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及作用》p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及作用》p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及作用》ppt课 件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及作用》ppt课 件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 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 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 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简析词首“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 全词中的作用。(6分)
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 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 乐。 14.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5 分)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特色。(2 分)静景是傍晚雨停,桐江波 静,舟船帆落;蓼 草疏淡如烟等等;(1 分)动景是江上渔船 飞、灯火闪烁等等,(1 分)这些动景更加衬托出环 境的静寂。 (1 分) 15.这首词刻画了怎么样的一个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加以分 析。(6 分) 刻画了厌倦仕途,渴望归隐的词人形象。(2 分)上片通过写雨 后所见秋景烘托凄 凉的心情,体现出作者漂泊的孤独和凄苦, 表达出怀乡思归的心情。(2 分)下片写桐江自然美 景和宦途 形成了强烈地对比,表达出自己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然的 归隐心理;这样词人 的形象就跃然纸上(2 分)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及作用》ppt课 件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及作用》ppt课 件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下面词中是怎样虚实结合的?
江 城 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 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 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2024年)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说课稿课件

(2024年)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说课稿课件
讨论内容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手法,探讨诗人是如何通过虚实结 合来表达主题和情感的。
讨论方式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同时倾听他人的观点, 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2024/3/26
25
分享各自对于所选诗歌中虚实结合手法理解和感受
分享内容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本组对于所选诗歌中虚实结合手 法的理解和感受。
15
04
鉴赏诗歌中虚实结合方法 探讨
2024/3/26
16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作者意图
抓住实写词句,理解诗歌表面意义
通过仔细阅读诗歌,找出其中实写的词句,如具体的景物、人物、事件等,理解诗歌的
表面意义。
抓住虚写词句,体会诗歌深层内涵
在理解表面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诗歌中的虚写词句,如象征、隐喻、夸张等手法 ,体会诗歌的深层内涵和作者的真正意图。
2024/3/26
结合虚实词句,全面把握诗歌主旨
将实写和虚写的词句结合起来,相互印证、补充,全面把握诗歌的主旨和作者的创作意 图。
17
关注背景信息,深入挖掘内涵
1 2
了解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 ,为深入理解诗歌打下基础。
关注社会现实和历史文化背景
结合社会现实和历史文化背景,挖掘诗歌中所反 映的社会现象、时代精神、民族心理等内容。
2024/3/26
用具体事物象征抽象意义
诗人常常运用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概念 或情感。
象征与比喻的结合
诗人在运用象征手法时,常常结合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 歌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象征手法的多样性
现代诗歌中的象征手法丰富多样,包括意象的象征、色彩 的象征、音响的象征等,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的内涵 更加丰富深远。

高考语文《诗歌描写手法复习公开课》精品PPT课件

高考语文《诗歌描写手法复习公开课》精品PPT课件
②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明秀美好、蓬勃生机。
雨后池上·刘敛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搪揖。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公万点声。
从“动”“静”的角度分析全诗。
①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幢槛”写 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美。②三、四两句用 “起”、“垂杨舞”及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 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③ 全诗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结合背景,

出诗意情感,
再分析手法
①前两句中,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
而虚指国家南北分离。后两句中,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
而虚指人民不能自由来往,②虚实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分
离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对国家统一强烈渴望。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P221/128
游园不值 叶绍翁(南宋)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试分析颈联中“分”、“挂”二字的妙处。
①“分”,化静为动,巧妙地写出野竹高长入天,与云气相 接,,使本为“野竹”“云霭”之静景富有动态意味,亦使人 联想到随山冈徐徐移动的云雾,不断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 ②“挂”,化动为静,“飞泉”本写出泉流瀑布之湍急,本为 动景,而“挂碧峰”则使悬泉瀑布与碧峰有机地形成一幅静态 画卷, 呈现出山泉垂挂于陡峭山间的情景。
三、正侧结合: ①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直接的描写——正面描写;
②通过对周围人、物、环境等的描绘以表现所要 描写的对象——侧面描写(侧面烘托)。
其中,针对人物塑造的正面描写指对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 作、心理等方面的直接描写;如形容女子的美貌:明眸皓齿、貌若仙; 另,如“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则是分别借鱼、雁、月、花等周围外物以侧 面烘托女子的美艳动人、使外物都不禁羞涩、驻足了。

高考语文复习虚实结合手法课件23张pptx(2024)

高考语文复习虚实结合手法课件23张pptx(2024)
04
10
03
现代文阅读中的虚实结 合
2024/1/29
11
散文中,将抽象 的情感、哲理等转化为具体的形 象、画面,增强散文的意境和感 染力。
实写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 场景的细致描绘,营造出散文的 真实感和生动性。
虚实相生
在散文中,虚与实相互依存、相 互映衬,共同营造出散文独特的 审美效果。
17
作文升格训练
选材用材
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典型素 材,并学会运用想象和联想进 行艺术加工。
语言表达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 文章语言准确、生动、形象。
审题立意
训练学生准确理解题意,确立 深刻、新颖的立意。
2024/1/29
谋篇布局
训练学生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新 的角度审视问题,提出独特的 见解和观点。
2024/1/29
虚实结合包括化虚为实与化实为虚两种。化 虚为实,将虚幻的事物写得真实可感,化无 为有,化抽象为具体,造成一种如见其物、 如临其境的实境,让读者在回味中感知诗的 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化实为虚,把客观 实在的事物描述成虚幻的景物,以寄托诗人
的某种情思,抒发诗人的某种情怀。
4
虚实结合的意义
16
材料选择的虚实相生
实的方面
选择具有典型性、真实性的材料,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虚的方面
运用寓言、故事、象征等手法,使材料具有隐喻性和多义性,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联想。
2024/1/29
虚实相生
在选择材料时,既要注重材料的真实性和典型性,又要善于运用寓言、故事等手法,使 文章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富有诗意和哲理。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 之虚实结合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二.具体表现
1.当前为实 过去为虚
诗歌中,诗人在描写当前景况时,常插入 作者经历过的,或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景象,通 过今昔对比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怀。当前景象 为实,已逝景象为虚。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知识目标: 1.明确诗歌中虚写和实写的概念; 2.掌握诗歌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 运用虚实结合相关知识,精准鉴赏,
“春风十里”是虚景,写昔日扬州 城的繁荣景象;而“尽荠麦青青”是实 景,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这一 虚一实、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 昔盛今衰的感慨。
《诗歌 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共35张)ppt精品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下载p pt课件
2.当前为实 将来为虚
诗词中有不少诗句是设想未来 之境,诗人以它来对当前之景当前之情 进行对比或烘托,来抒发心中的情怀, 这也是一种虚实结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公开课PPT课件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公开课PPT课件
第1页/共43页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分析

表达方式 记叙 描写 抒情 议论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比喻 夸张 拟人 对比 借代 对偶

修辞手法 设问 反问 双关 互文 通感

比兴 用典 联想 想象 衬托(烘托) 渲染 白描

表现手法
叠字 象征 虚实相生 动静结合 先抑后扬(先 扬后抑)
第2页/共43页
贾生才调更无伦。 的深沉感慨。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第21页/共43页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分析
表达方式之描写方法
白描、衬托、渲染、对比、抑扬、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等
第22页/共43页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分析
白描
不用形容词不用修饰语,纯用线条勾勒,使 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 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 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 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 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第28页/共43页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分析
动静结合
所谓“动与静”,是对事物特征做动态 或静态的描写,两者互相映衬,形成一 种情趣。在运用时或以动衬静,或以静 衬动,或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或一 动一静相辅相成。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分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 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 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022届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鉴赏之虚写与实写 课件(20张PPT)

2022届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鉴赏之虚写与实写 课件(20张PPT)

一般来说,虚写主要有三种:
❖ 1、已逝之境。就是对过去的回忆或者对古代 的设想。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 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 2、未来之境。就是对未来的猜测或者设想。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 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 3、想象与联想之境。一般以神仙鬼怪的世界 以及梦境居多。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 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又如白居易的《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在这首诗中,诗人意在表现门外的雪大之实,但是诗人没有直接去
描绘大雪纷飞之貌,也没有描写积雪覆盖之景,而是处处从虚处落笔,
由寒冷的床褥、窗外的明亮、雪压折竹的声音来衬托大雪之大,尤其是
末句从声音的角度入手,反而让雪大雪厚的景象如在目前。常言道“眼
二、虚中有实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描绘想象中的仙境(虚),
如“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等等,但其实作者对这些虚境的描写是为了反映当
时的黑暗现实(实),诗人将仙境的美好与现实的黑暗构成了对比,从
而突出了作者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精神。

(2)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 的。 如《雨霖铃》《月夜》《踏莎行》

《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
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
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

古代诗歌鉴赏虚实结合ppt课件共3文档

古代诗歌鉴赏虚实结合ppt课件共3文档

分析技巧
分析诗人运用的表达技巧 ,如比喻、拟人、象征等 ,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虚实结合在诗歌鉴赏中的意义
丰富诗歌内涵
虚实结合可以使诗歌内涵 更加丰富,通过虚写和实 写的相互补充,使诗歌意 境更加深远。
增强艺术效果
虚实结合可以增强诗歌的 艺术效果,使诗歌更具感 染力和表现力。
拓展读者想象空间
虚实结合可以拓展读者的 想象空间,使读者在品味 诗歌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 审美享受。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神话传说
《楚辞》大量运用神话传说,构建了一个虚幻的 世界,同时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真实面貌。
象征与隐喻
《楚辞》还通过象征和隐喻等手法,将抽象的情 感和理念以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
唐诗中的虚实结合
对景描写与抒情
01
唐诗以对景描写为主要手法,通过细腻入微的描绘将读者带入
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之中,同时抒发作者的真挚情感。
PART 02
虚实结合的理论基础
REPORTING
虚实的概念及关系

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 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

关系
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 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 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 境。
虚实结合在诗歌中的体现
03
拓展诗歌鉴赏的视野
虚实结合不仅存在于古代诗歌中,也广泛运用于现代文学作品中。通过
学习和鉴赏古代诗歌中的虚实结合,可以拓展读者的诗歌鉴赏视野,提
高其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
古代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虚实结合作为古代诗歌的重要技巧之一,学习和传承这种技巧有助于 传承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虚实结合手法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虚实结合手法课件
问2:新袍是什么?
问3:为什么凉呢?
问:第二句没看懂,第三句没看懂,第四 句也没看懂,怎么办?
下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却笑人间举子忙。
解疑:
问1:“鹏北海,凤朝阳”什么意思?
问2:“又携书剑路茫茫”,又上路了,为什么 用个“又”字?
问3:“明年此日青云”何意?
梳理:
小明是剧中男主角,小华是剧中女主角, 假如小明小华是两位搭班的老师,在剧中 两人感情升温,要建立更加坚固的革命友 谊,小明想向小华表白,你可以为小明设 计几句漂亮的表白话语吗?
“那是202X年2月21日的早上,你一如往 常地走进办公室,我们又因对某个学生 的问题产生了分歧,争执不下,那个时 候的你,嘴角轻扬,温婉可掬,睫毛很 长,面容清丽,我真想这样和你争执一 辈子,小华,我爱你。”
• 请赏析这首词中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 作者在这首词中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 或对照)的表现手法。
• 词中实写眼前凄冷的景象,说自己不过 是回乡匆匆经过南楼,满怀的愁绪无法 用花酒来消遣,中间穿插虚写了对二十 年前登临南楼的回忆和对故人的追念。
• 词人将今昔游览的景象与心情进行了对 照描写,曲折含蓄地抒发了忧国伤时的 浓郁愁绪。
写相结合,从而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
之情。
↓↓
诗尾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诗人现在与友 人连骑共行,浮想联翩,仿若往昔与友人同游 一般,眼前与联想的场景交相重叠,从而抒发 了诗人与友人欢聚的喜悦之情。
课堂练习
唐多令 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 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 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学习目标:
• 1、准确把握古代诗歌中的虚景 和实景
• 2、掌握虚实结合的分析方法和 答题模式,形成完整答案
理解概念
什么是实?什么是虚?
“实”: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 感受得到,是真实具体的描绘;
“虚”:看不见摸不着的虚象。
是诗人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诗 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
指出下列诗歌哪些是“实”,哪些是“虚”
1、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 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虚)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虚)
明手法: 阐运用: 析效果:
越中览古
• 越王勾践破吴归, • 战士还家尽锦衣。 • 宫女如花满春殿, • 只今惟有鹧鸪飞。
明手法:虚实结合 阐运用:虚写凯旋威武、繁盛热闹的往事, 实写王城故址鹧鸪乱飞的眼前之景
析效果:(虚景实景相反相成)虚实对 比,表达了今昔盛衰无常之感。
雨霖铃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虚实是相对的”: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已然为实,未然为虚;身临其境,仰观俯察 为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虚 。
思考:虚景 有哪些类型?
1、幻想:神仙 •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
鬼怪世界和梦 → 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2、想象:设想 的未来之境
3、回忆:已逝 之景(之境)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月。/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4、联想:由此 及彼(对方角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 一人
度)
小结:
虚”包括四种类型: 1、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2、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 3、回忆:已逝之景(之境) 4、联想:由此及彼,从对方的角
——清代唐彪《读书作文谱》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限时自测(十一)》第7 题和14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①路云遮寺,清弋江②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③,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①九华山:从宣州至舒州的必经之处。 ②清弋江:在宣城西。③的的:鲜明的样子。
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虚实结合在古诗词中有着重要的
作用。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 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 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 激发想象,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 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了 广阔的审美空间。
度写 (悬想)
温故知新
你还能从我们所学过的诗 歌中找出运用了虚实结合 手法的诗句吗?
学以致用
虚实结合(相生)题解题步骤:
• ①明手法:点明是什么技巧。 • ②阐运用:结合诗句概括实景、虚景。 • (哪里是实写,写的是什么;哪里是
虚写,写的是什么) • ③析效果:点明关系,说清效果
越中览古
• 越王勾践破吴归, • 战士还家尽锦衣。 • 宫女如花满春殿, • 只今惟有鹧鸪飞。
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 分)
•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 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 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 付:交付。
问: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 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参考答案:
诗歌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诗的前两句是实写。描写冬至之日,诗人 一个人在客店里,抱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他 相伴的情形,表现其孤寂、思家之情。
而三四两句是虚写。想象家里的人或许像 我这样深夜坐着,在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表现家中人也在想我。
虚实结合,相辅相成,突出表现了诗人孤 寂之感,思家之情。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 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 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明手法:虚实结合 阐运用:实写离别时凄清的环境和两人难舍难 分的情景;虚写想象中的别后所见景象和凄清 孤寂的生活情景。 析效果:虚景实景相辅相成,渲染烘托一种凄凉
的气氛,强化了词人与恋人离别时的惆怅。
深山藏古寺
深 山 藏 古 寺
古代诗歌鉴赏
之虚实结合
真题回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全国卷Ⅱ)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 旦相似。
问: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请赏 析其精妙之处。
小结: 虚实结合的作用
1、虚景和实景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
对比反衬,从而突出诗人情感(感慨)的。(如
《越中览古》)
2、虚景和实景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 烘托,从而突出诗人情感的。(如《雨霖铃》)
3、虚实结合能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 境,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总结
答题步骤:
• 上片: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 感受(远望不见江东路),虚写梦中回到 江东。虚实结合,形成对比,用梦中的相 见反衬现实中的孤独。
• 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 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虚实结合, 用想像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作者浓重的牵 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
课堂小结
“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 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
•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 •阐运用(结合诗句概括哪些是实景, 哪些是虚景) •析效果(a.前后对比,突出主旨、情 感)
(b.烘托渲染氛围,表达情感)
实战演练
(2015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月 圆①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 作。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 ③缺:指月圆。④列宿:众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