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程序

合集下载

变更管理程序(完整)

变更管理程序(完整)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药品生产过程中,对关键岗位负责人、厂房设施、设备仪器、物料、产品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检测控制方法等发生变更时控制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药品生产制造全过程发生变更时使用。

2 引用标准SFDA《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1998年)(2009年征求意见稿)SFDA《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局令第14号)(2004年)SFDA《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28号)(2007年)参照澳大利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2002年)参照SFDA《中药、天然药物新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6年版)参照SFDA《已上市中药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讨论稿)3 术语和定义本程序不涉及术语和定义4 变更管理的基本要求4.1 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4.1.1 公司所设置的职能部门生产技术部门、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在聘用配备和变更时,应选聘具有药学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具有药品生产管理和从事药品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

生产管理负责人应有三年从事药品生产实践经验、一年以上药品生产管理实践经验培训;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有五年药品质量管理实践经验、从事过药品定性、定量分析检验、药品质量保证相关检查、一年质量管理实践培训。

根据企业需要,当公司法人代表、企业负责人、主管质量负责人、主管生产负责人以及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变更时,在符合选聘条件的要求,按GMP要求,按上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变更规定的程序申请变更,上报备案。

在变更前,应由人力资源部门填写变更人信息和相关资质复印件和培训记录,经质量管理部门审核符合条件后,上报公司批准,实施变更。

4.1.2公司质量控制实验室检验人员,在聘用配备和变更时,应选聘具有药学专业或相关专业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经过一定时限检验操作相关实践培训和通过培训考核;选聘中药材鉴别人员应具有药学专业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具有八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担任;在变更时,应由人力资源部门填写变更人信息和相关资质复印件和培训记录,经质量管理部门审核符合条件后,上报公司批准,实施变更。

生产安全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规定

生产安全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规定

生产安全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

为保证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生产安全关键岗位人员发生变更时,接替人员具备保证安全生产所需的相关知识、技能及特定经验的最低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部门)以及接受公司市场管理的物资、服务供应商和工程建设承包商。

第三条定义。

本规定所称的生产安全关键岗位是指与公司生产运行密切相关的,当该岗位人员缺失或岗位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特定经验不能满足岗位最低任职资格要求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严重环境影响等生产安全事故的工作岗位。

第四条变更方式。

生产安全关键岗位人员变更包括入职和离职两种情形。

入职是指员工从其他岗位聘任到生产安全关键岗位,离职是指生产安全关键岗位人员因各种原因离开现岗位。

第五条基本原则。

生产安全关键岗位人员变更应坚持安全是聘用的必要条件、一切安全隐患必须受控和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第二章生产安全关键岗位范围第六条生产安全关键岗位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生产、技术、安全关键领导岗位1、各二级单位行政正职、常务副职、分管生产、安全的行政副职、安全总监和勘探开发生产、工程技术、炼油化工等业务单位分管技术工作的行政副职、总工程师(总地质师)、副总师。

2、公司两级机关、直属机构勘探开发、生产、安全、设计(包括钻完井、采油气工艺、地面工艺设计等)、工艺设备、工程技术、基建等业务主管部门领导(含副职)及内设相关机构的正副职,包括:公司机关勘探开发、生产运行、设计管理、安全管理、工艺设备、工程技术、基建管理等对应职能部门的处长、副处长(主任、副主任),各二级单位机关生产、安全、设计、工艺设备、采油气、钻完井、井下作业、测录井、基建管理等对应部门的主任、副主任(科长、副科长)。

3、二级单位下设的油气加工生产、油气储运、炼油化工、电力工程、动力工程、产品制造等基层部门的行政正职、生产(设备)副职、安全监督、总工程师。

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程序

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程序

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程序编号:版本:A版次:1编制:人力资源部审定:程序分委会批准:总经理办公会年X月X日批准年X月X日实施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目录1 目的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适用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引用标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 关键岗位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 人员变更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 关键岗位范围........................................................................................错误!未指定书签。

关键人员变更管理制度

关键人员变更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关键人员变更管理,确保公司运营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高公司管理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关键岗位人员的变更,包括但不限于总经理、副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高级管理人员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确保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的合法、合规、合理,维护公司利益,保障公司业务连续性。

第二章变更原因及程序第四条关键人员变更原因:(一)工作需要:因公司业务发展、组织结构调整等原因,需要调整关键岗位人员。

(二)个人原因:因个人发展、家庭原因、健康原因等,需要离职或调整岗位。

(三)违纪违规:因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职业道德等,被公司辞退或调整岗位。

第五条关键人员变更程序:(一)提出申请:关键岗位人员因工作需要、个人原因或其他原因提出离职或调整岗位申请。

(二)审批流程:按照公司内部审批流程,对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申请进行审批。

(三)公示与公告:经审批通过的关键岗位人员变更,在公司内部进行公示,并对外发布公告。

(四)交接手续:关键岗位人员在变更前,需完成工作交接手续,确保工作连续性。

(五)离职或调整岗位:关键岗位人员按照审批结果,办理离职手续或调整岗位。

第三章变更后的管理第六条关键岗位人员变更后,公司应做好以下工作:(一)调整岗位:根据公司业务发展需要,调整关键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

(二)培训与考核: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确保其具备胜任新岗位的能力。

(三)激励机制:建立关键岗位人员的激励机制,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监督与考核: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其履行岗位职责。

第四章附则第七条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章相关规定第九条关键岗位人员变更过程中,如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公司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十条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执行。

第十一条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相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为准。

公司员工岗位变更管理制度

公司员工岗位变更管理制度

公司员工岗位变更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内部员工的岗位变更程序,提高公司内部管理水平,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三、定义
1. 岗位变更:是指公司内部员工由原任职岗位变换至其他岗位
的过程。

2. 申请人:是指有意愿变更岗位的员工,可以是公司内部部门
之间的调动,也可以是员工自愿申请变更岗位。

3. 审批人:是指负责对员工申请岗位变更进行审批的管理人员。

四、流程
五、注意事项
1. 申请人应当阅读公司人员任职要求,确认自己有能力胜任新的岗位。

2. 在岗位变更之前,相关部门主管应当充分了解申请人的工作
情况和潜力。

3. 审批人对申请进行审查时,应当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审批。

4. 岗位变更前,原部门和新部门应当进行充分的沟通,梳理变
更方案。

5. 岗位变更后,申请人应当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并全力以
赴完成新的工作任务。

六、附则
1. 申请人未通过主管初审或者面试,可以再次申请。

2. 申请人在岗位变更后,须重新签署劳动合同。

3. 岗位变更后,申请人享受与新岗位相适应的薪资和福利待遇。

4. 岗位变更应当遵循自愿申请,合理平衡利益的原则。

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程序-PPT精品文档

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程序-PPT精品文档

3、术语
• 3.1关键岗位:指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管理、技 术、操作和检维修等关键岗位。此类岗位会因人 员的变动造成岗位的经验缺失、岗位操作熟练程 度降低,影响装置正常生产,可能会导致人员伤 亡、重大财产损失、火灾爆炸等工艺、安全、环 保事故。 • 3.2人员变更:指员工岗位发生变化,包括永久性 变动和临时性承担有关工作。表现形式有:调离 、调入、转岗、替岗等。
生产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程序
主要内容
• • • • • • 1、目的 2、适用范围 3、术语 4、职责 5、管理要求 6、附件
1、目的
• 为确保生产单位的关键岗位在人员 发生变更情况下,仍具备岗位安全 运行所需的相关技能、知识和经验 的最低要求,保证生产安全稳定, 特制定本程序。 • 2、适用范围 •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关键岗位人 员变更管理
4、职责
• 4.1相关单位负责制定本单位《关键岗位技 能矩阵》,列出本单位的关键岗位,并对 关键岗位人员能力做出明确要求,经相关 生产处室核准、报人事处备案并及时更新 完善。 • 4.2相关单位按照要求组织培训,并严格执 行人员变更管理程序。
4.职责
• 4.3 公司人事处为人员变更的归口 管理单位,负责协调变更人员的 培训管理,并对人员变更过程进 行监督、考核。 • 4.4 人事处牵头对生产单位关键岗 位的辨识和变更进行指导。 • 4.5本程序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5、管理要求
• 5.2人员变更前,主管领导必须分析人员变 更对单位安全生产的影响,如果人员变更 造成生产单位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则 应停止该变更。 • 5.3每个关键岗位应确定至少一名后备人员 ,制定培养计划,加大培养力度,使后备 人员达到关键岗位所需的最低要求,人员 变更时应优先考虑后备人员。

变更的标准管理程序

变更的标准管理程序

建立生产过程变更处理规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变更作出正确处理。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与药品生产质量有关的一切变更。

3职责质量管理部、生产技术部、设备工程部负责本程序的实施,受权人监督实施。

4定义变更是指药品生产质量系统各要素的改变。

5程序5.1变更主要有但不限于以下几种:5.1.1生产工艺的变更:处方改变,工艺流程的改变,工艺参数的改变等;5.1.2生产设施与设备的变更:设备的添加、置换,厂房结构、设施布局的改变等;5.1.3物料的变更:供应商的变更,物料质量标准的改变等;5.1.4产品包装设计变更;5.1.5质量标准的变更,分析方法的变更;5.1.6文件的变更,软件的变更;5.1.7关键岗位人员的变更。

5.2变更的等级5.2.1仅为文件的文字或格式的变化,实质内容未改变;其他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变更为1级变更。

5.2.2轻微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无需国家有关机构批准、备案或取得其他法定机构、协议方事先认可的为2级变更。

5.2.3影响产品质量,需国家有关机构批准、备案或取得其他法定机构、协议方事先认可的为3级变更。

5.3变更管理的组织5.3.1变更管理委员会负责公司变更的审查,由副总经理、受权人、质量管理部负责人、生产技术部负责人、工程设备部负责人、QA主管组成。

5.3.2变更管理的日常事务由QA负责。

质量管理部负责人负责变更管理委员会会议的召集。

5.4变更的程序5.4.1变更的申请:变更申请部门填写变更申请审批表,注明变更目的、变更内容等事项,照“SMP-QA-00**”即《质量风险标准管理程序》的初步风险评估,并提供相关材料,交QA负责人,由QA审查内容,初步确定变更等级,交质量管理部负责人。

如有必要,要求申请部门提供补充材料。

如文件的修订仅为版式、文字的改变,不涉及实质内容、参数的,则仅提交文件修订申请表。

5.4.2变更管理委员会会议的召开:质量管理部负责人复核变更等级,如为1级变更直接递交受权人审批;如为2、3级变更,则组织召开变更管理委员会,变更管理委员会成员、申请部门负责人、与变更相关的人员参会。

关键岗位人员管理规范,关键岗位人员轮换流程与实施细则(21页)

关键岗位人员管理规范,关键岗位人员轮换流程与实施细则(21页)

责任追究
(三)不能认真执行学习教育制度、廉政谈话制度以及对关键岗位人员日常监督管 理失职渎职的,给予批评教育;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诫 勉谈话、通报批评、组织处理;违反党纪政纪的,给予纪律处分。(四)无正当理 由不能执行岗位交流轮换制度,拒绝组织安排重新上岗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 批评教育、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直至组织处理。(五)工作中因个人失职、渎职、 明知故犯、不按规定和政策办事、责任心不强等原因,给公司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 恶劣影响的,按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六)发现严重违纪问题隐瞒不报或压制 不查,给公司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恶劣影响的,按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七) 关键岗位的直接领导人员,在其直接管辖范围内发生违法违纪案件,致使给公司造 成较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按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06
附则
附则
第十七条 本规定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 起施行。
谢谢
04
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
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
第十四条 建立定期学习教育制度。学习教育的内容以政策法规知识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 规定为主。学习教育活动由法务监督部负责组织,每季度至少集中进行一次。 学习 教育的形式可采取上党课、典型案例剖析、参观教育基地、观看电视录像等多 种载 体,促使关键岗位人员了解掌握法律法规知识、企业规章制度以及党风廉政制 度规 定,增强拒腐倡廉意识,在本职岗位上廉洁勤政,克己奉公,不谋私利,自觉 维护 企业利益。第十五条 建立定期的分析排查制度。要坚持谁主管、谁考核、谁负责的原则 ,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岗位履职情况进行定期分析排查。具体方法为:关键 岗位人员 的上一级直接考核者,要对其日常思想工作表现进行动态分析检查,发现 问题及时 督导纠正;法务监督部会同人力资源部门每年组织一次关键岗位人员任职 状况的分 析,对岗位履职情况、廉洁自律情况以及工作、生活作风等,作出客观评 价,作为 人员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对排查出的问题,要提出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办法

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办法

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办法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办法为加强对全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包括:项目经理(含分包工程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

一、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管理(一)项目经理原则上同一时期只能承担1个工程项目(施工标段,下同)的施工任务,但项目经理承担的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分部质量验收备案多层2个月后、高层(10层以上)4个月后(以工程信息录入宁波市建筑业行政管理信息系统为准,房屋建筑有多个单位工程的,以最后一个单位工程为界定日期,下同)或市政工程质量交工验收(初验)合格后,可承担另一个工程的施工任务。

(二)招标工程自投标报名截止之日起(直接发包工程自合同备案申请之日起),至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止(以工程所在地质量监督机构出具工程质量监督报告为准,下同),施工企业不得擅自更换项目经理,特殊情况确需更换的,按以下规定处理:1、项目经理因自身原因不能担任项目管理工作的,企业应提交建设单位同意更换的书面意见,向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其中,海曙、江东、江北、高新区报市招标办)申请更换项目经理,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实后予以答复。

同意更换的自更换之日起,被更换的项目经理半年内不能担任项目经理岗位职务,但符合其它岗位任职条件的,可担任其它岗位职务。

2、工程因故停止(或暂停3个月以上的)建设或领取中标通知书后未开工达6个月以上的,企业可向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其中,海曙、江东、江北、高新区报市招标办)申请办理项目经理调离或更换,经业主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办理调离或更换。

被调离或更换的项目经理可以承担其他新的工程施工任务。

3、项目经理被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暂停)上岗资格、建议吊销或吊销资质证书,或被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企业应予更换。

关键工作岗位管理规定

关键工作岗位管理规定

关键工作岗位管理规定1. 引言关键工作岗位对于组织的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关键工作岗位的有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管理规定。

2. 定义2.1 关键工作岗位:指在组织中具有关键性职责和影响力,直接关系到组织的核心业务和战略目标的岗位。

2.2 关键工作岗位管理:指对关键工作岗位的职责、要求、绩效和发展进行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

3. 关键工作岗位的设置3.1 关键工作岗位的设立应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并在组织架构中明确划分出来。

3.2 关键工作岗位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到岗位职责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确保该岗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要求。

4. 关键工作岗位的职责和要求4.1 关键工作岗位的职责应明确具体、清晰明了,确保员工能够清楚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

4.2 关键工作岗位的要求应包括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以及与组织价值观和文化相符的个人品质要求。

5. 关键工作岗位员工的选拔和任命5.1 关键工作岗位的选拔和任命应严格按照组织的人事政策和程序进行,确保岗位的正常运作。

5.2 在选拔和任命关键工作岗位员工时,应综合考虑候选人的专业能力、工作经验、领导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等多个因素。

6. 关键工作岗位的绩效管理6.1 关键工作岗位员工的绩效评估应按照组织的绩效管理制度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

6.2 绩效评估结果应作为岗位晋升、薪酬调整、培训发展等方面的依据,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

7. 关键工作岗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7.1 关键工作岗位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应得到重视,通过培训和发展计划,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领导能力。

7.2 组织应提供必要的培训和研究资源,帮助员工不断适应岗位要求和发展需求。

8. 关键工作岗位的变更与调整8.1 如需对关键工作岗位进行变更和调整,应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评估,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协商。

8.2 变更和调整后的关键工作岗位应及时更新相关的岗位职责和要求,确保岗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公司变更人员管理制度

公司变更人员管理制度

公司变更人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人员管理工作,维护公司内部秩序,保障公司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制定本变更人员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公人员等各类人员。

第三条公司要建立健全人事管理体系,实行科学的用人机制,确保公司人员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公正。

第四条公司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推动公司的发展。

第五条公司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励员工为公司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六条公司要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第七条公司要建立员工参与管理的机制,促进员工与公司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第八条公司要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招聘与录用第九条公司要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和人才需求,合理确定招聘计划,制定招聘方案。

第十条公司要依法公开、公平、公正招聘人才,不得歧视任何人。

第十一条公司要对应聘人员进行综合考核,选择有能力、有素质、有潜力的人才。

第十二条公司要建立员工档案,对录用的人员进行全面信息登记。

第十三条公司要在新员工入职时对其进行入职培训,使其尽快适应公司的工作环境。

第二十四条公司要加强对新员工的监督和指导,帮助其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第二十五条公司要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二十六条公司要建立员工奖惩制度,激励优秀员工,惩罚不合格员工。

第二十七条公司要在员工工资、福利等方面合理调整,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八条公司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第二十九条公司要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

第三十条公司要建立员工的职业规划和晋升通道,激励员工为公司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十一条公司要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十二条公司要建立员工参与管理的机制,促进员工与公司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程序

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程序

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程序一、引言关键岗位人员在企业运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变更管理程序应该被严格规范和执行。

本文将介绍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程序的标准格式,以确保变更过程的透明性、公正性和合规性。

二、目的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程序的目的是确保企业在关键岗位人员变更过程中能够合理、公正地选择和评估候选人,并确保变更过程的透明性和合规性。

通过严格执行变更管理程序,企业可以减少人员变更带来的风险,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营。

三、程序1. 变更需求确认- 由相关部门或者岗位上级提出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的需求。

- 需求提出人应明确变更的原因、目的和期望的岗位要求。

2. 岗位要求分析- 人力资源部门与相关部门共同分析岗位要求,明确关键岗位人员的技能、经验和素质要求。

- 岗位要求分析应考虑到岗位职责、团队配合和企业发展需要等因素。

3. 候选人招募- 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岗位要求制定招募计划,并发布招募公告。

- 招募渠道可以包括内部推荐、招聘网站、校园招聘等多种方式。

- 招募过程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每位候选人有平等的机会竞争。

4. 候选人评估- 招募结束后,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候选人评估。

- 候选人评估可以包括面试、能力测试、背景调查等多种方式,以全面评估候选人的适应性和胜任能力。

5. 候选人选拔- 根据候选人评估结果,人力资源部门与相关部门共同决定最终的候选人。

- 选拔决策应基于候选人的综合素质、技能和经验,并遵循公正的原则。

6. 变更通知和培训- 人力资源部门通知被选中的候选人,并与其进行详细的变更说明。

- 被选中的候选人应接受必要的培训,以适应新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环境。

7. 变更执行和监督- 关键岗位人员变更后,相关部门应确保变更的顺利执行。

- 相关部门应对变更后的岗位人员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其胜任新岗位。

8. 变更结果评估- 一段时间后,人力资源部门应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变更结果进行评估。

- 评估结果可以包括工作绩效、团队合作和员工满意度等方面的指标。

公司人员职务变更流程

公司人员职务变更流程
公司人员职务变更流程
变更流程
步骤
注意事项
申请
阶段
申请提交
员工向人力资源部门递交书面职务变更申请,说明变更原因、所申请的新职务等信息
审批
人力资源部门审核职务变更申请,确定是否符合公司政策和流程,需要部门经理或相关主管审批
变更
通知
阶段
通知员工
人力资源部门通知员工职务变更已获批准,说明变更生效时间、新职责等信息
支持和反馈
提供必要支持和指导,定期跟进员工在新职务上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结果
评估
阶段
绩效评估
根据员工在新职务上的表现进行绩效评估,调整和改进相关工作安排
反馈和调整
根据评估结果和员工反馈,及时调整工作安排,提供必要支持和培训
通知相关
部门
通知其他部门或团队关于员工职务变更的信息,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并配合新职务的过渡
培训和
过渡
阶段
培训计划
安排相关培训,帮助员工熟悉新职务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过渡期安排
确定职务变更的过渡期,协助员工顺利过渡到新职务,保证工作连续性和效率
新职务工作安排
阶段
目标设定
与员工共同确定新职务的目标和绩效指标,制定工作计划

岗位变化管理制度范文

岗位变化管理制度范文

岗位变化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地处理岗位变化,管理公司内部的岗位调整和变更,创建一个福利和公平的工作环境,保护员工的利益和权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制定本岗位变化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涉及岗位调整和变更的所有情况。

第三条岗位变化是指员工当前的工作岗位发生变更、调动。

第三章岗位变化的原则第九条所有岗位变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公平原则:岗位变化必须公平、公正、公开,不得搞隐秘、利益输送、内外勾结。

岗位变化必须在符合组织发展需要和个人综合素质的前提下进行。

(二)自愿原则:员工在岗位变化过程中,应主动参与并提供相关信息,自愿接受岗位变化决策。

(三)充分沟通原则:岗位变化的过程必须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以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四)通知原则:员工的岗位变化决策应及时通知其本人并进行必要的解释和沟通,员工有权了解并了解相关情况。

(五)法定原则:员工在岗位变化过程中,公司必须遵循国家劳动法律法规以及岗位调整变更相关的政策。

第四章岗位变化的程序第十五条岗位变化的程序如下:(一)岗位变化提议:员工提出变更工作岗位的需求或意愿,详情应明确说明变更的原因和要求,并书面提出变更申请。

(二)岗位变化审批:公司领导在考虑员工变更申请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管理规定进行审批,并决定是否通过申请。

(三)岗位变化通知:公司领导决定变更员工岗位后,应书面通知变动员工,并与员工进行沟通和解释岗位变化情况。

(四)岗位变化确认:员工接到变更通知后,应签署确认接受岗位变化,并在指定的时间内办理相应手续。

第五章岗位变化的实施第十六条岗位变化的实施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一)公司领导应提醒员工注意工作岗位变更的内容、时间和地点,并就变更后的工作内容和责任进行详细说明。

(二)公司领导应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员工能够适应新岗位并顺利开展工作。

(三)员工在新岗位上接受指导和培训,同时要熟悉新岗位的工作流程和相关制度,遵守公司规定的各项办法和制度。

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程序

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程序

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程序一、目的为确保公司生产安全关键岗位人员发生变更时,接替人员仍具备并保持生产安全运行所需的相关知识、技能和特定经验的最低要求,保证生产安全,特制定本程序。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及在试验项目属地范围内实施生产运行、维修维护、作业及操作的各类承包商。

三、术语生产安全关键岗位:指与生产安全直接相关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及操作技能岗位,这些人员的缺失或接替人员相关知识、技能和特定经验不能满足岗位设置规范的最低要求,可能会导致人员死亡或不可逆的健康伤害、重大财产损失、火灾爆炸、严重环境影响等生产安全事故。

四、原则1.生产安全关键岗位人员变更包括入职和离职两种情况。

入职是指员工从其他岗位聘任到生产安全关键岗位,离职是指生产安全关键岗位人员因各种原因离开现岗位。

2.生产安全关键岗位人员变更应坚持安全是聘用的先决条件、一切安全隐患必须受控和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五、岗位范围1.生产安全关键岗位主要包括以下三种:⑴生产、安全管理领导岗位a.管理机关生产、安全、设备、工艺技术等业务职能对应的职能部门的领导。

b.生产班、机械、仪表、电气、质检、工程建设等业务对应的生产运行主管、助理、班长、安全专业人员。

⑵与生产安全直接相关的一般岗位a.管理机关安全、应急管理、工艺技术、设备、电气、仪表等岗位人员。

b.工艺设备操作运行及特种作业人员,包括压力容器操作、司炉、变配电运行、压缩机运行、机泵运行等操作运行岗位。

⑶其它生产安全关键岗位a.被授权签发作业许可证资格的岗位。

b.其他应纳入生产安全关键岗位管理的岗位。

2.试验项目生产安全关键岗位原则上应在上述规定的范围内确定,并报试验项目办公室备案。

对于未列入以上生产安全关键岗位范围,但本部门认为属于生产安全关键岗位的,由本部门提出具体意见,由办公室协调各组审核确认后,应作为生产安全关键岗位进行管理。

六、变更管理1.生产安全关键岗位任职条件。

生产安全关键岗位人员的知识、技能、经验必须符合岗位说明书所要求的岗位任职资格条件。

公司变更人员管理制度

公司变更人员管理制度

公司变更人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内部人员的变更管理,提高人员管理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内部人员指公司管理层、员工、实习生等与公司有劳动合同或协议关系的人员。

第三条公司变更人员管理制度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严格执行。

第二章人员变更的程序第四条人员变更分为招聘、调配、升职、降职、辞退等各种情形,必须按照相关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

第五条招聘:招聘人员必须经过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统一管理,根据公司部门的需求确定招聘计划,并在公司内部或外部发布招聘信息,经过面试、考核等程序确定录用人员。

第六条调配:公司内部人员调配必须经过部门负责人和人力资源部门的协商和批准,保证人员变更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第七条升职:员工升职必须符合公司相关规定,经过年度绩效评估或其他评定方式确定,由上级管理人员提出升职申请,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生效。

第八条降职:员工降职必须符合公司相关规定,经过合理程序和程序的安排,由上级管理人员提出降职申请,经过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九条辞退:员工辞退必须符合公司相关规定,经过合法程序和程序的安排,由部门负责人提出,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生效。

第三章人员变更的原则第十条公平原则:公司在变更人员时必须确保公平公正,不得因任何非法原因对员工进行歧视。

第十一条尊重原则:公司在变更人员时必须尊重员工的意愿和权益,听取员工的意见,尊重员工的选择。

第十二条公开原则:公司变更人员必须公开透明,不得私下作废人员变更的决定。

第四章人员变更的责任第十三条部门负责人必须对本部门内的人员变更负责,必须根据公司规定和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人员变更计划,并报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

第十四条人力资源部门必须全面监督公司内部的人员变更情况,确保人员变更的程序合法合规,保证人员变更的公平公正。

第十五条公司领导必须对公司内部人员变更负最终责任,确保变更人员的决定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维护公司内部的稳定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程序编号:SYSH-XX-XXX版本:A版次:1编制:人力资源部审定:程序分委会批准:总经理办公会XXXX年X月X日批准 XXXX年X月X日实施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目录1 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引用标准 (1)4 术语和定义 (1)4.1 关键岗位 (1)4.2 人员变更 (1)4.3 关键岗位范围 (1)5 职责和权限 (2)6 管理要求及描述 (2)6.1 基本要求 (2)6.2 人员变更的准备 (3)6.3 变更过程控制 (4)6.4 人员变更条件限制 (5)6.5 记录和存档 (5)7 审核、偏离、培训和沟通 (5)7.1 审核 (5)7.2 复核与更新 (5)7.3 偏离管理 (5)7.4 管理记录 (5)7.5 培训和沟通 (5)8 相关文件 (6)9 附录 (6)1 目的为确保公司生产安全关键岗位在人员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接替人员仍具备并保持生产安全运行所需的相关知识、技能和特定经验的最低要求,保证稳定、长周期生产安全和经营,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众诚连锁-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各单位,以及为其提供服务的劳务合同单位。

3 引用标准Q/SSH-CX-AQ-A/0-000X-2014《HSE培训管理程序》;Q/SSH-CX-RL-A/0-000X-2014《任职资格等级标准》;Q/SSH-CX-ZF-A/0-000X-2014《工艺危害分析管理程序》;Q/SSH-CX-AQ-A/0-000X-2014《工作安全分析管理程序》;Q/SSH-CX-ZF-A/0-000X-2014《工艺安全信息管理程序》;Q/SSH-CX-ZF-A/0-000X-2014《工艺安全管理程序》。

4 术语和定义4.1 关键岗位指与生产安全直接相关的管理、技术、操作和检维修等重要岗位。

此类岗位会因人员的变动造成岗位经验缺失、岗位操作熟练程度降低,影响装置正常生产,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火灾爆炸等工艺、安全、环保事故。

4.2 人员变更指员工岗位发生变化,包括永久性变动和临时性承担有关工作。

表现形式有:转岗或换岗;调入或调离;临时替换;升职;离职等。

4.3 关键岗位范围综合本公司工作现况总体来说,与本单位生产安全直接相关的管理、技术、操作和检维修作业等重要岗位均为关键岗位。

公司生产安全关键岗位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生产安全管理领导关键岗位、与生产安全直接相关的一般关键岗位、其他生产安全关键岗位。

4.3.1 生产安全管理领导关键岗位4.3.1.1 机关部室生产、技术、设备、安全、质量、环境等业务职能对应的职能部门的正、副职领导。

4.3.1.2 生产车间、生产辅助车间、设备辅助车间等正职、副职、工程师、技术员、安全员。

4.3.2与生产安全直接相关的一般关键岗位4.3.2.1 机关部室安全、生产、技术、质量、环境、设备等岗位人员。

4.3.2.2 生产车间、生产辅助车间、设备辅助车间等专业技术岗位作业类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

4.3.3其他生产安全关键岗位4.3.3.1 被授权签发作业许可证资格的岗位。

4.3.3.2 其他应纳入生产安全关键岗位管理的岗位。

5 职责和权限5.1 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维护、更新及培训公司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程序,并组织推行和实施本程序,提供资源保障及跟踪实现效果。

5.2 人力资源部负责复核审批各属地(部门和车间)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申请,确定变更人员和岗位及办理变更手续。

5.3 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各属地单位人员变更过程中对关键岗位人员的HSE工作进行指导和培训,以确保变更后的属地员工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和技能工作需求。

5.4 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安全、生产、工艺、设备等相关部门编制Q/SSH-QG-RL- A/O-000X-2014《关键岗位员工考评大纲》经主管领导(分管经理)核准、由人力资源部备案,必要时应及时更新完善。

5.5 安全质量环保部负责对公司执行人员变更管理程序中对关键岗位安全方面的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的要求提供依据、培训、咨询和支持。

5.6 安全质量环保部负责编制Q/SSH-RL-JL-A/O-000X-2014《xxx岗位安全能力评估标准》,经主管领导(分管经理)核准、报人力资源部备案,必要时应及时更新完善。

5.7 各属地单位在关键岗位人员变更时,应执行公司制定的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程序,并对程序实施中存在差异项提出改进建议。

5.8 各属地单位负责对本属地关键岗位人员变更提出申请、按安全、专业技能进行培训,按岗位需求进行评估、按规定实施组织考核,并逐项进行确认。

5.9员工应接受有关人员变更管理培训,执行人员变更管理程序中所规定的相应条款,实现并满足生产安全,岗位技能的变更要求。

5.10员工需要岗位变更时,应参加安全知识、职业技能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清楚岗位存在的生产安全风险,并具备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6 管理要求及描述6.1 基本要求6.1.1 人力资源部门提出,由安全质量环保部门指导各单位确定本属地(部门、车间)关键岗位,并针对关键岗位人员能力提出明确要求,编制Q/SSH-QG-AQ- A/O-000X-2014《XXX岗位HSE要求》清单,经主管领导(分管经理)核准、报人力资源部备案,必要时应及时更新完善。

6.1.2 各属地(部门、车间)关键岗位人员变更时,应严格执行公司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流程,详细内容见附录二《人员变更管理流程图》,按流程管理规定执行此流程前,流程必须经主管领导审批核准、报人力资源部复核、经办、备案并归档。

6.1.3 公司规定,所有员工的变更只有在不影响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施,各属地(部门、车间)填写Q/SSH-RL-JL-A/O-0002-2012《岗位变动登记表》记录。

6.1.4各属地(部门、车间)在发生关键岗位人员变更时,上(替)岗人员首先应符合本关键岗位安全生产、经营的上岗要求,同时具备本岗位所需最低限度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必要时提供相应的培训。

6.1.5 公司各属地(部门、车间)需针对关键岗位人员能力要求组织培训,编制培训计划Q/SSH-RL-JL-A/O-000X-2014《关键岗位员工培训计划》;实施中应保留书面培训记录,实施单位负责填写Q/SSH-RL-JL-A/O-0001-2014《员工培训记录表》。

6.1.6 员工在从事新岗位工作之前,均需接受本岗位安全、技能方面的培训,经考评合格后方能独立上岗。

6.2 人员变更的准备6.2.1 公司应根据风险控制的要求,人力资源部组织安全、生产、工艺、设备等部门和属地相关人员对其关键岗位进行辨识。

关键岗位的主管和操作人员,应熟悉危险工艺和重要设备的操作过程,清楚了解工艺和操作过程所涉及的安全、技术、环境、维护和应急方面的知识,并有熟练的操作经验。

关键岗位的识别因素包括:——经工艺危害分析结果认定的高风险作业的岗位;——直接指挥协调生产经营运行的岗位;——国家法规规定的特种作业岗位;——实施风险管理和危害分析的岗位;——从事关键设备检测、检维修的岗位;——审批许可作业的岗位;——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考评与提供培训的岗位;——管理和监督承包商作业的岗位。

6.2.2 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安全、生产、工艺和设备等部门应以文件形式确定生产单元或关键装置员工配置的最低要求,包括:岗位设置、员工的数量以及所需的工艺经验、操作技能等,详细内容见附录三Q/SSH-RL-JL-A/O-000X-2014《生产安全关键岗位及控制条件清单》。

6.2.3 公司所属各单位应明确本单位关键岗位任职的“知识、技能、资质与特定经验”的最低要求。

依据岗位培训需求矩阵,确定人员上(替)岗前的培训内容和考评方式,具体内容参见附录八Q/SSH-RL-JL-A/O-0002-2014 《人员变更培训内容记录》和附录九Q/SSH-RL-JL-A/O-0003-2014《培训内容考评记录》。

6.2.4 人员变更前,各级主管领导必须分析人员变更对单位安全生产的影响,如果人员变更造成生产单位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求,则应停止该变更。

6.2.5 员工在从事新岗位工作之前,均需参加本关键岗位技能需求的相关培训,考评合格后方能上岗。

6.2.6 关键岗位临时性空缺时,人力资源部应安排有岗位工作能力的人员进行顶替。

如果接替人员能力不够或工作不熟练时,应安排有该岗位工作经验人员对接替人员进行辅导或培训,指导参考和内容达到Q/SSH-QG-AQ- A/O-000X-2014《XXX岗位HSE要求》,以确保临时性调整的岗位补充人员具有最低程度的岗位技能要求。

6.2.7 各属地(部门、车间)主管领导应注重培养各生产安全关键岗位的后备人员,人力资源部门培训专员负责组织属地单位制定培养计划,并按Q/SSH-RL-JL-A/O-000X-2014《关键岗位员工培训计划》执行,使后备人员达到关键岗位所需的最低要求,能够在生产安全关键岗位人员变更时能及时顶岗。

当生产安全关键岗位人员发生变更时,主管领导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人员变更满足安全生产最低标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指定后备人员或资深人员替岗;——安排合格员工倒班工作或者加班;——短时期内从其他区域调配合格人员。

6.3 变更过程控制6.3.1 员工上(替)岗前,人力资源部组织安全、生产、工艺、设备等专业技术人员及属地(部门、车间)主管领导应根据培训档案及Q/SSH-RL-JL-A/O-000X-2014《xxx岗位安全能力评估标准》和岗位所需的最低要求对上(替)岗人员实施评估,了解、明确与掌握岗位风险的知识和经验,方可实施人员变更。

6.3.2属地(部门、部门)主管领导根据Q/SSH-RL-JL-A/O-000X-2014《xxx岗位安全能力评估标准》安全评估结果,确认被评估的员工能够达到所需岗位安全方面的最低要求后,再组织对员工上(替)岗进行相应技能等方面的确认和培训。

6.3.3 员工完成(安全、工艺、生产、质量、技能)培训后,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专业资深人员对其进行考评。

考评方式可以是提问、考试、现场模拟操作等;高风险作业项目的考评必须包括现场模拟操作演示,具体内容见Q/SSH-QG-RL- A/O-000X-2014《关键岗位员工考评大纲》。

6.3.4 考评人员应具备相应知识、技能和经验,可以是公司管理人员、员工的主管领导、HSE 专职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资深的员工和专、兼职培训师等。

6.3.5 上(替)岗员工考评不合格,需要重新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参考Q/SSH-QG-AQ- A/O-000X-2014《XXX岗位HSE要求》;考评合格,按管理流程逐级报主管领导批准后,人力资源部门主管人员负责组织实施岗位交接及办理相关变更手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