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的化学史教学资源 范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2人教版中化学史
章节化学史的
主要内容化学史的
切入点化学史的
呈现方式
绪言火的发现和利用及一些古代物品;道尔顿、阿伏加德罗及原子和分子的构成;门捷列夫及元素周期
正文
图片,文字
第一单元课题2炼丹术和炼金术、早期的化学实验室
正文
图片,文字
第二单元课题1拉瓦锡及氧气的发现、空气的成分正文
图片,文字
第三单元课题1拉瓦锡、普利斯特里、卡文迪许及水的组成
表1:化学教师对在课堂中引入化学史教学的认识调查表
完全同意同意中立反对
⒈教材中涉及的化学史知识范围广、知识面大12 (30 %)6 (15 %)2 (5 %)20 (50 %)
⒉化学史知识中考、高考考点较少20 (50 %)16 (40 %)1 (2. 5 %)3 (7. 5 %)
⒊化学史知识中考、高考考题容易24 (60 %)15 (37. 5 %)1 (2. 5 %)0 (0 %)
资料
文字
第四单元课题1院士张青莲及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资料
文字,图片
第四单元课题2
道尔顿及元素符号
资料
文字,图片
第五单元课题1拉瓦锡及质量守恒定律
资料
文字,图片
第六单元课题1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
化学?技术?社会
文字,图片
第六单元课题1课后习题
石墨炸弹
习题
文字
第六单元课题3
温室效应
正文
文字
第七单元课题1
阅读材料是课文正文内容的拓展。由于受教材篇幅和学科知识结构的限制,一些化学史素材不便出现在课文正文中,所以教材中在课文正文旁边或课后设置了各种栏目,如“资料”栏目,这种呈现方式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对课文正文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能保持课文正文知识严谨的逻辑结构,突出学科知识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三.教材中化学史材体现的不足之处
2001年新课程标准教科书中,化学史呈现的形式更多样化,内容更丰富,在文内增加了不少插图和实物照片。如:彩陶、古画、雕像,透明金刚石薄膜等,在加上适当的文字说明或描述,把化学史知识融汇在各单元各课题中,画面色彩明丽,其真实、直观、亲切、深刻,比文字更有说服力,使得化学史知识更直观易懂,更接近于生活,能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便于学生有效地学习、理解和掌握,有利于给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等学习素材,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逐步认识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2],但就化学史材内容、呈现形式、分布等还有某些不足之处。
燃烧的利用
正文
文字,图片
第七单元课题2
能量及我国古代烧制陶器
正文
文字,图片
第七单元课题3
雕像及酸雨的危害
活动与探究
图片
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青铜奔马;沧州铁狮;铅的利用
正文
图片,文字
第八单元课题3
我国古代炼铁
正文
图片
第十一单元课题1
大理石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应用
正文
图片
第十一单元课题1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
拉瓦锡又把在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得到了汞和氧气(化学式为O2),而且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体积。他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里剩下的4/5体积的气体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我们都知道拉瓦锡开始并没有将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称作氮气,在1791年夏比塔才称它为氮气;也没有“氧气”,拉瓦锡称它为“弹性流体”,是后人在后来的不断摸索中定义了氧气。加上这样的信息占不了多少空间而且简单易懂,加上去并不麻烦,可以给学生暗示科学的发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得到结果。
初中化学中的化学史教学资源
作者:肖梅(南京晓庄学院化学专业09师范班)
指导老师:龙琪
[摘要]本文在对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史料的内容、呈现方式、近年来教材中化学史的比重变化、教育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给出相应实施建议并举例剖析了如何开发教材中化学史料的教育功能,对化学教育中化学史资源的利用不当之处提出了些许建议。
(一)化学史材过于粗略
表1化学史在近年教科书中所占比例
版本197819821987199420012001(新课标)
比例5%15%15%31%32%50%
由表中可看出从1978年到2001年的新课标教材中化学史材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可以感受到化学史教育的重要性已深入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中。但纵观教材可以发现化学史材都经过编写者的改动,讲得过于粗略,使本应该达到在潜移默化指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的目的完成不了。例如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两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他研究了剩余4/5体积的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误认为这些气体全部都是氮气(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维持生命”)。
⒋化学史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30 (75 %)10 (25 %)0 (0 %)0 (0 %)
⒌化学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21 (52 %)16 (40 %)2 (5 %)1 (2. 5 %)
⒍对学生来说,化学史知识是十分难学的知识12 (30 %)10 (25 %)2 (5 %)16 (40 %)
(三)教材中的化学史涉及到的中国人物较少
与我国有关的化学史素材(明确指出的)在化学教材的化学史中都占据着较大的比重。然而,在教材中涉及到的中国人物的名称却是凤毛麟角。这不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利于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四)化学史料在教材中分布不均衡
从化学史素材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出,化学史料在三种版本的教材中的分布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一方面,在化学史料广泛地融入教材的基础上,化学史料并未覆盖教材中的所有章节,每种版本的下册涉及的化学史较少。另一方面,教材中有些章节的化学史料存在着较为集中的现象,如上教版中第三章第二节中原子中有关化学史的内容,阅读材料三处,图片7幅,涉及化学家4个。化学史料的过于集中造成了化学史资源在某种程度上的浪费。
四对教材中化学史教育功能开发的建议与思考
现在国内大多数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侧重于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习题运用,用化学史来强调化学家们的天资聪颖和勤奋。忽视化学家的错误,研究的艰辛,也就是化学家们的“人性”,使化学家这一职业离学生越来越远。
(一)教师应精心创设习题情景,进一步在习题中开发化学史教育功能
运用化学史创设习题情境是将化学史引用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优点在于不仅可以是本来枯燥、无味的习题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受到来自化学史的熏陶与教育。鉴于教材中的化学史料普遍存在“有而不足”的局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挖掘化学史料素材编制习题,弥补教材中化学史习题的匮乏。教师在编制习题时,要选择一些典型的化学史料的素材,选材不仅要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一定是化学科学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或突破性作用的内容,如元素和物质发现史、化学概念和理论发展史、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等。编制习题时,还应围绕“科学事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这条主线展开。这条主线涉及的四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它既是科学史内容的核心,也是教学与训练、评价的主线。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维角度获得全面发展。此外,编制习题时应根据化学史教学的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层次的题型,体现不同层次的教育功能。可以是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小论文或问题解决等多种题型。
⒎来自百度文库教师来说,化学史知识是十分难教的内容15 (37. 5 %)12 (30 %)1 (2. 5 %)12 (30 %)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表明,中学化学教师普遍认为重视和加强化学史知识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由于受“中考指挥”和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一部分教师认为中考、高考中涉及化学史知识的考点较少,考题容易,教师只须念念教材,学生只须背背考点,所以教也容易,学也容易;另一部分教师则认为化学史知识范围广、知识面大,要在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上进行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二)化学史在教材中的呈现方式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科学史进入科学课程的5种方式: ( 1)作为引入新知识的背景素材; ( 2)作为例题与练习题; ( 3)作为相关资料插入; ( 4)作为扩展性阅读材料; ( 5)作为科技活动素材。并且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中引入科学史,主要是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一种途径和手段,科学史不应作为新的知识点来考核,其教学效果应当通过学生对相关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学过程与方法的理解以及学生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育来体现。
资料
文字,图片
第十一单元课题2
18世纪化学肥料的使用
正文
文字
第十一单元课题2
物质的分类
拓展性课题
文字
第十二单元课题3
导电材料;纳米材料化学?技术?社会
文字
从上面表格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史教材多以插图和阅读材料的方式呈现。插图所展示的化学史内容广泛,涉及化学家肖像、实验仪器设备、日常生活中难以见到的实物。插图与正文内容互为补充,生动形象地说明或解释知识,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其次,插图与课文文字的合理搭配,使教材在视觉上显得图文并茂、错落有致,呈现出一种和谐美,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关键词]化学教材;化学史;教学资源
一.前言在西方最早提倡科学史教育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的英国科学促进协会主席在1851年的一次演讲中呼吁:“我们要教给年轻人的,与其说是科学结论不如说是科学史”。二战后,以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着名教育家、化学家科南特为代表,一批教育家进行了以案例教学法引入学校进行科学史教育的实践,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全世界的教育都陆续开始重视科学史的教育,也陆续获得了成功。
中国从初中三年级开始开设了化学教育,对初中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入门课程,教材很注重启蒙的作用。而且初中学生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尚属少儿期,还是一些直观的、趣味性的东西更能刺激其大脑兴奋.化学史教育,不单纯是讲一些小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适当通过一些史实的介绍,能使学生理解相关科学知识、科学过程与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我国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把化学史作为“可供选择的学习情境素材”,化学史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真实的学习情境,为其营造生动有趣、基于生活经验与社会文化的学习氛围,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起促进作用。正如美国着名科学史家萨顿所说“:科学史能够帮助我们达到教学的主要目的,它能够说明科学之意义,科学之功能和方法,科学之逻辑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含义,科学之深刻的人性,以及科学对于思想净化和文化整体化之重要意义。”可知化学史是化学教育的重要资源。
图1教师教学中引入化学史进行化学教学的频次
从表中可知,54%的教师从不使用化学史进行教育教学,偶然使用化学史的教师仅占调查总数的43%,而经常使用化学史进行教育教学的教师仅为3%。由此可见,当我国中学化学史教育教学的开展状况不容乐观。
针对这一状况,笔者参考了一些文献整理得出化学教师对在课堂中引入化学史教学认识。表格设计是以教学论过程为主要依据,从中学“教”与“学”的实际出发,通过人员、物质、信息3个方面来全面寻求原因。
二.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呈现方式
(一)应用现状
开展化学史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的普遍承认。但是,化学史的教学功能能否得以充分发挥,必须以老师是否在化学课程教育中开展化学史的教育教学,以及得到的效果来看。而化学史教育教学开展状况可以通过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化学史进行化学教学的频次程度得以反映。
(二)关于化学史的习题过少
鲁教版教材为加深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在课后以练习题目的方式呈现了另一则化学史素材:波义耳为探索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而进行的实验。教材利用这则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对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擦肩而过的原因做出分析。利用练习题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化学史素材中的事件做出分析与评价,不但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巩固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受到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为逐步深入理解科学本质打下基础。化学史素材成为“静态”科学成果和“动态”过程与方法的载体,成为促进学生掌握自然科学方法、理解科学本质的催化剂。而人教版关于化学史的习题少之又少,使学生在学习化学中忽视化学史。
章节化学史的
主要内容化学史的
切入点化学史的
呈现方式
绪言火的发现和利用及一些古代物品;道尔顿、阿伏加德罗及原子和分子的构成;门捷列夫及元素周期
正文
图片,文字
第一单元课题2炼丹术和炼金术、早期的化学实验室
正文
图片,文字
第二单元课题1拉瓦锡及氧气的发现、空气的成分正文
图片,文字
第三单元课题1拉瓦锡、普利斯特里、卡文迪许及水的组成
表1:化学教师对在课堂中引入化学史教学的认识调查表
完全同意同意中立反对
⒈教材中涉及的化学史知识范围广、知识面大12 (30 %)6 (15 %)2 (5 %)20 (50 %)
⒉化学史知识中考、高考考点较少20 (50 %)16 (40 %)1 (2. 5 %)3 (7. 5 %)
⒊化学史知识中考、高考考题容易24 (60 %)15 (37. 5 %)1 (2. 5 %)0 (0 %)
资料
文字
第四单元课题1院士张青莲及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资料
文字,图片
第四单元课题2
道尔顿及元素符号
资料
文字,图片
第五单元课题1拉瓦锡及质量守恒定律
资料
文字,图片
第六单元课题1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
化学?技术?社会
文字,图片
第六单元课题1课后习题
石墨炸弹
习题
文字
第六单元课题3
温室效应
正文
文字
第七单元课题1
阅读材料是课文正文内容的拓展。由于受教材篇幅和学科知识结构的限制,一些化学史素材不便出现在课文正文中,所以教材中在课文正文旁边或课后设置了各种栏目,如“资料”栏目,这种呈现方式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对课文正文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能保持课文正文知识严谨的逻辑结构,突出学科知识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三.教材中化学史材体现的不足之处
2001年新课程标准教科书中,化学史呈现的形式更多样化,内容更丰富,在文内增加了不少插图和实物照片。如:彩陶、古画、雕像,透明金刚石薄膜等,在加上适当的文字说明或描述,把化学史知识融汇在各单元各课题中,画面色彩明丽,其真实、直观、亲切、深刻,比文字更有说服力,使得化学史知识更直观易懂,更接近于生活,能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便于学生有效地学习、理解和掌握,有利于给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等学习素材,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逐步认识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2],但就化学史材内容、呈现形式、分布等还有某些不足之处。
燃烧的利用
正文
文字,图片
第七单元课题2
能量及我国古代烧制陶器
正文
文字,图片
第七单元课题3
雕像及酸雨的危害
活动与探究
图片
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青铜奔马;沧州铁狮;铅的利用
正文
图片,文字
第八单元课题3
我国古代炼铁
正文
图片
第十一单元课题1
大理石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应用
正文
图片
第十一单元课题1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
拉瓦锡又把在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得到了汞和氧气(化学式为O2),而且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体积。他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里剩下的4/5体积的气体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我们都知道拉瓦锡开始并没有将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称作氮气,在1791年夏比塔才称它为氮气;也没有“氧气”,拉瓦锡称它为“弹性流体”,是后人在后来的不断摸索中定义了氧气。加上这样的信息占不了多少空间而且简单易懂,加上去并不麻烦,可以给学生暗示科学的发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得到结果。
初中化学中的化学史教学资源
作者:肖梅(南京晓庄学院化学专业09师范班)
指导老师:龙琪
[摘要]本文在对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史料的内容、呈现方式、近年来教材中化学史的比重变化、教育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给出相应实施建议并举例剖析了如何开发教材中化学史料的教育功能,对化学教育中化学史资源的利用不当之处提出了些许建议。
(一)化学史材过于粗略
表1化学史在近年教科书中所占比例
版本197819821987199420012001(新课标)
比例5%15%15%31%32%50%
由表中可看出从1978年到2001年的新课标教材中化学史材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可以感受到化学史教育的重要性已深入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中。但纵观教材可以发现化学史材都经过编写者的改动,讲得过于粗略,使本应该达到在潜移默化指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的目的完成不了。例如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两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他研究了剩余4/5体积的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误认为这些气体全部都是氮气(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维持生命”)。
⒋化学史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30 (75 %)10 (25 %)0 (0 %)0 (0 %)
⒌化学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21 (52 %)16 (40 %)2 (5 %)1 (2. 5 %)
⒍对学生来说,化学史知识是十分难学的知识12 (30 %)10 (25 %)2 (5 %)16 (40 %)
(三)教材中的化学史涉及到的中国人物较少
与我国有关的化学史素材(明确指出的)在化学教材的化学史中都占据着较大的比重。然而,在教材中涉及到的中国人物的名称却是凤毛麟角。这不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利于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四)化学史料在教材中分布不均衡
从化学史素材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出,化学史料在三种版本的教材中的分布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一方面,在化学史料广泛地融入教材的基础上,化学史料并未覆盖教材中的所有章节,每种版本的下册涉及的化学史较少。另一方面,教材中有些章节的化学史料存在着较为集中的现象,如上教版中第三章第二节中原子中有关化学史的内容,阅读材料三处,图片7幅,涉及化学家4个。化学史料的过于集中造成了化学史资源在某种程度上的浪费。
四对教材中化学史教育功能开发的建议与思考
现在国内大多数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侧重于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习题运用,用化学史来强调化学家们的天资聪颖和勤奋。忽视化学家的错误,研究的艰辛,也就是化学家们的“人性”,使化学家这一职业离学生越来越远。
(一)教师应精心创设习题情景,进一步在习题中开发化学史教育功能
运用化学史创设习题情境是将化学史引用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优点在于不仅可以是本来枯燥、无味的习题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受到来自化学史的熏陶与教育。鉴于教材中的化学史料普遍存在“有而不足”的局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挖掘化学史料素材编制习题,弥补教材中化学史习题的匮乏。教师在编制习题时,要选择一些典型的化学史料的素材,选材不仅要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一定是化学科学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或突破性作用的内容,如元素和物质发现史、化学概念和理论发展史、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等。编制习题时,还应围绕“科学事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这条主线展开。这条主线涉及的四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它既是科学史内容的核心,也是教学与训练、评价的主线。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维角度获得全面发展。此外,编制习题时应根据化学史教学的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层次的题型,体现不同层次的教育功能。可以是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小论文或问题解决等多种题型。
⒎来自百度文库教师来说,化学史知识是十分难教的内容15 (37. 5 %)12 (30 %)1 (2. 5 %)12 (30 %)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表明,中学化学教师普遍认为重视和加强化学史知识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由于受“中考指挥”和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一部分教师认为中考、高考中涉及化学史知识的考点较少,考题容易,教师只须念念教材,学生只须背背考点,所以教也容易,学也容易;另一部分教师则认为化学史知识范围广、知识面大,要在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上进行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二)化学史在教材中的呈现方式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科学史进入科学课程的5种方式: ( 1)作为引入新知识的背景素材; ( 2)作为例题与练习题; ( 3)作为相关资料插入; ( 4)作为扩展性阅读材料; ( 5)作为科技活动素材。并且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中引入科学史,主要是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一种途径和手段,科学史不应作为新的知识点来考核,其教学效果应当通过学生对相关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学过程与方法的理解以及学生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育来体现。
资料
文字,图片
第十一单元课题2
18世纪化学肥料的使用
正文
文字
第十一单元课题2
物质的分类
拓展性课题
文字
第十二单元课题3
导电材料;纳米材料化学?技术?社会
文字
从上面表格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史教材多以插图和阅读材料的方式呈现。插图所展示的化学史内容广泛,涉及化学家肖像、实验仪器设备、日常生活中难以见到的实物。插图与正文内容互为补充,生动形象地说明或解释知识,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其次,插图与课文文字的合理搭配,使教材在视觉上显得图文并茂、错落有致,呈现出一种和谐美,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关键词]化学教材;化学史;教学资源
一.前言在西方最早提倡科学史教育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的英国科学促进协会主席在1851年的一次演讲中呼吁:“我们要教给年轻人的,与其说是科学结论不如说是科学史”。二战后,以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着名教育家、化学家科南特为代表,一批教育家进行了以案例教学法引入学校进行科学史教育的实践,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全世界的教育都陆续开始重视科学史的教育,也陆续获得了成功。
中国从初中三年级开始开设了化学教育,对初中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入门课程,教材很注重启蒙的作用。而且初中学生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尚属少儿期,还是一些直观的、趣味性的东西更能刺激其大脑兴奋.化学史教育,不单纯是讲一些小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适当通过一些史实的介绍,能使学生理解相关科学知识、科学过程与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我国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把化学史作为“可供选择的学习情境素材”,化学史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真实的学习情境,为其营造生动有趣、基于生活经验与社会文化的学习氛围,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起促进作用。正如美国着名科学史家萨顿所说“:科学史能够帮助我们达到教学的主要目的,它能够说明科学之意义,科学之功能和方法,科学之逻辑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含义,科学之深刻的人性,以及科学对于思想净化和文化整体化之重要意义。”可知化学史是化学教育的重要资源。
图1教师教学中引入化学史进行化学教学的频次
从表中可知,54%的教师从不使用化学史进行教育教学,偶然使用化学史的教师仅占调查总数的43%,而经常使用化学史进行教育教学的教师仅为3%。由此可见,当我国中学化学史教育教学的开展状况不容乐观。
针对这一状况,笔者参考了一些文献整理得出化学教师对在课堂中引入化学史教学认识。表格设计是以教学论过程为主要依据,从中学“教”与“学”的实际出发,通过人员、物质、信息3个方面来全面寻求原因。
二.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呈现方式
(一)应用现状
开展化学史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的普遍承认。但是,化学史的教学功能能否得以充分发挥,必须以老师是否在化学课程教育中开展化学史的教育教学,以及得到的效果来看。而化学史教育教学开展状况可以通过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化学史进行化学教学的频次程度得以反映。
(二)关于化学史的习题过少
鲁教版教材为加深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在课后以练习题目的方式呈现了另一则化学史素材:波义耳为探索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而进行的实验。教材利用这则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对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擦肩而过的原因做出分析。利用练习题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化学史素材中的事件做出分析与评价,不但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巩固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受到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为逐步深入理解科学本质打下基础。化学史素材成为“静态”科学成果和“动态”过程与方法的载体,成为促进学生掌握自然科学方法、理解科学本质的催化剂。而人教版关于化学史的习题少之又少,使学生在学习化学中忽视化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