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九年级《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
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三课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酸、碱、盐等基本概念;对重点知识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整理;能正确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对物质的分类有进一步的认识。
重点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过程和方法:尝试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获取信息、评价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创造情景活动,鼓动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复习、敢于创新;同时使学生学会分类、比较、归纳等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也为学生提供发现的机会,使之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2掌握复分解反应产生的条件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了分解反应,化合反应,还有置换反应,现在我写几个反应式,大家思考,它们属于前面我们讲的哪一种反应类型?电解板书:1HO=Hf+Of222燃烧22H+O=2HO2223Fe+CuSO=Cu+FeSO444CaCO+2HCl=CaCl+HO+COf322252KOH+HSO=KSO+2HO242426NaCl+AgNO=AgCl;+NaNO g7NaOH+MgCl=Mg(OH)/+2NaCl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由一种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就是分解反应,我们可以把它表示为AB-A+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这个反应就属于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可以表示为:A+B—AB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所以像这类的反应就是置换反应,可表示为:A+BC—A+CB大家在思考四至七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它不属于我们所学的三种反应类型中的任意一种,那么它们到底属于哪一种反应类型呢?请大家翻开课本73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化学《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优质教案、教学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课题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2.会运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物质间能否相互反应,能较熟练的书写典型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复分解反应的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2.重视师生交流和生生互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和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难点: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PPT 课件化学药品及仪器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分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反应?观察到认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验探究【讨论】1. 上述两个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的现象有什么共同之处?2. 前面学过的酸碱中和反应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的生成物中,相同的生成物是什么 3.4. 碳酸钠、碳酸钙等含碳酸根的盐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可观察到的共同现象是什么?5.【归纳】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过渡】这里气体一般是指 CO ,水 HO ,那么沉淀有哪些呢?这就涉及到物质的溶解性问题【讲解】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总结物质的溶解 性规律【口诀记忆】酸:大多可溶碱:钾、钠、氨、钡、钙微溶; 盐 钾、钠 、硝 、铵皆可溶;盐酸盐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 硫酸钡;碳酸盐只溶 钾、钠、铵;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分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回答,尝试归纳听教师讲解进行观察归纳记忆理解让学生通过实验及讨论条件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归纳, 同时引起学生继续学习化学的兴趣板书设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验11-3一、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沉淀气体水二、酸碱盐的溶解性。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案公开课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复分解反应的概念1.2 通过实例演示复分解反应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和意义。
1.3 引导学生思考复分解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章:复分解反应的类型2.1 介绍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
2.2 通过实例解析不同类型的复分解反应,让学生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分类和特点。
2.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反应物和物的性质,判断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第三章:复分解反应的条件3.1 引入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解释温度、压力、浓度等对复分解反应的影响。
3.2 通过实验和实例展示不同条件下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情况,让学生理解条件对复分解反应的影响。
3.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控制反应条件,以实现预期的复分解反应。
第四章:复分解反应的平衡4.1 引入复分解反应的平衡概念,解释平衡常数和平衡态。
4.2 通过实验和实例展示复分解反应的平衡情况,让学生理解平衡态的意义和调控方法。
4.3 引导学生运用平衡常数和平衡态的知识,分析复分解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平衡位置。
第五章:复分解反应的应用5.1 介绍复分解反应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如制碱、制盐等。
5.2 通过实例展示复分解反应在环境保护、医药等领域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际意义。
5.3 引导学生思考复分解反应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六章:复分解反应的实验技巧6.1 介绍进行复分解反应实验时所需的基本实验技巧,如准确测量、搅拌、加热等。
6.2 通过具体实验操作演示,让学生掌握复分解反应实验的基本技巧。
6.3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技巧对复分解反应实验结果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第七章:常见物质的复分解反应7.2 通过实例演示常见物质的复分解反应,让学生熟悉和掌握这些反应。
7.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预测未知物质的复分解反应。
第八章:复分解反应的计算8.1 介绍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复分解反应的计算,让学生掌握相关计算方法。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应用教案
专题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的条件;
(2)能利用复分解反应解决一些生活、医疗、农业、工业等领域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以问题解决过程为线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重视师生交流和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增长知识;
(3)通过用点滴板做的的微型实验,使学生培养相互合作的精神、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
教学难点:自行设计实验完成工业废水的检验,由于思维的严谨性要求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依然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1.教法:情境创设、引导分析、精讲精练
2.学法:分析讨论、合作交流、实验探究
教学设计意图:
复分解反应是重要的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之一,同时它也是酸、碱、盐相互反应的核心内容。
本部分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从更高的宏观角度把握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理解,同时也对后面的专题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打下一定的基础。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初中教案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2. 掌握复分解反应产生的条件。
教学重点:1.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2. 复分解反应产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1. 掌握复分解反应产生的条件。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几种常见的盐。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复分解反应吗?二、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定义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PPT课件中的例子,分析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2. 总结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三、学习复分解反应产生的条件1. 引导学生观察PPT课件中的例子,分析复分解反应产生的条件。
2. 总结复分解反应产生的条件:a. 生成气体:在反应中,如果生成了气体,复分解反应就能够进行。
b. 生成沉淀:在反应中,如果生成了难溶性的沉淀,复分解反应就能够进行。
c. 生成弱电解质:在反应中,如果生成了弱电解质(如水、醋酸等),复分解反应就能够进行。
四、巩固练习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条件,判断给出的反应是否为复分解反应。
2.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产生的条件。
2. 强调复分解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复分解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PPT课件中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通过小组讨论和练习题,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产生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案(公开课)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案(公开课)课时:1课时教材:《高中化学》教学目标:1. 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2. 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3. 能够运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难点:如何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发生教学准备:PPT、实验器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
2. 学生分享思考结果,教师总结:这些现象都与化学反应密切相关,而复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类型。
二、新课导入(10分钟)2. 学生通过PPT学习复分解反应的符号表示方法。
3. 教师讲解复分解反应的分类:按反应物和物的性质可分为酸碱反应、置换反应、双替换反应等。
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复分解反应是如何发生的?它需要满足哪些条件?2. 学生通过PPT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a. 反应物中至少有一种是电解质;b. 反应物中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自由移动;c. 物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气体或水。
3. 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过程。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PPT中给出的几个化学反应实例,判断哪些是复分解反应。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判断复分解反应的方法。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分类和发生条件。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3. 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并进行拓展讲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课堂练习和总结与拓展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分类和发生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实例分析与问题解决(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为什么在制取硝酸钾的过程中,需要先将硝酸钙和氯化钾反应氯化钙和硝酸钾?2. 学生通过PPT学习制取硝酸钾的反应原理。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案公开课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与特点1.1 引入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强调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反应物和物都是化合物,反应过程中有离子交换。
1.2 展示复分解反应的实例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一些典型的复分解反应,如氯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反应过程。
1.3 引导学生分析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交换过程以氯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反应中离子的交换过程,理解离子的价态变化。
第二章:复分解反应的条件2.1 引入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讲解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反应物必须是可溶的,物中至少有一种是不溶于水的沉淀。
2.2 分析可溶性和沉淀性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不同化合物的可溶性和沉淀性,让学生理解并区分可溶性和沉淀性。
2.3 引导学生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可能性以一些具体的化合物为例,让学生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可能发生,依据是反应物的可溶性和物的沉淀性。
第三章:复分解反应的实验操作3.1 介绍复分解反应的实验操作步骤讲解复分解反应的实验操作步骤:配制反应物溶液、混合反应物溶液、观察反应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2 进行复分解反应的实验演示在课堂上进行一次复分解反应的实验演示,如氯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实验操作过程。
3.3 学生自行进行复分解反应实验让学生自行配制反应物溶液,进行复分解反应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第四章: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1 引入离子方程式的概念讲解离子方程式的定义:用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物和物中离子的反应方程式。
4.2 引导学生写出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以氯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为例,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3 分析离子方程式的意义讲解离子方程式在表示反应物和物中的离子的数量关系方面的意义,让学生理解离子方程式的应用价值。
第五章:复分解反应的应用5.1 引入复分解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讲解复分解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如在水处理、制药、化工等领域中的重要性。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2.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3.知道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得出常见化合物之间发生反应的实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1.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1.给出已学过的三种基本反应类型,让学生判断NaOH + HCl = NaCl + H2O属于哪种反应类型(课件展示)2.师谈话引入板书: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二.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2.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3.知道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
让学生对本节课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三.新授1.复分解反应(1)提出问题:给出几个已经学过的复分解反应方程式,让学生讨论这几个方程式有什么共有的特点NaOH + HCl = NaCl + H2O2NaOH + CuSO4 = Na2SO4+Cu(OH)2↓BaCl2+ CuSO4= BaSO4↓+CuCl2Na2CO3+ 2HCl= 2NaCl+H2CO3 (H2O+CO2↑)得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特点-----两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2)师总结复分解反应的特点,课件展示。
内结合、外结合双交换、价不变(3)检测学生对复分解反应概念的理解。
①.下列反应哪一组是复分解反应( ).MnO2A、 H2O + CO2 = H2CO3B、2H2O2 = 2H2O + O2↑C、Zn + 2HCl = ZnCl2 + H2↑D、 2NaOH + H2SO4= Na2SO4 + 2H2O②.酸碱中和反应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为什么?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出示以前学过的反应方程式,看是不是复分解反应类型一:酸 + 碱→ 盐 + 水HCl + NaOH == NaCl + H2O;H2SO4 + Ca(OH)2 == CaSO4+ 2H2O;类型二:酸 + 盐→ 新盐 + 新酸2HCl + CaCO3 == CaCl2 + CO2↑+ H2O;类型三:碱 + 盐→ 新碱 + 新盐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CuSO4 + 2NaOH ==Cu(OH)2↓+ Na2SO4类型四:盐 + 盐→ 新盐 + 新盐CuSO4 + BaCl2 =BaSO4↓+CuCl2类型五:酸 + 金属氧化物→盐 + 水Fe2O3+6HCl=2FeCl3+3H2OCuO+H2SO4=CuSO4+H2O(2) 总结复分解反应的类型类型一:酸 + 碱——盐 + 水类型二:酸 + 盐——新酸 + 新盐类型三:碱 + 盐——新碱 + 新盐类型四:盐 + 盐——新盐 + 新盐类型五:酸 + 金属氧化物——盐 + 水抛出问题---任意的酸、碱、盐两两混合一定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吗?师讲解复分解反应的微观本质(通过动画更直接形象的展示复分解反应的微观本质)通过讲解,让学生讨论复分解反应要想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需满足什么条件。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
课题: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2、能够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判断;3、掌握有关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二、重点、难点:重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法四、教学过程:1、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NaOH + HCl ——Na2CO3 + Ca(OH)2——CaCO3 + HCl ——回顾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1)上述两个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共同之处?(2)酸碱中和反应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生成了相同的生成物是什么?(3)碳酸钠、碳酸钙等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可观察到的共同现象是什么?归纳总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3、介绍酸碱盐溶解性分析教材P114附录Ⅰ,总结口诀。
酸:大多可溶。
碱:钾、钠、氨、钡、钙微溶。
盐:钾、钠、硝、铵皆可溶;氯化物难溶氯化银;硫酸盐难溶硫酸钡;碳酸只溶钾、钠、铵。
4、应用探究:五、板书设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一、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二、酸、碱、盐的溶解性酸:大多可溶。
碱:钾、钠、氨、钡、钙微溶。
盐:钾、钠、硝、铵皆可溶;氯化物难溶氯化银;硫酸盐难溶硫酸钡;碳酸只溶钾、钠、铵。
六、学生作业:判断下列反应是否能发生,若能请写出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类型。
1、Fe + CuSO4——2、NaCl + K2CO3——3、NaCl + AgNO3——4、CaCl2 + Na2CO3——5、MgCl2 + NaOH ——6、Ba(OH)2 + H2SO4——。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1、设计理念及教材分析: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本教学设计针对学生学习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其应用枯燥、困难的特点,以学生探究实验为主线,采用分类、归纳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建构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加深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从“被学”到“会学”再到“乐学”学习品质,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复分解反应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一《几种常见的盐》中的一部分内容,安排在第二课时。
本课题通过化学反应实验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通过化学反应实验的讨论,分类、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最后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酸碱盐溶解性表,探究实验“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加强对复分解反应条件的认识和掌握。
2、学情分析、重难点创新教学设计特点在此之前,学生已对酸和碱的性质学习,认识了复分解反应的一种——中和反应,在本课题的上一节课已经通过碳酸盐与盐酸的反应、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逐步接触到了复分解反应。
但学生的观察能力不强,学习归纳能力不足,在归纳复分1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往住得不出准确的结果。
另外,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还比较差,利用刚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足。
本重难点创新教学设计打破了常规的以教材编排为主的束缚,结合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多媒体技术动画模拟,采用分组实验探究的方式,在教材原有的基础上分类对酸和碱反应、酸和盐反应、盐和碱反应以及盐和盐反应等增加了常见的一些复分解反应的例子,把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细致化,拓宽学生思维,促进学生顺理成章的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加深对复分解反应及其条件的理解。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doc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doc复分解反应是指一个物质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物质的化学反应。
这种反应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水泥制造、饮料制造等等。
因此,学生需要学习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应用。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将会:1. 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3. 了解复分解反应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材料化学试剂玻璃棒酒精灯试管透明塑料袋实验步骤1. 在一个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3. 将两种溶液分别倒入两个透明塑料袋内,然后将两个袋子密封,并让它们接触彼此。
4. 等待10-15分钟,观察两个袋子内的化学反应。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程将要讲述的内容: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
第二步:理论知识介绍2. 介绍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如温度、光照、压力、浓度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复分解反应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进行。
第三步:实验操作1. 学生观看实验步骤和演示。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3. 分享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并让学生讨论结果背后的化学反应和原理。
第四步:活动2. 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他们的创意,并介绍他们运用了哪些化学原理。
第五步:总结1. 总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基本原理,并强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回答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
2. 对学生参与活动提出建议。
3. 对学生针对实际场景创意的评价。
4. 对学生答题的理解和正确性情况进行评估。
教学扩展1. 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尝试调整条件,并探究这些更改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案(公开课)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案(公开课)教学目标:1. 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2. 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3. 能够分析并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复分解反应。
教学重点:1. 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1. 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复分解反应。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素材(例题)。
教学过程:第一章: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化学反应类型,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等。
2. 提问: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你们知道复分解反应是什么吗?第二章:复分解反应的概念1. 讲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 强调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反应物和物都是两种化合物。
第三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 讲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反应物必须是两种化合物。
(2)反应中必须有水、气体或沉淀。
2. 通过PPT课件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第四章:判断复分解反应1. 讲解如何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复分解反应:(1)看反应物是否为两种化合物。
(2)看物是否为两种化合物。
(3)看反应中是否水、气体或沉淀。
2. 学生练习判断几个实例是否为复分解反应,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2. 拓展思考:复分解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例分析、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发生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第六章:实例分析1. 利用PPT展示几个典型的复分解反应实例。
2. 引导学生分析每个实例中反应物和物的种类。
3. 让学生判断每个实例是否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第七章:复分解反应的类型1. 讲解复分解反应的类型:(1)酸碱反应:酸与碱作用盐和水的反应。
(2)盐的水解反应:盐与水作用酸和碱的反应。
(3)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盐和水的反应。
2. 通过PPT课件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教材和学情分析:《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应用》是九年级下册11单元内容,它将酸碱盐的相关知识紧密结合起来,知识点多,关联度大,考题形式多样化,难度较大,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
因此,学生在掌握了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特点、实质以及反应条件的基础之上,还要会灵活运用,从而克服畏难情绪。
教学重难点:重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特点、实质、反应条件;难点:复分解反应的综合应用。
教学目标:1.巩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特点、实质;2.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反应条件;3.会运用复分解反应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勤于思考的科学习惯;4.通过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条件及应用的学习,让学生懂得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观念。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教学过程:【考点3】判断离子(物质)是否共存:例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H+、Cu2+、OH-、SO2-4B.B.H+、Ca2+、Cl-、HCO-3C.Ag+、Mg2+、NO-3、Cl-D.D.Al3+、Fe3+、Cl-、NO-3E.Na+、NH+4、SO2-4、OH-F. F.Zn2+、NH+4、NO-3、SO2-4提问:判断离子物质是否共存的方法是什么?教师点播:解题关键……【考点4】除杂问题例4:除去下列括号中的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Cl(Na2CO3)NaCl(MgCl2)NaOH(Na2CO3)HNO3(H2SO4)提问并讨论:正确的除杂试剂和操作方法是什么?提问:除杂问题解题的技巧是什么?。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常见酸、碱、盐溶解性的信息, 判断下列两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反应。
H2 SO4 溶液
NaOH 溶液
NaCl 溶液
Na2CO3 溶液
H2 SO4 溶液
Ba(NO3)2溶 液
NaOH 溶液
CuSO4 溶液
AgNO3 溶液
HCl 溶液
Ba(NO3)2 溶液
NaOH 溶液
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并说明理由:
=Ca两CO种3 新= C盐aCl2
+
CO2↑+
H2O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5:碱 + 盐 → 新碱+ 新盐
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关系( A )
A
B
C
作业: 课本248页第7题
想一想:
KNO3+NaOH
?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 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 成时(至少满足上述条件之一), 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初中化学常见的沉淀
白色沉淀:CaCO3 BaSO4 Mg(OH)2
BaCO3 AgCl
蓝色沉淀: Cu(OH)2 红褐色沉淀: Fe(OH)3
1、Ba(OH)2+ KCl2、CuSO4 + NH4NO33、HNO3 + NaOH 4、Cu(OH)2 +Mg(NO3)2 5、 CaCl2 + BaSO4
小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反应物 :有酸参加可不溶,无酸参加都要溶
金属氧化物+酸 盐+酸 碱+酸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案(公开课)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案(公开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发生。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道具、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学知识,提问:“什么是复分解反应?”二、探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15分钟)1. 教师展示实例:“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氯化钠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2. 学生分析反应过程,教师提问:“这个反应是如何发生的?”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物中至少有一个是可溶性盐,且反应物的溶解度较大。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给出实例:“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 学生分析反应过程,判断是否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结果。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复分解反应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在课堂实践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案(公开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案
CuSO4+2NaOH=Na2SO4+Cu(OH)2↓
2.分析碳酸盐和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Na2CO3 + 2HCl=2NaCl + H2O + CO2↑
判断硫酸钠和稀盐酸能否反应
不
能
反
应
3.总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生成物中有水(海)、沉淀(陆)或气体(空)生成 (满足其中任意一个条件即可)
离子间反应网络点-线-面-网注:BaSO4、AgCl既不溶于水 也不溶于酸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当阳市实验中学 夏红
一、知识回顾 回忆盐的化学性质,并写出对应的反应方程式或实验现象 盐的性质: 1、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2、盐+酸=新盐+新酸 3、盐+碱=新盐+新碱
4、盐1+盐2=盐3+盐4
指出上述反应中哪些是复分解反应
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
1.演示课本实验11-3,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并分组讨论 实验现象有什么共同之处?
பைடு நூலகம்
例:哪两种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能够生成BaSO4沉淀
碱+酸: 盐+酸:
碱+盐: 盐+盐:
练习2:写出能生成以下沉淀的复分解反应(同类型只 写一个) CaCO3 Cu(OH)2 盐+盐: 盐+碱: 碱+盐: 练习3:完成以下化学方程式 (1) +Na2CO3=NaOH+ 。 (2)BaCl2+ =BaSO4+ 。 (3) +2HCl= + +CO2 练习4:请选择合适的除杂试剂(括号内为杂质)。 (1)硝酸钠溶液(NaCl) (2)氯化钾溶液( K2CO3) (3)稀盐酸( H2SO4)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初化人教版)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学生学会判断一些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并会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对具体复分解反应的探究,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使用方法。
2.以问题解决过程为线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概念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增长知识,培养相互合作的精神。
【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2、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课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方法】学生自学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美丽的复分解反应”:让学生感受化学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板书] 第二课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一、复习导入1.什么是复分解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哪些反应是复分解反应?(1)治疗胃酸过多常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3)工业上用盐酸除铁锈(4)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5)工业上用熟石灰和纯碱制烧碱2.复分解反应包括:酸 + 碱 —— 盐 + 水举例:HCl + NaOH = NaCl +H2O酸+ 金属氧化物—— 盐+ 水举例:CuO + H2SO4 = CuSO4 + H2O酸+ 盐—— 新酸+ 新盐举例: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碱+ 盐—— 新碱+ 新盐举例: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盐+ 盐—— 新盐+ 新盐举例: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二、讲授新课复分解反应一般发生在酸、碱、盐之间,那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将进行学习。
[板书]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验探究一】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的反应(学生分组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引导学生结合实验并填写P75相关表格并思考以下问题: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钡溶液现象化学方程式讨论1.上述两个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共同之处?2.前面学过的酸碱中和反应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的生成物中,相同的生成物是什么?3.碳酸钠、碳酸钙等含碳酸根的盐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可以观察到的共同现象是什么?可以结合复习导入中的化学方程式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
厦门实验中学耿玉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2)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理解酸碱盐的溶解性,能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够进行;
(4)能够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类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促进学生分类学习和归纳学习能力的提升;
(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独立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通过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解构与建构,促进学生自身的基础知识得到提升,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复分解反应相关的故事情境的设置,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以及化学的奥秘,增
强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
(2) 通过应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反应,让学生领会学以致用的思想。
【重难点分析】
重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对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的判断和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以及酸碱盐的溶解性。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分解反应的概念
及特点。
分类讨论
初步形成认知结构【过渡】
前面我们学习过酸碱中和反应,它
们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呢完成学案
上几组酸和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评】
展示学生的学案上的方程式:
【讨论】
酸碱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请
大家想一想它们的生成物有什么共
同点
【讲述】
是酸碱反应的三个化学方程
式,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共同点是
有水生成。
【过渡】
接下来,我们以碳酸盐为例,
归纳酸和盐的反应特点。
【讨论2】
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与
盐酸反应时,它们的生成物有什么
回忆酸碱反应的特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
观察三个化学方程
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是有水生成。
回忆盐酸与碳酸盐反应
的特点。
观察三个化学方程式,
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是有
从复分解反
应的概念和特点,
自然地过渡到复
分解反应发生的
条件。
利用问题驱
动学生思考,激活
学生原有知识,使
学生总结出酸碱
反应的共同点是
有水生成,自然而
然地总结出复分
解反应的条件之
一。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共同点
【投影】
【讲述】
图片向大家展示的是盐酸和碳酸盐反应的三个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它们的共同点是有二氧化碳气体和水生成。
【过渡】
盐和碱反应有没有什么共同点呢
【思考】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以及硫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会不会反应若反应,它们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点呢
【过渡】
接下来,老师将进行实验,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反应的实验现象以及它们的共同点。
【演示实验+讲述】
取两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向其中一支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加二氧化碳气体和水生
成。
思考讨论,有着求知、
求真相的心理准备。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总
结两个反应的共同点是
有沉淀生成。
通过观察
实验现象感受化学科学
的研究方法。
运用化学方程式表
达反应现象,并认识到
实验现象中的蓝色沉淀
是
2
)
(OH
Cu,白色沉淀是
4
BaSO。
建立起宏观与符
号之间的联系。
利用问题驱
动学生思考,使学
生总结出盐酸和
碳酸盐反应的共
同点是有二氧化
碳和水生成,自然
而然地总结出复
分解反应的另一
个条件,同时,复
习巩固了上节课
的知识点。
激发学生兴
趣,同时问题驱动
学生思考。
设计实验,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同时
给予学生视觉冲
突,总结出两个反
应的共同点是有
沉淀生成,总结出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成的NaOH ,“溶”代表NaOH 溶于水,即NaOH 在水中以+Na 和
-OH 的形式存在。
以此类推,蓝色圆角矩形圈出的小方格代表的物质是由+
Ag 和-
Cl 构成的AgCl ,“不”代表AgCl 不溶于水,即
AgCl 在水中以沉淀的形式存在。
通过观看部分酸、碱、
盐溶解性表以及教师的
讲解,初步认识该表,及每个小方格的意义,
以及学会利用该表查物
质的溶解性。
另外,从深层次上理解溶于水的物质和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区别,以及它们在水中的状态。
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中,学生易理解生成水或气体时,复分解反应会发生,但对于沉淀这个词学生比较陌生,通过溶于水的物质和不溶于水的物质间的对比,让学生深刻认识二者的区别,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之一。
【过渡】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哪些应用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学习。
【应用】学案:
判断两物质间是否发生反应
【讲解】
聆听,思考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明确接下来的学习任务。
明确复分解反应的应用可以用来判断两物质是否发生反应。
而自己并不知道如何判断,这就为接下来判断几类复分解反应是否发生的教学
做好准备:
明确学习目的,积极思考,与原有认知发生冲突。
利用判断酸和碱、酸和盐、盐和碱以及盐和盐的代表物质是否发生反应,让学生学会利用“交换成分”和“复分解反应发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应用
分析
深化
认知【投影+总结】
用动画模拟复分解反应的过程,将此过程简单记为:两边结合,
中间结合。
(1)学会判断“酸和碱”
型复分解反应是否发生
反应的方法。
(2)学会判断“酸和盐”
型复分解反应是否发生
反应的方法。
(3)学会判断“盐和碱”
型复分解反应是否发生
反应的方法。
注意到该
类型的反应,需要判断
反应物是否溶于水。
(4)学会判断“盐和盐”
型复分解反应是否发生
反应的方法。
注意到该
类型的反应,需要判断
反应物是否溶于水。
生的条件”、“酸、
碱、盐的溶解性”
来解决问题。
各个
典型例题难度依
次增加,让学生在
“做中学”,突破
本节课的最后一
个教学重点和难
点。
再一次给予学生
大脑刺激,让学生
在典例赏析中学
会应用复分解反
应发生的条件的
注意事项和技巧。
初中生对动画很
感兴趣,利用制作
的动画模拟复分
解反应的过程,从
宏观上让学生轻
松建构复分解反
应的过程,从而形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成完整的认知。
课堂小结
定格认知【投影】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
中有水或有气体或有沉淀生成,若
盐和碱、盐和盐反应,反应物须可
溶于水。
2、判断两物质能否发生反应的
步骤:相互交换成分后,看否有水、
气体、二氧化碳生成。
【解决问题】
给出信息:迈克制取硫酸的原
料:除草剂(硫酸铜)、熟石灰、磷
酸
回忆本节课所学的
知识,总结深化复分解
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
用。
试用所学习的知识解释
影片中获取硫酸的原理
呈现本节课
所学的知识,凝聚
重点和难点,对学
生的大脑进行二
次冲击,使学生在
头脑中建构起复
分解反应发生的
条件的概念图。
课堂练习
应用认知【练一练】
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
应用本节课的知识
进行实战演练,检验是
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
识。
课堂反馈,检验本
节课的教学效果,
为下节课的备课
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