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生产设计第一章
船舶生产设计

第一章船舶生产设计概论1 船舶工程特点及造船市场竞争需要2 造船技术进步和造船模式改革的需要3 铆接,焊接,区域造船时代进步及新问题------------------------------------------------- 14 船舶生产设计的基本概念5 我国过去和现在船舶设计阶段的划分6 现代船舶设计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作用7 船舶生产设计的性质、含义、目的和推行生产设计的意义8 船舶生产设计的实施要求9 生产设计中设计部门与施工部门的配合关系10 生产设计与原船舶设计体制中施工设计的区别【课堂提问】1. 过去和现代船舶设计分别可分为哪几个阶段?2. 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是属于什么性质的设计?3. 生产设计是属于什么性质的设计?4. 过去的施工设计和现在的生产设计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 311 生产设计内容分类(两种分类方法)12 船体生产设计主要工作13 舾装生产设计的主要内容------------------------------------------------------------ 514 生产设计事前准备工作及作用 ------- 生产技术准备,计划准备,工程控制准备15 建造方针书内容作用16 生产设计图表---工作图—管理表17 生产设计主要流程,搞好生产设计的工作要求【课堂提问】18. 生产设计事前准备的作用是什么?19. 生产设计事前准备的内容包括哪些?20. ----------------------------------------------------------------------------------------------------- 生产设计最终会产生哪些图表?--------------------------------------------------------------- 621 船舶设计规范流程------------------------------------------------------------- 7 ——1422 我国现行的船舶设计体制三种23 生产设计组织形式的两大类型,五种形式 ------------------------------------------------- 15 25 管理组,船体组,机装组,船装组,电装组和电算组的各自职能24 生产设计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 --- 16【课堂提问】1. 我国现行的船舶设计体制有哪三种类型?这三种体制分别适用于什么类型的船厂?2. 生产设计的组织形式归纳起来有那两大类?3. 生产设计室内的管理组的职能是什么工作任务是什么?------------------------------- 1725 推广生产设计的基础和条件(5 条)26. 生产设计对人员素质的要求27. 生产设计的人员大致分三层使用28. -------------------------------------------------------------------------------------------------------------------------- 标准的含义以及.制定、执行统一设计标准的重要性---------------------------------------------- 21 第二章船舶生产设计的事前准备工作1. 生产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含义2. 生产设计准备工作的开展时间3. 生产设计前准备工作的作用及必要4,生产设计前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5,什么是工程控制6,船舶建造原则工艺说明书7,建造方针书定义8,建造方针书的编制要求9,建造方针书与原则工艺说明书的比较----------------------------------------------------- 21 10,建造方针书的主要内容两部分11,。
船舶生产设计第一章船舶生产设计概论

2. 现代造船模式特点: (1)区域造船的空间组织:区域造船法就是用成组技术 & 系统工程的原
理,将整条船按空间划分区域,在一个施工区域内完成“中间产品”经过不 断组合高一级的中间产品最终组合成一条整船。
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作业单元通过定场地、定任务、定人员、定设备、定 标准等可形成一个封闭的,自主管理的作业单元;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将中间 产品外扩,形成企业内的中间产品成品化,企业外的中间产品商品化组织生 产作业。
现代造船模式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B. 现代造船模式的设计方式 一. 传统船舶设计方式 1.传统的船舶设计分为,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三个阶段。方案设
计、技术设计是船舶产品的设计,反映了船舶完工后的最终状态;施工设 计是为船厂提供制造、安装、调试用的施工图纸和工艺文件,是为现场生 产服务的。
2.传统的船舶设计基本上属于产品的设计,它只是设计“船舶产品”而不是 “船舶生产”,如:船体,没有必要的工艺装备和工艺要求,没有详细表 示出结构及零件的制造,安装顺序,施工方法、工艺要领和施工中必需的 各种数据;舾装,只表示设备与系统的原理,布置、要求及安装的最后状 态,没有设备与系统制造,安装的阶段、程序、方法与实验要求等。
方法很难统一为一种标准模式)。
2. 造船模式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按造船技术的发展水平): 第一阶段:按功能 / 系统组织生产的造船模式。 特点:
(1) 船体按结构功能 / 系统,舾装按使用功能 / 系统进行船舶设计和组织 生产;
(2)产品的作业任务分解和分解后的组合,以船舶设计的功能/系统为基准, 由各专业工种以功能系统为导向,先在船台(或船坞等)上按单件作业方 式组装船体,然后在舾装码头按单件作业方式组装完成全部船舶舾装(大 部分如此 小部分如主机等大设备需在船台或船坞安装—小船分段或整造 就是例子)。
船舶生产设计

1船舶生产设计概论1.1船舶生产设计的基本概念1.1.1船舶工程特点及造船市场竞争需要11.1.2船舶生产设计基本概念21.1.3我国引入船舶生产设计的过程31.2生产设计的基本内容1.2.1船舶生产设计的内容及分类31.2.2船舶生产设计的事前准备41.2.3绘制生产设计图表51.2.4生产设计的工作流程及工作要求51.3生产设计的管理体制1.3.1现行生产设计体制141.3.2生产设计组织形式141.4生产设计的特点和作用1.4.1现行生产设计体制151.4.2 生产设计主要作用161.5推行生产设计的基础162船舶生产设计的准备工作2.1原则工艺说明书2.1.1事前准备工作的作用及必要性172.1.2生产设计前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182.2船舶建造方针书的编制2.2.1船舶建造方针书及其编制要求182.2.2船舶建造方针书的内容192.2.3建造方针书的编制方法202.3造船网络图2.3.1造船网络图222.3.2造船生产过程网络图的编制方法222.3.3船台吊装网络图242.4船舶建造施工要领的编制2.4.1船舶建造施工要领概述252.4.2船体施工要领的基本内容介绍252.5计划准备2.5.1计划准备概述282.5.2负荷计划282.5.3日程计划293船舶生产设计编码系统3.1生产设计编码的基本概念3.1.1编码的含义323.1.2造船生产设计编码的分类333.1.3成组技术、组合件333.2制订生产设计编码系统的原则333.3船体生产设计编码系统3.3.1生产设计编码系统的内容组成353.3.2船体结构编码的一般结构形式353.3.3不同工艺流程零件的编码形式363.3.4标准件编码结构形式363.3.5船体结构编码其他系统形势举例364船体建造工艺符号4.1生产设计标准体系4.1.1标准及船舶生产设计标准概述374.1.2生产设计标准体系374.1.3生产设计标准体系的结构374.1.4生产设计标准的级别划分374.1.5生产设计标准的管理374.2生产设计标准内容4.2.1基础标准384.2.2船舶生产设计标准384.2.3生产设计标准举例395船体工作图及管理表5.1船体生产设计的内容5.1.1船体生产设计概要405.1.2船体生产设计的主要内容405.2船体生产设计要领书的编制5.2.1船体生产设计要领书及其编制的目的415.2.2生产设计要领书的作用415.2.3生产设计要领书的主要内容415.2.4生产设计要领书的编制425.3船体工作图的设计出图模式5.3.1绘制船体工作图的两种模式425.3.2工序工位作业对信息的要求和表达方法435.3.3两种出图模式的比较445.3.4出图模式的选择445.4船体工作图5.4.1按工序工位出图的工作内容455.4.2按分段出图的工作图内容475.5套料图5.5.1套料图及其作用485.5.2手工套料485.5.3计算机套料495.6管理表5.6.1管理表及其作用495.6.2零件明细表495.6.3装配长度和焊接长度表515.6.4工时定额表525.6.5分段钢材备料表525.6.6分段重量重心表525.6.7自制、外协、外购、铸锻件清单536船体辅助性作业的设计(什么是造船生产的辅助性作业)6.1吊环及加强材的设计6.1.1吊环的设计536.1.2加强材的设计546.2脚手架的设计6.2.1船台墩木、支柱布置图556.2.2船台脚手架布置图556.2.3分段脚手架搭设图566.3工艺孔、通道及安全设施的设计6.3.1工艺孔576.3.2临时通道576.3.3安全设施577托盘管理简介7.1船舶舾装工程的发展过程7.1.1舾装作业及其特点587.1.2传统舾装597.1.3预舾装技术597.1.4区域西装技术607.1.5国内外预舾装水平607.2舾装综合布置图7.2.1区域西装设计的任务617.2.2舾装综合布置图概念及区域划分617.3编码技术概述7.3.1信息在船舶建造中的重要地位627.3.2编码627.3.3船舶建造采用编码技术的重要性627.4船舶建造编码系统的组成7.4.1船舶建造编码系统的基本构成627.4.2成本区分代码637.4.3作业类型代码637.4.4托盘管理代码637.4.5物资代码647.4.6舾装件代码647.4.7船体结构代码657.5船舶建造编码系统的组成7.5.1船舶建造编码系统的基本构思677.5.2船舶建造编码分类原则67。
船舶生产设计

Ø现代船舶设计可分为: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合同设计合同设计),),),详细设计详细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三阶段Ø初步设计与详细设计是解决造什么样的船的问题.生产设计则是解决怎样造船和怎样合理组织造船生产的问题。
Ø生产设计特点:1生产设计要解决的是“怎样造船”的问题2生产设计将涉及生产设计将涉及,,工艺工艺,,管理融为一体3生产设计必将涉及整个生产体系4生产设计将通过事前准备工作而贯穿整个船舶设计过程的始终5生产设计的过程是在图面上“模拟造船”的过程6生产设计的工作图表式现场生产的唯一依据。
生产设计的基本内容:生产设计的事前准备工作、生产设计图纸和管理表的绘制。
Ø生产设计包括两部分内容:船体生产设计和舾装生产设计Ø舾装生产设计又分为:船装船装,,机装机装,,和电装生产设计和电装生产设计..船装又可分为内装船装又可分为内装,,外装外装,,管装和涂装.内装是以居住舱室为主的室内舾装设计内装是以居住舱室为主的室内舾装设计,,外装指舱室外全船各层甲板的舾装设计外装指舱室外全船各层甲板的舾装设计,,又称甲板舾装称甲板舾装,,管装是指除机舱以外的全船性管系舾装管装是指除机舱以外的全船性管系舾装,,涂装是指全船的除锈处理与涂料涂装设计涂装设计,,包括原材料的预处理Ø生产设计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生产技术准备主要有生产技术准备,,计划准备和工程控制准备三项工作Ø原则工艺说明书与船舶建造方针书的区别:1前者在推行生产设计前编制的综合性造船工艺文件后者是在推行生产设计之后编制的2,前者是由船厂设计部门或者是船体车间前者是由船厂设计部门或者是船体车间,,在方案设计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的同时或之后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的同时或之后((在施工设计阶段在施工设计阶段),),),从整个船厂从整个船厂从整个船厂,,船舶产品的角度品的角度,,以船体为中心和重点以船体为中心和重点,,后者是以船体和舾装为中心和重点Ø船舶建造方针书是以船体为基础是以船体为基础,,以舾装为中心以舾装为中心,,以现代化造船技术为主导Ø建造方针书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两部分:一为合同概要一为合同概要,,主要技术参数和主要无量主要技术参数和主要无量,,基本方针和部门方针二为附图方针和部门方针二为附图,,附表和综合协调。
船舶方案设计和生产设计

船舶方案设计和生产设计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办公桌上,我泡了杯热咖啡,准备开始今天的船舶方案设计和生产设计工作。
我闭上眼睛,让思绪飘回到那些年的海洋梦。
一、方案设计1.船舶类型与功能定位我们要确定船舶的类型。
是货船、客船还是油轮?我思考着。
货船要考虑载重量、航速、船体结构;客船则要关注乘客舒适度、安全系数和观光体验;油轮则要着重考虑油品运输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2.船舶尺寸与布局确定了船舶类型后,我开始考虑船舶的尺寸。
船长、船宽、吃水深度,这些数据在我脑海中浮现。
我要思考船舶的内部布局。
驾驶室、机舱、货仓、乘客舱,这些功能区域如何合理划分,既能保证船舶的性能,又能提高使用效率。
3.动力系统与能源选择动力系统是船舶的核心。
传统的燃油发动机、蒸汽轮机,还是新型的太阳能、风能、电能?我权衡着各种能源的优缺点,力求在满足船舶性能的同时,降低能耗和污染。
4.船舶外观与风格船舶的外观设计同样重要。
流线型的船体、醒目的船头、舒适的驾驶室,这些元素都要考虑进去。
我思考着如何将现代审美与传统船舶元素相结合,打造出一款独具特色的船舶。
二、生产设计1.船体结构与材料生产设计阶段,我要考虑船体结构。
采用焊接还是铆接?船体材料选择钢、铝还是复合材料?我分析着各种材料的性能和成本,力求在保证船舶强度的同时,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2.船舶设备与系统船舶设备包括导航、通信、动力、消防等系统。
我要根据船舶的功能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设计合理的系统布局,确保船舶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行。
3.船舶建造工艺与流程船舶建造工艺包括切割、焊接、涂装等。
我要制定详细的建造工艺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同时,还要考虑船舶建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防护措施。
4.船舶下水与试航船舶下水是建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我要设计合理的下水方案,确保船舶顺利下水。
试航阶段,我要对船舶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确保船舶达到设计要求。
三、后期工作1.船舶交付与验收船舶交付后,我要与客户进行验收,确保船舶符合客户需求。
造船生产设计-资料

2019/10/29
18
三、我国引入船舶生产设计的过程
1978年,我国从日本引入“船舶生产设计”概念,先后经历了研究 、试行和推广、提高两个阶段。
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在1983 年实行设计改革,将船舶设计划分为 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三个阶段的新体制。
2019/10/29
21
【 作业布置 】 P18 思考与练习
一、简答题: 2、3 题 二、选择题: 1、2、3、4 题 三、判断题: 1、2、3、4 题
2019/10/29
2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最后状态,而不表示出设备及系统制造和安装的阶段、顺序、方法与 试验要求等。
因此,船厂施工部门不得不再编制工艺、技术、计划等文件,配合 施工设计图纸来解决怎样造船和如何组织造船生产。
2019/10/29
17
在做法上,施工设计是紧接在技术设计后进行的,设计中往往很少 考虑怎样造船的问题,只有当图纸完成后才交给施工部门考虑怎样建 造的问题。这种先设计、后工艺的做法把设计与工艺完全隔离开来, 给生产的统筹协调带来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2019/10/29
20
【 课堂提问 】
1.过去和现代船舶设计分别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冯雷) 2.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是属于什么性质的设计?(韩永杰) 3.生产设计是属于什么性质的设计?(乐世波) 4.过去的施工设计和现在的生产设计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
不同之处?(徐永斌) 5.生产设计可不可以由船厂的设计部门独立完成?(朱海清)
9
1.我国过去和现在船舶设计阶段的划分
船舶生产设计

船舶工程由船体工程.舾装工程和(涂装工程)组成。
现代船舶设计可分为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三部分组成。
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是解决“造什么样船”的问题。
生产技术准备是事前准备的基础,具体内容包括:确定船舶的建造方针,编制各专业的施工要领,并统筹协调各专业间的生产技术问题,使之最大限度地利用船厂现有设备,发挥施工人员的技艺,提高造船质量与生产效率,确保安全与低成本。
生产设计的主要特点;1生产设计解决的是“怎样造船”的问题2生产设计将设计.工艺.管理三者融为一体等。
建造方针书的内容:一1合同概要2主要技术参数和主要物量3基本方针4部门方针二1绘制必要的附图和附表2综合协调一般情况下船体胎架长度是船长的1.5倍。
分段接缝线应避开结构的折线处150mm以上;在构架人孔边缘设置接缝时,最少应距孔边1|3孔宽以上。
分段余量的位置与板厚.结构形式.吊装程序有关。
综合日程表又叫船舶建造的总计划表。
船舶生产设计编码应尽量避免采用特殊的符号做代号。
生产设计标准体系的含义:生产设计的核心是综合协调,其特点是把设计.工艺.管理等融为一体。
通常使用的船舶生产设计标准有国家标准(代号GB).船舶行业标准(代号CB.CB/T.CB/Z和CB﹡)和企业标准(代号自定义)三种。
余量从广义上来说一般分为补偿余量和切割余量两种;从狭义上来说,就是指切割余量。
不管是补偿余量还是切割余量,我们统称为工艺余量。
在放样时将每一肋距加放0.5---1mm的工艺余量就是补偿量。
船体生产设计的事前准备:1设计要领的确定2对初步设计与详细设计提出要求3与其他专业的预先协调结构处理确保一致性的作用:1典型节点的一致性2各区域结构细节处理的一致性分段工作图的图面设计的内容:1结构细节2零件编码3结构典型节点4预开孔,如管子.电缆通过结构的开孔5安装理论线6结构端部形式7船台散装件8临时通道9装配划线-设绘装配划线图10完工测量-设绘完工测量图装配长度是指部件装配.组合件装配.分段装配和船体总装的定位连接长度。
船舶生产设计课程设计

船舶生产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船舶生产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流程。
2. 掌握船舶结构、船舶图纸的识别和解读。
3. 了解船舶生产中的材料选择、工艺方法及其对船舶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船舶结构图、船体布置图的能力。
2. 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船舶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能参与船舶生产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船舶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敢于尝试新的设计方法和工艺技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船舶生产设计在环保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船舶生产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具有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案例为引导,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船舶生产设计基本原理:包括船舶结构、设计流程、设计规范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船舶图纸识别与解读:涉及船体结构图、船体布置图、电气系统图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船舶材料与工艺:介绍船舶生产中常用的材料、加工工艺及对船舶性能的影响,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CAD软件应用:学习运用CAD软件绘制船舶结构图、船体布置图等,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
5. 船舶生产设计案例解析:分析典型船舶生产设计案例,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6. 船舶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应教材第六章内容。
7. 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团队协作、项目管理,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对应教材第七章内容。
2014生产设计复习题及答案(海华)-(含参考答案)

精品范文,下载后可编辑造船生产设计习题汇总(2014年)第一章概论1、现代船舶设计分哪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的设计内容主要有哪些?答;现代船舶设计划分为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即详细设计的内容是:①提供验船机构规定送审的图样和技术文件;②提供合同中规定送船东认可的图样和技术文件③提出工厂所需的材料、设备订货清单;④提供生产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图样和技术文件;⑤现场施工所需的图样和技术文件。
2、现代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现代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是:⑴区域设计原则⑵中间产品为导向的原则⑶设计、工艺、管理一体化的原则⑷壳舾涂一体化的原则⑸各设计阶段相互结合的原则3、简述现代造船模式的定义。
答:所谓现代造船模式,可理解为以统筹优化理论为指导,应用成组技术原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按区域组织生产,壳、舾、涂作业在空间上分道,时间上有序,实现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均衡、连续地总装造船。
5、生产设计在上世纪50 年代,开创于日本。
我国于1978 年引入生产设计,经历了研究、试行和推广、提高两个阶段。
6、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是解决造什么船的问题,生产设计是解决怎样造船和怎样合理组织造船生产的问题。
8、生产设计管理的内容包括技术管理、计划管理和人才管理。
第二章生产设计标准1、什么是标准?生产设计标准的作用是什么?答:标准是对产品的品种规格、尺寸、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工艺与工作方法、管理等方面所作的统一规定,是从事设计、生产、管理以及商品流通的一种共同技术依据。
生产设计标准作用:统一设计准则、减少设计工作量,提高设计质量,以及便于设计管理等。
2、制定生产设计标准的基本原则和注意点是什么?答:标准的编制要充分考虑设计上的使用要求、密切结构企业生产实际,合理利用资源,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安全上可靠。
注意点是:①在标准推行成熟的基础上,编制技术指标更为先进的标准;②对基础性、通用性标准应先行编制,以提高船舶产品标准化和通用化的程度,为专业化生产创造条件;③要特别重视综合性与技术性较高的标准编制;④有利于简化工作图表的表达内容,有利于减少设计和管理的工作量;⑤引进、消化国包的先进标准,以期加速我国生产设计标准的制订。
船舶生产设计第一章船舶生产设计概论

船舶生产设计的目标
提高船舶建造效率
通过合理的生产设计,优化建 造流程,减少重复作业和资源 浪费,从而提高船舶建造效率
。
降低建造成本
有效的生产设计有助于降低材 料、人工和时间的成本,从而 降低整船的建造成本。
质量问题,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03
船舶生产设计的原则
标准化原则
标准化原则是船舶生产设计的基础,它要求在船舶生产的各个环节中,遵循统一的 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标准化原则的实施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 安全性。
标准化原则还涉及到对生产设备的标准化要求,以确保设备的互换性和通用性,方 便维修和替换。
模块化原则
模块化原则是船舶生产设计的重要思想,它通 过将船舶整体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模块,实现 并行设计和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模块化原则的应用可以简化生产流程,降低生 产难度,同时便于模块的维修和升级。
模块化原则还要求对各个模块进行统一规划和 布局,以确保整体结构的协调性和美观性。
信息化原则
01
船舶生产设计第一章 船舶生产设计概论
目录
• 船舶生产设计概述 • 船舶生产设计的重要性 • 船舶生产设计的原则 • 船舶生产设计的未来发展
01
船舶生产设计概述
船舶生产设计的定义
船舶生产设计是指根据船舶的建造要 求和规范,对船舶的各个生产阶段进 行系统的规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以确保船舶建造过程的顺利进行。
信息化原则是现代船舶生产设计的必然趋势,它通过引入信息 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船舶设计原理_01_船舶设计概要_0104_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

111.4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第一章船舶设计概要1.4 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根据现代造船的特点,船舶设计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完工文件1.4 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在深入分析任务书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全局出发,提出船体、轮机、电气不同专业方面的各种可行性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一个能满足船东要求的合理的设计方案。
一、初步设计初步设计●确定船舶主要要素;●在总布置、主机选型、船体型线、主要性能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工作;●通过计算、绘图、必要的模型试验及分析论证等技术于段,得出决定全船技术形态的总体方案;●在船体基本结构、主要舾装设备、机舱布置、电力负荷及电站配置、机电设备选型等方面开展初步设计。
1.4 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一、初步设计初步设计的关键工作内容是总体设计(1)船体说明书;(2)总布置图;(3)型线图;(4)中剖面结构图及构件计算书;(5)航速、稳性、舱容、干舷等估算书或计算书;(6)机舱布置图;(7)电力负荷估算书;(8)主要设备规格和厂商表。
初步设计应当形成的主要技术文件1.4 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一、初步设计显然,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是初步的。
但是,涉及全船主要技术形态的参数和指标应当是可靠的,技术和措施应当是合理的。
在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所完成的工作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1.4 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一、初步设计主要图纸和技术文件应取得船东认可,作为下一阶段设计的依据。
1.4 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二、详细设计在初步设计所形成的总体设计的基础上,依据造船详细设计合同和经审查通过的初步设计技术文件,对各个局部的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开展各个分项目的详细设计和计算,调整和解决船、机、电各方面具体的问题和矛盾。
最终确定有关设计船的全部技术性能和船体结构,对重要设备和材料提出选型订货的技术要求,等等。
●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送法定检验机构和所入船级社进行审查。
●审查通过后,还需根据审图意见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
船舶生产设计1-5

与生产计划管理、物资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目标成本管理、安全管
理等部门发生密切的关系,必须充分协调相互关系,船厂整个管理体 制也就必然要改革。
工艺与工作方法、管理等方面作的统一规定,使从事设计、生产、管 理以及商品流通的一种共同技术依据。
标准化的水平可以反映出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的科技
水平、管理水平和经济发达程度。 2.制定、执行统一设计标准的重要性
生产设计使用的是统一的技术语言,如果没有合理的、统一的、
共同遵守的设计准则,就难以在资料上准确表达和传递有关工艺及管 理信息;生产设计图表是指导施工的唯一依据,要求确保质量。要提高
设计效率,就要采用简单、规范的手段准确地表达、传递复杂而繁多
的信息。这一切都要依赖设计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017/9/2 8
五、开发和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手段基础) 随着新船型开发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设计需要提供的
信息越来越复杂和Leabharlann 多,用人工方式设计提供工作图表,不仅
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不能适应短周期造船市场的需要。 只有加速开发和应用计算机辅助生产设计软件,才能从根 本上改变被动局面,把生产设计工作深入推广下去,发挥出其
掌握标准和编码的含义和使用方法,他们是推行生产设计的骨干。 要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设计人员知识 结构的更新力度,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017/9/2
6
2.生产设计的人员大致分三层使用
管理层:组成人员必须知识全面,具有较强的总体观念和综合布臵分 析能力,对生产设计业务和工厂情况非常熟悉,有丰富的造船实践经
项目一 船舶生产设计.

任务一 船舶生产的内容及其设计程序
任务二 船体生产设计要领书的编制
任务三 工作图和套料图 任务四 船体辅助性作业的设计 任务五 管理图表
思考与练习题
项目一 船舶生产设计
任务一 船舶生产的内容及其设计程序
一、现代造船模式 二、船舶生产设计含义 三、生产设计的主要内容 四、船体生产设计的模式 五、船体生产设计程序
任务一 船舶生产设计的内容及其设计程序
一、现代造船模式、船舶生产设计的含义
1、现代造船模式 (3)现代造船模式的基本要素 1)中间产品。是最终产品的组成部分。舾装单元和舾装模块是典型的中间产品。舾装单元是对特定区域内(如机 舱)的设备进行合理布置,单独地高效率地制作;舾装模块是将组成一定功能的相关设备、支架、仪表、管路和电 缆等进行组装;在适当时机整体吊入船体进行安装。 2)船体分道建造。以分类成组的中间产品为导向,组成若干个相对独立、最大限度平行作业的生产单元,按工 期要求,保持一定的生产节拍作业。现代造船模式中的区域舾装技术、区域涂装技术、高效焊接技术、信息控制技 术、精度造船技术等都离不开船体分道建造技术。 3)壳舾涂一体化作业。确立了以“船体为基础、舾装为中心、涂装为重点”的管理思想,从设计、采购、生产 计划与控制等方面围绕中间产品进行协调与配合。 2、现代造船模式中的生产设计 生产设计的概念是在日本首先建立的,是追求建立高效的船舶建造和管理方法的产物。在传统造船模式中,通 过船舶设计来解决"造怎样的船"的问题,而"怎样造船"则由工艺部门通过工艺设计加以解决。生产设计打破了"造 怎样的船"和"怎样造船"相分离的传统做法,促进了"两个一体化"的实现。 (1)生产设计的概念、思想和原则 1)中间产品为导向原则。各类零部件、分段、托盘、单元、模块和区域等不同的中间产品,连同其所需的全部 生产资源,以生产任务包的形式进行设计。 2)壳舾涂一体化原则。即通过壳舾涂生产设计之间的协调,最大限度实现各作业均衡、连续地总装造船。 3)设计、工艺、管理一体化原则。即经各部门相互协调,最终把"怎样造船"体现在工作图表和管理图表上,作 为指导现场施工的依据。 4)标准化、系列化原则。必须尽可能地贯彻标准化和系列化原则。
船舶生产设计1-2

1
第一章 船舶生产设计概论
§1-2 船舶生产设计的基本内容
2017/9/2
2
一、船舶生产设计的内容及分类
1.按工程类别分,生产设计包括两部分内容:船体生产设
计和舾装生产设计,其中舾装生产设计又分为:船装、机 装和电装生产设计。 ① 船体生产设计内容 ——从船体放样零件加工结构预装配船体总装 作业的一切设计工作,具体工作为:型线放样、结构放样、 工作图和管理表的绘编。
2017/9/2 13
3.舾装综合布置图
含义:从全局出发,把全船舾装件分区域在图面上统筹协调、综合 布置,做到互不干扰、布置合理、利于施工和维修。 适用场合:船装、机装、电装生产设计。 综合布置图举例
机装综合布置图内容:
主机、辅机、电气设备、基座、各种管路、电缆、箱柜、花铁板 及格栅、扶梯、扶手、吊环等。 机装综合布置图的作用: 除了实现机装的合理布置、便于施工维修外,还有利于深化船体 生产设计的进行(例如为绘制管子开孔图和电缆开孔图提供依据)。
加 工
单元组装
分段舾装
露天舾装
船内舾装
托盘备料
舾装生产设计的内容
2017/9/2
6
2.按顺序(环节)和阶段划分的生产设计内容
① 生产设计的事前准备工作 ② 生产设计图纸和管理图表的绘制
2017/9/2
7
二、船舶生产设计的事前准备
生产设计事前准备的主要工作及作用 主要工作: 进行全船综合统筹与协调,含技术、进度、管理等方面。 具体有三方面: 生产技术准备、计划准备、工程控制准备。 重要作用:作为各专业设计的依据,又作为前两个阶段设计的要求。
主要内容:船舶建造的顺序计划、负荷计划、日程计划、综合日程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现代船舶与现代造船模式
第四阶段:按区域/阶段/类型一体化 组织生产的造船模式
这是上世纪70年代初期形成的造船模式,形成这 一模式的主要因素是: ⑴ 超大型油船的舱内外涂装工程的日益增多及其 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涂装从舾装作业中分离,而形 成独特的涂装生产作业系统; ⑵ 系统工程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在造船中应用 的扩大; ⑶ 70年代初期船舶的需求处于高速增长期,特别
⑴ 初步设计(合同设计)
初步设计的主要任务有三个,一是配合造船合同 签订前,为合同签订提供全船技术规格说明书、总 布置图、中剖面图、主要设备厂商表等;二是造船 合同签订后,按合同及其技术文件的要求,对全船 总体性能、结构、装置、系统等进行设计计算和必 要的试验,确定船舶的主要技术形态;三是为详细 设计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和依据。
⑴ 船体建造按结构功能,舾装按使用功能/系统进
行船舶设计和组织生产; ⑵ 产品的作业任务分解与分解后的组合按船舶设 计的功能/系统,通过放样先船体后舾装,由各工种按 功能/系统分别在船台和舾装码头进行单件作业,直至 形成船体、舾装各完整的功能/系统。
第一节 现代船舶与现代造船模式
第一阶段:铆接、整体建造
BSH(德国海事及水文管理局)、BAPT(德国邮政及
电信管理局)等的规定。
第二节 现代造船模式的设计方式
水域或港口
如船舶须进入美国水域或专属经济区,则应
符合美国海岸警卫队(USCG)的规则;须经巴拿马 运河的船舶,应符合巴拿马运河的规则;须在澳 大利亚装卸货的船舶应符合澳大利亚码头工人联
合会的有关规定等。
三、现代造船模式 1.造船模式的内涵 造船模式的内涵是指组织造船生产的基本 原则和方法,它既反映组织造船生产对产品作 业任务的分解原则,又反映作业任务分解后的 组合方式。
第一节 现代船舶与现代造船模式
2、造船模式的演变
第一阶段:按功能/系统组织生产的造船模式
这就是造铆接船年代的造船模式,其特点是:
第一节 现代船舶与现代造船模式
47000吨灵便型散货船
第一节 现代船舶与现代造船模式
17.5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
第一节 现代船舶与现代造船模式
2. 大型化
⑵ 油轮:
① 通用型油轮:1万吨以下油轮; ② 灵便型油轮:1万—5万载重吨油轮;
③ 巴拿马型油轮:6万—8万载重吨油轮;
④ 阿芙拉型油轮(Aframax ):8万—12万载重吨,该型船舶 可以停靠大部分北美港口,并可获得最佳经济性,又被称为“运 费型船”或“美国油轮船”; ⑤ 苏伊士型油轮:(Suezmax ):12万—20万载重吨油轮; ⑥ 超级油轮,超过20万吨的油轮被称为超大型油轮(VLCC), 超过30万吨的油轮被称为超级巨型油轮(ULCC);
分解和组合可通过施工设计、放样加以规划和体现区域建造。
第一节 现代船舶与现代造船模式
第二阶段:焊接、分段建造
第一节 现代船舶与现代造船模式
第三阶段:按区域/阶段/类型组织生产的
造船模式
这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形成的造船模式 ⑴ 产品作业任务的分解和组合是采取按船舶产品的 空间部位划分区域,分阶段、按类型的分解原则和组合 方式; ⑵ 产品作业任务的分解和组合方式是通过船体、舾 装的生产设计加以规划和体现。 ⑶ 生产作业方式是船体按类型分道进行建造,舾装 按区域进行加工安装,并将完工的各个作业区域相互组 合以形成完整的船舶产品。
二、现代船舶设计模式
现代船舶设计将我国船舶设计阶段划分为初步设
计、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三个阶段。 1、现代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
⑴ 区域设计原则
⑵ 中间产品为导向的原则 ⑶ 设计、工艺、管理一体化的原则 ⑷ 壳舾涂一体化的原则 ⑸ 各设计阶段相互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现代造船模式的设计方式
2. 船舶设计阶段的划分
所谓现代造船模式,可理解为以统筹优 化理论为指导,应用成组技术原理,以中间 产品为导向,按区域组织生产,壳、舾、涂
作业在空间上分道,时间上有序,实现设计、
生产、管理一体化,均衡、连续地总装造船。
第一节 现代船舶与现代造船模式
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 1. 成组技术、统筹优化理论是现代造船模式的理论基础; 2.建立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生产作业体系,是现代造船模式的主要 标志。 3.中间产品导向型的生产作业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以中间产品的任 务包形式体现的。 4.产品作业分解必须通过生产设计加以规划。按区域分类成组,建 立区域造船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形成现代造船模式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第一节 现代船舶与现代造船模式 二、船舶建造方式的演变
所谓建造方式,通俗地说就是船舶建造的 工艺流程,从19世纪后期铆接技术应用于造船 起,经历了整体造船法、分段造船法,区域舾 装法、壳舾涂一体化区域造船法等。近所来韩 国的巨型总段造船法、平地造船法和浮船坞造 船法均是壳舾涂一体化区域造船法的具体体现。
设计部门按系统进行施工设 计、生产和管理部门分别进行 设计方式 工艺设计、计划准备;设计、 工艺、管理三者分离 按工艺路线以工艺项目分专 生产方式 业工种组织生产,先船体,后 舾装 按专业分系统管理,管理方 管理方式 式属调度型 船厂性质 全能型
第一节 现代船舶与现代造船模式
三、现代造船模式的定义
以上两个阶段是解决“造什么样的船”的问 题。
第二节 现代造船模式的设计方式
2. 船舶设计阶段的划分
⑶ 生产设计
第一节 现代船舶与现代造船模式
超级油轮
第一节 现代船舶与现代造船模式
2. 大型化
⑶ 集装箱船:
自第一代集装箱船建成以来的近30年间,集装箱船 的发展方向经历了第三代(3000TEU左右)、第四代 (4000TEU级的巴拿马型和超巴拿马型)和第五代 (5000TEU左右的超巴拿马型)以及第六代(8000TEU
公约(SOLAS)、73/78防污公约(MARPOL73/78)等; 对于油船须符合石油公司国际海事论坛(OCIMF)规 则;对液化气体船须符合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
构造与设备规则(IGC)等。
第二节 现代造船模式的设计方式
挂旗国法规
船舶设计须符合船舶登记国(即船旗国)的规
定,如挂德国旗应符合德国 SBG(德国海员工伤事 故保险联合会-德国海员同业工会,有关规则有船 舶安全规则、事故预防规则、蒸汽锅炉规则等)、
是对超大型船舶的需求。
第一节 现代船舶与现代造船模式
这一模式特点是: ⑴ 产品作业任务的分解和组合,除按区域/阶段/类型 分解和组合方式外,更体现船体、舾装、涂装三大作业系
统的相互结合;
⑵ 产品作业任务的分解与组合,是通过船体、舾装、 涂装的生产设计加以规划和体现;
⑶ 船舶设计、造船生产与生产管理相互结合,并通过
第二节 现代造船模式的设计方式
2. 船舶设计阶段的划分
⑵ 详细设计
① 设计依据
详细设计的依据是初步设计、船级社规范、 国际公约及规则、挂旗国法规、船舶营运中所 涉及的水域或港口的有关规定、设备厂商规定 或推荐的系统设计要求等。
第二节 现代造船模式的设计方式
规范、规则
对于国际航行的船舶须符合国际海上人命安全
3. 复杂化
第一节 现代船舶与现代造船模式
1. 专业化
散 散 干 运 输 船 货 船 滚 冷 客 船 原 油 船 装 藏 船 船 货 船 矿 货 砂 船 船 集 装 箱 船 运木散货船
成 品 油 船 液 货 船 化 学 品 船 LNG船 LPG船
第一节 现代船舶与现代造船模式
我国建造的16500 m3半冷半压式LPG船
生产设计融为一体。
第一节 现代船舶与现代造船模式
第四阶段:两个一体化造船
第一节 现代船舶与现代造船模式
3、造船模式的分类
⑴ 系统导向型造船模式,称为传统造船模式
这是指上述四种模式的前两种,尽管这两种模式有较大的差异,主 要表现在船体进行分段(阶段)建造,舾装有了预舾装,但从组织生产 的总体来看,船体也可以看成一个独立的系统,因而仍是系统导向性的 造船模式。
左右)集装箱船。目前10000箱级的集装箱船也已经建
造并投入使用,13000箱级的也在建造中,国外已经开 始研发更大的16000箱和18000箱集装箱船。
第一节 现代船舶与现代造船模式
8000箱级集装箱船
8000箱级集装箱船
第一节 现代船舶与现代造船模式
3.复杂化
从船舶建造的角度来说是复杂化,但从船舶的航行 来说,就是其自动化程度有了极大提高。例如卫星定位 和导航(GPS)、综合导航系统、数字通信、无人机舱、 船舶自动控制系统、完整的废油处理系统、船舶管理系 统等。
第一节 现代船舶与现代造船模式
薄膜型LNG 薄膜型与球罐型LNG船
球罐型LNG
第一节 现代船舶与现代造船模式
2. 大型化
⑴ 散货船:
① 大湖型:2.7万吨~3.4万吨, 此船型要通过圣劳伦斯航 道,不但船宽受到很大限制,而且进入五大湖吃水不大于7.92m 时要获得大的载重量,部分船东提出载重量要大于2万吨, 因此 该船型船长较长,L/B(长宽比)很大; ②灵便型:4万吨~4.8万吨,其结构吃水达到1.7m~12.0m; ③ 6.4万吨~7.5万吨的巴拿马型散货船,标准的巴拿马型散 货船吃水12.5米,最大船宽为32.26米,通常仅能获得6 万余吨载 重量,在船长、船宽不变的条件下,将船舶吃水增加到13.7m ~ 14.0m,载重量增加到7.5万吨; ④ 13万吨~17万吨的好望角型(CAPE SIZE) 散货船它是在 苏伊士运河通航受阻时,为适应长航程、大载量的需求,由绕好 望角航行的散货船发展而来的; ⑤ 20万吨以上的超大型散货船,主要装运矿砂;
第一节 现代船舶与现代造船模式
整体造船法
第一节 现代船舶与现代造船模式
区域舾装法(分段预舾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