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导师—何朝族简介
祖海

中国民族唱法歌唱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01 早年经历
03 主要作品 05 人物评价
目录
02 演艺经历 04 社会活动
祖海,1976年5月10日出生于中国安徽省蚌埠市,别名祖陈,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民族唱法歌唱演员、 国家一级演员。
1998年,被分配到中国歌舞团,成为独唱演员。2003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成为独唱 演员。2009年,转业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 。2010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我家在中国——祖海维也纳金色 大厅独唱音乐会” 。2012年,推出专辑《中国海》《恩爱》 。2013年,参加金铁霖香港音乐会,演唱歌曲 《为了谁》 。2014年,参加中国公益节暨“因为爱”2013公益盛典,演唱开场曲《中国好人》,并连续三届被 授予最佳公益精神奖(明星奖) 。
2 0 0 8 年 5 月 1 2 日 , 推 出 抗 震 救 灾 公 益 歌 曲 《 因 为 有 你 》 。 2 0 0 9 年 1 0 月 3 日 , 参 加 宜 春 月 ·中 华 情 — — 2 0 0 9 年 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2010年10月,参加亚运会闭幕式,演唱歌曲《为亚西亚喝彩》。
谢谢观看
2004年,参加央视春节晚会,独唱《好运来》,并获观众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评选二等奖。
2005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歌组合《四季奏鸣曲》中独唱歌曲《欢乐海》;7月,歌曲《和 谐中国》被选为十运会火炬传递主题歌;9月,参加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的大型演出,独唱歌曲《幸福......
主要作品
演艺经历
1998年,祖海代表中国音乐学院参加了央视第八届青歌赛,夺得银奖,中央电视台邀请她为“签约歌手”; 6月,演唱央视制作的“1998中国长江及淮河大洪水”歌曲《为了谁》;同年,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本科班毕 业后,被分配到中国歌舞团,任独唱演员,从此开启了真正的演艺之路 。
吕世浩:我的学习历程──永怀师恩

吕世浩:我的学习历程──永怀师恩展开全文很荣幸也非常高兴能有这个机会,谈谈我的学习历程。
作为一个历史人,有时候反而是自我的历史最难讲得好。
在这里,仅能就我求学过程的一些经验和感受,希望藉此机会提供读者们参考。
我是在1991年进入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大学部就读的,进台大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
但为什么当年会选择历史系呢?这大概和我小时候一件偶然的事情有关。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喜欢看各式各样的书,包括自然百科、人文图书,甚至是小说、漫画。
但小时家中贫困,没什么钱买书,为了在书店白看,或是向别人借书,遭到白眼相待,是常有的事。
在我小学二年级时,一次陪母亲去市场买菜,途经一家小书店,在我央求之下,母亲终于答应让我买一本20元以下的书。
还记得当时一本最便宜的《机器猫小叮当》漫画,定价都要25元,最后我挑了很久,终于才在店中找到一本20元的书,那是一本文白对照的《古文古事》。
此书陪伴我多年,反复阅读。
如今回想,大概从那时开始,就种下我对古代史和文言文的兴趣吧!进入台湾大学后,我遇见了许多好老师,或学养深厚,或豁达大度,或平易亲和,或热心助人。
举个印象深刻的例子来说,在我大四那年,有位马来西亚的侨生同学,本来已经高兴的考上了研究所,却在临毕业前才发现自己学分不够,心急如焚。
当时的系主任古伟瀛老师努力奔走张罗,想尽办法为他找到暑修补救的机会,他最后才能顺利进入研究所就读,近年听说他已在马来西亚找到不错的大学教职。
而我在大三那年,遇见了改变我一生的老师,也是我后来台大硕、博士班的指导教授阮芝生先生。
还记得开始听阮老师的《史记》课,第一印象便是“望之俨然”。
阮老师是个待人与待己都极其严格的人,不管是在为学或做人方面,他的眼中容不得一点含糊不清的事物。
可想而知,这对学生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
当时一心想要上好阮老师的课,我不断加强培养自己。
为了厚植国学基础,甚至每晚到校外书院听课学习。
而正因为阮老师的严格,这段时间成了我进大学以来成长最为快速的时期。
海南大学简介

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口市。是海南 省唯一一所省部共建综合性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 重点建设大学之一,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和海南省共 建高校,海南省唯一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授权点、 博士后工作站、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的高校。本校建校于 1958年,2007年8月14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华南热 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而成 。
为了帮助保护您的隐私,PowerPoint 禁止自动下载此外部图片。若要下载并显示此图片,请单击消息栏中的 “选项”,然后单击 “启用外部内容 ”。
姚树洁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诺丁汉大学孔子学院院长,著名 姚树洁 华人经济学家(1982届) 林位夫 研究员,男,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橡胶研究所副所长,国际橡胶 研究与发展委员会(IRRDB)理事。(1982届) 黄茂芳 男,1957年出生,研究员;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 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1982届) 何朝族 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子农业生物学院Res博士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 生院生命科学学部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成员,中科院微生物所植物基因 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导,现任海南大学农学院院长与国家重点(培 育)实验室主任。(1983届) 王庆煌 博导,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长(1984届) 王法仁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原海口市市长,中共十五大、十六大 代表,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84届) 刘国道,男,1963年6月生于云南腾冲,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 刘国道 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1985届) 李开绵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党委书记,博士研究 生导师(1987届) 赵松林 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8届)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丛书——论文学教育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丛书——论文学教育发布时间:2021-09-11T09:32:27.655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下作者:何紫文[导读] 文学教育应该从幽谷中复苏和振起,回到语文课堂,这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发挥自己引路人的作用,带领学生走进文学,提高学生的口语与书面表达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并且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何紫文邮编:210023摘要:文学教育应该从幽谷中复苏和振起,回到语文课堂,这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发挥自己引路人的作用,带领学生走进文学,提高学生的口语与书面表达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并且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教师,学生,文学教育张爱玲说:“因为一个人,爱恨一座城。
”对一个人爱得太深沉了。
慢慢就会喜欢他的朋友,他生活的环境,最后喜欢到他所生活的城市。
其实,世界那么大,城市那么多,人们选择一去的城市,多是别人向你推荐而使你觉得不得不去的。
朋友向你推荐了那个地方,然后你背上行李便出发。
读书也如此,你想看的那本书,也许是你从别人的那里了解到的,于是你对书中的故事产生了浓烈的兴趣,甚至到了一种痴迷的状态,因为某个人,翻阅某本书。
一、文学教育的必要性当今世界,处于经济变革为核心的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在科技理性和物质主义狂潮的猛烈冲击之下,一时似陷入了整体价值失范和人文主义精神失落的泥淖之中。
而学生,在以分数衡量学业水平,以成绩评价学习情况的时代下,有多少人有时间多读几遍自己的语文教材,又有多少人能自由地阅读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呢?在此背景下,我认为文学教育应该从幽谷中复苏和振起,回到语文课堂,这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二、语文教师——文学教育的引路人我眼中的文学教育,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是“因为一个人,爱上一丛书”。
老师带领学生进入文学的世界,成为学生的文学引路人。
中国岩石力学大牛

钱七虎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防护工程专家钱七虎[1],男,1937年10月生,江苏昆山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国著名的防护工程专家。
195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工程前身)工程兵工程系毕业后去苏联深造,1965年古比切夫军事工程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
回国后历任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副教授、教授、院长等职。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岩土力学与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90年获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称号。
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是中共十二大代表。
钱七虎一直致力于防护工程及军事系统工程、岩土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在防护工程的研究中,解决了孔口防护等多项难点的计算与设计问题,率先将运筹学和系统工程方法运用于防护工程领域。
以他为主建立了我国第一套《全军工程兵发展趋势动态模型》和我国确定人防工程防护标准的若干模型,开创了我军工程兵工程保障及我国人防工程领域的软科学研究。
在完成我国一系列防护工程科技攻关中,成功地研制出柔性帆布工事大挠度大变形的抗爆设计计算方法,解决了地下飞机库大跨度钢和钢筋混凝土防护门有限元理论分析。
他带领的课题组设计了我国跨度最大。
抗力最高的地下飞机库防护门,主持了世界最大当量的珠海炮台山大爆破等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工程实践。
在防护工程及有关领域里,有7项成果获国家或军队科技进步奖和优秀科技成果奖,l项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主要专著有《民防学》、《有限单元法在工程结构计算中的应用》和《防护结构计算原理》等4部,著有《核爆炸条件下浅埋结构荷载理论与试验结果的对比研究》等论文40余篇。
何满潮——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满潮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满潮,男,1956年5月出生,院长,教授、博导。
海南大学简介

为了帮助保护您的隐私,PowerPoint 禁止自动下载此外部图片。若要下载并显示此图片,请单击消息栏中的 “选项”,然后单击 “启用外部内容 ”。
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1992届) 张树珍 研究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课题组长(PI), 国家甘 何帆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国际金融研究中 心副主任、蔗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Sugar Cane International》编委,国 际糖业科技协会(IAPSIT)理事,海南省生物工程学会、海南省遗传学会理事, 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0届博士) 易克贤 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 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 (2001届作物遗传育种硕 士,2005届作物遗传育种博士) 肖杰 任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中共海南省琼海市委 书记、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党组书记、现任海南省农业厅厅长、党组书记。 因可取数据有限,本名单仅能取得部分杰出校友名单。 因可取数据有限,本名单仅能取得部分杰出校友名单。
为了帮助保护您的隐私,PowerPoint 禁止自动下载此外部图片。若要下载并显示此图片,请单击消息栏中的 “选项”,然后单击 “启用外部内容 ”。
2010年以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均取得较大进步,顺利通过国家“211工程” 年以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均取得较大进步,顺利通过国家“ 工程” 年以来 工程 建设中期检查;首次获准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重点项目1项 建设中期检查;首次获准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重点项目 项,承担教学质量 工程省级项目16项 国家级项目3项 工程省级项目 项、国家级项目 项,使得我校已获批教学质量工程国家级项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目15项;新增法学、生物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生态学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项 新增法学、生物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生态学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新增应用经济学等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新增工程硕士、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新增应用经济学等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新增工程硕士、国际商务硕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 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获批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试点;作物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学科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 试点;作物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学科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海南省热带生物 资源可持续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获科技部批准建设;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资源可持续利用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获科技部批准建设; 顺利取得作物学和植物学两个专业高级职称的评审权;成功引进中科院“ 顺利取得作物学和植物学两个专业高级职称的评审权;成功引进中科院“百 人计划”专家1人 实现了全国31个省 个省( 直辖市)在一本批次录取招生, 人计划”专家 人;实现了全国 个省(区、直辖市)在一本批次录取招生, 生源质量大幅提升。 生源质量大幅提升。 今天的海南大学已进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 今天的海南大学已进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着海南国际旅游 岛建设和学校“ 工程” 岛建设和学校“211工程”建设的步伐,学校将建成适应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和 工程 建设的步伐, 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重要基地, 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重要基地,成为解决区域经济社 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智囊库和研发中心, 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智囊库和研发中心,成为引领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 成为综合实力进入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 量,成为综合实力进入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在东南亚有较大影响的有特 高水平“ 工程” 色、高水平“211工程”教学研究型大学和全国名牌大学。 工程 教学研究型大学和全国名牌大学。
金荣权,一位中文系学生永远向往的老师!

⾦荣权,⼀位中⽂系学⽣永远向往的⽼师!没想到今年会有⾦教授的课,⼀直到上课前还不敢⼗分确定,⽣怕像前年那样,课表上排着焦苏娥,但上课时却换⼈了。
⾦教授⼤名⾦荣权,外号⽼⾦,是信阳师院⼀个很⽜的⼈,⽜到什么程度呢,是那种百度上⼀打就直接出来的⼈,还有官⽅⽹站等⼀系列新闻。
先看⼀下百度介绍:⾦荣权,男,汉族,中共党员。
1964年1⽉⽣于河南省商城县,1986年7⽉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中⽂系,1989年7⽉在安徽师范⼤学获⽂学硕⼠学位(主攻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学⽅向),同年,到信阳师范学院⽂学院从事中国古代⽂学的教学与研究⼯作。
2001年被评为教授,硕⼠⽣导师。
现为信阳师范学院科研处副处长。
2003年被聘为安庆师范学院兼职教授。
参加⼯作18年来,⼀直主讲先秦⽂学、中国古代⽂学批评史、神话研究(专业选修课)。
学术研究⽅向为先秦⽂学研究,先后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专业学术论⽂43篇,主持省级项⽬4项,地厅级项⽬10项;获得省级科研奖励2项,地厅级科研奖励12项;被评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和“信阳地区优秀青年知识分⼦”等。
最早结识⾦教授是在远⽅⽂学社听他的讲座,后来在前院贤林讲坛⼜听了⼀次,都是讲屈原,讲得出神⼊化,听的⼼潮澎湃,当时想⼤哭⼀场——这才是教授的风采。
⾦教授瘦⾼个⼉,标准的学者风范,讲课前先叼⼀⽀烟深沉的喷云吐雾⼀番,然后开始激情澎湃、抑扬顿挫的“神侃”,讲到妙处便⾃我陶醉的抖擞着腿(据说他会武术),下边的学⽣⾃会续上⼀杯⽔,⽼⾦也不客⽓端起来得意的抿上⼀⼝——他有这个资格。
听⽼⾦的课往往能接触到学术最前沿的资讯,当然很多是他参与过的,在楚辞、神话等领域享有⼀席之地。
《宋⽟辞赋笺评》、《屈宋论考》、《中国神话的流变与⽂化精神》、《中国古代神话通检》、《中国古代神话稽考》等都是他的专著,论⽂和科研项⽬更是浩浩荡荡。
⾦教授在⽣活中也应当是⼀个⾼⼈:看看⾦教授在⽹站的⾃我介绍吧性别:男⼈。
何秀英主任的口述校史

【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何秀英主任的口述校史学生记者李旷代杨怡霏李静琪一、采访时间2009年9月25日二、采访地点何秀英主任家三、人物简介何秀英,女,汉族,1920年出生于海南岛。
6岁时,随父亲到新加坡,读完小学,后又随家人到了香港,读完中学。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随华侨回乡服务团到了海南,参加抗日战争,在八路军办事处发动群众支援部队工作。
1965年被调到我校,任教务处处长,管理教育工作,后担任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直到1983年离休。
至今,仍然十分关注学校发展。
记者:听说您有段时间在海南。
何老师:什么时候在海南啊?那是我校的分校。
1965年我就调来啦。
那时候我还管教务处的,就管教学嘛。
记者:老师以前教什么科?有自己教学生吗?何老师:不是嘛,管教务处嘛。
记者:有当科任老师吗?—1—何老师:我当领导干部。
记者:哦,不带学生。
何老师:对,我管老师。
教务处是管下边的教务组,教务组下面就是老师。
记者:老师讲过课吗?何老师:讲课?我们没有讲课。
他们讲业务课,我们怎么懂啊。
我文化大革命前管教务处的,管老师。
我文化大革命以后就调到办公室,就是学院里边党委办公室。
记者:老师哪年出生?何老师:1920年,快90啦。
记者:哇!是啊!记者:有段时间是否在海南?何老师:海南啊,是1939年到1945年。
记者:那个时候做什么工作的?何老师:抗日战争我1939年就回去了,从香港回(海南)去了。
日本占领海南岛,我就回去了。
解放以后,我就在海南工作到1964年。
1950年海南才解放的。
是1965年才调到中医大学。
记者:您小时候在哪儿上学?何老师:在香港。
记者:那是在香港出生的吗?何老师:没有,我在海南岛出生。
后来就转到香港读书。
小时候我在海南,后来我才回到香港。
—2—记者:小时候是跟爸爸妈妈?何老师:对,小时候跟爸爸妈妈。
他们出去我就跟着。
记者:那时讲海南话还是广东话?何老师:在家当然是讲海南话啦。
在外边,那个时候,就讲广东话。
回族武术家何福生的人生经历

武术成就与荣誉
武术技艺
擅长拳法、腿法、器械等多种武 术技艺,技艺高超。
传承与发扬
致力于回族武术的传承与发扬,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武术人才。
01
02
武术流派
精通多种武术流派,尤以回族武 术见长。
03
04
荣誉获得
在多次武术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荣获多项荣誉和奖项。
社会影响与贡献
社会活动
积极参与各种武术交流和社会公益活动,推 动武术事业的发展。
刻苦训练
他勤奋刻苦,不畏艰辛,长期坚持练习,逐 渐掌握了多种武术技艺。
启蒙老师及学艺经历
启蒙老师
何福生的启蒙老师是他的父亲,一位在当地享有盛名的武术家。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他开始了自己的武术生 涯。
学艺经历
除了跟随父亲学习外,他还曾多方拜师求艺,先后向多位武术名家请教和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武术技 艺。在学习过程中,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从实际战斗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战能力。
国内比赛
何福生自幼习武,曾多次参加全国各 类武术比赛,如全国武术锦标赛、全 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表现 出色。
国际比赛
随着武术在国际上的推广,何福生也 多次受邀参加国际武术比赛,如世界 武术锦标赛、亚洲武术锦标赛等,与 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术高手切磋交流。
获得的荣誉与奖项
冠军荣誉
在多年的比赛生涯中,何福生凭借出色的技艺和表现,获得 了多个比赛的冠军荣誉,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
影视作品
通过武术表演、讲座等形式,促进中外文化 交流与互鉴。
文化交流
参与多部武术题材影视作品的拍摄,为观众 呈现精彩的武术表演。
民族精神
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成就,展现了回族人民的 勇敢、坚韧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东方瓷圣何朝宗

东方瓷圣何朝宗何朝宗是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的瓷塑大师,以独树一帜的“何派”瓷雕艺术驰名中外。
其洗练细腻、流畅自如的技艺称得上鬼斧神工,为后世仿品所望尘莫及。
其作品被世界各大博物馆及私人竞相收藏,有“东方艺术瑰宝”之美称,何朝宗因而被世人尊称为“瓷圣”。
何朝宗,福建德化县城东隆泰后所人。
其先祖何坤源,号德举,明洪武二年(1369年)任江西建昌府卫军,洪武十七年奉命拔军到德化县浔中镇隆泰村后所屯垦。
何朝宗早年随父亲游艺于山村民间,以雕塑寺庙佛像为业。
何朝宗所塑观音生动传神,有人作诗赞曰:“除非观音离南海,何来大士现真身。
”人们把他所塑观音称为“何来观音”,久而久之,“何来”成为何朝宗的雅号。
明代在文化领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陶瓷艺术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明代的德化瓷典雅、质朴、清淡、含蓄,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的美感,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即精、简、原、雅。
代表作品赏析何朝宗极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少有雷同之作。
其传世作品极少,经其本人认可的盖有“何朝宗印”的得意之作更是少见。
作品以观音、达摩、弥勒、如来、文昌等宗教人物造像居多。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所藏“何朝宗”款渡海观音塑像,面庞丰腴,仪态大方,头部稍向前倾,两弯淡淡的秀眉下上睑下覆,双目作俯视状,意在表现俯瞰尘世众生的宗教境界。
这尊观音是何朝宗瓷塑艺术巅峰之作,把观音的外观形象美、内在气质美和德化白瓷工艺技巧之美有机地融合于一体,达到了思想意蕴与艺术效果高度和谐统一的境界,被誉为中国传统瓷塑艺术的典范之作。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所藏“何朝宗”款文昌帝君塑像,国字形脸,丹凤眼,大垂耳。
头戴进士帽,两巾缚于后分垂颈肩(两巾缺失)。
身穿宽袖长袍,倚坐在岩石上,雍容大度。
他左手执经卷,右手自然下垂,袖臂及衣身下摆各随手足之势,或弯曲转折,或突起拖拽,或深陷掩映,极富层次变化。
座下岩石亦造型逼真,精雕细刻,比例适中,与整个塑像连成一体,浑然天成。
塑像背钤葫芦形“何朝宗”印款。
中国舞蹈荷花奖

中国舞蹈荷花奖作者:
来源:《现代艺术》2022年第01期
2017年9月,男子群舞《生在火塘边》荣获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舞蹈家协会等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奖。
主创简介
何川
编导。
汉族。
国家一级编导,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四川省学术学科带头人,四川省歌舞剧院艺术总监。
多次荣获全国舞蹈比赛金奖。
其作品《师徒春秋》被收录于国内舞蹈院校古典舞教材。
吉布阿鸽
编导。
彝族。
国家一级舞蹈演员(二级教授),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舞蹈艺术总监,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凉山州舞蹈家协会主席。
冯建华
編导。
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导演,国家二级编导,国家文华奖导演奖获得者。
作品曾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舞蹈表现了彝族这个民族在火塘边生,在火塘边长的生命历程。
从古至今,从小到大,火对这个民族有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意义。
他们崇尚火,他们用火的激情点燃了这个民族从弱到强的希望,他们用火的燃烧,让这塘火照亮山川、江河,也照亮民族前行的步伐。
火塘永远是这个民族的摇篮和希望……。
《髹饰录》研究访谈

《髹饰录》研究访谈长北;刘帅【期刊名称】《创意与设计》【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10页(P84-93)【作者】长北;刘帅【作者单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2017年8-9月,《中国生漆》期刊编辑刘帅借与东南大学长北教授同往缅甸参加亚洲漆器工艺交流研究项目系列活动间隙,就《髹饰录》研究对长北进行了访谈。
刘帅:长北老师,您怎么会用如此长期艰苦的努力来研究《髹饰录》的呢?长北:我与漆艺结缘一个甲子,关注经典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1958年,王世襄先生将《〈髹饰录〉解说》油印本寄赠扬州漆器厂,我与几个秀才曾经聚拢翻阅,觉得文字艰深,杳不可及。
1978年,因制作《大快人心》漆台屏入选全国第三届工艺美术作品展览,工厂派我往北京考察以作奖励。
我有幸参加了故宫博物院组织的“全国漆器工艺座谈会”,听王世襄先生讲课并且逐件介绍故宫博物院藏品三天。
这是我第一次去北京,也是我第一次与王先生见面。
当时的我,恨不能把北京所有古迹、各馆藏品都吃下去,同时参观金漆镶嵌厂、雕漆厂,观摩全国工艺美展、北京工艺美展,足足淹留了半个月,又通过郁风先生介绍叩开王门,请教研究之道。
1979年,我被调入扬州漆器研究所,漆器史论研究是该所研究任务之一。
是年,我陆续整理出《从中国漆工艺的发展看扬州漆器》等论文发表,并将论文寄给王先生。
我对漆艺的研究,正是从认识王先生起步的。
1985年,我被调往全国漆器情报中心,担任《全国漆器信息》副主编,创办《中国漆艺》期刊,得以在工作之便,对全国漆器企业和博物馆藏品进行了详细调查,结识了雷圭元、沈福文等前辈及全国漆艺家。
编稿过程中常会涉及《髹饰录》,我必须查找原文,弄清语义,因此看《<髹饰录>解说》看到纸烂。
在对《<髹饰录>解说》的反复钻研和与漆艺家的交往之中,我产生了、也听到了一些关于此书的疑问。
由此,我萌生出重解《髹饰录》的念头,深层原因则是我少年失学进厂时父亲“留意记录工艺”的嘱咐和张道一先生“整理全国漆器工艺”的嘱托。
个人简历石裕祖(主要学术简历)_少数民族

个人简历石裕祖(主要学术简历)_少数民族个人简历石裕祖石裕祖彝族、教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督导、昆明艺术职业学院教务主任. 1963年,毕业于云南民族学院.历任云南民族大学首席主讲教授、民族艺术系系主任;云南省舞蹈家协会常务理事、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理论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基金会”评审委员; “云南省民族民间舞蹈艺人命名”评审专家组专家;云南省科技厅《科技专家信息系统》专家;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专家.兼任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舞蹈学学科带头人、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科研处处长、云南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特聘专家.先后为省人事厅、省文化厅、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台湾国立大学、云南艺术学院等举办过10余场专题学术报告. 1994年以来,先后担任:云南省高校教育系列高级职务职称艺术学科评委;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高校教育系列中级职务职称评审学术委员会委员.系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中国民族理论学会,日本艺术研究会、云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云南彝学学会、南诏大理国研究学会等会员.曾担任”云南省第八届体育运动会”、”云南省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歌舞总设计、总编导、总导演等.从事艺术教育、文化管理46年.1982年至2002年,承担”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白族、彝族分册副主编;2005年至2008年,担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艺术学‟十五‟规划《国家西部课题》”项目主持人;2008年,与吴卫民教授共同承担并完成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艺术学规划特别委托课题——”中国文化战略发展研究” 子课题:”中国文化‟走出去‟政策研究”; 2005年至2008年,”国家教育部重点科研课题”《中国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云南卷》编委、条目撰稿; 1982年至1994年,承担《白族民间舞蹈》常务副主编.发表论文百余篇,约100余万字.分别刊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中国文化报》、《舞蹈论丛》、《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中国政协杂志社》、《美育》、《社科研究》.入选”国际舞蹈论坛”、”世界民族音乐学术研讨会”、”中国文联文艺论坛”、”中国‟荷花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论坛”等国内外10余届研讨会.获云南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论文奖”、”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奖”、中国加入世贸”优秀征文一等奖”、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文艺演出编导优等奖、”省六运会”开幕式总编导奖、”优秀教师”等20余项奖. 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在CCTV-1《见证·佤族木鼓》、CCTV-1《见证·阿佤新歌》、CCTV-7《巨变·文艺的春天》系列专题片中担任出镜点评专家做点评. 2009年以来,担任”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评审鉴定专家.1994年至今,担任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5届舞蹈学硕士研究生、云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硕士研究生主干课教学,以及云南省七所高等院校的八门艺术史、理论课教学和毕业论文指导.主要科研成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艺术学重大科研项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白族、彝族册副主编,”中国ISBN中心”2002年出版发行.专著《云南民族舞蹈史》2010年1月,获云南省文学艺术基金一等奖.被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艺术学院定为硕士生必修课程.2006年4月以来有省委宣传部《云南文艺阅评》、北京《舞蹈信息报》、《云南日报》、《民族艺术研究》、《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文艺评论》等六家报刊杂志发表专题评论文章.,1994年12月出版发行.其内容被国内专家的五部专著转载.论文”彝族踏歌壁画及踏歌述论”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2003年六期全文转载.并获首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基金二等奖”.“大理白族佛教乐舞纵横考”等两篇论文被《美育》全文刊载:.英文版《2003国际舞蹈论坛》全文转载”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保存与研究”2004年3月.“大理三月街藏族乐舞文化论”获”云南省政府2004年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与吴卫民教授共同承担完成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艺术学…十五‟重点科研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文化战略发展研究‟”子课题:”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政府行为与民间行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9.论文”管窥当代中国舞蹈文化之繁盛与尴尬” 入选中宣部、中国文联”2005当代文艺论坛” ;2007年,获”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基金二等奖”.10.论文”多彩的云南花灯及其舞蹈文化” 2005年刊载于国家社科核心期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获”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论文奖”.11.论文”大理三月街藏族乐舞文化论”发表于《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4三期; 2005年获云南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2.主持并主编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国家西部课题》”研究成果《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发展论纲》.2009年2月,由云大出版社出版. 13.2009年4月,论文”以毛相、刀美兰、杨丽萍为例——看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发表于《中国文化报》.14.2007年以来,执行主编了《云艺文华论丛》第一至四辑、《录音学》、《佤族乐舞教材》、《白族民间舞教材》等十三部约500余万字的论文集、高校特色教材和学士学位论文选编.。
严父慈母,寒门走出哈佛学子

严父慈母,寒门走出哈佛学子作者:醉茶姑娘来源:《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6年第9期醉茶姑娘何江,在湖南农村长大,上大学第一次进城。
2016年5月26日,他成为第一位在哈佛毕业典礼上做演讲的中国大陆学生,与他同台的特邀嘉宾是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这是哈佛大学给予优秀毕业生的最高荣誉。
我家孩子不留守1988年,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南田坪乡停钟村的一户农民家中,何江呱呱坠地。
儿子的到来,瞬间为这家普通的农户增添了喜气,却让何妈妈隐隐多了一丝忧愁。
那时的停钟村,已经有很多村民为了生计,投奔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打工,留下老人在家照顾年幼的孩子。
一天,还在坐月子的何妈妈,趁丈夫逗着孩子开心,终于大胆向丈夫提议:“老何啊,你看我们家经济条件,以前我俩过,凑合着就算了,现在有了儿子,总不能苦着他。
要不,你也出去打工,等儿子断奶了,我也跟着一起去……”没等妻子说完,老何转头出了房门。
晚上,老何温柔地对妻子说:“不是我不想出去打工赚钱,只是,我不想孩子在没有父母爱的环境下成长,相信我,在农村,我也一定凭自己的双手,保证你们的生活。
”为了这个诺言,老何一个人承包了20亩水稻,喂三四头母猪。
为了让何妈妈能全身心地照料儿子,老何每天起早贪黑,没有喊过一句累。
当何江用稚嫩的童音第一次甜甜地喊出一声“爸爸”时,这个七尺男儿忍不住一下把儿子抱在怀里,感慨道:“一切为了娃娃,我做什么都值了。
只希望将来他能有出息就好。
”何江4岁时,最喜欢跑到离家不远的小学玩耍。
一听到教室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何江的脚就再也挪不动了。
当何妈妈无心提起这事时,老何显得异常兴奋。
那时农村的孩子,只有满7岁才能上小学,第二天一早,老何就跑到学校,求校长网开一面,让何江提前入学,但校长就是不同意,最后,老何央求道:“那就让我儿子试着上一周,行吗?如果实在不合适,我肯定不会再来叨唠您。
”校长终于被老何说动了,但约定就一个星期。
就这样,4岁的何江成为学校里年纪最小的娃娃。
海南大学2013年拟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合作导师一览表

海南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3年拟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合作导师一览表
序 号 1 2 3 4 5 流动站名称 (一级学科)
作物学 作物学 作物学 作物学 作物学
二级学科、专业
作物遗传育种 作物遗传育种 农业生物技术 作物遗传育种
合作导师 姓名
何朝族 江行玉 王凤阳 胡新文
固定电话
0898-66160728 0898-66279271 0898-66258020 0898-66279079 0898-6627913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杨小波
6 7
作物学
农业生物技术
周永灿
0898-66289553
zychnu@
海洋微生物(含病原微 微生物特别是海洋微生物相关 生物和功能微生物) 方向的博士毕业生 蛋白表达系统的研究 熟练掌握蛋白表达和纯化技术
作物学
பைடு நூலகம்
农业生物技术
韩谦
0898-66262132
qian_han@
电子邮箱
czhe@ jiangxingyu2002@ fywang68@ huxw333@ yanfengxb@
研究方向
作物遗传育种
对拟招收人员的要求
备注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农学或者理学相关专业博士 动物功能基因组学 植物分子遗传学 植物资源学,生态学 具有植物学或生态学基础,或 者对于植物资源学与生态学感 兴趣
一脉相承,贯通中西

一脉相承,贯通中西作者:***来源:《收藏与投资》2024年第05期摘要:《万象自心出》是何惠鉴先生的学术著作集之一,是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在2022年整理出版的。
这本书是以研究主题分类编集何惠鉴的学术文献,共收录了何惠鉴的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专文18篇,研究的跨度上至晋唐,下及明清,涉及了对于早期绘画理论的阐释、对画家生平的考证以及鉴藏史、社会史、书画关系、诗画关系等诸多的论题。
本文以何惠鉴的求学经历为线索,来看何惠鉴的三位老师对于他的影响,也给想要了解这本书的人以导读。
关键词:《万象自心出》;何惠鉴;求学经历;导读20世纪以来,一批活跃于西方世界的中国艺术史学者,如方闻、王方宇、王季迁、傅申等,不遗余力地以自己的卓识向全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也因此得以于异域大放光芒。
在这些学者中,何惠鉴(1924—2004年)是无法绕开的一个名字。
涉猎过艺术史的读者,应该都知道那场轰动学界的展览——“董其昌的世纪:1555—1636”,它将当时全球重要博物馆所藏的董其昌作品,全部集聚于美国堪萨斯城,让全世界为之驻足观看,而这场展览的策划者,正是何惠鉴。
美国格林纳尔学院历史系谢正光教授曾评价说:“(何惠鉴)先生在中国绘画史与佛教美术史领域,堪称权威。
”接下来会根据何惠鉴的求学经历并以此为线索叙述何惠鉴的史学素养。
何惠鉴对于先师陈寅恪先生是十分崇敬的,在何惠鉴的女儿何晓嘉写的《忆我的父亲何惠鉴先生》中提到了他的先师陈寅恪:“在中国时,他有幸跟随传奇式的学者陈寅恪先生学习中国历史与文学。
陈寅恪先生不仅给予他坚实的知识基础,更开启了他求知的道路。
尽管父亲一贯自信,但他从来都感到自己与恩师相去甚远。
他总用敬畏的口吻对我说,陈寅恪先生的思维与想象远远在他之上,他能够发现别人根本无法想象的事物。
”可以见得陈寅恪先生对于他的影响至深。
作为著名的中国古代美术史权威,何惠鉴经历了极为正统的学术史训练。
在燕京大学,何惠鉴跟随陈寅恪学习了中国历史和文学。
我的导师何朝族简介

我的导师—何朝族简介海南大学09生科2班许连华何朝族,男,1962 年10 月生。
1996 年获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博士学位(Ph.D)。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2011年获海南省首批“创新创业人才”、海南省“515”第一层次人才称号主要研究领域是分子植物—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植物病原微生物基因组学、水稻分子生物学。
以通讯作者发表SCI 论文20多篇,其中SCI 影响因子10以上的论文1篇,发表于国际基因组学最高专业杂志Genome Research上并获得高度评价;论文SCI他人引用300次以上。
近年来5次受邀在国际学术大会上作报告,并为6种国际专业杂志审稿。
已申请专利5项,获得授权3项。
先后承担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2项、“863”项目1项、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其中面上项目3项,海外青年合作基金1项);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2项;农业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1项。
研究方向1、植物-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2、水稻广谱抗病的分子机理及广谱抗病种质创制3、热带植物病害及其防控学习、工作经历1983年7月:毕业于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现合并为新海南大学),获学士学位。
1983年7月至1992年6月: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现为中国热带农业研究院)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
1984年9月至1985年10月: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进修。
1992年7月至1993年6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植物系研究生,获研究生文凭。
1993年7月至1996年8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植物系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1996年9月至2000年5月: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子农业生物学院Research Fellow(博士后)。
2000年5月至2010年8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0年9月起:任海南大学 “作物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学科责任教授、海南省热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博士生导师。
教师介绍

作者介绍
本教材是教育部民族教育司主持下成立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材编写组组织编写的。
本教材适用于各类普通大学、高职高专、广播电视大学和各类成人高校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
本教材由中央民族大学金炳镐教授主编,编写人员有金炳镐、柳春旭、卢贵子、张兴堂、魏国红、王瑜卿、林艳。
这些编写人员都是长期从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和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级职称人员。
本教材最后由金炳镐教授统稿。
金炳镐:男,黑龙江延寿人,朝鲜族,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列主义学院院长、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院长,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从1993年开始享受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
两次(1989、1995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002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3年获首届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称号、首届全国高校教学名师称号,成为全国民族院校首位国家级教学名师。
2004年获首都五一劳动奖章、获首届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主要从事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在国内外出版学术著作32部,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
论著中获国家部委级奖17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导师—何朝族简介海南大学09生科2班许连华何朝族,男,1962 年10 月生。
1996 年获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博士学位(Ph.D)。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2011年获海南省首批“创新创业人才”、海南省“515”第一层次人才称号主要研究领域是分子植物—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植物病原微生物基因组学、水稻分子生物学。
以通讯作者发表SCI 论文20多篇,其中SCI 影响因子10以上的论文1篇,发表于国际基因组学最高专业杂志Genome Research上并获得高度评价;论文SCI他人引用300次以上。
近年来5次受邀在国际学术大会上作报告,并为6种国际专业杂志审稿。
已申请专利5项,获得授权3项。
先后承担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2项、“863”项目1项、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其中面上项目3项,海外青年合作基金1项);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2项;农业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1项。
研究方向1、植物-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2、水稻广谱抗病的分子机理及广谱抗病种质创制3、热带植物病害及其防控学习、工作经历1983年7月:毕业于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现合并为新海南大学),获学士学位。
1983年7月至1992年6月: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现为中国热带农业研究院)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
1984年9月至1985年10月: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进修。
1992年7月至1993年6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植物系研究生,获研究生文凭。
1993年7月至1996年8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植物系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1996年9月至2000年5月: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子农业生物学院Research Fellow(博士后)。
2000年5月至2010年8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0年9月起:任海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学科责任教授、海南省热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博士生导师。
2011年6月起:任海南大学农学院代院长。
主要的社会学术兼职1.《植物病理学报》副主编(2001-2010年)。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栽培生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2001起)。
主要发表论文1.He C,Masel AM,Irwin JAG,Kelemu S,Manners JM (1995). Relationship of chromosome-specific dispensable DNA sequences in diverse isolates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Mycological Research 99: 1325-1333.2.Masel AM*,He C.*,Poplawski AM,Irwin JAG,Manners JM (1996)Molecular evidence for chromosome transfer between biotypes of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9: 339-348 (*并列第一作者)3.He,C.,Nourse,J.P.,Kelemu,S.,Irwin,J.A.G. and Manners,J.M. (1996)CgT1: A non-LTR retrotransposon with restricted distribution in the fungal phytopathogen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Molecular and General Genetics. 252: 320-331.4.Poplawski A. M.,He,C.,Irwin,J.A.G. and Manners,J.M. (1997). Transfer of autonomously replicating vector between vegetatively incompatible biotypes of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Current Genetics,32: 66-72.5.Manners,J.M.,He,C. (1997)Molecular approaches to studies of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causing anthracnose of Stylosanthes in Australia. Tropical Grassland,31: 435-444. (review paper)6.He,C.,Rusu,A. G.,Poplawski A. M.,Irwin,J.A.G. and Manners,J.M. (1998). Transfer of a supernumery chromosome between vegetatively incompatible biotypes of the fungus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Genetics 150: 1459-1466.7.Chaozu He,Steven H. T. Fong,Daichang Yang and Guo-Liang Wang (1999). BWMK1,a novel MAP kinase induced by fungal infection and mechanical wounding in rice. 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12:1064-1073.8.Wang G.L.,He C.Z.,Wu C.J.,Yin Z.C.,Baraoidan M.,Zeng L.R.,Ronald P.C.,Khush G.S. and Leung H. (2001)Genetic Dissection of Disease Resistance Pathways in Rice. Advances in Rice Blast Research. eds: M.H. Lebrun,J.L. Notteghem,N.J. Talbot and D. Tharreau. Kluwer Publisher,pp 63-72.9. Qihong Sun,Wei Wu,Wei Qian,Jun Hu,Rongxiang Fang and Chaozu He (2003). High-quality mutant libraries of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and X.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 generated by an efficient transposon mutagenesis system.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226:145-150. (通讯作者)10. Youbao Sha,Shutian Li,Zhongyou Pei,Lijuan Luo,Yingchuan Tian and Chaozu He(2004). Generation and flanking sequence analysis of a rice T-DNA tagged population.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TAG). 108: 306-314(通讯作者)11. Lian-Hui Wang,Yawen He,Yunfeng Gao,Ji En Wu,Yi-HuDong,Chaozu He,Su Xing Wang,Li-Xing Weng,Jin-Ling Xu,Leng Tay,Rong Xiang Fang,Lian-Hui Zhang (2004). A bacterial cell-cell communication signal with cross-kingdom structural analogues. Molecular Microbiology 51:903-912.12. Qihong Sun,Jun Hu,Guixiu Huang,Chao Ge,Rongxiang Fang and Chaozu He(2005). The type Ⅱ secretion pathway structural gene xpsE is required for xylanase- and cellulase- secretion and virulence in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Plant Pathology,54: 15-21. (通讯作者)13. Guifu Liu,Lijuan Wang,Zhuangzhi Zhou,Hei Leung,Guo-liang Wang and Chaozu He(2004). A rice lesion mimic gene,Spl1,is physically mapped and delimitated in a 70 kb segment of rice chromosome 12. 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272: 108-115. (通讯作者)14. Lijuan Wang,Zhongyou Pei,Yingchuan Tian and Chaozu He(2005)OsLSD1,a Rice Zinc Finger Protein,Regulates Programmed Cell Death and Callus Differentiation. Molecular Plant Microbe Interactions 18:375-384(通讯作者)15. Wei Qian,Yantao Jia,Shuang-Xi Ren,Yong-Qiang He Jia-Xun Feng,Ling-Feng Lu,Qihong Sun,Ge Ying,Dong-Jie Tang,Hua Tang,Wei Wu,Pei Hao,Lifeng Wang,Bo-Le Jiang,Shenyan Zeng,Wen-Yi Gu,Gang Lu,Li Rong,Yingchuan Tian,Zhijian Yao,Gang Fu,BaoshanChen,Rongxiang Fang,Boqin Qiang,Zhu Chen,Guo-Ping Zhao,Ji-Liang Tang & Chaozu He(2005). Comparative and Functional Genomic Analyses for the Pathogenicity of Phytopathogen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 Genome Research15: 757-767,(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