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噪声检测记录表
GBZT 189.8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噪声
![GBZT 189.8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噪声](https://img.taocdn.com/s3/m/aeb03641dd3383c4ba4cd2c7.png)
工作场合物理身分测量之杨若古兰创作噪声1范围本尺度规定了工作场合生产性噪声测量方法.本尺度适用于工作场合生产性噪声的测量.2测量仪器声级计: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S(慢)”档.积分声级计或个人噪声剂量计: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S(慢)”档和“Peak(峰值)”档. 3测量方法现场调查为准确选择测量点、测量方法和测量时间等,必须在测量前对工作场合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次要包含:工作场合的面积、空间、工艺区划、噪声设备规划等,绘制略图.工作流程的划分、各生产程序的噪声特征、噪声变更规律等.预测量,判定噪声是否稳态、分布是否均匀.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路线、工作方式、停留时间等.测量仪器的筹办测量仪器选择:固定的工作岗位选用声级计;流动的工作岗位优先选用个体噪声剂量计,或对分歧的工作地点使用声级计分别测量,并计算等效声级.测量前应根据仪器校订请求对测量仪器校订.积分声级计或个人噪声剂量计设置为A计权、“S(慢)”档,取值为声级L pA或等效声级L Aeq;测量脉冲噪声时使用“Peak(峰值)”档.测点选择工作场合声场分布均匀(测量范围内A声级不同﹤3dB(A)),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工作场合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应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级差﹤3dB(A).每个区域内,选择2个测点,取平均值.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对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计算等效声级.使用个人噪声剂量计的抽样方法拜见附录A.测量3.4.1传声器应放置在劳动者工作时耳部的高度,站姿为1.50m ,坐姿为1.10m. 传声器的指向为声源的方向.测量仪器固定在三角架上,置于测点;若现场不适于放置三角架,可手持声级计,但应坚持测试者与传声器的间距>0.5m.稳态噪声的工作场合,每个测点测量3次,取平均值.非稳态噪声的工作场合,根据声级变更(声级动摇≥3dB )确定时间段,测量各时间段的等效声级,并记录各时间段的持续时间.脉冲噪声测量时,应测量脉冲噪声的峰值和工作日内脉冲次数.测量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工作场合风速超出3m/s 时,传声器应戴风罩.应尽量防止电磁场的干扰.测量声级的计算非稳态噪声的工作场合,按声级附近的准绳把一天的工作时间分为n 个时间段,用积分声级计测量每个时间段的等效声级L Aeq,Ti ,按照公式(1)计算全天的等效声级:Aeq,T in 0.1L Aeq,T ii=11L =10lg(T10)dB(A)T (1)式中:L Aeq,T ——全天的等效声级; L Aeq,Ti ——时间段T i 内等效声级; T ——这些时间段的总时间; T i ——i 时间段的时间; n ——总的时间段的个数. 8h 等效声级(L EX,8h )的计算根据等能量道理将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 的等效声级,按公式(2)计算:e EX,8h Aeq,Te 0T L =L +10lgdB(A)T (2)式中:L EX,8h ——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 的等效声级 T e ——实际工作日的工作时间; L Aeq,Te ——实际工作日的等效声级; T 0——尺度工作日时间,8h. 每周40h 的等效声级通过LEX,8h 计算规格化每周工作5天(40h )接触的噪声强度的等效连续A 计权声级用公式(3):EX,8h in 0.1(L )EX,W i=11L =10lg(10)dB(A)5 (3)式中:L EX,W ——指每周平均接触值;L EX,8h ——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 的等效声级; n ——指每周实际工作天数.脉冲噪声:使用积分声级计,“Peak(峰值)”档,可直接读声级峰值Lpeak. 4测量记录测量记录应当包含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绝对湿度)、测量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地位)、被测仪器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及工时记录等. 5留意事项在进行现场测量时,测量人员应留意个体防护.附录A (材料性附录)使用个人噪声剂量计的抽样方法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请求,选择抽样对象.在工作过程中,凡接触噪声风险的劳动者都列为抽样对象范围.抽样对象中应包含分歧工作岗位的、接触噪声风险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其余的抽样对象随机选择.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缺乏3名时,全部选为抽样对象,劳动者大于3名按表 A.1选择,测量结果取平均值.表劳动者数 采样对象数3~5 2 6~10 3 >104附录B(材料性附录)工作场合噪声等效声级参考接触限值实际工作中,对于每天接触噪声缺乏8h时的工作场合,也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和测量(或计算)的等效声级,按照接触时间减半噪声接触限值添加3dB(A)的准绳,根据表B.1确定噪声接触限值.表日接触时间(h)接触限值[dB(A)]8 854 882 911 9497。
车间空气及噪音检测报告
![车间空气及噪音检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4b8971da8114431b90dd8be.png)
瓯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测报告浙2011L03047TEST REPORT受理编号: 2011AL03047 被检单位:浙江盛博电子有限公司检测类别:车间空气卫生检测报告受理编号:2011AL03047 第1页共2页样品名称:作业场所空气质量受检单位:浙江盛博电子有限公司样品编号: 1103001028-1103001033 检测结果报告书编号: 2011AL03047检验项目:详见检测报告样品来源:现场监测卫生学评价: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废气>工作地点日对样品编号为1103001028-1103001033的样品检测结果作出如下评价:本次监测作业场所6个点,合格6个点,不合格0个点。
合格点为:1 模具车间2包装车间3半成品车间4成品车间5焊接车间6丝印车间{以下空白}评价者:审核者:签发者:职务:公章:签发日期;2011年03月16日卫生检测报告受理编号:2011AL03047 第2页共2页单位名称:浙江盛博电子有限公司样品来源:现场监测单位地址:温州市高翔工业区大庆路2号采 (送)样人:黄忠样品名称:作业场所空气质量采 (送)单位:瓯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样品状态/性状:理化样品数量: 6点采样方法依据: WS/T69—1996检验方法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和苯、甲苯、二甲苯GB/T14677-1993:非甲烷烃:HJ/T38-1999;颗粒物:GB/T15432-95;采(送)样日期: 2011年03月11日检测完成日期: 2011年03月11日监测结果序号检测项目测定地点单位结果卫生标准1 苯作业场所mg/m3 0.21 <=0.42 甲笨作业场所mg/m3 1.32 <= 2.43 二甲笨作业场所mg/m3 0.07 <= 0.264 颗粒数作业场所mg/m3 0.13 <= 1.05 非甲完烃作业场所mg/m3 2.53 <=4.0{以下空白}附注:分包项目:无偏离标准方法的例外情况:无测量不确定度:/编制者:审核者:签发者:职务:签发日期;2011年03月16日公章:瓯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测报告浙2011L3048TEST REPORT受理编号: 201103048 被检单位:浙江盛博电子有限公司检测类别:注塑、模具车间噪声瓯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测报告受理编号:201103048 第1页共2页样品名称:作业环境样品编号:201103048 生产单位:浙江盛博电子有限公司生产日期或批号:2011.3.11 受检单位:浙江盛博电子有限公司商标:无采(送)样单位:瓯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规格:无委托单位:浙江盛博电子有限公司样品数量:8个委托单位地址:温州市高翔工业区大庆路2号代表数量:无样品状态/包装:符合要求检测类别:一般委托收样日期:2011-03-11 报告日期:2011-03-16检测数据:GBZ/T 189.8-2007二、检测与评价依据:(一)检测依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 189.8-2007)(二)评价依据:1、中华人民共各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瓯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测报告受理编号:201103048 第2页共2页2.第二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https://img.taocdn.com/s3/m/31b6b4d51a37f111f0855b43.png)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
GBZ/T 189.8-2007
方法验证报告
编制: 日期:
校核: 日期:
审核: 日期:
广东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工作场所噪声监测方法验证报告
1 方法依据
依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 189.8-2007》。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监测。
3 测量仪器
AWA6228型多功能声级计、AWA6221A型声校准器
4测量所象条件、测点位置及测量时段
环境条件:
场所状态:
预测量:三角架固定,稳态噪声,1min等效声级<3dB(A),非稳态噪声>3dB(A)
5 校准测量
5.1人员比对噪声测量
5.2工作场所噪声等效声级测量和评价
9 结论
通过对某一工作场所现场检测量得到的数据来验证对该标准的了解和熟悉程度。
选择了最佳的仪器、气象条件、测点位置、测量时段正常工况下,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测试结果满足方法要求。
工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
![工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7525d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a.png)
XXXX公司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规定,受XXXX公司受托,X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XX年XX月XX日对XXXX公司噪声、粉尘等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职业卫生学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检测评价目的1、了解生产工艺流程,识别生产环境中职业因素的种类及其危害程度,评定其作业环境是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
2、评价分析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合理性及有效性,为企业制定职业卫生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3、为评价作业人员接触噪声、粉尘的程度及对健康的影响提供依据。
二、检测评价依据及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60号,2001)2、《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23号令)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352号,2002)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采样规范》(GBZ159-2004)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Ⅰ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
1—2007)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Ⅱ部分:物理有害因素》(GBZ2。
2-2007)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HZ/T 192。
1-2007)8、《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GHZ/T 192.3—2007)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HZ/T 189.8—2007)10、《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T934-2008)三、生产工艺流程图△△△△★△注:△表示关键工序。
★表示需确认过程四、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XXXX公司公司主要生产铁水、钢坯、钢板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或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粉尘、CO、SO2、高温等1、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噪声:该生产环境为强噪声作业,噪声主要产生于机器运转及生产环节。
噪声测量记录表109
![噪声测量记录表109](https://img.taocdn.com/s3/m/e7d5e87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8.png)
测量日期
测量时间
工作场所及检测地点
岗位(工种)名称
接触噪声
时间(h)
温度
(℃)
湿度(%RH)
测量值dB(A)
平均值
dB(A)
备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
:
:
:
:
:
:
备注: 测量仪器每次在使用之前都要进行运行状况检查,完好、检定合格在中打,不完好和不合格打。
测量人: 陪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审核人: 日期:
测量日期
测量时间
工作场所及检测地点
岗位(工种)名称
接触噪声
时间(h)
温度
(℃)
湿度(%RH)
测量值dB(A)
平均值
dB(A)
备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
:
:
:
:
:
:
:
:
:
:
:
备注: 测量仪器每次在使用之前都要进行运行状况检查,完好、检定合格在中打,不完好和不合格打。
测量人: 陪同人: 审核人: 日期:
工作场所现场噪声测量原始记录
委托单位/受检单位名称:
项目名称
报告编号
Q(X)-2012-(B)
监测类型
(评价日常监督)
测量方法
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
测量仪器名称及编号
防爆个体噪声剂量计(YMZP-)
校正设备名称及编号
音源校正仪(YMZP-)
测量前校正
标准声压级:dB(A)实测声压级:dB(A)校正声压级:dB(A)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2007年)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2007年)](https://img.taocdn.com/s3/m/67e9ee1652d380eb62946d8d.png)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189.8-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Measurement of Physical agents in WorkplacePart 7:Noise2007-04-12 发布2007-11-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前言本部分是根据WS/T 69-1996《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修订的。
与WS/T 69-1996有关测量方法部分相比主要修改如下:——纳入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规范了使用范围、测量仪器要求及测量方法。
——增加稳态、非稳态噪声及8h等效声级及40h等效声级的计算方法;——采用了个人噪声剂量计并给出使用个人噪声剂量计的抽样方法。
本部分为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系列标准之一。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营红声器材厂嘉兴分厂、奎思特技术公司。
本部分起草人:王生、刘茁、何丽华、王建新、舒国华。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作业场所生产性噪声的测量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的测量。
2 测量仪器2.1 声级计: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S(慢)”档。
2.2 积分声级计或个人噪声剂量计: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 C计权,“S(慢)”档和“Peak(峰值)”档。
3 测量方法3.1 现场调查为正确选择测量点、测量方法和测量时间等,必须在测量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3.1.1 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工艺区划、噪声设备布局等,绘制略图。
3.1.2 工作流程的划分、各生产程序的噪声特征、噪声变化规律等。
GBZT 189.8-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
![GBZT 189.8-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https://img.taocdn.com/s3/m/104be675650e52ea55189873.png)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
GBZ/T189.8-2007
方法验证报告
编制: 日期:
校核: 日期:
审核: 日期:
广东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工作场所噪声监测方法验证报告1方法依据
依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监测。
3测量仪器
AWA6228型多功能声级计、AWA6221A型声校准器
4测量所象条件、测点位置及测量时段
环境条件:
场所状态:
场地略图:
预测量:三角架固定,稳态噪声,1min等效声级<3dB(A),非稳态噪声>3dB(A)
5校准测量
5.1人员比对噪声测量
5.2工作场所噪声等效声级测量和评价
9结论
通过对某一工作场所现场检测量得到的数据来验证对该标准的了解和熟悉程度。
选择了最佳的仪器、气象条件、测点位置、测量时段正常工况下,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测试结果满足方法要求。
GBZT 189.8 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噪声
![GBZT 189.8 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噪声](https://img.taocdn.com/s3/m/e472748c84254b35eefd34dc.png)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的测量。
2测量仪器
2.1声级计: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S(慢)”档。
2.2积分声级计或个人噪声剂量计: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S(慢)”档和“Peak(峰值)”档。
3测量方法
3.1现场调查
为正确选择测量点、测量方法和测量时间等,必须在测量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3.4.6脉冲噪声测量时,应测量脉冲噪声的峰值和工作日内脉冲次数。
3.4.7测量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工作场所风速超过3m/s时,传声器应戴风罩。应尽量避免电磁场的干扰。
3.5测量声级的计算
3.5.1非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按声级相近的原则把一天的工作时间分为n个时间段,用积分声级计测量每个时间段的等效声级LAeq,Ti,按照公式(1)计算全天的等效声级:
3.1.1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工艺区划、噪声设备布局等,绘制略图。
3.1.2工作流程的划分、各生产程序的噪声特征、噪声变化规律等。
3.1.3预测量,判定噪声是否稳态、分布是否均匀。
3.1.4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路线、工作方式、停留时间等。
3.2测量仪器的准备
3.2.1测量仪器选择:固定的工作岗位选用声级计;流动的工作岗位优先选用个体噪声剂量计,或对不同的工作地点使用声级计分别测量,并计算等效声级。
5注意事项
在进行现场测量时,测量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使用个人噪声剂量计的抽样方法
A.1抽样原则
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抽样对象。
A.2抽样对象的选定
在工作过程中,凡接触噪声危害的劳动者都列为抽样对象范围。抽样对象中应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噪声危害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其余的抽样对象随机选择。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原始记录表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原始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589c517e0b4c2e3f572763c9.png)
新田煤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记录单1、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定点采样记录表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定点采样记录表3、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分析记录表4、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分析记录表5、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记录表(一)6、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记录表(二)7、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个体采样记录表8、工作场所噪声个体测量记录表9、工作场所高温测量记录表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定点采样记录表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第页共页采样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定点采样记录表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温度湿度第页共页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分析记录表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公司名称:第页共页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分析记录表受控编号:分析者:分析日期: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公司名称:毒物名称第页共页分析者:分析日期: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记录表(一)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第页共页公司名称项目编号检测类型(评价日常监督事故)测量项目测量仪器及编号测量方法采样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注:此表适用于噪声、工频磁场、工频电场测量记录。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记录表(二) 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第页共页采样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注:此表适用于微波、高频辐射、激光测量记录。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个体采样记录表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第页共页采样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工作场所噪声个体测量记录表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第页共页测定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工作场所高温测量记录表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第页共页测定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记录表doc资料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记录表doc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623c335f242336c1eb95e54.png)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定点采样记录表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第页共页采样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分析记录表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公司名称:第页共页分析者:分析日期:工作场所空气余氯浓度分析记录表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公司名称:毒物名称第页共页分析者:分析日期: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记录表(一)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第页共页公司名称项目编号检测类型(评价日常监督事故)测量项目测量仪器及编号测量方法采样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注:此表适用于噪声、工频磁场、工频电场测量记录。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记录表(二) 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第页共页采样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注:此表适用于微波、高频辐射、激光测量记录。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个体采样记录表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第页共页采样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工作场所噪声个体测量记录表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第页共页测定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工作场所高温测量记录表受控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第页共页测定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干球温度是温度计在普通空气中所测出的温度,即我们一般天气预报里常说的气温。
湿球温度是指同等焓值空气状态下,空气中水蒸汽达到饱和时的空气温度,在空气焓湿图上是由空气状态点沿等焓线下降至100%相对湿度线上,对应点的干球温度。
黑球温度也叫实感温度,标志着在辐射热环境中人或物体受辐射热和对流热综合作用时,以温度表示出来的实际感觉温度.所测的黑球温度值一般比环境温度也就是空气温度值高一些。
GBZT229.4-201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
![GBZT229.4-201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https://img.taocdn.com/s3/m/b756f675e518964bcf847ce8.png)
GBZ/T 229.4-201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 4 部分:噪声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部分。
GBZ/T 229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按部分发布,目前发布四个部分:——第 1 部分:生产性粉尘; ——第 2 部分:化学物;——第 3 部分:高温;——第 4 部分:噪声。
本部分是GBZ/T 229 的第 4 部分。
本部分是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 部分:物理因素》中噪声接触限值的配套文件。
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河南省新乡市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生、李涛、孙伟、何丽华、张敏、周世义、杜燮祎。
1 范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 部分:噪声GBZ/T 229 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作业的分级原则、分级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各类存在生产性噪声作业的分级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 部分:物理因素GBZ/T 189.8-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 部分:噪声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产性噪声industrial noise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3.2 稳态噪声steady noiseA 计权声级波动<3dB 的噪声。
3.3 非稳态噪声non-steady noiseA 计权声级波动≥3dB 的噪声。
3.4 脉冲噪声impulsive noise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问>1s,A 声级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 的噪声。
3.5 噪声作业work(job)exposed to noise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 或40h/周噪声暴露 A 等效声级≥80dB 的作业。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5267e0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0d.png)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文件编号: AQK—Z—12—2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 提高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质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等有关规定, 结合我公司实际, 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德阳市南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范围内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
第三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以下简称检测)包括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因素(有毒物质、粉尘和生物因素)的空气样品采集、运输、保存、检验;物理因素测量, 以及检测档案管理。
第四条检测工作类别包括日常检测、评价检测、监督检测、事故性检测。
第五条检测部门应该按照有关规定,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日常的检测;委托由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定期检测工作。
第六条检测部门对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 应该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 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必须停止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危害因素经治理后, 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方可重新作业。
第二章前期工作第七条为保障检测工作规范进行, 公司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该签订委托协议书。
协议书内容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时间、检测地点或岗位、检测报告书出具方式、费用结算等。
第八条公司应向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如实提供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原辅材料、产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个人防护措施、岗位设置及接触时间等相关资料。
开始现场检测时, 安全消防环保科协助做好此项工作, 并对工作场所生产运行状况及职工职业接触情况负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检测过程和结果负责。
第三章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第九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检测, 使用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记录单 (以下简称记录单)。
记录单由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人员现场填写, 填写内容完整, 真实, 不可缺项, 并由公司陪同人员签字。
噪声检测作业指导书
![噪声检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343f366312b3169a451a4ca.png)
噪声检测作业指导书篇一:工作场所噪声的检测作业指导书工作场所噪声的检测作业指导书工作场所噪声的检测受控状态:受控号:持有人:编写人:李爱春审核人:周敬文批准人:张济版号:第一版编写、修改记录编写日期:2006年11月28日审核日期:2006年12月25日批准日期:2006年12月28日修订:第0次修订修改处修改内容修改人批准人生效日期工作场所噪声的检测1. 目的为了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过程中工作场所噪声测量工作,确保测量工作质量,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作场所噪声测量。
3. 职责现场监测人员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和作业指导书进行设点和测试。
4. 术语4.1 稳态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小于3 dB的噪声。
4.2 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和间歇噪声的总称。
4.2.1 起伏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大于3 dB的噪声。
4.2.2 间歇噪声:在观察时间内,声级多次突然下降到背景噪声级的噪声,声级在不同于环境声级的常值的时间为1s 或1s以上。
4.3 倍频程:两个基频比为2的声音或其他信号间的频程。
4.4 频谱:把时间函数的分量按幅值或相位表示为频率的分布图形。
4.5 中心频率:倍频程中最高与最低频率的几何平均频率。
即f中心=(f上限·f下限)1/24.6 等效声级:在规定的时间内,某一连续稳态声A[计权的声压,具有与随时间变化的噪声相同的均方A声压,则这一连续稳态声的声级就是此时间变化噪声的等效声级。
5. 程序5.1 连续噪声5.1.1 测量仪器:声级计、噪声频谱分析仪。
5.1.2 测试点选择原则5.1.2.1 若车间内各处A声级差别不大(小于3分贝),则只需在车间内选择1-3个测点。
5.1.2.2 若车间内各处声级波动较大(大于3分贝),则需按声级大小,将车间分成若干区域,任意两个区域的声级差应大于或等于3分贝,每个区域内的声级波动必须小于3分贝,每个区域取1-3个测点。
GBZT 189.8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噪声
![GBZT 189.8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噪声](https://img.taocdn.com/s3/m/24e8cd5865ce050877321384.png)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丈量之迟辟智美创作噪声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丈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的丈量.2丈量仪器声级计: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S(慢)”档.积分声级计或个人噪声剂量计: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S(慢)”档和“Peak(峰值)”档. 3丈量方法现场调查为正确选择丈量点、丈量方法和丈量时间等,必需在丈量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工艺区划、噪声设备规划等,绘制略图.工作流程的划分、各生产法式的噪声特征、噪声变动规律等.预丈量,判定噪声是否稳态、分布是否均匀.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路线、工作方式、停留时间等.丈量仪器的准备丈量仪器选择:固定的工作岗位选用声级计;流动的工作岗位优先选用个体噪声剂量计,或对分歧的工作地址使用声级计分别丈量,并计算等效声级.丈量前应根据仪器校正要求对丈量仪器校正.积分声级计或个人噪声剂量计设置为A计权、“S(慢)”档,取值为声级L pA或等效声级L Aeq;丈量脉冲噪声时使用“Peak(峰值)”档.测点选择工作场所声场分布均匀(丈量范围内A声级分歧﹤3dB(A)),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应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级差﹤3dB(A).每个区域内,选择2个测点,取平均值.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对工作地址分别进行丈量,计算等效声级.使用个人噪声剂量计的抽样方法拜会附录A.丈量3.4.1传声器应放置在劳动者工作时耳部的高度,站姿为1.50m ,坐姿为1.10m. 传声器的指向为声源的方向.丈量仪器固定在三角架上,置于测点;若现场不适于放置三角架,可手持声级计,但应坚持测试者与传声器的间距>0.5m.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每个测点丈量3次,取平均值.非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根据声级变动(声级摆荡≥3dB )确按时间段,丈量各时间段的等效声级,并记录各时间段的继续时间.脉冲噪声丈量时,应丈量脉冲噪声的峰值和工作日内脉冲次数.丈量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工作场所风速超越3m/s 时,传声器应戴风罩.应尽量防止电磁场的干扰.丈量声级的计算非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按声级相近的原则把一天的工作时间分为n 个时间段,用积分声级计丈量每个时间段的等效声级L Aeq,Ti ,依照公式(1)计算全天的等效声级:Aeq,T in 0.1L Aeq,T ii=11L =10lg(T10)dB(A)T (1)式中:L Aeq,T ——全天的等效声级; L Aeq,Ti ——时间段T i 内等效声级; T ——这些时间段的总时间; T i ——i 时间段的时间; n ——总的时间段的个数. 8h 等效声级(L EX,8h )的计算根据等能量原理将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 的等效声级,按公式(2)计算:e EX,8h Aeq,Te 0T L =L +10lgdB(A)T (2)式中:L EX,8h ——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 的等效声级 T e ——实际工作日的工作时间; L Aeq,Te ——实际工作日的等效声级; T 0——标准工作日时间,8h. 每周40h 的等效声级通过LEX,8h 计算规格化每周工作5天(40h )接触的噪声强度的等效连续A 计权声级用公式(3):EX,8h in 0.1(L )EX,W i=11L =10lg(10)dB(A)5 (3)式中:L EX,W ——指每周平均接触值;L EX,8h ——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 的等效声级; n ——指每周实际工作天数.脉冲噪声:使用积分声级计,“Peak(峰值)”档,可直接读声级峰值Lpeak. 4丈量记录丈量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丈量日期、丈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丈量地址(单元、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丈量位置)、被测仪器设备型号和参数、丈量仪器型号、丈量数据、丈量人员及工时记录等. 5注意事项在进行现场丈量时,丈量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附录A (资料性附录)使用个人噪声剂量计的抽样方法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抽样对象.在工作过程中,凡接触噪声危害的劳动者都列为抽样对象范围.抽样对象中应包括分歧工作岗位的、接触噪声危害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其余的抽样对象随机选择.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缺乏3名时,全部选为抽样对象,劳动者年夜于3名按表A.1选择,丈量结果取平均值.表劳动者数 采样对象数3~5 2 6~10 3 >104附录B(资料性附录)工作场所噪声等效声级参考接触限值实际工作中,对每天接触噪声缺乏8h时的工作场所,也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和丈量(或计算)的等效声级,依照接触时间减半噪声接触限值增加3dB(A)的原则,根据表B.1确定噪声接触限值.表日接触时间(h)接触限值[dB(A)]8 854 882 911 9497。
gbzt 189.8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噪声资料讲解
![gbzt 189.8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噪声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e114b4e0c22590102029d9a.png)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噪声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的测量。
2测量仪器
2.1声级计: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S(慢)”档。
2.2积分声级计或个人噪声剂量计: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S(慢)”档和“Peak(峰值)”档。
T0——标准工作日时间,8h。
3.5.3每周40h的等效声级
通过LEX,8h计算规格化每周工作5天(40h)接触的噪声强度的等效连续A计权声级用公式(3):
(3)
式中:LEX,W——指每周平均接触值;
LEX,8h——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的等效声级;
n——指每周实际工作天数。
3.5测量声级的计算
3.5.1非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按声级相近的原则把一天的工作时间分为n个时间段,用积分声级计测量每个时间段的等效声级LAeq,Ti,按照公式(1)计算全天的等效声级:
(1)
式中:LAeq,T——全天的等效声级;
LAeq,Ti——时间段Ti内等效声级;
T——这些时间段的总时间;
Ti——i时间段的时间;
3.5.4脉冲噪声:使用积分声级计,“Peak(峰值)”档,可直接读声级峰值Lpeak。
4测量记录
测量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被测仪器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及工时记录等。
5注意事项
n——总的时间段的个数。
3.5.28h等效声级(LEX,8h)的计算
根据等能量原理将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的等效声级,按公式(2)计算:
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
![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https://img.taocdn.com/s3/m/8de6a12ff7ec4afe04a1df80.png)
式(2)计算:
LEX,8h
=LAeq,Te
+10lg
Te T0
dB(A)
(2)
式中:LEX,8h——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 8h 的等效声级 Te——实际工作日的工作时间; LAeq,Te——实际工作日的等效声级; T0——标准工作日时间,8h。
3.5.3 每周 40h 的等效声级
3.5.4 脉冲噪声:使用积分声级计,“Peak(峰值)”档,可直接读声级峰值 Lpeak。
4 测量记录
测量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测量
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被测仪器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
测量数据、测量人员及工时记录等。
5 注意事项
测量(或计算)的等效声级,按照接触时间减半噪声接触限值增加 3dB(A)的原则,根据表 B.1
确定噪声接触限值。
表 B.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场所噪声等效声级接触限值
日接触时间(h)
接触限值[dB(A)]
8
85
4
88
2
91
1
94
0.5
97
3.2.2 测量前应根据仪器校正要求对测量仪器校正。 3.2.3 积分声级计或个人噪声剂量计设置为 A 计权、“S(慢)”档,取值为声级 LpA 或等效声 级 LAeq;测量脉冲噪声时使用“Peak(峰值)”档。 3.3 测点选择 3.3.1 工作场所声场分布均匀(测量范围内 A 声级差别﹤3dB(A)),选择 3 个测点,取平 均值。
A.3 抽样对象数量的确定
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 3 名时,全部选为抽样对象,劳动者大于 3 名按表 A.1 选择, 测量结果取平均值。
(完整版)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
![(完整版)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https://img.taocdn.com/s3/m/ddbd9e186bec0975f565e288.png)
日接触时间(h)
接触限值[dB(A)]
8
85
4
88
2
91
1
94
0.5
97
3.2.2测量前应根据仪器校正要求对测量仪器校正。
3.2.3积分声级计或个人噪声剂量计设置为A计权、“S(慢)”档,取值为声级LpA或等效声级LAeq;测量脉冲噪声时使用“Peak(峰值)”档。
3.3测点选择
3.3.1工作场所声场分布均匀(测量范围内A声级差别﹤3dB(A)),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
(1)
式中:LAeq,T——全天的等效声级;
LAeq,Ti——时间段Ti内等效声级;
T——这些时间段的总时间;
Ti——i时间段的时间;
n——总的时间段的个数。
3.5.28h等效声级(LEX,8h)的计算
根据等能量原理将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的等效声级,按公式(2)计算:
(2)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噪声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的测量。
2测量仪器
2.1声级计: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S(慢)”档。
2.2积分声级计或个人噪声剂量计: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S(慢)”档和“Peak(峰值)”档。
3测量方法
3.1现场调查
为正确选择测量点、测量方法和测量时间等,必须在测量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3.4.6脉冲噪声测量时,应测量脉冲噪声的峰值和工作日内脉冲次数。
3.4.7测量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工作场所风速超过3m/s时,传声器应戴风罩。应尽量避免电磁场的干扰。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噪声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噪声](https://img.taocdn.com/s3/m/e051aab81eb91a37f1115ce2.png)
3.1、2工作流程得划分、各生产程序得噪声特征、噪声变化规律等、
3、1.3预测量,判定噪声就是否稳态、分布就是否均匀。
3.1。4工作人员得数量、工作路线、工作方式、停留时间等。
3、2测量仪器得准备
3、2、1测量仪器选择:固定得工作岗位选用声级计;流动得工作岗位优先选用个体噪声剂量计,或对不同得工作地点使用声级计分别测量,并计算等效声级。
式中:LEX,8h—-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得等效声级
Te——实际工作日得工作时间;
LAeq,Te-—实际工作日得等效声级;
T0——标准工作日时间,8h。
3.5。3每周40h得等效声级
通过LEX,8h计算规格化每周工作5天(40h)接触得噪声强度得等效连续A计权声级用公式(3):
3。3.2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应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级差﹤3dB(A)。每个区域内,选择2个测点,取平均值、
3.3、3劳动者工作就是流动得,在流动范围内,对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计算等效声级。
3.3、4使用个人噪声剂量计得抽样方法参见附录A、
3.4测量3.4。1传声器应放置在劳动者工作时耳部得高度,站姿为1、50m,坐姿为1.10m。
3。4、6脉冲噪声测量时,应测量脉冲噪声得峰值与工作日内脉冲次数。
3.4.7测量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工作场所风速超过3m/s时,传声器应戴风罩。应尽量避免电磁场得干扰。
3.5测量声级得计算
3、5、1非稳态噪声得工作场所,按声级相近得原则把一天得工作时间分为n个时间段,用积分声级计测量每个时间段得等效声级LAeq,Ti,按照公式(1)计算全天得等效声级: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噪声测量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噪声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8ec8d3390912a216147929b6.png)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噪声测量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测量方法;适用于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的测量。
2测量仪器2.1 声级计:2 型或以上,具有 A 计权,“S(慢)”档。
2.2 积分声级计或个人噪声剂量计:2 型或以上,具有 A 计权、“S(慢)”档和“Peak(峰值)”档。
3测量方法3.1 现场调查为正确选择测量点、测量方法和测量时间等,必须在测量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3.1.1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工艺区划、噪声设备布局等,绘制略图。
3.1.2工作流程的划分、各生产程序的噪声特征、噪声变化规律等。
3.1.3预测量,判定噪声是否稳态、分布是否均匀。
3.1.4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路线、工作方式、停留时间等。
3.2 测量仪器的准备3.2.1 测量仪器选择:固定的工作岗位选用声级计;流动的工作岗位优先选用个体噪声剂量计,或对不同的工作地点使用声级计分别测量,并计算等效声级。
3.2.2 测量前应根据仪器校正要求对测量仪器校正。
3.2.3 积分声级计或个人噪声剂量计设置为 A 计权、“S(慢)”档,取值为声级 LpA或等效声级 LAeq;测量脉冲噪声时使用“Peak(峰值)”档。
3.3 测点选择3.3.1 工作场所声场分布均匀(测量范围内 A 声级差别﹤3dB(A)),选择 3 个测点,取平均值。
3.3.2 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应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级差﹤3dB(A)。
每个区域内,选择 2 个测点,取平均值。
3.3.3 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对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计算等效声级。
3.3.4 使用个人噪声剂量计的抽样方法参见附录 A3.4 测量3.4.1 传声器应放置在劳动者工作时耳部的高度,站姿为 1.50m,坐姿为 1.10m。
3.4.2 传声器的指向为声源的方向。
3.4.3 测量仪器固定在三角架上,置于测点;若现场不适于放置三角架,可手持声级计,但应保持测试者与传声器的间距>0.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