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愚公移山》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好为人师)
合作探究
什么是愚公精神? 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谈 谈你自己的看法。
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是一种面对困难、乐观进取、坚韧不拔,用顽 强意志战胜困难的精神。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 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哪里 会有我国近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 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之灯,照亮前行的路, 去追寻明天的太阳吧!
读准下列字音 万仞( rè ) 荷担( hè ) n n ) 孀妻( shuāng ) 始龀( chè 智叟( sǒu ) 穷匮( kuì ) 一厝( cuò ) 陇断( lǒng )箕畚( jī běn) 汝( rǔ ) 曾不若( zēng ) 诸( zhū )亡以应( wú)
朗读课文,注意节奏。
•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寓言是用假托的故 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其特 点为: • (1)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凝练,结构简单而 富有表现力; • (2)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 • (3)故事具有虚构性; • (4)常用拟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
前置,即“且土石置焉”)
• 甚矣,汝之不惠 (倒装句,谓语前置,即“汝之不惠甚矣 • 告之于帝 • 帝感其诚
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即“于帝告之”)
(被动句,“感”是“被……所感动”的意思)
思考以下问题(原文回答):
• 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2.愚公移山要实现的目的是什么?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2.作品简介 • 《列子》一书,在汉代以后已有所散佚。今本《列子》 八篇(《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 《力命》《杨朱》《说符》),是东晋人张湛辑注的。 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中著名的有 《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纪昌学射》等,都是两千 多年以前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观点的作品, 是十分可贵的文化遗产。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字词全解
• 1. 高万仞(rèn): 形容极高。 • 2. 且: 将近。 • 3. 迂(yū): 曲折,绕远。 • 4. 毕: 尽,全。
•5. 丘:
土堆。
•6. 荷(hè): 肩负、扛。 •7. 易: 更替。 •8. 叟(sǒu): 老人。
• 9. 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 • 10. 毛: 草木。 • 11. 长息: 长叹。 • 12. 彻: 通达。
•13. 弱子:
幼儿,小孩。
•14. 虽: 即使。 •15. 穷匮(kuì ): 穷尽。
•16. 亡(wáng): 没有。
• 1.字词句式 • (1)通假释义 • 汝之不惠 (“惠”同“慧”,聪明) • (2)古今异义 (古义: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 • 方七百里 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 今义:四个角都是90o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 •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古义:连……都……。 今义:曾经。 • 惩山北之塞 古义:苦于。今义:惩罚。 • 何苦而不平 古义:愁什么: 今义:何必自寻苦恼,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
• (4)词类活用 • 面山而居 (名词用作动词,面对)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名词用作动词,用箕畚装土石)
• 吾与汝毕力平险
(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 (5)文言句式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判断句,“……者,……”表判断) • 且焉置土石 (倒装句,宾语前置,疑问代词“焉”作宾语,
(3)一词多义 其妻献疑日 (代词,愚公的) (副词,表示诘问) 其如土石何 汝心之固之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操蛇之神 (结构助词,的) 告之于帝
代词,指代愚公挖山这件事
以君之力 (介词,凭借) 河曲智叟亡以应 (连词,来) 年且九十 (副词,将近) 且焉置土石 (连词,况且) 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语气词,呢) 有子存焉 (语气词,不译) 始一反焉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介词,到) 于 告之于帝 (介词,向)
• 3.愚公认为山是可移的,理由是什么?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把智叟的话与愚公之妻的话比较,看看态 度是否相同?语气有什么区别?
愚公之妻
智叟
“献疑 ”
讲真话、提问题
提醒众人正视移山的困难, 是为了设法克服苦难
“笑而止之”
自作聪明,很严厉的责 备、十足的轻视、有意 挖苦、嘲笑愚公的无能。
22 愚公移山
学习目标
• 了解有关列子的知识及《列子》一书,掌 握重点文言词语。 • 反复诵读,理解本文的深刻寓意,把握愚 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 表达效果。 • 感受愚公的英雄气概,树立不畏困难、坚 持不懈的愚公精神。
背景信息
• 1.题目解说 • “愚公”是本文的主要人物,“移山”是本文的主要事 件。题目点明了寓言故事的人物和事件,也表现了人物的 信念和精神。如今,“愚公移山”已成为成语而被广泛应 用。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愚公移山》的读后感。
关切
忧虑
嘲笑 讥讽
合作探究
读课文,概括出文章中两个
人物 “愚公”“智叟”的
形象?
愚公“不愚”,他有远大的抱负,移山是为了 造福后代,他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物形
象:有长远的眼光,思想坚定,有奉献精神)
智叟“不智” ,他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断定 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实为“鼠目寸光”。(人
物形象: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傲慢武断,目光短
合作探究
什么是愚公精神? 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谈 谈你自己的看法。
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是一种面对困难、乐观进取、坚韧不拔,用顽 强意志战胜困难的精神。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 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哪里 会有我国近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 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之灯,照亮前行的路, 去追寻明天的太阳吧!
读准下列字音 万仞( rè ) 荷担( hè ) n n ) 孀妻( shuāng ) 始龀( chè 智叟( sǒu ) 穷匮( kuì ) 一厝( cuò ) 陇断( lǒng )箕畚( jī běn) 汝( rǔ ) 曾不若( zēng ) 诸( zhū )亡以应( wú)
朗读课文,注意节奏。
•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寓言是用假托的故 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其特 点为: • (1)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凝练,结构简单而 富有表现力; • (2)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 • (3)故事具有虚构性; • (4)常用拟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
前置,即“且土石置焉”)
• 甚矣,汝之不惠 (倒装句,谓语前置,即“汝之不惠甚矣 • 告之于帝 • 帝感其诚
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即“于帝告之”)
(被动句,“感”是“被……所感动”的意思)
思考以下问题(原文回答):
• 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2.愚公移山要实现的目的是什么?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2.作品简介 • 《列子》一书,在汉代以后已有所散佚。今本《列子》 八篇(《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 《力命》《杨朱》《说符》),是东晋人张湛辑注的。 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中著名的有 《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纪昌学射》等,都是两千 多年以前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观点的作品, 是十分可贵的文化遗产。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字词全解
• 1. 高万仞(rèn): 形容极高。 • 2. 且: 将近。 • 3. 迂(yū): 曲折,绕远。 • 4. 毕: 尽,全。
•5. 丘:
土堆。
•6. 荷(hè): 肩负、扛。 •7. 易: 更替。 •8. 叟(sǒu): 老人。
• 9. 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 • 10. 毛: 草木。 • 11. 长息: 长叹。 • 12. 彻: 通达。
•13. 弱子:
幼儿,小孩。
•14. 虽: 即使。 •15. 穷匮(kuì ): 穷尽。
•16. 亡(wáng): 没有。
• 1.字词句式 • (1)通假释义 • 汝之不惠 (“惠”同“慧”,聪明) • (2)古今异义 (古义: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 • 方七百里 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 今义:四个角都是90o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 •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古义:连……都……。 今义:曾经。 • 惩山北之塞 古义:苦于。今义:惩罚。 • 何苦而不平 古义:愁什么: 今义:何必自寻苦恼,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
• (4)词类活用 • 面山而居 (名词用作动词,面对)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名词用作动词,用箕畚装土石)
• 吾与汝毕力平险
(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 (5)文言句式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判断句,“……者,……”表判断) • 且焉置土石 (倒装句,宾语前置,疑问代词“焉”作宾语,
(3)一词多义 其妻献疑日 (代词,愚公的) (副词,表示诘问) 其如土石何 汝心之固之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操蛇之神 (结构助词,的) 告之于帝
代词,指代愚公挖山这件事
以君之力 (介词,凭借) 河曲智叟亡以应 (连词,来) 年且九十 (副词,将近) 且焉置土石 (连词,况且) 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语气词,呢) 有子存焉 (语气词,不译) 始一反焉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介词,到) 于 告之于帝 (介词,向)
• 3.愚公认为山是可移的,理由是什么?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把智叟的话与愚公之妻的话比较,看看态 度是否相同?语气有什么区别?
愚公之妻
智叟
“献疑 ”
讲真话、提问题
提醒众人正视移山的困难, 是为了设法克服苦难
“笑而止之”
自作聪明,很严厉的责 备、十足的轻视、有意 挖苦、嘲笑愚公的无能。
22 愚公移山
学习目标
• 了解有关列子的知识及《列子》一书,掌 握重点文言词语。 • 反复诵读,理解本文的深刻寓意,把握愚 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 表达效果。 • 感受愚公的英雄气概,树立不畏困难、坚 持不懈的愚公精神。
背景信息
• 1.题目解说 • “愚公”是本文的主要人物,“移山”是本文的主要事 件。题目点明了寓言故事的人物和事件,也表现了人物的 信念和精神。如今,“愚公移山”已成为成语而被广泛应 用。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愚公移山》的读后感。
关切
忧虑
嘲笑 讥讽
合作探究
读课文,概括出文章中两个
人物 “愚公”“智叟”的
形象?
愚公“不愚”,他有远大的抱负,移山是为了 造福后代,他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物形
象:有长远的眼光,思想坚定,有奉献精神)
智叟“不智” ,他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断定 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实为“鼠目寸光”。(人
物形象: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傲慢武断,目光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