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颈部动脉狭窄患者应用彩超诊断的效果

颈部动脉狭窄患者应用彩超诊断的效果

颈部动脉狭窄患者应用彩超诊断的效果目的: 探讨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检查价值; 材料与方法: 选取2014 年1 月-2015 年11 月我院收治的颈部动脉狭窄患者30 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对比检查结果; 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检出率同CT 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 结论: 颈部动脉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操作简便并且费用低廉,适合普查性检查,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关键词: 颈部动脉; 彩色多普勒超声; CT 检查; 检出率; 脑血管疾病研究发现颈部动脉狭窄同缺血性的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所以早期评估患者的颈部动脉狭窄程度以及位置,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以及预后都有重要价值[1]。

颈部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无创性的检查手段,是临床上颈部血管狭窄诊断的有效手段。

本研究分析颈部动脉狭窄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选取2014 年 1 月-2015 年11 月我院收治的CT检查确诊的颈部动脉狭窄患者30 例,其中男15 例,女15 例,年龄42 -76 岁,平均年龄61. 2 1. 1 岁,脑梗死发作患者10 例,糖尿病患者10 例,脑血管痉挛患者10 例。

病例的入选标准方面,所有患者均满足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存在耳鸣、头昏、嗜睡、眩晕以及偏盲等症状,存在高血压史或者吸烟史,体检过程中发现血管杂音。

1. 2、方法所有患者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面,患者取平卧位,颈肩部充分放松从而暴露颈部,设定频率为10 -15MHz,头部偏向对侧,将探头置于患者的锁骨上窝,自上而下进行观察,沿患者额度颈动脉扫查,观察患者的血管走行以及血流充盈状况,检测动脉的内径[3]。

1. 3、判断标准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将CT 检查结果作为标准: 患者动脉管腔的直径狭窄<常规直径50% 属于轻度狭窄; 患者管腔直径狭窄是常规直径的50% -70% 属于中度狭窄; 患者狭窄管腔直径是常规直径的70% -99%属于重度狭窄; 患者管腔直径狭窄为常规直径的100%属于完全闭塞[4]。

《2024年彩色多普勒超声、CTA、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对比分析》范文

《2024年彩色多普勒超声、CTA、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对比分析》范文

《彩色多普勒超声、CTA、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对比分析》篇一一、引言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诊断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这三种检查方法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准确性,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XX家医院自XX年至XX年期间确诊为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共XX例,其中男性XX例,女性XX例。

2.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CTA和DSA检查。

(1)彩色多普勒超声:使用高频探头检测颈动脉血流情况及管腔狭窄程度。

(2)CTA: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获取颈动脉的三维图像,观察血管狭窄情况。

(3)DSA:利用数字减影技术,将注入造影剂的血管图像与周围组织图像进行对比,从而观察血管狭窄程度。

3. 数据分析将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其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

三、结果1. 准确率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准确率为XX%,CTA的准确率为XX%,DSA的准确率为XX%。

在三种检查方法中,DSA的准确率最高,CTA次之,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准确率相对较低。

2. 灵敏度与特异度比较在灵敏度方面,DSA和CTA均表现出较高的水平,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灵敏度略低。

在特异度方面,三种检查方法均表现出较高的水平,但总体上DSA和CTA的特异度略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

3. 诊断优势与局限性分析(1)彩色多普勒超声:优点在于无创、无辐射、操作简便、价格低廉。

但受操作者经验、设备性能等因素影响,其诊断准确性相对较低。

(2)CTA:优点在于无创、可重复检查、能提供三维图像信息。

但辐射剂量较高,对于钙化斑块的显示效果不如DSA。

(3)DSA:优点在于诊断准确性高、能直观显示血管狭窄程度和范围。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和支架植入术疗效评价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和支架植入术疗效评价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和支架植入术疗效评价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筛查中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评价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支架置入术(PTAS)的疗效。

方法98例应用CDFI筛查诊断颈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37例,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治疗组行颈动脉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对照组接受药物保守治疗,术后1年应用CDFI对比两组患者血管病变变化情况。

结果CDFI和DSA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年后治疗组患者1例(1.6%)发生动脉再狭窄,对照组患者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加重(包括闭塞)23例(62%),颈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疗效确切。

结论CDFI能准确诊断颈动脉血管狭窄,客观评价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疗效,CDFI可重复检查,是评价和随访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术疗效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颈动脉支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脑血管病近年已成为我国民众第一位死因,要预防脑卒中发病,及早查出加以干预,是一项重要的防控措施。

PTAS是一种微创性血管成形术[1]是临床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新方法。

本课题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评价颈动脉狭窄和PTAS疗效,对比分析9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PTAS和药物保守治疗疗效,初步评价PTAS对颈动脉狭窄治疗的临床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4年1月本院行脑卒中筛查的狭窄率为70%~99%的患者共计98例,男56例,女42例,年龄40~87岁。

所有受检者中,高血压21例,糖尿病21例,冠心病27例,高脂血症29例。

所有患者均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颈部放疗、颈动脉高位狭窄。

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37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经患者同意98例接受DSA检查,并对比分析DSA检查和CDFI结果。

《2024年彩色多普勒超声、CTA、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对比分析》范文

《2024年彩色多普勒超声、CTA、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对比分析》范文

《彩色多普勒超声、CTA、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对比分析》篇一摘要:本文旨在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及准确性。

通过对大量病例进行诊断方法的对比分析,为临床医生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一、引言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CTA和DSA是临床上常用的三种诊断方法。

本文将就这三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优缺点及适用性进行详细对比分析。

二、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疑似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收集XX例。

2. 检查方法:(1)彩色多普勒超声:采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的颈动脉进行扫描,观察血流及血管壁情况。

(2)CTA: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进行血管造影,观察颈动脉的形态及狭窄程度。

(3)DSA: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对患者的颈动脉进行造影,观察血管的详细形态及血流情况。

三、结果1. 诊断准确性:(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为XX%,其中真阳性XX例,假阳性XX例,真阴性XX例,假阴性XX例。

(2)CTA:诊断准确率为XX%,与超声相比,CTA在显示血管壁及管腔内的病变细节上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3)DSA:诊断准确率为XX%,是三种方法中准确性最高的。

DSA能够直观地显示血管的形态及血流情况,对于细微的病变也能准确判断。

2. 优缺点分析:(1)彩色多普勒超声: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无创、无辐射,可重复检查。

缺点是受操作者经验影响较大,对于某些复杂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较低。

(2)CTA:优点在于无创、可重复检查,且能够清晰地显示血管的形态及管腔内的病变情况。

缺点是辐射剂量相对较高,对于钙化病变的显示可能存在误差。

(3)DSA:优点在于准确性高,能够直观地显示血管的形态及血流情况,对于细微的病变也能准确判断。

缺点是有创检查,存在一定风险,且费用较高。

不同程度颈部动脉狭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分析

不同程度颈部动脉狭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分析

不同程度颈部动脉狭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颈部动脉狭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情况。

方法:选取92例疑似颈部动脉狭窄患者(184条颈动脉血管)。

对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检查,运用NASCET法与截面积法分别计算动脉狭窄程度,再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简称DSA)检查确诊,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一致性。

结果: 以DSA检查结果为参考标准,彩超NASCET法与截面积法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Kappa检验显示彩超与DSA检查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为0.71)。

结论:彩超对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诊断率,是临床中用于颈动脉狭窄高危患者的重要筛查方法。

【关键词】颈部动脉狭窄;彩色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是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老年人颈动脉狭窄的原因之一,而对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有助于尽早为脑血管患者开展治疗,提高预后效果。

因此,本文针对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本院门诊及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共计92例疑似颈部动脉狭窄患者(184条颈动脉血管)。

其中男性51例,女性41例;年龄46至79岁,平均年龄(61.6±2.31)岁。

1.2 纳入标准入选病例符合我国第4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①患者疑似颈动脉狭窄,有头晕、目眩、耳鸣、嗜睡、偏盲、手足麻木、肢体偏瘫等症状;②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长期吸烟史等情况;③无精神系统疾病,无严重认知障碍;④非哺乳和妊娠、月经期女性;⑤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

1.3方法应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选用频率为7~10MHz的线阵探头。

CDF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分析

CDF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分析

CDF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分析摘要:目的探究CDFI(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

方法以疑似颈动脉狭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5月,均为实施CDFI检查以及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CDF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97.62%,特异度为62.50%,准确率为92.00%,阳性预测值为93.18%,阴性预测值为83.33%;颈动脉狭窄组患者的EDV、PSV水平均低于颈动脉无狭窄组,P<0.05;2组RI、PI值相比,P>0.05。

结论颈动脉狭窄诊断中,实施CDFI检查,能够较好检出患者的疾病,为患者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其会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且会增加颅内出血、脑卒中等的发生率,且其发生率,在不断的升高[1]。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对颈动脉狭窄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其属于有创性操作,且价格昂贵,临床应用,有着一定的局限性[2]。

CDFI(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等特点,且可重复实施操作,是临床疾病诊断中,较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3]。

本研究主要对CDF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进行分析,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以疑似颈动脉狭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5月,均为实施CDFI检查以及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50例患者中,年龄47岁-75岁,均值(60.25±7.82)岁,12例为椎动脉,25例为颈内动脉,13例为锁骨下动脉。

纳入标准:a:无全身感染者;b: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a:肝肾心等功能严重障碍者;b: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者;c:精神或智力障碍者。

1.2方法1.2.1 CDFI检查协助患者保持为仰卧位,将其颈部,充分的暴露出来,头偏向对侧,从患者颈总动脉起始处,沿着其胸锁突出肌前缘,向上进行扫描,对患者颈总动脉血流行走观察,并观察颈内动脉外段以及颈外动脉血流行走。

颈动脉多普勒彩超在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颈动脉多普勒彩超在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颈动脉多普勒彩超在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颈动脉多普勒彩超在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1—6月该院收治的40例疑似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多普勒彩超(CDUS)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金标准,分析CDUS对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

结果以阴性(正常)与阳性(狭窄或闭塞)作为切分点时,颈动脉CDUS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7%、90.7%、91.9%,与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32)。

而从临床治疗的角度考虑,以重度狭窄作为切分点,颈动脉CDUS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1%、89.5%、88.8%,与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701)。

结论颈动脉多普勒彩超对颈动脉狭窄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arotid stenosis or occlusion diagnosed with carotid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S). Methods Convenient choice in January to June 2015,our hospital of 40 cases of suspected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or occlus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y were both given CDUS an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examination,based on DSA examination results as the diagnostic gold standard,analyzed the sensitivity degree,specific degree and coincidence rate of carotid stenosis or occlusion diagnosed with CDUS. Results With negative(normal)and positive(stenosis or occlusion)as a segmentation point,the sensitivity degree,specific degree and diagnosis coincidence rate of carotid CDUS diagnostic were respectively 93.7%,90.7% and 91.9%,the consistency with the DSA diagnosis was good(Kappa =0.832).But considered from the angle of clinical treatment,based on severe stenosis as a segmentation point,the sensitivity degree,specific degree and diagnosis coincidence rate of carotid CDUS diagnostic were respectively 86.1%,89.5% and 88.8%,the consistency with the DSA diagnosis was general(Kappa=0.701). Conclusion Carotid CDUS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of early screening of the carotid stenosis.[Key words] Carotid stenosis;Color doppler ultrasound;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近年來,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1]。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断及临床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断及临床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经DSA检查确诊的5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近段血管的残存管腔内径及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来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

结果 56例病例中轻度狭窄10例,中度狭窄35例,严重狭窄6例,极重度狭窄3例,完全闭塞2例。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并且具有简便、无创、经济、可重复性和快速安全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狭窄诊断临床应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三分之二的病例是动脉硬化所致,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直接发病原因[1]。

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亦是促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2]。

检查这些疾病的方法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核磁共振(MRA)、螺旋CT(CTA)、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等,但由于DSA、MRA、CTA价格昂贵,操作复杂,有辐射,有创伤性等原因还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因其简便、无创、可重复性等优点,目前已被公认为是检测颈动脉狭窄、闭塞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3]。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经DSA检查确诊的5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52~83岁,平均年龄68.5岁。

1.2仪器与方法1.2.1仪器应用Mindray及Philips 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0MHz。

1.2.2检查方法受检者取仰卧位,颈部放松伸直,采取头侧位或头伸侧位,充分暴露颈部,沿颈动脉走行方向,自下而上连续纵向、横向扫查,依次扫查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颈外动脉。

《2024年彩色多普勒超声、CTA、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对比分析》范文

《2024年彩色多普勒超声、CTA、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对比分析》范文

《彩色多普勒超声、CTA、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对比分析》篇一一、引言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诊断对于预防和治疗脑血管意外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已成为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常用方法。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这三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二、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近一年内收治的疑似颈动脉狭窄患者共计100例,年龄45-80岁,男女不限。

2. 诊断方法(1)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使用高频超声探头检测颈动脉,观察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管腔狭窄程度。

(2)CT血管造影(CTA):采用64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颈动脉三维重建,观察血管狭窄、斑块及血流情况。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利用数字减影技术显示颈动脉形态,为金标准。

3. 统计方法收集三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与DSA结果进行对比,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等指标,分析各诊断方法的准确性。

三、结果1. 诊断准确性对比(1)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CDUS对于轻度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较高,但对中度及重度狭窄的检出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阴性和假阳性。

其敏感度为85%,特异度为90%。

(2)CT血管造影(CTA):CTA对于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可清晰显示狭窄程度及斑块情况。

其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95%。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DSA为金标准,其准确度高,可直观显示血管形态及狭窄程度。

但操作复杂,费用较高。

2. 各种方法优缺点分析(1)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优点在于无创、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缺点在于对于严重钙化或斑块负荷较大的患者,检测准确性可能受影响。

(2)CT血管造影(CTA):优点在于无创、可重复性好、检出率高;缺点在于对于血管分支的显示不如DSA准确。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优点在于准确性高,为金标准;缺点在于有创、操作复杂、费用较高。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

程 度 评估 的重 要 性 。国 外 很 多 文 献 报 道 了 颈 动 脉 C F 技 DI 术 对 于评 估 颈 动脉 狭 窄 性 病 变 的 准 确性 。 国 内尚 无 颈 动 脉
狭 窄 , 别 是 5 ~ 6 和 7 % ~9 % 的狭 窄 程度 的 统 一 特 O 9 O 9 评 价 标 准 】 。本 研 究 通 过 对 已 知 颈 动脉 狭 窄 程 度 的 血 管 进 行 C F 检 测 。 过 测 量 颈 动 脉 P V、 D P VI A/ s D I 通 S E V、 S C P — V C C A 3项 指 标 , 与 美 国放 射 超 声 会 议 推 荐 的 诊 断 标 准 并 进 行 对 比。认 为 该 标 准 基 本 可 用 于 对 颈 动 脉 狭 窄 范 围 在 5 ~6 、 0 ~9 进 行 准 确 的评 估 , 对 于颈 动 脉狭 O 9 7 9 而 窄 < 5 的敏 感 性 及 特 异 性 偏 低 , 能 的 原 因 是 : 血 管 的 O 可 ① 解 剖 变异 ; 血 管 痉挛 及 血 管 壁 广 泛 钙 化 影 响超 声 扫 描 。 ② 笔 者 认 为 更 应 当 强 调 对 狭 窄 范 围 在 5 ~ 6 和 O 9 7 ~9 的 准 确 诊 断 , 为 它 直 接 影 响 患 者 选 择 治 疗 方 0 9 因 法 的 有效 性 。黄 学 阳等 提 出 颈 动 脉 狭 窄 的 手 术 指 征 : ① 有症 状 的颈 动 脉 中度 ( 0 ~6 ) 上 狭 窄 ; 无 症 状 的 5 9 以 ②
之 一 。C I DF 的检 测 , 只 单 纯 检 测 出 颈 动 脉 硬 化 斑 块 , 不 更 重 要 的 在 于 评 估 颈 动 脉 狭 窄 的 程 度 。 临 床 治 疗 提 供 可 靠 为 的依 据 。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颈内动脉狭窄诊断效果刍议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颈内动脉狭窄诊断效果刍议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颈内动脉狭窄诊断效果刍议目的观察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颈内动脉狭窄诊断效果。

方法方便选取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80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TCD检查发现颈内动脉狭窄具体情况后,对患者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MRA检查对比。

观察TCD对颈内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以及特异性。

结果通过对患者行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内动脉狭窄,发现此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均最高,都达到了90%。

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内动脉狭窄情况,相较于MRA检查诊断结果均具备较高的一致性,是颈内动脉狭窄在临床诊断中,较为简单且安全有效的临床检查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 in diagnosis of internal carotid stenosis. Methods 80 cases of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and the specific condition of arteria carotis interna was discovered by the TCD examination,and the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the cervical vascular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and the sensitivity,accuracy and specificity of TCD in diagnosis of internal carotid stenosi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sensitivity,accuracy and specificity of TCD in diagnosis of internal carotid stenosis were the highest,reaching 90%. Conclusion The sensitivity,accuracy and specificity of TCD in diagnosis of internal carotid stenosis are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MRA examination results,and it is a simple,safe and effective clinical examination method in clinical diagnosis of internal carotid stenosis.[Key words] 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Internal carotid stenosis;Diagnosis颈内动脉狭窄病症在当前临床医学中,是临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较为常见的发病原因[1]。

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

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

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发现,颈动脉狭窄是当前学界公认的缺血性脑血管病重要危险因子,临床常采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脑卒中的发生风险[1-3]。

超声检测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将其应用于颈动脉狭窄疾病患者诊断与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4]。

据此本研究中以65例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患者为例,主要探讨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疾病评估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65例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1例,女24例;平均年龄(62.2±4.1)岁;合并病症:高血压31例,糖尿病19例,高脂血症15例。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检查均符合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适应证。

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证、对造影剂过敏、颈内动脉完全闭塞等患者[5]。

1. 2 方法 65例患者术前口服阿司匹林(Bayer Schering Pharm,生产批号:20131118)1次/d, 25 mg/次,持续治疗4 d;术后需持续服用波立维[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31207],服用时间>1年,术后1周进行复查、随访。

65例患者术前均于术前1周、术后1年进行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1. 2. 1 颈动脉超声检查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探头进行检查,遵医嘱保持仰卧位躺平,在颈部后方垫软枕使头部后仰,促使颈部显露,采用5.0 MHz二维实时显像,扫描范围:从颈根部-颈总动脉近心端-颈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

于需要检测的血管置入取样容积,过程中要将超声束、血流方向夹角控制在60°以内,频谱显示后连续观察30个周期,进而调整确定最佳取样容积大小,当夹角最小时可进行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等指标检测,同时查看血管腔内是否存在斑块、狭窄或者闭塞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临床应用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临床应用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临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100例疑似颈动脉患者进行内一中厚度,斑块形态及血液动力学检测。

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判断斑块性质、位置及狭窄处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判断狭窄程度。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颈动脉狭窄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靠的理论依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年轻化,脑卒中患者增多,而2/3脑梗塞与颈动脉狭窄有关,颈动脉粥样硬化一般不会出现临床症状,当动脉粥样硬化致使血管狭窄超过50%或斑块脱落才会出现症状。

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血管内一中膜厚度、斑块形成及血管内血流动力学变化能够精确检测,有效准确的评价颈动脉狭窄的病变程度,使病人在早期能够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100例患者,男72例,女28例,年龄45-70岁,临床症状均有一过性头晕,眼前发黑,一侧肢体短暂无力。

使用东芝SSA-540A彩色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5-12MH2。

1.2方法:患者仰卧位,头后仰稍偏向检查侧对侧,对血管进行纵-横切探查,分别测量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内一中膜厚度,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并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及斑块位置、形态、大小及回声特点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2.结果100例患者,超声检查发现89例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多位于粥样斑块的好发位置,即颈总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动脉起始处。

2.1二维图像可见粥样斑块形成。

斑块性质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硬斑,其纤维化钙化,内部回声增强,后伴声影,另一种为软斑,其斑块呈弱回声或等回声,内部有出血,可呈无回声。

按斑块回声可有四种改变:(a)低回声斑块:脂肪组织或出血。

(b)等回声斑块:纤维增生。

(c)强回声斑块:钙化病变,伴声影。

(d)混合回声斑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强、中、低、混杂回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分析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颈动脉狭窄程度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8月收治的8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比较分析,评估分析CDFI在颈动脉狭窄中的评估价值。

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等方面的检查结果分别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均P>0.05)。

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颈动脉狭窄评估,具有成本低廉、无创伤、操作简单等特点,值得推广与应用。

标签:彩色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颈动脉狭窄;临床诊断颈动脉狭窄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比较高,主要是因为从心脏通往脑与头等其它器官之重要血管颈动脉变得狭窄[1]。

大于60岁的人群比较容易患上颈动脉狭窄这种疾病[2]。

检查颈动脉狭窄的方法有CT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

本文则对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颈动脉狭窄诊断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月~8月收治的8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4.5±2.3)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0例;脑梗死30例;有缺血表现10例;合并高血压50例;糖尿病18例;冠心病12例。

所有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

1.2方法运用GEGELOGIQP6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患者进行检查,检测的探头频率设为10MHz左右。

让患者呈仰卧位,并告知患者的颈部要注意放松,并且偏向对侧,将需要检测的颈部给予暴露出来,然后将探头放在胸锁乳头的肌前缘,对患者的颈总动脉及颈动脉分叉等处给予纵横切面进行扫查。

观察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情况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

全部患者均实施DSA检查,测量颈动脉管腔的内径并计算其狭窄程度。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与闭塞的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与闭塞的诊断价值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Feb 31(4)颈动脉狭窄与闭塞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占90%以上,同时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及高血脂症也为诱发的主要危险因素[1]。

该疾病常见于中老年群体,且大部分早期颈动脉狭窄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往往确诊时病情已达到中晚期,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困难程度[2]。

因此,对颈动脉狭窄与闭塞进行早期确诊及早期定位狭窄与闭塞程度,从而进行早期治疗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改善预后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与闭塞的临床诊断价值。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颈动脉狭窄与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45例;年龄41~82(65.54±5.32)岁;高血压20例、糖尿病18例、冠心病20例、脑梗死14例、高血脂症12例。

纳入标准:(1)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 )检查或CT 血管造影检查(CTA )检查确诊为颈动脉狭窄与闭塞;(2)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均完整者;(3)无精神疾病史。

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2)认知功能障碍;(3)血液系统疾病;(4)免疫系统疾病;(5)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者。

1.2方法(1)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体如下:患者均取仰卧位,在进行一侧颈动脉检查时,头略向反方向偏侧,以达到充分将检查动脉显露在检查范围内,采用Phi lips iU 22彩色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选取L12-5探头,设置参数为5~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与闭塞的诊断价值王亚杰(遂平县人民医院彩超室,河南遂平463100)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与闭塞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的86例颈动脉狭窄与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已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 )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颈动脉狭窄与闭塞程度,并分析诊断效能。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内动脉狭窄的诊断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内动脉狭窄的诊断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内动脉狭窄的诊断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诊断价值。

方法分析48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超声资料,主要是狭窄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30例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颈内动脉造成不同程度狭窄,65侧颈内动脉起始段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左侧颈内动脉狭窄42例,右侧狭窄23例,双侧狭窄5例。

结论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尽早发现颈内动脉病变,提早进行内膜剥脱术,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标签:彩色多普勒;颈内动脉;动脉硬化;狭窄颈内动脉狭窄是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

随着超声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超声诊断颈内动脉狭窄,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为患者提高生存质量起了一定的作用。

现对我院48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超声资料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7年5月~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具有脑缺血症状和脑梗死的48例患者,其中脑梗死12例,短暂性脑缺血21例,有脑缺血表现15例。

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48~78岁,合并高血压29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5例。

1.2仪器与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7.5~10MHz线阵探头。

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和被检部位,头偏向对侧。

先颈动脉横断面扫查,探头横断向下倾斜向上推,然后纵断面扫查。

观察颈动脉分叉至颈内动脉入颅处,先用二维观察管腔内径、管壁厚度、有无斑块等情况,再用彩色多普勒了解血流情况及测量直径狭窄百分比,再用脉冲多普勒分析法观察狭窄处频谱形态,并测量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峰值流速(EDV)及血流阻力指数(RI)。

2结果根据斑块回声性质,可见扁平斑(内膜不光滑、增厚、回声偏低或中等)7例,软斑(斑块凸出管腔,表面光滑连续,回声不均匀)6例,硬斑(斑块高低不平,强回声后伴声影)21例,混合斑(回声不均匀)14例。

65侧颈内动脉起始段不同程度狭窄,左侧狭窄42例,右侧狭窄23例,双侧狭窄5例。

彩色多普勒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彩色多普勒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彩色多普勒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40例的彩色多普勒资料,分析其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临床价值。

结果80支血管,其中单侧病变14例,双侧病变26例,共观察到有66支血管发生病变。

其中中度狭窄10支,重度狭窄48支,闭塞8支。

彩色多普勒结果:80支血管中,66支显示狭窄,彩色多普勒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于DSA相似,没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彩色多普勒用于颈动脉狭窄的检测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等优点。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DFI in diagnosis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Methods Retrospectivly analyzed clinical data of 40 cases with cerebral ischemic disease were detected by CDFI and DSA.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DFI in diagnosis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was analyzed. Results Amomg 80 vasculars,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disorder were 14 cases, patients with lateral disorder were 26 cases, and 66 vasculars showed disorder. Ten vasculars showedmoderate stenosis, 48 vasculars showed severe stenosis, and 8 vasculars showed block. CDFI showed 66 vasculars with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Results of CDFI in diagnosis degree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were similar with DSA(P>0.05) . Conclusion Carotid artery CDFI possesses noninvasive, simple and convenient in diagnosis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Key words] CDFI; Endarterectomy; DSA颈动脉狭窄是导致脑部供血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诊断治疗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研究现状

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研究现状

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研究现状目的:介绍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操作技术和数据分析。

方法:计算机数据库(MEDLINE)和本文的引用文献中所涉及到的颈动脉CDDS应用的文章。

结果:快速而有效的证实颈动脉狭窄是临床医师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辨别潜在的颈动脉狭窄可以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内膜切除术或支架植入术。

过去20年灰阶和CDDS检查的发展使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快速而有效的证实颈动脉狭窄。

应用CDDS,可以在灰阶图像上测量内-中膜厚度、辨认斑块的位置和表面特征,在彩色多普勒上观察血流涡流和狭窄区域,用频谱多普勒测量血流速度。

颈内动脉直径狭窄的程度是制定治疗策略的主要参数。

同时阐述了此方法的优势和限制性。

结论:颈动脉超声是一种独特的观察颈动脉异常的方法。

无创、精确、效价比高,它可以提供形态学和功能信息。

它逐渐成为内膜切除手术前的第一且唯一的影像检查方法。

而昂贵的和有创性的检查只在特殊病例中才应用。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超声,多普勒超声缩写:ACAS Asymptomatic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Study 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CCA common carotid artery 颈总动脉CDDS color and duplex Doppler sonography 双功彩色多普勒超声CEA carotid endarterectomy;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DSA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ECST European Carotid Surgery Trial 欧洲颈动脉手术研究EDV end-diastolic velocity 舒张末期流速ICA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颈内动脉IMT intima-media thickness 内-中膜厚度MRA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磁共振血管造影NASCET 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 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内膜切除研究.PSV peak systolic velocity; 收缩期峰值流速SRU Society of the North American Radiologists in Ultrasound 北美放射协会超声组脑卒中是西方国家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约1/3的脑卒中病例是致命性的,而幸存者通常会有长期的且不可逆的功能障碍。

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颈部血管狭窄的临床分析

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颈部血管狭窄的临床分析

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颈部血管狭窄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在对颈部血管狭窄程度评估的过程中实施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价值。

方法:对本院在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580例颈部血管狭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580例患者实施电脑随机分组处理(各290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颈部血管超声诊断,对试验组患者加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诊断,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差异。

结果:试验组诊断后的病变血管检出率、闭塞血管检出率、单侧狭窄检出率、双侧狭窄检出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使用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诊断评估颈部血管狭窄程度的价值十分明显,能更好的评估患者颈部血管的狭窄部位和狭窄严重程度,为后续的治疗和患者预后的判断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颈部血管狭窄;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颈动脉是将血液由心脏输送至头部的主要血管,是脑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

据文献报道,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即便采用有效的药物治疗控制,2年内脑缺血事件发生率也高达26%以上[1];而60%以上的脑梗塞是由于颈动脉狭窄造成,严重的脑梗塞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

因此,在临床中对于颈部血管狭窄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诊断检查显得尤为重要,是评估患者血管狭窄严重程度、预测患者病情的基础,更好的为患者疾病的诊断、预后的判断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2]。

本院针对收治的颈部血管狭窄患者580例展开了比较检查的分析,分别使用了单纯颈部血管超声诊断和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旨在探究在评估颈部血管狭窄中实施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和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使用电脑随机分组原则对本院在同一时间段内收治的580例颈部血管狭窄患者分成两组,其中290例参照组患者中男性169例,女性121例,年龄分布在50-80岁之间,均值(65.25±3.59)岁;试验组290例患者中男性170例,女性120例,年龄分布在51-79岁之间,均值(65.27±3.56)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研究现状目的:介绍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操作技术和数据分析。

方法:计算机数据库(MEDLINE)和本文的引用文献中所涉及到的颈动脉CDDS应用的文章。

结果:快速而有效的证实颈动脉狭窄是临床医师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辨别潜在的颈动脉狭窄可以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内膜切除术或支架植入术。

过去20年灰阶和CDDS检查的发展使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快速而有效的证实颈动脉狭窄。

应用CDDS,可以在灰阶图像上测量内-中膜厚度、辨认斑块的位置和表面特征,在彩色多普勒上观察血流涡流和狭窄区域,用频谱多普勒测量血流速度。

颈内动脉直径狭窄的程度是制定治疗策略的主要参数。

同时阐述了此方法的优势和限制性。

结论:颈动脉超声是一种独特的观察颈动脉异常的方法。

无创、精确、效价比高,它可以提供形态学和功能信息。

它逐渐成为内膜切除手术前的第一且唯一的影像检查方法。

而昂贵的和有创性的检查只在特殊病例中才应用。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超声,多普勒超声缩写:ACAS Asymptomatic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Study 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CCA common carotid artery 颈总动脉CDDS color and duplex Doppler sonography 双功彩色多普勒超声CEA carotid endarterectomy;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DSA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ECST European Carotid Surgery Trial 欧洲颈动脉手术研究EDV end-diastolic velocity 舒张末期流速ICA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颈内动脉IMT intima-media thickness 内-中膜厚度MRA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磁共振血管造影NASCET 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 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内膜切除研究.PSV peak systolic velocity; 收缩期峰值流速SRU Society of the North American Radiologists in Ultrasound 北美放射协会超声组脑卒中是西方国家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约1/3的脑卒中病例是致命性的,而幸存者通常会有长期的且不可逆的功能障碍。

其中4/5的脑缺血性事件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引起的,且病变多发生在颈动脉分叉处[1]。

两个随机研究NASCET(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内膜切除研究)和ECST(欧洲颈动脉手术研究)对有症状的重度(≥70%,由脑血管造影确定)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研究结果证明:与传统的药物治疗组相比,外科手术确实能使这些患者受益[2-5]。

一项最近的汇总分析表明,对颈动脉狭窄50%-69%的患者,也需要考虑进行CEA 治疗[6,7]。

ACAS(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对有高度(≥60%)颈动脉狭窄但无症状的患者进行了内膜切除手术后的疗效评价,研究表明CEA后5年脑卒中的发生率下降了5.8%,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可下降到3%或更低[8-10]。

目前对于无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是否需要或是哪些无症状性患者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尚存在争议,对这些患者必须进行危险分层才能确定是否需要手术[8,11,12]。

由于颈动脉的位置表浅,对于颅外动脉,双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DDS)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B型灰阶可使动脉粥样斑块成像并测量内-中膜厚度(IMT)。

同时彩色多普勒可以实时显示管腔狭窄和血流异常,可以帮助区分狭窄、临界狭窄和闭塞。

在二维灰阶和彩色多普勒基础上发现病变后,并可以进行频谱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分析。

多普勒超声是最常应用于进行颈动脉病变检查的方法。

而且实验室中还在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

尽管随着超声仪器技术的改进、操作者技术的提高、颈动脉超声图像质量也在不断改善,但是不同的实验室甚至是同一实验室的不同操作者之间尚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

因此,需要制定标准方案来提高颈动脉超声资料的重复性和可靠性[13]。

颈动脉超声检查的适应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可以分为两组: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

第一组包括由于大脑缺血而引起了神经症状的患者,尤其是有黑朦、短暂性缺血发作或小卒中的患者,这些患者可以通过CEA受益[2-5]。

另外在外伤后、内膜切除术后和支架植入术后出现神经症状的患者,提示有颈动脉夹层发生也可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无症状组包括有颈部搏动或颈部杂音的患者以及血管手术前的患者;一些中心还常规包括内膜切除术后和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而不是在这些患者发生症状时才进行检查。

颈动脉超声可以作为心血管手术的颈动脉狭窄筛查方法。

Ashcer等[14]对3708例进行开胸心脏手术患者进行了术前颈动脉双功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患者年龄是颈动脉疾病发生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这也证实了以前的研究结果。

他们认为对60岁以上的患者或年龄小于60岁但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的患者,在开胸心脏手术前(冠状动脉搭桥和换瓣手术)应进行颈动脉狭窄筛查检查。

但是,目前尚有一些问题存在争议,例如对于同时存在冠状动脉和颈动脉疾病的无症状患者是否全部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分别手术还是同期进行手术哪种方式患者的受益更大[15]。

对于发生率超过 4.5%的严重颈动脉狭窄疾病来说颈动脉超声筛查更符合成本效益[16]。

技术考虑和数据分析标准方案包括高分辨率的线阵探头(7 MHz或是宽频5-12MHz)颈动脉超声检查。

必须使用三种方式:B型灰阶成像、彩色多普勒(横断和纵断面)和频谱多普勒(纵断面)。

B型灰阶成像颈动脉超声检查的第一部是显示颈总动脉(CCA)全程、颈动脉分叉、尽可能显示颈内动脉(ICA)远端和颈外动脉。

这是测量内-中膜厚度(IMT)和显示动脉粥样斑块的最好方法。

CCA平均IMT 要在两个分界面间取得:血液-内膜和中膜-外膜。

IMT可以手动也可以由计算机软件自动获得。

手动方法中,需要在多点测量并取平均值。

计算机测量方法是在前壁、侧壁和后壁取3点测量然后平均[17,18]。

正常IMT小于0.8mm。

因为IMT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厚,0.8-1.0mm之间认为可疑,1.1mm或以上可以确认为异常(图1)。

IMT的测量是技术成分很高,而且测量数据的必须可信。

这里重点是标准化颈动脉IMT测量的方法。

内-中膜的厚度被认为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标志,而且是美国心脏病协会(AHA)推荐的筛查心血管危险性的常规检查的唯一的超声数据[18]。

尽管IMT的测量可以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变化的重要指标,但是在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的患者中,其常规检查并不包括IMT,并且IMT的检查结果也不会影响颈动脉外科手术的决定。

斑块位置和性质的评价是标准的颈动脉双功彩色多普勒检查中的重要一部分。

斑块的定义包括斑块的大小以及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斑块表面以及内部回声异常。

表1是根据这些参数进行的粥样硬化斑块分级[19]。

根据血流动力学改变,斑块被分为H1-H5:H1为轻度,管腔内径狭窄低于50%;H2为中度,管腔狭窄50%-69%;H3为重度,管腔狭窄70%至接近闭塞;H4为严重狭窄,近闭塞;H5为完全闭塞。

根据斑块内部回声异常,可以分为P1(均质性)和P2(非均质性);S1-S3代表斑块表面特征:扁平型(S1)、不规则型,缺损小于2mm(S2)、溃疡型,缺损超过2mm(S3)。

溃疡型斑块多伴有斑块内出血;50-70%的此类斑块患者有颈动脉症候群症状[20]。

当患者出现了症状而狭窄未达到70%时,斑块的性质(从溃疡型到斑块大小和内径狭窄百分比)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参数,在制定患者的治疗计划时应考虑在内。

应注意,表1是比较全面的分类,在临床上和系统的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报告中并不一定常规应用。

ICA狭窄程度的诊断通常用斑块所引起的管腔直径狭窄和ICA的PSV(收缩期峰值流速)两个参数(表2)[13]。

彩色多普勒成像彩色多普勒超声为辨认ICA的起源和行程提供了一种“路径图”,尤其是有助于辨别迂曲的动脉、分叉较高以及严重狭窄和闭塞的区分。

由于“混淆现象”,狭窄区域可以表现为红蓝颜色混合。

当血流速度超过了脉冲重复频率时会出现多普勒伪像。

在脉冲重复频率之内,红色代表血流朝向探头,蓝色代表血流速度超过脉冲重复频率而不是反向血流。

狭窄后的管腔内由于多种血流速度和血流逆流可能出现五彩镶嵌的多普勒血流模式[21-23]。

在近闭塞的管腔,可观察到“线样征”(有非常细的象线样的彩色通过)。

由于能量多普勒对于低速血流的敏感性,可能有助于残余管腔的观察[24,25]。

频谱分析血流速度是评价颈动脉狭窄的一个主要参数。

在B型灰阶图像上,将光标置于颈动脉管腔中央,用彩色多普勒探测血流,使声束与血流夹角小于60o(双功)。

取样线必须通过假设的狭窄部位,并可以看到斑块的远端,以保证测到的血流速度最高。

由多普勒超声所测得的血流速度和血管造影狭窄百分率之间进行比较,结果由散点图来表示。

这意味着,对于任何给定的由血管造影得到的狭窄率,都可以记录到相应的血流速度。

这就可以影响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强烈影响阳性和阴性预测值。

根据患者是否有症状(包括脑卒中和CEA等危险因素),Moneta等[26,27]认为对分析结果进行校正可以反映这些相关危险因素。

他们推荐每个血管实验室都应该检查不同超声仪器所得到的结果。

操作者应该明白在统一检查中不必校正仪器,也不必常规进行体外试验[13]。

另一个提高颈动脉超声检查可靠性的建议是检查要依据一定的方案进行,在整个检查中应该一致[13]。

根据ICA的PSV和EDV以及ICA/CCA的PSV比值可以对颈动脉狭窄进行分级[26-38]。

很清楚,流速阈值的选择可以影响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降低阈值可以提高敏感性而特异性会降低,反之亦然。

要有较高的敏感性必然会导致特异性降低。

2002年10月22-23日,在加州旧金山举行的由SRU主办的会议上,专家们起草了最近发表的ICA狭窄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实施规范[13]。

此会议将ICA狭窄根据2个主要参数(ICA PSV和斑块大小)和2个次要参数(ICA/CCA比值和ICA EDV)分为5级(表2)。

当ICA流速高是由于处于高动力学状态时如年轻人或血流变化是由严重的ICA双侧壁狭窄或CCA近段狭窄或闭塞所引起时,ICA/CCA比值是一个很有帮助的参数。

此参数更重要的应用可能是对于那些低心排出量的患者以及由于管腔狭窄而使收缩期流速降低的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