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庭礼仪常识
家庭文明礼仪常识
![家庭文明礼仪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ab81db5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e.png)
家庭文明礼仪常识家庭文明礼仪常识引导语: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家庭文明礼仪常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文明礼仪常识之一--基本礼仪个人礼仪是其他一切礼仪的基础,是一个人仪容光焕发、仪表、言谈、行为举止的综合体现,是个人性格、品质、情趣、素养、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外在表现。
总的规范为:整洁清爽、端庄大方。
一、仪表仪态礼仪保持头发清洁,修饰得体,发型与本人自身条件、身份和工作性质相适宜。
男士应每天修面剃须。
女士化妆要简约、清丽、素雅,避免过量使用芳香型化妆品,避免当众化妆或补妆。
表情自然从容,目光专注、稳重、柔和。
手部保持清洁,在正式的场合忌有长指甲。
站姿挺直、舒展,手臂自然下垂。
正式场合不应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不要有下意识的小动作。
女性站立时双腿要基本并拢,脚位应与服装相适应。
穿紧身短裙时,脚跟靠近,脚尖分开呈“V”状或“Y”状;穿礼服或者旗袍时,可双脚微分。
坐姿入座时动作应轻而缓,轻松自然。
不可随意拖拉椅凳,从椅子的左侧入座,沉着安静地坐下。
女士着裙装入座时,应将裙子后片拢一下,并膝或双腿交叉向后,保持上身端正,肩部放松,双手放在膝盖或椅子扶手上。
男士可以微分双腿(一般不要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或椅子扶手上。
离座时,应请身份高者先离开。
离座时动作轻级,不发出声响,从座位的左侧离开,站好再走,保持体态轻盈、稳重。
走姿行走时应抬头,身份重心稍前倾,挺胸收腹,上体正直,双肩放松,两臂自然前后摆动,脚步轻而稳,目光自然,不东张西望。
遵守行路规则,行人之间互相礼让。
三人并行,老人、妇幼走在中间。
男女一起走时,男士一般走在外侧。
走路时避免吃东西或抽烟。
遇到熟人应主动打招呼或问候,若需交谈,应靠路边站立,不要防碍交通。
二、交谈礼仪态度诚恳,表情自然、大方,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
谈话时不可用手指指人,做手势动作幅度要小。
家庭日常生活中礼仪
![家庭日常生活中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9cb7570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4.png)
家庭日常生活中礼仪
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尊重长辈:家庭成员应该尊重和敬重长辈,包括父母、祖父母和其他长辈。
遵从长辈的意见和决定,尊重他们的观点和体验,不要违背或争执。
2. 互相尊重: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并且要避免争吵或争执。
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对方的观点,尊重彼此的意见和感受,避免言语或身体上的冲突。
3. 言行举止得体:家庭成员应该遵守公共场合的礼仪,不要说粗俗的话,不要大声争吵或恶意攻击他人。
要遵守家庭的规矩和约定,尊重家庭的秩序和和谐。
4. 互相关心和帮助:家庭成员之间应该互相关心和照顾,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
要看重家庭的团结和和谐,积极参与家庭的事务,共同分担家庭责任。
5. 责任感和诚信:家庭成员应该有责任感和诚信,遵守自己的承诺和义务。
要讲究自己的行为和言论,避免撒谎和欺骗,保持诚实和正直的品质。
总之,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是一种修养和素质,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和互助关系。
通过遵守礼仪,我们可以塑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建立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关系。
家庭礼仪常识
![家庭礼仪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2c4ff99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7.png)
家庭礼仪常识【家庭文明礼仪】在家里自我克制1、家中有高龄行动不方便的长辈应定日主动到其房里行礼请安最好是一对夫妇,一对夫妇的前去,家中小辈兄弟姐妹前去,这样人既不多也不烦杂与其聊天,问寒问暖,送餐递巾。
2.当你想出去时,和家人一起告诉对方。
上学和工作的时候打招呼。
当你回来时,说“我回来了”。
当有人在家时,欢迎他们并帮助他们获得东西。
如果你是人子,出门时要主动在长者的房间里道别,回来时要在房间里敬礼,以免长者担心3、自己在屋里或者与亲人朋友在屋里谈话时要记得关上门,以免影响其他家人.4.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其他场合,当你去某人的房间时,不要直接推门,未经允许不得进入,不要大声、突然、不礼貌地敲门和打扰他人。
你应该通知“我很好,我能进来吗?”里面的人应该说“请进来”,然后站起来再进去。
熟悉的亲戚和朋友可以直接坐下。
例如,对于客人或陌生人,主人应邀请他们就座并自己坐在客人的座位上,客人只能在就座后自己坐。
作为年轻一代,如果你有什么事情,你应该像以前一样主动去长者的房间报告反应,但长者仍然坐在主座位上,年轻一代进入后可以稍微鞠躬,自己坐在客人的座位上。
没有必要谦虚5、朋友哪怕是兄弟姐妹来也要站起身来,如是长辈老师的话站起身来并微一躬身,长辈立不可坐,长辈让坐时方能就坐.6.当两个人互相问候或陪同他人敬礼时,如果其他人必须敬礼,而他们不必敬礼,他们不能坐下来,直到其他人完成7、居座行礼时应先站起离座站到一旁然后行拜再起身复位且莫从座上直接下跪.8.出门时要穿整齐9、即使在家亦不要大声喧哗.二.热情好客1、有客拜访,应将家收拾整洁着正装,衣着整洁,尤其夏天更为注意不随意出门,侯客而到.2.客人应主动欢迎,并在门外与客人鞠躬。
主人伸出右手邀请客人进来。
客人只有稍微鞠躬才能进去。
主人走在前面,客人跟在后面。
客人应该把鞋子放整齐。
客人走路要轻,以免打扰其他家庭。
主人邀请客人自己坐下来。
客人只有在道谢之后才能坐下。
主人在等客人坐下后就坐。
小学生礼仪常识15篇
![小学生礼仪常识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5c611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9.png)
小学生礼仪常识15篇小学生礼仪常识11.称谓礼仪称呼老师、长辈时要用敬称,称呼同学、朋友时也要有礼貌。
(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2)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
不给他人取绰号、说花名。
2.问候礼仪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1)早起后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早上好!(2)睡觉前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晚安!(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5)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8)自己外出时:告诉家人我出去了。
较远行走,对家人说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到了目的地记着打电话或发短信向家人报平安。
3.着装礼仪(1)不穿奇装异服。
(2)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拴腰间,不披衣散扣。
(3)公共场所不敞衣、脱鞋。
(4)不盲目攀比,不穿高跟鞋,不穿厚底时装鞋,以球鞋或平底鞋好。
(5)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6)不涂脂抹粉,画眉,纹眉,纹身,留长指甲,涂指甲油。
(7)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不烫发。
4.行走礼仪(1)走姿: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2)坐姿:上身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腰背挺直,肩放松。
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一般不超过肩宽。
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
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
(3)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场所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4)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儿童家庭规矩
![儿童家庭规矩](https://img.taocdn.com/s3/m/1fa3556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0.png)
儿童家庭规矩
1. 尊重他人:教育孩子要尊重长辈、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以及在外面对待他人的基本礼貌。
2. 遵守时间表: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包括起床、吃饭、做作业和睡觉的时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自行整理:要求孩子自己整理房间、收拾玩具和衣物,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4. 健康饮食: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限制垃圾食品和过多的糖分摄入,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5. 安全第一:教育孩子有关家庭安全的知识,如防火、防电、防滑等,确保他们在家里的安全。
6. 诚实守信:强调诚实的重要性,教育孩子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说谎,不欺骗他人。
7. 电子设备使用限制:设定合理的电子设备使用时间限制,如电视、电脑和手机,以保护孩子的视力和注意力。
8. 家务分工: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倒垃圾等,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9. 礼貌用语:教育孩子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培养良好的沟通习惯。
10. 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积极提问等。
这些家庭规矩旨在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每个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最新家庭的文明礼仪教育
![最新家庭的文明礼仪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b4d455f8cc7931b764ce1593.png)
家庭的文明礼仪教育篇一:小学生家庭文明礼仪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文化源远流长。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故事至今仍深深的教育着我们,例如历史故事《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听了这两个小故事同学们觉得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对待父母、怎样做好家庭文明礼仪,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在文明礼仪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长辈们重智力学习轻德育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导致了他们对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与父母沟通,不理解家长的辛苦,不珍惜家长的钱财,不分担家庭的劳动,一味索取不知奉献;还记得去年的冬天,漫天的白雪迎来了期盼的寒假生活,看着外面飘散的雪花,心里直痒痒,约了几个同学要去打雪仗,匆忙的穿了一件棉衣就跑去和伙伴们集合,我们边走边闹,跑到了离村子很远的空地上去打雪仗。
因为一直玩的很尽兴,不知不觉中天已经很黑了,等我兴致勃勃的想回家时,却在半路碰见了来找我的父母。
原来因为我只想到要去玩,出去时也没和爸爸、妈妈说一声。
他们见天很晚了,又很冷还下着雪,担心我被冻着有危险,所以一起出来找我,当我看见父母那焦急的神情,却在看到我平安的那一瞬间的惊喜所取代时,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父母急着出来找我,根本没有穿太厚的衣服,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寒冷,手里拿的却是我的衣服。
那一刻,我知道自己错了,我们是一个家庭,我们要爱护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
要出门时与家人相互告之,上学去要打声招呼,回来时要说“我回来了”,家中有人时要迎一下,帮忙拿东西等。
为人子者出门要主动到长辈房里告之辞行,回来时也要主动到房里行礼(以免长辈担心).外出时要向父母说明去向和回来的时间以免父母操心。
回到家时要向父母打招呼。
家庭是人类社会的最小单位,是生儿育女的摇篮,是培育家庭美德的场所,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位。
家庭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小学生家庭礼仪基础知识及常识
![小学生家庭礼仪基础知识及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de74394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6.png)
小学生家庭礼仪基础知识及常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良好的家庭礼仪不仅能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还能帮助孩子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以下是小学生应掌握的家庭礼仪基础知识及常识,涵盖尊重长辈、问候礼仪、家务分担、礼貌待客、餐桌礼仪、沟通交流、生活习惯以及诚实守信八个方面。
1.尊重长辈基本态度:对家中的长辈要怀有敬意,无论是祖父母、父母还是其他长辈,都应保持谦逊有礼的态度。
日常表现:见到长辈要主动问好,不直呼其名,使用尊称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
长辈讲话时,要认真倾听,不随意打断。
行动体现:在长辈面前,坐姿端正,不跷二郎腿;走路时礼让长辈先行;在长辈需要帮助时,积极伸出援手。
2.问候礼仪晨起问安:每天早晨起床后,要向家人道早安,表达一天的美好祝愿。
离家与归家:离家时要告知家人去向,归家后要及时报平安,表达感谢或分享一天的趣事。
节日与特殊日子:在节假日或长辈生日等特殊日子,要通过言语或卡片表达祝福。
3.家务分担责任意识:认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有责任参与家务劳动。
力所能及:根据自己的年龄和能力,主动承担如整理书桌、扫地、洗碗等家务任务。
合作精神:与家人共同合作,体会劳动的乐趣,增进家庭成员间的默契。
4.礼貌待客迎接客人:有客人来访时,应主动开门迎接,热情问好,引导客人就座。
介绍与交流:大方地向客人介绍家庭成员,积极参与话题交流,避免冷淡或回避。
送别客人:客人离开时,要送至门口,礼貌告别,并说“再见”或“欢迎再来”。
5.餐桌礼仪餐前准备:饭前洗手,帮忙摆放餐具,等待长辈入座后再入座。
用餐规范:吃饭时保持安静,不挑食、不浪费食物,咀嚼时不说话,用公筷夹菜。
餐后礼仪:用餐结束后,帮助清理餐桌,向家人表示感谢后离席。
6.沟通交流积极倾听:在与家人交流时,认真倾听对方讲话,不随意打断或忽视。
表达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要清晰、礼貌,避免使用粗鲁或不礼貌的语言。
尊重差异:理解并尊重家庭成员间的不同意见和习惯,学会包容与协商。
家庭生活礼仪常识
![家庭生活礼仪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372c353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9.png)
家庭生活礼仪常识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需要和家人一起相处,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家庭生活礼仪常识,让我们更好的与家人相处。
在家中每一个人都应该遵守良好的家庭生活礼仪,这不仅是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的表现。
一、适时的问候家庭中最基本的生活礼仪就是适时的问候。
当你回家的时候应该与家人打招呼,说声"你们好"。
这种问候不仅能体现你对家人的关切,还可以表现你的礼貌。
同时,在你生日、节日或是有特别的活动时家人也会问候你,所以当家人问候你时,你也应该回答他们,并表示感谢。
二、卫生习惯卫生习惯要特别注意,这不仅直接关系到你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家人的身体健康。
居住在一起的家人应该共同维护家庭的卫生。
例如:要经常清理屋子的垃圾、清理厨房的残留物、勤换洗被套、床单等,让家居环境清洁。
每次使用完餐具应该及时清洗,保持餐具的卫生,从而避免细菌滋生。
同时,每次上厕所后也要及时清洁,保持卫生,这些都是对家庭生活礼仪的一种体现。
三、尊重家人在家庭生活中,和家人相处的时候应该尊重家人,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对待家人的感受。
不管是父母还是兄弟姐妹,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们。
当他们提出某种意见时,应该认真听取并思考,以此表现自己的尊重。
同时,在家中要注意弄清楚长辈和晚辈的身份,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更不要插嘴,这样既是不尊重别人,也是表现不雅。
四、妥善处理矛盾与家人相处时间长了,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
家人被冒犯或者是犯了错误,我们应该学会包容和理解。
在处理矛盾的时候,我们需要快速解决,不要拖泥带水,更不要动手打人,这样不仅表现的不礼貌,也会造成伤害。
要学会先沟通,向对方表达我们的感受,并且打开心扉,让对方知道我们的想法,尽量避免冲突。
五、学会感恩在家庭生活中,每个人应该学会感恩。
父母从小到大的辛苦付出,兄弟姐妹的陪伴和关爱,都是家族的一份财富。
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们,孝敬他们,更加感激他们。
一张贴心的笑脸,一声真挚的问候,都能拉近家人之间距离,增进亲情。
家庭礼仪小常识
![家庭礼仪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3516a01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0.png)
家庭礼仪小常识你是不是以为家庭就没有跟外面一样要注意一些礼仪小常识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家庭礼仪小常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家庭礼仪小常识1、尊敬长辈(称呼长辈必须用尊称、听从教导、体贴长辈、回家和离家的时候打招呼、有长辈陪伴身边时应请长辈先行、帮助爸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如何对待成人的错误……)2、行为习惯(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物归原位、爱惜物品、不浪费、和他人和谐相处、要和家长在一起、如何排解不良情绪……)3、客人来访(引进门、邀入座、敬茶、对客人彬彬有礼、收到礼物要致谢、接待小客人……)4、拜访作客(先约定、准时到、不乱摸乱动、上门拜访或慰问病人要带礼物……)家庭文明礼仪小知识1.清洁是仪容美的关键。
爱美的女士,特别是爱穿裙子的女士,一定要将腋毛处理掉。
2.应定期清洗头发,一般每周2-3次。
梳头时,一定要留意上衣和肩背上不能有头皮屑和脱落的头发。
要经常洗澡。
尤其是参加一些公众活动前一定要洗澡,以免异味损害自己的形象。
3.脸部要清洁干净,不能有污垢、汗渍等不洁之物;口腔不能有异味。
必要时可以用口香糖来减少异味,但如果是正式场合或与人交谈,嚼口香糖是不礼貌的;鼻毛不能外露,要保持鼻腔清洁,不要当众用手抠鼻孔。
4.除了演员、艺术家等职业相对特殊、自由的男性,生活比较自由的老人外,最好不要留胡须。
不要当众剃胡须。
5.应经常清洗自己的手,修剪指甲。
但在任何公众的场合修剪指甲都是不文明、不雅观的举止。
6.根据自己的性别、年龄、脸形、身材、职业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型。
7.基本原则是要保持整洁干净,无异味。
夫妻间一如既往地注意自己的仪表,既是对对方的爱,也能使自己在各种场合中更加自信,赢得别人的尊重。
8.参加葬礼和吊唁活动,男士一般可着黑色或深色服装,女士着深色服装,内穿白色或暗色衬衣,不抹口红、不戴装饰品。
9.参加婚礼,到朋友家做客,参加联欢会等,则尽可能穿得美观大方一些,女士应适当装饰打扮,略化淡妆,既可使自己显得更精神,又体现了对主人的尊重。
子女与家人相处的文明礼仪
![子女与家人相处的文明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ae86847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f.png)
子女与家人相处时,需要注意以下文明礼仪:
1. 尊重家人:要尊重父母、长辈和兄弟姐妹,不要随意发脾气或顶撞家人。
2. 礼貌待人:要学会用礼貌用语与家人交流,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3. 关心家人:要关心家人的身体健康和情绪状态,经常问候和照顾家人。
4. 分担家务:要主动分担家务,如洗碗、扫地、洗衣服等,共同维护家庭的整洁和温馨。
5. 遵守家规:要遵守家庭的规章制度,如早睡早起、不挑食、不浪费等。
6. 诚实守信:要诚实守信,不欺骗家人,不隐瞒事实,建立互相信任的家庭关系。
7. 尊重隐私:要尊重家人的隐私,不随意翻看家人的物品或信件。
8. 学会沟通:要学会与家人沟通,倾听家人的意见和建议,共同解决问题。
总之,子女与家人相处时需要尊重、关心、诚实、守信、分担家务、遵守家规、学会沟通等,这些文明礼仪有助于建立和谐、温馨的家庭关系。
家庭礼仪【精选文档】
![家庭礼仪【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ccd62256f1aff00bfd51ed8.png)
家庭礼仪一、孝敬尊重长辈父母给为了我们生命,教给我们最基本的生活技巧,辛勤养育之恩,终生难回报.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作为子女,我们对父母长辈要讲究哪些礼仪呢?1、听从父母教诲,不随便顶撞,不对父母产生敌对情绪;2、体谅和理解父母,对父母要和颜悦色;3、不让父母为自己的行为担忧.子女是父母的心头肉,无论走到哪里,都牵动着父母的心;4、对父母要主动问候,主动关心父母的身体状况;5、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6、关心父母起居、健康,牢记父母的生日;7、与老人相处要有耐心.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用耐心和爱心去对待身边的老人.二、礼让同辈家庭能够和睦、愉快和幸福,兄弟姐妹之间的和睦相处起到重要作用。
同辈间相处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照顾,相互谅解,相互帮助,谦让有礼。
三、待客和访客的礼仪(一)待客礼仪家里有客人来访时,应提前做好准备:居室要收拾干净整洁,准备相应的待客物品,如茶具、茶、开水、饮料、水果等;同时主人的仪容仪表也要干净整齐,修饰得体。
礼貌待客的具体做法:1、迎接客人,热情相待;2、问候寒暄,见到客人要面带微笑,热情招呼3、敬烟、敬茶:在给客人上茶时要上热茶,茶以七分满为最佳;同时注意上茶的顺序:先客人后主人,先主宾后次宾,先女士后男士,先长辈后晚辈.4、陪客人交谈5、当客人离席或准备告辞时,主人应婉言相留(二)做客礼仪走亲访友是最常见的一种交际形式。
在走亲访友之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应提前预约,不要贸然拜访;若接到别人邀请做客的电话或信件,要认真考虑能否前行,一旦应邀,就要守时守约;要去做客时,要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服装应整洁、庄重,仪态端庄大方。
做客的基本仪礼要求:1、提前预约,不“突袭”,时间选择不宜在三餐或对方睡觉的时间2、做客要注意仪表、仪容3、不能猛敲门或连续按铃4前往他人家里做客时,进门后为尊重主人,须遵守“五除”:摘下自己的帽子、围巾、手套、墨镜并脱下外套;5、吃东西喝水要斯文6、不做不受人欢迎的行为,如来回走动,乱翻抽屉箱柜,索要物品,乱摸东西,擅自乱串房间等四、邻里相处礼仪“远亲不如近邻”,好的邻里关系对人的成长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家庭生活礼仪常识
![家庭生活礼仪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e52535a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e.png)
家庭生活礼仪常识家庭生活礼仪常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与关爱:在家庭中,人们应该相互尊重彼此的意愿、感受和个人空间。
互相关心、关爱和支持是家庭生活的基础。
2. 家人交流:良好的家庭生活需要良好的家人交流。
家庭成员应该耐心倾听对方的意见和故事,并积极参与对话,分享彼此的生活和经验。
3. 家务分工: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责任去分担家务劳动。
无论是做饭、洗衣、打扫还是照顾孩子,每个人都应该尽力承担自己的责任,共同维护家庭的和谐。
4. 尊重隐私:家人之间应该尊重彼此的隐私。
不要擅自进入别人的房间或查看别人的私人物品。
同时,在家里也要遵守个人隐私和安全的规定,不要暴露家庭成员的个人信息。
5. 礼貌待人:家庭成员之间应该保持礼貌和友善。
在交流中要使用适当的语言和声音,尽量不发脾气或使用冷漠的态度对待对方。
6. 共同参与家庭活动:家庭成员应该共同参与家庭活动,如一起做饭、观看电影、游戏或户外活动。
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亲密感,还能够加强家庭的凝聚力。
7. 谢谢和道歉:在家庭中,学会说谢谢和道歉是很重要的。
当别人帮助你或对你做出善意的行为时,要表达感激之情。
如果自己犯了错误或冒犯了家人,要及时道歉,以维护家庭和谐。
8. 家庭聚餐礼仪:家庭聚餐时,要注意座位的安排和礼仪。
遵循一些基本的餐桌礼仪,如不吃吃嘴、不大声喧哗、不用手机、谦让他人等,以维护良好的家庭氛围。
总而言之,家庭生活礼仪的核心是互相尊重、关心和相互支持。
只有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每个人才能够得到幸福和满足。
家庭礼仪教育的内容
![家庭礼仪教育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4241fc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6b.png)
家庭礼仪教育的内容
家庭礼仪教育的内容包括许多方面,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礼仪常识:家庭成员应该了解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如如何
向别人问候,如何穿着得体,如何在餐桌上用餐等等。
2. 心理素质:家庭成员应该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如自信、自尊、自爱、自立、自主等,这些素质有助于他们在社交场合中表现自信、从容。
3. 语言表达:家庭成员应该学会正确的语言表达技巧,如如何
礼貌地发言、如何避免语言冲突、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等等。
4. 社交技巧:家庭成员应该学会一些社交技巧,如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在社交场合中表现自己等等。
5. 仪态仪表:家庭成员应该具备良好的仪态和仪表,如如何保
持良好的姿态、如何穿着得体、如何保持面容端庄等等。
这些内容都是家庭礼仪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这些教育,家庭成员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和竞争力。
- 1 -。
家庭礼仪(家长参考)
![家庭礼仪(家长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94aa6f13ee06eff9aef80795.png)
小学生日常礼仪常识(家庭篇)一、称谓礼仪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标准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2、对兄、弟、姐、妹不要连姓带名称呼。
3、不给他人取绰号、说花名。
二、问候礼仪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使用不同的问候语。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4、过节时:祝爸爸(妈妈)节日愉快。
5、外出时: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
6、归来时:爸爸(妈妈)回来啦。
7、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8、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9、自己告别家人时: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
离家时间较长,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家人。
三、与父母相处礼仪1、尊重长辈,孝敬父母。
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经常和他们交流思想、学习情况,主动求得长辈、父母的教育、帮助,听取他们的教导和指点。
2、关心体贴父母。
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例如帮助父母整理家务,打扫卫生等,主动为父母服务,表达对父母的孝心,尽可能地减轻他们的负担。
3、对父母态度端正。
不顶撞父母,不闹脾气,对父母的不正确言行要宽容并适时适度地解释、说明。
4、离家或回家与父母打招呼,未经父母许可不得晚归、远出及无故在外过夜。
长辈离家或回家时要主动招呼、递接物品。
5、进父母房间要先敲门,经允许后进入。
不得随意翻动父母的私人用品。
6、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用品收放整齐,不乱摆放。
7、生活节俭,不浪费,不摆阔气,不虚荣攀比,不向父母提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过分要求。
四、就餐礼仪1、吃饭前,要帮父母、长辈做放置碗筷,搬放凳子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吃饭时,让长辈先入座。
要等父母长辈先开始吃,才拿起碗筷吃饭。
3、吃饭时,不狼吞虎咽,不无故讲话,不随意走动,菜渣残骨不要乱扔。
不要对着餐桌咳嗽打喷嚏。
4、吃东西或喝汤时要小口吞咽,闭嘴咀嚼,尽量不发出响声。
家庭礼仪小常识
![家庭礼仪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c0699d4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6.png)
家庭礼仪小常识:孝敬父母1、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与长辈见面要主动问候。
2、每日起床后向父母问“早安”。
3、上学前梳头、整装,离开家时,向父母道别。
4、放学回家向父母打招呼。
5、在家孝敬父母,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6、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诲,不与父母长辈顶嘴。
家庭书信1、与家人通信,信的内容要讲究礼貌。
2、书写规范,正确填写邮政编码。
3、正确使用祝颂问安语。
4、信封缄启书写要用尊称。
家庭应酬1、迎客。
客人进门后,主动打招呼、接待。
2、主动让座、倒茶,敬茶要用双手端稳。
3、客人与父母交谈时,要主动回避。
4、当老师家访时,如果老师要自己听情况,自己应站在老师身旁,静听老师与家长的`谈话内容。
5、送客。
当客人提出要告别时,待客人先起身后,自己再起身相送。
6、探视病人。
亲友、老师或同学患病,应去探望,保持轻松、无虑的气氛,给病人心灵上的最大安慰。
7、庆贺。
同学、朋友、亲戚在学习、工作上取得好成绩时,要主动庆贺。
8、凭吊。
亲朋戚友去世,前往吊唁要注意穿素装,忌穿大红大绿的衣服,进入吊唁场以后,态度要沉重,不能大声谈笑。
如何培养孩子的礼仪?把握教育时机在关键时机进行教育,及时表扬和批评,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孩子作出某种文明礼貌行为时,要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当孩子作出了不文明礼貌的行为时,要及时加以批评指正。
在孩子就有关事宜提问的时候或在孩子与自己关系十分融洽时教育,效果亦佳。
反复练习形成良好习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说出来的,而必须通过不断地练习オ能形成。
比如,每天都要搭乘电梯好几次上下楼,可以教孩子一走进电梯先向开电梯的叔叔、阿姨或爷爷奶奶问好。
别人帮着按了楼层,要说谢谢。
离开电梯时,要向电梯里的人说再见。
每天练习,他自己就会主动地问候了。
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已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注意保持良好的站姿和坐姿,不要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提高孩子仪表、仪态的修养,以干净、稳重、大方为标准;还要培养孩子遵守公共道德的行为,尊重他人,有助孩子形成良好品格。
家庭礼仪常识
![家庭礼仪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75993db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d.png)
家庭礼仪常识【家庭文明礼仪】一居家克己1、家中存有高龄行动不方便的长辈应当定日主动至其房里行礼问安最出色就是一对夫妇,一对夫妇的前去,家中小辈兄弟姐妹前去,这样人既不多也不烦杂与其聊天,问寒问暖,服务员寄巾。
2、要出门时与家人相互告之,上学上班去要打声招呼,回来时要说“我回来了”,家中有人时要迎一下,帮忙拿东西等。
为人子者出门要主动到长辈房里告之辞行,回来时也要主动到房里行礼以免长辈担心.3、自己在屋里或者与亲人朋友在屋里谈话时必须回忆起关上门,以免影响其他家人.4、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其他场合,到别人房间不要直接推门擅入,也不要大声敲门唐突,不礼貌且打扰别人应在门外通报“我是某某我可以进来吗?”里面人应说”请进“并站起来,方可进入,比较熟悉的亲人朋友可以直接就坐,像客人或较疏人等主人应请其上座,自己坐客座,并且客人坐后自己方能坐;身为晚辈者,有事应主动到长辈房间去,通报应答如前仪,只不过长辈仍坐主坐,晚辈进去后可略一躬,自己坐客位,不必谦让.5、朋友哪怕就是兄弟姐妹去也必须东站转头去,如是长辈老师的话东站转头去并微一Beauvoisin,长辈公不容挤,长辈使挤时方能就坐.6、两人一同行礼问安或陪同他人去行礼时如旁人须行礼自己不用行礼时,旁人行礼自己先不能就坐等旁人礼毕就坐后自己方能坐下.7、居座行礼时应先东站起至restaurants东站至一旁然后行拜再转头登位且莫从座上轻易跪拜.8、出门时候衣冠要整.9、即使在家亦不要大声嬉笑.二待客之道1、存有客造访,应当将家安顿干净着正装,衣着干净,尤其夏天更为特别注意不随意回家,侯客而至.2、客人来应主动迎出,与客人在门外拱手,主人伸右手请客人入,客人微一躬谢礼后方可进入,主人在前引路客人跟其后,客人应将鞋摆放整齐,客人走时脚步应轻些,以免打扰其他家人,主人请客上座,自己坐客位,客人谢坐后方可坐,主人侯客人坐后而坐,起席,客人先站起来,主人方能站起来,送客送出门.3、例如内有客人,应当都鼓掌,主人为其一一了解,相互都必须见到礼,方可就坐,最起码,晚来的客人应当众人都挤后方才就坐.4、主人送茶送水应主动下地亲自奉与,客人双手接过,点头示意。
家庭餐桌礼仪常识
![家庭餐桌礼仪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eed42c3bfc4ffe473368abe1.png)
餐巾主要防止弄脏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渍;须等到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餐巾应摊开后,放在双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入腰带,或挂在西装领口;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手肘不得靠桌缘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用餐时须温文尔雅;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尤其要招呼两侧的女宾;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盘夹取菜肴;必须小口进食,食物未咽下,不能再塞入口;取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食物带汁,不能匆忙送入口,否则汤汁滴在桌布上,极为不雅;要用牙签掏牙,并以手或手帕遮掩;喝酒宜随意,敬酒以礼到为止,切忌劝酒、猜拳;遇有意外,如不慎将酒、水、汤汁溅到他人衣服上,表示歉意即可,不必恐慌赔罪;如欲取用摆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调味品,应请邻座客人帮忙传递,不可伸手横越;如吃到不洁或异味,应将入口食物,轻巧地用拇指和食指取出,放入盘中。
3、有客来访要起立迎接,面带微笑,主动问候:“您好!“欢迎您,回答客人提问要起立。
为客人让座、送水;客人与家长谈话时要回避;客人离去起身送至门外。
4、尊老爱幼,尊重妇女、残疾人和军人,在行路、乘车、购物及其他方面要坚持“让先。
5、对外宾热情大方、不卑不亢,不围观尾随。
6、在校内对待老师、低年级同学,女同学、有残疾的同学坚持“让先。
9、不要一边吃饭一边干别的事情。
吃饭的时间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间,也是加强亲子沟通的最佳时间,孩子也会有很多事情想与爸爸妈妈分享,请珍惜这段时间。
提醒孩子,吃饭时不可以玩玩具。
吃饭时也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
同时也要提醒爸爸妈妈,再忙也不要在吃饭时长时间接手机了,毕竟在这么繁忙的现代社会,一家人和和美美地、不受任何打扰地在一起吃一顿饭,其实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小学生餐桌礼仪常识
![小学生餐桌礼仪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83904b68cc22bcd127ff0c64.png)
小学生餐桌礼仪常识小学生餐桌礼仪常识小学生餐桌礼仪常识【1】【家中】小学生餐桌礼仪1.请长辈先入座。
2.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东西或喝汤时小口吞咽,闭嘴咀嚼,尽量不发出响声。
4.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说“谢谢”。
5.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6.先吃完饭要说“大家慢慢吃”。
【在学校】小学生餐桌礼仪1.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进入餐厅。
2.坐指定的座位上,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安静、文明进餐。
4.饭、菜、汤要吃净;不要偏食、挑食。
5.碗、碟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待客礼仪】1、客人来访,要事先有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
要热情接待,帮助父母排座、递茶后可告辞离开,待父母送客时应与客人说“再见”。
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
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糖果、玩具、图书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应同小孩一同玩,或给他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听音乐、看电视。
4、吃饭时,同学、朋友来访,应主动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过,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书报或杂志给他看后再接着吃饭。
小学生餐桌礼仪常识【2】餐桌礼仪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吃饭用餐时在餐桌上的礼仪常识,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
这是一篇关于孩子的餐桌礼仪知识,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今天的父母,考虑最多的是如何给孩子增加营养,让孩子吃得好一点,吃得多一点,却很少考虑餐桌上的家庭教育。
吃是孩子的本能,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吃相”。
有的孩子吃相不雅:趴在桌上,目中无人,把盆里的食物“翻江倒海”,有的孩子见到自己喜欢吃的,不顾他人,独霸、独吞、独占、独享,父母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其实,每个孩子从他在餐桌上的“吃相”,都可看到他背后家庭的文化,教养和每个人的修养品位,当然这不是即兴“表演”,而是家庭长期熏陶的结果。
餐桌上,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在学校食堂,经常会看到学生将整碗白米饭洒在一地,弃之泔脚,却毫无珍惜之心。
小学生家庭文明礼仪常识须知
![小学生家庭文明礼仪常识须知](https://img.taocdn.com/s3/m/8c80d5e60912a216157929b9.png)
小学生家庭文明礼仪常识须知1、尊重长辈,孝敬父母。
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经常和他们交流思想、学习情况,主动求得长辈、父母的教育、帮助,听取他们的教导和指点。
2、关心体贴父母。
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例如帮助父母整理家务,打扫卫生等,主动为父母服务,表达对父母的孝心,尽可能地减轻他们的负担。
3、对父母态度端正。
不顶撞父母,不闹脾气,对父母的不正确言行要宽容并适时适度地解释、说明。
4、离家或回家与父母打招呼,未经父母许可不得晚归、远出及无故在外过夜。
长辈离家或回家时要主动招呼、递接物品。
5、进父母房间要先敲门,经允许后进入。
不得随意翻动父母的私人用品。
6、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用品收放整齐,不乱摆放。
7、生活节俭,不浪费,不摆阔气,不虚荣攀比,不向父母提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过分要求。
8、礼貌待客,谦虚有礼,有客人来访,应以礼相待,起立相迎,热情招呼,主动问候,微笑致意,端茶送水,客人离去,应送到门外,并说“再见!”或“欢迎再来”。
1、称谓礼仪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2不给他人取绰号、说花名。
2、问候礼仪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
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5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
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别家人时: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
离家时间较长,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家人。
3、餐桌礼仪A、在家时:1请长辈先入座。
2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东西或喝汤时要小口吞咽,闭嘴咀嚼,尽量不发出响声。
4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
5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6先吃完饭要说“大家慢慢吃”。
B、在学校:1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进入餐厅。
家庭礼仪常识
![家庭礼仪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4ee24f0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d8.png)
家庭礼仪常识
家庭礼仪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应遵守的一些规范和习惯,旨在维护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关系,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家庭礼仪常识:
1. 尊敬长辈:尊重父母、祖父母等长辈是家庭礼仪的基本原则,包括行为端正、言语
谦恭、关心照顾等。
2. 尊重家人的隐私:家人之间应互相尊重个人空间和隐私,不乱翻他人物品或房间。
3. 照顾家庭环境:保持家庭环境的整洁与卫生,注意垃圾分类和节约资源的习惯。
4. 分担家务:家庭成员应分担家务劳动,共同维护家庭的卫生和秩序。
5. 遵守餐桌礼仪:进餐时要保持坐姿端正,不发出噪音,不张嘴嚼食,尊重他人用餐
的时间和习惯。
6. 尊重他人意见:家庭成员在讨论问题时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避免过度争吵和
冲突。
7. 孝敬父母:尊敬父母是家庭礼仪的核心,包括言语的尊重、关心照顾、孝敬父母等。
8. 注意言谈礼仪: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应注意礼貌和尊重,不使用粗俗语言或侮辱性
的言辞。
9. 父母亲间的团结:父母要保持团结和谐的关系,共同管理家庭事务和处理亲子关系。
10. 处理分歧与冲突:家庭成员之间难免会有分歧和冲突,应以理性与沟通的方式解决,避免激烈争吵和伤害。
这些家庭礼仪常识有助于促进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和
幸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家庭礼仪常识
尊重长辈,孝敬父母。
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经常和他们交流思想、学习情况,主动求得长辈、父母的教育、帮助,听取他们的教导和指点。
关心体贴父母。
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例如帮助父母整理家务,打扫卫生等,主动为父母服务,表达对父母的孝可能地减轻他们的负担。
对父母态度端正。
不顶撞父母,不闹脾气,对父母的不正确言行要宽容并适时适度地解释、说明。
离家或回家与父母打招呼,未经父母许可不得晚归、远出及无故在外过夜。
长辈离家或回家时要主动招呼、递接物品。
进父母房间要先敲门,经允许后进入。
不得随意翻动父母的私人用品。
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用品收放整齐,不乱摆放。
生活节俭,不浪费,不摆阔气,不虚荣攀比,不问父母提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过分要求。
礼貌待客,谦虚有礼,有客人来访,应以礼相待,起立相迎,热情招呼,主动问候微笑致意,端茶送水,客人离去,应送到门外,并说“再见”或“欢迎再来”。
家庭礼仪基础知识
1不抱怨父母的无能
没有人是万能的,也没有人是完美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费尽心力把我们养育成人,已很不容易,我们要感恩父母辛苦生、养了我们。
不要抱怨说爸爸应该是怎样的爸爸,妈妈应是怎样的妈妈,应该真诚地说:“我接受,你们就是这样;我接受,是我选择了你们我享你们给予我的一切。
”
2不抱怨父母啰嗦
父母比我们先来世上,他们先学取经验、照顾自己,再诞生我们。
当我们出生,用自己余生的心力来照顾我们成了父母自愿选择的命运:嘱我们穿衣,教我们吃
饭,盼我们平安……只有真爱你的人才会去啰嗦你,父母绝不会去啰嗦一个与他们无关的人。
3不抱怨父母抱怨
父母抱怨我们,只是不满足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
当我们做得够好时,他渴望我们更好!他们不是为自己,或许他们在生活上有很多不如意,或许他们在工作上非常辛苦,可又不能和谁讲。
所以他们渴望我们更好,即便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也希望我们青出于蓝,不要像他们一样。
4不抱怨父母迟缓
年纪大了,行动自然不便,永远不要嫌弃父母行动迟缓,因为我们永远想象不出我们小的时候他们是如何耐心地教我们走路。
父母年轻时,可能比我们还意气风发!是为我们,父母才累弯了腰。
如果有一天,父母已变老,腿脚不利索了,我们要切记: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来,孝顺一定要及时
5不抱怨父母生病
不管父母多忙,不管白天黑夜、下雨刮风,我们一生病,他们马上会放下手头忙得不可开交的一切,赶紧带着我们去看病,彻夜不眠地爱护我们。
当父母生病了,我们能做的就是照顾与陪伴。
社会上经常会有儿女不赡养老人的新闻,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尽心尽责照顾父母的人?
生命不是用来抱怨的。
我们渐渐长大,父母慢慢变老,直至离开我们……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
抱怨父母,不如理解父母。
若父母都容不下,何以容天下?善孝为先,从现在起,千万别再抱怨父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