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17 屈原(节选)
【部编人教九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7《屈原》(节选)教师版
【部编人教九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7《屈原》(节选)教师版一. 教材分析《屈原》(节选)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节选自《屈原》一书的片段,通过对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人格魅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了对屈原的生平介绍、作品分析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等。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屈原这位历史人物和他的作品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理解他的作品,并从中感受到他的爱国情怀。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我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屈原》(节选),使学生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理解他的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屈原》(节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屈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利益奋斗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屈原》(节选),使学生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2.教学难点:理解屈原作品中的深刻思想内涵,感受屈原的爱国情怀。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阅读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作品背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简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讲解:详细讲解《屈原》(节选)的内容,包括屈原的生平事迹、作品主题、思想内涵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阅读与讨论: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并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第17课《屈原(节选)》课件(25张PPT)
学习目标
1.了解戏剧的特点,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作品 深刻的思想内涵。 2.体会文章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理解 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 3.体会屈原抨击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学习 屈原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写作背景及目的:
《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 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 “皖南事变”。 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 了历史剧《屈原》,以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展示 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 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屈原》在 当年国民党统治的中心──重庆上演,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雷电颂”一幕中的独白,激起过许多爱国者的共鸣。 每次演出都被观众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所淹没。这个剧 最终被国民党当局禁演。
2.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 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 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这几句是屈原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 向往与追求。 3.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 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 父亲和母亲。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 这几句深刻地指出了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表现了作者鞭挞一切 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表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 到底的浩然正气。
“雷电颂” 按结构规模和容量大小,可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 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
历史剧 :《屈原》《棠棣之花》《蔡文姬》《武则天》 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情色彩。
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7课《屈原(节选)》课件
guǐ jué
诡谲
xī
犀利
tà
鞭挞
xuē
瘦削
yǎng
景仰
lán
波澜
jū gōng lǎn nàn
鞠躬 收揽 非难
tíng huá
雷霆 哗众取宠
huì chóu chú qǐ
污秽 踌躇 稽首
pì nì
睥睨
快速浏览剧本说说本剧可以分为几部分?并简 要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你去叫太卜郑詹尹来见我— —靳尚与二卫士由左首下场
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 含冤受屈,悲愤填膺,在雷电风 雨交加的夜晚创作风、雷、电的 颂歌。婵娟逃脱囚禁来见屈原, 误饮靳尚暗害屈原的毒酒而身亡。 屈原与前来救助他的卫士一起出 走。潜往汉北。全剧在哀悼婵娟 的《礼魂》歌声中结束。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 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 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 盾,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体裁的一 种。戏剧有四个元素,包括了“演员” “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场 地)”和“观众”。
《屈原》1942年1月写于重庆。这时正值抗 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极为 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 消极抗日,并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 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 对这样的政治实际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 以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
《屈原》全剧分为“橘颂”“受诬”“招魂” “被囚”“雷电颂”五幕,虽然只写了屈原一天 的生活经历,却具有高度的历史概括性。这篇著 名的长篇抒情独白用风雷电与黑暗的撞击,表达 了屈原与旧世界决绝的心声,充溢了对光明的讴 歌和向往。人们可以在这个历史形象中看到中华 民族的时代精神。
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东皇太一庙正殿②室内空 寂昏暗,室外雷电交加,大风咆哮,为屈原的内心独白— “雷电颂”提供了自然背景③增添悲壮的气氛④推动了情 节的发展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作业课件 第五单元 17 屈 原(节选)
2.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通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使青少年能近距离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缺 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 B.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已经至少建成了60万个以上的“农家书屋”,这些书屋已 经成为慰藉农民心灵的精神家园。(前后矛盾,把“至少”或“以上的”删掉一个) C.课本剧演出之前,我们要分配角色、选择剧本和做排练。(搭配不当,将“分 配”改为“安排”) D.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缺少宾语, 在句末加“的新时代”) 【解析】语序不当,将“分配角色”和“选择剧本”调换位置。
8.细读材料五,分析我国在戏曲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做法? ①中国戏曲学院打破单一剧种(京剧)教学体制,开设表演系,设立本科专业,让其他 地方戏也有了专业发展的机会。②原文化部启动了“名家传戏——当代昆曲名家收徒 传艺工程”。③浙江嵊州越剧艺术学校校长钱江南坚持用剧目驱动教学,让学生演学 结合。④戏曲教学趋向现代化、科学化:现在有了乐谱,先教会学生识谱、读谱;帮 助学生判断各自的嗓音条件,合理选择唱腔,进行科学规范的演戏曲和京剧二者之间的关系。 ①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一种,并且是中国戏曲的优秀代表。②京剧来源于中国戏曲, 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多种地方戏的优点。 6.材料二中的加点词“之一”能去掉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之一”在文中指京剧是“国粹”的一种,但不是唯一。如果去掉,语 意就成了“国粹”只有京剧一种了,与事实不符。“之一”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7.细读材料四,分析中国戏曲有哪些特点? ①中国戏曲的许多动作有固定的格式。②中国戏曲的剧本形式、角色当行、音乐唱 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有一定的程式。③中国戏曲在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 方面讲究虚拟性。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 A.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提示等要素组成。 B.郭沫若,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作品有历史剧《女神》《屈原》 等。 C.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 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 D.戏剧往往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形象。 【解析】《女神》是诗集,不是历史剧。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7.屈原(节选)》配套练习题附答案
郑詹尹 把酒喝一点怎么样呢? 屈原 我回头一定领情的啦,太卜。 郑詹尹 你该不会疑心这酒里有毒的吧? 屈原 果真有毒,倒是我现在所欢迎的。唉,我们的祖国被 人出卖了,我真不忍心活着看见它会遭遇到的悲惨的前途啊。 郑詹尹 真的啦,像这样难过的日子,连我们上了年纪的人, 都不想再混了。 屈原 大家都不想活的时候,生命的力量是会爆发的。 郑詹尹 好的,你慢慢喝也好,我还想去躺一会儿。 屈原 请你方便,怕还有一会儿天才能亮呢。
C.“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 我要向你稽首。”(运用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 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D.“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 能?”(运用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有力抨击了 那些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反问的 运用,加强了抨击的语气。)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再见!
屈原 哦,是的,可是差不多一般的人都把这事情忘记了。 郑詹尹 也是应该的喽。她母亲早死,我又干着这占筮卜卦 的事体,对于她的教育没有做好。后来她进了宫廷,我更和她断 绝了父女的关系。她近来简直是愈闹愈不成体统,她把你这样忠 心耿耿的人都陷害成这个样子了。
屈原 太卜,请你相信我,我现在只恨张仪,对于南后倒并 不怨恨。南后她平常很喜欢我的诗,在国王面前也帮助过我。今 天的事情我起初不大明白,后来才知道是那张仪在作怪啦。一般 的人也使我很不高兴,成了张仪的应声虫。张仪说我是疯子,大 家也就说我是疯子。这简直是把凤凰当成鸡,把麒麟当成羊啦。 这叫我怎么能够忍受?所以别人愈要同情我,我便愈觉得恶心。 我要那无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语句的气势和情感色彩,以 达到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试举例说明。(说出两种即可)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屈原(节选)》课文详细解析
《屈原(节选)》课文详细解析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
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
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
如无举动时,则拳曲于胸前。
屈原(向风及雷电)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品味】通过抒情主人公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主人公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之情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他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
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品味】这是抒情主人公对风的呼唤,也是充满矛盾的内心独白,尽管他清楚地认识到风“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他还是热切地呼唤与祈求风,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光明的未来作一点贡献。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
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
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鞺鞺鞳鞳的咆哮,我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品味】抒情主人公呼唤着轰隆隆的雷,把他载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地方去,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他渴望平等、自由的新社会,这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屈原(节选)》课文详细解析
《屈原(节选)》课文详细解析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
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
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
如无举动时,则拳曲于胸前。
屈原(向风及雷电)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品味】通过抒情主人公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主人公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之情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他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
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品味】这是抒情主人公对风的呼唤,也是充满矛盾的内心独白,尽管他清楚地认识到风“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他还是热切地呼唤与祈求风,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光明的未来作一点贡献。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
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
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鞺鞺鞳鞳的咆哮,我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品味】抒情主人公呼唤着轰隆隆的雷,把他载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地方去,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他渴望平等、自由的新社会,这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第17课《屈原(节选)》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相关资料
屈原,战国时楚国人。出身贵族,曾做过左徒、三闾 大夫。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 排挤不见用,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汉北,于是 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 大夫谗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 自沉汨罗江而死。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 日—— 端午节 。重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 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写作特点
1.内心独白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表现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 2.运用用象征的手法,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 3.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 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情色彩。 4.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会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 的伟大精神。
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4)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 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运用呼告、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热切地赞美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 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决心。
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5)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 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了解作者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 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四川乐山人。是中国新 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 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 究院院士。从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 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著有《中国 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 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主编组品有《中 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 38卷。1952年4月9日郭沫若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 林国际奖。其作品想象大胆奇特,感情炽烈豪放,具有浪 漫主义的显著特色。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 原》《棠棣之花》《虎符》等。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节选)》课件
5. 此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呼告、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是屈原对 风的深情呼唤,流露出对风的急切期盼,他希望风能 驱走无边无际的黑暗,迎来生机勃勃的世界。
犀利:坚固锐利。 虐待:用狠毒残忍的手段对待。 雷霆:雷暴;霹雳。 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国殇:为国牺牲的人。文中指这些人死后变成的神灵。殇,战死者。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镗镗:拟声词,原指钟鼓等的声音,文中形容波涛声。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1.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 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句式 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三个倒装的呼告句组成排比句,强调了要赶快行动起来。三个
“毁灭”构成反复,表达了必须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他呼唤 在黑暗中咆哮着、闪耀着的伟大的自然力来毁灭这黑暗的社会。不 说把黑暗毁灭,而说“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更突 出了与黑暗社会不共戴天的仇恨,表现了他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 切邪恶的战斗精神,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3. 从靳尚出场前后的动作描写(“除去面罩”“把 面巾蒙上”)和神态描写,以及与郑詹尹的对话中 可以看出靳尚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对屈原恨之入骨,欲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 ,他与南后等奸佞们排挤打击屈原还不够,还要 彻底地消灭他,暴露了他凶狠、残忍、毒辣的嘴 脸。
4.此处的舞台说明对屈原的动作、外貌进行了必要的交代。 试分析交代这些的作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屈原(节选)(课时练)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 17 课屈原(节选)一、语言文字运用1.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小题。
中华文化连绢起伏、生生不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是中华文脉的重要源泉。
千百年来,屈原精神仿佛奔跑不息的长江,滋润了搏大精湛的中华文化,浸润了绚烂多姿的中国诗词,培育了勇敢坚强、爱国奉献的华夏子女。
千年不停的屈原故乡端午嘉会,已经成为我们增进文化认可、增强民族团结的精神ni ǔ带,成为中华大地上一道独到的景色线和拥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元素。
( 1)依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绚烂( _______).培育( _______).ni ǔ( ________)带(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正确写法是“____”。
( 3)“生生不息”中“息”的意思是(______)A.停止B.歇息C.滋长D.呼吸时出入的气(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和 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1)绚烂( xuàn)培育( bǔ) ni ǔ(纽)带( 2)搏大精湛广博精湛(3) A ( 4)比喻排比【分析】(1)字音重点查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冷僻字等。
如“培育”的“哺”与“浦”就是形似字,但读音不同。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查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查核三个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如“纽带”的“纽”是左右构造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依据形声字的特色来鉴别字形。
(2)字形题从分类看主要查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能够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搏”与“博”是左右构造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依据形声字的特色来鉴别字形。
本题还可依据句意推测词语的字形。
(3)先解说整个词语的意思,而后推测词语中的每个字的意思。
如“生生不息”:不停地生长、生殖。
“生生”:中国道家哲学术语,指变化的发生和新惹祸物的产生。
“不息”:没有停止。
不停地生长、生殖。
因此“息”为“停止”之意。
第17课《屈原》(节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目标
1.了解剧本中的“独白”,学习“独白”中象征的手法;
2.通过例句分析,体会“象征手法”的运用,找出选文中的“象征” 之处并进行分类。并通过多次朗读屈原的独白体会其人物形象;
3.让学生在认识屈原的基础上体会他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 国的情怀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这是象征手法。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 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屈原的独白激情澎湃,气象雄浑,作者是如 何做到这一点的?
明确:要点:(1)内心独白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表现了作者浪漫 主义的激情。(2)运用象征的写作手法,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含 蓄、深沉、凝练。(3)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反问等多种修 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情色彩。(4)多用短句,语气急促,表 达了激烈的情感。
2.这三部分中哪一部分篇幅最长呢? 明确:屈原的独白
3.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那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其中最长的篇 幅——屈原的独白。首先大家告诉我独白是从文中哪里开始?
明确:98页上面的舞台说明开始的。
4.那老师在这里就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在屈原独白的前 面加一段舞台说明?这段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些舞台说明不仅仅描述了屈原的外在形象,同时也为下 文作了铺垫,进而从侧面烘托出屈原生活处境的凄惨,一些动作和表情 也突出了屈原永不屈服的性格。
精读课文
1.郭沫若创作的这部剧在我国历史剧中有着很高的艺术地位 和艺术成就,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于文章的语言。 本文中的独白运用最多修辞手法的就是“象征”。那老师想问 大家,你们知道什么是“象征”吗?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节选)》课文详细解析(部编本)
九年级语文下册《屈原(节选)》课文详细解析(部编本)《屈原》是九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属于古代文化经典课程的核心内容。
以下是《屈原》课文的详细解析:第一段:注重课文的背景介绍,简单介绍了屈原的身份背景和屈原与楚国的关系。
第二段:1. “楚都郢都南郭外”:楚国的都城郢都位于南郭之外。
此句主要是为了引出下文的花香。
2. “荷花池塘”:课文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生动地描绘出荷花的繁盛景象。
第三段:该段主要是描写楚国的浩瀚江水和屈原的迷失之感,运用了比喻手法。
屈原对楚国的现状感到痛心,并有强烈的使命感。
第四段:该段为屈原写下《离骚》的心路历程,描述了屈原在心灵深处对祖国的热爱和渴望,同时也体现了屈原壮志未酬的遗憾与失落。
第五段:1. “悲歌当哭下摧残”:引申为悲歌当哭下血泪,抒发屈原对祖国衰败的悲痛之情。
2. “千古中凛然挺”:形容屈原坚定、刚毅,以及他作品的千古流传。
第六段:该段主要是描写屈原的作品和他的激动之情。
通过对草木芬芳的描写,表达屈原内心复杂的情感。
第七段:该段主要是描述楚国臣子对屈原的误解和排斥,以及屈原因为此而离职后的遭遇。
同时也可以看到屈原忠诚爱国的坚定态度。
第八段:通过屈原心灵的喟叹,表达了屈原被排挤、被误解的悲壮心情,并引导读者思考。
第九段:该段描述了屈原的结局,表达屈原对于祖国的痛心离去,呼吁读者斩断“无理之索”,追求正义。
第十段:该段为课文的总结,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作者对屈原忠诚爱国精神的崇敬。
以上是《屈原(节选)》课文的详细解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17 屈原(节选)
(素养)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郭沫若(1892—1978),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
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郭 鼎堂等,四川乐山人。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与郁 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等组织创造社,并出版了第一部诗 集《女神》。1924年后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倡导革 命文学。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积极 从事抗日救亡运动。这一时期著有《屈原》《虎符》《棠 棣之花》《甲申三百年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 续从事文艺创作。有《郭沫若全集》行世。
精读细研
3.找出第二部分中作者提到的人物,他们象征了什么?
东皇太一
土偶木梗 东君、大司命、 少司命 湘君、湘夫人
人世间昏庸腐朽的当权者和官僚统治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欺骗民众的反动势力的帮凶。
那些悲观论者。
精读细研
4.主人公屈原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 感情?
精读细研
1.靳尚出场后用了一连串的问句,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①刚才我叫人送了一通南后的密 令来,你收到了吗? ②罪人怎样处置了? ③你打算什么时候动手? ④(惊异)什么?
咄咄逼人、 急于害死屈原
精读细研
2.郑詹尹为什么对毒死屈原有些迟疑? 郑詹尹是邪恶的化身,他卑鄙、狡诈、胆怯。他是朝廷
中奸臣的帮凶,毫无正义感。他对毒死屈原有疑问,不是同情 屈原,而是怕“惹出乱子”,舍不得他的东皇太一庙。但当靳 尚说到不按南后的意旨办事的话,南后可以大义灭亲,处死他 时,他便下定了毒死屈原的决心。
知识备查
戏剧基本常识
部编九下语文17《屈原(节选)》朗读+知识点
课文朗读♬点击上方绿标听有声阅读,解放双眼思考探究参考答案一、戏剧冲突是曲折发展,逐步上升发展到高潮的。
对话内容是靳尚向郑詹尹授意密谋暗害屈原,接着是屈原的独白。
一方是邪恶势力密谋策划,一方是正义化身的呼告诅咒,预示着更激烈的直接冲突必将到来,达到了剧情的高潮部分。
二、“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世界的期望,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光明的热切追求。
三、示例:①东皇太一庙之正殿。
与第二幕明堂相似,四柱三间,唯无帘幕。
三间靠壁均有神像。
中室正中东皇太一与云中君并坐,其前左右二侧山鬼与国殇立侍,右首东君骑黄马,左首河伯乘龙,均斜向。
马首向左,龙首向右。
左室为一龙船,船首向右,湘君坐船中吹笙,湘夫人立船尾摇橹。
右室一片云彩之上现大司命与少司命。
左右二室后壁靠外侧均有门,左者开放,右者掩闭。
各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
舞台说明交代剧情发生的地点、道具、布景等。
说明当时的环境,烘托气氛,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②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
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
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
如无举动时,则拳曲于胸前。
舞台说明交代人物的表情、动作等,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③靳尚带卫士二人,各蒙面,诡谲地由右侧登场。
俄顷,一瘦削而阴沉的老人,左手提灯,随卫士乙由左侧门入场。
靳尚除去面罩,向郑詹尹走去。
靳尚与二卫士由左首下场。
郑詹尹立在神殿中,沉默有间,最后下定了决心,向东君神像右侧门走入。
俄顷,将屈原带出。
屈原略略点头,郑詹尹走入左侧门。
舞台说明交代人物上下场,对推动、展开戏剧情节有一定的作用。
图文解读。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7 屈原(节选)》说课稿
17 屈原(节选)一、说教材《屈原》(节选)是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文章体裁是戏剧,剧本形式是多幕剧,主要情节是南后把屈原关在庙中,并派靳尚秘密下令,让郑詹尹毒死他。
屈原带着忧国忧民的强烈情感,写出了震撼人心的《雷电颂》,主要形式是用对话和屈原的内心独白为主,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充分表达情感,增强语句气势,表现了屈原痛恨黑暗、追求光明、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作者想借屈原受陷后的抒情独白,表达对黑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二、说目标新课标要求7—9学段的学生对戏剧只需大概了解,而戏剧主要的就是理清文中尖锐的矛盾冲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戏剧动人的舞台魅力,并分析其人物形象。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作者作品及屈原的事迹。
2.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戏剧知识。
3.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体会剧本炽热的语言及雷霆万钧的气势,并体会人物形象。
主要让学生通过对经典片段的诵读,初步感受戏剧语言特点,在诵读中对人物形象有大致的感知。
三、说教法(一)朗读法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初步体会戏剧语言特点。
(二)构图法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直观了解戏剧常识。
四、说重难点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戏剧知识。
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体会剧本语言特点。
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导入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文学功底,由屈原《离骚》中的这句话导入,自然而然引出文章主人公。
(二)屈原简介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节约时间,我制作了屈原简介的微视频,对屈原有一个简单的介绍。
(三)戏剧常识我们学习的文学形式有诗歌、散文、小说,唯一没有接触的是戏剧,我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戏剧做简单介绍,这样显得醒目。
同时也给学生贯穿了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的方法。
(四)作者作者郭沫若,我们以前学习过他的《天上的街市》,所以学生大部分都知道,只需强调记忆即可。
(五)活动活动环节共设计了三个,活动一,初读课文,要求扫除生字词障碍;活动二,诵读经典台词,首先播放《屈原》精彩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然后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屈原》精彩片段相关段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词积累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雷霆( tíng)
污秽(huì )
犀利( xī )
鞭挞( tà )
罪孽( niè)
鞺鞳( tāng tà)
徘徊( pái huái) 稽首( qǐ )
睥睨( pì)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睥睨: 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鞭挞: 鞭打。比喻抨击。 稽首: 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
课堂小结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这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 屈原召唤着风暴雷电等雄伟的自然力量,他 与风暴雷电已完全融为一体!让我们用自己 最激越的感情,朗读课文,走进屈原丰富的 内心世界,感受这雷与电的洗礼。
板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屈原 (节选)
风!你咆哮吧
雷!你轰隆地响吧 打破黑暗 电!你这最犀利的剑 带来光明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文中的屈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屈原是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 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形象。屈 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 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 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 顾身的意志言行,是民族灵魂的化身。
写作特点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1.内心独白想象奇特,联想பைடு நூலகம்富,气势宏伟,表现作
者浪漫主义的激情。 2.运用用象征的手法,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得
更加含蓄、深沉、凝练。
3.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反问等多
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情色彩。
4.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会屈原
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品读下列句子内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这几句是对风的呼喊,流露出屈原对风 的急切的渴盼,风即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 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 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朗读时应把握 急切、渴望之情。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2)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 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 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 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 光明了吗?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本文有众多意象,请找到它们,说说它们 象征着什么。
风雷电
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 光明的变革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
象征人民群众;
无形的长剑
指坚定的信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土偶木梗形象
象征无德无能,欺民 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没有阴谋、没有污秽、 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
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 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光明,你就是火
东皇一云中君 土偶木梗太阳神 大少司命湘夫人
昏庸腐朽 欺民惑众
与与 光黑 明暗 同决 行裂
随堂活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活动内容:选取《屈原》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进行朗诵比赛
活动要求: 1.参赛者,需读出情感,可适当演绎, 时间控制在三分钟左右; 2.评议者,需客观公正,合理评价; 3.全体严肃对待,保持良好纪律和秩序。
做事不干脆。
细读感悟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阅读课文前面的舞台说明,谈谈其作用。
舞台说明为舞台上的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 作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 地的呼喊做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 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 形象。自然景象是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无边的 黑夜在颤动,在撕裂,在爆炸。这个典型环境意 味着现实世界给屈原的肉体和精神的严重伤害, 又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搏斗。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屈原(节选)
学习目标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1.能够在朗读中把握人物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联系背景资料,能够恰当演绎剧本。
3.能够赏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 体会其表达效果。
新课导入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欣赏影片,初步了解屈原的生平。
走近作者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郭沫若 (1892~1978) :作 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 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 活动家。原名郭开贞。 代表作: 诗集《女神》 历史剧 《屈原》《棠棣之花》 《虎符》《高渐离》《南冠草》
这几句是屈原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表 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3)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 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 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 母亲!
这几句深刻地指出了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 表现了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 强战斗精神,表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 浩然正气。
拓展延伸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拓展阅读历史剧《屈原》,全貌性感受作 品的思想内容,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全剧分为五幕
“招魂”
“被囚”
“雷电颂”
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
高潮。
写作背景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 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蒋介石集 团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 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 切地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 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 时楚国人。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 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 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 楚怀王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 罢官放逐,但心仍系国。楚国被攻 后,自投汩罗江而死。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橘颂”
“受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