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练习题

湿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练习题
湿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练习题

第二章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限时训练(必修三)(2014·天津七校第一次联考)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淤泥质海滩上一种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中。读“非洲和南美洲红树林分布图”,完成第1~2题。

1.红树林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缺失的直接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D.洋流

2.下列不属于红树林生态效益的是( )

A.防风消浪,固岸护堤B.海陆栖息生物的天堂

C.改良土壤,沧海桑田D.净化海水,减少赤潮

(2014·浙江绍兴4月)湿地的分布受气候、地形、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读“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干燥度的折线图(干燥度是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之比)”。完成3~4题。

3.关于该流域湿地与干燥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燥度越小流域湿地总面积越大 B.干燥度越大湖泊湿地率越高

C.沼泽湿地率与干燥度相关性最强 D.河流湿地受干燥度影响最明显

4.黄河下游流域的干燥度主要在1.5~3之间。有关黄河下游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上游来水量大小

B.上游来水量减小使沿海沼泽湿地面积扩大

C.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使河流湿地大幅扩大

D.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提高湿地率的有效措施

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曾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由7.4~7.8上升到9.0~9.42,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

存的极限。下图为红碱淖湖区域图。据此完成第5~6题。

5.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②上游建拦水坝,使人湖径流减少③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④湖区生态环境恶化,pH上升⑤工业生产如采矿、洗矿,工业排放废水,使水质变差⑥湖区周边林地被砍伐,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②④ D.②⑤⑥

6.保护红碱淖是当务之急。关于保护红碱淖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利于调节气候②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③利于调节河流径流④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⑤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①④

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旗是茫茫沙海中的一片“绿洲”,每当夏季,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甘肃最后汇集到这里形成季节性湖泊。20世纪50年代,这里许多地方都是江南水乡景象,但到20世纪80年代,到达额济纳河的水量急剧下降,许多河流消失,胡杨林也枯死。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据此完成7~9题。

7.弱水水量最多的季节会出现在( )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8.20世纪80~90年代,额济纳河水位急剧下降,许多湖泊消失,对这一恶果的原因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

A.下游湖泊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增大 B.人口增长快,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

C.气候异常,蒸发量增大 D.上游地区不断截流引水

9.绿洲的稳定程度取决于( )

A.自然和人为的水源保证程度 B.气候的变化程度

C.人类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程度 D.自然环境中土壤肥力的高低程度

读下表,完成10~11题。

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

10.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

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 B.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

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 D.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

11.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B.水鸟栖息地减少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D.湿地面积减少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黑龙江省政府将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省重要的保护对象。读图,回答12~14题。

12.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③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④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

A.涵养水源 B.调蓄洪水 C.美化环境 D.保护生物多样性

14.扎龙湿地对齐齐哈尔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时期是( )

A.1月至2月 B.3月至5月 C.6月至9月 D.10月至12月

读“三江平原”示意图,分析完成小题。

15.关于该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

B.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C.是未来的主要开垦耕地

D.是我国珍禽丹顶鹤的栖息地

16.三江平原的沼泽作为一种湿地生态系统,其形成按地域分布规律属于(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17.我国政府2000年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A.沼泽地的土壤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偏低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18.今天人们又开始有计划地将“北大仓”逐步变成“北大荒”,有关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湿地、野生动物等构成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B.湿地在维护和优化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C.退耕还湿地是对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D.沼泽地作为特殊的自然景观能成为一种大力开发的旅游资源

湿地在地球上分布广泛,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素有“地球之肾”和“生命的摇篮”的美称。据此完成2~4题。

19.关于洞庭湖湿地的正确说法是( )

A.是中国最大的湖泊湿地 B.围湖造田的原因是耕地不足

C.没有人类的影响不会缩小D.退田还湖等措施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

20.洞庭湖区是天然的生物基因库,指的是( )

A.洞庭湖是物种的起源地 B.洞庭湖的生物物种繁多

C.洞庭湖的生物物种原始D.洞庭湖的生物物种高级

21.洞庭湖地区退田还湖后,移民的生产安置方式不合理的是( )

A.由种田改为发展水产养殖业 B.迁入大城市加速城市化

C.发展加工工业,增加就业机会D.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是对洞庭湖现状的真实写照。据此回答5~6题。

22.造成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①泥沙淤积②蒸发加强③围湖造田④降水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治理洞庭湖萎缩的主要措施有( )

①长江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封山育林②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平垸行洪③洞庭湖区开挖湖泊,加大湖盆④长江干流修筑堤坝,加固大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二、综合题(共22分)

24.若尔盖湿地(102°29′E~102°59′E,33°25′N~34°00′N)总面积300000公顷,主要由草甸草原和沼泽组成,是中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阴影部分为若尔盖湿地,该湿地地处________高原。

(2)图示为该地区7月等温线的分布状况,推测该地区的地势有何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简要分析在该地区形成沼泽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人们大面积开挖沼泽中的泥炭,会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的绿化更具有环境效益。目前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

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读下列材料和图,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中国东北第一大湖呼伦湖,近年来水位骤降,盐碱化加剧,水环境恶化令人

触目惊心,已严重危及中国北方绿色屏障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林区。

(1)A字母代表的地区是指平原,这里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2)近年来,图中A平原的耕地面积有所减少,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在A平原上建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的濒危水禽是。

(4)图中B即为东北第一大湖呼伦湖,请分析其水位骤降的原因及危害。

26. 读“洞庭湖变迁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最大的湖泊是,最大的淡水湖是。

(2)乙图中A平原的名称是,B平原的名称是。

(3)乙图与甲图相比,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人为原因是?

(4)为什么要在洞庭湖周边地区设立大片蓄洪区?

第二章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答案解析

1.解析: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有寒流流经,气温降低、降水减少,因而红树林缺失。

答案:D

2.解析:红树林分布在潮间带,不具备改良土壤的作用。

答案:C

3.解析:图中信息显示干燥度越小,湿地率越大,而湿地面积受湿地率和不同河段的流域面积的制约;故A不正确。湖泊湿地率对干燥度的影响较小;沼泽湿地受干燥度影响最明显;河流湿地受地形的影响最明显。

答案:C

4.解析: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小,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在整个黄河流域中所占的比例也最小;所以下游流域和河道具有特殊性。上游来水减小,导致入海三角洲地区的淡水减少,海岸线后退,沼泽面积减小;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调水对黄河下游的水量影响微小,故河流湿地面积变化不大;下游流域面积狭小,加上水资源紧张,种植水稻受自然条件所限;黄河下游湿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上游来水量。

答案:A

5.解析:红碱淖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水位的下降与水质变差无关,并且pH上升不能导致水位下降。

答案:A

6.解析:该湖已成为咸水湖,不是水源地,不具有涵养水源的用,对调节河流径流和净化空气的作用不大。

答案:D

7.解析:“弱水”是内流河,靠祁连山的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水量最多的季节是夏季。

答案:C

8.解析:下游湖泊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应该是下降,而且这不是原因。

答案:A

9.解析:沙漠中有水的地方才有绿洲,因此,绿洲是否稳定,取决于水源的保证程度。

答案:A

10.11解析:本题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试题类型中的表格题的考查,学生通过对表格中主要数据的分析,根据所学知识,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突出了地理学习中“比较学习法”的特点。另一方面是对“湿地”这一知识点的考查。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耕地的不断减少,作为“地球之肾”的湿地,面积不断减小,功能不断减弱,对人类的负面反馈作用越来越强。通过对题目所给材料和知识信息的分析,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在人们认知逐渐清楚的

状况下,湿地的保护正在逐步落到实处。答案:10.B11.C

12.解析:本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气候寒冷,有永久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位于松嫩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因此本区多湿地。答案:A

13.解析:扎龙自然保护区是鸟和水禽的栖息地,对其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D

14.解析:湿地对城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时期是城市降水量最大的时期。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区6月至9月降水量最大、径流量最大,因此该时期湿地对城市环境的调节能力最强。答案:C

15.C

16.D,从地带性规律看,该地应当为温带针阔混交林带,但由于地势低平,河道纵横,成为沼泽地带,地势、河流在此成为属于非地带性因素.

17.D“北大荒”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与俄罗斯相邻.其中,三江平原因河流纵横,沼泽遍布,林木茂密,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这里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有“黑土地”之称.建国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开发,这里到处是良田沃野,阡陌纵横.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生产基地.2000年,我国政府决定停止对“北大荒”的开垦,以保护好现存的上百万公顷湿地.对重点保护地区要求尽快还林、还草、还湿地.

故选:D

18.D 19.B 20.B 21.B 22.C 23.A

二.综合题

24解析:根据题目中的经纬度信息可推测出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根据该地的位置、等温度线西低东高的特点和地势高低与气温的相关关系,可推测出该地的地势特点;大面积开挖沼泽中的泥炭带来的环境问题,可从沼泽的功能破坏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方面来思考;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可从湿地在美化和保护环境、调节气温等方面来思考。

答案:(1)青藏(2)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3)水源充足,排水不畅;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4)生态平衡被破坏、沼泽萎缩、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系统被破坏。(5)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城市气候;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净化水质等。

25.(1)三江(春)小麦(2分)(2)退耕还湿(2分)(3)丹顶鹤或天鹅(1分)(4)水位骤降的原因:①全球气候变暖,湖水蒸发较过去强烈;②入湖河流流域及湖区周围工农业生产用水过多;③入湖河流上游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导致流域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6分)危害:供水能力下降;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破坏生物多样性;湖盆边缘盐碱化加重;沙尘天气增多。(任意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6分)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根据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和河流、山脉等事物的位置判断,A表示三江平原;该地区纬度较高,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春小麦。(2)A地区的自然环境为沼泽广布,而近年来,该地区限制了沼泽地的开发,实施了退耕还湿,使当地的耕地面积有

所减少。(3)三江平原的主要珍惜动物为丹顶鹤或天鹅。(4)结合图示,该湖泊为外流湖,湖泊水位的变化主要从降水量、蒸发量和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该地区为半干旱地区故该湖泊为周围地区的主要水源,故主要的危害从湿地的功能等方面分析。

26.(1)青海湖鄱阳湖

(2)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

(3)河流水稻田

(4)湖区明显萎缩。泥沙淤积,围湖造田等

(5)增大洞庭湖调蓄洪水的能力,防止长江特大洪水对中下游地区农田、城市造成危害,确保长江大堤的安全等本题结合图考查洞庭湖区的萎缩及其原因。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围湖造田;二是流域内植被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泥沙淤积严重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学案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学习目标: 1.结合三江平原等地区区域特征分析湿地的形成条件。(区域认知) 2.通过图片资料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利用洞庭湖、咸海面积的变化探究湿地减少的原因。(综合思维) 3.针对湿地破坏的原因提出可持续发展措施。(人地协调) 学习过程: 板块一:湿地的概念及类型 1.读图,你知道什么是湿地吗? 课堂检测1: 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A、三峡水库 B、海南岛红树林 C、水稻田 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①海洋②耕地③河流④湖泊⑤森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 D、②④⑤ 板块二: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2.读中国主要湿地分布图,描述我国湿地分布的特点? 3.结合区域特征分析沼泽湿地形成的自然因素?(合作探究) 三江平原沼泽: 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 青藏高原湿地: 课堂检测2: (2014新课标2卷·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 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 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

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板块三:湿地的重要价值 4.结合图片资料,说出湿地的主要作用,并归类。 课堂检测3:(2018新课标2)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芦苇.分布广泛. (1)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6分) 板块四:湿地减少的原因和保护措施(合作探究) 材料1 洞庭湖的萎缩 洞庭湖原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但长江中上游的滥砍滥伐、毁林开荒使得长江含沙量大增而导致湖泊的淤积;另一方面,湖区围垦严重,1896年至1980年面积减小了57%,储水量减少了46%。湖泊形态支离破碎,现已分割为几部分,被人戏称为“洞庭河”。洞庭湖的调蓄功能下降,加重了近年来长江中游“小水大灾”现象。如1998年大洪水,其最大洪峰流量较1954年小,水位也低,但洪水泛滥程度却远大于1954年。 2000-2006洞庭湖共监测到鱼类111种,其组成结构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大大减少,洄游性鱼类已极为罕见;平均渔获量为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湖区内造纸厂、化工厂污水大量排放,渔业污染事故频发,水体自净能力降低,严重影响洞庭湖水质。 材料2 咸海变“死海” 咸海,位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的咸水湖,原为世界第4大湖,主要由中亚两大内流河锡尔河注入。历史上咸海海拔53米,南北最长435公里,东西290公里,面积68,000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6米,在西海岸外最深处达69米。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河水大量用于农业和工业,再加上20世纪70年代以来气候持续干旱,导致湖 20世纪中期洞庭湖水系图 19世纪初洞庭湖水系图

森林与湿地

专题二森林与湿地 (一)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基础知识回顾】 1、森林的环境效益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 (1)环境效益: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吸烟除尘;吸收噪音;美化环境;提供旅游休闲最佳场所。 (2)破坏后导致的问题: 全球气候失调(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生物多样性锐减 思考:1、森林破坏后为什么能加剧洪灾? 2.森林破坏后对河流的水文特征有何影响? 2、热带雨林的分布 (1)纬度分布: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南北纬15°—25°。 思考: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南北纬15°—25°。 ①分布地区: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澳大利亚的东北海岸、巴西高原东南部 ②原因:暖流增温、增湿——-洋流;信风来自海洋,带来大量的水汽——大气环 流;迎风坡,多地形雨——-地形 (2)集中分布区: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地区、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3)最大分布区: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思考:亚马孙河流域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试从气压带和风带、地形、洋流、大陆轮廓等方面思考 ①赤道穿过亚马孙河流域的中部,终年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高温多雨; ②亚马孙河流域地势平坦宽广,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③亚马孙河流域南、西、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南向大西洋敞开,由东北、东 南海上吹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受西部山地的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 ④南美洲北宽南窄,略成倒三角形,亚马孙河流域位于南美大陆的最宽处。 ⑤暖流增温增湿。 3、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地球之肺”: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巨大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和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④“人类医学宝库”

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

环境生态学导论 第一章绪论 P28思考题 2、举例说明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看法。 参考: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形势继续严峻与人类社会的努力不断增强相交织攀升的状态。一方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育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长期积累的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以及突发性环境和生态灾害频发等还在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正在用智慧,通过技术、管理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大了解决自身生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育三者间诸多矛盾的力度。 举例的话,就拿那些环境问题好了。比如,全球气候变暖。 4、简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P16) 答:研究生物圈系统和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5、举例说明你所熟悉的某个环境问题,并从生态学的视野阐述其危害作用过程、基本特征及你所思考的解决对策。 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 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生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解决对策,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考虑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3、你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是如何理解的? 维持平衡 4、简述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一)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①光强对生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作用光照强度与植物细胞的增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质量的增加关系密切;光还能促进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着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 ②光照强度和水生植物光的穿透性限制着植物在海洋中的分布,只有在海洋表层的透光带上部,植物的光合作用量才能大于呼吸量。 ③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 (二)光质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①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在日光的全光谱照射下进行的,同时,不同光质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色素形成、向光性、形态建成的诱导等影响是不同的。 可见光对动植物生殖、体色变化、迁移、毛羽更换、生长及发育等都有影响。不可见光对生物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三)生物对光周期的适应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植物都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①植物分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②日照长短和变化是许多动物进行迁移、生殖、换毛等生命活动最可靠的信号系统。 7、盐土和碱土有何区别?耐盐植物有哪几种适应盐土壤的方式? 盐土和碱土是所含可溶性盐的种类、pH以及土壤结构均不相同的两类土壤。 方式:①聚盐性植物细胞液浓度特别高,能吸收高浓度土壤中的水分

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以我国三江平原为例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李增慧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如湿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课标解读: 本条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湿地的形成和自然生态功能。要求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借助教材中精选的示范性材料,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课标要求学生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说出该区域资源(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了解进行综合治理和保护的措施。 教材分析: “问题研究”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的亮点。地理新课标要求不单纯把地理科学体系作为地理课程的内容体系,而是关注现实社会的重大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注重地理技能、能力和地理思想的培养,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为地理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创造条件。“问题研究”也使地理课堂向校外延伸,使地理教材向其它的媒介拓展,这也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问题”意识,通过对问题进行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研究,不仅在学校课堂中、教材中获取知识,并且要在课堂以外通过各种其它的途径关注生活和社会,获取 信息、加工信息,从而内化知识。 本部分内容主要以北大荒即三江平原为例介绍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关注的是我国三江平原所存在沼泽湿地退化问题,通过分析相关资料了解沼泽湿地被破坏后带来的危害并分析如何进行综合治理。 在本节课中学生首先结合已有的知识和部分补充资料来分析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然后学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正确理解“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历史意义以及停止开发“北大荒”的原因,以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北大仓”——建设自然保护区的过程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最新考纲]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 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考纲解读] 1.了解湿地的分布及其生态效益。 2.理解湿地问题、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 [思维导图] 考点一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1.湿地的含义 (1)湿地的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分类 ?? ? ??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 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3)湿地的特点 ①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②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2.“地球之肾” (1)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湿地的生态效益 “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 ?? ? ??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保护生物多样性 提示(1)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2)湿地除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外,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提供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被称为“资源的宝库”;同时又可提供航运和旅游场所。 3.湿地资源问题

(1)湿地资源问题 (2)洞庭湖萎缩???? ? 原因:泥沙淤积严重,大规模围湖造田影响: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生 态环境问题增多 4.保护湿地 (1)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2)重要性: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3)措施 地区 具体措施 洞庭湖 长江流域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 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 三江平原 采取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等措施 1.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 2.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 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但各地湿地保护的主要目的侧重不同。举例如下:

生态学 推荐书籍

生态学推荐书籍

本文由别处我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推荐书籍书名:环境生态学基础作者:柳劲松/王丽华/宋秀娟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日期:2003-07 全书共分三篇,第一篇介绍了环境生态学的基础知识;第二篇介绍了人类活动与全球环境的变化;第三篇重点介绍了环境保护的对策,生态系统的恢复,人口,资源,城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书可供从事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科研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书名:环境生态学/高等学校教材作者:程胜高罗泽娇曾克峰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日期:2003-07 全书分为 10 章.前 4 章主要介绍了环境生态学研究对象,内容,基本原理,组成及功能,阐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化学循环及生态平衡,以及自然资源保护与各类生态系统的保护的内容;第 5 章主要介绍生态监测的特点和意义,尺度类型和方法分类;第 6 章主?樯苌こ痰睦砺酆湍P停坏?7 章主要介绍生态环境建设及水体,生态经济规划及西部脆弱生态环境问题.本书还安排了六个环境生态学

野外观察和实验,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映环境生态学的全貌和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本书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生物系等有关专业的本科及研究生教材书名:环境生态学导论电子教案作者:盛连喜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09 书名:环境生态学作者:卢升高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02 书名:环境生态学作者:张合平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2-01 本书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观察,认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各种环境问题,并阐明环境治理的生态学途径.重点阐述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各种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问题的成因,特点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生态监测,生态规划,生态工程和生态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全书试图用简明的语言,明晰的结构,系统地介绍环境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应用,围绕学科的核心内容和前沿动态,在理论框架,知识集成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本书可供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学者,相关专业的师生及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知识点一湿地的主要功能 知识点二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造成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时可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入手。 (1)自然原因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拓展:1. 森林资源的作用和保护 (1) 森林资源的作用和破坏后带来的问题 (2) 森林的保护措施 (一)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 (二)根据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对集体和个人造林、育林给予经济扶持或者长期贷款;(三)提倡木材综合利用和节约使用木材,鼓励开发、利用木材代用品; (四)征收育林费,专门用于造林育林; (五)煤炭、造纸等部门,按照煤炭和木浆纸张等产品的产量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门用于营造坑木、造纸等用材林; (六)建立林业基金制度。 拓展.2.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1)草地退化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和干旱频繁发生等。 ②人为原因:是最主要原因,包括超载放牧、盲目开垦、规划利用管理不当、乱采滥挖等,在我国,鼠害和虫害也是重要原因。 (2)危害: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使当地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 (3)保护草地 ①主要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 ②我国保护牧场的措施。

拓展.3.生物多样性保护 (1)物种灭绝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所以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②人为原因:人口增长,滥捕滥杀野生动物,森林破坏、湿地萎缩、草场退化破坏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环境污染等,加速了物种灭绝速度,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 (2)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②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迁入适当的环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③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动物精子库等,保护遗传资源。 ④国家颁布生物保护的法律、法规。

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教学设计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邹小云 一、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如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 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认识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大致了解我国湿地的分布。 2.通过学生对洞庭湖湿地资源重要作用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3.通过学生对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辩论,提高学生获取、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整理收集有关湿地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 2.结合案例分析,强化学生资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及防灾、减灾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基本国情,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和上一节教材《荒漠化的危害和治理》都是介绍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发展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节教材内容的编排,主要是以洞庭湖区为例,着重介绍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材编写按照湿地的概念——湿地的重要价值——湿地的利用——湿地的保护这一主线,按照案例学习的思路,通过对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个案研究,分析和了解区域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本节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地球之肾”,第二部分是湿地资源问题,第三部分是保护湿地。三部分内容按照存在价值、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保护措施的因果关系来编写,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能力,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重点] 1.湿地的重要价值 2.湿地的保护 [教学难点] 湿地的保护措施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合作探究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宁波东钱湖、洞庭湖湿地的有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设计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对具体的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判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湿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练习题

第二章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限时训练(必修三)(2014·天津七校第一次联考)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淤泥质海滩上一种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中。读“非洲和南美洲红树林分布图”,完成第1~2题。 1.红树林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缺失的直接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D.洋流 2.下列不属于红树林生态效益的是( ) A.防风消浪,固岸护堤B.海陆栖息生物的天堂 C.改良土壤,沧海桑田D.净化海水,减少赤潮 (2014·浙江绍兴4月)湿地的分布受气候、地形、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读“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干燥度的折线图(干燥度是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之比)”。完成3~4题。 3.关于该流域湿地与干燥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燥度越小流域湿地总面积越大 B.干燥度越大湖泊湿地率越高 C.沼泽湿地率与干燥度相关性最强 D.河流湿地受干燥度影响最明显 4.黄河下游流域的干燥度主要在1.5~3之间。有关黄河下游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上游来水量大小 B.上游来水量减小使沿海沼泽湿地面积扩大 C.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使河流湿地大幅扩大 D.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提高湿地率的有效措施 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曾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由7.4~7.8上升到9.0~9.42,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

存的极限。下图为红碱淖湖区域图。据此完成第5~6题。 5.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②上游建拦水坝,使人湖径流减少③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④湖区生态环境恶化,pH上升⑤工业生产如采矿、洗矿,工业排放废水,使水质变差⑥湖区周边林地被砍伐,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②④ D.②⑤⑥ 6.保护红碱淖是当务之急。关于保护红碱淖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利于调节气候②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③利于调节河流径流④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⑤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①④ 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旗是茫茫沙海中的一片“绿洲”,每当夏季,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甘肃最后汇集到这里形成季节性湖泊。20世纪50年代,这里许多地方都是江南水乡景象,但到20世纪80年代,到达额济纳河的水量急剧下降,许多河流消失,胡杨林也枯死。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据此完成7~9题。 7.弱水水量最多的季节会出现在( )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8.20世纪80~90年代,额济纳河水位急剧下降,许多湖泊消失,对这一恶果的原因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 A.下游湖泊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增大 B.人口增长快,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 C.气候异常,蒸发量增大 D.上游地区不断截流引水 9.绿洲的稳定程度取决于( ) A.自然和人为的水源保证程度 B.气候的变化程度 C.人类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程度 D.自然环境中土壤肥力的高低程度 读下表,完成10~11题。 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4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练习(含解析)

考点24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2019·山东济南期末)七里海位于天津东北30 km,属沼泽湿地,地势低洼,且常年积水,湿地水域广阔,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随着七里海开发强度的增加,区域内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下表为七里海区域土地利用情况。据此完成1~2题。 1.[考向湿地的作用]七里海湿地有京津“绿色肺叶”之称,这说明该湿地对京津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A.防风固沙 B.降解污染 C.净化空气 D.提供水产品 答案 C 解析七里海湿地有京津“绿色肺叶”之称,说明七里海湿地在净化空气方面的作用明显,C项正确。 2.[考向湿地的作用]关于七里海湿地面积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工湿地开辟使湿地总面积增加 B.水域面积缩小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C.人工湿地增加有利于生态可持续 D.人工湿地变化使水质得到净化 答案 B 解析水域面积缩小,生物生存空间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B项正确。 (2018·江苏高考改编)“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江苏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下表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据此回答3~4题。

3.[考向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 ) 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②提高造林存活率③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④提高林地生产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结合材料,“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大面积植树造林,其种植品种以用材杨树林、防护和绿化的杂阔林、果品经济林为主,能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①③正确;提高造林存活率和提高林地生产力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过程,不是“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②④错误。 4.[考向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 ) A.生物多样性增加B.森林覆盖率降低 C.果品供应能力下降D.木材供需缺口缩小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整个江苏省造林面积较大,森林覆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故A项正确,B项错误;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比重升高,果品供应能力增强,C项错误;读表可知,“十二五”期间,杨树林面积比重不断下降,即用材林面积比重减少,可能导致木材供应不足,供需缺口加大,故D项错误。 (2019·广东江门一模)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区,主要保护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黑颈鹤等珍稀动物。据此回答5~7题。 5.[考向湿地萎缩]若尔盖高寒沼泽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区,泥炭主要是由湖泊沼泽化形成的。湖泊退化后,湖中大量的沼生植物在湖底大量积累。近代,部分沼泽已趋于疏干,

最新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阐述你对生态圈各圈层关系的认识 生态圈由生物圈和生命支持系统组成,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能量。大气圈是动植物最直接的生命系统,没有大气圈提供氧气和CO2,无法进行氧循环和碳循环;水循环通过大气圈运动而实现的,大气环流还调节了气候,使之较适合生物生存。水圈中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水循环保证地球水量的动态平衡。岩石圈的表层即土壤层,是一个特殊的生命子系统,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初级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2.举例说明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看法 参考: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形势继续严峻与人类社会的努力不断增强相交织攀升的状态。一方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育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长期积累的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以及突发性环境和生态灾害频发等还在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正在用智慧,通过技术、管理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大了解决自身生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育三者间诸多矛盾的力度。 举例的话,就拿那些环境问题好了。比如,全球气候变暖。 3.你认为环境生态学与经典生态学有何不同? 4.简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 研究生物圈系统和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第二章 3.你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是如何理解的? ①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形成;②土壤结构、养分代谢和分解过程;③系统中水分的分布、循环和平衡;④景观结构与性质;⑤系统中物种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5.请举例说明“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和虫害防治中的作用? 有效积温法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某一特定的生物类别各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8.环境因子生态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所有的环境要素。而生态因子更侧重于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部分。 (二)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①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②主导因子及特点;③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环境因子作用的阶段性;⑤环境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三)环境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湿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练习题

第二章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限时训练(必修三) (2014·天津七校第一次联考)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淤泥质海滩上一种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中。读“非洲和南美洲红树林分布图”,完成第1~2题。 1.红树林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缺失的直接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洋流 ) ( 2.下列不属于红树林生态效益的是.海陆栖息生物的天堂B A.防风消浪,固岸护堤.改良土壤,沧海桑田.净化海水,减少赤潮D C(2014·浙江绍兴4月)湿地的分布受气候、地形、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读“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干燥度的折线图(干燥度是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之比)”。完成3~4题。 3.关于该流域湿地与干燥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燥度越小流域湿地总面积越大 B.干燥度越大湖泊湿地率越高 C.沼泽湿地率与干燥度相关性最强 D.河流湿地受干燥度影响最明显 4.黄河下游流域的干燥度主要在1.5~3之间。有关黄河下游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上游来水量大小 B.上游来水量减小使沿海沼泽湿地面积扩大 C.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使河流湿地大幅扩大 D.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提高湿地率的有效措施 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曾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9.42~9.0上升到7.8~7.4由pH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30~20年. 题。~6存的极限。下图为红碱淖湖区域图。据此完成第5

(说明文阅读题)说明文“森林、海洋和湿地”阅读答案

(说明文阅读题)说明文“森林、海洋和湿地”阅读答案

说明文“森林、海洋和湿地”阅读答 案 说明文阅读题 (09____(省、市、区、县))(共13分) ①森林、海洋和湿地是地球上三类重要的生态系统。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源、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的水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的价值表现在它是许多化学物质、生物物种和基因的源、汇和库。 ②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通过生态过程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粮食、肉类、鱼类、药材、能源以及多种工业原料等生态系统产品。此外,湿地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使它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并且具有美学价值。同时,湿地还具有教育和科研价值,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珍贵的濒危物种等,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湿地还保留了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因此,湿地这些综合功能从来都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环境及物质基础。

白枕鹤1000多只、小天鹅2000多只、白琵鹭2000多只、雁鸭类3万多只。 ⑥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也有很多湿地资源。____(省、市、区、县)的湿地资源分为天然河流和人工库塘、湖泊2种类型。其中天然河流湿地占3.5万公顷:北京有大小河流200余条,分属于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蓟运河和大清河,河流面积合计5000公顷左右。人工库塘、湖泊湿地有1.5万公顷,但目前保存典型的芦苇、香蒲沼泽湿地很少,面积较大的仅有顺义汉石桥、延庆野鸭湖、门头沟三家店等处,约有2000公顷左右。 ⑦正是有了这些湿地的存在,才使得自然环境如此的丰富多彩,人们也因为有了湿地的存在免遭很多灾难。希望人们能善待湿地,因为那也是善待人类本身。 20.下列判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3分) A.湿地是地球上三类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B.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都属于湿地。 C.根据湿地的作用,我们可以说湿地是气候调节器。 D.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其价值远高于陆地。 21.概括文章第④自然段的内容。(2分) 22.下列对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2020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湿地和森林一样重要》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湿地和森林一样重要 ①大家知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天然工厂”。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要吸收4000 亿吨二氧化碳,释放2000亿吨氧气,这绝大部分 ....是森林的“功劳”。人类和绝大多数生物,都需要靠绿色植物制造的氧气来生存。除此之外,森林还是天然的吸尘器,1亩森林一年能吸附2.4吨粉尘。森林中有许多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杀死空气中的病菌,从而净化大气环境。 ②相比森林来说,湿地似乎离我们比较远,它对生态环境的贡献,在过去更是受到较少的关注。所谓湿地,一般是指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由于长期被水淹没或有大片浅水区域,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土壤系统。我国湿地面积约有6600万公顷(还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总面积的10%,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我国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浅海水域、水库、河口、海岸滩涂、池塘、稻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③别小看湿地,它可是和森林、海洋并列的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这是因为湿地对各种各样的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净化和分解作用,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巨大的“解毒”功能。在湿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植物,伴生其中的有各种水生动物以及肉眼不可见却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体。随水流入湿地的各种污染物,或直接被土壤阻截,或被湿地动植物利用,或被湿地微生物分解。整体上看,湿地就像一个巨大的天然净水器。 ④湿地还有很重要的蓄水功能。在天气多雨、河流涨水的时候,湿地就像“海绵”一样储存过量的水分,减缓洪水的流速和流量。等天气转好,洪峰退去,储存在湿地中的水再通过下渗的方式来补充地下水。 ⑤由此可见,湿地对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一点也不逊于森林。 1.下列表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湿地、森林、海洋是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 B.森林被誉为天然的氧气制造工厂和净水器。 C.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D.湿地一般指水体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 2.根据文章内容,简述湿地的作用。 3.联系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段中加点词“绝大部分”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2)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1.B 2.湿地对各种各样的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净化和分解作用。(或:湿地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发挥

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答案汇编

学习-----好资料 第一章 1.阐述你对生态圈各圈层关系的认识 生态圈由生物圈和生命支持系统组成,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能量。大气圈是动植物最直接的生命系统,没有大气圈提供氧气和CO2,无法进行氧循环和碳循环;水循环通过大气圈运动而实现的,大气环流还调节了气候,使之较适合生物生存。水圈中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水循环保证地球水量的动态平衡。岩石圈的表层即土壤层,是一个特殊的生命子系统,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初级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2.举例说明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看法 参考: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形势继续严峻与人类社会的努力不断增强相交织攀升的状态。一方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育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长期积累的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以及突发性环境和生态灾害频发等还在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正在用智慧,通过技术、管理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大了解决自身生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育三者间诸多矛盾的力度。 举例的话,就拿那些环境问题好了。比如,全球气候变暖。 3.你认为环境生态学与经典生态学有何不同?

4.简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 研究生物圈系统和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第二章 3.你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是如何理解的? ①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形成;②土壤结构、养分代谢和分解过程;③系统中水分的分布、循环和平衡;④景观结构与性质;⑤系统中物种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5.请举例说明“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和虫害防治中的作用? 有效积温法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某一特定的生物类别各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8.环境因子生态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所有的环境要素。而生态因子更侧重于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部分。 (二)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①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②主导因子及特点;③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环境因子作用的阶段性;⑤环境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城市湿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策-最新范文

城市湿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策 摘要:在城市发展中,一些不合理的湿地开发行为,导致城市湿地功能退化。未来城市规划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湿地景观规划设计,以本地乡土物种为主进行湿地恢复,建立持续的城市湿地恢复监控机制,减少人为干扰,建立相应的政策指导,对城市湿地进行切实有效地治理与保护。 一、城市湿地的生态及社会服务功能 城市湿地受城市建成区扩张的影响,形成了在城区中面积较小、分布不均匀、孤岛式生境的斑块,斑块之间的连接度低,湿地内部生境的破碎化较为严重。城市湿地作为城市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具有众多服务功能,包括:①为城市居民、城市提供必需的水源;②为城市提供完善的防洪排涝体系;③调节区域气候,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环境质量;④为动植物提供独特的生境栖息地,形成物种多样性; ⑤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此外,一些城市湿地还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及科普教育基地。 二、城市化对湿地生境的影响 20世纪初至今,城市人口增长了近10倍,城市人口比例从14%增到50%。快速城市化不仅使湿地面积减少,生境破碎化情况加剧,也导致了城市湿地生境的丧失[1~2]。如,北京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中期,有8个湖泊共33.4hm2:湿地面积被填。具有500年历史

的护城河也遭同样厄运,1953年护城河面积为41.19km,现在剩下的总长度不到原来的一牛[3]。美国农业部门的研究表明,城市化进程都涉及侵占湿地问题,美国已丧失了58%的湿地[4]。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合理规划,湿地受污染情况愈来愈严重,并对其周围环境也造成污染,降低了湿地的生态及社会服务功能[5]。另外,因湿地生境条件的改变以及湿地规划中盲目引进一些异地物种,引起外来物种对湿地生境的入侵,降低了本地物种的存活机率,增加了城市湿地保护和恢复的难度[4]。 三、城市湿地保护相关措施 一个未受异常自然和人类扰动的湿地,因其物种的多样、结构的复杂性、功能的综合性和抵抗外力的稳定性,而处于健康状态。当外力扰动超过湿地的自我修复能力时,湿地生境恶化,功能退化,进而影响区域环境[6]。城市湿地的保护及恢复,需要相关部门采取前瞻性的规划理念及科学的规划措施。 3.1进行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高速公路、城市建筑等基础设施的扩建,改变了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城市湿地水文和生物学特征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湿地物种多样性与流域不可渗透地面面积、湿地水面波动情况密切相关。 在湿地流域不可渗透地面的面积小于4%和大于12%的区域中,具有明显的湿地水面波动[7]。当研究区域不可渗透地面面积高于10%时,湿地生境功能逐渐下降。虽然不可渗透地面面积阈值因流域特征不同而发生变化,但最佳阈值应保持在8%—10%,同时应保持

2019届高三一轮地理复习练习:31讲森林和湿地的开发和利用 Word版含解析

限时规范训练31森林和湿地的开发和利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山东济南模拟)下图为苏门答腊岛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苏门答腊岛上分布着大片雨林,岛上存在烧荒现象(垦荒前烧掉荒地上的野草、灌木等植被的行为)。岛上农民择时烧荒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风向D.光照 解析:苏门答腊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岛上农民只有在降水相对较少的时段才能烧荒。 答案:B 2.下图为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土壤肥力变化图,图中土壤肥力由b到c的变化说明()

A.该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B.烧荒后土壤肥力下降 C.该地区土壤肥力恢复快D.作物生长需肥多 解析:由a到b,反映了烧荒后虽然短时间土壤肥力上升,但耕作后土壤肥力迅速下降。由b到c,反映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土壤肥力低下,说明该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弃耕后,土壤肥力恢复缓慢。 答案:A 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3.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气候寒冷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解析:三江源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生物生长缓慢,生态环境脆弱。

答案:A 4.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⑥D.④⑤⑥ 解析:三江源湿地广布,其价值结合当地高原生态环境特点分析,地势高峻,农业生产条件恶劣;调蓄洪水功能主要在中下游地区;冰川广布,是重要的淡水资源补给地;独特的环境,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答案:C 5.在图中三江源地区保护湿地,主要能为这些河流的中下游() A.丰富物种B.涵养水源C.净化空气D.美化空气 解析:三江源地区保护湿地,能起到保护物种、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但这些功能不是对河流中下游的影响,湿地可提供稳定水源才是对河流中下游的影响。 答案:B 2016年2月2日是第20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关乎我们的未来:可持续的生计”,这一主题考虑到湿地对人类未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湿地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下列对湿地的理解错误的是() ①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强大的调节水循环的功能

高中地理 每日一题 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新人教版

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甘肃永昌县喇叭泉林场,位于石羊河一级支流西大河流域中段,是永昌县北部的主要生态防护屏障。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树木随着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而大量死亡。2003年起,林场在规划改造区域,实施外围乔木、灌木和内部枸杞、沙棘(白榆)配置(如图)的林带建设。据此完成1—3题。 1.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能源短缺,过度砍伐B.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 C.西大河上游人口、经济规模扩大D.植被新陈代谢,群落自然更替 2.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明显影响是 A.可开垦耕地面积增加B.荒漠化范围缩小 C.区域土壤肥力增加D.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 3.2003年起喇叭泉林场开始的林带建设,使得林场 ①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②虽没经济效益,但生态效益突出 ③农田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加④土壤熟化速度加快,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参考答案】1.C 2.D 3.D 3.外围和内部林带建设,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农田蒸发量减少,树木蒸腾增加,空气湿度增加;大行距内耕作低秆农作物,林地间土壤熟化过程加速,水肥条件优越,沙棘和枸杞的生长加快,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故选D。 解题必备 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一、森林的分布及生态效益 1.森林的分布 2.森林的生态效益 森林的生态效益可以笼统地概括为“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在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功能又有所差异,总结如下。 地区生态功能破坏后果湿润地区、山地丘陵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下渗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农牧业减产沿海地区防止海风、海浪侵袭 台风(飓风)、风暴潮加剧, 海岸侵蚀后退、海水倒灌城市、交通道路两侧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吸烟除尘、减弱噪声等 大气污染加剧、噪声污染加剧、 环境质量降低热带雨林 维持全球碳氧平衡、保护生物多样 性、调节大气成分、促进水循环 生态失衡、环境恶化、 灾害多发、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等 二、湿地的主要功能及其保护 1.湿地的分类 ?? ?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2.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