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周期表专题复习设计

合集下载

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学案

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学案

专题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明·课程标准MINGKECHENGBIAOZHUN对应学生用书学案P471.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能用原子结构解释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并能结合实验及事实进行说明。

2.能利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分析、预测、比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3.能判断简单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能基于化学键解释某些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品·高考真题PINGAOKAOZHENTI对应学生用书学案P47真题细研1.(2022·全国甲卷)Q、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

Q与X、Y、Z位于不同周期,X、Y相邻,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Q原子内层电子数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非金属性:X>QB.单质的熔点:X>Y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Q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Z>Y【解析】Q、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Q与X、Y、Z不在同一周期,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Q原子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Q应为第二周期元素,X、Y、Z位于第三周期,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Y为Si元素,X、Y相邻,且X的原子序数小于Y,则X为Al元素,Q、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则Q、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3-4=12,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为7,若Q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为F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为P元素,若Q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为O元素,则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为S元素,若Q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为N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为Cl元素;综上所述,Q为N或O或F,X为Al,Y为Si,Z为Cl或S或P,据此分析解题。

X为Al,Q为N或O或F,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往下依次减弱,故非金属性:Q>X,A错误;由分析可知,X为Al属于金属晶体,Y为Si属于原子晶体或共价晶体,故单质熔点Si>Al,即Y>X,B错误;含有氢键的物质沸点升高,由分析可知Q为N或O或F,其简单氢化物为H2O或NH3或HF,Z为Cl或S 或P,其简单氢化物为HCl或H2S或PH3,由于前者物质中存在分子间氢键,而后者物质中不存在,故沸点Q>Z,C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P、S、Cl的非金属性均强于Si,因此最高价含氧酸酸性:Z>Y,D正确。

第四章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复习教学设计-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1

第四章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复习教学设计-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1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复习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等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情况;(3)理解和掌握常见元素推断题的突破口类型,提升解决元素推断题目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整个学习过程中能(1)通过布置课前作业为小组绘画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思维导图,课上充分利用各个小组的思维导图,通过学生们课下的讨论、总结、绘制到课上的讲解、对比,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查漏补缺,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绘制思维导图的兴趣。

(2)通过基础题目检测学生对周期表和周期律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卡片内容,熟悉并积累元素推断题中突破口类型,做题加以体会和巩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会将杂乱无序的知识片段进行归纳整理、系统化条理化;(3)培养学生基于理论预测、分析解释等严谨的科学态度;(4)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明确题目突破口推元素教学难点:明确题目突破口推元素三、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一、周期表和周期律复习与检测二、元素推断练习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复习一、周期表和周期律基础知识复习与检测1、归纳总结2、检测(1)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周期序数= 。

主族序数= = _________主族元素的最低负价= ________ - 8(2)元素周期律内容同周期(从左到右) 同主族(从上到下) 电子层结构原子半径失电子能力得电子能力金属性非金属性主要化合价阳离子半径阴离子半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碱性非金属气态氢化的生成难易程度、定性(3)在11—18号元素中:1)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2)阳离子半径最大的是;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酸;4)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是;5)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化学式的是.二、元素推断练习1、突破口类型总结【解题突破口1:位置与结构】1、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的短周期元素是.2、最高正价等于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是.3、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短周期元素是.【解题突破口2:含量与物理性质】1、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是, 氢化物沸点最高的元素是.2、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最高价氧化物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元素是.3、单质最易液化的气体、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解题突破口3:化学性质与用途】1、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2、气态氢化物能与其低价氧化物能反应生成该元素的是.3、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元素是.【解题突破口4:10电子微粒组】原子:.分子:.阳离子:.阴离子:.【解题突破口5:18电子微粒组】原子:.分子:.阳离子:.阴离子:【解题突破口6:特征反应现象】如:焰色反应:Na+ 色. K+ 色.浅黄色固体:.有色气体:.白色固体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加热又恢复红色).2、典例分析例1、(略)跟踪训练1例2、(略)(2017年全国卷I)跟踪训练23、作业:完成限时集训5。

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学案

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学案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一、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周期: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

(2)族: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7个横行,7个周期)。

短周期长周期序号 1 2 3 4 5 6 7元素种28818183232数0族元素21018365486118(2)族(18个纵行,16个族)。

【微点拨】1.在周期表中,同一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相等,如0族氦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其余最外层8个电子;2.在短周期中,第ⅡA族和第ⅢA族不相邻。

二、元素周期律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实质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3.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对于元素Li、Na、K。

①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Li<Na<K;②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Na>Li;③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Na>Li;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OH>NaOH>LiOH。

(2)对于元素Cl、Br、I。

①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l<Br<I;②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Br>I;③单质与氢气化合由易到难的顺序为Cl2>Br2>I2;④其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弱至强的顺序为HI<HBr<HCl;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弱至强的顺序为HIO4<HBrO4<HClO4。

4.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现有元素:Na、Mg、Al、S、Cl。

(1)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Mg>Al>S>Cl。

2023届高中化学人教版二轮专题复习第4讲-元素性质与元素周期律(表)(学案)

2023届高中化学人教版二轮专题复习第4讲-元素性质与元素周期律(表)(学案)

第4讲元素性质与元素周期律(表)学案一、知识重构1.元素周期律(表)推断必备知识熟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核素的表示形式:①若为①A、①A族元素,差值等于上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

①若为①A族至①A族元素,差值等于下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

第2、3周期没有过渡元素,相差1第4、5周期各有10种过渡元素,相差11第6、7周期各有24种过渡元素,相差25。

2.掌握元素推断中常用的两条规律 (1)最外层电子规律(2)“阴上阳下”规律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若电性相同,则位于同周期,若电性不同,则阳离子位于阴离子的下一周期———“阴上阳下”规律.如 O 2-、F - 、Na + 、Mg 2+、Al 3+电子层结构相同,则 Na 、Mg 、Al 位于 O 、F 的下一周期.3.“等电子”微粒推断方法 ①“10电子”微粒①“18电子”微粒还有CH 3-CH 3、H 2N -NH 2、HO -OH 、F -F 、F -CH 3、CH 3-OH……4.牢记单质或化合物具有“特性”的元素 H 「单质密度最小、原子半径最小」Li 「①单质密度最小的金属元素;①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C 「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①对应的某种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①某种氧化物可产生“温室效应”的元素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N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①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的元素;①常见氢化物可作制冷剂;①某一氢化物可作气态燃料 O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①简单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元素;①某一单质可杀菌、消毒、漂白①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最高」F 「①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①无正化合价的元素;①无含氧酸的非金属元素;①无氧酸可腐蚀玻璃的元素;①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①阴离子的还原性最弱的元素;①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Na「①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元素;①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①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金属元素;①两种常见氧化物的水化物均呈碱性的短周期元素;①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Al「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①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①氧化物可作耐火材料;①氧化物是刚玉、宝石主要成分的元素」Si「①单质为常见的半导体材料;①最高价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难溶于水①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角」P「①组成骨骼和牙齿的必要元素;①某一单质和其氢化物都能自燃」S「①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①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的元素」Cl「单质是黄绿色气体、氧化物用做饮用水的消毒」K「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的元素」Ge「单质为常见的半导体材料」Br「常温下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Cs「①最活泼的金属元素;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元素;①阳离子的氧化性最弱的元素」5.牢记“原子结构特点凸显”的元素(短周期元素)(1)原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氢(H)。

元素周期律复习教案

元素周期律复习教案

元素周期律复习教案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掌握元素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周期性的变化。

3、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的规律。

4、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5、了解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分区。

6、掌握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归纳法、比较法、讨论法。

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比较,掌握“位、构、性” 的关系。

自主分析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理解量变到质变规律。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科学创新品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要点提示重点: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和实质: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难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课题:复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多媒体:复习目标、要点提示一、知识回顾:1 原子的构成学生总结:教师评价:多媒体展示:原子的构成。

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学生先进行总结:教师评价:多媒体展示:学生对照。

3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学生小结:多媒体对照:多媒体回顾:1-18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

学生回答:什么是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什么?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结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这就是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多媒体:定义及实质。

多媒体: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结构、性质的递变规律及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分区:学生分析:性质的递变规律。

教师评价:多媒体展示:递变规律。

想一想:多媒体展示1、①铯(Cs ),位于第6A 族(左下角元素是氟(F),位于第2A 族(右上角)。

②位于分界线附近Al 、Si 、Ge 等。

2、(1)(2)-8-8多媒体: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元素的位、构、性的关系。

学考复习周期律和周期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学考复习周期律和周期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学考复习-周期律和周期表2.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3. 教学对象:高二年级学生4. 教学目标:a. 理解周期律的概念和内涵b. 掌握周期表的结构和应用c.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5分钟)a. 回顾已学过的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b. 提问:为什么元素周期律是化学中的重要规律?c. 引导学生思考周期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2. 周期律的概念与内涵(15分钟)a. 讲解周期律的定义和发现历程b. 通过示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周期律的规律性c. 强调周期律在描述元素性质方面的作用3. 周期表的结构与特点(20分钟)a. 介绍周期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b. 讲解周期表的结构,包括横行(周期)、纵列(族)的划分c. 分析周期表中的特殊现象,如过渡元素、镧系和锕系元素等4. 周期表的应用(15分钟)a. 讲解如何利用周期表预测元素性质b. 举例说明周期表在化学反应、物质结构分析等方面的应用c.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周期表解决实际问题5. 课堂练习与讨论(10分钟)a.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周期律和周期表知识解决问题b. 学生互相讨论,教师巡回指导c. 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周期律、周期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2. 示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周期律的实际应用3. 练习法:发放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4. 讨论法:引导学生互相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周期律和周期表基本概念的理解2. 练习题:评估学生运用周期律和周期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周期律、周期表的相关图片、示例和练习题2. 练习题:提供给学生进行练习和讨论3. 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周期律和周期表的知识拓展六、教学拓展与提升1. 周期表中的新发现:介绍近年来周期表中的一些新元素和特殊现象,如超重元素、潜在的新周期等。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复习 教案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复习 教案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课教案一.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并能熟练应用;(2)进一步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3)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关系。

2.过程与方法(1)能够设计出适当的图表来表示1-18号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2)能够总结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并画出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框架;(3)能初步具有总结元素递变规律的能力,能把位、构、性初步联系起来并熟练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1)体会对比、归纳、总结等科学方法在探究学习中的应用;(2)认识到合作、交流在科学探究学习中的重要作用;(3)能从元素周期表的设计与探究过程中体验到科学探究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二.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律的实质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三.教学难点位、构、性三者之间的规律及其应用.教学方法回答法、归纳整理、讲练结合五.教学用具多媒体电量关系原子A Z X阳离子A Z X n+六.教学过程 【考点梳理】含考点:1、原子序数2、核素、同位素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初步认识「质子「原子核峠L 中子决定元素种类决定核素种类1、几个重要关系式质量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二核内质子数二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Zn )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Z+n ) 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逅子和一定数目住子的原子。

同位素:同一兀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说明:(1)符号A ZX 的意义:表示元素符号为X ,质量数为A ,核电荷数(质子数)为Z 的一个原子.(2)只有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才能互称同位素.即同位素的质子数必定相同,而中子数一定不同,质量数也不同.(3)由于一种元素往往有多种同位素,因此同位素的种数要多于元素的种数. (4)同位素的特性:物理性质不同(质量数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5)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氕、氘、氚(6)重要同位素的用途:氘、氚为制造氢弹的材料;14C 多用于考古中测定文物年代;※注意:“核电荷数”与“电荷数”是不同的,如Cl -的核电荷数为17,电荷数为1•[例题](2011)2•硒(Se )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8034Se 的中子数为A .34B .46C .80D .114原子核外电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变化决定元素的性质(2008)4.下列各组物质中,互称为同位素的是A•12C和14CB•氧气和臭氧C•甲烷和乙烷D.正丁烷和异丁烷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_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能量越_低,离核越近。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教案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教案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3)能够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和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的规律;(3)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兴趣;(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

2. 教学难点:(1)元素周期律的规律及其应用;(2)元素周期表中族、周期的分布及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教学新课:(1)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2)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包括周期、族的概念及分布规律;(3)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元素周期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和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元素周期律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2. 练习题:评估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五、课后作业1. 复习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及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 完成练习题,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和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元素周期律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药物设计、材料科学等。

2. 分享成果: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成果分享,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七、案例分析1. 案例一: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以某种药物的设计为例,讲解如何利用元素周期律选择合适的元素进行药物设计。

2. 案例二: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教学设计高三全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教学设计高三全册化学教案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原子构造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教学目的知识技能:掌握原子构造的知识,元素周期律的内容以及周期表的构造;理解原子构造与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即位—构—性〕之间的内在联络。

才能培养:通过例题培养学生运用位一构一性三者之间的联络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通过原子构造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推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才能。

科学思想:通过习题训练,使学生领悟事物是普遍联络的和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法思想;学惯用科学的方法和逻辑推理去挖掘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络。

科学品质:通过例题中信息的学习,鼓励学生形成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科学方法:通过推断题的分析与解答,学会运用位—构—性三者之间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推理方法。

重点、难点位—构—性三者之间的规律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板书】一、原子构造1.原子的组成【提问】请说明原子的组成。

学生活动答复原子构造的知识要点:〔2〕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质量数A=Z+N,是原子量的近似值。

在学生回忆的根底上予以补充【板书】2.原子核〔1〕所含质子数______;中子数______;电子数______;质量数______。

〔2〕该微粒的构造示意图考虑并答复以下问题:〔1〕所含质子数17;中子数18;电子数18;质量数35。

〔2〕该微粒的构造示意图〔5〕Cl元素的原子量为3,可知这两种原子在自然界的原子百分组成之比是Cl-35∶Cl-37=3∶1。

这里应明确同位素与核外电子数无关;并非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非金属元素:其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金属元素:其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请认真考虑后做出答复。

【提问】比较三种“原子量〞之间的差异,并判断以下各式分别表示哪种“原子量〞?①M=m/mc/12;答复:三种原子量的概念及计算:〔略〕①为同位素的原子量;②为元素的〔平均〕原子量;③为元素的近似平均原子量〔A为质量数〕。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专题复习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专题复习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专题复习【原子序数与位置】1、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例1】:已知某主族元素R 的原子序数为31,依据元素周期律对该元素的性质进行预测。

对下列性质的预测,你认为错误的是( )A 、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B 、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C 、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 、最高价氧化物既可以与盐酸反应又可以与NaOH 溶液反应 根据中学的核外电子排布知识很难知道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训练1: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于近期成功地合成了113号元素,这是亚洲科学家首次合成的新元素。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瑚珊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宇亮参与了这项研究工作。

该元素所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A 、第6周期,ⅣA 族B 、第7周期,ⅣA 族C 、第6周期,ⅢA 族D 、第7周期,ⅢA 族2、由位置推断原子序数1)同周期相邻主族的原子原子序数 【例2】.已知a 为IIA 族元素,b 为IIIA 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 和n ,且A .b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A .n=m+11B .n=m+25C .n=m+10D .n=m+12)“+”型元素原子序数之间的规律【例3】.(1)原子序数大于4的主族元素A 和B 的离子A m+和B n-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据此推断:①A 和B 所属周期数之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A 和B 的核电荷数之差为______________(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 ③ B 和A 的族序数之差为________________(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2)A 、B 两元素,A 的原子序数为x ,A 和B 所在周期包含元素种类数目分别为m 和n 。

如果A 和B 同在ⅠA 族,当B 在A 的上一周期时,B 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当B 在A 的下一周期时,B 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如果A 和B 同在ⅦA 族,当B 在A 的上一周期时,B 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当B 在A 的下一周期时,B 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

学考复习-周期律和周期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学考复习-周期律和周期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学考复习-周期律和周期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周期律的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2)掌握周期表的结构和组成;(3)学会运用周期律和周期表分析元素的性质和位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周期律的规律;(2)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3)采用小组讨论、探究活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品质;(3)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周期律的概念及其应用;(2)周期表的结构和组成;(3)运用周期律和周期表分析元素的性质和位置。

2. 教学难点:(1)周期律的发现和证明;(2)周期表中族和周期的划分及意义;(3)过渡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分析。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 讨论式教学: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合作交流能力;3. 演示法:利用实验现象,使学生直观感受周期律的规律;4. 多媒体教学:运用课件,生动展示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元素性质的规律性;(2)提问:为什么元素周期表能帮助我们分析元素性质?引入周期律和周期表的概念。

2. 自主学习:3. 课堂讲解:(1)讲解周期律的发现和证明过程;(2)介绍周期表的结构和组成,解释族和周期的划分及意义;(3)举例分析过渡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4. 课堂练习:(1)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周期律和周期表分析元素性质;(2)学生解答,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

5. 课堂小结:(2)强调重点知识,提醒学生注意周期律和周期表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概念及应用;2. 完成课后练习题,运用周期律和周期表分析元素性质;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学历案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学历案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本质,包括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2、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包括周期、族的划分,以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能够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预测元素的性质,解释元素之间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元素周期律的内涵,特别是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包括周期和族的特点,以及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的区别。

2、难点(1)对元素周期律本质的理解,即原子结构的变化如何导致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2)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解决实际问题,如推断未知元素的性质。

三、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原子结构(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原子的质量数。

(3)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2、元素的性质(1)金属性: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

(2)非金属性: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

(二)元素周期律1、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原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强,使原子半径减小。

(2)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原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弱,使原子半径增大。

2、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1)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其族序数,最低负化合价等于族序数减去 8(H 除外)。

(2)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3、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三)元素周期表1、周期(1)周期的定义: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2011-2012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导学案使用时间:2012-3-13 编制人:ED永姐李晓云禅增云【课题】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编号6【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提高应用分析能力。

2.小组合作探究,学会应用元素周期律进行元素化合物推断的思路。

3.体会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感悟大千世界物质之间的联系.【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利用一节课,认真完成导学案,下课收齐。

2.对不够熟悉的知识点或疑难点做好标记,提高学习效率。

3.标有★★的B层可不做,标有★或★★的C层可不做。

【知识体系构建】1•请分别画出元素Al、S、C1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标明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过渡元素包括哪几族元素?駕系和钢系在周期表的位置是怎样的?3.第H A族和第M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多少?4.主族元素区别于其他元素的特点是什么?【跟踪练习1]根据叙述判断,下列各元素一定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X元素能形成+7价的含氧酸及其盐B.Y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C.Z元素的阴离子与同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审核人: 领导审核:班级—组别姓名评价D.R元素的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合作探究】课题一、元素非金属性、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盐酸是强酸氢硫酸是弱酸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B.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说明O的非金属性比N强C.H2SO3的酸性比H2CO3强,说明S的非金属性比C强D.NaOH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说明Na的金属性比Mg强【小结】分别列举常见的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课题二、微粒半径大小比较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V叭bX\ cYH 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正确的是()A.质子数obB.离子的还原性Y2> Z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D.原子半径X<W【小结】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方法【跟踪练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 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H 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B.VI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还原性也最强C.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第三周期元素的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少课题三、元素推断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B. 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C.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D. 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小结】元素推断的思路【能力提升】1.(2010山东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都依次减少B.HF、HC1、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半径从上到下都依次増大2.(2011山东)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C.P、S、C1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以此增强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非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3.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A・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4.(2010浙江高考)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与W-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 >W ; 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匝要的半导体材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B.由于\V、Z、M元素的氢气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所以其沸点依次降低C.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的YD.元素W和M的某些单质可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5.(2010四川改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不一定处于周期表IIA族B.主族元素X、Y能形成XY?型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或5C.从HF、HCk HBr、HI酸性增强的事实,可以推出氟、氯、漠、碘的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D.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6•短周期元素X、Y、Z、\V、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X、Y、Z为短周期元素的单质,U、V为它们的化合物,这些物质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其中反应条件和某些产物已经略去:(1)如果X、Y的组成元素是同主族的,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①若已知¥是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若已知II、¥均为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⑵ 如果X、Y的组成元素不同主族时,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①若X组成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时,则X、Y、Z的化学式是:X ________ , Y __________ , Z _________ o②若Y组成元素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时,则V、U的化学式是:U ________ , V __________ 。

③若Z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物质,则反应I的化学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序数之和为33, A、E同主族, B、C、D处于同周期且相邻;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B、E三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A、C、D可以形成的化合物有A CD, CA4CD3等。

化合物A2D2、B2A2和E2D2都含有同种元素形成的共价键;BAq和A 2D分子的电子数相等。

⑴将ACDs的稀溶液和CA3的水溶液混合,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填字母) ______________a pH<7,c(H+)>c(CD3)>c(OH)>c(CA4+)b pH<7,c(CD3*)>c(OH)=c(H+)>c(CA4+)c pH>7,c(CA4+)>c(OH )>c(CD3)>c(H+) (1 pH=7,c(CA4+)>c(CD3)>c(H+)>c(OH)(2)A、D、E与氯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化合物X、Y,组成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 1: 1,其水溶液的酸碱性与CAs水溶液的相同;常温下O.lmol/L的X溶液的pH与O.lmoVL盐酸的pH之和为14,则X、Y的化学式为X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⑶常温下,0.01mol/L的X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 ;相同pH的X、Y溶液,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后,溶液的pH分别为尙、a?,则如_______ a2(填“我的疑问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6答案【知识体系构建】1.铝倒;订第3周期第IIIA族///9硫辺为第3周期第VIA族佝2 8 7氯〜〃/第3周期第VIIA族2.过渡元素包括所有的副族和第VIII族镯系位于第六周期第IIIB族(57号—71号元素)钢系位于第7周期第IIIB族(89号—103号元素)3.第IIA族和第ID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1、11、254.主族元素区别于其他元素的特点是从位置上看,主族是长短周期元素共同构成,副族只由长周期元素构成从结构看,主族元素内层电子处于稳定结构,只有最外层电子参与化学变化,副族全是金属,其最外层只有1-2个电子,往往次外层电子或者部分倒数第3层的电子也不稳定要参与化学变化【跟踪练习1] C 主族元素的判断依据(1)元素能形成+7价的含氧酸及其盐,且有气态氢化物(2)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3・7个电子(3)元素的阴离子与同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合作探究】课题一、C比较元素非金属性、金属性强弱的常见依据I .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1)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2)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4)一般单质还原性越强而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金属性越强(5)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6)元素周期表位置n.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1)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2)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3)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4)一般单质氣化性越强而阴离子还原性越弱,元素的金属性越强(5)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6)元素周期表位置课题二•、B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1)一般地,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3)同一元素:阳离子半径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小,阴离子半径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大,即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跟踪练习21 C课题三、C【能力提升】1.D2.C3. A4.D5.C6. A7. (1) ® 2H2S+O2=2H2O+2S1 ② 2C+SiO2^=^ Si+2CO:(2)① Al H2 Cl2 ® MgO CO2③H2S+C12=2HC1+S1& (1) abd |(2)NaOH NaCIO(3)1x10-1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