KMnO4(酸性条件) → M n2+•FeCl3→ F e2+ / Feiii.其他•H2O2→ H2OII. 常见的还原剂及其对应的氧化产物i. 活泼的金属单质•Na → Na+•Al → A l3+ii.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H2→ H2O•C → CO / CO2iii.具有处于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CO → CO2•SO2→ SO3 / SO42-•H2S → S / SO2•HI → I2•Na2SO3→ SO42-•FeCl2→ Fe3+III.特殊情况i.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是同一种物质,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也可能是同一种物质,如歧化反应和部分归中反应。

高中化学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优秀课件

高中化学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优秀课件

(3)CO2 + Na2O == Na2CO3
化合反响 分解反响 化合反响
(4)Fe + CuSO4 == FeSO4 + Cu
置换反响
(5) Cl2 + 2KOH == KCl + KClO + H2 O (6)2NaHCO3 ==△= Na2CO3 + CO2↑+ H2O
(7)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分解反响 复分解反响
(8) 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复分解反响
(9)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置换反响
是 是 不是 是 是 不是 不是 不是 是
二、氧化复原反响与四种根本类型反响的关系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响是氧化复原反响 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响是氧化复原反响。 置换反响都是氧化复原反响 复分解反响都不是氧化复原反响
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被复原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复原
氧化反响:物质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响。 复原反响:物质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响
③、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响是氧化复原反响
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是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也是氧化 复原反响发生的实质。
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生成MgCl2反响
化学反响:
按反响前后种 类、类别分类
化合反响A+B=AB 分解反响AB=A+B 置换反响A+BC=AC+B 复分解反响AB+CD=AD+CB
按得氧、 失氧分类
氧化反响 复原反响
苹果的腐烂

高中化学知识——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知识——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知识——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1)定义:凡是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2)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3)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和化合价升降的关系如图所示,由于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密切相关,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又是由元素原子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移)所决定的。

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判断的依据就是寻找整个反应过程是否有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

(4)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价的关系: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如Fe3+、HNO3分子中+5价的氮元素;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如Fe、S2-等;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2.氧化剂和还原剂(1)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到电子(所含某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去电子(所含某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

①常常见的氧化剂:活波的非金属单质:O2、Cl2、Br2等;含高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CuCl2等;含某些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浓H2SO4、HNO3、KMnO4、MnO2等。

②常见的还原剂:活波或较活波的金属:K、Cu、Na、Al、Mg、Zn等;较低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FeCl2等;某些非金属单质:C、H2等;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HCl、H2S、KI等。

③在含有可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中,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可以做氧化剂,又可以做还原剂,如Cl2、S、SO2、H2SO3等。

(2)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是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的生成物;还原产物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的生成物。

(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失去电子(或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得到电子(或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4)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或性质是氧化性;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或性质是还原性。

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 第一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 第一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为第一层)或8时达到稳定结构。
思考与交流2:以钠在氯气中燃烧、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为例, 结合原子结构分析引起化合价变化的根本原因?
微观探析 引起化合价变化的根本原因?
失去2×e-、化合价升
高,被氧化
Na
+11
00
+1 -1
得到2×e-、化合价
降低,被还原
Na+ +11
高温
2CuO + C
2Cu + CO2
高温
Fe2O 3 + 3CO
2Fe + 3CO2
化合价降低,失氧,还原反应
小结:化合价升降与反应类型的关系
+2 -2 0 高温 0 +2 -2
2CuO + C
2Cu + CO2
化合价升高,得氧,氧化反应
化合价降低 失氧,还原反应
+3 -2 +2 -2 高温 0 +2 -2
结论:化合价升降的#43;17
Cl
+17
Cl-
微观探析 引起化合价变化的根本原因?
均不容易
电子对偏离,化合价
+1
失去e-
升高,被氧化
H
00
+1 -1
+17
Cl
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
低,被还原
结论: 化合价升降的原因— —共用电子对偏移
形成共用电子对,双方都
+1
+17 达到稳定结构——共赢
A
B、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C、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特征
D、实现Cu2+→Cu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重要的一类反应,也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总结,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理论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又称为电子转移反应,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电子的转移。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称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其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其产品都要写出来,并标记出在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1. 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发生电子的转移,其中一种物质被氧化失去电子,另一种物质被还原获得电子。

2. 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被称为还原剂,因为它使其他物质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被称为氧化剂,因为它使其他物质氧化。

3. 氧化数变化: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数会发生变化。

氧化数是指一个原子在化合物中的电荷数,是衡量氧化程度的指标。

在氧化反应中,氧化剂会使物质的氧化数增加,而还原剂会使物质的氧化数减少。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理论1.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还原反应是指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2.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守恒定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必须是电子的守恒,即总得失电子数等于总得到电子数。

3. 氧化还原反应的质子守恒定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质子也必须守恒,即总失去质子数等于总得到质子数。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腐蚀:金属遭受氧化反应与环境中的氧气发生作用,形成氧化物,导致金属腐蚀。

2. 防锈处理:利用还原剂将金属表面的氧化物还原为金属,形成保护层,起到防止金属进一步氧化的作用,从而防止锈蚀。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1.概念本质:凡有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一类反应称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相等。

特征:是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①双线桥法:②单线桥法:3.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在反应中是作氧化剂还是作还原剂,表观上可通过元素的化合价来判断。

一般来说,元素处于最高化合价时,只能作为氧化剂;元素处于最低化合价时,只能作还原剂;元素处于中间化合价时,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

⑴常见的氧化剂常见氧化剂的氧化性顺序为:Fe3+ >Cu2+>H+ >Fe2+ >Zn2+⑵常见的还原剂有常见还原剂的还原性顺序为:S2-(H2S)>SO32-(SO2、H2SO3)>I- >Fe2+ >Br - >Cl-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和依据氧化性→得电子性(填“得”或“失”),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还原性→失电子性(填“得”或“失”),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

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如:还原性:Na>Mg>Al ,氧化性:浓HNO3>稀HNO31.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金属性(还原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氧化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金属性(还原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氧化性)逐渐减弱。

2.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3. 根据非金属活动顺序非金属的活动顺序一般为:F O Cl Br I S 氧化性逐渐减弱;F—O2—Cl—Br—I—S2—还原性逐渐增强。

4. 依据反应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5.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温度、浓度、酸碱性的关系⑴温度:升高温度,氧化剂的氧化性增强,还原剂的还原性也增强。

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若不同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或氧化剂)发生反应时,所需温度高低不同,则温度低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反之则弱。

高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简称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

它涉及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之间的电子转移。

本文将就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反应类型和应用进行论述。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其中,被氧化的物质失去电子而增加了氧化态,被还原的物质获得电子而减少了氧化态。

这个过程必须同时发生,因为电子不能被独立地释放或吸收。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可分为单个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组成的复合反应。

2.1 单个氧化还原反应单个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只发生一次电子转移的反应。

其中,还原剂是被氧化的物质,它将电子转移给氧化剂,从而自身被氧化。

氧化剂是被还原的物质,它从还原剂那里接收电子,从而自身被还原。

例如,2Na + Cl2 → 2NaCl是氯化钠的形成过程,钠被氧化为Na+,氯被还原为Cl-。

2.2 复合氧化还原反应复合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由多个单个氧化还原反应组成的反应。

在复合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元素、离子或化合物。

例如,4N H3 + 5O2 → 4NO + 6H2O是铵水的氧化过程,氨被氧化为氮气,氧气被还原为水。

3.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3.1 腐蚀和金属防护金属的腐蚀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常见应用。

例如,铁的腐蚀是由于氧气和水导致的电子转移过程。

为了保护金属,常常采取镀层、防锈漆等措施。

3.2 电池和电解池电池和电解池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工作的重要装置。

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电解池则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3 化学分析和定量分析在化学分析和定量分析中,氧化还原反应被广泛应用于物质浓度测定、滴定等实验中。

通过反应的终点或指示剂的变化,可以确定物质的含量。

4. 总结高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

它涉及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之间的电子转移,可分为单个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合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种反应,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也是高中化学课本中必学的重要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某些物质由于其中的参与者之间的电子转移,以化合物的形式互相转化,使物质的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合物中的任意一个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被另一个参与者所摄取,从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通过电子转移而发生的化学反应,一般都在有氧环境中进行。

当某种物质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时,例如铁粉,它会由于其中的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被另一个参与者摄取而发生变化,其中的碳原子变成碳酸化物,羧酸变成碳酸。

而当某种物质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时,同样的,它会由于其中的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被另一个参与者摄取,由于电子转移所形成的自由基进而使得原子同时去氧化和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分为在碱性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在酸性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在中性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碱性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这种反应中,碱性离子被氧化,而还原物质则被还原。

●酸性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酸性物质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碱性物质在此溶液中是被还原的。

●中性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性溶液中可以发生多种氧化还原反应,但最常见的是铜(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u(s)+2H (OH)(aq)→Cu(OH)2(s)+H2(aq)。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践实践是检验知识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学习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理论之后,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实验来更好地理解这种反应。

1.红色石蕊染缸的实验:将红色石蕊放入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容器中,即可使石蕊染上不同的颜色,根据不同的染缸的颜色来判断溶液的浓度,从而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果。

2.氧化钠缩实验: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放难氏溶液的烧瓶中,当原氢氧化钠溶液开始缩后,就可以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果。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反应类型,也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对于深入理解化学反应机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和相关概念。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指的是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

其中,氧化指的是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指的是物质获得电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通常会伴随着电荷的转移和氧化态的变化。

二、氧化和还原的概念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个物质失去电子,被认为发生了氧化。

而另一个物质获得电子,被认为发生了还原。

一个物质在反应中既可以是氧化剂,又可以是还原剂。

氧化剂是指能够氧化其他物质并自身还原的物质,而还原剂则是指能够还原其他物质并自身氧化的物质。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氧化还原反应遵循一些基本规律,包括以下几点:1. 电荷守恒定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荷守恒定律成立。

即反应前后的总电荷数目保持不变。

2. 氧化态的变化: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态会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被氧化的物质的氧化态增加,被还原的物质的氧化态减少。

3.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存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是不可缺少的。

氧化剂能够从其他物质中接受电子,自身被还原,而还原剂则能够将电子转移给其他物质,自身被氧化。

4. 氧化还原电位: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程度可以通过氧化还原电位来判断。

氧化还原电位是指在标准状态下,一个物质在其氧化态和还原态之间接受或者给出电子的趋势。

根据氧化还原电位的高低,可以判断受测物质是偏向于氧化还是还原。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些典型的应用包括:1. 腐蚀的防止: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生在金属表面,产生氧化物,形成防腐层,防止金属的进一步腐蚀。

2. 燃烧过程: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燃料物质失去电子氧化,而氧气则接受电子还原。

燃烧反应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课件:2.3氧化还原反应 (共36张PPT)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课件:2.3氧化还原反应 (共36张PPT)

四、几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
(一)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二)歧化反应
Cl2 + H2O = HCl + HClO
(三)归中反应:
H2SO4(浓) + H2S = SO2↑+ S↓+ 2H2O
目录
(一) 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还原剂只有部分被
__2_:_1 __
(三)归中反应 不同价态的同一元素化合价可升高或降低至某
一中间价态。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遵循以下归中规律:
高价+低价→相同中间价(注“可靠拢、不交叉”)
例题 2H2S+SO2=3S+2H2O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__2_:1___
练习:C + CO2 = 2CO n(氧化产物):n(还原产物)=__1_:_1____
2、氧化还原的实质是( ) A、有氧化剂和还原剂 B、有氧原子得失的反应 C、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D、有电子得失的反应
3、下列说法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剂本身被子还原,生成氧化产物
B、氧化剂是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氧化性) (还原性 )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2、口诀: “失, 升, 氧 , 得, 降, 还, 若 是 剂, 两 相 反 ”
3、Βιβλιοθήκη 氧化剂被还原还原产物
反 (氧化性)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第一讲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规律一、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1.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类别及种类的多少可将无机反应划分为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四种基本类型:试各举一例说明上述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空图用交叉分类法表示反应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空图例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2)没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3)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部分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如:NaO2+SO2=NaSO4等)和没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如:2FeSO4Fe2O3+SO2↑+SO3↑等)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素异型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如:2O33O2),虽然有单质参加和生成,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1)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2)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3)有电子转移(得失和偏移)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剂:(1)得到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的物质(2)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还原剂:(1)失去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的物质(2)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氧化剂还原剂一定是反应物,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同一种物质,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也可以是同一种物质。

3.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后的生成物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后的生成物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一定是生成物。

4.氧化反应:(1)物质失去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的反应(2)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1)物质得到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的反应(2)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5.氧化性:物质得电子的性质,物质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可降低时具有氧化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两者关系 元素原子 被_氧__化__
元素原子 还原 _____
元素化合价_升__高__
物质
元素化合价_降__低__
物质被
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图示关系
2.文字表述
(1)置换反应_一__定__是氧化还原反应。(填“一定”“不
一定”或“一定不”,下同)
(2)复分解反应__一___定__不__是氧化还原反应。 (3)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_不__一__定__是氧化还原反应。 ①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_一__定__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_一__定__是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本质 【重点释疑】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1)从特征和本质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角度
氧化 反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还原 反应
氧化还 原反应
化合价(特征)
化合价升高的 反应
化合价降低的 反应
有化合价升高 和降低的反应
电子转移(本质)
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 反应
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 反应
H2SO4
2ClO2↑+K2SO4+2CO2↑+2H2O,关于此反应的
说法正确的是 ( )
A.KClO3化合价降低,失电子 B.反应中H2SO4体现了酸性和氧化性 C.反应中H2C2O4被氧化 D.H2C2O4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思维建模】解答有关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问题的思维 流程如下:
【解析】选C。由方程式可知:KClO3中氯元素从+5价变 为+4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A错误;反应中硫元素的 化合价没有变化,不表现氧化性,B错误;H2C2O4中碳元素 从+3价变为+4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故C正 确、D错误。
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 子对偏移)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中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化合价有升必有降。 ②电子有得必有失。 ③有氧化反应,必然有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特征 (1)实质:电子的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电子对的偏移。 (2)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高和降低。 (3)关系: 原子失去1个电子,元素的化合价就升高1价; 原子得到1个电子,元素的化合价就降低1价;
提示:不一定。反应3O2
2O3中有单质参加或生
成,但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提示:没有涉及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2个。分析 可知,这几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有铁和稀盐酸间的置换反应、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二氧化碳和氢 氧化钠溶液之间的反应、碳和二氧化碳之间的化合反应,注 意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之间发生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 应。
【母题追问】(1)上题反应中,若生成1分子ClO2,反 应转移几个电子?
提示:1个。KClO3中氯元素从+5价变为+4价,生成1分子 ClO2,反应转移1个电子。
(2)上题反应中,失去的电子总数与得到的电子总数有 什么关系? 提示:相等。KClO3中氯元素从+5价变为+4价,共得到2个 电子,H2C2O4中碳元素从+3价变为+4价,共失去2个电子, 即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3)当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 被还原。 ( ) 提示:×。可能是同种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如 2H2O2====2H2O+O2↑。
(4)Na2O+H2O====2NaOH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提示:×。此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因 此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4.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 (1)特征和本质
【微思考】(1)反应4HCl(浓)+MnO2
MnCl2+Cl2↑+
2H2O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根据该反应思考四种基本
反应类型能否涵盖所有反应?
提示: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锰元素化合价降低,反
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任何一种。
(2)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规律方法】判断元素化合价的常用方法 (1)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钠钾氢银正一价,钙镁锌钡正二价。 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是负二价。 铜正一二铝正三,铁有正二和正三 。 碳有正二和正四,硫有负二、正四和正六。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1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 反应
得氧 物质
3CO+Fe2O3
2CuO+C
2Fe+3CO2
2Cu+CO2
_C_O_
C
发生_氧__化__反应
失氧 物质
结论
Fe2O3
CuO
发生_还__原__反应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_同__时__发生
___有__电__子_转__移_(_得__失_或__偏__移_)_的____ ___化__学_反__应__是_氧__化_还__原__反_应____
【判断题】 (1)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氧元素参加。 ( ) 提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因此与是否有氧元素参加无关。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只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高,而 无元素化合价的降低。 ( ) 提示:×。元素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思考·讨论】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和被还原的物质是
否可以为同一反应物?请举例说明原因。
提示:可以。如反应2KMnO4
K2MnO4+MnO2+O2↑中,参
加反应的KMnO4既表现了还原性,又表现了氧化性。
【案例示范】
【典例】(2019·济南高一检测)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
理剂,实验室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
【易错提醒】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误区
(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反应物不一定只表现出一
种性质。如反应4HCl(浓)+MnO2
MnCl2+Cl2↑+2H2O
中,参加反应的HCl一半表现了还原性,另一半表现了
酸性。
(2)得电子难的元素不一定易失去电子。如碳元素、稀 有气体元素既不容易失电子也不容易得电子。 (3)元素由化合态转变为游离态不一定被氧化,也可能 被还原。如HCl转化为Cl2,氯元素被氧化,CuO转化为Cu, 铜元素被还原。
2.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
氧化 反应
电子得失 _失__去__电__子__ _的__原__子__
电子转移
电___子__对__偏__
_离__的__原__子__
还原 反应
结论
电子得失
电子转移
__得_到__电__ __子_的__原__子__
__电_子__对__偏__ __向_的__原__子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