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路径及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内容

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内容

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内容
一、政治领导
中央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对地方的政治领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央通过制定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为地方提供政治方向和指导。

同时,中央还负责监督地方政府的执行情况,确保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实施。

二、经济管理
中央和地方在经济管理方面有着明确的分工。

中央负责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而地方政府则负责具体的经济管理和运作。

这种分工使得中央能够从宏观角度把握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而地方政府则能够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经济政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三、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是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央通过制定社会政策,指导地方政府进行社会管理。

地方政府则负责具体的社会服务和管理,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这种分工使得中央能够从宏观角度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而地方政府则能够更好地满足本地居民的需求。

四、信息共享
中央和地方之间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

中央需要了解地方的发展情况、需求和问题,以便更好地制定政策和提供支持。

同时,地方政府也需要了解中央的政策导向和要求,以便更好地执行政策和满足居民需求。

通过信息共享,中央和地方可以更好地协调行动,促进国家发展。

五、责任分担
中央和地方在关系中需要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中央作为国家的代表,需要对全国范围内的公共事务负总责。

而地方政府则需要负责本地的公共事务管理,为本地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这种责任分担机制有助于确保国家政策的统一性和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实现国家与地方的和谐发展。

宪法学视野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1)论文_宪法学视野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1)论文

宪法学视野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1)论文_宪法学视野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1)论文

【论文摘要】中国社会现在处于历史的关键时刻,为求得社会治理的稳定需行善治并兴法治,在宪法层面检讨目前宪法的中央与地方分权的不明确,重新梳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意义关乎重大。

本文从宏观的宪法学视角检视中央与地方分权所具有的宪政意义,对当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展开制度上的想象与语词上的重构,期待能以宪法保留保障下的法律分权制来涵摄未来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并指待日后修宪能够弥补此缺憾。

【论文关键词】中央与地方关系;单一制;民主集中制;地方自治;宪法保留【正文】一问题的提出中央与地方分权以及地方自治问题是最典型的宪法问题之一,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课题之一。

而在中央与地方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国家结构形式直接关系到国家职能的实现,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分裂,其是宪法对国家权利进行配置的重要方面,是宪法对公共权力进行纵向配置的形式。

它们涉及如何适当配置权力与资源以实现中央权威与地方自治的最佳平衡,以及国家如何在激励地方创新的同时确保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其他不利于国家政令统一的现象。

对此,许多国家的宪法与法律都扮演了核心角色。

而中国实施近代政治制度较晚,在宪法的制定者的理念里,没有意识到中央与地方分权问题重要性。

而当下中国的宪法学人也稍少顾及这一问题领域的研究。

中央与地方权力配置缺乏统一和严格的法律规范,这种状况往往导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混乱和政府资源的浪费,一方面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这些问题集中是控制与反控制、放权与收权的矛盾。

从我国现代化转型过程来看,中央与地方之间存在着这种客观存在的张力正在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一个巨大的历史契机。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土地幅员广阔,不能期待以中央一隅来有效治理全国。

我国一个省的人口与土地,在世界上已经相当于一个中等的国家。

可以想见,中国的治理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仅在2008年的一系列的民族骚乱事件,我们就不得不沉思为何民族关系并不平和,整体性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治理更是如此。

宪法下当代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构

宪法下当代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构

宪法下当代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构内容摘要:目前我国宪法中中央与地方分权不明确,必须重新梳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在宪法下重构中央与地方关系。

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特殊性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宪法下中央与地方关系可选择的路径,并着重讨论了以宪法保障下的法律分权制来重构中央与地方关系。

关键词:中央与地方关系地方自治法律分权宪法保障引言:中央与地方分权以及地方自治问题是宪法的基本问题之一,二者的分权是宪法对国家权利进行配置的重要方面,是宪法对公共权力进行纵向配置的形式。

中央与地方权力配置如果缺乏严格的法律规范,往往导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混乱和政府资源的浪费,一方面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薄弱;另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要成功实现社会转型必须重构中央与地方关系,如果处理不当,易于导致种种社会冲突,陷入社会危机之中。

因此,必须在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之间保持一种相对平衡,依法建立一个有效率、有内聚力的中央权力和其领导的有效率、有向心力的地方权力。

一、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的特殊性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幅员广阔,中央与地方关系自古以来就是棘手的问题。

过去我国没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法律传统来督促或监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律化,即中国在主观与客观的法治角度,还没有因应这种关系调整或严格贯彻的条件。

中国自身特殊的国情,是世界各国所不能够比拟的,也是在考虑问题时不能绕开的特殊性问题。

当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导入而引起的利益分配问题所引发的。

其主要表现为:财税方面: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推动了分权化的进程。

分税制改革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原则,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并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经过十多年的平稳发展,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占全国财政的比重均有明显上升。

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进程及改革路径

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进程及改革路径

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进程及改革路径央地关系是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政治、经济和行政关系。

中国的央地关系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和改革,形成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路径。

1. 发展进程中国央地关系的发展进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1949年-1978年:国家统一管理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行政管理都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

地方政府只是中央政府的代理机构,行政权力受到很大限制。

(2)1978年-2003年:区域权力下放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试图将政府职能和行政管理下放到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开始逐渐失去控制力,地方政府扩大了自己的权力和责任。

2. 改革路径(1)建立“三权分置”制度。

中国在1994年开始试行“三权分置”制度,即将土地权、经营权和收益权分开,以此鼓励地方政府积极发展经济。

该制度实施后,地方政府积极争取土地资源和经济发展项目,但同时也引发了部分地方政府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土地资源的问题。

(2)建立县级以上政府财政自主权。

从2000年开始,中国政府开始提倡建立县级以上政府财政自主权。

这使得地方政府能够自主决定支出和税收,加强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

但同时也会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出现财政超支和债务问题。

(3)建立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制度。

为了延续区域权力下放的政策,并防止一些地方政府的权力膨胀和腐败行为的出现,中国政府开始建立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制度。

该制度将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估与财政预算和政府干部的考核挂钩,强化了地方政府的管理和监督。

总之,中国央地关系的发展路径是在探索中逐步形成的。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政府需要坚持政策和制度的协调,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和管理,以实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动,促进国家各领域的全面发展。

中国府际关系的路径依赖和现实选择

中国府际关系的路径依赖和现实选择

中国府际关系的路径依赖和现实选择中国府际关系的路径依赖和现实选择导语:府际关系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中央政府与地方行政单位、政府间的关系。

在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中,府际关系的发展和稳定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路径依赖和现实选择两方面,对中国府际关系的特点、问题以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第一章:中国府际关系的路径依赖1.1 路径依赖的概念路径依赖是指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某种现象或制度的发展受到过去决策和选择的影响,而在未来也会受到其自身发展路径的制约和影响。

在中国府际关系中,路径依赖导致了一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和不易解决。

1.2 历史背景下的府际关系中国府际关系的路径依赖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封建时代。

在封建社会中,地方官员由中央政府任命,地方政府没有独立的权力,地方行政机构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紧密依赖。

1.3 团结统一的府际关系在现代中国,由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府际关系要求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保持团结。

这种团结统一的府际关系路径依赖影响了中国府际关系的发展。

第二章:中国府际关系的现实选择2.1 深化改革的要求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深化改革成为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

中国府际关系需要根据改革的要求来调整和改进,使其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2.2 对地方政府的责任要求中国府际关系需要通过明确地方政府的责任和权力,强化地方政府的自主决策权和管理能力。

同时,地方政府也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2.3 加强交流与合作在中国庞大的国土面积和区域发展差异的背景下,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是必要的。

通过交流和合作,可以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政策的落实和协调,实现共同进步。

第三章:中国府际关系的问题和对策3.1 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由于地方政府之间的发展差异和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导致中国府际关系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

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详解-政治发展与政府发展

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详解-政治发展与政府发展

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详解-政治发展与政府发展第⼗章政治发展与政府发展⼀、当代中国政治发展1.政治发展的内涵政治发展是指在民族独⽴国家形成和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治体系的合法化、民主化与现代化的过程。

具体包括以下⼋个⽅⾯:(1)政治发展是进步性的潮流,是伴随社会转型的政治进步;(2)政治发展是世界性的潮流,世界各国都存在⼀个政治发展的问题;(3)政治发展是⼀个过程,⽽且是⼀个渐进的过程,是⼀个不间断的漫长的过程;(4)政治发展是伴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展开的;(5)在社会处于良性发展的前提下,政治发展的途径是改⾰;(6)政治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体系发展、政治⽂化更新、意识形态变化、政治结构分化、公民组织化程度提⾼与民众,⼴泛的政治参与等;(7)政治发展的模式是多样化的,绝不是完全的“西化”;(8)政治发展的⽬标是政治体系的合法化、民主化和现代化。

2.当代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民主是政治发展的核⼼内容,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核⼼内涵。

改⾰开放以来,在⾃上⽽下和⾃下⽽上双重⼒量的推动下,中国特⾊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建设形成诸多民主实践形式。

(1)公推直选公推直选实现了公共权⼒授予与运⾏的民主化,强化了选民对新当选者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为更⼴范畴和更⾼层次上的民主实践积累了经验。

(2)精英吸纳改⾰开放以来,公民的维权意识和法治观念不断提⾼,公民(特别是社会精英)逐渐形成相对独⽴的政治⼈格,开始对⾃⼰政治权利的⾃觉维护和对公共事务的⼴泛参与。

精英偏好和⾏为倾向成为政府体制稳定性的重要外部变量。

(3)“决策吸纳”与民主咨询与“精英吸纳”相⽐,“决策吸纳”的范围更⼴、民众表达与政府回应功能更强,它在决策的⾏政功能中融⼊了利益表达功能,决策咨询的制度设计使政府⼴泛、经常地接触社会利益诉求,从⽽对社会意向有更敏锐的回应,实现了体制吸纳与公民参与的双向互动。

(4)“组织吸纳”与有序参政“组织吸纳”是对雏型化民间组织的体制吸纳,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体制化途径来吸纳公民的政治参与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大变迁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度的体系,它包含着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乃至文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最大变化,表现为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变化。

经济体制改革每向前跨进一步,都使中央与地方关系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并打上受经济体制改革影响的烙印。

我国中央与地方政治关系的改革,一般都是经济关系变化的延伸和发展,是经济体制改革在上层建筑领域的表现。

而“均衡、和谐地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管是对经济体制改革还是对政治体制改革,都是一件十分重要也十分棘手的事情。

对于经济体制改革而言,能否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市场经济是统一的市场经济还是互相封锁的市场经济。

对于政治体制改革而言,能否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地方和基层组织积极性的发挥,甚至影响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也随之划分为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对应的两个阶段。

一、以放权为主导的中央与地方关系(1992 年以前) 中央与地方关系根植于一个国家的社会体制之中,一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状况直接决定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形态特征和发展变化。

1949 年取得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国家结构形式上选择的是单一制的中央集权模式,这是基于当时中国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所作出的决定。

表现在经济体制上则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资源再分配——利益满足体制,中央政府通过这样一个完整的网络决定地方政府的行为。

这种利益满足体制奠定了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模式——高度中央集权型,中央对地方政府具有强制性的指挥权,决策大多由中央一级作出,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仅在于实现全社会利益的一部分。

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模式造成我国经济管理中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不利于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采取这些措施,才能充分发挥中央部门、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社会主义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普遍地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读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有感

读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有感

读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有感《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是作者苏力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第五节的感想,可以说是他的读后感。

整篇文章一共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一)统一与建国;(二)常规化———革命政权的转型;(三)“两个积极性”一种政制策略;(四)成就;(五)问题及出路;(六)转型时期的中国政制研究———方法的反思。

文章从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的角度入手主要讲了四方面的内容:一、影响当代中国高度中央集权的关键因素可能有两个: 国家统一与建国, 以及革命政权的转型;二、进一步指出“两个积极性”作为一种非制度化的宪政策略在协调这一特定时空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政制意义;三、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当代中必要基于中国政制的成功经验和基本格局进一步制度化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四、简单阐述了本文政制研究进路的学理意义。

一、二两个模块讲的是影响当代中国高度中央集权的关键因素。

作为民族众多、各地条件不同、各地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应当不同的大国实行高度的集中并不可行。

实行较高程度的分权也可能有一些弊端如:地方割据、分裂甚至战乱的风险。

所以说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域发展不平衡的大国需要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

但是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地单一制。

这是有原因的:(一)、小农经济为主的中国农村和城市相对独立,如果没有政治和文化上的统一可能会发生分裂割据;(二)、反抗资本主义列强的需要,以赢得民族和国家的独立。

摆脱经济上对列强的依赖。

(三)、中国一直以来都实行中央集权,人民的民主意识不强,民主化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以上三点都是从建国角度分析的,我个人不太认同作者的“当时的中国人缺少一种民族的认同”的观点。

从政权交接的角度来分析(四)新中国的政权是通过革命获得的,其初期可以说是以人格魅力建立起的人治政府,地方根据地领导人可以说是党政军一把抓,他们在地方有很高的人格魅力。

分权地方不经可能会导致地方割据,还有可能在政权从魅力型统治向法理型统治或传统型统治转化的时期发生地方反对中央的政变。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知识点整理)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知识点整理)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知识点整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绪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变迁第一节新制度的建立a)革命的意义b)统治秩序的建立c)制度建设和法律建构d)成功的经验e)政治特征第二节制度的曲折与衰退a)制度的曲折时期b)制度的衰退第三节制度的恢复和发展a)从1978年到1991年b)从1992年至今c)政治特征d)优势与问题第一章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性质和原则第一节中国政治制度的法律性渊源:宪法与党章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宪法规定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宏观框架2.宪法规定了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宏观法权关系3.宪法确立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与原则二、《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二节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性质与原则一、人民主权原则二、依法治国原则三、四项基本原则四、民主集中制原则五、公民权利与义务原则第二章党和国家的领导原则第一节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一、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形成1.党委制和党组制2.党管干部制度3.归口管理制度和双重领导制度二、经济改革与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三、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1.行政首长负责制在企事业单位的确立2.党的行为法治化取向3.党与行政部门关系的改革第二节党的中央组织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1.党的全国代表大会2.中央委员会二、党的核心决策机关1.历史变迁2.产生与运作第三节党的归口管理体制一、组织人事口1.组织人事部门2.组织人事系统领导制度3.党管干部制度的改革二、宣传教育口1.宣传教育部门2.宣传教育领导体制三、财政经济口1.财政经济领导部门2.领导制度四、外事口1.外事部门2.外事领导体制第三章政党与政党制度第一节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一、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时代背景二、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路径1.从执政的合法性来源来看,实现从经济建设到民主政治建设的转变2.从执政的社会基础来看,要实现从一元的到多元的转变3.从执政的技术操作来看,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4.从执政的可持续条件来看,制度建设与法治建设更为根本第二节党和群众性团体一、群众性团体的基本情况1.工会2.共青团3.全国妇联二、党和群众性团体的关系1.利益表达和综合2.政策执行3.社会监督第三节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一、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第四章立法体制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性质与原则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二、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第二节选举制度一、我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和选举原则二、我国选举的程序三、选举制度的改革第三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和任期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立法和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2.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构组成人员3.对国家重大事项的决定权4.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权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制度1.会期制度及会议的召集和主持2.会议形式及其职责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节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及其专门委员会一、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产生和组成1.地位2.产生3.任期4.组成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1.立法权2.监督权3.重大事项决定权4.人事任免权5.其他职权三、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1.全体会议2.分组会议3.联组会议4.委员长会议5.专门委员会四、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第五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组成和任期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三、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和监督权四、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第六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一、完善党与人大关系二、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五章政府体制:中央政府第一节政府的设置原则和领导体制一、“议行合一”理论二、中国政府的“议行合一”原则三、政府领导体制1.首长负责制2.分管领导制度和领导小组制度第二节国务院一、关于国务院的制度规定1.国务院的地位和性质2.国务院的组成和任期3.国务院的领导体制4.国务院的职权二、国务院的行政机构1.国务院办公厅2.部委行署3.国务院直属机构4.国务院办事机构5.国家部委管理的国家局6.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三、行政立法1.行政法规2.行政规章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中央政府与行政机构一、中央政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行政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六章政府体制:地方政府第一节省级政府和省管市政府一、省级政府二、特别行政区1.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2.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与特别行政区政府三、省管市政府第二节基层政府一、基层政府的基本结构1.县政府2.乡政府二、县乡关系三、基层政治的问题第三节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一、中国政府体制的结构特征二、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三、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关系1.行政管理权限的变化2.立法权限的变化3.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变化四、完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第七章司法制度第一节党的政法委员会一、政法委的历史演变二、政法委的功能1.党内联席会议制度2.执法检查监督制度3.协管干部制度第二节人民法院一、我国法院的沿革与组织体系二、法院的职权1.司法审判权2.法律制定权3.行政裁判权4.司法行政权三、法院的审判组织1.独任庭2.合议庭3.其他审判组织第三节人民检察院一、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与领导体制二、我国检察机关的机构设置1.我国检察机关的内部领导机构2.我国检察机关的内部决策机构3.我国检察机关的内部职能机构三、检察机关的职权1.检察机关的一般法律监督职责2.刑事功能第八章军事制度第一节核心原则第二节武装力量的基本构成与领导体制一、中国武装力量的基本构成1.中国人民解放军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3.民兵二、领导体制1.中央军事委员会2.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3.军(战)区体制第三节国防体制一、中国国防领导体制1.中共中央的国防领导体制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国防职权3.国家主席在国防方面的职权4.国务院在国防方面的职权5.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国防方面的职权二、兵役制度1.中国兵役制度的主要内容①服役制度②衔级制度③兵役工作领导体制2.中国兵役制度的基本特征第九章监督制度第一节概述一、监督制度的理论与制度基础二、监督的内容与监督体系第二节党内监督制度一、党内监督体系1.党员监督2.党的基层组织的监督3.党的代表大会的监督4.党的委员会的监督5.党委常委会的监督6.党委组织工作部门的监督管理二、党内监督的内容和对象三、党内监督的机构第三节行政监督制度一、行政监督的主体、对象、内容和方式二、行政型审计监督制第四节社会监督制度一、社会监督的含义二、公民监督三、新闻舆论监督第十章国家和社会:制度变迁的样式第一节当代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的演变一、高度一体化的国家和社会(1949—1978年)1.国家对城市社会的渗透与控制2.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渗透与控制3.社会成员对国家的依附①劳动就业制度②户籍制度③身份制度④单位制度4.一体化结构的评价二、经济改革与国家—社会关系的重构1.经济改革的影响2.国家与社会关系重构的基础第二节单位体制一、单位的政治性质二、市场经济中的单位体制三、单位组织的政治功能1.行政管理2.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动员3.政治参与第三节农村基层民主一、农村基层政权结构的演变1.政社一体制下的农村基层组织2.村民自治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结构二、村民自治的实践1.村民委员会的选举2.村民自治与治理方式的变革3.村民自治中的问题第四节新兴民间组织一、民间组织的发展与特点1.民间组织的发展2.民间组织的特点二、民间社会的兴起与治理。

央地关系之中央权威的加强——基于社会管理的视角

央地关系之中央权威的加强——基于社会管理的视角

央地关系之中央权威的加强——基于社会管理的视角摘要:当下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存在都与央地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央政令不通也是其表现之一。

尽管中央曾多次采取措施予以调整,但都成效不大。

从根本上讲是由于中央和地方权限划分的不明,另外也与中央的监督缺乏力度、信息不够灵敏有很大关系。

只有实现央地权责的法治化,并充分发挥公民的监督力量,才能治愈“政令不通”的顽疾,才能进一步树立并加强中央的权威。

关键词:央地关系;法治化;监督近年来,我国矿难事故不断、环境污染事件频繁、暴力拆迁事件时有发生、房价飞涨、社保基金被挪用等大案频发,2004年的“铁本事件”更是成为中央与地方零和博弈的一个典型,这些案件无不反映出央地关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地方为了维护私利,不惜动用国家权力限制、剥夺或牺牲公民的各种基本的宪法权利,已经从根本上触碰了大众的容忍底线,其后果的严重性不言而喻。

当然,造成上述社会管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地方政府有责任毋庸置疑,中央政府的失语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失职。

具体而言,就是地方政府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中央政府没有足够的权威来保证其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地方得到落实。

本文所关注的即是当下中国在社会管理层面所遇困境之地方对中央的挑战;遭遇这种困境中央采取了哪些补救措施?政策调控的频频实效,原因何在?如何从根源上解决政令不通的问题?一、社会管理层面央地关系面临的一大难题:地方对中央权威的挑战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历史,是一段绵长的高度中央集权和地方分裂割据的博弈史。

建国以来,在地方和中央的权限调整上,往往陷入“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

各界更多关注的是中央的过度集权,呼吁权力下放。

但是不容忽视,近几年来,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不能很好地在地方得以执行,以致中央的政策“出不了中南海”,这俨然已成为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

究其根本,即为中央的政策在地方的执行中变了味,被一些利欲熏心的官员以种种方式掏空。

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经济虽然高速发展,但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多,腐败领域也越来越广,这些都是影响中国科学发展、民族复兴的决定因素,如何彻底根除这些不良现象,这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觉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制度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解决中央和地方责权关系,统筹兼顾,平衡发展。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包括: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即中央集权的程度问题;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问题,包括控制能力和控制手段等,其中包括中央对地方的监督问题。

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的“单一制”特征。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权,地方政府在法律上根据中央授予的权限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政治上完全从属于中央,政治领导由中央任命。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呈现着不同的态势。

目前,我国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实质上形成了党统帅下的政治集权结构,各级地方政治权力结构实际上是中国政治中枢各基本要素的放射。

中央通过对国家纵向与横向的政府机构在政治、思想和组织方面进行领导,同时,通过各级国家机构中的党组,通过上下对口机构设置,使党的组织在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公共决策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治、经济、社会三位一体,党作为领导力量和执政力量,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将整个社会整合在党的组织网络之中,形成一个执政党高度集权的权能共同体。

党的权力的过度膨胀使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政权机关不能形成实质上的政府权能结构,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体系有其名而无其实。

党的中央及地方各级党组织代替了国家机构的中央与地方国家机关,陷入了繁杂的行政事务中,即无法有效容纳不断膨胀的领导事务,也无法集中精力调查研究做好党的决策。

一、中央和地方在政权管理的矛盾分析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政府职能部门是实行地方政府和上级部门“双重领导”,也就是主管部门负责工作业务的“事权”,而地方政府管“人、财、物”。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课件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课件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
目录
•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概述 •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发展历程 •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治理模式 •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改革与创新 •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案例分析 •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01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概述
Chapter
地方政府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所授权,在国家法律和政策 框架内,负责辖区公共事务管理的政府机构。
公开透明政府建设
总结词
公开透明政府建设是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的重要方向,旨在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加强公众对政府 工作的监督和参与。
详细描述
中国地方政府的公开透明政府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开政府 工作的进展和成果;其次,加强了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通过各种渠道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建立 了各种监督机制,如行政监察、审计等,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问责。
1. 浦东新区政府注重创新平台建设,包括科技创新园区 、创业孵化器、科技中介服务等,为创新创业提供了良 好环境。
3.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交流,推动科技 成果转化和应用,加速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融合发 展。
详细描述
2. 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通过政策优惠、人才公 寓、子女教育等方式吸引人才落户,为区域创新发展提 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未来地方政府改革的主要方向包括优化组织结构、提高治 理效能、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推动经济发展等。同时,地 方政府还需要在创新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完善制度机制 ,提高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此外,地方政府还需要 积极推动社会参与和合作治理,以实现更好的社会共治。
05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案例分析

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经济虽然高速发展,但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多,腐败领域也越来越广,这些都是影响中国科学发展、民族复兴的决定因素,如何彻底根除这些不良现象,这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觉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制度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解决中央和地方责权关系,统筹兼顾,平衡发展。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包括: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即中央集权的程度问题;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问题,包括控制能力和控制手段等,其中包括中央对地方的监督问题。

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的“单一制”特征。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权,地方政府在法律上根据中央授予的权限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政治上完全从属于中央,政治领导由中央任命。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呈现着不同的态势。

目前,我国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实质上形成了党统帅下的政治集权结构,各级地方政治权力结构实际上是中国政治中枢各基本要素的放射。

中央通过对国家纵向与横向的政府机构在政治、思想和组织方面进行领导,同时,通过各级国家机构中的党组,通过上下对口机构设置,使党的组织在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公共决策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治、经济、社会三位一体,党作为领导力量和执政力量,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将整个社会整合在党的组织网络之中,形成一个执政党高度集权的权能共同体。

党的权力的过度膨胀使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政权机关不能形成实质上的政府权能结构,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体系有其名而无其实。

党的中央及地方各级党组织代替了国家机构的中央与地方国家机关,陷入了繁杂的行政事务中,即无法有效容纳不断膨胀的领导事务,也无法集中精力调查研究做好党的决策。

一、中央和地方在政权管理的矛盾分析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政府职能部门是实行地方政府和上级部门“双重领导”,也就是主管部门负责工作业务的“事权”,而地方政府管“人、财、物”。

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进程及改革路径

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进程及改革路径

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进程及改革路径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进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1980年)新中国成立后,央地关系处于集中式的管理模式之中,地方政府主要是履行中央政府的命令和指示,缺乏较大的自治权利。

在这个时期,地方政府往往是作为中央政府的代理机构来管理本地区的事务。

中央政府对决策的控制和实施非常严格,地方政府在政策落实和执行上缺乏灵活性和主动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大力推进市场经济化和政治的改革,这也使得央地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在这个时期,政府开始逐步放弃对经济领域的控制,为了吸引外资和增强地方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地方政府开始积极策划和推进经济建设项目,摆脱了“被动等待中央指示”的局面。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入世后的中国改变了国内外的格局,我国开始逐步走向市场化和民主化。

在这个时期,地方政府越来越具备独立决策的能力,地方政府在经济、环境、文化和教育等领域的自治权逐步加强。

同时,中央政府也逐步转变了管理方式,从“一切包办”向“委托、监管、评估”的模式转变。

近年来,我国央地关系改革路径有以下几点:1.增加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地方政府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需要,可以适度调整税收、公共支出、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中央政府也会根据地方政府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政策灵活性和自主决策权。

2.强化中央政府的监管作用中央政府作为国家最高的行政机关,应当对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和财政运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尤其在重要领域和关键节点上,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管。

3.简化政府管理机构在改革中需要简化政府层级,缩减政府管理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使决策和执行的效率得到提高。

同时,政府也需要改进管理方式,加强对公共资源的优化和利用。

4.推进民主化改革在央地关系改革中,应当充分发挥政府与民众的事务对接平台的作用,加强政府公开透明,突破行政权力任意干预公共事务的习惯。

总体而言,我国的央地关系改革是一个既需要强化中央政府管理与控制,又注重地方政府的权利和自治的平衡发展进程。

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进程及改革路径

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进程及改革路径

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进程及改革路径央地关系是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国家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对国家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我国央地关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并在不断改革中逐步完善。

本文将从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历程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封建时期的地方割据,中央集权的建立,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分权管理。

在封建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地方割据,地方官员往往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对中央政府的领导不够重视,导致国家割据,王朝更迭频繁。

直到秦朝嬴政的统一中国,废除了分封制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这一时期的央地关系相对明确,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较强,地方政府的地位相对次要,行政权、财政权和司法权都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逐步分权管理,逐渐建立了一套现代政府管理体制,实行分权管理的体制改革。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地方分权管理的政策,通过实行税收分送和地方政府负责地方经济发展计划,逐步弱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实现了地方政府的相对独立和自治。

中央政府也开始根据地方政府的发展需要,对地方政府进行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这一时期我国的央地关系开始朝着相互合作和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央地关系的现状及问题目前我国央地关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权责不清。

由于地方政府承担了大量的政府职能和事务处理,导致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权责关系不够清晰,出现应当由中央政府负责的事宜被地方政府长期操办、应当由地方政府负责的事项又长期被中央政府包揽的问题。

2.财政分配不公。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是依靠税收和中央转移支付,但是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并不合理,导致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出现贫富差距。

地方政府之间也存在财政分配不公的情况。

3.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进程及改革路径

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进程及改革路径

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进程及改革路径中国央地关系的发展进程可以追溯到中国封建社会时期。

在中央集权思想的影响下,封建君主通过分封土地、设立长官等形式,将地方势力纳入中央统治体系之中。

随着中国走向现代化,中央政权的权威逐渐得到增强,央地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949年以后,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共中央成为全国的最高领导机构,地方政府则成为中央政府的代理机构。

在国家经济建设中,中央政府在计划制度下对地方经济进行指导和协调,地方财政则向中央交纳一定的财政收入。

在此期间,中央与地方并未形成明显的利益分配关系,央地关系相对平衡稳定。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央对地方的权力逐渐增强。

为了激发地方经济的活力,中央开始推行分税制改革,将原来由地方财政部门征收的税收进行统一征收和分配,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

但是,分税制改革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财力和行政自主权,也导致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着抢收抢缴、喜新厌旧和贪腐等问题。

近年来,中国央地关系的改革措施逐渐深化。

中央政府通过改革财政体制、社会保障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宏观管理和监督,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好的分配和利用。

央地权力交错、责权不清等问题得到解决,实现了全面、科学、规范的权力配置和运行。

其中,最重要的改革措施之一是财政体制改革。

中央政府逐渐增加专项转移支付、调整税收政策等方式,促进地方综合财力的提高和平衡发展。

同时,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限制负债,防止地方政府过度投资和财政风险。

此外,中央还逐步将一些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领域纳入中央管理,如环保、水利、电力等。

在此基础上,中国央地关系正在更加平衡和稳定地向前发展。

中央政府通过加强与地方协商、建立良好的政策沟通机制等方式,将经济政策落到土地,为全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中央与地方权力配置的路径分析:集权-分权-规范

中央与地方权力配置的路径分析:集权-分权-规范

二 、 中央 和地 方纵 向权 力演 变原 因分 析 对
( ) 国 后 到 改 革 开 放 前 一 建
建 国后 ,中央和地方纵 向权力调整 的明显特点就是集权 一 分权 一集权 的循环 , 每当地方政府 的权力过大进而影响到 中央 权威时 , 中央就会把相关权力 收回 , 当中央觉得过 于集权 时 , 而 则会下放 给地 方一 定的权限 ,但权力下放 的判断标准不规 范 , 基本上依据领 导人的个人主观意志或经验来作 出 , 有 明确 的规范 和制度 加以约束 , 也没 有相关的法律作 出规定 。在整个 权力 的调整过 程中 , 政治权 和经济权始终是高度合二为一 。建 国后 , 为了尽 快摆脱 “ 一穷二 白” 的落后局 面 , 我们采用 了苏联 的计划经济模式 , 这样就可 以集 中全国的人 、 、 财 物来进行社会 主义建设 。地 方政府作为下一级 的行政机关 , 其主要职能是传

县 、 、 的 纵 向 权 力 分 布 的格 局 。在 随后 的 调整 中 , 消 了 六 区 乡 撤 个行政 大区 , 并在 15 9 4年的宪法 中规定 , 全国分为省 、 自治区 、 直辖市 、 自治州 、 、 县 自治县 、 、 乡 民族 乡 、 、 镇 市辖 区。毛泽东 在 15 9 6年的《 十大关系 中》 到要 给地方一点 自主权 , 论 提 以调动地 方的主动性 。l 的八 大中 , 【 】 在党 周恩来提出 了划分中央和地方 管 理职权 的七项原则 , 出要把 大权集 中 , 提 小权 分散 , 给地方一定 的经济管理 权限 , 其依 据是地 方 比中央 更加接近 企业 , 接近 群 众, 接近实际 。 l 15 口 9 8年的大跃进 中 , 在 中央把很大一部 分权 限 下放给地方 , 由于经验不足 , 随后 的“ 整 、 固、 实 、 但 在 调 巩 充 提 高” 中又收 回了下放的权力。“ 文化大革命 ” 作为对高度集权 中, 体制 的一种 简单 分散 , 目地 下放权力 , 致各地先 后建立起 盲 导 “ 大而全 , 小而全 ” 的工业体系 , 中央的权威 因此受到削弱 。 在这

央地利益关系视域下的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问题

央地利益关系视域下的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问题

央地利益关系视域下的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问题分析廉杨(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150080)摘要:本文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利益关系为背景分析了央地之间的利益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创新举措,谋求更好地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行为,协调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以实现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关键词: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利益关系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是指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主体根据自身的利益和价值观的需要以及对政策的理解,对政策原来的信息或是精神实质误解或部分内容有意曲解,导致政策无法真正得到贯彻落实,甚至收到与初衷相悖的绩效。

①由于公共政策是一个整体,其内部的各项规定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是各部分共同发生作用的系统。

如果只是部分得到落实贯彻,其余部分则被放弃,必然导致公共政策内容残缺,影响政策执行效果。

所谓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所拥有的国家权力在国家机构体系内的纵向配置关系,其实质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所固有的以及在权力行使过程中所形成的既定利益的分配关系。

②公共政策的执行离不开中央与地方政府环境,而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核心又是利益分配关系,因此,央地利益关系对于公共政策的执行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这也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追逐利益是人性之一,公共政策的执行实属地方政府行为。

而地方政府政府行为也是人类行为的一种,因此地方政府必然也是理性逐利的。

理性,其基本含义是指人类所具有的与感觉、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相区别的逻辑推断性的认知能力。

在此,我们则更多地倾向于将它视为一种行为方式。

所谓逐利,简言之,即追逐利益,逐利不仅是人类最基本的人性特征之一,而且也是当今社会最常见的一种人类行为。

因此地方政府也应当是理性逐利的,这个“利”,在地方政府层面,我们暂且认为主要是经济利益、政治利益。

③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地方政府在总是尽一切可能去追求自我财富的最大化,自我权力的最大化以及中央政府对其政绩的认可。

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进程及改革路径

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进程及改革路径

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进程及改革路径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进程及改革路径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程。

下面将以不同的时期为划分,详细介绍我国央地关系的发展进程及改革路径。

1.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央地关系主要是以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指令式管理为主。

这一时期,中央政府实行高度集权,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府的命令,并向中央上报各项工作情况。

地方政府的权力相对较小,缺乏自治权,甚至可以说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

2. 大跃进与三年困难时期(1958-1962年)大跃进与三年困难时期是我国央地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一时期,由于计划经济的过度集中、指令主义的管理方式以及对地方实行过度征粮等政策,导致中央对地方的压迫过大,地方政府无法有效回应中央政府的要求,出现了大面积的饥荒和人员伤亡。

这一时期的央地关系暴露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过度干预的弊端。

3.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央地关系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中央政府开始推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政策。

这一时期,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较大的自主权,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发展理念,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探索本地区的发展道路。

中央政府还对地方政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财政分权,让地方政府能够自主安排财政支出,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4. 九十年代至今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央地关系逐渐调整和完善。

中央政府相对放权,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大财政分权力度,鼓励地方政府积极创新。

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和考核,建立了一系列的指标体系来评估地方政府的工作。

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并积极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

在央地关系的改革路径上,我国强调实行政府分级管理,建立多层次的政府权力和财政体系。

这种分级管理的体制设计有助于更好地解决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关系,提高地方政府的决策能力和责任意识。

合理分权:内涵、地位及路径选择--以中央与地方关系为视角

合理分权:内涵、地位及路径选择--以中央与地方关系为视角

统就死 ” 的两难境地 , 加上调整手段 的偏差 , 即主要
的非良性循环 , 而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央与地方关系 对任何体制的国家来说都是一个 至关重要 的问题。 笔者认为“ 中央与地方关 系” 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 “ 中央政府 与地 方 政 府关 系 ” , 而 应 将 之 置 于宏 观 的 国家权力架 构 中重新 考察 , 是具 有隶 属关 系或监 督指 导关系的中央与地方国家机关主体 , 及中央与地方公 民及其 自 治组织 , 在行使 国家权力 、 地方权力和公 民
关键词 : 中央 ;地 方 ; 分权 ; 监 督 中 图分 类 号 : D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4 3 3 X( 2 0 1 4) 叭- 01 0 1 - 0 4
为适应 社会主 义市场经 济发展 , 回应政 治 民主化

点; 地方分 权 多 , 我 就 收上来 一 点 。 ” l 这 一思 想在
权利 时依法形 成 的权 利义务关 系 。

依靠政策 而非法律 , 弥漫着浓厚 的人 治色彩 。改革 开 放 的总设计 师邓小 平对 于 “ 权 力下 放 ” 的认 识较 为全
面, 曾明确指出: “ 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 集 中, 应该有 计划 地 大胆 下放 , 否 则不 利 于充 分 发挥
因此强国家弱社会的不平衡模式具有向强国家强社会的平衡模式转化的必然性这种转型必须改革已有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国家主动地有意识地从一部分社会领域退出社会不断从国家获得独立空间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权力有条件地向社会权利公民权利回归的过程是一个寻求社会与国家关系互动平衡的过程应实现由权力下放到合理分权的转变为社会的自主发展创造条件政府在职能转变的基础之上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控制转换培育发育成熟的市场主体和公民社会组织使社会具有更多的自主性逐渐向强社会方向发展国家权力运行向规范化法治化方式过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路径及对政策执行的影响作者简介:李芝兰,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学系教授,香港持续发展研究枢纽召集人一、引言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发展文献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大国的公共行政存在一种令人费解的难题,即高层决策者制定的政策如何才能被中基层主体执行。

以中国为例,尽管它奉行的是威权主义体制(即具有高度的中央控制倾向),多个政策领域仍出现显著的执行差距。

政策屡次执行失败使人们怀疑中国政府是否有能力回应国内治理挑战、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承诺。

长期以来,历代当政者倾注了大量的努力,力求在中央控制和地方自主权之间取得均衡,这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最为紧迫的事情之一。

如何描述当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特征呢?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否存在一种固定模式或者一些重要的转折点呢?是何种因素导致中央与地方关系变迁如此曲折,却又保持着连贯性呢?在回顾制度主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将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看作四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本文将分析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于中央与地方关系,从而对后者的未来发展和路径作出一些推断。

这当中将涉及要弄清楚中央与地方这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制衡关系。

在接下来的内容里,本文首先回顾1949年以来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趋势,将其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描述每个阶段的基本特征。

随后,本文讨论隐含在这些变化趋势之中的四个因素:国家建设与民族融合、发展效率、职位晋升和外部影响。

在这一变迁过程中,内部行为主体是主导因素,而外部因素(包括苏联和西方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本文的结论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行政性分权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同时,70年代末启动的经济改革所形成的政府与市场新边界,增加了不同层级政府之间权限划分和制度化权力分享的紧迫性,而改革之前则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资源配置。

本文提出,从中央与地方作为联合的行为主体的视角来理解中央与地方关系,寻求法制化的途径解决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的问题,可以为缓解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紧张关系(包括较大的执行差距)提出新的思路,从而有利于改善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趋势1949年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经历了三个有所重叠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领导层对于究竟要集权抑或分权的态度经常摇摆,对应在政治实践中,便不时出现剧烈的集权抑或分权的政策逆反。

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这一阶段突出表现为经济朝着自由化的方向迅速发展,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也随之变化,加速了分权的趋势,并增加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复杂性,例如在一些特殊的政策领域,到底由哪一级政府负责重新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很不明确。

第三个阶段始于2000年左右。

当时逐渐出现了这样的认识:不同层级政府间模糊的权限划分性阻碍了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也不利于提升政府绩效,因而需要对不同层级政府的权力和责任进行更清楚的划分和厘定。

由此,在财税体制、财政支出和资金管理、公共服务提供和规管框架建构等方面近年不断涌现改革。

(一)集权与分权(20世纪50—80年代) 走向集权还是分权曾经被描述为影响中国政策和政治发展的主要悖论(Schurmann,1968)。

舒曼(Schurmann)区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两种类型的分权:类型一或经济性分权是指权力在国家和生产单位之间的转移;类型二或行政性分权是指权力在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转移。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作为折中的结果,分权类型一、分权类型二以及集权均被考虑进来,被引入1956-1957年间的分权化改革之中。

行政性分权(分权类型)当时乃首选策略,开启了1957-1958年间中央政府向省级政府大规模下放经济管理和计划权限。

从那时起至70年代出现了行政性分权和集权的循环,同时中央部委和地方党政部门之间也呈现出紧张关系。

中央领导人常常通过再集权的方式来纠正先前的过度分权。

然而一段时间后,他们又重新分权,以便提高地方政府推动地方发展的积极性,于是各种政府项目再度上马。

尽管存在断断续续的再集权,不过,持续数轮的行政性分权使得省级党政部门的权力有了实质性的增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再集权的收益逐渐递减,即每一轮再集权回收的只是上一轮分权的部分权力,省级政府通过累积的权力和资源,成为行政性分权的净赢家。

有些学者大胆设想,假设1957-1958年间采取的是经济性分权而非行政性分权,中央政府将其职能定位于宏观管理和规制,以便经济主体能够自主地从事生产活动,这便与80年代的经济改革有些类似。

如果这一假设能够成立的话,是否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出现的集权与分权的往复循环便可以避免?然而,考虑到经济性分权战略的市场倾向与50年代后期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不兼容,以及苏联的去斯大林化、1956年波兰—匈牙利的崛起和中国反右派斗争等诸多因素,上述假定是不合情理的。

行政性分权作为一种战略一直持续到80年代。

与此前相比,80年代的财政包干制改革(分灶吃饭)使省级以下地方政府得以保留较大比例的财政收入,并可以自由使用这些收入,这被看作是增强省级以下地方政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

与其他的分权措施(如物资管理、投资计划、信贷供给、企业管理)相比,新一轮的行政性分权导致一种后来被称为“中国式联邦制”的政治现象。

在80年代,早期关于行政性分权或经济性分权的优缺点的讨论再度掀起。

1985-1986年短暂的经济性分权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次分权是想通过综合性改革战略解决日渐加大的通胀压力。

当1987年实施的行政性分权使得财政权和经济计划权从中央部门下放给地方政府时,经济性分权再次失宠。

基于国内分权战略的讨论,财政联邦制和分权方面的文献与行政性分权对经济增长、治理质量和民族融合的影响的讨论分道扬镳了。

例如,一些学者将80年代以来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归功于“财政联邦制”条件下地区竞争的激励效应(Jina et al.,2005);而有些学者则认为,虽然1994年的财政改革属于再集权行为,但经济增长仍在继续,因而这些学者强调没有确凿的证据显示财政联邦制条件下存在财政约束或硬预算(Sinha,2005;Cai and Treisman,2006)。

由于注意到了地方权力日益增长的消极性,如腐败和寻租行为,不少学者认为,其他一些因素似乎比行政分权能够更好地解释中国的奇迹,这些因素包括:中央政府的派系竞争;促使中央与地方偏好同步的连接机制(如人事任免体制)等。

(二)政府与市场角色的不断调整(20世纪80-90年代) 1978年底,中国政府宣布改革开放的国家发展战略时,便开始了新的发展道路。

政企分开是这次改革的核心。

政府与市场边界从此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然而,在80年代的经济活动中,市场的扩张并非得益于新的改革战略。

实际上,在80年代,由于“市场”被视作资本主义的特征,官方和公众当时使用的概念是“商品经济”而非“市场”。

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在1993年党的全会上被正式采用后,“市场”的概念才合法地融入社会主义体制之中。

因而,80年代出现的市场扩张的经济现象并非官方新的经济政策导致的结果,而是那时所采取的行政性分权使然。

由于实行行政性分权,省级官员得到的授权越来越大,他们利用非国有和计划外部门与中央寻求更多的自主空间。

例如,广东省和浙江省进行的创新性市场的培育战略,客观的效果便是避开了中央对它们不少的监管。

市场扩张和行政性分权的互动使我们意识到,经济性分权与行政性分权并非相互排斥。

的确,在80年代中后期,主导中国政策选择的某一派观点认为,考虑到中国资源禀赋存在地区差异以及市场力量尚微弱,行政性分权实际上是市场化改革的根本途径(施达等,1994:149)。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间,中央计划和政治动员使企业实质进入了官僚体系之中,这些已官僚化的企业缺乏独立的经济单位所应具有的经济功能,因而当中央部门进行经济性分权,实际上导致“经济活动陷入混乱之中”,尤其在短期看来更是如此(吴敬琏,1991:15)。

此外,省级政府作为党和国家的各个层级中的“中间人”以及上一轮分权的受益者,实际具有更强的影响力(Li,1998a:34,299)。

省级及以下地方政府而非企业获得了经济管理权(这些权力原本由中央部门掌握),这在经济改革的前十年促进了市场的渐进发展。

很明显,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关键不在于谁控制着资源,而是谁在控制规制权。

在1988-1994年间,国家计委的一项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研究明确地把经济规制权的安排作为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核心(魏礼群等,1994:1)。

中央和省级以下地方政府不仅为直接控制税收、投资、信贷、企业和其他资源展开竞争,而且争相控制新兴市场活动的规制权。

这表明,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关系从“控制资源的政治”转向了“控制管辖权的政治”(Li,1998a:289-291)。

因此,当1994年分税制被引入时,中央收入份额在短短一年间便从33%增加到了55%,这一变化不仅仅是对80年代财政包干制时过度分权的再集权。

资源的控制仍然很重要:中央领导人的确希望控制更多的资源以便“控制官员晋升”(王绍光等,1993),这一目的是通过将大的税种划归中央预算而达到的。

同时,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也明显不同于此前的再集权措施,此次改革建立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分税原则。

与以往依赖于中央和各省双边谈判(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交易缺乏一致性,具体细节不透明)不同,1994年之后,根据明确的分配规则,税收按不同比例分别进入中央或省级政府的国库,省级以下政府也同样如此。

(三)公共服务提供的责任划分(2000年以后) 世纪之交,市场经济在中国已获得合法性,政府将自己定位为市场的规制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有关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讨论当时也转为如何更清晰地划分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的责任。

以教育为例,哪一级政府负责村、乡镇、县或市的学龄儿童的教育问题?县级政府应该为本县学校全数的教育成本、学校管理埋单吗?是否应该由县级政府来决定课程设置?市、省和中央政府应该在特殊教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它们各自应承担多大份额的支出?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讨论焦点放在支出,这与此前的讨论往往集中在收入有很大不同。

在1999年发表的一份有关1994年财政改革的评估报告中,6/7的篇幅与收入有关,仅仅1/7的篇幅用在了对支出责任的评价上(Zhang and Hao,1999:249-250)。

到了在90年代末期,随着公共财政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家转而讨论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并重新关注政府的支出责任。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基金会资助的一个项目中,安秀梅(2007)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方面详细区分了17种公共支出。

一些支出责任划分模型被引入,用来研究不同种类的支出和公共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