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康复评定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1875258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b.png)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
第27页
4、肌张力异常
⑴、肌张力↓时肌肉松驰无力,易受重力影响而下垂, 被动活动时没有抵抗感觉。
⑵、肌张力↑时肌肉发紧发硬,被动活动时有折刀样 或齿轮状抵抗感觉,肌张力↑时有显著姿势异常,如交叉
腿即是双下肢内收肌张力亢进所致 。
⑶、肌强直是肌张力显著亢进并连续存在,类似抽搐, 是重症CP表现,如去大脑强直。
第33页
运动发育评价(PDMS-2)
PDMS-2是专门测试儿童运动发育评 价量表,用于评测儿童运动能力, 并有相配套运动训练方案。
适用范围0~6岁
由6个分测验组成:反射、姿势、移 动、实物操作、抓握、视觉-运动整 合
结果以粗大运动商、精细运动商和 总运动商表示。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
第34页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
第1页
概论
一、定义
脑瘫(cerebral palsy,CP) 指从受孕开始到出生后1年以内各种 原因造成一个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 表现为中枢性运动控制障碍及姿势异 常,可伴有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
语言及 精神行为异常。
。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
第2页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
第22页
脑瘫运动障碍主要特点
肌张力异常 反射异常 姿势异常 运动发育落后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评估
第23页
脑瘫诊疗:
• (1)在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有致脑损伤高危原因。
(2)在新生儿期及婴儿期出现脑损伤早期症状。 (3)有脑损伤神经学异常,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反射异 常。 (4)常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等障碍。 (5)排除其它进行性疾病所致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儿一过性运 动发育滞后。 (6)其它辅助检验有利于早期诊疗,如头部CT、MRI、B超、 EEG、SPECT、脑血流彩色多谱超声、体感诱发电位(SEP)、运 动诱发电位(MEP)等。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评定表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评定表](https://img.taocdn.com/s3/m/3c95d18d011ca300a7c39088.png)
非对称性颈紧张反射
0~6个月
小儿平躺,头保持中立,手脚伸直,然后将头扭向一侧
与脸部同侧之手脚伸直,对侧手脚屈曲
对称性颈紧张反射
0~6个月
小儿四肢跪地或趴于医者膝上,然后将小儿的头向下压
小儿姿势如上,将头部往上抬起
手部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腿部伸直或伸肌张力增高,
2
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大部分ROM内均有阻力,但仍可以活动
3
肌张力中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有阻力,活动比较困难
4
肌张力高度增加,患侧肢体僵硬,阻力很大,被动活动十分困难
临床痉挛量表(CSS)
项目
0
2
4
6
8
踝跖屈肌群肌张力
无阻力
阻力减低
正常阻力
阻力轻到中度增加
阻力重度增加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评定表(总3页)
反射
正常持续时间
刺激
反应
吮吸反射
0~3个月
把指头放入小儿口中
唇颚出现吮吸动作
握持反射
0~3个月
将手指或适合之物体放于小儿掌心靠内侧处
手指屈曲紧握物体,头部偏移至身体正中
格兰身体侧弯反射
0~2个月
摩擦背部脊柱
身体向刺激的一侧弯曲
拥抱反射
0~6个月
小儿平躺,将头及上半身扶起,然后突然放手使头部后掉
手臂伸直或伸肌张力增高,腿部屈曲或肌张力增高
紧张性迷路反射
0~4个月
小儿仰卧,头正中,手脚伸直,使其头部轻度后仰
俯卧,使其头部前屈
全身肌张力同时增高
全身肌张力同时增高
翻正反射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与训练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与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698fec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4.png)
行为疗法
采用行为疗法,如奖励制度、模仿 学习等,改善患儿不良行为。
家庭参与
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患儿的康复 训练,提高家庭整体应对能力。
家庭环境优化建议
01
营造温馨氛围
创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 使患儿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支持
。
02
合理安排生活空间
根据患儿需求,合理规划家庭 空间,提供适宜的生活和康复
评估方法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量表评估、影像学检查、电生理检查等。医生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评估目的选择合适 的评估方法。
个体化调整方案制定
调整依据
根据长期随访和效果评估的结果,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儿 的病情变化和康复效果,为制定个体化调整方案提供依据 。
调整内容
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医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调整方案, 包括调整康复训练的强度、频率、方式等,以及调整药物 治疗的方案和剂量等。
促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帮助患儿掌握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 、进食、洗漱等。
训练方法和技巧
01
02
03
运动疗法
包括物理疗法、按摩、体 操等,以改善肌肉紧张度 、增加关节活动度和提高 运动协调性。
作业疗法
通过设计各种作业活动, 让患儿在参与过程中提高 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 能力和认知能力。
语言疗法
针对语言障碍的患儿,进 行语言训练、发音练习和 口语表达训练。
训练注意事项
安全性
在训练过程中要确保患儿的安全,避免 发生意外伤害。
循序渐进
训练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 原则,逐步增加训练难度和强度。
家庭参与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患儿的康复训练,提 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定期评估
(完整)脑瘫儿童康复评估量表
![(完整)脑瘫儿童康复评估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8d1ed8b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b.png)
神经系统评定表检查者签名:上肢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颈及躯干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下肢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注:M P二二趾间关节肌张力评定(改良Ashworth)上肢关节活动度评价记录表注:1.MP二掌指关节,PIP二近端指间关节,DIP二远端指间关节2。
因痉挛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在角度后用“S”表示,因疼痛导致活动受限在角度后用“P”表示。
颈、躯干及下肢关节活动度评价记录表注:1.MP二掌指关节,PIP二近端指间关节,DIP二远端指间关节2.因痉挛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在角度后用“S”表示,因疼痛导致活动受限在角度后用“表示。
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价表构音器官结构与运动功能的主观评估:构音器官结构与运动功能的客观评估:口腔轮替运动速率情况:汉语构音能力测验汉语构音清晰度(%):%)声调清晰度:韵母清晰度:声母构音清晰度:汉语构音清晰度相对年龄:汉语构音能力测验记录表出生年月:评估日期:记录说明:正确“歪曲:遗漏替代:实发音的拼音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本测试采用4级计分评定:0分:完全不能做1分:开始做(完成不到10%)2分:部分完成(完成10%——99%)3分:全部完成计分方法如下:A:卧位和翻身项目部分/51X100二%B:坐位项目部分/51X100二%C:爬和跪项目部分/51X100二%D:站立项目部分/51X100二%E:走、跑、跳项目部分/51X100二%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定结果:原始分标准分1.前庭失调(大肌肉及平衡)2.触觉过分防御及情绪不稳3.本体感失调(本体感不佳,身体协调不良)4.学习能力发展不足或协调不良5.大年龄的特殊问题感觉统合综合评定:属感觉统合度失调。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与训练ppt课件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与训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c120807f1922791788e831.png)
康复评定
• 运动发育:粗大运动、精细运动 • 肌张力:反映神经系统成熟和损伤程度 • 关节活动度 • 姿势与平衡能力 • 手-眼协调能力 • 步态和行走能力 • 言语功能:词语理解能力评估、构音能力评估 •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表 •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反射活跃,可引出踝阵挛和阳性Babinski征。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与训练
脑瘫分类
按运动障碍性质可分为
• 痉挛型 • 手足徐动型 • 共济失调型 • 弛缓型 • 混合型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与训练
痉挛型
• 最常见的类型,占70%—80%。 • 患儿主要表现为:
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运动时肌肉僵硬, 主动或被动活动困难,并由此导致身体长期处 于异常姿势,易出现关节的挛缩和变形。头颈 控制发育延迟;长坐位时躯干前屈、双下肢屈 曲;常采取“W”样坐姿,并像兔子样跳跃前 移。站立时躯干前屈,双足尖着地。步行时出 现双下肢交叉样剪刀式步态。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与训练
康复治疗的目的
• 脑瘫现在尚无有效的病因治疗,康复治疗的目的 是减轻致残因素所造成的后果,尽量提高患儿的 运动、生活自理、言语和认知能力,争取达到生 活自理和能够接受正常的教育或特殊教育,为将 来参与社会活动,劳动和工作奠定基础。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与训练
总 原则
• 早期发现,早期康复治疗,争取达到最理想效果。 • 康复治疗要与游戏玩耍相结合、与教育相结合。 • 康复治疗要与有效药物和必要手术相结合。 • 中西医结合,如中医针灸、按摩、中药等。 • 采用综合手段,全面康复。 • 康复训练内容要个体化。 • 康复训练患儿的同时与培训家长相结合。 • 康复训练要长期坚持。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与训练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教学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3a10bb0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2.png)
3
与家庭紧密合作
与孩子的家人密切合作,以持续优化康复治疗效果
康复评教的案例分析和成功实践Fra bibliotek案例分析
阐述儿童康复的典型案例,并对康复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借鉴。
成功实践
分享儿童康复过程中的成功案例,并介绍成功 的康复治疗方法和康复功效。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教学
脑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本次演讲将介绍小儿脑瘫的康复评估和教 学方法,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家庭和专业人士。
脑瘫的分类和症状
痉挛型
肌肉痉挛,身体僵硬,动 作迟缓
运动不协调型
手部或腿部动作不协调, 走路时容易摔倒
混合型
以上两种类型的组合,症 状较为复杂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估方法
1
日常生活表现
评估通过基本活动(如穿衣或饮食)
自主运动评估
2
的完成度
评估孩子的主动运动表现
3
康复模式评估
根据孩子的天赋和倾向性选择不同的 康复模式
康复治疗的目标和原则
1 改善功能
帮助孩子改善运动和社 交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 全面康复
综合考虑孩子的生长和 家庭环境,进行全面性 治疗
3 定期评估
定期跟踪康复效果并即 时调整治疗方案
小儿脑瘫的康复教育方法
感官刺激
运用不同的儿童玩具和背景音 乐刺激孩子的感觉器官
康复运动
专业帮助孩子进行正确康复运 动,以促进身体的发育和生长
娱乐活动
利用游戏化的方式,让孩子在 娱乐中进行身体的锻炼
康复评估和教学中的关键技巧
1
创造积极氛围
通过互动和表扬来增强孩子的康复信心
2
使用促进康复的道具
充分利用玩具和道具来促进孩子的康复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
![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ea3702b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d.png)
小儿脑瘫使儿童面临许多困难,但康复评定可以提供重要的指导。本次演示 将为您介绍小儿脑瘫的分类、评估工具、康复目标和常规护理。
脑瘫的定义和症状
1 定义
脑瘫是一组神经系统疾 病,会影响运动能力和 姿势控制。
2 症状
症状包括肌肉僵硬或松 弛、肌肉协调障碍、视 觉障碍、听力障碍和发 育迟缓。
Case 2
4岁的男孩,病损主要在足部。 他通过运动训练和治疗捆绑, 学会了独立行走和跑步。
Case 3
6岁的女孩,病损主要在口腔、 舌头和听力。她接受了口腔、 语言和听力治疗,现在可以和 家人和同龄人交流。
小儿脑瘫的预防与常规护理
1 预防
孕期饮食、避免危险因素(如毒品和过度饮酒)。
2 护理
营养均衡、按时就医、提供社交和情感支持、关注心理健康。
3 发病原因
引起脑瘫的原因包括脑 损伤、胎儿期感染、氧 供应不足和基因突变等。
小儿脑瘫的分类
痉挛型
这是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肌肉紧张和僵硬。
非痉挛型
包括扭曲型、运动不协调型和混合型。
四肢瘫痪和四肢瘫痪复合型
这是脑瘫的另一种分类方式,涉及到四官运动的不同水平。
小儿脑瘫的评估工具
1
Gross Motor Function
2
Measure
评估运动功能水平和变化,适用于2-
12岁儿童。
3
运动发育筛查
早期发现儿童的风险和障碍。
Manual Ability Classification System
适用于2-18岁儿童,评估手部能力。
小儿脑瘫的康复目标
运动
提高肌肉力量和柔性,增进 平衡和协调。
语言
儿童脑性瘫痪康复 康复评定 康复课件
![儿童脑性瘫痪康复 康复评定 康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05540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7.png)
➢(3)肌张力评定 ➢1)肌张力评定分类表:肌张力表现形式有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和运动性肌张 力。脑瘫患儿由于反应过激或过迟而出现肌张力过高或过低,评定指标量化比较困难, 年龄小的患儿常做以下检查(表28-2)。
➢(4)关节活动度评定:脑瘫患儿应在被动运动下进行对关节活动范围 的测定。当关节活动受限时,还应测定主动运动的关节活动范围,并与 前者相比较。 ➢决定活动度的因素有:关节解剖结构的变化,产生关节运动的原动肌( 收缩)肌张力,与原动肌相对抗的拮抗肌(伸展)肌张力。 ➢测量可采用目测,但准确的测量多使用量角器。脑瘫易发生挛缩,患儿 容易出现关节的变形。变形后容易造成肢体的形态变化,因此还要注意 测量肢体的长度以及肢体的周径。
儿童脑性瘫痪康复
康复评定
一、康复评定目的
1.详细了解患儿功能障碍的性质、程度和影响范围。 2.详细了解患儿发育程度和发育障碍的状况以及发育障碍对患儿功能障碍的影响。 3.对患儿身体功能状况、家庭和社会环境情况进行收集,掌握患儿功能障碍的特点 ,为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判定治疗效果等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4.为判定残疾等级提供依据。 5.为享有平等权利、义务及参与社会活动提供客观依据。
➢8.感知认知评定 感知觉检查按一般临床方法进行,而认知等高级脑功能障碍因脑瘫患儿往
往年龄小,加之伴有智力障碍,检查起来困难,准确性差,所以一般只做智力评定,不再详细
检查。 9.言语功能评定 小儿的言语是随着发育的成长逐步达到完善的,在言语评定之前需要掌握小 儿言语发育规律。脑瘫患儿言语功能障碍主要为语言发育迟缓和运动性构音障碍。
二、评定内容 1.身体发育程度评定 2.运动功能评定 ➢ (1)运动功能发育评定 ➢1)全身粗大运动的发育 ➢2)精细运动的发育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标准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fc65ec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e.png)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标准
一、神经学检查
1.观察小儿的神经反射情况,包括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等。
2.观察小儿的肌张力、肌力、腱反射等运动功能情况。
3.观察小儿的皮肤、指甲、毛发等营养状况,以及神经系统的病理症状。
二、运动功能评估
1.观察小儿的运动发育情况,包括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
2.评估小儿的平衡能力、协调性和灵活性等运动素质。
3.评估小儿的步行能力、步态和姿势等。
三、姿势评估
1.观察小儿的姿势是否稳定,是否出现异常姿势。
2.评估小儿的肌张力是否正常,是否有肌肉痉挛或松弛的情况。
3.评估小儿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是否正常。
四、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1.评估小儿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进食、穿衣、洗漱等。
2.评估小儿的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等。
3.评估小儿的言语表达和沟通能力等。
五、智力评估
1.使用智力测试工具评估小儿的智力水平,如语言能力、记忆能力、注意力等。
2.观察小儿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等高级认知功能。
3.了解小儿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等。
六、情绪行为评估
1.观察小儿的情绪表现,如是否稳定、愉快,是否有焦虑、抑郁等情况。
2.评估小儿的行为表现是否正常,如是否有攻击性行为、自闭性行为等。
3.了解小儿的生活规律和睡眠情况等。
七、发育水平评估
1.根据小儿的年龄和生长发育特点,评估其身体发育情况,如身高、体重、头围等。
2.评估小儿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如心肺功能、消化功能等。
3.了解小儿的免疫系统和营养状况等。
脑瘫儿童康复评估的内容,程序与方法
![脑瘫儿童康复评估的内容,程序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e755b2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5.png)
脑瘫儿童康复评估的内容、程序与方法一、引言脑瘫儿童康复评估是针对脑瘫儿童进行的一项全面的评估过程,旨在了解他们的身体、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能力状况,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瘫儿童康复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二、评估内容1. 运动功能评估:评估脑瘫儿童的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包括肌肉力量、关节活动范围、姿势控制等方面的评估。
2. 语言和交流能力评估:评估脑瘫儿童的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和交流技能,了解他们的语言障碍程度和类型。
3. 感知和认知能力评估:评估脑瘫儿童的感知觉、记忆、注意力、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状况。
4. 情绪和社会适应能力评估:评估脑瘫儿童的情绪状态、社交技能、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状况,了解他们的情感和社会适应性。
5. 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评估脑瘫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进食、穿衣、洗漱等方面的能力,为他们制定生活技能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三、评估程序与方法1. 收集基本信息:通过与家长或监护人交流,了解脑瘫儿童的病史、病因、治疗经过等方面的信息,为后续评估提供参考。
2. 进行功能评估:采用观察法、评定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对脑瘫儿童的各项功能进行评估,记录评估结果。
3. 制定康复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明确康复目标和方法,为后续的康复训练提供指导。
4. 实施康复训练:根据康复计划,对脑瘫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提高他们的各项功能和能力。
5. 定期评估进展: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定期对脑瘫儿童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康复计划和方法,确保康复训练的有效性。
四、评估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脑瘫儿童的日常表现和行为,了解他们的功能状况和发展趋势。
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儿童的真实情况。
2. 评定法:采用一系列标准化的评定工具和方法,对脑瘫儿童的各项功能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评估结果。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b70ba13ff00bed5b9f31db1.png)
小儿脑性瘫痪的全面评定康复中心在对脑瘫患儿实施康复治疗措施之前,要进行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是康复医学中的一项重要手段。
由于康复的对象是脑瘫患儿及其功能障碍,康复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儿的功能,因此康复评定不是寻找疾病的原因和进行诊断,而是通过徒手或使用仪器的一系列测量评估来客观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转归等,为制定科学的康复治疗计划打下牢固的基础。
评定至少应在治疗前、中、后各进行1次,根据评定的结果制定、修改康复治疗计划并对康复治疗效果做出客观评价。
全面评定的内容一般包括:小儿体格发育状况、神经发育综合评定、神经肌肉基本情况评定(包括肌张力及痉挛程度、肌力及瘫痪程度、原始反射和自动反应评定、运动的协调性等)、肢体功能评定(包括姿势及平衡能力评定、步行能力及步态评定)、智力评定、适应性行为评定、言语功能评定、综合功能评定、感知觉评定、口腔运动功能评定、功能独立性评定等,以上内容都应由相关专科人员做出详细评定。
1 全面评定的内容1.1 运动功能评价方法小儿运动功能评价方法在80年代后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目前尚缺乏公认的评价标准。
运动发育落后是脑瘫运动障碍的主要表现之一,脑瘫治疗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患儿潜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恢复和促进随意运动功能的发展,故如何判断患儿能否独立完成其运动功能显得十分重要。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是用来评价脑瘫患儿在康复治疗中大运动功能状态改变的一种极有价值的评价法。
它较敏感,能说明康复治疗的效果,不仅适用于脑瘫患儿,也适用于其他瘫痪患儿在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评价,解决了以往对脑瘫患儿疗效判断上的争议,它在国外已较为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能定量测量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状况、随时间出现或由于干预而出现的运动功能改变,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适合在临床康复中应用(具体请见附表)。
1.2 重度脑瘫疼痛评定量表由于重度脑瘫患儿有运动功能损害,很多不能口头表达疼痛的程度,因此进行疼痛程度的评定非常困难,并且使用非词语性的评定量表非常必要。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b4da963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1.png)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是评估儿童脑瘫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康复潜力的过程。
康复评定旨在确定儿童脑瘫患者当前的功能水平、康复需求和康复目标,以便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
1. 神经系统评估:评估儿童的神经系统功能,包括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协调能力等。
2. 运动功能评估:评估儿童的肌力、肌肉张力、关节活动度等,以确定运动功能的受损程度。
3. 活动和参与评定:评估儿童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个人自理能力、移动能力、社交能力等。
4. 专业评估:由不同专业的康复师进行评估,例如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等,以评估儿童在各个领域的康复需要。
5. 家庭评定:评估儿童脑瘫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支持资源,以确定家庭在康复过程中的角色和需求。
综合以上评估结果,康复师可以确定儿童脑瘫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康复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康复师还可以根据小儿脑瘫患者的康复潜力和康复评定结果,向家长提供康复建议和指导,帮助儿童脑瘫患者实现尽可能高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水平。
脑瘫儿童康复评估的内容,程序与方法
![脑瘫儿童康复评估的内容,程序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7eb26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1.png)
脑瘫儿童康复评估的内容,程序与方法
脑瘫儿童康复评估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长期功能评估:评估儿童的日常生活技能、运动能力、协调性、平衡能力、灵敏度等方面的功能水平。
2. 运动功能评估:评估儿童的肌肉力量、肌肉张力、主动关节活动度、肌肉协调性、步态等方面的运动功能。
3. 神经系统评估:评估儿童的感觉功能,包括触觉、运动感知、空间定位、身体知觉等方面。
4. 认知功能评估:评估儿童的智力、学习能力、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等认知功能。
5. 语言和沟通能力评估:评估儿童的语言理解、表达能力以及非语言沟通方式,如手势、表情等。
6. 心理社会评估:评估儿童的情绪、社交能力、自理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等心理社会方面的表现。
脑瘫儿童康复评估的程序与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收集病史资料:了解儿童的疾病史、治疗经历、家族史等背景信息。
2. 观察与检查:通过观察儿童的日常行为、姿势、动作等,并
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以评估儿童的功能和运动能力。
3. 使用评估工具:根据需要,医护人员可以使用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如运动测量、功能评估表格、智力测验等,来量化评估儿童的功能水平。
4. 进行综合评估:将收集到的观察和评估结果进行整合分析,综合评估儿童的康复需求和康复潜力。
5. 制定康复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明确康复目标和相应的康复措施。
6. 跟踪和评估:定期进行康复效果的跟踪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计划,以保证康复效果的最大化。
需要注意的是,脑瘫儿童康复评估应由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并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和康复计划制定。
脑瘫的康复评定内容
![脑瘫的康复评定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4b160a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4.png)
脑瘫的康复评定内容脑瘫的康复评定内容引言: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它是由早期大脑损伤引起的一种运动和姿势障碍。
康复评定对于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至关重要,它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功能状况、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以及监测康复进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脑瘫的康复评定内容,从不同角度分析评定的标准和方法。
一、评定内容的基本要素1. 临床评估:临床评估是康复评定的基础,通过医生的观察和患者的自述来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临床评估包括疾病诊断、功能状况评估、病程分析等内容,为后续康复评定提供重要参考。
2. 运动功能评估:脑瘫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是其主要特征之一。
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包括运动测验、步态分析、平衡测试等。
这些评估内容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运动能力、运动模式和困难,并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3. 智力和认知评估:脑瘫患者的智力和认知发展常常受到影响。
康复评定中的智力和认知评估可以通过智力测验、学习和记忆能力测试等方法进行。
这些评估内容有助于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认知支持,并促进其综合发展。
4. 社交和情感评估:脑瘫患者的社交和情感发展也需要被重视。
康复评定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行为等方式评估患者的社交能力、情感状态和适应能力。
这些评估内容有助于了解患者在社交环境中的困扰和需求,并为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交训练提供指导。
二、康复评定的方法和工具1. 标准化评定工具:康复评定中常常使用标准化评定工具来收集客观数据和量化评估结果。
运动功能评估常采用的工具包括综合运动功能量表(GMFM)、爱德华兹运动障碍量表(EADL)等。
这些工具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有助于评估和比较患者在不同领域的功能状况。
2. 观察和记录:观察和记录是康复评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康复医生应通过观察患者的动作、姿势、肌张力等特征来了解其康复需求和进展。
记录患者的病史、治疗方案和康复活动等信息也很重要,有助于康复评定的综合分析和回顾。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评定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8349864c1c708a1294a4403.png)
2、足阳明胃经: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 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 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 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 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 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 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重点穴位: 1、阳陵泉(足少阳胆经,筋会) 定位: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
一、痉挛性脑瘫具体经络及穴位
(一)、背部七部推拿
具体手法:背部手法有七步:一揉,二提,三分, 四点,五按,六拿揉,七揉臀点环跳。
头背手法俯卧位:点揉百会、四神聪,足运感与平 衡区,语言、枕后边缘叶,拿揉颈后两侧旁,三指并 拢叩督脉,身柱、至阳、命门穴,振奋督阳效勘夸。
重点经络: 1、督脉: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下出会阴,
康复评定。
2
2、脑瘫西医诊断标准: 脑瘫诊断的必备条件:①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持续存在;②
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③反射发育异常(原始反射延迟消失, 保护性伸展反射延迟出现,平衡反应/倾斜反应延迟出现, 锥体系损伤可出现病理反射、牵张反射亢进及踝阵挛等); ④肌张力及肌力异常。 脑瘫诊断应满足上述所有四项必备条件。脑瘫的异常运动模 式是持续存在的,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反射发育异常说明 脑损伤发生于发育中的脑,是脑瘫的特征。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 2、膻中(任脉) 定位:上腹部,横平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上 主治:胸闷,气短,咳嗽,胸痛,心悸,心烦;产妇 乳少,乳腺炎;噎膈,呕吐 3、神阙(任脉;禁刺,宜灸) 定位:在脐区,脐中央 主治:腹泻,久泻,脱肛,痢疾,水肿;虚脱,厥证, 角弓反张,风痫 4、阴陵泉(足太阴脾经) 定位: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凹陷 中。 主治:腹胀,黄疸,泄泻;阴茎痛,遗精,妇人阴痛, 带下,小便不利或失禁;水肿;膝痛 5、三阴交(足太阴脾经,足三阴交会穴;孕妇慎用) 定位:小腿内测,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后缘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0339337b9f3f90f77c61b10.png)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小儿脑瘫康复训练前、后的重要工作- 康复评定知识一、为什么要对小儿脑瘫进行康复评定脑性瘫痪因其类型受损部位不同而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即使是同一个人处于不同年龄阶段而表现各异。
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评估是了解患者目前存在问题的主要手段为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打下了科学基础。
也为治疗目标的拟订与修正提供了依据。
因此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以前必须对各项功能进行评估。
在诊断方面根据出生前出生过程中或出生后有CP 等危险因素的如缺氧早产窒息等存在出现了不正常的运动模式及姿势及时常伴有言语感知智力等障碍排除其它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一时性运动发育滞后即可作初步诊断。
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可探索病因并对判断预后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
二、评定前要了解脑瘫的分型吗是的。
从分型中可以明了其病变部位大体在哪里。
一痉挛型早常见全身肌张力明显增高原始反对持续存在全身“僵硬”主要病变在锥体束。
二手足徐动型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变化不定有不随意运动病理反射一般为阴性病变在基底核三共济失调型少见主要表现为平衡协调性差意向震撼主要病变在小脑。
四弛缓型以肌张力低下为主。
五混合型以上任何二型或二型以上的症状混合出现。
如果按肢体障碍情况可分为单瘫双瘫截瘫三肢瘫四肢瘫。
临床上以四肢瘫和双瘫为多见。
但这种“瘫” 并不是不能动而是动得不好是有障碍的“瘫痪” 。
三、怎样对功能障碍进行评定共进行六个方面的评定如体格发育障碍评定、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特殊感觉障碍的评定、言语障碍、智力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
由相关专业人员进行。
一). 体格发育障碍的评定通过对患儿体格发育的评定可以看出患儿比同年龄小儿发育差别的程度和发育滞后的时间明确是否有畸形挛缩等情况。
小儿体重估计出生前半年体重KG = 出生体重+月龄*0.7 出生后半年体重KG = 出生体重+6*0.7+(月龄- 6)*0.52 岁以上体重KG = 年龄*2+8 其个体差异不应超过平均数+/-1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
小儿脑瘫康复训练前、后得重要工作—--—康复评定知识
一、为什么要对小儿脑瘫进行康复评定
脑性瘫痪因其类型受损部位不同而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即使就是同一个人处于不同年
龄阶段而表现各异。
对患者进行系统得康复评估就是了解患者目前存在问题得主要手段为康复治疗计划得制定打下了科学基础。
也为治疗目标得拟订与修正提供了依据。
因此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以前必须对各项功能进行评估。
在诊断方面根据出生前出生过程中或出生后有CP等危险因素得如缺氧早产窒息等存在出现了不正常得运动模式及姿势及时常伴有言语感知智力等障碍排除其它疾病所致得中枢性瘫痪及一时性运动发育滞后即可作初步诊断。
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可探索病因并对判断预后可能有一定得参考价值但不能作为诊断得依据。
二、评定前要了解脑瘫得分型不就是得。
从分
型中可以明了其病变部位大体在哪里。
一痉挛型早常见全身肌张力明显增高原始反对持续存在全身“僵硬"主要病变在锥体束。
二手足徐动型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变化不定有不随意运动病理反射一般为阴性病变在基底核。
三共济失调型少见主要表现为平衡协调性差意向震撼主要病变在小脑、四弛缓型以肌张力低下为主。
五ﻩ混合型以上任何二型或二型以上得症状混合出现。
如果按肢体障碍情况可分为单瘫双瘫截瘫三肢瘫四肢瘫、临床上以四肢瘫与双瘫为多见。
但这种“瘫”并不就是不能动而就是动得不好就是有障碍得“瘫痪”。
三、怎样对功能障碍进行评定共进行六个方面得评定如体格发育障碍评定、运动功能障碍得评定、特殊感觉障碍得评定、
言语障碍、智力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得评定、由相关专业人员进
行。
一)。
体格发育障碍得评定
通过对患儿体格发育得评定可以瞧出患儿比同年龄小儿发育差别得程度与发育滞后得时间明确就是否有畸形挛缩等情况。
小儿体重估计出生前半年体重KG =
出生体重+月龄*0.7
出生后半年体重KG =出生体重+6*0.7+(月龄-
6)*0。
52岁以上体重 KG=年龄*2+8
其个体差异不应超过平均数+/—
10%、二)运动功能障碍得评
定 1 运动发育障碍得评定
正常小儿得运动与姿势发育有一定时间与顺序如2-3个月时卧位能抬头4-5个月能主动伸手触物两手各握一玩具。
6-7个月能单手或两手支撑坐起。
8-10个月能爬、1岁能独自站立1岁-1岁半能独走、2岁会跑、3岁会骑三轮车。
4岁能爬梯子。
脑性瘫痪者在以上年龄阶段一般达不到正常小儿或表现为主动活动减少。
2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得评定
人体肌肉与肌群一直存在着持续得肌张力活动、正常情况下肌张力得变化就是有限度得否则人体就丧失了运动得可能性、脑瘫者肌张力机制受到损伤。
学儿由于反应过激或过迟而表现出肌张力过高或过低得状态、这便决定了对患儿肌张力评估得重要性。
肌张力得异常又对关节活动度发生影响。
肌张力增高时对关节活动产生较大得抵抗感。
肢体摆动幅度小关节伸屈受限反之肌张力降低时活动关节无抵抗等肢体摆动幅度大关节屈伸过度此外可通过以下关节活动度间接了解肌张力得情况。
小儿取仰卧位头与身体居中A内收角患者两下肢伸直
外展至最大限度两大腿间得夹角
B月国窝角将小儿一侧下肢拉直抬高屈髋关节大腿与小腿在间得夹角足背屈角尽量被动背曲踝关节足背与小腿间得角度D 足跟耳试验牵拉患儿一侧足使尽可能向
同侧耳部靠拢足跟与臀部连线与桌面形成得角度。
正常小孩得关节活动度关节活动度内
收角腘窝角足背
屈角
1—3月 40—80 80-1
00
60—
70
4-6月 70-
110
90-1
20
60
-7
0
7-9月
100-
140
110-16
0
60-7
10—12月1
30-150150-170 60—
70
3协调功能与精细动作得评定通过对患儿协调功能及精细动作得评定可了解四肢得
共济活动协调能力及手指基本功能状况。
较常用有以下几种方法
A 指一鼻试验小儿在任何体位将臂伸直再用食指触鼻尖。
有共济失调时难以准确完成
B 对指试验任何体位患者用拇指与其余指依次对指有共济失调时难以准确完成
C 轮
臂动作快速反复作前臂得旋前旋后动作有共济失调时难以准确完成
4 原始反射与自动反应得评定这一评定非常重要通过检查可判断神经发育与
动作发育水平就是指导训练得依据A 原始反射评定
a. 紧张性迷路反射头取正中位上下肢伸展仰卧位时头后仰全身伸肌张力增高呈“伸展模式” 俯卧位时头前曲四肢屈曲全身屈肌张力增高呈“屈曲模式”则为阳性3-4月消失。
持续阳性可阻碍小儿正常得运动发育
b. 紧张性颈反射TNR
ATNR 仰卧头居中四肢伸直将小儿头转向一侧。
阳性表现为面朝向侧肢体伸展枕
向侧屈曲。
3-4月消失STNR 俯卧头颈尽量前屈与背伸前屈时上肢屈曲下肢伸展背伸时上肢伸展下
肢屈曲则为阳阴性、5个月左右转阴。
若TNR持续存在则可影响小儿四肢运动发育平衡能力及抬头。
c. 握持反射刺激患儿手掌侧引起小儿手指迅速屈曲紧握该反射2—3个月消失。
d. 交叉伸展反射仰卧头居中让一侧下肢屈曲后伸展阳性表现为另一侧下肢则与之相反该反射1—2个月消失。
B 自动反应评定
自动反应评定包括翻正反应平衡反应及保护性伸展反应翻正反应又称调正反应就是小
儿头与身体位置在空间发生变化时小儿头颈躯干与肢体立即
恢复到正常姿势与体位得反应它包括颈旋转翻正反应迷路立直反应及躯干翻正反应等平衡反应包括倾斜反应坐位反应立位平衡反应。
可通过FUGL—MEYER评定法了解患者得平衡反应能力
保持性反应抱住小儿腋下使她向高处向下接近桌面小儿出现双上肢支撑床面反应该反应于6个月出现。
5. 肌力评定对不同年龄阶段得患者,肌力评定得要求不尽相同,发育前期,患者主动运动较少,对其进行
肌力评定,其治疗意义不大,但当患者会坐爬,甚至会站,走路对其进行肌力评定有重要得实
用价值。
6.步态分析
对有行走能力但异常步态者必须进行步态分析,通过步态分析得揭示异常得性质与程度为进行行走功能评估与矫正提供必要得依据、
脑瘫病人得异常步态最常见有由于痉挛引起得剪刀步态,垂足(划圈)步态,及各种肌无力步态如臂中肌,臂大肌步态等。
三)。
特殊感觉障碍得评定
1. 视觉障碍得评定可以粗略得检查就是否有斜视,
弱视,散光视神经萎缩等
2. 听觉障碍得评定可利用视听反射了解患者
听觉,听力等就是否有问题.
3。
触觉障碍得评定可触摸患者身体某些部位如口唇手掌等以了解
患者反应就是否过敏或迟钝
四。
)言语功能评定CP患者得言语功能障碍有1、发音障碍患者头部变化多,有些不能控制呼吸,出现发声
困难
;2。
共鸣障碍多由于发音器官痉挛及言语中枢受损引起;
3。
语言发音迟缓主要为智力迟缓所致五.)智力评估
CP 者有些智力正常,其中有些就是高智能儿,对有些不正常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智力测验,个人既往史,作业评定,现场观察,家长或老师介绍情况等、
六)。
ADL评估(专用量表) A:独立完成B:少量帮助C:大量帮助D:完全帮助E:能F:部分能G:不能
四、如何进行治疗与训练以后得疗效评估疗
效评估可利用上表进行方法如下
根据学儿障碍与困难在上表各项中确定应训练项目对其进行初中末期评估记分。
训练效果=末期估分—初期估分*100%初期估分显效训练效果大于15%
有效训练效果大于1%-14%
无效训练效果无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