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兴起于的山东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义和团运动兴起于1898年的山东地区。
2.义和团运动的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
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兴起。
3.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4.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目标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5.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交战的地点:廊坊。
6.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联合剿杀。
7.八国联军是哪八国?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8.下列哪场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句侵华战争
9.1896年的某天,苏州的一家日本工厂内机器轰鸣。。。。。。这种情景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 C )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
9.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轻松入门—练基础
一.选择题:(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最终目的是( C )
A.征服朝鲜B.侵略中国
C.称霸世界D.炫耀武力
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是光绪皇帝所写,哀悼的是( A )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左宗棠
3.邓世昌壮烈牺牲的战役是( C )
A.平壤战役 B.辽东半岛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
4.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B )
A.威海卫战役 B.黄海战役 C.丰岛战役 D.旅顺战役
5.1895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是(A )
A.日军力量强大 B.北洋舰队丧失主力
C.北洋舰队装备落后 D.李鸿章奉行“避战保船”的妥协政策
6.“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具体指的是日本( B )
A.丰岛海战不宣而战
B.在旅顺对和平居民的大屠杀
C.镇压朝鲜东学党起义
D.镇压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7.继《南京条约》以后,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不平等条约是( D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8.在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这一内容的是( A )
A.《马关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
9.甲午战争后,俄国纠合德、法两国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表明( C )
A.俄、德、法三国敢于坚持正义
B.日本的大肆掠夺使俄、德、法三国为中国不平
C.日本的做法妨碍了俄、德、法三国的在华利益
D.外国列强在侵略中国的问题上矛盾重重
10.《马关条约》中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为严重的一项是( C )
A.赔款白银二亿两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增辟通商口岸
D.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11.你判断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 )
A.中国当时的国力衰弱,远远落后于日本
B.清政府腐败无能,一味妥协退让
C.清朝的军人消极避战,战斗力低下
D.清朝的军事装备落后
12.《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内容上最大的不同是( C )
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大 B.索取的赔款数额大
C.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多 D.列强获得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
二.列举题:
13.列举甲午中日战争中爆发的三次战役
1.黄海战役
2.平壤战役
3.威海卫战役
14.列举《马关条约》的内容。
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15.用史实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就派将军工温率万人船队到夷州(今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夷州的联系;隋朝炀帝三次派人去琉球(今台湾);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和澎湖的管辖,并每年从那里征收盐税;1661年至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第二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以上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拓展提升--练能力
三、材料解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七子之歌·台湾》
(1)诗歌中的“郑氏”“酷炎的夏日”“母亲”各指什么?
(1)郑成功(2)日本侵略者(3)中国
(2)作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祖国,急切回到祖国,对侵略者的憎恨
17.阅读下列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一段对话:
伊藤:停战多日,期限甚促,和款应从速定夺,我已备有改订条款节略……中堂(指李鸿章)见我此次节
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李鸿章:难道不准分辨?
伊藤: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李鸿章:既知我国为难情形,则所求者,必量我力所为。
伊藤:日限既促,故将我所能做到者,直言无隐,以免多方辩论。
请回答:
(1)指出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对话的时间和地点。
(2)伊藤博文谈话时咄咄逼人的原因是什么?
(3)结果签订了什么条约?它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1)《马关条约》
(2)大大的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18.材料分析:
材料一:“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郑观应
材料二: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他)狠了狠心,用手将爱犬按入水中。
请回答:
(1)郑观应的诗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请你为诗中的“东沟、致远”加个注释,你能根据这首诗的表述
画出当时的场面吗?
(1)黄海战役
(2)材料2中的“他”是谁?从材料提供的信息判断,“他”是否有活下来的可能?
(1)有
(3)请你替材料2中的“他”回答做出上述举动的想法是什么。
(1)决心与战舰共存亡
(4)根据当时的情况,有人认为“他”的举动可歌可泣,令人钦佩;有人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样的牺牲应该避免。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1)表达了的爱国情怀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军占领旅顺后,疯狂屠杀当地居民,死难者近两万人。
材料二:“日军为掩盖自己的罪行,将被害者的尸体集中火化,把骨灰装进棺材里埋葬,并用木牌写上‘清
国阵亡将士之墓’,借以欺骗世界舆论。
请回答:
(1)材料一揭示了日军什么样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