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中国的土地资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四大牧区的分布。
【详解】
我国非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是我国天然草原的主要分布区,其中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草原面积较大,为我国四大牧区。故正确答案为B。
10.B
11.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资源分布状况。
10.西南、东南、西北、华北四个地区中,西南地区水资源最丰富,所以①是西南地区,据此可以排除A、C选项,并且四个地区中,西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口最少,所以④是西北地区。B正确。故选B。
故选:A
7.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占补平衡不能改善城市的空间结构,①错;
②占补平衡是一项耕地保护制度,有利于土地的合理布局,优化土地资源空间配置,②对;
③占补平衡是一项耕地保护制度,利于减少土地资源浪费,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③对;
④土地资源位置是固定的,不能进行区际流动,④错。
故B②③对,A、C、D错。
C.1600~1900米地带D.1900~2500米地带
2.2000—2008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3.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C.山东丘陵D.柴达木盆地
故选:B
8.A
【解析】
【详解】
从图中看我国南方水资源总量大,但耕地面积小,北方水资源总量少,耕地面积大,水土组合存在明显的差异,A正确;耕地面积多少受地形影响,受热量和水分条件影响小;南方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小于北方地区;北方地区人口较南方少,但水资源总量比南方更少,人均水资源量少于南方。
9.B
【解析】
材料二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图
(1)材料二中,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的是________(A或B)线,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要解决材料三中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3)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
(4)据以上材料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5)为保护耕地,我国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国策,为使土地供求关系向良性循环转变,应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1.C
2.B
3.B
【解析】
1.阅读材料可知,弹性系数越大表示人均耕地面积增大,人地矛盾缓解,反之,弹性系数越小,说明人地关系越紧张。2000~2008年,1300米以下地带弹性系数变小,说明人地关系变紧张。A错误。与2000年相比,在1900米以上,2008年人口弹性系数变大,说明这8年来人地矛盾得到缓解。D错误。与2000年相比,2008年1300~1600米地带、1600~1900米地带人口与耕地弹性系数变化不大。2000~2008年,该地人口与耕地弹性系数最小的是海拔1600~1900米地带,是人口与耕地关系一直处于高紧张状态的地带,B错误,C正确。
(2)①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②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③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在解题时要注意运用对比分析、综合分析及逆推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如下:我国“人均耕地介于世界平均水平与警戒线之间”和“人均耕地低于警戒线”的面积最大,结合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信息,分析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理由;结合b、c、d位置及自然特征,三地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非农用地所占比重大,耕地总量少,造成人均耕地数量少。
6.A
7.B
【解析】
6.根据材料可知,占补平衡是一项耕地保护制度,据此分析。
A.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标的根本目的是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防止随意占用耕地,A对;
B.目前,我国中小城市仍然要加快城市化增长速度,B错;
C.耕地保护措施是为了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不是根本目的,C错;
D.提高建设用地的成本本身说法错误,不符合实际,故不是设定指标的目的,D错。
【详解】
(1)先确定a地区为东北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商品粮基地;然后明确其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黑土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解决的措施则集中围绕保土保肥方面。
(2)确定b、c、d即浙江、福建、广东,三省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稠密;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原因可从三方面分析:①人口多,②耕地总量少,③城市化水平高,非农业用地比重大。
(1)简述该地区地形特征。
(2)分析该地区地形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3)从可持续发展观点来看,哪种调整方案源自文库为合理,并阐释理由。
14.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6月25日,是第22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1.读表格,可以根据表格中人口百分比与耕地面积百分比计算出人均耕地资源的大小,得出东南地区人均耕地资源最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西南地区同时受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洋影响,降水丰沛;利用地理统计图表进行简单计算。
12.(1)①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②人口密度大;③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以及解决措施。
(1)由材料二分析可知,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比较吻合B线,这种变化趋势形成的原因是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
(2)读图分析可知,a地区为东北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其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黑土流失,土壤的肥力下降,湿地减少,生态功能下降等问题;解决的措施应该主要围绕保土、保肥,恢复湿地等方面进行。例如:植树造林,保护沼泽、湿地;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保持土壤肥力等。
2009年6月25日第十九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读1998~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回答4~5题。
4.耕地面积减少速度最快的年份是
A.1999~2000年B.2000~2001年C.2001~2002年D.2002~2003年
5.下列对耕地减少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读我国各地区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比较表,回答10~11题。
10.①、②、③、④序号所对应的地区依次排列分别是
A.东南、西南、华北、西北B.西南、东南、华北、西北
C.东南、西南、西北、华北D.西南、东南、西北、华北
11.①、②、③、④序号所对应的地区,人均耕地资源最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本题考查地形对农业的影响。有利影响:土地类型多样,适应多种经营;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利于抬升夏季风,削弱冬季风。不利影响: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面积小,耕地比重小;地形崎岖,地块小,不利于大型机械化发展;地形起伏大,易发生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3)本题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图中可以看出方案②生态林、草地比重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能力强,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案①刚好相反,且长远看,增加农民的收入不如方案②。
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中国的土地资源
一、单选题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耕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我国某地不同海拔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2000—2008年,该地人口与耕地关系一直处于高紧张状态的地带是
A.1300米以下地带B.1300~1600米地带
二、综合题
12.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
(2)据材料说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地形、河流分布,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为发展经济,改善环境,该地提出了两种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以及两种方案的预估经济、环境效益(下图)。
13.(1)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②地形崎岖、西北高东南低;③西北主要为山地,东南主要为丘陵和沿海平原;④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岛屿和沿海滩涂。
(2)有利影响:山地、丘陵、平原、滩涂等土地类型多样,有利于开展林业、牧业、耕作业、渔业等多种经营;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利于夏季风抬升,削弱冬季风的影响不利影响:①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面积小,耕地比重小;②地形崎岖,地块小,不利于大型机械化发展;③地形起伏大,易发生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任答两点)
【点睛】
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平原--耕地;山地--畜牧业、林业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水源: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状况。
14.(1)B 人口的快速增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 (3)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 (4)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5)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耕地质量
2.阅读材料可知,弹性系数越大表示人均耕地面积增大,人地矛盾缓解,反之则相反。读图可知,与2000年相比,在1900米以上,2008年人口弹性系数变大,说明这8年来人地矛盾得到缓解;而在1900米以下,人口弹性系数变小,人地矛盾加剧,可能是高处人口迁入所致,B正确。选B。
3.图示该地在海拔1600-1900米处弹性系数最小,说明人口集中,人地关系最紧张,应分布在高原地区,A、C错。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左右,D错。最有可能位于我国云贵高原,B对。选B。
A.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水土组合存在明显的差异
B.南方地区热量、水分条件优于北方地区,故耕地面积多于北方
C.南方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于北方地区
D.北方地区人口较南方地区少,故人均水资源量多于南方
9.我国的四大牧区是
A.宁夏、新疆、青海、四川B.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C.陕西、西藏、甘肃、宁夏D.山西、西藏、甘肃、青海
(3)方案②方案②生态林、草地比重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能力强,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解析】
【详解】
(1)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分布,由于临海,还要从海岸线分布特征等方面分析。地形类型从图中可以看出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高低分布为西北高东南低;海岸线分布特征为曲折,多港湾、岛屿。
①道路、水利工程建设和城市扩张②农村有大量土地闲置③地方政府盲目发展经济而出让大量土地④遭受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等 ⑤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A.①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
近年来,我国某些区域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能满足当地发展需要,需从其他区域购买建设用地指标(主要来自农村居民点整理后新增的耕地),这样可实现建设用地跨区域占补平衡。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占补平衡是一项耕地保护制度。据此完成6~7题。
6.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标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B.控制城市化增长速度
C.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D.提高建设用地的成本
7.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占补平衡可
①改善城市的空间结构②优化土地资源空间配置③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④促进土地资源区际流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读中国南方、北方水资源、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对比图,回答关于我国南、北方地区主要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4.D
5.D
【解析】
4.根据图示面积数量,耕地面积减少速度最快的年份是2002~2003年,约减少0.48亿亩,D对。其它年份减少的面积数量较小,A、B、C错。
5.耕地减少的原因的分析,道路、水利工程建设和城市扩张,①正确。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有大量土地闲置,导致耕地减少,②正确。地方政府盲目发展经济而出让大量土地,③正确。遭受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等,④正确。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面积增强,⑤正确。D对,A、B、C错。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四大牧区的分布。
【详解】
我国非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是我国天然草原的主要分布区,其中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草原面积较大,为我国四大牧区。故正确答案为B。
10.B
11.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资源分布状况。
10.西南、东南、西北、华北四个地区中,西南地区水资源最丰富,所以①是西南地区,据此可以排除A、C选项,并且四个地区中,西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口最少,所以④是西北地区。B正确。故选B。
故选:A
7.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占补平衡不能改善城市的空间结构,①错;
②占补平衡是一项耕地保护制度,有利于土地的合理布局,优化土地资源空间配置,②对;
③占补平衡是一项耕地保护制度,利于减少土地资源浪费,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③对;
④土地资源位置是固定的,不能进行区际流动,④错。
故B②③对,A、C、D错。
C.1600~1900米地带D.1900~2500米地带
2.2000—2008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3.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C.山东丘陵D.柴达木盆地
故选:B
8.A
【解析】
【详解】
从图中看我国南方水资源总量大,但耕地面积小,北方水资源总量少,耕地面积大,水土组合存在明显的差异,A正确;耕地面积多少受地形影响,受热量和水分条件影响小;南方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小于北方地区;北方地区人口较南方少,但水资源总量比南方更少,人均水资源量少于南方。
9.B
【解析】
材料二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图
(1)材料二中,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的是________(A或B)线,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要解决材料三中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3)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
(4)据以上材料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5)为保护耕地,我国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国策,为使土地供求关系向良性循环转变,应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1.C
2.B
3.B
【解析】
1.阅读材料可知,弹性系数越大表示人均耕地面积增大,人地矛盾缓解,反之,弹性系数越小,说明人地关系越紧张。2000~2008年,1300米以下地带弹性系数变小,说明人地关系变紧张。A错误。与2000年相比,在1900米以上,2008年人口弹性系数变大,说明这8年来人地矛盾得到缓解。D错误。与2000年相比,2008年1300~1600米地带、1600~1900米地带人口与耕地弹性系数变化不大。2000~2008年,该地人口与耕地弹性系数最小的是海拔1600~1900米地带,是人口与耕地关系一直处于高紧张状态的地带,B错误,C正确。
(2)①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②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③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在解题时要注意运用对比分析、综合分析及逆推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如下:我国“人均耕地介于世界平均水平与警戒线之间”和“人均耕地低于警戒线”的面积最大,结合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信息,分析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理由;结合b、c、d位置及自然特征,三地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非农用地所占比重大,耕地总量少,造成人均耕地数量少。
6.A
7.B
【解析】
6.根据材料可知,占补平衡是一项耕地保护制度,据此分析。
A.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标的根本目的是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防止随意占用耕地,A对;
B.目前,我国中小城市仍然要加快城市化增长速度,B错;
C.耕地保护措施是为了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不是根本目的,C错;
D.提高建设用地的成本本身说法错误,不符合实际,故不是设定指标的目的,D错。
【详解】
(1)先确定a地区为东北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商品粮基地;然后明确其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黑土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解决的措施则集中围绕保土保肥方面。
(2)确定b、c、d即浙江、福建、广东,三省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稠密;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原因可从三方面分析:①人口多,②耕地总量少,③城市化水平高,非农业用地比重大。
(1)简述该地区地形特征。
(2)分析该地区地形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3)从可持续发展观点来看,哪种调整方案源自文库为合理,并阐释理由。
14.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6月25日,是第22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1.读表格,可以根据表格中人口百分比与耕地面积百分比计算出人均耕地资源的大小,得出东南地区人均耕地资源最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西南地区同时受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洋影响,降水丰沛;利用地理统计图表进行简单计算。
12.(1)①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②人口密度大;③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以及解决措施。
(1)由材料二分析可知,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比较吻合B线,这种变化趋势形成的原因是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
(2)读图分析可知,a地区为东北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其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黑土流失,土壤的肥力下降,湿地减少,生态功能下降等问题;解决的措施应该主要围绕保土、保肥,恢复湿地等方面进行。例如:植树造林,保护沼泽、湿地;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保持土壤肥力等。
2009年6月25日第十九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读1998~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回答4~5题。
4.耕地面积减少速度最快的年份是
A.1999~2000年B.2000~2001年C.2001~2002年D.2002~2003年
5.下列对耕地减少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读我国各地区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比较表,回答10~11题。
10.①、②、③、④序号所对应的地区依次排列分别是
A.东南、西南、华北、西北B.西南、东南、华北、西北
C.东南、西南、西北、华北D.西南、东南、西北、华北
11.①、②、③、④序号所对应的地区,人均耕地资源最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本题考查地形对农业的影响。有利影响:土地类型多样,适应多种经营;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利于抬升夏季风,削弱冬季风。不利影响: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面积小,耕地比重小;地形崎岖,地块小,不利于大型机械化发展;地形起伏大,易发生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3)本题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图中可以看出方案②生态林、草地比重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能力强,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案①刚好相反,且长远看,增加农民的收入不如方案②。
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中国的土地资源
一、单选题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耕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我国某地不同海拔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2000—2008年,该地人口与耕地关系一直处于高紧张状态的地带是
A.1300米以下地带B.1300~1600米地带
二、综合题
12.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
(2)据材料说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地形、河流分布,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为发展经济,改善环境,该地提出了两种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以及两种方案的预估经济、环境效益(下图)。
13.(1)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②地形崎岖、西北高东南低;③西北主要为山地,东南主要为丘陵和沿海平原;④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岛屿和沿海滩涂。
(2)有利影响:山地、丘陵、平原、滩涂等土地类型多样,有利于开展林业、牧业、耕作业、渔业等多种经营;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利于夏季风抬升,削弱冬季风的影响不利影响:①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面积小,耕地比重小;②地形崎岖,地块小,不利于大型机械化发展;③地形起伏大,易发生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任答两点)
【点睛】
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平原--耕地;山地--畜牧业、林业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水源: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状况。
14.(1)B 人口的快速增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 (3)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 (4)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5)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耕地质量
2.阅读材料可知,弹性系数越大表示人均耕地面积增大,人地矛盾缓解,反之则相反。读图可知,与2000年相比,在1900米以上,2008年人口弹性系数变大,说明这8年来人地矛盾得到缓解;而在1900米以下,人口弹性系数变小,人地矛盾加剧,可能是高处人口迁入所致,B正确。选B。
3.图示该地在海拔1600-1900米处弹性系数最小,说明人口集中,人地关系最紧张,应分布在高原地区,A、C错。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左右,D错。最有可能位于我国云贵高原,B对。选B。
A.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水土组合存在明显的差异
B.南方地区热量、水分条件优于北方地区,故耕地面积多于北方
C.南方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于北方地区
D.北方地区人口较南方地区少,故人均水资源量多于南方
9.我国的四大牧区是
A.宁夏、新疆、青海、四川B.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C.陕西、西藏、甘肃、宁夏D.山西、西藏、甘肃、青海
(3)方案②方案②生态林、草地比重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能力强,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解析】
【详解】
(1)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分布,由于临海,还要从海岸线分布特征等方面分析。地形类型从图中可以看出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高低分布为西北高东南低;海岸线分布特征为曲折,多港湾、岛屿。
①道路、水利工程建设和城市扩张②农村有大量土地闲置③地方政府盲目发展经济而出让大量土地④遭受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等 ⑤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A.①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
近年来,我国某些区域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能满足当地发展需要,需从其他区域购买建设用地指标(主要来自农村居民点整理后新增的耕地),这样可实现建设用地跨区域占补平衡。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占补平衡是一项耕地保护制度。据此完成6~7题。
6.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标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B.控制城市化增长速度
C.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D.提高建设用地的成本
7.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占补平衡可
①改善城市的空间结构②优化土地资源空间配置③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④促进土地资源区际流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读中国南方、北方水资源、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对比图,回答关于我国南、北方地区主要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4.D
5.D
【解析】
4.根据图示面积数量,耕地面积减少速度最快的年份是2002~2003年,约减少0.48亿亩,D对。其它年份减少的面积数量较小,A、B、C错。
5.耕地减少的原因的分析,道路、水利工程建设和城市扩张,①正确。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有大量土地闲置,导致耕地减少,②正确。地方政府盲目发展经济而出让大量土地,③正确。遭受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等,④正确。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面积增强,⑤正确。D对,A、B、C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