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基本知识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信息采集技术
2.相对误差 2.相对误差 检测系统的测量值(即示值)的绝对误差Δx 检测系统的测量值(即示值)的绝对误差Δx 与被测参 量真值X 的比值,称为检测系统测量(示值)的相对误差δ 量真值X0的比值,称为检测系统测量(示值)的相对误差δ, 常用百分数表示。 常用百分数表示。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信息采集技术
准确度与精密度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一般同时存在。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一般同时存在。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信息采集技术
按对其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分三种情况处理: 按对其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分三种情况处理: 远大于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远大于 系统误差远大于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很小 很小, 系统误差很小,已经校正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差不多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差不多 按系统误差处理 按随机误差处理 分别按不同方法处理 分别按不同方法处理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
信息采集技术
固有误差:处于基准条件下,检测仪器所反映的误差。 固有误差:处于基准条件下,检测仪器所反映的误差。 固有误差比较准确地反映仪器的技术性能。 固有误差比较准确地反映仪器的技术性能。 准确地反映仪器的技术性能 影响误差:一个参量在规定工作范围内, 影响误差:一个参量在规定工作范围内,其他参量处在基 准条件时,检测系统具有的误差。 准条件时,检测系统具有的误差。 用于分析检测仪器误差构成和减小降低误差 用于分析检测仪器误差构成和减小降低误差 分析检测仪器误差构成和减小降低 的方向。 的方向。 稳定性误差:仪表工作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稳定性误差:仪表工作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在规定的时间内, 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测仪器各测 量值与其标称值间的最大偏差。 量值与其标称值间的最大偏差。 评估正常测量误差,比实际测量误差偏小。 评估正常测量误差,比实际测量误差偏小。 正常测量误差 偏小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必背知识点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必背知识点1.检验室安全与质量控制-医学检验室环境安全,包括防止交叉感染和事故等方面的要求。
-质量控制的原理、方法和实施,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价。
2.体液及其生理功能-血液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液凝固等。
-尿液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包括肾脏的排泄功能和尿液的碱性与酸碱平衡等。
-脑脊液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包括脑脊液的产生、循环和吸收等。
3.常见化验项目及其相关知识-血液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生化指标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水平等。
-免疫学检查,包括免疫球蛋白、抗体和抗原等。
-微生物学检查,包括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和病毒检测等。
-遗传学检查,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和DNA序列分析等。
4.检验仪器与设备-常见的检验仪器和设备,包括离心机、显微镜、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和核磁共振仪等。
-仪器的使用原理、操作步骤和维护方法。
-微生物学检验仪器和设备,包括细菌培养箱、PCR仪等。
5.临床检验的临床应用-检验结果的解读与诊断,包括异常结果的分析和诊断。
-临床检验在疾病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包括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和疾病筛查等。
-临床检验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包括药物浓度监测和药敏试验等。
6.伦理和法规-医学伦理和法规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包括患者隐私保护和知情同意等。
-检验结果的报告和解释,包括向患者和医生传达检验结果的方法和技巧。
7.临床质量管理-临床质量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包括质量保证和改进的策略和工具。
-医学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处理和预防。
以上是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一些必背知识点,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广泛。
为了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点于临床实践中,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还应进行实践操作和临床实习,以提高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
检测技术知识点总结

1、检测技术:完成检测过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2、检测的含义:对各种参数或物理量进行检查和测量,从而获得必要的信息。
3、检测技术的作用:①检测技术是产品检验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②检测技术在大型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③检测技术和装置是自动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④检测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推动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4、检测系统的组成:①传感器②测量电路③现实记录装置5、非电学亮点测量的特点:①能够连续、自动对被测量进行测量和记录②电子装置精度高、频率响应好,不仅能适用与静态测量,选用适当的传感器和记录装置还可以进行动态测量甚至瞬态测量③电信号可以远距离传输,便于实现远距离测量和集中控制④电子测量装置能方便地改变量程,因此测量的范围广⑤可以方便地与计算机相连,进行数据的自动运算、分析和处理。
6、测量过程包括:比较示差平衡读数7、测量方法;①按照测量手续可以将测量方法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②按照获得测量值得方式可以分为偏差式测量,零位式测量和微差式测量,③根据传感器是否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可区分为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8、模拟仪表分辨率= 最小刻度值风格值的一半数字仪表的分辨率=最后一位数字为1所代表的值九、灵敏度是指传感器或检测系统在稳态下输出量变化的输入量变化的比值 s=dy/dx 整个灵敏度可谓s=s1s2s3。
十、分辨率是指检测仪表能够精确检测出被测量的最小变化的能力十一、测量误差:在检测过程中,被测对象、检测系统、检测方法和检测人员受到各种变动因素的影响,对被测量的转换,偶尔也会改变被测对象原有的状态,造成了检测结果和被测量的客观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个差值称为测量误差。
十二、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可以概括为工具误差、环境误差、方法误差和人员误差等十三、误差分类:按照误差的方法可以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按照误差出现的规律,可以分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按照被测量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分为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
检测技术应用知识点总结

检测技术应用知识点总结一、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1.1 检测技术的定义检测技术是指利用特定的设备、仪器或方法对被测物体的特定物理、化学、生物性质进行测量、探测和判定的技术。
1.2 检测技术的基本要素检测技术的基本要素包括被测物体、检测设备、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等。
其中,被测物体是指需要进行检测的物质或物体,检测设备是指进行检测所需要的仪器、设备或工具,检测方法是指对被测物体进行检测的具体步骤和手段,检测结果是指通过检测得到的相关数据或信息。
1.3 检测技术的重要性检测技术在各个行业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被测物体的特定性质,对于产品质量控制、环境监测、医学诊断、食品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检测技术还可以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二、检测技术的分类2.1 检测技术的分类方式检测技术可以根据其检测对象、检测方法、检测原理等不同特点进行分类。
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检测技术分为物理检测技术、化学检测技术、生物检测技术等;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可以将检测技术分为光学检测技术、声学检测技术、电磁检测技术等;根据检测原理的不同,可以将检测技术分为传感器技术、成像技术、分析技术等。
2.2 检测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检测技术在各个行业中都有不同的应用。
物理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工程领域和材料科学中,用于检测物体的形状、结构、物理性质等;化学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化工领域和环境保护中,用于检测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生物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医学诊断、食品安全、生物医药领域,用于检测生物体的生理和生化特性。
2.3 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检测技术将朝着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检测技术还将与这些新兴技术相结合,形成更加强大的检测系统,为各个行业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检测解决方案。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2. 按测量方式分类
1)
在测量过程中,用仪表指针的位移(即偏差)决定被测量的 测量方法,称为偏差式测量法。应用这种方法进行测量时标准 量具不装在仪表内,而是事先用标准量具对仪表刻度进行校准。 在测量时,输入被测量,按照仪表指针在标尺上的示值, 决 定被测量的数值。它以直接方式实现被测量与标准量的比较, 测量过程比较简单、迅速,但是测量结果的精度较低。这种测 量方法广泛用于工程测量中。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3)
在应用仪表进行测量时,若被测物理量必须经过求解联立 方程组才能得到最后结果,则称这样的测量为联立测量(也称 为组合测量)。在进行联立测量时,一般需要改变测试条件, 才能获得一组联立方程所需要的数据。
联立测量的操作手续很复杂,花费时间很长,是一种特殊 的精密测量方法。它多适用于科学实验或特殊场合。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1.2.2
1.
1)
在使用仪表进行测量时,对仪表读数不需要经过任何运算, 就能直接表示测量所需要的结果,称为直接测量。例如,用磁 电式电流表测量电路的支路电流,用弹簧管式压力表测量锅炉 压力等就为直接测量。直接测量的优点是测量过程简单而迅速, 缺点是测量精度通常较低。这种测量方法是工程上大量采用的 方法。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3. 网络化检测系统
总线和虚拟仪器的应用,使得组建集中和分布式测控系统 比较方便,可满足局部或分系统的测控要求,但仍然满足不了 远程和范围较大的检测与监控的需要。近十年来,随着网络技 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化检测技术与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现代网 络检测系统应运而生。例如,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网络化检测 系统,由于其组态灵活、综合功能强、运行可靠性高,已逐步 取代相对封闭的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集散检测系统。又如,面 向Internet的网络化检测系统,利用Internet丰富的硬件和软 件资源,实现远程数据采集与控制、高档智能仪器的远程实时 调用及远程监测系统的故障诊断等功能;
第1章检测技术基本知识

3.实际值:在排除系统误差前提下,对精密测量,当测 量次数无限多时,测量结果算术平均值接近于真值,可 将它视为被测量真值。但测量次数有限时,把精度更高 一级的标准器具所测得的值作为真值,其实并非“真 值”,故称为实际值。它是在满足规定准确度时用以代
联立求得:
Rx
U1 U3 2U 2
RN
5.补偿法
在测量系统内部采取补偿措施,消除测量过程 中由于某个条件变化或某个环节的非线性引起的 变值系统误差。(如热电偶的冷端补偿)
1.3.4 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 数据处理:从获得数据起到得出结论为止的
整个数据加工过程。
常用方法: 列表法、作图法和最小二乘法拟合。
四.按被测量是否随时间变化的原则
可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1. 静态测量:被测信号在测量过程中恒定不变或相对 于仪表的动态特性变化缓慢,称~。
2. 动态测量:被测信号在测量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 称~。如噪声测量、弹道轨迹测量等
课题1 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
1.1 检测的基本概念 1.2 检测方法及分类 1.3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1.4 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⑶粗大误差:
在测量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测量值明显偏离 实际值所形成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也称为疏 失误差、差错或粗差。
产生粗大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读数错误、测量 方法错误、测量仪器有缺陷以及测量条件的突 然变化等。凡是含有粗大误差的测量数据称为 坏值,应剔除不用。
举例
1.3.3 测量精度
测量精度是从另一角度评价测量误差大小的量,它与 误差大小相对应,即误差大,精度低;误差小,精度高。 测量精度可细分为:准确度、精密度、精确度。 1.准确度
检验技术基础知识

检验技术基础知识
14
(五)GLP的标准操作
• 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技术规范化 • 准确性、可比性、真实性和可重复性——便于“追
因”
检验技术基础知识
15
(六)监督体系
• QAU: 独立部门,不直接参加实验(研究)
(一)对实验室进行现场检查,了解情况,调 查取证;
• 据有关专家介绍,率先建设国内生物安全级别最高的实验室,将使武汉在烈 性传染病的研究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 P4实验室:P4实验室是指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专门用于开展烈性传染病的研 究,是全球生物安全最高级别的实验室,目前国内尚无一家。据相关专家介 绍,P4实验室的安全措施比P3实验室更严格,研究人员入内不仅要穿全封闭 的防护服,还要携带氧气瓶。
• GLP:Good Laboratory Pracice
是就实验室实验研究从计划、实验、监督、 记录到实验报告等一系列管理而制定的法 规性文件,涉及到实验室工作的可影响到 结果和实验结果解释的所有方面。
针对:医药,农药,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兽药
等进行安全性评价实验而制定的规范
检验技术基础知识
5
制定GLP的目的
(二)责令违反本办法及有关规定的实验室及 其人员停止违法违规行为;
(三)对违反本办法及有关规定的行为进行查 处。
检验技术基础知识
16
三、GLP的特点
• 1. GLP能保证实验数据和结论的科学性、可信性 和重复性。
• 2. 是安全检测机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规 性文件。
• 3. 强调软硬件结合; • 4. GLP可操作性强。
• 2004年4月:在实验动物中心P3动物实验室开展“人用抗SARS 病毒灭活疫苗对猕猴的免疫感染增强实验”
医学检验技术必背考点知识

医学检验技术必背考点知识1. 标本采集:标本采集技术是医学检验的关键环节,标本的质量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常见的标本采集包括血液、尿液、粪便、脑脊液、组织等。
2. 常用检验方法: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细胞学检验等。
不同的检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
3. 生化指标分析:生化指标是衡量生命活动状态的关键指标。
常规的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4. 免疫学指标分析:免疫学指标是评价免疫功能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免疫学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肿瘤标志物等。
5. 微生物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是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微生物学检验包括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病毒检测等。
6. 细胞学检验:细胞学检验是检测细胞形态和功能的重要方法。
常见的细胞学检验包括涂片镜检、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等。
7. 质控管理:质控管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质控管理包括内部质控、外部质控、参比方法等。
8. 诊断标准:检验结果与诊断标准的匹配度决定了检验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常见的诊断标准包括国家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专家共识等。
9. 技术革新:技术革新带来了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应用,为疾病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更精确、更高效、更安全的手段。
常见的技术革新包括分子诊断技术、基因检测技术、高通量检测技术等。
10. 安全与伦理:医学检验技术的应用需要遵循伦理原则和安全方针,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和健康。
在检验过程中要注意标本传递、设备维护、数据保护等问题,减少误差和风险。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检测技术基本知识

Δx值较小,它对总测量值的影响较小,故总
的测量精度仍很高。微差式测量的优点是反应 快,而且测量精度高,特别适用于在线控制参 数的测量。
2023/9/5
10
1.1.2 测量误差及表达方式
测量误差可用绝对误差表示,也可用相对误差表示。
2023/9/5
6
3. 按被测信号的变化情况分类
(1)静态测量 静态测量是测量那些不 随时间变化或变化很缓慢的物理量。如 超市中物品的称重属于静态测量,温度 计测气温也属于静态测量。
(2)动态测量 动态测量是测量那些随 时间而变化的物理量。如地震仪测量振 动波形则属于动态测量。
2023/9/5
12
(3)引用(满度)相对误差 引用相对
误差是指绝对误差与仪表满度值Am的百
分比 , 用表示,即
x
m Am 100
﹪
1—5)
2023/9/5
13
【实例1】某温度计的量程范围为0~ 500℃,校验时该表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6℃,试确定该仪表的精度等级。
解:根据题意知6℃,500℃,代入式中
检测技术基本知识
1.1 测量与测量误差 1.2 传感器的组成和特性
2023/9/5
1
1.1 测量与测量误差
1.1.1 测量方法
实现被测量与标准量比较得出比值的方法,称为测量 方法。针对不同测量任务进行具体分析以找出切实可 行的测量方法,对测量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测量方法,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 据获得测量值的方法可分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 合测量;根据测量的精度因素情况可分为等精度测量 与非等精度测量;根据测量方式可分为偏差式测量、 零位法测量与微差法测量;根据被测量变化快慢可分 为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根据测量敏感元件是否与被 测介质接触可分为接触测量与非接触测量;根据测量 系统是否向被测对象施加能量可分为主动式测量与被 动式测量等。
自动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知识点概览

检测技术知识点总结一、填空、选择1、检测包括定性检查和定量测量两个方面。
2、检测系统的原理:被检测量----》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输出执行3、测量的表现方式有数字、图像、指针标记三个方式4、测量方法有零位法、偏差法和微差法5、真值包括理论真值(三角形内角和180度)、约定真值(π3.14)和相对真值(℃273K)6、误差的表达方式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7、误差分类为系统误差(装置误差)、随机误差(偶然误差;多次测量,剔除错误数据)和粗大误差(过失误差;改正方法:当发现粗大误差时,应予以剔除)8、传感器是一种把非电输入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设备或装置。
9、传感器的组成有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10、弹性敏感元件的基本特性有:刚度(k=dF/dX刚度越大越不易变形)、灵敏度(刚性的倒数)、弹性滞后、弹性后效P25★2)电阻式传感器:(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电位器式传感器、测温热电阻式传感器;热敏电阻式、湿敏电阻式、气敏电阻式传感器)Def:将被测电量(如温度、湿度、位移、应变等)的变化转换成导电材料的电阻变化的装置,称为电阻式传感器11、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电阻应变片、测量电路)的结构:引出线、覆盖层、基片、敏感栅和粘结剂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电阻应变片是一种将被测量件上的应变变化转换成电阻变化的传感元件;测量电路进一步将该电阻阻值的变化再转换成电流或电压的变化,以便显示或记录被测的非电量的大小。
12.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电阻应变效应电阻应变效应:导电材料的电阻和它的电阻率、几何尺寸(长度与截面积)有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引起该导电材料的电阻值发生变化13.电位器式传感器:一种将机械位移(线位移或角位移)转换为与其成一定函数关系的电阻或电压的机电传感元器件14.电位器由电阻(电阻元件通常有绕线电阻、薄膜电阻、导电塑料等)和电刷等元器件组成15.电位器优点:结构简单、输出信号大、性能稳定并容易实现任意函数缺点:要求输入能量大,电刷与电阻元件之间容易磨损16.热电阻材料由电阻体(温度测量敏感元件——感温元件)、引出线、绝缘套管和接线盒等部件组成,电阻体是热电阻的主要部件热敏电阻式传感器17.热敏电阻是利用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点制成的一种热敏元件18、温度系数可分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为NTC(电阻的变化趋势与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电阻的变化趋势与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同)。
1检测技术基础知识-概述

主要测量被测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频域测量(稳态测量)
主要目的是获取待测量与频率之间的关系。
3.数据域测量(逻辑量测量)
主要是用逻辑分析仪等设备对数字量或电路的逻辑状
态进行测量。
4.随机测量(统计测量)
主要是对各类噪声信号进行动态测量和统计分析。
1.5 xm m xm 100 1.5V 100
可见:同一量程内,测得值越小,示值相对误差 越大。因此测量中所用仪表的准确度并不是测量 结果的准确度,一般测得值的准确度是低于仪表 的准确度,在示值和满度值相等时两者才相等。 例2:某1.0级电流表,满度值Xm=100uA,求测量值 测量时,为减小误差,示值应尽量接近满度值, 一般也不小于满度值的2/3为宜。 X1=100uA,X2=80uA,X3=20uA时的绝对误差和示值
小依次划分为0.1、0.2、0.5、1.0、1.5、2.5和5.0七级。 如某电压 表S=0.5,即表明它的准确度等级为0.5级,也就是它的满度相对 误差不超过0.5%,即 m 0.5% ,习惯上写成 m 0.5%。
例1:某电压表S=1.5,试标出它在0-100V量程中的最
大绝对误差。 解:该表在0-100V量程内上限值(仪表满度值)为 Xm=100V,而S=1.5,所以
第三节 误差理论
3.1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误差公理 真值 指定真值(约定真值) 实际值(相对真值) 标称值 示值(测量值)
3.2 测量误差的分析
1.按表示方法分析 (1)绝对误差:示值AX与被测量真值A0之间的差值。
Δ A=AX-A0 式中: Δ A为绝对误差,AX为示值(测量值), A0为被测量的真值,但该值一般很难得到,所以 一般用实际值A来代替被测量的真值。即绝对误差一般表 示为Δ X=AX-A 修正值:实际值A与示值AX之间的差值。 C=A-AX C为修正值,其绝对值和绝对误差Δ X相等,但符号相反。 即: C= -Δ X =A-AX
无损检测知识点总结

无损检测知识点总结导言无损检测是现代工程领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通过使用一系列的检测方法和设备,来对材料和构件进行检测,以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无损检测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无损检测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设备及应用实例等。
一、无损检测方法无损检测方法是指在不破坏被检测材料的前提下,利用物理、化学、超声波、磁力学、光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方法进行对被检测材料缺陷的检测。
目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超声波检测(UT)超声波检测是利用超声波在被检材料中传播的变化规律,来检测材料中的缺陷。
通过测量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波的能量,可以获取材料内部的缺陷信息,如裂纹、气泡、夹杂物等。
超声波检测方法可以分为接触式超声波检测和非接触式超声波检测两种。
2. 射线检测(RT)射线检测是利用射线照射被检材料,通过测量射线的衰减和散射来检测材料中的缺陷。
射线检测方法可以分为X射线检测和γ射线检测两种,常用于金属材料中裂纹、气泡等缺陷的检测。
3. 磁粉检测(MT)磁粉检测是利用磁场对被检材料进行磁化,并在磁场下添加磁粉颗粒,通过观察磁粉颗粒在被检材料表面的分布情况,来检测材料中的缺陷。
磁粉检测方法可以快速、高效地检测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如裂纹、疲劳等。
4. 涡流检测(ET)涡流检测是利用涡流流动的规律,对被检材料进行缺陷检测。
当电磁场作用于导电材料时,会在材料中产生涡流,通过测量涡流的衰减和变化,可以发现材料中的缺陷。
涡流检测方法通常用于金属材料中的裂纹、夹杂物等缺陷的检测。
5. 磁记号检测(MPI)磁记号检测是利用磁场对被检材料进行磁化,并在磁场中添加磁记号液体,通过观察磁记号液体在材料表面的分布情况,来检测材料中的缺陷。
磁记号检测方法通常用于金属材料中裂纹、焊缝、表面夹杂物等缺陷的检测。
6. 热红外检测(IRT)热红外检测是利用红外热像仪和红外热辐射技术,对被检材料进行缺陷检测。
检测技术知识点总结

1、检测技术:完成检测过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2、检测的含义:对各种参数或物理量进行检查和测量,从而获得必要的信息。
3、检测技术的作用:①检测技术是产品检验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②检测技术在大型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③检测技术和装置是自动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④检测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推动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4、检测系统的组成:①传感器②测量电路③现实记录装置5、非电学亮点测量的特点:①能够连续、自动对被测量进行测量和记录②电子装置精度高、频率响应好,不仅能适用与静态测量,选用适当的传感器和记录装置还可以进行动态测量甚至瞬态测量③电信号可以远距离传输,便于实现远距离测量和集中控制④电子测量装置能方便地改变量程,因此测量的范围广⑤可以方便地与计算机相连,进行数据的自动运算、分析和处理。
6、测量过程包括:比较示差平衡读数7、测量方法;①按照测量手续可以将测量方法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②按照获得测量值得方式可以分为偏差式测量,零位式测量和微差式测量,③根据传感器是否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可区分为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8、模拟仪表分辨率= 最小刻度值风格值的一半数字仪表的分辨率=最后一位数字为1所代表的值九、灵敏度是指传感器或检测系统在稳态下输出量变化的输入量变化的比值 s=dy/dx 整个灵敏度可谓s=s1s2s3。
十、分辨率是指检测仪表能够精确检测出被测量的最小变化的能力十一、测量误差:在检测过程中,被测对象、检测系统、检测方法和检测人员受到各种变动因素的影响,对被测量的转换,偶尔也会改变被测对象原有的状态,造成了检测结果和被测量的客观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个差值称为测量误差。
十二、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可以概括为工具误差、环境误差、方法误差和人员误差等十三、误差分类:按照误差的方法可以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按照误差出现的规律,可以分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按照被测量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分为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
安全检测技术(第三版)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称为检测系统测量值(示值)的相对误差δ,该值无量纲,常用
百分数表示,即
x 100 % x x0 100 %
x0
x0
(2-2)
这里的真值可以是约定真值,也可以是相对真值。工程上, 在无法得到本次测量的约定真值和相对真值时,常在被测参量 (已消除系统误差)没有发生变化的条件下重复多次测量,用 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代替相对真值。
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来代替理论真
值。
1) 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真值
根据国际计量委员会通过并发布的各种物理参量单 位的值被公认为国际或国家基准, 称为约定真值。
各地可用经过上级法定计量部门按规定定期送检、校验过的 标准器或标准仪器及其修正值作为当地相应物理参量单位的约定 真值。
1)
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所使用的仪器本身及其附件的电气、机械 等特性不完善所引起的误差称为设备误差。例如,由于刻度不准确、
调节机构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读数误差,内部噪声引起的误差,元件老化、 环境改变等原因造成的稳定性误差。在测量中,仪器误差往往是主要的。
2)
由于所采用的测量原理或测量方法的不完善所引起的误差,如定义的不 严密以及在测量结果的表达式中没有反映出其影响因素,而在实际测量中又 在原理和方法上起作用的这些因素所引起的并未能得到补偿或修正的误差, 称为方法误差。
3)
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被测参数时,测 量结果显著地偏离其实际值时所对应的误差,这类误 差被称为粗大误差。
从性质上来看,粗大误差并不是单独的类别,它本身既可能具有系统误 差的性质,也可能具有随机误差的性质,只不过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其绝对 值特别大而已。
粗大误差一般由外界重大干扰、仪器故障或不正确的操作等原因引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态测量 动态测量
2020年8月10日星期一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1.直接测量法
电子卡尺
2020年8月10日星期一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2.间接测量法
用直接测量法测得与被测量有确定函数关系的一些物理量,经过计算求 得被测量(阿基米德测量皇冠的比重)。
2020年8月10日星期一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在实际应用中更多地是用相对误差来代替绝对误差表示测量 结果,这样可以更客观地反映测量的准确性。
Δ Ax A0
式中,Δ为绝对误差;Ax为测量值;A0为被测量的真值,可 为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
2020年8月10日星期一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某采购员分别在三家商店购买100 kg大米、10 kg苹果、1 kg 巧克力,发现均缺少约0.5 kg,但该采购员对卖巧克力的商 店意见最大,是何原因?
17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6.动态测量法
地震测量 振动波形
2020年8月10日星期一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 示波器
2020年8月10日星期一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1.2 测量误差及其分类
1.2.1 测量误差的概念
测量误差: 测量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差异。 真值: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及空间(位置或状态)条件下,被测 量所体现的真实数值。
3.接触测量法
2020年8月10日星期一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4.非接触测量法
例:雷达测速
车载电子警察
2020年8月10日星期一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5.静态测量法
2020年8月10日星期一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对缓慢变化的对象进行测 量亦属于静态测量。
温度计
22002200年/8/180月10日星期一
采用绝对误差表示测量误差, 不能很好说明测量质量的好坏。 采用绝对误差表示测量误差, 不能很好说明测量质量的好坏。 例如, 在温度测量时, 绝对误差Δ=1 ℃, 对体温测量来说是不 允许的, 而对测量钢水温度来说却是一个极好的测量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更多地是用相对误差来代替绝对误差表示测量 结果,这样可以更客观地反映测量的准确性。
技能目标: (1)能够根据检测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2)能够根据被测信号的特点设计出简单合理的传 感器检测电路。 (3)能够正确维护常用电子检测设备。
2020年8月10日星期一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情感目标: (1)养成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坚强的意志力和严谨 的工作作风。 (2)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A为测量值;x0为标准量。
2020年8月10日星期一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1.1.2 测量方法的分类 测量方法:指实现被测量与标准量比较得出比值的方法。
直接测量法
按
测
量
过
间接测量法
程
的
特
点
组合测量法
按
接触测量法
按
测
测
量
量
仪
对
表
象
的
的
特
特
点
点
非接触测量法
3)相对真值 相对真值又称为实际值,是指将测量仪表按精度不同分为若 干等级,高等级的测量仪表的测量值即为相对真值。
2020年8月10日星期一
Δ
1.2.2测量误差的分类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1)绝对误差
按 表 示 方 法
(2)相对误差
(1)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是指被测量的测量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差值, 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检测和传感器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传感器的特性。
2020年8月10日星期一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检测(Detection)定义:
利用各种物理、化学效应,选择合适的方 法与装置,将生产、科研、生活等各方面的 有关信息通过检查与测量的方法,赋予定性 或定量结果的过程称为检测技术。
理论真值
真 值 2020年8月10日星期一
约定真值 相对真值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1)理论真值 理论真值又称为绝对真值,是指在严格的条件下,根据一定 的理论按定义确定的数值。如三角形的内角和恒为180°。
2)约定真值 约定真值是指用约定的办法确定的最高基准值,它被认为充 分接近于真值,因而可以代替真值来使用。如基准“米”的 定义为光在真空中1/299 792 458 s的时间间隔内的行程。
检测技术就是利用传感器,将生产科研需 要的电量和非电量信息转化成为易于测量、 传输、显示和处理的电信号的过程。
2020年8月10日星期一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例:曹冲称象
方法:比较法; 装置:船、石头、小秤; 测量,从而得到:定量的结果。
2020年8月10日星期一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传感器技术是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重 要技术基础,是现代科技的开路先锋,也 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 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构成信息产业的 三大支柱之一。如果说计算机是人类大脑 的扩展,那么传感器就是人类五官的延伸, 当集成电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时,人 们才逐步认识信息摄取装置——传感器没 有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惊呼“大脑发达、 五官不灵”。
2020年8月10日星期一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测控系统的接口位 置,是感知、获取与检测信息的窗口。在 一切科学实验和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自 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系统中获取的信息,都 要通过传感器转换为易于传输与处理的电 信号。
2020年8月10日星期一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第1章 检测技术基本知识
2020年8月10日星期一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1 1.1 测量概述 2 1.2 测量误差及其分类 3 1.3 传感器基本知识 4 1.4 检测系统的组成
2020年8月10日星期一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掌握各种测量误差的使用。 (3)熟悉传感器的结构、组成及基本特性。
1.1 测量概述
信息采集的主要含义: 测量以及取得结果
测量系统: 在工程中,需要将传感器与多台仪表组合在一起, 才能完成信号的检测,这样便形成了测量系统。
2020年8月10日星期一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1.1.1 测量的定义 测量是检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确定被测量 值为目的的一系列操作。
测量:将被测量与同种性质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从 而确定被测量相对于标准量的倍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