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略谈
陈老脉诊心得
脉诊心得(一)脉象的本质切脉又称诊脉,是医者用手指按其腕后桡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脉象的浮沉、迟数、大小、弛张、滑涩、结代及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
正常脉象是寸、关、尺三部都有脉在搏动,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从容和缓,柔和有力,流利均匀,节律一致,一息搏动四至五次,谓之平脉。
切脉辨证,早在《素问·玉版论要》、《素问·脉要精微论》就有记载,经历3000年来的不断总结,对于何证出现何脉已有详细论述。
但对证象与脉象间的内在联系,却无明析的概念,不能令人一目了然,以致学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脉证间的内在联系,如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气血津液出现虚滞,五脏功能出现盛衰,经脉出现异常,才会出现不同脉证。
只有弄清气血津液的生化输泄与五脏间的关系,才能将气血津液虚滞和五脏功能盛衰出现的证象与脉象联系起来,也才明白切脉能够察其五脏病变的道理所在。
不同脉象的形成,与心脏、脉络、气血津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脉象的不同变化反映了心力强弱、脉络弛张、气血津液虚滞三个方面的变化。
由于气血津液都需五脏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其生化输泄,所以气血津液的虚滞也就反映了五脏功能的盛衰,从而反映于脉,形成不同的脉象。
脉象变化的本质心脏搏动的强弱,脉络的弛张,是引起脉象变化的根源。
心脏搏动有力,脉象随其病因证象不同而呈洪大滑数等脉;无力则脉象常呈迟细微弱等脉。
心脏搏动与脉象起伏,都是肝系膜络交替收缩与舒张的反映。
如果血络松弛则呈濡、缓;紧张则呈弦、紧;痉挛则呈结、代等等。
只有将固定的心脉和流动的气、血、津液联在一起分析,才能揭示脉象变化的本质,对于何证出现何脉才有理有据,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气血津液虚滞变化,可以反映不同的脉象。
从气的虚滞言之:气是心脏搏动的动力,心气是由肾系生化的元气,脾系生化的谷气,肺系吸入的清气,(共同)注入心脏,成为心脏活动的能源。
脾肾功能衰退,心气也就随之衰弱,脉象与心相应也就呈现缓慢或虚数无力。
中医脉诊入门及常见病辨治pdf
中医脉诊⼊⻔及常⻅病辨治⼀、中医脉诊⼊⻔中医脉诊,也称为切脉,是中医学中⼀种独特的诊断⽅法。
它通过观察和分析脉搏的跳动情况,来诊断⼈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性质。
以下将简要介绍中医脉诊的基本知识和⽅法。
1.脉诊的重要性脉诊在中医诊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切脉,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体质、脏腑功能等情况,从⽽为治疗提供依据。
脉诊还可以帮助医⽣判断疾病的轻重缓急、预后转归,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2.脉诊的基本⽅法切脉时,医⽣会将⻝指、中指、⽆名指并排放在患者的⼿腕动脉搏动处,这⾥的⽳位称为“⼨⼝”。
医⽣会⽤指腹轻轻按压,感受脉搏的跳动,观察其强弱、快慢、节律等情况。
同时,还要注意患者是否有弦、滑、沉、细等不同的脉象。
3.常⻅脉象与意义(1)浮脉:脉象浮在⽪肤表⾯,表示病在表,病情轻浅。
(2)沉脉:脉象沉在深处,表示病在⾥,病情较重。
(3)弦脉:脉象绷紧如弦,多⻅于肝胆疾病、疼痛等。
(4)滑脉:脉象滑利如珠,常⻅于痰湿、⻝积等。
(5)细脉:脉象细⼩如线,常⻅于⽓⾎虚弱、阴虚等。
⼆、常⻅病辨治中医治疗疾病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疾病的性质和患者的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案。
以下将介绍⼏种常⻅病的中医辨治⽅法。
1.感冒感冒是常⻅的外感疾病,中医认为感冒多由外感⻛寒或⻛热引起。
脉象多表现为浮脉或数脉,伴随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治疗感冒应以解表散寒或疏⻛散热为主,常⽤⽅剂有麻⻩汤、桂枝汤、银翘散等。
2.咳嗽咳嗽是肺部疾病的常⻅症状,中医认为咳嗽多由肺⽓上逆引起。
脉象多表现为弦滑或细数,伴随咳痰、喘息等症状。
治疗咳嗽应以宣肺⽌咳或降逆⽌咳为主,常⽤⽅剂有桑菊饮、杏苏散、⽌嗽散等。
3.胃痛胃痛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症状,中医认为胃痛多由脾胃不和引起。
脉象多表现为弦紧或沉缓,伴随胃胀、嗳⽓、泛酸等症状。
治疗胃痛应以和胃⽌痛或健脾和胃为主,常⽤⽅剂有⾹砂六君⼦汤、健脾丸、保和丸等。
4.失眠失眠是神经系统的常⻅疾病,中医认为失眠多由⼼神不宁引起。
中医脉诊(纯干货,总结)
中医脉诊(纯干货,总结)我们的手上,以枕后高骨为关脉,前面为寸,后为尺脉,然后浮,中,沉取,左手,寸脉主心,小肠,关脉主肝胆,尺脉主膀胱,肾右手,寸脉主肺与大肠,关脉脾胃,尺脉肾与命门。
在寸,关,尺,上分寸为阳,尺为阴,浮为阳,沉为阴,这样结合浮沉迟数,我们就可以对人体的阴阳,表里,寒热,大致分清了。
在结合有力,无力,有力为实,无力为虚,然后看脉形长短,长为有余,短为不足。
这样就可以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分清了。
最后结合部位,看所体现的脉,在脏器分部属于何脏就可以断病了。
知道了这些,我们再把这些脉象再重新组合,因为临床会有很多脉象组合在一起,如,浮迟,浮数,浮长,浮细,同样,沉脉也是,沉短,沉而有力,沉数,都需要我们结合起来细细分析。
举个例子,如左寸沉短而无力,寸关平脉。
首先,左寸主心,病位在心。
短主不足,无力也主不足心脉不足会导致什么病呢,心的功能心主血,心的搏动输送血液到全身,他的不足首先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会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健忘。
全身无力,每天懒洋洋的。
如左尺脉见沉数,沉主里证,主阴,数主热证,在病位在肾与膀胱,那么就是肾与膀胱有热,会出现小便黄,热,手脚发热,腰膝酸软,盗汗等症状。
再如,寸脉浮数,尺脉沉细,寸脉主阳,数主热,浮脉也主阳,尺为阴细为不足,结合起来就是阴虚不制阳,阳浮于上,这样的病人必然会头晕,用药也可补阴潜阳为治。
再一个就是,要多实践,我们周围有很多人,我们的朋友亲人,我们都可以作为实习对象,每个人都有这个条件,多练才会出成绩。
我刚开始时,一天有时看几十人,看完之后对比一下,看哪对了哪错了,总结,慢慢的就熟练了。
诊脉的时候一定要综合分析,分部,分脏器,每个脏器的功能都是什么,出现了寒热,表里,阴阳,虚实会有哪些毛病,另外也切莫持一诊而诊病,古人的四诊合参是很有道理的。
脉诊最简单只需要分辨:1、有力无力——辨阳气足不足2、脉体大小——辨阴血足不足3、脉位浮沉——辨阳气在表在里如此而已就足够辨证了。
妇人脉诊探究
妇人脉诊探究妇人脉诊亦遵循脉诊的一般原则,但因妇人有经、带、胎、产等特有的生理变化和疾病,脉象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千金翼方》日:“凡妇人脉,常欲濡弱于丈夫。
男左大为顺,女右大为顺。
”丹溪亦云:“男子病,右脉充于左者,有胃气也,病虽重可治,女子病,左脉充于右者,有胃气也,病虽重可治。
”《四诊抉微》载:“按诊者,诊男先诊左,诊女先诊右。
非男女经脉有别也,从其阴阳,以察其盛衰也。
”吾师亦认为,一般妇人脉较男子略濡弱,而且右脉大于左脉,诊脉时顺序以先右后左为宜。
1、月经脉女子左关尺脉,忽洪大于右手,见心烦乳胀,口不苦,身不热,腹不胀,是月经将至的表现;经血来潮,脉象转缓。
月经先期、经血过多,脉来洪大或滑数,此为冲任有热,可用四物汤加黄芩、石膏等以清冲任之热;经水先期、经血少,脉来细数,多为肾中火旺而阴水亏也,可拟知柏地黄丸加减;月经先期,量多色淡,神疲,懒言,脉细弱,此为脾虚不固,可用圣愈汤加减;月经后期,经血过少,脉来沉细而弱,为阳虚内寒而致,可用大营煎加减;月经先后无定期,脉弦,此为肝气郁结也,可用柴胡疏肝散或逍遥散加减。
痛经一证,临床所见,虚少而实多,实证多为气滞、血瘀所致,虚证多为气血虚弱所致。
行经时少腹胀痛,脉弦者,此为肝气郁结也,可用柴胡疏肝散或逍遥散加减治之。
而血瘀一证,又有属寒属热之不同。
大凡寒凝血脉者,经行多后期,少腹冷痛,经水中有紫黯色瘀块,脉来沉迟或涩,可用王清任少腹逐瘀汤调治;瘀热痛经,常见经行前期,少腹疼痛拒按,经水中有紫红色瘀块,脉来实大而数,吾师以自制之二丹桃红四物汤(桃红四物汤加丹皮、丹参)治之。
妇人闭经有虚实之分,脉来细涩,或细弱,或尺脉微,多为冲任虚亏、精血不足的虚闭证,可用归脾汤或十全大补汤加减;脉来弦涩,多为邪气阻滞之实闭证,可用桃红四物汤或下瘀血汤等加减治疗。
血崩不止,脉多见芤,可用独参汤以救之;漏下不止,量多色淡,脉来细弱,可用归脾汤或圣愈汤之属治之;漏下不止,五心烦热,脉来细数,可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
老中医脉诊经验
老中医脉诊经验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老中医们经验丰富的重要表现之一。
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可以了解病人的病情,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以下是老中医脉诊经验的一些分享。
1. 观察脉象脉象是指脉搏的质和量,是脉诊的重要依据之一。
老中医们通过观察脉象的强弱、快慢、紧松、浮沉等特征,可以初步了解病人的气血状况、脏腑功能、病变部位等信息。
例如,如果脉象弦紧,说明肝气郁结;如果脉象细弱,说明气血不足;如果脉象滑数,说明湿热内蕴;如果脉象沉迟,说明寒凝血滞等。
2. 区分左右脉左右脉的区分也是老中医们的一个经验。
在脉诊过程中,要分别触摸左手和右手的脉搏,以了解不同侧身体的情况。
例如,左手的脉象反映肝、脾、肾、胆等脏腑的情况,右手的脉象反映心、肺、胃、小肠等脏腑的情况。
左右脉的差异也可以反映出身体的偏盛偏衰、疾病的左右不对称等情况。
3. 观察脉搏的节律脉搏的节律也是脉诊的重要内容之一。
老中医们通过观察脉搏的节律,可以了解病人的心脏功能、心情状况等信息。
例如,如果脉搏的节律不齐,可能是心脏存在问题;如果脉搏的节律过快或过慢,可能是心情紧张或疲劳等。
4. 感知脉搏的温度脉搏的温度也是老中医们需要感知的一项内容。
通过触摸脉搏的温度,可以了解病人的体质、气血运行状况等信息。
例如,如果脉搏温度较高,可能是体内阳气偏盛;如果脉搏温度较低,可能是体内阴气偏盛;如果脉搏温度不均匀,可能是气血不畅或病变部位存在问题等。
5. 结合其他诊断手段脉诊虽然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并不是万能的。
老中医们在脉诊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其他诊断手段,如望、闻、问等,综合分析判断病情。
例如,通过望诊可以了解病人的面色、舌苔等情况;通过闻诊可以了解病人的气味等情况;通过问诊可以了解病人的症状、病史等情况。
结合这些信息,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老中医们的脉诊经验丰富,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基础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和了解脉诊的基本知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更好地保持健康。
龙江名医华庭芳先生脉诊经验谈
龙江名医华庭芳先生脉诊经验谈肖相如按:这是我的研究生杨云松整理的华庭芳先生脉诊的经验,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脉诊是中医的四诊之一,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但也是最容易神秘化的方法之一,很多人将脉诊神秘化,无非是为了招摇撞骗,应该引起学术界的警惕。
华老一生精究医理,勤修医技,以其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一方百姓的称颂。
他淡泊名利,热衷教育,成为我辈后学者之楷模。
由于整日忙于诊务,无暇著书立说,后人只能从他留下的医案中感悟和体会医道的玄妙和精深。
华老精通内、外、妇、儿各科,临床皆有很多治验和特色,它辨析脉象尤其精细,主张脉症参合考虑,处方用药有规有矩,方圆机活,可见,他对于脉诊有独到的理解和体会。
1. 同一疾病,症状相同,脉象不同在中医临床上,同一种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表现出相同的症状,这是经常可见的事情,按理说,我们是否应该采用完全一样的治疗呢?但是,事实上这样做的效果是不令人满意的。
中医强调治病求本,也就是说,临床治疗只有切合这个疾病根本才能有效。
怎么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唯有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其中,脉诊历来就被医家所重视,并且它们都一致强调脉症结合进行辨证。
所以,同样一种疾病,即便在不同患者身上表现出相似或相同的症状,如果脉象有差别,说明二者的疾病本质还是有差别的。
因此,在治疗用药上虽有大同,也有小异。
这一点从华老的临证实践中可见一斑。
比如同是小儿麻疹一病,两位病人都表现出发热、出疹、自汗、咳嗽,食欲不振,小便黄等相同症状,但是脉象有差别:一位病人诊得脉细数,一位病人诊得脉数。
华老给病人开出的方药基本相同,然而方中有几味药的用量有差别。
脉细数者,用丹皮一钱、黄芩二钱、寸冬二钱;脉数者,用丹皮二钱、黄芩三钱、寸冬一钱,同时添加了犀角、黄连、栀子。
理由是什么呢?华老认为,脉数者,气分热势尚盛,故当加重清解气分的药物,以防热入心营,扰乱心神。
加用麦冬一钱是为了顾护心营。
而脉细数说明心营已经耗损,邪热已经离开气分直奔营分,清解不可取,唯有透热转气,急急顾护心营,方为上上之策。
脉诊一学就会
脉诊一学就会东华子:资料从手机中摘得,供参考。
切脉是中医四诊之一.《濒湖脉学》以二十八脉辨证,论述虽详,但有许多脉象都颇相似,很难分辨,初学者难于掌握.其实只须谨记浮沉分表里,迟数定寒热,有力无力分虚实,则是脉诊大纲.今在此奉献供作参考.1.浮脉风寒束表→卫气为御邪侵,充于肌表→脉随气浮于外→轻按即得→谓之浮脉.2.沉脉病在脏腑→脉位深藏,举之不足,按之有余→谓之沉脉.有力为实,无力为虚.3.迟脉阴盛阳衰→心功减退,搏动迟缓→一息三至,去来极慢→谓之迟脉.阴盛为寒,阳衰为虚.4.数脉表卫闭郁,气郁化热,或由气入血,气血两燔→心动亢进→一息六至,多于常脉→谓之数脉.亦有心气虚衰→搏动无力→每次输出血量不足,心动加速以求代偿→成为虚数.5.细脉气血两虚,阴虚偏甚→气虚则输出量少→加之血虚脉失血充,则脉细如线→谓之细脉.6.微脉阳气衰微,气血俱虚→脉细而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谓之微脉.7.弱脉气血两虚→气虚无力鼓动血行,血虚无以充盈于脉→极软沉细按之乃得,轻取难寻→谓之弱脉.8.实脉三焦实热或腑气不通→心动亢进→搏指有力→谓之实脉.9.洪脉气郁化热,气分热盛→心功亢进→按之洪大有力→谓之洪脉.若大而虚,按之无力是壮火食气,心气已虚.10.弦脉肝肾阴虚→水津亏损,脉失津濡→脉络紧张→脉象端直而长,如按琴弦→谓之弦脉.少阴阳虚,气化失常→水停三焦,充于脉内及其夹层脉络为之紧张,触之如按琴弦→谓之弦脉.肝胆气郁→脉之气束,不能舒张→如按琴弦→亦可成为弦脉.11.紧脉风寒束表→脉络收引脉形如索,轻按即得→谓之浮紧;寒中三阴→脉络收引→其形如索,重按始得→谓之沉紧.12.滑脉痰食妊娠,停阻经隧→所阻部位脉络紧张→血流受阻聚集如珠,流于脉内→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园滑→谓之滑脉.13.涩脉气滞、血瘀、痰凝→脉络传导受阻,微挛→血流不畅→按脉犹如轻刀刮竹→谓之涩脉.14.濡脉水湿阻滞→脉因受湿而弛→按之无力,如帛在水中,轻手相得,按之无有→谓之濡脉.气血阴阳亏损,生化无源→脉无血充→亦呈濡脉.15.芤脉突然大量失血→脉失血充→形如葱管,按之中空→谓之芤脉.16.结脉心系阴阳亏损→脉络痉挛→传导阻滞→脉律不匀,时有止歇→谓之结脉.迟止定期,谓之代脉.。
脉诊学习心得
脉诊学习心得在学习脉诊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脉搏的重要性和它对人体健康的指示作用。
脉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触诊患者的搏动情况,可以了解其身体的状况,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并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脉诊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首先,我发现脉搏对中医诊断具有直观、准确的作用。
中医将人体的脉象分为舌脉、手脉和足脉三大类,其中手脉是最常被使用的。
通过触诊患者的手脉,可以了解到患者的气血状况、脏腑功能等情况。
例如,患者的手脉弦细有力,可能表明其气血充盈,身体健康;而手脉沉细无力,则可能说明其气血不足,身体虚弱。
因此,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可以准确地了解到他们的身体状况,为治疗提供依据。
其次,学习脉诊的关键在于熟悉脉搏的不同类型和脉象的变化。
脉诊有六诊要素,即寸、关、尺、舌、证和脏腑。
每个脉象的具体指标和诊断意义都需要掌握。
例如,寸口脉可分为细、弦、滑、虚、数等多种类型,不同的脉象反映了不同的身体情况。
学习脉诊的核心在于分清不同脉象的特点,并理解其背后的生理变化。
通过不断触诊患者的脉搏,我逐渐熟悉了不同脉象的感觉和诊断意义。
这要求我们在学习脉诊时要反复练习,多触多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触诊技巧和诊断水平。
再次,学习脉诊需要注意综合分析。
脉诊只是中医诊断学的一部分,不能仅凭脉象来做出准确的诊断。
在触诊患者的脉搏时,我们还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舌象等多个方面的信息。
例如,患者手脉细弦而舌苔黄,可能表明其阳气不足,体内有湿热之邪。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做出更准确的诊断,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学习脉诊时,我们要将脉象与其他病史资料结合起来,并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提高自己的诊断能力。
最后,学习脉诊需要不断的实践和积累经验。
脉诊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不断触诊患者,才能逐渐掌握脉搏的感觉和诊断技巧。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实践,尽可能多地触诊不同类型、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的患者。
民间中医谈脉诊心得
民间中医谈脉诊心得2016-11-15 转载仰望岐黄我从事中医已经十几年了,最初学习脉诊的时候是看的明代李中梓的《医宗必读》里面的四言脉决,李氏的四言脉决是把李时珍的脉决经过整理后收进自己的这本书籍,我当时看了感觉写的很好,很实用,于是通过背诵,记了下来。
当时很多地方文辞写的很好,但是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以后通过临床才慢慢的认识了各种脉象的情况,确实是李氏所言,在脉诊里面有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地方。
以后虽然也看了一些其他的关于脉决的书,但是通过比较,感觉还是李氏总结的实用,所以直到现在还是以李氏的四言脉决指导临床。
现在很多中医学者不重视脉诊,注重问诊和化验检查,我认为这样是不对的,如果做中医不懂脉诊的话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医。
脉诊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功,在我们农村做中医,如果不能精通脉诊,那病号是不认可你的医术的,所以说,学好脉诊不光是业务上的事,还是以后经营上必须要掌握的。
日本的中医学者不重视脉诊,但是很偏重腹诊,腹诊可以弥补脉诊,但是不能等同脉诊,看了日本学者汤本求真,矢数道明,大冢敬节等人的著作,感觉很多地方脉诊阙如,很令人遗憾,但是思想下,作为外国人,能把中国的中医学问做到如此地步,并且一丝不苟,不能不令我们国人汗颜。
还有的中医学者对四诊中不拘于脉诊,擅长用其他诊法,比如慈溪民国名医范文甫,擅长用望诊,辽宁中医彭静山擅长望眼看病,宋代钱乙也比较擅长望诊和听诊,在《小儿药证直决》里就有他这方面的医案。
但是我感觉多年来使用脉诊看病,对指导处方很有帮助。
比如有人胃部不适,有火灼感,并且有隐痛,此种情况用中药的话如果不结合脉诊就感觉无法处方,你不知道他究竟是胃火还是肝火,如果把脉的话就可以确定了。
你可以细心体会患者的双关部位,看看哪部不调,如果是右关洪大,是胃火盛,可以用清胃泻火的药物,比如大黄,黄连,地榆,瓜蒌,苏梗,如果是左手脉象弦大,或者弦滑,那就是肝木来攻克胃土造成的,可以用清肝泻火的药,栀子,豆豉,龙胆草,当归,黄芩,柴胡跟,青皮,脉象兼滑的话,就再加半夏,生姜,调肝即可以安胃,如果是右关沉滑有力,不管大便是不是干结,都可以用大黄厚朴枳实焦山楂麦芽来攻下。
中医诊断学脉诊——脉象机理分析
一、浮脉类浮脉机理分析:浮脉为阳脉,《内经》称为毛脉,在时应秋,在脏应肺。
桡动脉部位浅表而显浮象,瘦人肌薄而见浮脉,夏秋脉象偏浮,皆属常脉。
表证见浮脉是机体驱邪向外的表现。
外邪侵袭肤表,卫阳抗邪于外,人体气血趋向于肤表,脉气亦鼓动于外,故见浮脉。
邪盛而正气不虚时,脉浮而有力;虚人外感或邪盛正虚时,脉多浮而无力。
外感风寒,则寒主收引,血管拘急,故脉多浮紧;外感风热,热则血流薄急,故脉多浮数。
散脉机理分析:由于气血虚衰,精气欲竭,阴不敛阳,阳气离散,脉气不能内敛,涣散不收,无力鼓动于脉,以致浮大无根,至数不匀。
芤脉机理分析:多因血崩、呕血、外伤性大出血等突然出血过多之时,血量骤然减少,无以充脉,或因剧烈吐泻津液大伤,血液不得充养,阴血不能维系阳气,阳气浮散所致。
若失血、伤液之后,血管自敛,或经输血、补液等而阴液得到补充,则往往不再现脉芤。
濡脉机理分析:多见于崩中漏下、虚劳失精或内伤泄泻,自汗喘息等病证。
凡久病精血亏损;脾虚化源不足,营血亏少;阳气虚弱,卫表不固及中气怯弱者,都可以出现濡脉。
阴虚不能敛阳故脉浮软;精血不充则细弱。
此外,湿困脾胃,阻遏阳气,也可以出现濡脉。
洪脉机理分析:多由邪热亢盛,内热充斥而致脉道扩张,气盛血涌所致;若泄利日久或呕血、咳血致阴血亏损,元气大伤亦可出现洪脉,但应指浮取盛大而沉取无根;或见躁疾,此为阴精耗竭,孤阳将欲外越之兆。
此外,夏令阳气亢盛,脉象稍现洪大,为夏令之平脉。
二、沉脉类沉脉机理分析:病理性沉脉的形成,一为邪实内郁,正气尚盛,邪正相争于里,致气滞血阻,阳气被遏,不能鼓搏脉气于外,故脉沉而有力,可见于气滞、血瘀、食积、痰饮等病证;二为气血不足,或阳虚气乏,无力升举鼓动,故脉沉而无力,可见于各脏腑的虚证。
伏脉机理分析:伏脉多为邪气内伏,不得宣通而致。
邪气闭塞,气血凝结,乃致正气不能宣通,脉管潜伏而不显,但必伏而有力,多见于暴病。
如实邪内伏,气血阻滞所致气闭、热闭、寒闭、痛闭、痰闭等。
中医脉诊要点
中医脉诊要点
中医脉诊是中医望闻问切中的一个环节,有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身体状况,作出疾病的诊断。
中医脉诊的要点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体位、定位布指以及掌握脉象特征等方面。
1. 选择合适的体位:患者应该采取坐位或仰卧位,手前臂与心脏近于同一水平,手掌向上,前臂平放,以使血流通顺。
不正确的体位可能会影响局部气血的运行,从而影响脉象。
2. 定位布指:医生需要确定关脉、寸脉、尺脉的位置。
关脉位于桡骨茎突处,关脉上面一点就是寸脉的位置,关脉下面一点就是尺脉的位置。
然后用右手的中指放在患者左手的关脉上,食指按于左手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于尺脉部位。
三个手指呈弓形,指头平齐,手指腹按触在三个部位上。
3. 掌握脉象特征:医生通过按压患者的脉搏,需要了解脉象的深浅、速率、强度、节律和形态等方面的情况。
例如,脉象有根主要表现为沉取应指有力,尺部尤显。
病虽重,但尺脉尚滑实有力,则提示肾气犹存,还有生机。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脉诊应由专业中医师操作,非专业人员的脉诊结果不可作为诊断依据。
同时,脉诊前患者应先休息片刻,调整呼吸,放松心情,以免影响脉诊结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
中医脉诊的详细讲解
中医脉诊的详细讲解
中医脉诊是中医学中的一项重要诊断方法,它通过观察、摸诊患者的脉搏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中医脉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脉诊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观察患者的脉搏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中医认为,人体的脉搏是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反映,通过观察脉搏的形态、节律、力度等特征,可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中医脉诊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望诊、闻诊和问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脉搏形态、节律、力度等特征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脉搏声音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信息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中医脉诊的诊断过程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医生需要通过观察患者的脉搏形态、节律、力度等特征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信息来综合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中医脉诊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中医脉诊也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身体的问题,从而采
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理。
中医脉诊是中医学中的重要诊断方法,它通过观察、摸诊患者的脉搏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中医脉诊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中医脉诊也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身体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理。
脉多左关弦右关弱。此乃脾胃虚弱不运,
脉多左关弦右关弱。
此乃脾胃虚弱不运,698-脉诀阐微脉学阐微半佛半神仙2.再生障碍性贫血脉象演变规律:初期右手脉象多现浮大弦滑,常发热恶寒,或高热头眩鼻衄、齿龈出血。
脉象由阴虚到阴阳平衡,阴虚脉初期为虚大,即浮取为4-5个脉力单位而重按1-2单位,为阴气虚损,不能维系阳气,故脉象偏浮而重按无力,如阴虚较重则脉现虚数,如阴虚甚而阳亦伤,则脉多现细数,及阴气渐复则数象渐减,即由每分钟100而95、90、85至,浮象亦见沉敛,沉取逐渐有力,迨浮沉适中,脉象缓和,重按有力,为阴阳暂时平衡。
证脉不可偏废传播中医馆证脉不可偏废证脉不可偏废。
徐春甫谓:“脉为医之关键,医不察脉,则无以别证,证不别,则无以措治。
”《玉函经》言:“脉为医门之先,其理微妙……切而知之以察其内,证之于脉不可偏废。
”笔者从医40余年,深感脉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性。
笔者在1972年7月曾诊治一汤姓8岁男童,被西医诊断为流脑,曾注射过多种抗生素无效,时患童四肢厥冷,牙关紧闭,重度昏迷,表面看是寒极之证。
此证的关键是据脉断证,用附子、人参益气扶阳。
中医之号脉红景天(3)根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肾气足,反映于脉象必有根,沉以候肾,尺以候肾,尺脉沉取应指有力,就是有根的脉象形态,若病中肾气犹存,先天之本未绝,尺脉沉取尚可见,便还有生机,正如《脉诀》所说的:"寸口虽无,尺犹不绝,如此之流,何忧殒灭"。
(6)情志一时性的精神刺激,脉象也发生变化,如喜则伤心而脉缓,怒则伤肝而脉急,惊则气乱而脉动等,当情志恢复平静之后,脉象也就恢复正常。
文魁脉学【读】事不宜急缓则...再如新病与久病,气病与血病,外感。
如伤寒病初起病在太阳为表,温病则为病在卫分亦为表,按部取脉一般反映在里之病,如伤寒病的太阴证,温病的营分证等,杂病反映肝、肌。
如伤寒病的少阴证、厥阴证,少。
在杂病中说明病。
病实质的病变。
谓本质性病变,是指本质阳虚、命门火衰或阴虚阳亢等,或病在营分、血分,以及陈痰久郁。
中医脉诊学大全详解
中医脉诊学大全详解
脉诊是中医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来了解身体的状况,进而判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和病情变化。
下面是中医脉诊学大全的详解:
1. 脉象基础知识:介绍了脉象的基本概念、脉搏形式和特点,包括脉搏的节律、力度、速度、长短、宽窄等指标。
2. 脉象分类:根据脉象的特点和病情变化,将脉象分为虚脉、实脉、弦脉、滑脉、数脉、涩脉等不同类型。
3. 脉诊方法:介绍了脉诊的方法和步骤,包括触诊脉搏的位置、用手指的方法、触诊的力度和时间等技巧。
4. 脉象的判断:根据脉搏的形态和变化,通过判断脉象的特点来推断疾病的性质和部位,包括常见脉象的判断和对应的疾病。
5. 脉证学:将脉搏的变化和病情联系起来,研究脉搏在不同疾病中的表现和特点,通过脉证分析来确定治疗方案。
6. 脉诊与辩证论治:将脉诊与中医辩证论治结合起来,通过触诊脉搏来了解病情,进而针对病情进行辩证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7. 脉诊的临床应用:介绍了脉诊在各种疾病中的应用,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不同领域中的脉诊应用。
以上是中医脉诊学大全的详解,通过对脉搏的触诊和分析,中医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和治疗。
但需要强调的是,脉诊需要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技巧,需要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医生指导下进行。
中医诊断学|脉诊概述
中医诊断学|脉诊概述【含义】脉诊又称切脉,是医生用手指对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健康或病情,辨别病证的一种诊察方法。
【沿革】脉诊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5世纪的扁鹊首用脉法诊断疾病;脉法具体记载于《黄帝内经》;脉法实践者是东汉张仲景;脉学专著创始者是西晋王叔和(《脉经》);许叔微首绘脉象图及施发的《察病指南》为学习脉法提供了直观教学;推广普及脉法的是明· 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创新发展于近现代。
【地位】脉诊是中医学流传至今的一种独特的诊察疾病的方法,是中医诊病,不可缺少的步骤和内容。
其所以重要,是由于脉诊检测方便,信息丰富,通过诊脉可了解人体表里诸多的生理病理变化,为诊断疾病提供重要依据。
诊脉主要依靠医者手指的灵敏触觉加以体验而识别,因此,学习脉诊既要熟悉脉学的基本知识,又要掌握切脉的基本技能,反复训练,仔细体会,才能逐步识别各种脉象,并有效地运用于临床。
诊脉是一种理论性极强、操作极为细致的诊病方法。
因此,它要求医生必须对脉象形成的基本原理、诊脉的部位和方法等问题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
一、脉诊原理【含义】(1)脉:即脉道,是血液汇聚之处,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脉有约束、控制和推进血液沿着脉道运行的作用。
(2)脉动(脉搏):心气推动心脏搏动,使营血在脉道中运行时产生脉动,因此脉搏的跳动与心脏搏动的频率、节律基本一致。
(3)脉象:手指感觉脉搏跳动的形象,或称为脉动应指的形象。
是血脉脉动所呈现的部位(深浅)、速率(至数,即快慢)、形态(长短大小)、强度(有力无力)、节律(整齐与否)等组成的综合形象。
脉象能够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
【原理】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管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及各脏腑的协调作用直接有关。
简而言之,脉象是以心脉为主,在各个脏腑和气血的综合作用下形成,所以脉象成为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信息窗口,具有见微知著的作用。
中医辨证要诀脉诊的奥秘
中医辨证要诀脉诊的奥秘中医辨证要诀——脉诊的奥秘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独特的辨证论治方法深受世界各地的关注和认可。
其中,脉诊作为中医辨证的重要手段之一,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本文将探讨脉诊的奥秘,以及中医辨证的要诀。
一、脉诊的基本原理脉诊是通过对患者脉搏的感知、触摸和分析,从而了解人体的脏腑功能、气血状况和病理变化。
中医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贯穿全身,脉搏就是经络中气血运行的反映。
通过触诊患者脉搏,中医医师可以判断人体各脏腑的功能盛衰、气血的充盈与否,从而得出病因、病位和病势等信息。
二、脉诊的方法与技巧1. 入室察脉:在脉诊前,医师应有一个良好的观察环境,确保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处于舒适的状态。
医师首先要进行入室察脉,大致观察患者的气色、精神状态和着装等。
这些信息能够为后续的脉诊提供重要线索。
2. 寻脉定位:脉诊时,医师应用中、食、尺、关等主要脉搏部位进行触诊。
触诊时,医师需用适度的力度、正确的姿势和指法找到脉搏的位置,并进行细致的触诊。
通过在脉搏中寻找到特定的感觉和脉象,医师可以准确判断患者的脉象情况。
3. 观察脉息:观察脉息即是通过触诊脉搏的幅度、速度、节律和力度等特征,以及脉搏的紧实、或弦、或涩、或滑等情况判断气血运行的状态。
脉息的变化可以揭示人体脏腑的健康状况,也可以为中医医师的辩证施治提供重要线索。
4. 脉诊特点:不同的脉象代表着不同的病理变化。
中医将脉象分为浮、沉、弦、涩、滑、结等多种类型。
例如,浮脉常见于气虚,而沉脉常见于寒凝。
医师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将不同的脉象与疾病联系起来,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
三、中医辨证的要诀1. 辩证标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是辨证。
辨证依据于对患者整体的观察和分析,包括面色、舌苔、脉象等多方面的信息。
只有全面准确地辨明病因、病位和病势,才能对症下药,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 构建辨证体系:中医辨证体系是将中医理论系统化、科学化的工具。
通过构建辨证体系,中医医师能够将繁杂的症状和脉象进行有序归纳和分类,以便准确明确疾病的特点和规律。
中医脉诊二十八部脉
中医脉诊二十八部脉浮脉类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表证,亦主虚证洪指下宽大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热邪亢盛濡浮而细软主虚,又主湿散浮散无根,稍按则无,至数不齐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芤浮大中空,如按葱管失血伤阴革弦急中空,如按鼓皮精血虚寒沉脉类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里证伏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邪闭,厥证,痛极牢沉按实大弦长阴寒内实,疝气,症瘕迟脉类迟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寒证缓一息四至、来去缓怠湿证,脾虚涩脉细而缓,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气滞血瘀,精伤血少结脉来缓慢,时见一止,止无定数阴盛气结,寒痰血瘀数脉类数脉率增快,一息脉来五至以上热证,亦主虚证促脉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阳盛实热,气滞血瘀疾一息七至以上,脉来急疾阳极阴竭,元气将脱动脉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痛,惊虚脉类虚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虚证,多为气血两虚微极细极软,似有似无,至数不明阴阳气血诸虚,阳虚危候细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气血两虚,诸虚劳损,主湿代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脏气衰微,跌扑损伤,主湿弱柔细而沉气血不足短首尾俱短,不能满部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损实脉类实脉三部脉举按均有力实证滑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痰饮,食滞,实热紧脉来紧张,状如牵绳转索寒,痛,宿食长首尾端直,超过本位阳气有余弦端直而长,如按琴弦肝胆病,痛证,痰饮,疟疾歌括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
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
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脉诊十二讲,一起学诊脉!
脉诊十二讲,一起学诊脉!第一讲:切脉当明部位所主左手:寸部浮取为小肠;沉取为心脏(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为太阳经,心为少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关部浮取为胆;沉取为肝脏(肝与胆相表里,胆为少阳经,肝为厥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尺部为肾阴(人身体左侧为阴,右侧为阳)右手:寸部浮取为大肠;沉取为肺脏(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为阳明经,肺为太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关部浮取为胃,沉取为脾(脾与胃相表里,胃为阳明经,脾为太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尺部为肾阳也主膀胱(人身体左侧为阴,右侧为阳,膀胱为太阳经)附:常规切诊按上述部位来定,有时候要从整体来把握,整体来看:寸主上焦(包含头部、颈部、咽、甲状腺、喉、食道、心、肺、乳腺及上肢等);关主中焦(包含胃、脾、肝、胆、胰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尺主下焦(肾、膀胱、子宫及附件、生殖器、下肢)第二讲:切脉当明切之何物或问:切脉切的不是桡动脉?答曰:此知其一,不知其二。
如若只是认为所切之脉为桡动脉,则终身被脉象困扰(仅一根血管的一段,如何能判定全身疾病?),也会受西医的理论左右,对自己切脉之结果毫无信心。
要明此理,得详而论之。
心主血脉,众所知也,血液的运行依靠心之鼓动,心乃血行之源动力,心之无力,血行自然缓慢;心力亢盛,血行自然顺畅,此理浅显而自然。
肺主气,也是众所知也,气的运行依靠肺之开阖,肺乃气行之源动力,肺虚开阖无力,气行自然缓慢,肺之开阖强盛,气行自然顺通,此理虽浅,而识之人不多。
寸口为手太阴肺经循行之所(《灵枢·经脉》....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桡动脉也正好从此走行,两者相并而行,切脉取寸口,其实切的是肺经与桡动脉合并之处。
或问:肺为气之源动力何以为凭?答曰:《内经》:“一呼一吸,四至为息”。
此以呼吸定心之动率。
“一呼气行三寸,一吸气行三寸,呼吸既定,脉气行去六寸。
以一万三千五百息算之,共得八百一十丈。
以脉数之十六丈二尺折算,应周行身五十度,此昼夜脉行之度数准则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终于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中医诊断中,脉诊是一项重要的技能,通过诊断脉象来了解人体气血运行状况和脏腑功能,进而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及其特点、临床意义和诊断方法。
一、28种脉象概述根据《脉经》的分类,脉象分为浮、沉、迟、数、滑、涩、长、短、紧、缓、芤、弦、濡、散、革、实、牢、虚、细、濡、促、代、洪、细微等28种。
每种脉象都有其特定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
二、肺脉肺脉位于寸口,属于浮脉,具有轻按即触、散大无力的特点。
若肺脉异常,可能存在肺脏病变,如咳嗽、气喘等。
三、心脉心脉位于中指,属于沉脉,具有重按始触、强大有力的特点。
若心脉异常,可能存在心脏病变,如心悸、胸闷等。
四、肝脉肝脉位于关部,属于弦脉,具有如悬弦之状、长而有力、柔和不紧的特点。
若肝脉异常,可能存在肝气郁结、肝火上炎等病变。
五、肾脉肾脉位于尺部,属于沉脉,具有重按始触、细长而有力等特点。
若肾脉异常,可能存在肾虚、肾气不足等病变。
六、奇脉奇脉又称怪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脉象,具有沉细欲绝、似有似无的特点。
若出现奇脉,常提示病情危重或预后不良。
七、其他脉象除了以上常见的五种脉象,还有一些其他的脉象,如芤脉、洪脉等。
这些脉象的特点和临床意义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具体病例进行诊断和分析。
八、诊断方法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对脉象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
同时,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分析病情,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九、结论中医的28种脉象各具特点,每种脉象都有其特定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
通过对脉象的准确分析和判断,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进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全面了解和综合分析,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十、展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脉诊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改进。
脉象解析中医
脉象解析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
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
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
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
主病:里证。
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
主病:寒证。
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
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
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
主病:热证。
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
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
重按空虚。
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
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滑脉: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
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
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
均属生理现象。
洪脉: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热盛。
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
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
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
又主湿病。
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弦脉: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
主肝胆病、痛证、痰饮。
气机不利,肝失疏泄,脉道拘急而显弦脉。
病则气乱或痰饮内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出现弦脉。
相兼脉与主病相兼脉与主病:引起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疾病的表现和变化是错综复杂的,因此临床常见的脉象,常是反映疾病多个方面的相兼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脉诊略谈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
《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甚至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他把我国古代脉诊的发明完全归功于扁鹊,并不确切。
据历史记载,我国脉诊的渊源很古,例如,传说中的上古医生做贷季、鬼臾区等已经讨论了脉诊。
到春秋战国时期,脉诊已经达到相当水平。
当时开始出现的重要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和稍晚的《难经》中,已经对脉诊有许多详细论述。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大的医药文献帛书——《脉法》、《阴阳脉症候》,也有用脉诊判断疾病的宝贵材料。
这些都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脉学已成为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到了汉代,脉诊就更加普遍了。
《史记》记载的另一位名医淳于意(又叫仓公,约前205—?)就曾跟从他的老师公乘阳庆学习脉法达三年之久,并且接受了公乘阳庆传给他的《扁鹊脉书》。
从《史记》记载的淳于意看病的“诊籍”(病案)中可以看出,他当时看病必先诊脉。
在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可以看出脉诊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并且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到了晋代,名医王叔和综合前代有关脉学的知识和经验,写成了《脉经》一书,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书中把脉分为二十四种,对每种脉象作了说明,并且叙述了各种切脉方法和多种杂病的脉症,把脉诊和病症进一步结合起来,使脉学成为更加实际的学问。
此后,我国古代脉学著述不断增多。
许多名医都精通脉学,例如,明代的李时珍对脉学也有深入的研究,著有《濒湖脉学》(公元1564年)等书。
据不完全统计,清代以前脉学著述已不下一百多种。
其中虽有重复,但是仍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我国古代脉学的发展。
脉诊及脉学理论源流述要脉诊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属切诊。
切诊是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诊断方法,虽居四诊之末,但它最具中医特色,是四诊中唯一直接触到患者人体的重要诊法。
其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文献之众多,涉及医学范围之广泛,都是望、闻、问三诊所不能比拟的。
切诊主要指切脉,亦称脉诊。
脉诊的起源几乎与中医学的历史一样悠久,其创始者已无从查考。
现在一般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记“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为据,认为脉诊起源于扁鹊,或者说是扁鹊时代。
《淮南子》指出:“所以贵扁鹊者,非贵其随病而调药,贵其秘息脉血,知病之所从生也。
”《盐铁论》亦称:“扁鹊抚息脉而知疾之所由生,阳气盛则损乏而调阴,寒气盛则损乏而调阳。
”说明扁鹊至迟在西汉时已被公认为名闻天下的诊脉专家。
扁鹊之后,善诊脉者首推西汉初年的仓公淳于意。
《史记》称其“治病人,必先切其脉,乃治之”。
淳于意曾指出:“心不精脉,所期死生视可治,时时失之。
”《史记》所载仓公25则诊籍,涉及脉象20多种,后代常用脉象名几乎都可在诊籍中找到。
仓公脉学来源于其师公乘阳庆所传黄帝、扁鹊之脉书,而其本人又以“上下经五诊”等脉学书籍教授“喜脉来学”的杜信等人。
诊籍中多处出现的“脉法”,也可能是当时流传的脉学专著。
可惜这些古脉书早已散佚,没有流传下来。
现在能见到的最古脉书,是张家界汉墓出土的简书《阴阳脉死候》、《脉法》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脉死候》、《脉法》等。
据专家考释,这些简帛书所涉及的诊脉部位有两类:一是诊内踝上方五寸及内踝直上方的动脉处;一是诊下肢足少阴及上肢少太阴、手少阴三处动脉。
而涉及的脉象只有盈与虚、滑与涩、静与动三组六种。
此外,还有涉及预后判断的三阴脉死候脉象等。
这些脉法较之《内经》,更为单纯简略,属于仓公、《内经》之前的古脉法。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保存脉学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医学经典。
有关脉学理论及诊脉方法的专论,就有《玉版论要》、《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脏论》、《三部九候论》、《论疾诊尺》等篇,内容涉及脉诊方法、时间、部位及脉学的生理、病理变化等许多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是的脉学的水平。
关于诊脉的部位和方法,记有“十二经诊法”、“三部九候遍诊法”、“人迎寸口诊法”、“尺寸诊法”,以及“尺肤诊”、“色脉诊”、“色脉尺诊”与色诊相结合的诊法等。
《内经》记载的脉象远比后世复杂得多。
典型的脉名就有:浮、沉、大、小、滑、涩、细、疾、迟、代、钩、盛、躁、喘、数、弦、濡、软、弱、轻、虚、长、实、强、微、衰、急、散、毛、坚、营、石、搏、静、紧、结、动、短、缓、绝、横、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劲、洪、满、疏、格关溢覆等,再加上非典型的、复合的以及一些难以索解的脉名脉形,总数有近百种。
这些复杂的脉名,一方面反映了《内经》细大不捐,搜罗广播,是脉法形成阶段的集大成之作,另一方面又透露出《内经》脉法急需规范统一完善的机括。
关于脉象主病,《内经》的论述也很详瞻,涉及各个方面。
在形式上它以四时脉、真脏脉、平脉、病脉等进行分析说明,不仅明确地论述了脉象形态及临床意义,而且还对生活起居、气候环境、时令季节、昼夜变化等因素对脉学的影响也作了交代。
总之,《内经》虽非脉学专著,但它所记载的丰富多彩的脉法内容,既是对脉学形成早期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又为脉学的规范发展准备了充足的素材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内经》作为最古老的脉学经典,既具有史料价值,又是中医脉学发展的奠基之作,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理论和临床上的实际意义。
上乘《内经》,下启《脉经》,对脉学作出重大贡献的是伪托秦越人所撰的《难经》。
《难经》内容简洁,篇幅不大,但其论述脉诊的内容却十分丰富。
全书专论脉学的部分就有22难,加上其他兼论脉学的部分,大约占了全书的1/3。
所论脉学内容,包括脉诊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正常反常脉象等。
特别是书中首先提出并基本完成的“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不论在方法还是理论上,都是对《内经》脉法的重大突破和超越。
客观地说,《内经》已对寸口脉给予了高度重视,,“人迎寸口诊法”、“尺寸诊法”均和寸口相关联,为脉诊独取寸口提供了理论基础。
《难经》正是在这种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步,完成了脉诊方法的改革。
独取寸口的诊脉法不仅诊察方便,易行实用,关键还在于它能准确地解决脉诊的定性问题,而这点又恰好是辩证施治最简要的指标。
此后一千多年,脉诊就是沿着独取寸口的道路向前发展的。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均以脉诊作为辨证的重要依据,确立了脉证合参,辩证施治的原则,对临床医学发展影响很大。
张仲景的脉学思想以阴阳学说为指导,将各种脉象划分为阴和阳两大类,对于临证辨别疾病的性质和部位具有重要意义。
其诊脉方法以寸口脉为主,而又有所发挥,还经常结合不同病证诊察“趺阳”、“太溪”脉,合称为仲景三部脉法。
观察三部脉象可以推测肾气盛衰及胃气的存亡情况,对判断病情的吉凶逆顺可以提供可靠的依据。
书中论及的脉象多达七八十种,单纯脉近20种,后代的常见脉名几乎都可以在两书中找到。
因此,仲景之书虽非脉学专著,但在改进诊脉方法和在脉证结合方面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
与张仲景同时的华佗,精通脉法,“治其病,手脉之候,其验若神”(《三国志·魏志》),也是脉学发展的有功之士。
传世的《中藏经》虽非华佗亲著,但书中保存了华佗的主要医学成就与经验是肯定无疑的。
反映在《中藏经》一书中的脉学成就,有几点值得注意的:一是提出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脉法,并有较系统阐述;二是丰富发展了阴阳、脏腑脉法,使其更趋完善、系统;三是区分寸关尺三部,明确了其与脏腑之间的对应关系;四是在脉象论述中不仅以阴阳学说为指导,还广泛运用了五行学说,这是与仲景脉法显著不同的。
华佗脉法是《脉经》诞生之前,脉学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对脉学的规范统一和继续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脉学发展到魏晋时代,不仅内容更为丰富充实,诊法更为简便实用,而且凭脉辨证、脉证并重,其临床意义越来越大,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是,丰富的脉学内容散见于各家的著作之中,难免互兹偏见,混乱不一,况且“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学习掌握,传播教授,均很困难。
因此,如何将分散混乱的脉学内容规范统一起来,使其自成体系,将深奥的脉学知识加以科学整理,阐释发挥,晰其奥,阐其微,使其通俗易懂,便于学习掌握,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西晋王叔和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顺应时代的需要,撰写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
《脉经》的脉学成就是巨大的,它不仅辑集载录了《黄帝内经》以来,扁鹊、张仲景、华佗以及“王、阮、傅、戴、关、葛、吕、张”等历代诸家的脉法论述,而且通过其分析归纳,系统整理,对诊脉方法、脉学理论及脉诊临床意义作出了统一规范或明确阐释,使脉学更趋科学实用。
在诊脉部位和方法上,《脉经》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独取寸口”的诊法,首次提出腕后高骨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这一寸口三部定位法,清楚地划分了寸关尺的部位和各占的长度,并且明确了左手寸关尺分主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分主肺脾命门等人体生理、病理反应,这不仅解决了寸口脉诊的有关技术问题,而且使独诊寸口法在分布主病方面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内容。
在脉学理论的建设方面,《脉经》重点对脉象的名称和形态描述加以规范统一,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24种,并且对每种脉象的形态作出了比较明确的阐述,对各种反常脉的病理意义亦作出比较详细的论述。
这样,《脉经》所载脉象由于名称划一,指标明确,临证实用,易于推广,因而得到广泛承认,并成为后世脉法的准则。
在脉诊临床联系上,《脉经》把脉象主病与证候辨识结合起来,使脉法成为临床使用的诊断技术,使脉象成为临床辨证的重要依据,从而提高了脉诊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后来脉诊几乎成为中医诊病的标帜,这与《脉经》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总之,《脉经》的撰成,完成了对古脉法的改革和完善,使脉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因而《脉经》被誉为脉学之圭臬、脉学发展的里程碑,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脉经》所确立的脉法规则及原则,沿用至今近两千年,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此外,《脉经》收载编辑了大量古代文献资料,除《内经》、《难经》及仲景、华佗之书外,尚有《脉法赞》、《四时经》等,其中有的原书已经散佚,幸赖此书得以存其吉光片羽。
因此本书对于研究古代脉学,还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脉经》不但对中国医学有过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早已流传阿拉伯、土耳其、朝鲜、日本等国,对世界医学也有很大影响。
《脉经》以后,脉学长期处于继承、补充的状态,有时略有发展,但始终没有重大的前进和突破。
《脉经》以后出现了不少脉学专书,虽无超越《脉经》之作,但在普及和完善脉学知识方面,亦有许多可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