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学案-【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1.1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1.1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1—1—1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学习目标】1、明确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理解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演进过程。
比较落实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2、提高运用社会发展基本规律解析不同社会形态的社会关系的能力。
【重点难点】1、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2、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课前预习】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也是阶段。
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人们采用的劳动方式,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了的关系,分配劳动产品,以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通过管理集体事务。
2、,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原始社会逐渐解体,随之出现的两大对立阶级是。
所谓阶级就是。
3、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是。
占有生产资料。
奴隶毫无,在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只给奴隶。
4、的广泛使用,的出现,的发明和应用,和的分工,促进了的发展,人类进入了时代。
【自主·合作·探究】1、原始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这样的社会是你所向往的么?为什么?2、面对凶险的自然环境,简陋的生产工具,能力不强的原始人是如何生存下来的?3、私有观念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么?为什么?【构建知识体系】【基础知识自测】1、“石斧凿洪荒,弓箭穿林莽”,这一饱含豪情的诗句,却也难掩些许无奈。
这种无奈是( ) A.氏族成员共同劳动 B.劳动对象范围有限C.生产工具日益先进 D.社会生产力水平低2、以下对原始社会的正确认识有()①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最低阶段②原始社会平均分配,又称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③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是理想的“黄金时代”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阶级社会A.①②B.②③ C.②④ D.③④3、根据现有的考古成果判定,约公元前2900年,生活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古代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城邦国家。
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建立()①是奴隶主与奴隶阶级斗争的产物②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的重要保障③是人类步入阶级社会的根本标志④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动力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只有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出现阶级;只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产生阶级。
高一政治必修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导学案
①个体劳动盛行②阶级的出现③生产力的发展
④剥削的②⑤C.①③④⑥②⑤D..①③⑥④②⑤
五、清:
1.背诵自学指导中的知识点
2.对比分析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③没有剥削压迫的理想社会④生产力发展非常缓慢,水平非常低的社会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3.从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国家的产生过程来看,下列关于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就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
B.国家就是管理各个阶级共同事务的工具
C.国家就是指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D.国家实际上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3.迈入文明时代门槛的标志
1、导入新课:视频导入,展示电影《疯狂原始人》原始生活片段
2、学(自主学习)
自主阅读教材P1-4的内容,独立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进行标注。
(一)原始社会及其特征
1.原始社会的生产力
2.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
3.原始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4.私有制确立的原因、标志
(二)奴隶社会及其特征
1.阶级的含义
2.奴隶社会的两大对立集团
3.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4.国家的含义、产生
5.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三、讲(障碍点、麻烦点)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含义
1.生产力,即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构成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2.生产关系,即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构成要素: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公有/私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平等/剥削)、产品的分配形式(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高一政治新授课教学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案: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一、学习目标:1.封建社会的特点、封建剥削制度、历史进步性、主要矛盾与阶级斗争2.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建立、特点、主要矛盾与阶级斗争、经济危机、历史命运3.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二、重点难点重点: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难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三、基础知识梳理(一)封建社会1、封建生产关系①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②确立原因:封建制代替奴隶制,是的必然结果。
③进步性: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2、封建剥削制度①经济上——残酷剥削a.基础:在封建社会里,封建,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b.方式:ABC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此外:高利贷、苛捐杂税、徭役)②政治上——等级森严: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等级森严。
③精神上——思想枷锁:地主阶级还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
3、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①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之间的矛盾。
②产生的原因: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
③阶级斗争: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
这种斗争常常由分散的小规模的抗租抗税运动,发展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
(二).资本主义社会1、资本主义的萌芽: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A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B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C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1.1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1—1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学习目标】1、明确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理解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演进过程。
比较落实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2、提高运用社会发展基本规律解析不同社会形态的社会关系的能力。
【重点难点】1、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2、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课前预习】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也是阶段。
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人们采用的劳动方式,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了的关系,分配劳动产品,以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通过管理集体事务。
2、,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原始社会逐渐解体,随之出现的两大对立阶级是。
所谓阶级就是。
3、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是。
占有生产资料。
奴隶毫无,在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只给奴隶。
4、的广泛使用,的出现,的发明和应用,和的分工,促进了的发展,人类进入了时代。
【自主·合作·探究】1、原始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这样的社会是你所向往的么?为什么?2、面对凶险的自然环境,简陋的生产工具,能力不强的原始人是如何生存下来的?3、私有观念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么?为什么?【构建知识体系】【基础知识自测】1、“石斧凿洪荒,弓箭穿林莽”,这一饱含豪情的诗句,却也难掩些许无奈。
这种无奈是( ) A.氏族成员共同劳动 B.劳动对象范围有限C.生产工具日益先进 D.社会生产力水平低2、以下对原始社会的正确认识有()①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最低阶段②原始社会平均分配,又称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③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是理想的“黄金时代”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阶级社会A.①②B.②③ C.②④ D.③④3、根据现有的考古成果判定,约公元前2900年,生活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古代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城邦国家。
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建立()①是奴隶主与奴隶阶级斗争的产物②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的重要保障③是人类步入阶级社会的根本标志④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动力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只有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出现阶级;只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产生阶级。
1.1.1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教学设计高一政治上学期模范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1)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社会制度变革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习题:
1.判断题:针对课程内容的判断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选择题:设计不同难度的选择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3.问答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转变的问题。
4.案例分析:提供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案例中的社会制度变革。
(2)新课内容:讲解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转变过程、原因、意义,分析奴隶社会的特征。
(3)巩固拓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社会制度变革,组织课堂讨论,进行案例分析。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5)课后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思考问题、讨论交流、课堂互动等。
1.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分析、总结。
-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的异同点是什么?
-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和阶级结构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如何解释社会制度的变革?
2.汇报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纠正错误观念。
4.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向教师请教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1.1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优秀教学案例)高一政治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必修1)
3.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学会通过史料分析、比较研究等手段,深入探究历史现象,形成科学的历史认识。
4.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奴隶社会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过程与方法
1.1.1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优秀教学案例)高一政治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必修1)
一、案例背景
在高பைடு நூலகம்政治的教学过程中,本节课的主题“1.1.1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是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2.让学生通过撰写心得体会、完成课后作业等方式,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高自我认知。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师评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对学生课堂表现、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观察,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进步。
2.亮点二: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本案例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运用问题链的形式,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同时,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从实际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意识。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1.1.1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教学设计)高一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1)
(7)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其他方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表现,以及学习过、小测验等形式,评价学生对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知识的掌握程度;
4.阅读相关史料,了解奴隶社会的阶级结构和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奴隶社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5.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字数在800字左右。
作业要求:
1.请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做到书写工整、表达准确、思考深入。
2.作业完成后,进行自我检查,确保无遗漏、无错误。
(2)基本概念讲解:详细讲解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概念、特点,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案例分析:以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为例,分析其内在规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4)课堂讨论:围绕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过渡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归纳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应采取以下策略: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演变过程;
2.通过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制度的变迁,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过渡时期:分析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原因,如生产力的发展、阶级的产生等。讲解过渡时期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以及奴隶社会的确立。
新教材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9年统编版新教材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发展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后,人类终将经过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回望社会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的进步,本节课将带领大家认识这一段历史,探究是什么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什么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以及各种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1.政治认同:领会人类自奴隶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人类文明一次次跨越的意义,能认识到从根本上讲,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能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演变的推动力是科技革命,会分析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并不能根本上克服其固有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辩证的看待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文明,辩证的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领会人类自奴隶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再到封建社会,人类文明的一次次跨越的意义,能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危机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1.教学重点:原始社会没有剥削的原因;私有制的确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产阶级的剥削方式;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及阶级斗争;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表现、发生的原因。
新教材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9年统编版新教材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教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发展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后,人类终将经过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回望社会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的进步,本节课将带领大家认识这一段历史,探究是什么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什么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以及各种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1.政治认同:领会人类自奴隶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人类文明一次次跨越的意义,能认识到从根本上讲,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能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演变的推动力是科技革命,会分析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并不能根本上克服其固有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辩证的看待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文明,辩证的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领会人类自奴隶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再到封建社会,人类文明的一次次跨越的意义,能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危机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1.教学重点:原始社会没有剥削的原因;私有制的确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产阶级的剥削方式;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及阶级斗争;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表现、发生的原因。
高一政治第一课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导学案设计
高一政治第一课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导学案设计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第一课时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学习目标:1.知道原始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
2.理解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重点、难点)3.理解私有制产生的原因(重点)4.认识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重点难点)自主学习(一)原始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最低阶段(旧石器)时代1.两个阶段(新石器)时代共同()共同()2.生产关系的特点平等()平均分配()3.社会组织形式:部落、部落联盟(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原因:()的发展4. 解体过程:()劳动盛行,生产资料转归(),私有制确立(标志是)(二)奴隶社会()阶级出现两大对立阶级(含义) ()阶级奴隶主()生产关系的特点:()主要矛盾:含义:国家:成立的目的:积极意义:当堂检测1.在原始社会,人们一起劳动,相互协作,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所获得的劳动成果。
由此可知,在原始社会()①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平等的③产品的极大丰富为平均分配提供了可能④生产工具的简陋决定了人们的分配关系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犁的发明和犁耕技术的使用,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品不断丰富。
伴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也慢慢解体。
原始社会解体过程()①是个体劳动取代共同劳动的过程②是生产发展基础上贫富差距缩小的过程③是私有制基础上阶级分化的过程④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过程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国家是伴随奴隶的反抗,以及奴隶主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而建立的。
这表明奴隶制国家()①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阶级斗争的产物②是奴隶主与奴隶共同利益的维护者③是奴隶主与奴隶阶级利益的调和者④是奴隶主维护其阶级利益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1:1.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精品教案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1:1.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精品教案高中政治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1)《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新教材部编版必修1: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导学案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导学案高一政治备课组学习目标1.基础知识:国家、阶级等概念;原始社会、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
2.核心素养:结合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明确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培养科学精神,增强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政治认同。
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阶级和国家是怎样产生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意义。
2.学习难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原因;为什么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课前预习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1.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1)生产力状况:地位阶段(2)生产关系状况:(3)政治关系的特点2、私有制的产生(1)时间(2)原因(3)标志3.奴隶社会及其本质特征(1)阶级(2)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3)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4)国家的产生(5)奴隶社会的进步性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1.封建社会及其本质特点(1)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2)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基础(3)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4)主要矛盾2、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本质特征(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①产生原因②特点③建立条件④确立意义(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①基本特征②主要表现③直接原因④根本原因(3)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②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③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本课知识小结】自主构建本课知识框架问题探究辨析:1、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1.1.1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2.作业要求:撰写一篇关于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演变过程的小论文,字数在800字左右;
3.要求学生在作业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各个时期的社会风貌,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同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发展历程,理解各个时期的社会特点和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具体包括:
3.小组合作:本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讲解重点内容时,教师组织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例如,在讲解奴隶社会的特点时,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奴隶社会的制度、生产方式等方面,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反思与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例如,在课程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撰写学习总结,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此外,教师还组织了同伴评价,使学生能够从他人的观点中得到启发,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价值观素养。具体包括:
1.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下)-【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下)教学设计【课题】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下)【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的第一框,是整本书的开篇之作。
通过学习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增强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学情分析】高一新生对人类社会基本形态的知识有一定积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要结合学生已具备的知识,过程要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情况,识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系统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一步理解社会形态更迭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通过对四种社会形态基本情况的分析,抽象概括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增强理论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情况的分析,使学生感受阶级社会的剥削和压迫,体会工人阶级的苦难,从而增强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坚定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终究要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历史趋势。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及推动因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遵循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法治意识: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
公共参与: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教学重点】原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情况及生产关系的特点【教学难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教学方式】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课前准备】四种社会形态的图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事例;教学PPT;等【教学过程设计】1.1.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
1.1.1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练习(含解析)
2020级黑龙江高一政治必修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1.1.11.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特点是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这样的生产关系A. 决定了当时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B. 由当时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C. 由原始社会中氏族议事会决定D. 由原始人朴素的道德观念决定2.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的主要表现是( )①出现了奴隶制国家②城市的出现和繁荣③社会生产力提高,科技文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④文字的出现以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3.穿越剧(剧情涉及时空穿越的内容和元素的影视剧形式)以交错的时空、古代与现代智慧的碰撞给创作者以足够的操作空间,但也存在肤浅、对历史解读不够严谨等问题。
下面是一部穿越剧的节选,你认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第一章疯狂原始人①他们(原始人)把我的话一字一句的记录下来,但字写得歪七扭八。
②我把手表摘下,奖励给他(一个原始人),但他却把手表砸碎,分给大家,共享快乐。
第五章武王伐纣③他抽出青铜剑,向敌人杀去。
④一个奴隶走过来说:“节气到了,家里的老婆孩子等着我回家收庄稼”。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我国封建社会有一首民谣这样唱到:“农民头上三把刀,租子重、利息高、苛捐杂税如牛毛,农民面前三条路:投河、上吊、进监狱”。
这首民谣反映了①地主剥削农民的手段、方式②地主剥削农民的根本原因③农民在剥削下,没有生活出路④农民可以自由劳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5.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诞生了。
该王朝的显著特点是①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地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③等级森严④君主专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在漫长的原始社会,石器是人们制造和使用的主要劳动工具,如果人类社会已有300万年的历史,至少有299万年是处于石器时代。
人们最初制作和使用的是十分粗糙的石器工具,后来才逐步制造和使用比较精巧的石器工具,直到原始社会末期,才出现了金属工具。
1.1.1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学案-【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
第一课时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课标内容质量标准1、描述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本质特征2.解释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3.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1、知道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特点2、理解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3、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1.原始社会地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
生产力①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时代,主要以采集为生②距今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开始出现生产关系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在生产中结成的关系,劳动产品基本单位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解体原始社会末期,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发展,逐渐盛行,原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
最早是生产工具和牲畜转归家庭私有,后来,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贫富分化加剧,氏族地位愈加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2.奴隶社会产生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阶级是在一定中处于不同的集团,和生产关系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占有奴隶;奴隶毫无,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国家的产生①和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②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等暴力机关,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产生了。
国家是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的工具生产力发展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了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易错分析]1.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
[矫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产资料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1.1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2)泥河湾古人的生产 关系如何?为什么要建立 这样的生产关系?
名词解释: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其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1.1.1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人类的童年期——原始社会
(1)地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2)生产力:低下 (3)生产关系特点:共平同等劳互动助、的共生同产占关有系生、产平资均料分、配劳动产品
(4)组织单位(上层建筑)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
近亲关系结成;
这是不是我们理想的社会?
生产力 决定 生产关系
1.1.1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人类的童年期——原始社会
(1)地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2)生产力:低下 (3)生产关系特点: (4)组织单位(上层建筑)
(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
上层建筑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
决
近亲关系结成;
定
经济基础 议事会共同管理集体事物;
1.1.1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2、奴隶社会
(1)产生: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出现 (2)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3)生产关系特点: (4)主要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5)国家: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军队、法庭、监狱等)
1.1.1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案-【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
内容问题化设计问题思维化导学思维活动化措施估时年月日第周第课时章节第一课课题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通过了解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懂得原始社会氏族管理方式的历史必然性;正确认识私有制在原始社会解体中的作用,懂得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能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阐明阶级和国家产生的过程。
知道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明确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的方式;能够列举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表现,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能够阐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和实质,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无法克服的痼疾,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教学重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阶级封建地租、社会化生产、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含义和本质、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教学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教学媒体Foucsky课件和传统的教具。
学法指导教师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式教学为主,辅之以师生的探究活动。
相互交流,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内容问题化设计问题思维化导学思维活动化措施估时导入新课:图片《疯狂原始人》讲授新课: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1.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只有五千余年,而原始社会长达数百万年之久,人们通过什么方式方法了解原始社会的状况,通过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古代传说等学生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1“探究与分享”,回答问题:人们通过什么方式方法了解原始社会的状况?3。
封建国家的特征图片,感受封建国家的特征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阅读教材P6-7”探究与分享”材料,结合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分析上述材料,谈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表现和特点。
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条件和途径思考:“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1:1.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精品教案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1:1.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精品教案高中政治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1)《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新教材部编版必修1: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导学案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导学案高一政治备课组学习目标1.基础知识:国家、阶级等概念;原始社会、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
2.核心素养:结合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明确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培养科学精神,增强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政治认同。
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阶级和国家是怎样产生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意义。
2.学习难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原因;为什么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课前预习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1.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1)生产力状况:地位阶段(2)生产关系状况:(3)政治关系的特点2、私有制的产生(1)时间(2)原因(3)标志3.奴隶社会及其本质特征(1)阶级(2)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3)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4)国家的产生(5)奴隶社会的进步性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1.封建社会及其本质特点(1)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2)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基础(3)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4)主要矛盾2、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本质特征(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①产生原因②特点③建立条件④确立意义(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①基本特征②主要表现③直接原因④根本原因(3)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②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③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本课知识小结】自主构建本课知识框架问题探究辨析:1、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1.1.1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导学案-【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一)教学目标:1.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形成原始的生产关系。
通过氏族制度管理氏族内部事务。
2.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阶级的形成,人类迈入文明时代。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重点难点1.重点: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低阶段的原因;原始社会没有剥削的原因;私有制的确立;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
2.学习难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
导学过程一、基础感知(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1.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1)背诵生产力状况:地位阶段(2)背诵生产关系状况:(3)背诵政治关系的特点2.奴隶社会及其本质特征(1)背诵阶级的含义(2)背诵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3)背诵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二深入学习3、阐述私有制的产生(1)时间(2)原因(3)标志(4)阐述国家的产生(5)分析说明奴隶社会的进步性三迁移运用(议题式教学)议题:怎样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材料一:始社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由当时低下的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由于原始人使用的工具异常简陋,单独的个人不能同自然界进行有效的斗争,只有大家联合起来,进行共同劳动,才能保证共同生存。
这就要求对生产资料共同占有。
材料二:原始人的共同劳动,是以公社为整体,在自然分工和简单协作的方式下进行的。
他们一般是按照性别和年龄实行分工,如男子从事狩猎、捕鱼,女子从事采集和种植,老人从事制造工具,儿童帮助工作,以及有人经管公共事务等。
人们在从事较繁重的生产劳动时通常是或多或少的人形成一个集体,互相协作。
原始人在共同劳动中的自然分工和简单协作,体现着原始共产主义的平等和互助合作关系。
材料三:在原始社会,一切产品都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则在公社成员之间分配。
由于生产资料很少,如不实行平均分配,就不能保证每个成员的生存。
平均分配,是原始人一条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这就形成了生活资料的公有制。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教案-【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
议题活动: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谈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的表现和特点。
在叙述历史的过程中掌握国家的本质,并且奴隶社会终将会走向衰亡。
虽然奴隶社会存在剥削和压迫,但其取代原始社会仍是社会的进步。
通过比较两种生产关系的异同点,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教材知识比较枯燥抽象,难理解,通过视频和文字材料让枯燥地知识生动起来。
让学生学会辩证看待阶级社会,树立科学精神
学生学法
1.自主学习法:课前预习本节课内容,课后自我总结与反思。
2.议题探究法:对教学重难点可通过与同学合作探究解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人生三大哲学问题是什么吗?:
1.我是谁?
2.我从哪里来??
3.我要到哪里去???
[讲授新课]
一、原始社会
议题情境一:《以电影模式回忆原始社会人类集市》+材料展示
感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并思考:资本主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爆发的根源是什么?资本主义社会将何去何从?
教师总结: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课标内容质量标准
1、描述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本质特征
2.解释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
3.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1、知道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特点
2、理解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3、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1.原始社会
地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
生产力
①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时代,主要以采集为生
②距今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开始出现
生产关系
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在生产中结成
的关系,劳动产品
基本单位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解体原始社会末期,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发展,逐渐盛行,原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
最早是生产工具和牲畜转归家庭私有,后来,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贫富分化加剧,氏族地位愈加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2.奴隶社会
产生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阶级是在一定中处于不同的集团,和
生产关系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占有奴隶;奴隶毫无,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
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国家的产生
①和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等暴力机
关,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产生了。
国家是不可调和的产物,是
的工具
生产力发展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的发
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
了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易错分析]
1.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
[矫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产资料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矫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人类社会的历史是240万年,我们把这240万年看作一天,那么大约从0点到23点54分,人类都处于旧石器时代;大约从23点54分到23点57分,人类处于新石器时代;大约从23点57分开始,人类才进入文明时代。
(1)如果把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比作人类的童年,那么这个童年期占到人类社会历史的99.98%。
为什么人类的童年这么漫长?
(2)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什么特点?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1、“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
”下列说法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①生产关系的改变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③变革生产关系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生产关系的变革就是一种社会形态取代另一种社会形态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恩格斯指出:“(原始社会)没有军队、宪兵和警察,没有贵族、国王、总督、地方官和法官,没有监狱,没有诉讼,而一切都是有条有理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历来的习俗就把一切调整好了。
”这段话能够反映出在原始社会()
A.已经出现了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
B.城市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C.一切大事都由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D.氏族长和军事首领以世代承袭的方式交接
3、随着剩余产品的积累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在各个氏族之间以及每个氏族范围内的各个家族之间,财产分化的现象也日趋加剧。
同时,由于社会分工而引起的生产领域的扩大,增加了氏族公社、家族公社的每个成员的劳动量,吸收新的劳动力已成为必要的了。
于是,战争中捕获的俘虏不再被杀掉,而是变为奴隶,奴隶制度开始产生了。
这段材料说明()
①财产分化现象造成了激烈的阶级对抗②债务奴隶是最初的和最主要的奴隶来源③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④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逐渐形成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生产力的提高和分工的发展,为个体劳动和个人经营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原来以氏族公社或家族公社为单位的集体劳动,逐步由集中转为分散,即过渡到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
因而生产工具、牲畜、劳动产品等的所有权,也逐步缩小范围。
这种逐步缩小原始公社所有制的过程就是公有制解体、私有制形成的过程。
正如恩格斯所说:“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在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使财产增加并且使生产场所扩大的同时,在既定的总的历史条件下,必然地带来了奴隶制。
”根据材料的描述,下列推导正确的有()
①生产力的提高→分工的发展→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②社会大分工的推动→土地逐步归个体家庭私有→生产工具、牲畜个体家庭所有③生产力的提高→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以氏族公社为单位的集体劳动④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土地分配给个体家庭使用→公有制解体、私有制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奴隶社会是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文明时代取代野蛮时代的一个历史性飞跃。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根本原因在于奴隶制生产关系适应并且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B.监狱、法庭、军队的建立
C.形成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阶级对立
D.脑力劳动取代体力劳动
6、奴隶被视为“会说话的工具”,地位低下,处境悲惨。
奴隶主阶级对广大奴隶的野蛮统治和残酷剥削是罗马奴隶制经济的本质特征。
因此,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激烈的阶级斗争相伴随。
公元前73年,意大利爆发了共和国后期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斯巴达克斯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罗马奴隶主的统治。
材料说明()
①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②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基本矛盾③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遭到奴隶的反抗④奴隶主为了维护各阶级的利益,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①原始社会的生产能力是极端低下的②原始社会的铁质农具是极其简陋的③原始人的手工业水平得到不断提高④原始人的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很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提起奴隶社会,人们马上联想到奴隶主残暴地役使奴隶、残酷地拿隶取乐、死后用奴隶殉葬,因此,总认为奴隶社会无文明可言。
其实不然,正是奴隶社会这第一个阶级社会,开启了人类的文明时代。
所谓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程度和状态。
它与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有关,也可以说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
文明与不文明是相对而言的,文明的程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由低级走向高级。
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人类受自然力的控制和支配的程度越小,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越强。
如果把奴隶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相比,那当然是太野蛮了。
但是,我们历史地看待它,就会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文明时代取代野蛮时代的一次历史性飞跃。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为什么说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文明时代取代野蛮时代的一次历史性飞跃。
答案:CCDCABC
真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