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普通高中学分制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普通高中学分制的认识
【摘要】普通高中学分制实行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实现有个性的全面发展。但是很多人对学分制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本文从学分制的概念、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提高人们对高中学分制的认识。
【关键词】高中学分制选课制发展
一、普通高中学分制的概念
1.学分及学分制
学分是测量课程教学量的计算单位,是课程内容深浅难易的量化表示,也是学生修读课程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反映。例如,一门课程每周上课一小时,课外自习二小时,读满一学期,经考试及格,一般为一学分。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学习的基本度量单位,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在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范围内,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自主选修课程,以取得所选课程的总学分来衡量其学习总量,以取得一定的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采取多样的教育规格和较灵活的过程管理方式的教学管理制度。简言之。学分制是以学分计量的,以选课制为基础的教学管理制度。
2.学分制的产生和发展
学分制是在选课制的基础上产生的。选课制是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学科、专业和课程的一种教学制度。首先,由于选修课的实施,每个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都不相同,这就要求以某种量化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统一管理和评价,从而学分制成为与选修课程相伴而生的一种课程和教学管理制度,离开足够数量和质量的选修课。学分制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其次,学分制反应学生达到某种教育目标的课程经历和学习的基本水平,是学生在课程领域的成长记录和履历反映。
最早实行选课制的是德国,而这种制度的发展和改进是在美国。19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校长艾里奥特认为:当学生学习他们喜欢的或具有一定天赋的课程时,他们的心智才会得到最好的发展。于是,哈佛率先在学生学习上采用“选修课制”,在课程管理上采用“学分制”。由于哈佛实验的成功,这种模式相继被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学所采用。此后。为了强调一切学术性科目都具有同等的价值,
教育专家们呼吁:中学也应实行学分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率先在中等教育中使用这种模式。目前在高中阶段实施学分制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美,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和印度等。我国则早在1919~1923年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大力倡导下,北京大学曾一度实行学分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习前苏联的模式,将学分制改为学年制。直到1978年,提出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实行学分制。198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中正式肯定了学分制。1993年,《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要在全国高等院校逐步实行学分制。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指出:“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这表明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大重点,就是尝试推行学分制。
3.高中学分制的含义
学分制又可以分为学年学分制和完全学分制。学年学分制指学校不改变学习年限,只是在教学管理上采用学分制方式,是我国计划经济的产物;完全学分制是根据学生所学总分达到或超过规定毕业学分作为毕业的标准,或是提前毕业,或是延期毕业,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高中学分制就是以选课制为前提,以学分计算作为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基本计量单位,以取得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高中教学管理制度。即在全面打好基础的原则上,以选课制和学分的积累作为培养学生个性,完善学生素质结构的一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高中的学分制大都属于学年学分制。
二、我国高中实行学分制的意义
实行学分制后,学校将根据素质教育的需要,改革课程体系,增设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选修课,在使学生达到基本教育目标的同时,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天地。不同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课程配比方式;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可以确定自己的课程进度,不同步地学习。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提前完成某些学科的学习,根据自己的意愿,深入研究或选修某些课程,以得到更好的发展;达不到学分基本要求的学生,必须补修合格后才能取得毕业证书。这样,激励与制约相结合,可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促进因材施教,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我国普通高中学分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一所普通高中能开设的选修课程有限
学分制的前提是选课制,选课制的基础是学校必须提供大量的可选课程。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都有限,不少课程在现有师资状况下,根本无法开设。而且,我国的地域差异较大,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学分制意味着学生有权自由选择课程,要求学校能够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包括完成相关课程所必需的硬件设施,以满足学分制的需求。而这对于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说,在短时期内是难以真正做到的。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由于重点学校的人数过多实行起来也有难度。
2.高中学分制与高考存在矛盾
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社会大环境下,在大学进一步扩招还有很大困难的情形下,家长和学生们最关心的还是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学。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之大,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不能不正视它的价值取向。就目前来看,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核还是以升学率为主要标准,学校对老师的考核也同样以高考升学率为主。高中学分制能否与高校招生实现良好的“对接”,决定着它的命运。在“惟分数论”这个指挥棒之下,即使实行了学分制,即使学校能够提供大量的可选课程,学生们最终还是会比较集中地选读那些与高考考核内容相关的科目,而其他科目则将会受到冷落。因为在高考压力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学而不考谁还来学
3.学分制的实施需要有制度作保证
作为我国中学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的学分制,要使它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进行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仅就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和管理者一一学校而言,由于与以前的学年制管理有很大不同,要改变原有习惯进行新的操作,部分学校显得比较消极。假设高校真的把平时的选修情况作为录取参照,但按照要求,学分是由各中学自己填报的,如果没有制度约束。在高考升学率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哪个学校又会不给自己的学生填上必要的选修课程或模块?所以,要有配套措施督促、审查、考核这项改革的进展状况。
4.学生选课需要指导
学分制的精髓是让学生真正做到“我选择,我喜欢”。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除必修课外,学生选修什么课程,是自由的;学生何时修完必须的学分也是灵活的。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让学生自由选谋。由于高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期,心理特征不稳定,心理成熟度不高,其价值观、人生观并未完全确立,自我设计和自我规划的能力较弱,缺乏选择课程的意识和能力,加上学生和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