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铅锌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综述及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特点及治理技术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特点及治理技术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特点及治理技术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特点及治理技术一、引言土壤作为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关系到农业生产、食品安全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近年来,我国土壤面临着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特点以及治理技术,为土壤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参考。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排放源: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大量重金属污染物,如铅、镉、铬、锌等。

2. 农业投入源: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投入物质中含有少量的重金属元素,长期施用会导致土壤重金属积累。

3. 城镇化发展源:城市化过程中,高密度人口聚集和大量的建设活动使得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到土壤中。

4. 生活废弃物源:生活垃圾、养殖场粪便等生活废弃物的堆肥和填埋过程中,重金属元素也会进入土壤。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特点1. 现状: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普遍存在,严重超标的地区有限,但受到影响的面积广泛。

据统计,我国60%以上的耕地和30%以上的园林绿化土壤已超过土壤质量标准。

2. 特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布不均匀: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差异性,集中在工业和农业生产密集地区。

(2)难以清洁:由于重金属对土壤的固定效果较好,一旦受到污染很难被彻底清除,需要长期治理和修复。

(3)生物富集:土壤重金属对农作物、植物和动物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通过食物链可能会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四、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结合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治理技术:1. 土壤修复技术:(1)植物修复:通过选择一些具有重金属超富集能力的植物,如石竹、大豆等,种植在受污染土壤中,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富集作用,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铅锌矿的环境影响与治理对策

铅锌矿的环境影响与治理对策

铅锌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振动等,会干扰土壤生物的活动,影响土壤生态平衡。
铅锌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会污重金属离子,对水体造成污染
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会沉积在河床、湖泊等水体中,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重金属离子还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影响人类健康
铅锌矿的环境治理对策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降低土壤中铅锌浓度
采用植物修复技术,利用植物吸收铅锌,减少土壤污染
采用隔离技术,将污染土壤与未污染土壤隔离,防止污染扩散
采用监测技术,定期监测土壤中铅锌浓度,及时调整治理对策
采用生态修复技术,如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对受污染的水体进行修复
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降低重金属浓度
铅锌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如果不妥善处理,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铅锌矿开采和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铅锌矿开采和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周边居民健康造成影响
铅锌矿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铅锌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废气,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土壤污染:铅锌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废水、废气等污染物会污染土壤,影响植物生长和生物多样性。
空气污染:铅锌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粉尘和有害气体,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这些污染物会污染空气,影响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
生物多样性破坏:铅锌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水污染:铅锌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如铅、锌、镉等,这些重金属离子会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影响水质和生物生存。
水处理: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处理受污染的水体
生态屏障:建立生态屏障,防止污染物扩散和迁移

我国铅锌冶炼行业发展状况与政策分析

我国铅锌冶炼行业发展状况与政策分析

我国铅锌冶炼行业发展状况与政策分析我国铅锌冶炼行业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我国铅锌冶炼行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铅锌冶炼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对相关政策进行评价和展望。

一、我国铅锌冶炼行业发展状况1. 产能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铅锌冶炼产能规模不断扩大,铅锌矿山的开发和冶炼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多。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铅锌冶炼产能已超过4000万吨/年。

2. 技术水平逐步提升:我国铅锌冶炼企业在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矿石选矿、冶炼过程和废气治理等关键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些企业还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冶炼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冶炼效率和产品质量。

3. 环保意识增强: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铅锌冶炼企业也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一些企业加大了废气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铅锌冶炼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了环保执法的力度。

二、我国铅锌冶炼行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 铅锌矿资源消耗问题:我国铅锌矿资源储量有限,而铅锌冶炼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矿石的消耗速度加快。

长期以来,我国铅锌冶炼企业主要依赖进口铅锌矿石,这对我国国际贸易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2. 环境污染问题:铅锌冶炼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其中含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虽然一些企业加大了环保投入,但整体上还存在环境污染治理不到位的问题。

3. 技术创新压力:我国铅锌冶炼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无法满足高效、清洁、低能耗的要求。

与国外铅锌冶炼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装备水平和技术能力上存在一些短板。

三、相关政策分析1. 矿产资源保护政策:为了保护铅锌矿资源,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限制铅锌矿石进口数量、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和监督等,以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环境保护政策:我国政府一直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加大了对铅锌冶炼企业的环保监管力度。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某些重金属元素超过一定浓度的现象,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可能达到或超过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其治理方法。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1.污染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可以分为两类:人为源和自然源。

人为源主要包括工业排放、生活废弃物和农业活动等,其中工业废水和废气中的重金属是重要的污染源。

自然源主要包括地壳和大气中的重金属元素。

2.污染程度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浓度以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的危害程度。

一些研究表明,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壤中铅(Pb)、镉(Cd)、汞(Hg)等重金属元素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限值,污染程度较为严重。

3.影响因素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土壤性质、土壤pH值、降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人类活动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加剧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和范围。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和重金属元素的形态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这些方法包括沉积分离、热处理、电动力场和超声波等。

物理方法通常具有高效、快速和无二次污染的优点,但受到应用范围和成本的限制。

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利用化学添加剂来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使其转化为不易溶解的沉淀或复合物。

常用的化学方法包括添加吸附剂、添加稳定剂和添加氧化剂等。

化学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但存在着添加剂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和二次污染的风险。

3.生物方法生物方法主要借助于微生物和植物来降解和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

这些方法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土地农业利用等。

生物方法具有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的特点,但受到温度、湿度和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素的限制。

4.结合方法结合方法是指将多种治理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治理效果和降低治理成本。

铅锌采选行业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防治技术

铅锌采选行业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防治技术

铅锌采选行业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防治技术作者:金德辉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34期摘要:通过对江西省铅锌采选企业废水、废气及废渣重金属污染防控水平及存在问题分析,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对策和建议。

针对不同企业开展尾矿资源的调研工作,鼓励采用先进的选矿和回用工艺,从技术、经济上选择合理废渣综合利用途径。

关键词:铅锌采选;重金属;防治技术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4-0185-02前言由于铅锌矿采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地下一定深度的矿物暴露于地表环境,致使矿物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状态发生改变,将其中的重金属等有毒元素释放到环境中并得到富集,严重时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

江西省属于全国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省份,铅锌采选企业存在点多面广、规模小、装备落后,治污水平不高等问题,加剧了区域重金属污染风险。

一、江西省铅锌矿资源及其企业分布铅锌矿是江西省优势矿产,全省可划分20个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和17个预测区,预测铅锌矿产资源量分别为355万吨和438万吨。

截至2013年年底,江西省共发现铅锌矿产地38处,其中大型锌矿矿床3个,中型5个,小型28个,共探明铅锌储量分别为211.6万吨和270.7万吨,保有储量分别为172.4万吨和235.9万吨。

2013年全省共有铅锌采选企业20家,存在采富弃贫、资源浪费和环境监管困难等现象。

从资源环境禀赋看,具有适当发展有色金属采选业的条件;从生产工艺上看,均采用坑采、浮磨工艺,规模较小,设计生产规模在100~50 000t/a之间,80%的企业实际生产规模小于设计生产规模的50%,甚至不到设计产能的20%,部分企业存在工况不稳定、企业内部环保组织力量和机构欠缺,环保设施无法保证正常运行,产业整合升级条件不足、结构调整及污染治理难度大等问题。

部分铅锌采选企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纳税大户,不易落实关停、淘汰政策,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

铅锌矿采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铅锌矿采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铅锌矿采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铅锌矿是一种常见的矿产资源,也是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之一。

由于铅锌矿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对其开采的需求逐渐增加。

但是,铅锌矿的采矿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而采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就是一份详细的描述铅锌矿采矿项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重要文档。

一、铅锌矿采矿项目的环境影响1. 土壤污染在铅锌矿采矿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废水和废渣等危险废物对土壤产生污染,导致土壤中出现铅和锌等重金属元素,从而出现土壤酸化和土壤结构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和生长环境产生影响。

2. 水资源污染铅锌矿采矿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可能会直接排放到周边的水体中,导致水体中出现重金属元素等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

3. 空气污染铅锌矿采矿需要使用大量的爆破器材和机械设备,这些设备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废气,直接对周边地区的大气环境产生影响。

二、铅锌矿采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铅锌矿采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需要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1. 搜集分析环境方面的数据在对铅锌矿采矿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首先对环境方面的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包括对周边地区水质、空气质量、土壤环境等进行监测和采样,以了解周边环境的状况。

2. 分析铅锌矿采矿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在搜集和分析环境数据后,需要对铅锌矿采矿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

对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需要进行量化和定性分析,包括对土壤、水体和空气污染的质量、时间和空间范围进行评估。

3. 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建议针对铅锌矿采矿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需要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建议,包括对污染源控制、废水、废渣和废气的处理、土地资源再利用等方面进行规划和部署。

三、铅锌矿采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铅锌矿采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在于,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铅锌矿采矿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帮助政府和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从而使铅锌矿采矿项目与环境和谐共处。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防治策略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防治策略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防治策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可能造成严重伤害,因此,我们需要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调查数据,目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污染物包括铅、镉、汞、铬等重金属元素。

其中,农用地、工业用地和城镇居民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比例最高。

铅污染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带和珠江三角洲,其中江苏、安徽、广东等省份铅污染非常严重。

镉污染主要分布在湖南、广东、广西、重庆等省份。

汞污染则较为集中在西南地区,如贵州、云南、四川等。

铬污染相对来说分布范围相对较广,主要分布在东北、江苏、河南、河北等省份。

随着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人们越来越关注土壤的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

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长期且系统性的措施,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予以高度关注。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策略土壤重金属污染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严重危害。

对于人类健康,重金属元素会在食品链中不断累积,最终进入到人体内,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伤害。

例如,大量接触铅元素会导致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和智力发育受到严重影响;长期摄入镉会导致人体中毒,最终会引发肾脏疾病和不可逆的骨质疏松。

汞和铬等有毒物质也同样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影响着土壤的生态功能,同时也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例如,土壤重金属污染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从而影响有机质分解的速率,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污染还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降低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需要制定出一系列的防治策略。

从前期预防、中期监测到后期治理等各个方面入手,开展针对性的工作。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治:1. 污染源防治。

政府和企业应该共同协作,加强对大气、水体等污染源头的治理,减少重金属元素的输入来源。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对策分析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对策分析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对策分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土壤重金属污染会影响土地的品质,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带来重大影响。

为了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目前已经有多种治理技术的应用。

本文将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未来对策进行分析。

现状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重金属污染源重金属污染源主要集中在工业废水的排放、矿山废弃物的堆放、农业化肥的使用等方面。

加强对这些重金属污染源的控制和管控,能够有效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

2.土壤重金属问题严重据统计,中国约有3千万公顷土地存在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华北平原等区域。

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土地使用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3.土壤重金属治理技术不成熟目前,针对土壤重金属治理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各种治理技术的效果参差不齐。

治理技术的不成熟也导致了大规模治理过程存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压力。

未来对策1.源头治理2.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目前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一种有效方法。

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利用某些特定种类的植物和微生物降解和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

生物修复技术可以使治理过程更加简单、经济,并且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3.物理和化学方法物理和化学方法也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方法。

例如:电渗析、离子交换以及电化学处理等技术可以使重金属通过电流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被移除或转换成无害物质。

但物理和化学方法治理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技术成本非常高。

结论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努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治理技术会不断改进和提升,但源头治理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在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强对污染源排放的监管和管理,同时推进生物修复、物理和化学方法等多种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我国铅锌矿区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

我国铅锌矿区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
采矿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清洁生产,降 低在采矿、选矿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加强尾矿库的
的80%¨“。水体、沉积物、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组成及其分 布规律的相似性表明了其来源的一致性,也说明矿山开采和 冶炼对于其周边环境介质存在严重影响,如若处理不当会造
成严重的污染问题,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我国铅锌矿区重金属治理现状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铅锌矿区重金属污染治理进行
area
The distribu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its control in the mimng
of Pb and Zn of China forward.
reviewed.and小e problems
作者简介郑奎(1984一),男,湖南临湘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事 态。+通讯作者,教授。 收稿日期2009-06-22
9×10一,高出对照土壤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根
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3级标准,按照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进 行评价。Zn、Pb、Cd 3种元素均达到单元素重度污染。根据综 合污染指数评价标准,连城铅锌矿、连城锰矿、尤溪铅锌矿3 个地区的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高于重度污染临界标准 的16.54、10.63和53.57倍,达到重度污染MJ。姚斌等在废 弃柴河铅锌矿区选择3个取样点,即在尾矿库、尾矿库附近 山地和矿床远离区的李地沟,发现尾矿区土壤中含Cu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出.Sci.2009。37 I 30):14837—14838.14870
责任编辑姜丽责任校对傅真治
我国铅锌矿区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范文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范文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篇一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田土壤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重金属污染不仅影响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还会对农作物生长及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对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进行综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土壤中镉、汞、铅、铬等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

这些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活动、生活垃圾等。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差异,我国不同地区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某些老工业区由于长期接受工业“三废”的排放,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尤为严重。

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土壤环境保护措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含有大量重金属元素,这些污染物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导致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

2. 农业活动: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也是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

例如,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以及不科学的灌溉方式等,都可能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升高。

3. 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垃圾若未经妥善处理而随意堆放或填埋,其中的重金属元素会通过雨水冲刷、地下水渗透等方式进入土壤,造成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

四、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针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修复技术。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等。

1. 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排土换土、客土覆盖等。

这些技术通过将受污染的土壤移除或覆盖新土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镉、铬、铅、汞等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危害的金属元素超出了环境容许值的状况。

由于工业化、农业生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当前环境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威胁。

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当务之急。

现状1. 污染源头广泛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包括冶炼、矿石开采、化工、电镀等工业活动,以及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城市垃圾填埋、废水排放等。

这些活动导致大量有毒重金属物质进入土壤,引发土壤重金属污染。

2. 地域分布不均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分布在工业化、矿区和农业密集区域。

在工业化地区,工业废气、废水中的重金属物质直接排放到土壤中;在矿区,矿石开采及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中的重金属物质直接排放到土壤中;在农业密集区,长期使用化肥、农药,以及污泥施用、畜禽养殖等活动导致土壤重金属物质超标。

3. 影响巨大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对农作物生长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还可能通过农产品链条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慢性毒害。

土壤重金属污染还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影响植物、土壤微生物的生命周期,甚至影响畜禽生长及生态平衡。

治理1. 加强监测监测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基础,只有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掌握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是治理的第一步。

2. 加强立法当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相对薄弱,必须加强立法,加大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行为的惩罚力度,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层面约束和规范工业、农业等生产活动,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

3. 推广绿色技术通过推广绿色化工技术、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等,逐步减少和替代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效应明显的生产活动,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的产生。

4. 开展土壤修复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手段。

铅锌尾矿库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铅锌尾矿库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铅锌尾矿库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铅锌尾矿库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铅锌尾矿库严重污染土壤和蔬菜的问题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旨在对铅锌尾矿库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的特征进行探讨,并对其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进行评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铅锌尾矿库的土壤和蔬菜如何受到重金属污染。

在铅锌矿石的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矿,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物质,如铅、锌等。

这些尾矿通常被储存在尾矿库中,然而,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尾矿库的土壤往往会受到重金属物质的渗透和扩散,进而导致附近大片土壤受到严重污染。

同时,土壤中的重金属也会进入蔬菜的根部,并通过蔬菜的生长和代谢过程积累在蔬菜的可食部分,从而形成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铅锌尾矿库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的特征。

研究表明,铅锌尾矿库周边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普遍较高,而且呈现出不均匀的分布特点,即距离尾矿库越近,重金属含量越高。

此外,蔬菜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蓄积能力也是不同的,一些蔬菜种类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较强,例如菠菜、小白菜等,而一些蔬菜种类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较弱,例如土豆、葫芦等。

因此,在评估铅锌尾矿库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时,需要综合考虑土壤和蔬菜的不同特征。

最后,我们需要对铅锌尾矿库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对健康的风险进行评估。

重金属物质在人体内具有一定的毒性,例如铅可以对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造成损害,锌过量摄入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暴露于受铅锌尾矿库污染土壤的人群,特别是长期食用污染蔬菜的人群,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评估健康风险时,需要考虑人体对重金属的摄入量、吸收和代谢等因素,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试验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综上所述,铅锌尾矿库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可能带来一定风险。

我们需要加强对铅锌尾矿库污染的监测和治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污染源的排放,推动铅锌尾矿库的环境修复和土壤改良,以减轻对土壤和蔬菜的重金属污染,保护人体健康。

中国铅锌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中国铅锌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中国铅锌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一、市场现状分析1.产量稳步增长中国铅锌矿石资源丰富,产量逐渐增加。

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铅产量为340万吨,同比增长2.1%;锌产量为699万吨,同比增长1.8%。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铅锌生产国之一2.进出口贸易平衡中国铅锌行业进出口贸易保持相对平衡。

2024年,中国铅锌矿石的进口量分别为483万吨和735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5.4%和8.1%。

而出口量分别为4.28万吨和19.87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13.3%和7.3%。

这表明中国铅锌行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

3.行业竞争加剧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铅锌行业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国际市场上的铅锌矿石价格波动较大,影响中国的进出口贸易。

另一方面,国内行业竞争激烈,传统生产方式已难以满足环保要求,迫使企业转型升级。

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1.创新技术推动发展为了应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引进新的生产技术、改善工艺流程,提高铅锌矿石的开采、选矿和冶炼效率,将有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环保要求提升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领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铅锌行业必须加大环保投入,减少污染排放。

未来,中国铅锌行业将加强矿山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和恢复力度,提高生产工艺的环保性能。

3.市场需求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交通、电力等行业对铅锌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此外,新能源汽车、能源储存领域的发展也对铅锌行业提出了新的需求。

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铅锌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4.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结论中国铅锌行业市场在未来发展中将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

通过创新技术、加强环保、拓展市场以及国际合作,中国铅锌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行业企业应加快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为中国铅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许杨东,黄小林摘要:重金属污染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常见的问题,铅锌矿区特别典型,通常采用土法炼锌,长时间排放废渣和烟尘导致严重污染。

本文通过对黔西北地区某个铅锌矿区的土壤检测发现不同区域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尤其是Pb、Zn、Cd含量超标,说明该区域受到严重污染。

只有了解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具体情况和特征,才能为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矿产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金属资源需求不断增加,众多企业参与金属矿产开发利用行业,既带来丰厚经济利益,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矿产资源开采利用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得到了国内外的大量研究。

矿产资源根据种类可分为冶金矿石和非金属矿山,根据开采方式可分为露采和地下开采。

不同类型和开采方式的矿山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污染及特征,但都会引发环境污染、破坏和地质灾害等问题。

其中,土壤污染是重要问题。

铅锌矿资源在开采过程中,其矿体和地质岩层结构化学成分复杂,矿山堆放的尾矿和废渣含有有毒有害重金属物质,这些物质通过自然降水和溶滤作用直接污染矿区水资源和土壤。

矿区周边农业用水亦可能受到污染,进而导致土壤板结、农作物减产等问题。

此外,铅锌矿开采产生的废水和烟尘经风力和水力传播,间接污染矿区及周边土壤。

因此,分析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对于制定科学治理方案至关重要,以确保我国铅锌矿业健康发展。

1 铅锌矿区重金属概述在矿产资源行业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准,主要将密度超过5的金属物质定义为重金属,例如铅(Pb)、锌(Zn)、镉(Cd)等。

尽管砷(As)不属于重金属,但与重金属具有相同的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因此也被划分为重金属之列。

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质,其中重金属具有特殊的特点,污染能力强,危害性大,因此成为矿区污染研究的核心对象。

铅锌矿采矿环境影响报告书

铅锌矿采矿环境影响报告书

铅锌矿采矿环境影响报告书铅锌矿采矿是目前全球最为普遍的采矿活动之一,这项工业化的活动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铅锌矿采矿对土壤、水资源、生态系统、人体健康等方面都会产生可逆和不可逆的影响。

本文将对铅锌矿采矿环境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1.土壤污染铅锌矿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通常在矿山附近分布着大量的尾矿和废渣。

这些废渣中含有大量的铅和锌等重金属,会污染土壤,这种污染是铅锌矿采矿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之一。

如果铅锌矿采矿暴露在空气中和土壤中,会导致铅和锌在土壤中积累,使土壤pH值降低,导致时空积累并进一步污染周围环境。

2.水资源污染作为针对铅锌矿采矿的环境影响之一,水资源污染在整个过程中有着覆盖面积广、持续时间长、影响深入等特性。

铅锌矿采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铅与锌等有害物质,会严重污染周围水源,导致水源污染,使鱼类等生物在其中找不到适宜的生存环境,甚至不适合人喝。

3.生态系统破坏铅锌矿采矿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对动植物的影响。

铅锌矿采矿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开垦,荒漠化的现象进一步加剧,这导致了环境的扰动,繁殖的植物和动物失去了自己的生存环境。

同时,废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也会影响到这些生命的生存,使这些生命的数量迅速减少和消失。

4.人体健康影响铅锌矿采矿所带来的影响并不只限于环境领域,它也会对当地的街道许多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因为当地居民需要水,而废水中要素含量高,可能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同时,铅和锌等重金属的污染会使当地的食品污染严重,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结论为了减轻铅锌矿采矿的环境影响,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

其中,在污染控制方面,可以进行严格的管制以保证排放规范;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加大对铅锌矿废渣、尾矿等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常态化处理达到更高的效果。

同时,需要继续对该行业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更加完善的评价,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的标准,改善当地的环境问题,在未来铅锌矿采矿行业发展过程中,确保生态环境得到长期保护。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战略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战略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战略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

这些重金属,如铅、汞、镉、铬等,一旦进入土壤,就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长期且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包括污染程度、污染范围、主要污染源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治理战略和措施。

文章还将关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评估方法,以及未来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问题,本文旨在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策略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影响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统计,我国受到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约为2000万公顷,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近五分之一。

其中,以镉、铅、汞、砷等为代表的重金属元素污染尤为突出。

这些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城市污水灌溉等多种途径。

在地域分布上,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一些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由于长期的工业生产和矿产资源开发,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普遍超标。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城市周边地区的土壤也开始受到重金属的污染。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破坏是全方位的。

它不仅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内,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例如,镉污染会导致稻谷、小麦等粮食作物中的镉含量超标,长期食用会对人体肾脏造成损害;铅污染则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和神经系统健康。

面对严峻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开始采取一系列治理措施。

然而,由于重金属污染具有长期性、累积性和难以修复性等特点,治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和监测,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理战略,以保护我国的土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挑战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和不可逆性,这使得治理工作变得复杂而困难。

我国铅锌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综述及现状分析

我国铅锌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综述及现状分析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前沿, 2014, 4, 187-194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4 in Hans. /journal/aep/10.12677/aep.2014.45026Analysis of Soil Heavy Metals Pollution and Its Present Situation around Lead-ZincMining Areas in ChinaPei Xu, Chao WuSchool of Resources and Safety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Email: 276534317@Received: Aug. 9th, 2014; revised: Sep. 10th, 2014; accepted: Sep. 22nd, 2014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We analyze the source of heavy metals soil pollution, its pollution character and the harm of pol-lution, and review the condition of heavy metal soil pollution in lead-zinc mining areas in recent years to propose some suggestions for pollution control.KeywordsLead-Zinc Mines, Soil, Heavy Metals Pollution我国铅锌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综述及现状分析徐佩,吴超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长沙Email: 276534317@收稿日期:2014年8月9日;修回日期:2014年9月10日;录用日期:2014年9月22日摘要综述了我国铅锌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特点和危害,分析了近几年我国铅锌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并提出了一些污染治理的建议,以期为铅锌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专项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我国铅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铅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铅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最近10多年来,我国铅锌工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急剧扩大,已经成为世界主要铅锌生产国和出口国。

但由于铅锌冶炼产能的急剧扩张,导致矿产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加剧,并造成生产经营集中度下降,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后果。

为此,业内专家指出,如不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我国铅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铅和锌是共生矿产,均是重要的有色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具有广泛的用途,并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铅锌需求量总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

1、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铅锌生产国和出口国最近10多年来,我国铅锌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急剧扩大,已经成为世界主要铅锌生产国和出口国。

截至2002年底,我国共建成规模以上铅锌冶炼企业300余家,已形成铅锌冶炼生产能力360万吨/年,其中铅冶炼生产能力130万吨/年,锌冶炼能力230万吨/年。

2002年国内铅锌产量分别达到130万吨和21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铅出口量42 万吨,约占当年全球铅出口量的22%,是世界上最大的铅出口国;锌出口量50万吨,约占当年全球锌出口量的15%,是世界第二大锌出口国。

到2002年底,我国铅锌产能分别超过150万吨和250万吨,较1989 年分别净增近100万吨和2 0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2.1%和28.8%。

预计到2005年,国内铅锌产能将分别超过160万吨和330万吨。

在1996年到2000年期间,我国铅锌产量年增长率分别为20.5%和14.5%,消费量年增长率分别为8.3%和10.2%。

2、我国铅锌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我国铅锌工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铅锌冶炼产能的急剧扩张,导致产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矿产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加剧,并造成生产经营集中度下降,市场竞争秩序混乱,行业处于过度竞争状态,已经严重影响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能、产量增长过快,出口量过多,对国际市场形成一定冲击,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近年来,由于我国铅锌冶炼企业产能、产量的增加远大于国内消费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向国外大量出口铅锌冶炼产品。

西南山地铅锌矿区耕地土壤和谷类产品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

西南山地铅锌矿区耕地土壤和谷类产品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

西南山地铅锌矿区耕地土壤和谷类产品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铅锌矿区,铅锌矿开采和冶炼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其中包括铅、锌等。

这些重金属污染物能够在环境中积累,并进入耕地土壤和谷类产品中,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本文将探究西南山地铅锌矿区耕地土壤和谷类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并评估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铅锌矿区耕地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通过采集西南山地铅锌矿区的耕地土壤样品,并使用化学分析仪器检测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可以得出土壤中铅锌等重金属的浓度。

研究显示,在铅锌矿区附近的耕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普遍较高,尤其是铅的含量远远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值。

高含量的重金属元素对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生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次,我们需要评估铅锌矿区谷类产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情况。

谷类产品是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部分,如果其中含有过多的重金属元素,将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通过采集铅锌矿区周边的谷类产品样品,并进行化学分析,可以得出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研究发现,谷类产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普遍较高,尤其是铅的含量往往超过了食品安全标准的限值。

这意味着人们在食用这些谷类产品时,可能会摄入过多的重金属元素。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人体摄入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健康风险评价。

铅和锌等重金属元素在人体内会积累起来,对健康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

铅的长期摄入会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尤其是对儿童的影响更为严重。

锌的摄入过多也会引起健康问题,包括胃肠道不适和免疫系统紊乱。

因此,人们在铅锌矿区居住或食用这些谷类产品时,需要留意重金属元素的摄入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健康风险。

最后,为了保护土壤和谷类产品的质量,降低重金属元素对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对铅锌矿区的土壤进行治理和修复,减少重金属元素的暴露和迁移。

其次,加强农田灌溉用水的监测,避免使用受污染的水源。

第三,加强对谷类产品的监测和检测,确保其重金属元素含量符合安全标准。

对铅锌矿环境调查及污染预防透析

对铅锌矿环境调查及污染预防透析

对铅锌矿环境调查及污染预防透析矿区地质环境现状固体废弃物矿山每年排放82500t废石和157740t尾矿,尾矿主要岩性为灰岩、白云岩及斜长花岗斑岩。

这些固体废弃物的堆存一方面破坏了原有的植被,改变了场地原有土地的使用功能,另一方面废石和尾矿的搬移、装卸、堆存将产生扬尘,影响周边环境。

新庄矿区堆存的尾矿粒度较小,裸露的尾矿与干燥细小的废石颗粒易被风吹起形成大量扬尘而影响矿区环境。

经监测,该矿区风速一般大于/s时就会有明显的扬尘产生。

地表水新庄铅锌矿废水主要流入矿区内的小溪再进入狮子河。

根据废水排放去向及受纳水体特征,共设置9个监测断面,对矿区小溪、狮子河地表水进行水质监测。

监测结果显示:各监测断面水质参数的监测值均小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相应参数限值。

总体来说,因矿山开采时间短,狮子河和矿区小溪重金属含量比较低,本体水质较好。

但在矿山排污口下游,重金属含量逐渐走高,个别含量高于限值,污染明显。

地下水在矿区的浅溪、港口村、晏家嘴、采矿工业场地分别设置了地下水水质监测点,监测项目为pH、Cu、Pb、Zn、As、Cd、Cr6+、高锰酸盐指数和硫酸盐。

监测结果表明:新庄铅锌矿区内浅溪、晏家嘴等处的浅层地下水呈弱酸性,与区域酸性土壤特征相对应,污染尚不严重,其它水质参数的实测数值均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限值。

监测结果表明,仅有选矿厂界外夜间噪声超限。

废气结合矿区环境特点,在选矿厂设置1个废气监测点。

监测项目为TSP、SO2,监测频率为每天4次,连续5d,采用重量法进行分析。

监测结果显示,区域内TSP、SO2日均值单项质量指数均小于1,未有超标现象,空气质量环境现状良好。

地质灾害矿山斜井穿过第四系含水层,建井时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上部地表塌陷。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废石及尾矿新庄铅锌矿区的可利用矿产资源主要是铅锌铜硫化物矿石,主要固体废弃物有采矿废石、选矿尾矿、漂浮尘土等。

主要矿物为石英、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透辉石,其次为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砷黝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磷灰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前沿, 2014, 4, 187-194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4 in Hans. /journal/aep/10.12677/aep.2014.45026Analysis of Soil Heavy Metals Pollution and Its Present Situation around Lead-ZincMining Areas in ChinaPei Xu, Chao WuSchool of Resources and Safety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Email: 276534317@Received: Aug. 9th, 2014; revised: Sep. 10th, 2014; accepted: Sep. 22nd, 2014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We analyze the source of heavy metals soil pollution, its pollution character and the harm of pol-lution, and review the condition of heavy metal soil pollution in lead-zinc mining areas in recent years to propose some suggestions for pollution control.KeywordsLead-Zinc Mines, Soil, Heavy Metals Pollution我国铅锌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综述及现状分析徐佩,吴超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长沙Email: 276534317@收稿日期:2014年8月9日;修回日期:2014年9月10日;录用日期:2014年9月22日摘要综述了我国铅锌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特点和危害,分析了近几年我国铅锌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并提出了一些污染治理的建议,以期为铅锌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专项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关键词铅锌矿,土壤,重金属污染1. 引言我国是矿产大国,其中铅锌矿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是我国的优势矿种[1]。

然而,随着铅锌矿业快速发展,在其对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由于矿山开采过程中技术缺乏、管理不善等原因,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不仅制约了矿山企业自身长久发展,同时给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及居民健康带来极大的隐患。

土壤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质,致使重金属污染物在其中扩散和稀释作用发生的较慢,迁移难度大,因而成为重金属污染物的归宿地[2]。

而重金属在环境中相对稳定,难以降解,不能被生物分解,其一旦污染土壤后,很难消除。

大量滞留在土壤中的重金属可被植物吸收累积,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人体内,危害动植物健康。

重视我国铅锌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采取相应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已刻不容缓。

虽然目前重金属污染治理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但仍未找到普遍适用于大面积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有效方法。

因此,为了给我国铅锌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本文分析了我国铅锌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污染特点以及污染危害,简要介绍了各大铅锌生产基地主要铅锌矿及个别大中小型矿山,以此为例,对我国铅锌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对我国铅锌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出一些建议。

2. 铅锌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危害2.1. 铅锌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源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采、选、冶等活动过程以及废弃物堆积过程中,重金属元素被不断的加入进土壤,由于重金属不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且易于在土壤中富集,致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环境背景值,导致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进而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质量恶化。

铅锌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是重金属元素Pb、Zn、Cd、Cu、Cr和类金属As的污染,其污染源主要包括采洗选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固体废弃物及粉尘三类。

具体污染源及其污染原理如表1所示。

2.2. 铅锌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铅锌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除具有一般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外,还因其自身性质,具有其他特点。

2.2.1. 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累积性、地域性、隐蔽性、滞后性、不可逆性和难治理性。

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扩散和稀释作用发生的较慢,迁移难度大,使得其在土壤中不断积累以致超标。

此外,土壤的均匀性和透明度较差,重金属污染土壤需要对土壤样品或其上生长的植物样品进行分析化验等技术方法检验后才能确定,不能直观的通过表象来观察到。

土壤重金属污染还是一种不可逆的污染过程,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自然净化和人工治理都是非常困难的,有些重金属污染可能要100~200年的时间才能恢复[4]。

Table 1.The sources of soil heavy metals pollution and its principle of mines表1.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其污染原理类型废水固体废弃物粉尘主要包括矿井开采过程产生的地标渗透水、矿坑水、选矿废水、井下生产防尘、灌浆、填充污水、洗矿废水、矿渣堆积场浸出水,等等[3]。

采矿的废石、选矿的尾矿以及冶金的废渣等等。

露采或地下开采的钻孔、爆破产生的粉尘和扬尘;矿石装运过程产生的粉尘和扬尘;排土过程的尘埃;堆积废弃物随风产生的扬尘等等[2]。

污染原理矿业废水以酸性为主,其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往往未经废水处理或者处理不达标直接排放,其中的重金属离子随着废水进入土壤并在土壤中发生络合、吸附与解吸等作用,部分滞留于土壤并富集。

固体废弃物裸露堆积,受地表水冲洗、降雨淋滤作用、风力侵蚀等作用影响,发生各种物理化学作用,淋滤出重金属离子,特别是硫化铅锌矿中含硫物质的氧化作用产生酸性水进一步促进重金属淋滤,淋滤出的重金属离子随着水进入土壤并累积。

铅锌矿山生产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粉尘中含有重金属,这些扬尘和粉尘可扩散沉降于大范围的土壤表面,随地表水、雨水、灌溉水等进入土壤,其含有的重金属也随之进入土壤并富集。

2.2.2. 铅锌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其他特点铅锌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是重金属元素Pb、Zn、Cd、Cu、Cr和类金属As的多元素复合污染,这些重金属使得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还具备以下特点:1) 水平向上:水平面上距离污染源越近,土壤重金属污染总体呈现越大的规律。

王莹等[5]的研究表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随着远离铅锌尾矿山而逐渐减小,离尾矿山较近的污染稻田污染最为严重,而离尾矿山最远的普通稻田污染最小;重金属的水平迁移影响范围很大,根据有关研究表明,距矿区10 km的范围仍可受到影响[6];不同元素迁移能力存在一定差异。

有研究表明,Pb、Zn和Cd的污染范围较大,可超过1500 m,而Cu的迁移性较小,污染范围大多在1500 m以内[7]。

2) 垂直向上:重金属会向下迁移,不同元素迁移能力存在一定差异。

邓超冰[8]等对某铅锌矿区水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进行的研究指出,研究区土壤中Cu、Zn、Pb、Cd均呈现明显向下迁移的趋势,0~20 cm深度土壤4种金属含量较大,而20~80 cm深度土壤中呈现重金属浓度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浓度峰值出现在60~120 cm深处。

各元素迁移规律略有差异,Cd迁移浓度峰值出现的深度比Cu、Zn、Pb要深。

2.3. 铅锌矿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会带来严重后果,不容忽视。

主要危害包括:1) 对植物的危害。

土壤中的重金属可在植物体内富集,当土壤中的重金属超过一定浓度时,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影响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重金属对植物的危害作用,主要受植物自身性质、重金属性质和形态、重金属之间相互作用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影响。

有些重金属的危害作用,主要体现在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方面,在重金属积累未增高到对人畜有害以前,植物就死亡,如Cu等重金属;有些重金属对植物生长危害较小,在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之前,其积累量就可对人畜产生毒害作用,如Cd、As 等重金属[9]。

王莹等对某铅锌矿区周边人工培育的植物进行分析研究,指出萝卜可食用部分As和Pb含量分别超过国家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的5倍和220倍,水稻可食用籽粒中As、Cu虽相对含量要少,但也超过国家粮食重金属的限量标准[5]。

2) 对人畜的危害。

土壤中的重金属对畜类产生危害作用,主要是由于畜类食用受重金属污染的饲料,使得重金属在畜类体内富集,危害畜类健康。

例如畜类长期食用被Cd污染的稻草等饲料,会引起畜类生长发育缓慢、肝脏和肾脏机能障碍、呼吸机能不全、骨骼损伤等多种疾病[10]。

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长出的农作物或长期食用重金属污染饲料的畜类,一旦被人类食用,其所含的重金属可在人体内富集,引发各种疾病,影响人体健康。

项黎新等[11]通过对六种重金属离子胁迫诱导鱼类细胞凋亡试验研究,指出Cd2+、Cr6+、Hg2+、Cu2+、As5+、Pb2+能诱导鱼类细胞出现明显的染色质凝聚、趋边化、形成凋亡小体,即发生凋亡。

众所周知,上世纪日本由于炼锌致使Cd严重污染农田,农民长期食用污染土壤种植的稻米、污染河水生长的鱼虾等食物,由于Cd在人体内排泄速度极慢,造成体内Cd大量富集,致使人骨骼软化、四肢弯曲、脊柱变形,疼痛无比,严重者甚至死亡。

3) 对微生物的危害。

适量的重金属,对微生物多样性、提高微生物抗性和耐性机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当土壤中重金属超过一定浓度时,则会破坏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微生物生物量,影响其生物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区系,甚至抑制微生物代谢和生长。

Kandeler等[12] [13]的研究表明,矿区受污染的土壤中,靠近矿区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明显低于远离矿区土壤中的微生物生物量,且离矿区越近,微生物的生物量下降幅度越明显。

4) 对环境的危害。

由于土壤与大气和水环境相连,土壤中的重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如在自然风化作用或者降雨作用影响下,以风或水为载体,随着土壤进入大气或水体中,污染大气和水体。

李永华等[14]对凤凰铅锌矿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发现,受地球化学作用如风化淋溶作用等的影响,重金属随岩石风化、土壤淋溶等过程不断进入水体,导致矿区水体中重金属含量超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