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挫折中成长
挫折教育的好处和意义
![挫折教育的好处和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5b1c2e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0.png)
挫折教育的好处和意义挫折教育是指通过让孩子经历一些挫折和失败,让他们从中学习并成长的一种教育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挫折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育者的重视,因为它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挫折教育的好处和意义。
1.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挫折教育能够让孩子们在失败和挫折中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安慰,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当孩子们经历了一些挫折和失败后,他们会更加珍惜成功的机会,更加努力地去争取成功。
同时,他们也会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困难。
2.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挫折教育能够让孩子们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孩子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需要自己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依赖于他人。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加独立自主地生活和工作。
3.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挫折教育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当孩子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需要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和创新思路,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加成功。
4. 帮助孩子们学会接受失败挫折教育能够让孩子们学会接受失败和挫折。
在现代社会中,成功和失败都是常态,而孩子们需要学会接受失败和挫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当孩子们经历了一些挫折和失败后,他们会更加理解成功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成功的机会。
5. 帮助孩子们学会合作挫折教育能够让孩子们学会合作和团队精神。
当孩子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能够更好地学会合作和团队精神,从而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加成功。
挫折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它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注重挫折教育,让他们从中学会成长和进步。
挫折教育的好处
![挫折教育的好处](https://img.taocdn.com/s3/m/04e8a40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f.png)
挫折教育的好处
在人生中,每个人都会面临挫折,无论在工作上、学习上或是个人生活中。
而挫折教育,是一种通过让孩子们面对不同程度的挫折来帮助他们成长和进步的教育方式。
虽然这种教育方式可能会让孩子们感到沮丧和失望,但它也有很多好处。
1. 增强抗挫能力
挫折教育可以增强孩子们的抗挫能力。
孩子们在面对挫折时,往往会感到失望和沮丧,但如果他们能够逐渐习惯并接受挫折,就可以变得更坚强和有信心。
当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面临困难时,他们可以更加有效地应对挑战。
2. 培养自我意识
挫折教育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自我意识。
当孩子们面对挫折时,他们会开始思考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这有助于他们反思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3. 培养创新思维
挫折教育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
在面对挫折时,孩子们会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创新思维的体现。
通过挫折教育,孩子们可以学会不断地尝试和创新,从而成为未来的创新者。
4. 促进情感发展
挫折教育还可以促进孩子们的情感发展。
当孩子们面对挫折时,他们往往会感到孤独和无助,但如果他们能够得到关爱和支持,他们就可以更好地应对挫折。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在情感上得到成长,还可
以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
总之,挫折教育虽然可能会给孩子们带来一些痛苦,但它也能够帮助他们成长和进步。
通过挫折教育,孩子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抗挫能力、自我意识、创新思维和情感发展,从而成为未来的领袖和创新者。
怎样帮助孩子应对遇到的挫折心得和感悟
![怎样帮助孩子应对遇到的挫折心得和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ddb3385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4.png)
怎样帮助孩子应对遇到的挫折心得和感悟挫折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挫折。
如何帮助孩子应对遇到的挫折,是每个家长都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在我多年的教育经验中,我总结出一些心得和感悟,希望能对其他家长有所帮助。
我们要教会孩子正确看待挫折。
挫折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我们要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重要的是如何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
只有经历了挫折,孩子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己的能力。
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坚韧精神。
面对挫折时,孩子可能会感到沮丧和无助。
这时,我们要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知道我们相信他们能够克服困难。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来激励孩子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
我们要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他们可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能解决问题。
这时,我们可以和他们一起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孩子主动寻求帮助,不要把困难都放在自己的肩上。
我们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情绪。
面对挫折,孩子可能会感到愤怒、悲伤或沮丧。
我们要告诉他们,这些情绪是正常的,但不能让情绪左右自己的行动。
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比如深呼吸、找人倾诉等,帮助他们平复情绪,重新调整心态。
我们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挫折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我们要告诉孩子,他们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成绩或者成就,而是取决于他们的品德、人格和行为。
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孩子才能更好地应对挫折,保持内心的坚定和自信。
帮助孩子应对遇到的挫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
我们要教会孩子正确看待挫折,培养他们的坚韧精神,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情绪,同时给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面对挫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断成长和进步。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应对挫折,成为坚强而自信的人。
培养孩子的逆商的方法
![培养孩子的逆商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221ba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3.png)
培养孩子的逆商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逆商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概念。
逆商指的是一个人在面对挫折、压力和困难时的应对能力。
逆商高的人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更容易取得成功。
因此,培养孩子的逆商已经成为了现代家长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商呢?以下是一些方法:
1. 让孩子面对挫折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这是无法避免的。
家长应该让孩子面对挫折,而不是为他们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逆商。
2.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逆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
当孩子面对挑战时,他们会更有信心去应对。
3. 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是逆商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与人交流,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挑战。
4. 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是逆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让他们学会冷静思考。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挑战。
5.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逆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尝试新事物,让他们学会创新。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挑战。
培养孩子的逆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家长应该从孩子的成长环境、教育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入手,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提高逆商。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取得更好的成就。
鼓励孩子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
![鼓励孩子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https://img.taocdn.com/s3/m/5427c88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3.png)
鼓励孩子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面对挫折和困难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然遇到的挑战,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扮演起引导孩子面对挫折和困难的角色。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鼓励孩子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有效方法。
一、传递积极向上的态度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向孩子展示积极向上的态度。
这意味着我们要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持有乐观的态度,并展示出对解决问题的信心。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面对一些小的挑战,比如拼图、解谜题等,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困难的应对能力。
二、倡导积极错误观念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孩子们常常会感到沮丧和自责。
我们应该告诉他们,犯错误是成长的一部分,而不是失败的归因。
我们可以和孩子分享一些我们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以此鼓励他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进而成长。
三、设定合理的目标目标的设定对于孩子面对挫折和困难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我们应该帮助孩子设定具体、合理的目标,并制定一套可行的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当孩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阻碍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并鼓励他们勇往直前。
四、提供支持和鼓励孩子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需要我们的支持和鼓励。
我们要始终与孩子保持沟通,关注他们的情绪和困惑,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知道他们并不孤单。
当孩子取得进步或克服困难时,我们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他们持续努力的动力。
五、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孩子面对挫折和困难的关键能力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来帮助他们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可以给孩子设计一些思维训练的游戏或活动,让他们在娱乐中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六、引导积极应对情绪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孩子的情绪常常波动不定。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学会积极应对情绪,通过锻炼、休息和与他人交流等方法来调节情绪。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参加一些心理健康的活动,帮助他们培养情绪管理的能力。
总结起来,面对挫折和困难是每个孩子都必须经历的一部分。
提高孩子的挫折承受力的方法
![提高孩子的挫折承受力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083c71192e45361066f586.png)
提高孩子的挫折承受力的方法耐挫能力就是承受挫折的能力,它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阻力,如果我们把这些阻力变成动力,我们就能更加茁壮地成长。
提高孩子的挫折承受力的方法第一,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
1.给孩子机会。
2.从点滴做起,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
3.要使孩子的吃苦劲头成为一种稳定的道德品质。
第二,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1.深入了解和仔细观察幼儿,提高幼儿对挫折的耐受力。
2.设置挫折情境,培养幼儿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及心理调节能力。
(1)请幼儿帮忙解决一点难题。
在日常生活中设置一些难题,引导孩子去解决,培养他们学会解决问题、克服困难。
(2)体验一点劳累。
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不要怕孩子累着,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作为班集体成员应有的责任意识,锻炼孩子的生存能力。
(3)适当受一点批评。
孩子错了,受一点批评也是很正常的,虽然当时孩子心里会不好受,但这种心理承受能力是必要的。
教师要把握好尺度,适当让孩子受一点批评。
(4)经受一点失败。
失败也是常有的事情,关键是找出失败的原因,争取下次成功。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的路要靠他们自己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这一切都不是成人能替代得了的。
正因如此,我们不要太娇惯孩子。
一、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挫折孩子生活中有不同的活动,当孩子面临困难时,我们应该让他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反复体验中逐步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
只有让孩子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敢于面对挫折的能力。
二、利用和创设困难情景,提高孩子挫折承受力在孩子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随机利用现实情景,或模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让孩子开动脑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孩子在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别人帮助到自己干的过程后,心理上会得到一种满足,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自理能力。
成人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如:把孩子喜爱的玩具藏起来让孩子寻找,让孩子到黑暗的地方取东西等。
六点提高孩子抗挫能力
![六点提高孩子抗挫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54a8893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b.png)
六点提高孩子抗挫能力孩子的成长路上经常会遇到挫折,包括学习上的失败、人际关系上的矛盾、生活中的困难等,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成为现代家长的重要议题。
以下是六点提高孩子抗挫能力的建议。
一、让孩子经历困难在适当的条件下,让孩子有机会面对挑战和失败,帮助孩子认识挫折是常态,成功和失败都是过程。
我们不能为孩子规避所有困难,但可以教育他们从中学习、成长和提高。
二、给孩子制定目标和计划为孩子制定目标和计划,而不是要求他们达到一个特定的目标。
这可以使孩子看到自己的发展轨迹,同时向自己和周围人展示自己的进展。
如果孩子能自己制定计划和完成任务,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困境中。
三、赞扬孩子的努力孩子需要认识到,努力和尝试同样重要,而不仅仅是成果。
家长应该在孩子尝试完成一个任务的过程中,赞扬他们的努力和进展。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面、积极的自我意识。
四、鼓励孩子多种兴趣和交友孩子应该鼓励和关注自己的多种才能和兴趣。
如果孩子对自己擅长的事情感到满意和自信,那么他们对挫折的适应能力会更强。
同时,孩子还需要和不同类型的人建立良好关系,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创造价值。
五、学习如何应对挫折家长可以与孩子就如何面对挫折进行讨论,并鼓励他们找出解决方案。
例如,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可以与他们一起讨论场景并思考解决方案。
这将让孩子感到有信心面对这些阻碍。
六、给孩子提供示范和支持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向孩子提供支持和示范,帮助他们学会面对挫折的正确方式。
当孩子无法克服障碍时,家长也应该及时提供支持和鼓励。
他们需要看到,即使在忧愁和困难的情况下,他们也可以得到家长的支持。
总之,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是一个全面、持续的过程。
而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教育和引导孩子认识到挫折是成长过程的一部分,在面对挫折时勇敢向前迈进。
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获得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一个自信、坚韧而能够应对挑战的人。
培养孩子学会在跌倒中爬起来坚定地继续前行
![培养孩子学会在跌倒中爬起来坚定地继续前行](https://img.taocdn.com/s3/m/1c10ca8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3.png)
培养孩子学会在跌倒中爬起来坚定地继续前行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跌倒是难以避免的一部分。
家长们常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学会坚强地站起来,继续前行。
因此,培养孩子学会在跌倒中爬起来坚定地继续前行成为了当下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跌倒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跌倒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常态,无论是学步时期摔倒在地,还是学习阶段遇到困难失败,都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跌倒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孩子是否能够从跌倒中学到经验、汲取教训,并且勇敢地站起来继续前行。
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失败,孩子往往会感到沮丧、失落甚至自卑。
家长在这个时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失败,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提升自己。
培养孩子正确的面对挫折的心态,可以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竞争的环境。
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和勇气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和勇气是培养孩子学会在跌倒中爬起来的关键。
家长可以通过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勇气,让他们敢于尝试、敢于面对困难。
只有内心强大的孩子才能在遇到挫折时不气馁,坚定地走下去。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让他们学会在跌倒中爬起来的重要一环。
面对问题和困难时,孩子需要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且勇敢地去尝试。
家长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引导性的讨论等方式,帮助孩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沉着冷静、果断行动。
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品质坚韧不拔是一种重要的品质,也是让孩子学会在跌倒中爬起来的关键。
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只有坚韧不拔的品质才能支撑孩子走过困难时期。
家长可以通过给予适当的挑战和机会让孩子锻炼坚韧不拔的品质,让他们在逆境中更加坚强。
总结培养孩子学会在跌倒中爬起来坚定地继续前行是每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过正确引导、激发内在动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以及锻炼坚韧不拔品质,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健。
挫折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挫折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33dd10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b.png)
挫折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挫折教育是指教师给孩子设置合理的挑战,帮助他们克服挫折,促进孩子们树立自我
认知、努力进取和自信心。
这种教育让孩子们学会克服困难,锻炼意志力,使他们习得解
决问题的能力。
挫折教育能够激发孩子的潜能,让孩子们培养抗挫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积
极性和学习效果,增强孩子的责任心和自信心。
孩子们在节中通过实践和挑战,提升智力
水平和完善生活综合素养。
经过挫折教育,孩子们能够掌握学习知识和改善能力,掌握新学科,挖掘自身潜能。
它可以让孩子们明白自己坚持再难的事情上也能够取得成功,从而带来成就感。
也可以丰
富学生的学习阅历,使他们体验和感受到各种情绪的差异,更有助于他们正确的处理情绪,克服恐惧和失落心理,增强抗拒失败行为的能力。
此外,挫折教育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
创造较高质量的产出,在学习之外,还可以对他们发展进行调控,使他们在自信、独立解
决问题、参与竞争中取得成功。
因此,挫折教育对孩子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挫折教育不仅能使孩子们持续不断地学习,还能激发孩子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开朗的心态,正确的价值观,完善他们的生活素养,让孩子在充满挫折的环境中成长,迎接挑战,实现
自我价值。
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家长感悟
![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家长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3685757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e.png)
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家长感悟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优秀的人才,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
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力,让他们能够在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不断努力奋斗呢?首先,我认为家长需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且在下一次尝试中做得更好。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成长和进步。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且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困难。
其次,家长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适当的挑战。
这些挑战可以是一些小事情,比如让孩子独立完成某项任务或者参加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孩子逐渐克服害怕失败和挫折的心理,并且培养出积极向上、勇于尝试的品质。
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游戏和竞赛等方式来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在游戏和竞赛中,孩子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这些经历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失败的含义,并且懂得如何从失败中找到成功的路径。
同时,家长也应该在游戏和竞赛中注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不要过分追求胜利,在失败时要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
最后,我认为家长需要成为孩子的榜样。
我们作为父母,也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
但是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应该表现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态度,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来克服困难。
这样可以让孩子从我们身上学到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并且更好地应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总之,在培养孩子抗挫力方面,家长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给予适当的挑战、注重游戏与竞赛以及成为孩子的榜样。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坚韧不拔、勇于尝试的孩子,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挫折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挫折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1941e0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3.png)
挫折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1、挫折让孩子懂得进步。
科学家的每一次实验,都经过了万千重复和尝试,没有人可以一步登天。
在挫折里,孩子会知道通过怎样的方式能够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2、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孩子在经历挫折和挑战的过程中,会学会与他人协作、沟通和分享。
这些能力对于孩子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
3、挫折教育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孩子在经历挫折和挑战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其实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得多,会对自己产生自信。
此外,孩子在挫折教育中也会学会尊重他人,并学会如何与他人协作。
4、挫折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一次的失利在结果上兴许会造成一定不良的后果,可是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次认识自己的机会。
通过挫折,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到自身能力存在的不足,从而去改变这些不足,变得更好。
5、让孩子正确认识挫折。
家长教育孩子时,可以从孩子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谈起,让孩子自己分辨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并让孩子说出理由。
从孩子对挫折的感受说起,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挫折,懂得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是同样的挫折,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样的道理。
6、教育孩子学会正确对待挫折。
挫折当然不是好事,它会给人带来负面影响,如会使人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需要老师和家长帮助孩子及时调整心理,正确对待挫折。
如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他在研制电灯时,失败了很多次。
当他失败了一千多次时,他却说起码我发现有一千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
正是这种不怕失败,乐观向上的心态,让他取得了成功。
所以,挫折教育,学会正确对待挫折重要。
挫折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挫折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b05672d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0.png)
创造力是孩子在挫折中不断挖掘的宝藏。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尝试各种方法,甚至发明出一些新奇的点子。这种创造力,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
领导力,这是一种在挫折中逐渐显现的能力。孩子们在经历挫折后,会学会承担责任,勇敢面对挑战。这种领导力,会在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挫折中,孩子会学会独立自主。就像小华,在家里总是依赖妈妈做这做那,但在幼儿园里,他慢慢学会了穿衣、吃饭,甚至开始尝试帮忙整理玩具。这些小小的进步,都是挫折教育带来的改变。孩子会在挫折中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动手,才能得到更多的成长。
抗压能力也是孩子在挫折教育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就像小丽,刚开始在幼儿园的表演活动中紧张得说不出话,经过几次失败后,她开始慢慢放松,敢于站在大家面前表达自己。这种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就是抗压能力的提升。
团队合作精神在挫折教育中同样重要。孩子们在游戏中,难免会遇到意见不合,或者任务的情况。这时,他们会学会沟通、协商,甚至妥协。这种团队协作的经验,对他们未来进入社会是大有帮助的。
应变能力是现代社会必备的技能。孩子在挫折中会学会,事情并不总是按照计划进行,这时候,灵活变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就像小强,他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因为下雨导致计划改变,但他并没有沮丧,反而提议大家一起玩室内游戏,这种应变能力让人印象深刻。
二、锻炼幼儿的抗压能力
挫折教育意味着让孩子在适当的时候经历一些挫折,这样他们在面对压力时才能保持冷静,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孩子从小培养抗压能力至关重要。通过挫折教育,孩子会在挫折中学会坚持,不再轻易放弃。
三、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家长感悟
![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家长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f07c575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6.png)
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家长感悟引言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面临各种挫折和困难。
作为家长,我们的责任是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帮助他们面对挫折并从中学习成长。
本文将探讨培养孩子抗挫力的重要性,并分享一些家长的感悟和经验。
为什么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很重要?抗挫力的定义抗挫力是指一个人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坚持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成长和学习的能力。
提升未来成功的机会拥有良好的抗挫力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无论是学习、职业还是人际关系,都需要面对各种挫折和困难。
如果孩子没有足够的抗挫力,很容易就会沮丧、放弃,从而错失成长和机会。
培养自信心和积极心态抗挫力的培养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克服困难,坚持努力并从中取得成功。
这种成功会为孩子建立自信心和积极心态,促使他们在未来面对挑战时更加勇敢和乐观。
家长的感悟与经验在挫折中培养孩子的抗挫力1. 不为孩子解决问题当孩子面临问题时,家长往往第一反应是帮助解决。
然而,这样做并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己去面对和解决问题,从而锻炼他们的抗挫能力。
2. 倾听和鼓励在孩子面对困难时,家长应该倾听他们的感受,并给予鼓励和支持。
只有通过倾听,孩子才会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和关心,从而更有勇气和动力去克服困难。
3. 给予适当的挑战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能力和兴趣,给予适当的挑战和目标。
适度的挑战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力,同时帮助他们培养抗挫力。
4. 激发兴趣和爱好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往往更加有动力和耐心去面对困难。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并帮助他们培养和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抗挫力1. 培养自律和坚持家长可以通过制定规则和安排合理的作息,培养孩子的自律和坚持能力。
自律和坚持是抗挫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抗挫力的关键。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讨论和寻找解决方案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幼儿园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
![幼儿园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https://img.taocdn.com/s3/m/6eec12f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0.png)
幼儿园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挫折是生活中无法避免的部分,家长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帮助孩子正确面对挫折。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一、了解挫折首先,家长应该了解挫折的含义和来源。
挫折是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遭遇到的障碍和不成功的经历。
挫折来自于各种不同的因素,例如个人能力不足、环境限制、运气等等。
二、接受挫折接受挫折是有效应对挫折的第一步。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理解,挫折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挫折是可以和应该接受的。
只有接受了挫折,孩子才有可能从挫折中学到经验和成长。
三、导引孩子冷静思考在面对挫折时,孩子可能会情绪激动。
这是很正常的反应。
然而,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冷静思考,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原因。
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直接面对问题本身,而是找到问题背后的诱因。
四、鼓励孩子寻求帮助在处理挫折的过程中,孩子可能需要一些外部帮助。
这些帮助可能来自于家庭、学校、社区或其他人。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主动向别人寻求帮助,并帮助孩子在正确的时间和方式下寻求帮助。
五、支持孩子家长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支持。
支持包括各种各样的行动,例如提供实用建议、激励鼓励、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心等等。
支持孩子并不意味着完全接管孩子的问题,而是帮助孩子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
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是面对挫折的重要素质。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让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各种问题和挑战。
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例如赞美、鼓励和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障碍。
七、传授正确的应对挫折的方法最后,家长应该向孩子传授一些正确应对挫折的方法。
这些方法应该包括一些具体的行动,例如制定计划、分析问题、积极思考、寻求帮助等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挫折,从而获得更多的成长和经验。
总之,在帮助孩子正确面对挫折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充当重要的角色。
家长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帮助孩子接受挫折,并从挫折中学到经验和成长。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主动面对挫折,并给予孩子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挫折教育的四个原则
![挫折教育的四个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8b24a1d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19.png)
挫折教育的四个原则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采用挫折教育的
方式来培养孩子的逆境应对能力和成长素质。
挫折教育是指在教育孩
子的过程中,教育者会刻意制造一些挫折和困难让孩子去面对,从而
在孩子情感、智力、行为方面培养出积极的负责任的品质,下面我们
将从四个方面介绍挫折教育的原则。
原则一:适度而有效的安排挫折
挫折不能让孩子感到过于沉重和无法承受,否则会让孩子失去自
信心,易产生压抑情绪。
同时,安排适度的挫折,可以让孩子增加独
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则二:注重过程而非结果
在挫折教育中,注重的不仅仅是结果,更是过程。
孩子在面对挫
折时,要让他体验到挫折的过程和中间的转折,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汲取力量。
原则三:教育者的引导和支持
在挫折教育中,教育者要成为孩子的指导者和支持者,给予孩子
正确的引导和肯定,让孩子在挫折中感受到温暖的力量和自己的价值。
原则四:实事求是的反馈和评估
挫折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和发展,教育者要给予实事求是的反馈和评估,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引导,使其在挫折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总之,挫折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它能够让孩子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成长和进步,增强孩子逆境应对的能力和自信心。
教育者在实施挫折教育时,要遵循适度而有效安排挫折、注重过程而非结果、教育者的引导和支持以及实事求是的反馈和评估这四个原则,使挫折教育更加科学和有效。
给孩子挫折教育家长感言
![给孩子挫折教育家长感言](https://img.taocdn.com/s3/m/f7f6ac7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c.png)
亲爱的孩子们:时光荏苒,转眼间你们已经长大,开始踏上了人生的新征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作为你们的家长,深感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今天,我想借此机会,与你们分享一些关于挫折教育的感悟和心得。
一、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课自古以来,挫折就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人云:“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挫折在人生中的作用。
在我看来,挫折就像是人生的磨砺石,它能磨砺我们的意志,锻炼我们的品格,让我们在风雨中成长。
孩子们,你们还小,可能无法完全理解挫折的真正含义。
但我想告诉你们,挫折并不是坏事,它是一种财富,是一种成长的机会。
在面对挫折时,我们要学会勇敢地去面对,去挑战,去克服。
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挫折教育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如果没有坚韧的意志,很难走到最后。
通过挫折教育,孩子们可以学会在逆境中坚持,不轻言放弃。
2.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挫折,孩子们需要学会思考,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挫折教育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面对问题时更加从容不迫。
3. 塑造积极乐观的心态挫折教育有助于塑造孩子们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挫折面前,孩子们可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从而变得更加乐观向上。
三、如何进行挫折教育1. 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作为家长,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教育孩子们正确看待挫折。
我们要告诉他们,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是成长的机会,而不是终点。
2. 创造挫折环境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挫折环境,让孩子们在安全的前提下,学会面对挫折。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适当给孩子一些挑战性的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克服困难。
3. 鼓励和支持在孩子们面对挫折时,我们要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当他们感到沮丧时,我们要告诉他们:“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
”当他们取得进步时,我们要给予他们肯定和表扬。
4. 以身作则作为家长,我们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树立榜样。
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和感悟(优秀5篇)
![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和感悟(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9005f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8.png)
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和感悟(优秀5篇)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
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
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和感悟篇一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一位学习非常优异的中学生由于没能考上理想中的大学,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放弃学业,从此每天窝在小房间里,既不出门也什么都不做,足足好几年的时间。
后来由于不忍心看到单亲的下岗母亲每天捡垃圾维持两个人的生活,也和妈妈一起捡垃圾,以此为生。
当高的期待不能实现,有一些心理承受力差的孩子,就像这个学生一样,从此一蹶不振。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是经常见到的,对自我的原有认识出现了反差、对期待的不能实现的时候,脆弱的孩子就会自暴自弃。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应对逆境、应对挫折的一种能力。
什么是挫折?心理学的解释是指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反应。
这种需要,可以是物质上的、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情感上的。
不然,虽然挫折会让人产生失望、痛苦、沮丧、不安等消极情绪和反映,使意志薄弱者妥协,但挫折也可使意志坚强者接受教训,在逆境中奋起。
挫折是对勇气的最大考验,就看一个人能否做到败而不馁,失败挫折可以锻炼出优秀的人物。
挫折是人生的历练,挫折是一种珍贵的、难得的、极好的教育,是一种高贵品质与人格的塑造。
所以正确看待挫折是很重要的,我们不应害怕孩子面对正常的挫折,重要的是让他们培养、锻炼出抗挫折的能力,让他们能在挫折的学习中锻炼出坚忍不拔、克服困难的优秀品格。
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我说的是正常的挫折,如果是非正常的挫折或者过于频繁、不断地遭遇挫折,那么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比如父母离异、一些重要亲人的离世,这样的挫折对孩子心灵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尤其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更是这样。
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方案
![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b1cbb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e.png)
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方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抗挫折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还可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孩子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有效的培养方案。
为什么需要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比如学习上的失败、人际关系的问题、自我认知上的困惑等。
如果缺乏足够的抗挫折能力,孩子可能会因为一次失败而丧失信心,甚至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
因此,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
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1. 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父母和老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教导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告诉他们失败是成功之母,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机会。
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一切困难。
2.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导孩子学会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付诸行动。
让他们明白,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关键在于如何去思考和行动。
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帮助孩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机会独立思考和做出决策。
在学习和生活中,引导他们寻找问题根源、总结经验教训,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
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4. 培养适应能力生活中变化无常,培养孩子适应新环境和新情况的能力至关重要。
父母可以适时地给予适当压力和挑战,让孩子学会灵活变通、快速适应。
同时,也要给予足够支持和鼓励,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手。
5. 培养社交技能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
教导孩子如何与他人合作、沟通、妥善处理冲突是培养抗挫折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团队合作等方式,锻炼孩子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结语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培养孩子良好的抗挫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父母和老师应该携手合作,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成长环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小培养其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品质。
如何培养孩子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勇气
![如何培养孩子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勇气](https://img.taocdn.com/s3/m/7053ee4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2.png)
如何培养孩子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勇气如何培养孩子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勇气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也是锻炼个人品质和培养儿童勇气的重要途径。
当孩子面临挫折和困难时,他们会有种“痛苦”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往往让他们感到无助和缺乏动力去面对问题。
因此,家长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思和努力来帮助孩子面对挫折和困难,让他们从挫折中成长、发现自我价值,从而更加勇敢、自信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孩子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勇气。
一、正确看待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当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经常会表现出焦虑、失落、自卑等负面情绪。
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表现,理解这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应。
控制情绪并没有东西可以培养,孩子只有在经历了挫折后才能学会控制情绪。
家长应该接受孩子的情绪反应,并帮助他们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鼓励孩子接受挫折和失败一部分家长总是避免孩子面对困难,因为他们认为失败是一种痛苦的体验,会让孩子感到难过和失落。
然而,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挫折和失败是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获得成功的必经之路。
当我们鼓励孩子接受失败时,我们实际上在鼓励他们学习如何接受和处理挫折,以及如何从失败中获得经验和教训。
三、培养孩子合理的自我价值观小孩发展自尊和自我价值观是成长的一部分。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价值观。
如果孩子犯错了,我们要教他们,没有谁会永远都做得对。
我们只需要从问题中吸取教训,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做得更好。
家长还可以夸奖孩子取得的进展,例如完成了一件困难的任务或勇敢地面对挫折。
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挫折和困难。
四、设定可达的目标和计划目标设置和计划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习的技能。
在设定目标和计划时,我们应该帮孩子设置可达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计划。
孩子可以从小目标开始,逐渐达成更大的目标。
我们还应该帮助孩子制定计划,这样他们可以在完成目标时更有条理和方法。
当孩子面对挫折时,我们可以协助他们检查目标和计划,帮助他们发现并解决问题。
帮孩子变得更强大:掌握幼儿耐挫折力的教案
![帮孩子变得更强大:掌握幼儿耐挫折力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c189a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2.png)
帮孩子变得更强大:掌握幼儿耐挫折力的教案。
第一步:教育孩子不要害怕失败通常情况下,孩子们不会喜欢失败或者挫折,他们可能甚至害怕这些东西。
因此,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从根源开始,培养孩子不害怕失败的态度。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道理要教育孩子们说出来,让他们知道失败并不可怕,而是必须的一个过程。
当孩子认识到,失败并不可怕时,他们就会更加自信,并且愿意承担更多的风险和挑战。
第二步:要让孩子面对挫折面对挫折是培养孩子耐挫折力的重要手段。
在孩子面临困难或者挫折时,父母或者老师不要过于干预,要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
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能会很艰难,但这是孩子成长的必要经历。
面对挫折,孩子们需要克服困难,挑战自己,从而找到自己的优势。
第三步: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这些优势可以帮助他们克服挫折,发挥自己的潜力。
父母或老师要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并通过不同的方式鼓励他们。
这种鼓励可以是表扬,可以是奖励,也可以是给予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
当孩子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取得成功时,他们将更加自信并变得更强大。
第四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创造力是孩子克服挫折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他们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老师或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不同的思维方式,让孩子有更多创造性思考的机会。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是玩具游戏,可以是艺术活动,可以是讲故事或者讲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孩子们有了更多的创造性思考的方式,他们就会在面对挫折时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五步:鼓励孩子培养自信自信是孩子克服挫折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孩子充满自信时,他们会更加勇敢和固执,会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
因此,父母或者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鼓励孩子培养自信。
这可以通过表扬,积极的鼓励或者给予孩子更多的机会来进行。
当孩子充满自信时,他们会对自己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总结以上是如何帮助幼儿变得更加强大,掌握耐挫折力的教案。
在过程中,教育孩子不害怕失败,让孩子面对挫折,发现自己的优势,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鼓励孩子培养自信都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孩子在挫折中成长
当今社会以三口之家为多,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一出生就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受到长辈的宠爱,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很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练。
而这种舒适安逸的生活,对独生子女的过度爱护,造成了青少年耐受力较差,经不起挫折,吃不了苦头,使之成了温室里的花朵,见不得一点儿风雨。
但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总是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障碍。
如果人克服了困难,就有成功的愉快和满足。
相反,就会产生挫折感。
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和途径,将来他们就有可能在社会的大风浪面前无所适从,难以应付。
因此,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培养他们的挫折承受力,以正确的心态去认识和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练,茁壮成长,这一课题已严肃的摆在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且已是迫在眉睫。
培养中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序进行,要以课堂为主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要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立体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学科课程中本身所蕴含的心理辅导资源来教育学生。
语文学科中可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情感体验和人物分析、角色扮演,体会他人面对挫折时采取的积极行为,体会他人在受挫情况下内心情感的转换。
更重要的是把培养学生健康自信的心态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
营造融洽愉快、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在尝试学习和解决问题中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
如讲授语文课《詹天佑》,如在《詹天佑》这篇课文中,就要充分
发挥课文的特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找出詹天佑遇到的困难。
在面对外国人的嘲笑时,他是怎样从容面对;在野外勘测时,他是怎样的坚韧不拔;在修建铁路时,他又是如何科学解决。
通过课文让学生充分感受詹天佑不怕困难的精神,从而受到很好的抗挫折教育。
教材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课文,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的形成。
再如《理想的风筝》这篇文章,它以一个学生的语气,描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
课文通过笑谈腿疾、旋转板书、放飞风筝三件事情,展现刘老师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
教学时还对作者进行拓展。
作者苏叔阳是个坚韧顽强的人,1994年正值创作高峰期,苏叔阳却不幸患了癌症,他做了肾癌手术,切除左肾。
2000年新年,癌细胞转移,又做了肺癌手术,切除了右肺。
在病期间,不断的写作,写了200多万字的作品。
在他的作品中,他这样写道:不管我多么衰弱,只要生命的火炬还在烧着,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一样还在挣扎。
他那种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乐观顽强无一不感染、鞭策着我们每一个孩子。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不怕困难,战胜挫折的内容,采用讲明道理、直观引导、设置障碍、模拟训练等方法,启发学生懂得每个人在成才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必须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挫折面前不气馁,敢于夺取胜利,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抗挫折意识。
二、巧妙地利用各种挫折事件
现在的少年儿童理性思维能力较弱,具体的、直观的、身边的事物容易引发他们的兴趣,触发联想。
进行耐挫折的教育,如果空对空地讲道理,很难受到良好的效果。
必须使学生从"挫折中悟挫折",多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身边发生的挫折事件,不失时机的进行教育。
①利用自然环境挫折,不失时机的进行教育。
自然灾害一旦爆发,人的力量就显得渺小和苍白。
例如5·12大地震灾害发生后,
在结合学校的捐款活动的同时,我不失时机的向学生进行了教育,让学生懂得困难并不可怕,只要自己能正视它,最终就会有解决的办法。
②少先队活动的契机,也能巧妙地将挫折教育蕴涵在他们的玩与乐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耐挫折能力。
我在班队活动课上,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了解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挫折防御、挫折疏导等有关知识,提高挫折意识,自觉增强应付挫折的能力。
主题活动的内容有:“我犯错了”、“我落选了”、“欣赏自己、欣赏别人”让学生调整自己的心态;开展“我能行”,“放大镜”让学生重燃信心,内化学生的耐挫意识。
结合班级组织这一阵地,开展了“今天我是值日班长”、“我是父母的好帮手”等实践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生存、自理能力,作好向挫折挑战的准备。
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实施抗挫折教育的重要途径。
培育学生抗挫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富有童趣性的抗挫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实践中去学习抗挫折的技能;去体验抗挫折的经验;去增强学生的生理技能和心理素质以及对待挫折的承受力,力求把认识、感受、适应和实践操作有机地融于教育活动之中。
在家庭中家长要有意识从小事中来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积极组织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抗挫折能力。
比赛中就会有输赢,就会有人失败。
在组织这些活动的时候,先让学生明确比赛总有胜负,竞争就会有输赢。
当比赛输掉以后,对于学生需要积极的引导,帮助寻找失败的原因,鼓励学生下次再接再厉。
新课程所提倡的激励性的评价在这里就派上用场了,但是绝不能所有的事情都采取激励性的评价。
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所有评价都是肯定,这不见的是好事情。
对了得到的是表扬,错了得到的也是表扬,学生听到的都是好话,用的多了也就没有是非之分了。
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更多的是帮忙找出原因,让他克服困难,找回自信。
而对于成
绩好的学生,老师就要制造“挫折”比如在考试的时候,改他们的卷子改的特别严一点,给他们做的题目就难一些等。
四、家庭教育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远。
"言教重于身教",孩子对待挫折的态度,往往是父母对待挫折的缩影和折射。
因而,在每次的家长会上,我总是会安排一定的家庭教育内容,要求家庭中父母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同时,要改变孩子的依赖性,让他在各种活动中亲自感受困难,并为克服困难做出自己的努力。
如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外出独立问路;一个人睡一个房间;在孩子做错事情时接受适当批评;在家务劳动时,让孩子帮着一起做;在处理某些家庭问题时,让孩子参与讨论等等。
通过这些教育与锻炼,使孩子意识到挫折与困难无处不在,但并不可怕,只要想办法总会战胜的。
从而,达到耐挫折教育的目的。
几年前,清华大学一位来自川北仪陇县的新生自杀的消息,一时掀起轩然大波。
原来这位成绩优秀的大学生从小除了学习外的一切大小事均由父母包办,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而且养成好强好胜的孤僻性格,考入大学后,不知道衣服该怎么洗,又怕同学嘲笑,因而写下遗书从高高的学生楼上跳了下去。
这血的教训,不得不令我们引起了这样的思考:孩子的心灵是否太脆弱了?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挫折情境,让孩子在困难和挫折中锻炼成长,让孩子学会承担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及家务劳动,让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克服依赖性,使他们具有强健的体魄,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并积极支持鼓励孩子们参加学校、社区等义务劳动,以锻炼他们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精神。
总之,我们的教师和家长要善于抓住生活中各种教育机会,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抗挫折教育。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让我们的孩子多经
历一些困难和挫折的磨练,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从容应对各种困难挫折,让他们在挫折中学会坚强,学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