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语文第五册第20讲孟子见梁襄王教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孟子见梁襄王》全文;(2)能够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3)能够概括梁襄王的提问及孟子的回答。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复述等方法,提高语文素养;(3)学会运用孟子仁政思想分析现实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思想的智慧与魅力;(2)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重点1. 《孟子见梁襄王》全文的理解与背诵;2. 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3. 运用孟子仁政思想分析现实问题。

三、教学难点1. 孟子的仁政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2. 结合现实问题,深入剖析孟子的仁政思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孟子及其时代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孟子见梁襄王的故事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孟子的语言风格;(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总结孟子的仁政思想;(2)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讲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2)举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孟子仁政思想分析现实问题。

5. 课堂实践:(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孟子仁政思想的感悟;(2)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孟子仁政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孟子见梁襄王》;2. 结合自己的生活,运用孟子仁政思想分析一个问题,并写成短文;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合作探讨的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与应用。

3. 学习效果评估:通过课后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孟子仁政思想的认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孟子见梁襄王》这篇文章。

(2)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

(3)了解孟子的思想体系和他的政治主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章内容。

(2)学会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对文章进行逐句解析,理解孟子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传承儒家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孟子见梁襄王》的文章内容。

(2)理解孟子的思想体系和他的政治主张。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文本分析能力。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关键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孟子思想体系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时代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孟子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和影响。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句式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文章内容。

(2)每组选取一个角度,进行课堂分享。

4. 文本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逐句解析,理解孟子的观点。

(2)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孟子观点的合理性。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孟子见梁襄王》。

2. 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你对孟子思想的理解。

3. 选取一个与孟子观点相关的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背诵情况的评价。

2.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评价。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4.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1)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古代法庭的场景。

(2)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孟子的辩论技巧。

2.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孟子见梁襄王》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孟子见梁襄王》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孟子见梁襄王》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必修)教案教学设计长沙铁路一中谭忆军[教学目标]1、解读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2、体会孟子爱憎分明的个性及其执着追求的“仁政”理想;3、理解本文生动贴切的语言及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教师点拔,学生自读研讨。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没有谁愿意生活在战争年代,为什么?因为战争会让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春秋三百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也正因为如此,历代百姓大多是“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百姓怎样安居,国家怎样强大,天下怎样安定,一些先哲圣贤就此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孟子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保民而王”,“仁义为本”的政治主张。

二、初读1、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卒然(cù)嗜(shì)杀沛(pèi)然浡(bó)然枯槁(gǎo)恶(wū)乎定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2、重点字词疏理①出,语人曰语:告诉②卒然问曰卒:通“猝”,突然③天下之人牧人牧:国君,统治者④孰能与之与:归附,跟随⑤民皆到引领而望矣引:伸长⑥天下恶乎定恶:何,怎么⑦油然作云油然:兴盛的样子⑧沛然作雨沛然:水势很大的样子三、研讨这篇文章是语录体,通过人物对话来体现人物的性格,思想及语言技巧的。

1、文中最能体现孟子个性的句子是哪些?体现的是什么样的个性?筛选:不似人君,不见所畏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归结:情感鲜明,率真耿直2、文中最能体现孟子思想的句子是哪些?体现的是什么样的思想?筛选:天下定于一,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归结:保民而王,仁义为本3、文中最能体现孟子语言特色的句子是哪些?语言特色是什么?筛选:沛然下雨,苗浡然兴之水之就下,谁能御之归结:善用比喻,生动贴切4、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四、拓展阅读下段文字,回答后面问题: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孟子见梁襄王》全文;(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孟子见梁襄王”、“王曰”、“孟子对曰”等;(3)掌握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如仁政、王道、性善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分析孟子论证的逻辑结构和说服技巧;(3)运用文本解读,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的仁爱之心和忠诚精神,培养爱国情怀;(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追求真理和善政;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2. 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的阐述;3. 文本解读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文中古代汉语词汇和句式的理解;2. 孟子论证逻辑结构和说服技巧的把握;3. 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实际运用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孟子见梁襄王》;2. 相关背景资料和注释;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孟子的生平和对儒家学派的贡献;(2)阐述《孟子见梁襄王》在儒家经典中的重要地位;(3)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本的语气和情感;(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遇到问题可以与同桌或小组成员讨论;(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3)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完善自己的观点。

4. 文本解读:(1)让学生分析孟子论证的逻辑结构和说服技巧;(2)指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出关键信息,进行批判性解读;(3)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2)强调孟子的仁政思想和王道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公民。

孟子见梁襄王语文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语文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孟子见梁襄王》的文言文内容;(2)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及其用法;(3)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2)学会文言文的断句和朗读技巧;(3)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品质;(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3)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孟子见梁襄王》的文言文内容;(2)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3)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理解和运用;(2)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分析;(3)孟子思想的理解和内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孟子及其时代背景;(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鼓励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讲解分析:(1)讲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及其用法;(2)分析孟子的人生观、道德观和政治思想。

5. 翻译练习:(1)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2)指导并纠正翻译中的错误。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课文《孟子见梁襄王》;2. 完成课后练习,包括翻译练习和相关的思考题;3. 准备下一节课的课堂讨论。

五、教学反思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检测:检查学生对课文《孟子见梁襄王》的理解和翻译能力,以及对孟子思想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发言情况,以及合作学习的表现。

2019-2020年高三语文第五册第20讲孟子见梁襄王教案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第五册第20讲孟子见梁襄王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及要求: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注意词类活用、通假、文言句式等知识。

2、体会孟子论辩进的讲话艺术和有善于用比喻说理的方法。

3、学会比较阅读的方法:同中求异。

教材简析《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作,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重要作品。

《孟子见梁襄王》同《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一样,都同时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但角度稍有不同。

《齐桓晋文之事》反映的是“保民而王”和“发政施仁”的思想;《庄暴见孟子》反映的是“与民同乐”的学说。

而《孟子见梁襄王》一文反映的是“施仁政来获民心”。

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就”、“卒”、“之”、“孰”、“恶”等词语的用法。

2、理解孟子用设喻阐述“仁政”思想的特点。

教学难点1、对孟子“民本思想”的评论,论述其雄辩艺术。

2、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1、分角色朗读。

2、探究学习法。

教具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步骤一、导入语: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

“争地以战,杀人蕴野;争城以战,杀人蕴城”。

当时,孟子已经七十多岁了,先前游历过许多国家,思想成熟,经验丰富。

《孟子见梁襄王》以孟子见过梁襄王后,向他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朗读感知1、分角色朗读课文。

2、重点字词音、义梳理(放第一张幻灯片)。

卒然问曰c d通“猝”,突然。

恶乎定w口相当于“何于”从哪里。

嗜杀人sh i喜好。

沛然p百形容水势很大。

然b 6通“勃”生机勃勃的样子。

孰能与之:孰:谁(哪一个)与:归附、跟随。

今夫天下之牧:“人牧”相当于“牧人者”统治人民的人(国君)。

引领而望之关:伸长脖子。

由水之就下:“由”通“犹”好比,“就”趋向。

出,语人曰:(省略句)“语” y d告诉。

三、学生自主翻译理解全文1、学生自译,教师巡回辅导。

2、抽查重点段落的翻译理解情况,提问2~3个学生口译最后一段,对理解不准确的地方教师加以订正。

四、分组讨论重点问题,交流订正。

高中语文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人教版

高中语文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人教版

高中语文孟子见梁襄王教案【重点难点提示】1.积累“就”“沛”“浡”“御”“夫”“之”等文言词语及文言句式。

2.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孟子善用比喻来说理的文章写作特色。

3.赏析孟子的语言特色及其人物个性。

【教材内容全解】(一)课文译释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

“(见了我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

”“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谁会归附他呢?”“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

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

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

如果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

如果有不嗜好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人民都会伸长脖子盼着他来。

如果真能这样,人民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谁又能够阻止得了呢?’”(二)资料卡片1.“七八月之间旱”这里的七八月,用的是周历,周朝建子,以夏历十一月为正月,所以周历七八月,即建寅夏历的五六月。

2.“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费力者不觉自屈。

”——清·刘熙载《艺概·文概》(三)感知内容,剖析结构本文是孟子见过梁襄王后,出来对人谈起他对梁襄王的感受以及他与梁襄王谈话的内容,表现的是孟子一贯的仁政思想:仁政爱民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民心所向,就能天下无敌。

孟子光说他对梁襄王的感受:“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没有国君应有的威严。

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并不好。

然后又“卒然问曰”:点出梁襄王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面对这样一位国君,孟子仍耐着性子向他宣讲仁政爱民的思想,但讲得尽量浅显明白。

先以“定于一”,简洁地回答了梁襄王“天下恶乎定”的询问。

再以“不嗜杀”直接清楚地回答“孰能一之”的疑问。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孟子见梁襄王》全文;(2)能够分析并解读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能够概括并阐述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本内容;(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孟子思想的特点及其影响;(3)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品质;(3)激发对传统文化和古代哲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孟子见梁襄王》全文的理解与背诵;2. 孟子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的阐述;3. 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解读。

三、教学难点1. 孟子思想的特点及其影响;2. 文本内容与现代价值观的关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孟子及其时代背景;(2)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孟子见梁襄王》,理解文本内容;(2)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进行合作探讨。

3. 课堂讲解:(1)讲解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2)阐述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3)分析孟子思想的特点及其影响。

4. 案例分析:(1)选取相关案例,让学生运用孟子思想进行分析;(2)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孟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6. 作业布置:(1)背诵《孟子见梁襄王》;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对《孟子见梁襄王》全文的理解和背诵情况,以及对孟子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的掌握程度。

2. 过程与方法: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运用孟子思想进行分析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学生对孟子人格魅力和思想品质的认同,以及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情况。

孟子见梁襄王语文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语文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论辩技巧和论证方法;(3)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的仁爱之心和忠诚精神;(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3)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2. 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的阐述;3. 论证方法和论辩技巧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的理解;2. 孟子思想体系的深入把握;3. 将孟子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和相关的注释、译文;2. 孟子的思想介绍和学术评价资料;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孟子及其时代背景;(2)引出课文《孟子见梁襄王》的主题和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孟子的语气和态度;(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译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2)分析孟子的论辩技巧和论证方法;(3)总结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2)阐述孟子的仁政思想和民本观念;(3)举例说明孟子的论辩技巧和论证方法。

5. 应用拓展:(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和感悟;(2)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孟子的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2)强调孟子的思想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流畅性;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七、教学反思1.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总结;2. 教师对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进行反思;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进步进行评价;4. 教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思考。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范文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孟子见梁襄王》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年级学科:高中语文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孟子见梁襄王》的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

2. 能够领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儒家思想。

3. 能够运用文中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1. 《孟子见梁襄王》的故事内容和孟子仁政思想。

2. 培养学生对儒家思想的认同和理解。

教学难点:1. 理解孟子仁政思想的深刻内涵。

2. 如何将孟子的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孟子的时代背景和儒家思想。

引导学生对《孟子见梁襄王》产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孟子见梁襄王》,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孟子见梁襄王的经过,以及孟子所表达的思想。

3. 课堂讲解:讲解《孟子见梁襄王》的故事背景,详细解读孟子的仁政思想,以及孟子如何通过辩论说服梁襄王。

4.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孟子的仁政思想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5.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如何运用孟子仁政思想的看法和体会。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认同儒家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课后作业1.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如何运用孟子仁政思想解决现实问题的短文。

2. 推荐阅读《孟子》其他章节,加深对儒家思想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了解学生对儒家思想的认同程度。

五、板书设计1. 《孟子见梁襄王》2. 孟子仁政思想3. 儒家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六、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任务。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孟子见梁襄王》的相关内容,理解故事背景和孟子仁政思想。

3. 课堂讲解:讲解《孟子见梁襄王》的故事背景,详细解读孟子的仁政思想,以及孟子如何通过辩论说服梁襄王。

4.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孟子的仁政思想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0 孟子见梁襄王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0 孟子见梁襄王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0 孟子见梁襄王优化设计大纲人教版第五册1结合课文谈谈孟子的善辩艺术。

参考答案孟子是一位有名的雄辩家。

其门人公都子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

”孟子回答说:“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孟子确实是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付那班见利忘义、嗜杀不仁的统治者,才施展他的辩才的。

孟子对付梁襄王,首先在于善于察言观色而择言。

他见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个国君不像个国君的样子,就是接近了他,也看不出什么威严。

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并不佳,因而讲话直截了当,毫不婉转曲折。

其次在于围绕中心,逐步展开论述。

梁襄王的命题是“天下恶乎定?”怎样才能使天下安定,孟子回答以“定于一”,襄王不知“孰能一之”,孟子对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梁襄王的问话不如他父亲梁惠王能提出一些他面临的矛盾,步步追问的都属于治国的常识性问题,孟子也就以严密的逻辑联系,用启发与阐释相结合的言论,使之启蒙益智。

作为一国之君,只有使天下归附,才得人心,这就要爱民保民,绝不嗜杀好战,那么天下归于一统,社会也就安定了。

孟子循着梁襄王问题的思路,逐步揭示所要讲的内容,而不径直揭底,使对方在获得某种满足之时,又有新的不满足,这种“引而不发,跃如也”的讲话艺术,较之捷言尽说更能收到效果。

2翻译下列句子。

(1)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2)孰能一之?(3)今夫天下之人牧。

参考答案(1)突然问:“天下怎么能够安定?”(2)谁能统一天下呢?(3)现在统一天下的君王。

孟子是怎样运用譬喻阐述统一天下的道理的?提示孟子把诸侯的政治状况比作气候天象,而把人民比作在这两种环境气候下的禾苗,以禾苗的枯槁比喻人民在暴政下痛苦煎熬的生活,以禾苗的蓬勃茂盛比喻人民在仁政下的生活。

把人民盼望不嗜杀的君王比作七八月间的旱苗盼雨。

随后,作者又以水向下流比喻人民对仁君的归附。

两个比喻都形神兼备,且又互相衔接,前一个比喻以天上雨水比喻君泽,后一个比喻以地下流水比喻民心,雨润禾苗,水流低处,都是习见之事,自然之理,既熟知,又贴切。

孟子见梁襄王语文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语文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掌握孟子的辩论技巧和思想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如何运用文本信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3)学会如何运用辩证思维,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和思想深度;(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孟子的辩论技巧;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 孟子的思想观点。

三、教学难点1. 孟子的辩论技巧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3. 孟子思想观点的理解与传承。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2. 相关背景资料;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孟子见梁襄王的场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孟子的语气和表达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解析孟子的辩论技巧,阐述孟子的思想观点。

5.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巩固课堂内容。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孟子的思想观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孟子的辩论技巧和思想观点。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运用所学知识。

9.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式,掌握孟子的辩论技巧。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运用文本信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运用辩证思维,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七、教学建议1. 注重朗读:通过多次朗读,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孟子的语气和表达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章;(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2)学会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3)运用文中的观点,结合现实生活,进行辩证思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2)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坚定的信念;(3)学会关爱他人,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2. 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3. 人物形象和事件的分析与评价。

三、教学难点1. 文中较为深奥的哲理和孟子观点的理解;2. 文中古文句式的翻译和运用;3. 针对文中观点进行辩证思考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孟子见梁襄王》;2. 参考资料:关于孟子的相关著作、论文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时代背景;1.2 引导学生关注孟子在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中的地位;1.3 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2.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2.2 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解决字词障碍;2.3 组织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感悟。

3. 合作探讨3.1 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评价孟子的政治主张;3.2 讨论文中涉及的哲学观点,如义利之辨、王霸之别等;3.3 对比孟子的观点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辩证思考。

4. 课堂讲解4.1 对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中;4.2 详细解析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阐述其现实意义;4.3 结合实例,讲解如何关爱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 课堂练习5.1 要求学生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5.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悟,谈谈如何践行孟子的观点;5.3 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彼此的收获。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孟子见梁襄王》。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孟子见梁襄王”、“王曰”、“孟子对曰”等。

(3)掌握孟子的思想观点,如仁政、王道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分析孟子论证的方法,如举例、引经据典等。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的仁政思想,理解仁政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孟子见梁襄王》的朗读和背诵。

2. 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3. 课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孟子论证方法的分析。

2. 课文中一些文言文特殊用法的理解。

3. 学生对于孟子思想的内化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孟子见梁襄王》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如孟子简介、仁政思想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孟子及其仁政思想。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孟子篇章,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如举例、引经据典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阐述其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翻译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孟子思想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思考孟子的仁政思想对于现实生活的启示。

7. 布置作业(1)课后熟读并背诵课文《孟子见梁襄王》。

8. 课后反思教师应及时反思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0孟子见梁襄王(备课资料)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0孟子见梁襄王(备课资料)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0孟子见梁襄王(备课资料)精品教案大纲人教版第五册1.《孟子见梁襄王》背景孟子处于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崛起,并要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因而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阶级对立,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

”孟子到处宣扬“保民而王”“仁义为本”的思想感情,在当时符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孟子首先到梁,谒见梁惠王,并在此时见到了梁惠王的儿子,也就是梁襄王,于是,便有了他与梁襄王有过的仅此一次接触的记载,虽然时间短暂,言谈简要,可是,由此一斑,也可见孟子的思想核心和高超的讲话艺术。

当时,孟子已经七十岁左右,先前游历过许多国家,与梁惠王也有过多次接触,因此,这时,孟子人思想是很成熟的,经验也是很丰富的。

《孟子见梁襄王》以孟子见过梁襄王后,向他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表现了主张“仁政”“王道”的一贯思想。

2.名家评点《孟子见梁襄王》清代刘熙载:“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费力者不觉自屈。

”(《艺概·文概》)汉代赵歧《孟子题词》:“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郭沫若《十批判书》:“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肄,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0孟子见梁襄王(第一课时)精品教案大纲人教版第五册●说课《孟子见梁襄王》是其“仁政”主张的鲜明体现。

孟子以儒家所特有的风范、挥洒自如的大气以及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笔勾勒出对话双方的内心世界,用通俗的譬喻艺术化地宣扬了“仁政”的政治主张,既生动形象,又情理深至,令人信服。

这种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习以为常的事理来说明“王道”的不可抗拒的力量的写法,增添了其说理的魅力。

●教学目标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和文言句式等知识。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孟子见梁襄王》的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2)能够分析孟子的思想观点及其在文中的表达;(3)能够把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2)学会如何运用孟子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2)培养学生尊重先贤、谦虚好学的品质;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孟子见梁襄王》的故事情节;(2)分析孟子的思想观点及其在文中的表达;(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2. 教学难点:(1)孟子思想的理解和运用;(2)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把握;(3)词汇的拓展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孟子及其思想;(2)介绍《孟子见梁襄王》的背景;(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生僻词汇;(3)让学生分析孟子思想在文中的体现。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难点问题;(2)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学习;(3)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拓展:(1)举一反三,让学生举例说明孟子思想在其他课文中的应用;(2)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谈谈如何运用孟子思想解决问题。

5. 总结反馈:(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翻译课文,巩固文言文基础;2. 总结孟子在课文中的主要观点,并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3.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孟子思想的更多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孟子思想的应用能力;3.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讲述孟子见梁襄王的典故,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古代宫殿,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感知。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孟子见梁襄王》2.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3. 教学目标:了解《孟子见梁襄王》的故事背景及主要内容;掌握并运用文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时代背景;阐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内容讲解分析课文结构,讲解重点句子和段落;阐述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的主要观点;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 深度探讨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如比喻、寓言等;学生举例说明,进行实际操作。

3. 应用拓展学生分组,选取一个观点进行辩论;各组展示辩论过程,进行全班评价。

4. 总结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三、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掌握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2. 写一篇关于《孟子见梁襄王》的读后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3. 辩论展示:评价学生在辩论过程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论证能力等。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孟子时代的历史背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历史事件,让学生运用孟子观点进行分析,提高思辨能力。

4.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分组扮演孟子、梁襄王等角色,进行情景模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孟子见梁襄王》全文;(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分析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运用文言文阅读技巧,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境界;(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仁爱、忠诚、诚实、谦虚的品质;(3)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孟子见梁襄王》的文言文词语和句式;2. 分析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与应用;2. 孟子思想的理解与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孟子见梁襄王》全文译文;2. 学生准备:预习《孟子见梁襄王》,做好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孟子及其时代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孟子见梁襄王》,感受文本魅力;(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文本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理解孟子的心路历程;(2)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人性本善论等。

5. 情感教育:(1)让学生感悟孟子的人格魅力,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2)激发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兴趣。

7. 作业布置:(1)让学生熟读《孟子见梁襄王》,巩固所学内容;(2)布置相关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朗读、背诵、思考题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语文-孟子见梁襄王_高三语文教案

语文-孟子见梁襄王_高三语文教案

语文-孟子见梁襄王_高三语文教课方案《孟子见梁襄王》.教课方案示例教课目标:1.解读常有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领会孟子的“德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课课时: 1 课时。

教课方法:自读学习法。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由此刻国际社会之动乱,谈及解决方法,再延长至孟子的“德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诵录音,正音、正句读。

三、齐声朗诵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解说以下词语:①出,语人曰语:告诉②天下恶乎定恶:何,怎么③今夫天下之人牧牧:统治④若有不嗜杀人者如:假如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引:伸长五、解说以下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A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忽然B 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C 初,鲁肃闻刘表卒死D 卒岁之收 ,可是亩四石整个,全②一A 谁能一之一致B 专心一也专一C 一鼓作气第一次D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E 黄鹤一去不复返一经③就A 由水之就下也往B 金就砺则利凑近C 指物作诗立就达成D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登上六、剖析简答:1.文章开头,孟子为何说梁襄王不似人君?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凑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庄严。

2.梁襄王缺少国君的庄严表现安在?提示:表此刻问话的忽然,这说明他缺少庄严沉稳的人君心胸。

3.既然梁襄王缺少人君的心胸,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德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时机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谈谈孟子采纳比喻说理的贴切性?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示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推行“德政”的利处。

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示了推行“德政”的成效之明显。

七、再读课文,领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提示:本文的比喻虽是假定,但详细可感,犹若真切的事情,要点在于其情境性很强。

而油然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低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向来活在人们的口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三语文第五册第20讲孟子见梁襄王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及要求: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注意词类活用、通假、文言句式等知识。

2、体会孟子论辩进的讲话艺术和有善于用比喻说理的方法。

3、学会比较阅读的方法:同中求异。

教材简析《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作,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重要作品。

《孟子见梁襄王》同《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一样,都同时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但角度稍有不同。

《齐桓晋文之事》反映的是“保民而王”和“发政施仁”的思想;《庄暴见孟子》反映的是“与民同乐”的学说。

而《孟子见梁襄王》一文反映的是“施仁政来获民心”。

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就”、“卒”、“之”、“孰”、“恶”等词语的用法。

2、理解孟子用设喻阐述“仁政”思想的特点。

教学难点1、对孟子“民本思想”的评论,论述其雄辩艺术。

2、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1、分角色朗读。

2、探究学习法。

教具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步骤一、导入语: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

“争地以战,杀人蕴野;争城以战,杀人蕴城”。

当时,孟子已经七十多岁了,先前游历过许多国家,思想成熟,经验丰富。

《孟子见梁襄王》以孟子见过梁襄王后,向他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朗读感知1、分角色朗读课文。

2、重点字词音、义梳理(放第一张幻灯片)。

卒然问曰cù通“猝”,突然。

恶乎定wū相当于“何于”从哪里。

嗜杀人shì喜好。

沛然pèi形容水势很大。

然bó通“勃”生机勃勃的样子。

孰能与之:孰:谁(哪一个)与:归附、跟随。

今夫天下之牧:“人牧”相当于“牧人者”统治人民的人(国君)。

引领而望之关:伸长脖子。

由水之就下:“由”通“犹”好比,“就”趋向。

出,语人曰:(省略句)“语”yù告诉。

三、学生自主翻译理解全文1、学生自译,教师巡回辅导。

2、抽查重点段落的翻译理解情况,提问2~3个学生口译最后一段,对理解不准确的地方教师加以订正。

四、分组讨论重点问题,交流订正。

1、出示问题孟子如何让自己的说话对象钻进设好的“圈套”中?又怎样引而不发?孟子怎样用设喻的方法阐述他的仁政思想?比较本文与《齐桓晋之事》、《庄暴见孟子》辩论风格和思想内容上的异同。

2、分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巡回辅导,将各组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各组选一个代表发言,阐述本组的观点。

3、教师明确(放第三张幻灯片)当襄王提出“天下恶夫定?”后,孟子巧妙地诱以“定于一”,襄王不知“孰能一之”,孟子又对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一步一步将襄王拉入自己和政治主张,作为一国之君,只有不嗜杀好战,实行仁政,才能得安民心,才能使人民归附,才能归于一统。

先用天旱时的“枯槁禾苗”以及风调雨顺时的“勃然禾苗”进行对比,暗喻出人君和暴君的不同。

最后说明如果君王实行仁政,那么“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比喻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明显。

论辩风格相同点:比喻、对比论证不同点:《齐》文:迂回诱导;《庄》文:转换话题;《孟》文:直接阐发。

思想内容相同点:仁政思想、民本思想不同点:《齐》文行王道,可王天下;《庄》文与民同乐:《孟》文不嗜杀人者能一也。

五、拓展延伸: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及意义(放第四张幻灯片)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则苗勃然兴之矣就就能破之,尚不能可有也之吾欲之南海,何如民归之,水之就下石之铿然有声者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孰能一之卒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孰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鲁肃闻刘表卒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卒成帝业2019-2020年高三语文第五册第21讲短文两篇齐人有一妻一妾教案人教版教学目的1、了解孟子散文依托寓言说理的特点。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宾语前置等特殊的语言现象。

3、揣摩寓意,指导现实生活。

4、培养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孟子》等先秦诸子散文中广泛使用寓言故事的意义。

2、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特点。

3、《短文两篇》随时代的变化而带来的寓意的发展和演化。

教学设想1、采用朗读、讨论法组织教学。

2、由于本文比较浅显,可充分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准备另外几篇寓言故事,让学生阅读,强化阅读。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使用投影仪录音机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语:钱钟书先生在《伊索寓言》中写到:“我以为(对孩子而言)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淳朴的孩子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

”钱先生的话虽然偏激,却一语道破寓言的特性:寓言往往虚构一个浅显的或人或动物为主角的故事,传递较为深刻的人生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事物因果关联等道理,对人事有着劝谏或讽喻的作用。

学习寓言故事就要剥离其虚托的故事成份,结合创作的时代背景,领悟其蕴含着的哲理和启迪意义,并能翻出新的寓意来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易教下》中说:“战国之交,深于比兴,即其深于取象者也。

”但《孟子》之“深于取象”又与各家之文不尽相同,其取譬设喻,多讲世俗故事,且富于形象。

二、朗读课文(放录音)三、落实字、词、句1、正音:餍(yàn)间(jiàn) 施(yí) 番(fán)讪(shàn) 弈(yì) 鹄(hú) 缴(zhuú)2、通假:反→返蚤→早施→迤为→谓3、古今异义词:处室:古:居家过日子,共同生活。

今:机关办公室。

仰望:古:指望。

今:抬头向上看。

饮食:古:吃、喝。

今:吃的喝的东西。

其余:古:他们剩下来的食物。

今:剩下的。

4、文言句式:①状语后置:而相泣于庭中。

②宾语前置:良人未之知也。

惟弈秋之为听。

四、快速阅读课文,疏通文字。

五、指名学生复述两寓言故事。

六、课堂讨论:1、找出两短文中的人物,看看重点写了哪几个?明确:《齐人有一妻一妾》中的人物有:齐人、妻、妾,重点人物是齐人(良人);《弈秋》中的人物有:弈秋、二人(专心致志者、思援弓缴而射鸿鹄者),重点人物是弈秋的后一个弟子。

2、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揭示齐人丑态的?明确:从五个方面来揭示的:①齐人对妻子夸口,树起一个极度膨胀的完美形象。

②妻子的怀疑和妻妾的商量,对齐人虚托的完美形象展开了第一次审视。

③妻子的追踪和齐人真面目的显露。

④妻子的羞愧和哭骂,对齐人行为的否定。

⑤齐人无耻得意另一种丑态。

先以齐人的言语夸张自己的正面形象,又以妻子的视线层层揭示出一个丑陋的真面目。

最后又一次描绘齐人:“骄”言时的洋洋得意,虽再次回到开篇的状态,却给予齐人最有力地一击。

以时间为序,将齐人反差强烈的两个现象作了三次铺垫,突出其虚伪的本质,有较强的讽刺意味。

3、探究《弈秋》四个句子间的内在逻辑顺序。

①、突出弈秋的善弈,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背景);②、弈秋所教两弟子不同的专心程度(过程);③、两弟子不同的学习成绩(结果);④、探究学习成绩差异的主观原因。

由表及里地揭示了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之间必然的因果关系4、两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分别是什么?明确:《齐人在一妻一妾》中的引文末尾省略了一句表现作者观点的话:“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稀矣!”从作者的说理意图看,本文讽刺了那些无耻的钻营富贵利达而抛弃人格尊严的人们。

《弈秋》则讽刺了那些修学和做事没有恒心、不够专业的人们。

七、分析本文艺术特色1、对比手法的运用《齐人有一妻一妾》中有两重对比。

一是齐人自身行为的对比:坟场的“乞”与妻妾面前的“骄”。

真相与表相的对比,人物内在品格的委琐与外表的庄重自足形成强烈反差,达到了美学上的滑稽效果,形成了尖锐的讽刺。

二是妻妾与齐人在人生准则上的对比:齐人在坟场乞食而没有丝毫的羞耻感,甚至在足不出户的妻妾面前大吹大擂;两个妇道人家能明大理,强调在追求“利”的同时能注意采用正当的手段,要“行丈夫之道”,不能苟且,不能诡谲。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为人不齿行“妻妾之道”的却恰恰是大“丈夫”。

两种道德标准的对比和冲撞,从更深的层次上揭露了齐人的丑态,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立场和观点。

《弈秋》的对比集中体现在弈秋两个弟子学习专心程度与学习结果的差异上,揭示了作者关于态度与结果必然因果联系的观点。

2、繁简得宜问:《齐人在一妻一妾》中妻对妾有两次转述齐人情况的语句,方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这么处理?明确:第一次为直接引用,所引的为作者前文所叙述的语言。

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为了强调妻子对丈夫“餍酒肉”而无显者来的怀疑,也强化了齐人洋洋自得、虚伪做作与真相对比后产生的讽刺力度。

第二次转述,以“告其妾”省略所有内容,一者所见内容庞杂,不宜近距离大段重复;二者为了与上文相区别,使表现手法更具多样性。

八、试分析中国寓言故事叙述性语言的特点明确:《齐人有一妻一妾》不仅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而且描绘了人物的动作、情态和对白。

人物性格鲜明,形象丰满。

《弈秋》采用概述的语言方式,突出了事件发展变化的因果照应关系。

《齐》有《孟子》的寓言故事中是个例外,被后人称为小说之“滥觞”。

《弈》是孟子寓言故事中的典型代表,篇幅较短,人物形象或性格不甚鲜明,这样的处理方式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的特点密切相关。

寓言往往在浅显的语言和简单的故事情节中蕴含深刻的道理,是一种高级的比喻说理方式。

在先秦诸了散文中保存了较多的寓言故事,常被说客用作阐述道理的方式。

借用寓言故事说理,抽象的思想依托了形象思维的拐杖,使说理更有艺术表现力。

九、拓展训练阅读下面三则寓言,说出它的意思,明白它的寓意。

(出示胶片)1、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2、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寓意提示:《揠苗助长》:办任何事情都不能违反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了,尽管是出于好心,结果还是会把事情办坏,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攘鸡》:当我们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时,应该力求尽快改正,而不应该以任何理由为借口,姑息错误。

十、小结同学们,先秦诸子散文中包含了丰富的寓言故事,与古希腊的寓言故事自成篇章不同,它们多附着在说理性的语段中,承担着将抽象转化为形象,将深奥转化为通俗的任务,为咄咄逼人的锐气披上一件温情而美丽的衣衫。

这种说理方式与被游说的对象多为帝王将相有关,寓言给忠言包裹了顺耳的糖衣,更易于被听者接受。

十一、作业1、课后练习第二题2、阅读其它孟子寓言故事。

并选择一篇写一则读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