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年鉴-各地区城市建设情况 (2010年)
2010武汉市最全统计年鉴
2010年武汉统计年鉴一、综合(第一组)简要说明1-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1-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1-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和效益指标1-6 按区域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2009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二、国民经济核算(第二组)2-1 国内生产总值2-2 国内生产总值构成2-3 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2-4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2-5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2-6 第三产业增加值2-7 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2-8 第三产业不变价增加值2-9 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2-10 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2-11 分行业增加值2-12 三次产业贡献率2-13 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2-15 按三次产业分地区生产总值(2008年)(以下第三组)2-19 居民消费支出Z2-20 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2-23 各地区最终消费支出及构成(2008年)2-24 居民消费水平Z2-25 各地区居民消费水平(2008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三、人口(第四组)3-1 人口数及构成3-2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3-3 人口年龄结构和抚养比3-14 各地区按家庭户规模分的户数Z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四、就业人员和职工工资(第五组)简要说明4-1 就业基本情况4-2 按城乡分就业人员数(年底数)4-3 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年底数)4-5 按行业分就业人员数(年底数)4-7 各地区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年底数)4-8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职工人数4-9 按登记注册类型和细行业分职工人数4-10 各地区按行业分职工人数(年底数)(以下第六组)4-15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劳动报酬和指数4-16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和指数4-17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4-20 各地区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4-21 职工工资总额和指数4-22 职工平均工资及指数4-23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职工平均工资4-24 各地区按行业分职工工资总额4-25 按细行业分职工平均工资(2009年)主要统计指标解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五、固定资产投资(第七组)5-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Z5-2 按城乡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 各地区全社会住宅投资Z5-9 各地区全社会施工、竣工房屋面积和价值Z5-19 各地区城镇施工、竣工房屋建筑面积和价值Z5-26 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和建房5-27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主要指标Z5-28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个数5-29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从业人员数5-30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土地开发及购置Z5-31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建设投资总规模及完成投资(2009年) Z 5-32 按用途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投资完成额Z5-33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资金来源Z5-34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建设房屋建筑面积和造价Z5-35 按用途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新开工房屋面积Z5-36 商品房屋销售情况Z5-37 按用途分商品房屋销售面积Z5-38 按用途分商品房屋平均销售价格Z5-39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资产负债Z5-40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经营情况Z5-41 按规模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完成投资(2009年)5-42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建设成套住宅竣工与销售情况Z5-43 35个大中城市主要指标完成情况(2009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七、财政(第八组)简要说明7-1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Z7-2 各项税收Z7-3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Z7-4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7-5 中央和地方财政主要收入项目(2009年) Z7-6 中央和地方财政主要支出项目(2009年)7-7 各地区财政收入(2009年)7-8 各地区财政支出(2009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八、价格指数(第九组)Z8-1 各种价格指数8-2 各种价格定基指数8-3 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2009年)8-4 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2009年)8-7 各地区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8-14 工业品出厂价格分类指数8-15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8-16 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8-17 房地产价格指数Z8-18 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指数Z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九、人民生活(第十组)9-1 人民生活基本情况9-2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9-3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9-4 各地区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9-5 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9-6 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2009年)9-7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2009年)9-8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2009年)9-9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主要商品数量9-10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9-13 按收入等级分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主要商品数量(2009年) 9-14 按收入等级分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2009年) 9-15 各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收入来源(2009年)9-16 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2009年)9-28 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2009年) 9-35 城乡新建住宅面积和居民住房情况9-36 农村居民家庭住房情况9-37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住房情况(2009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十、城市概况(第十一组)简要说明10-1 全部地级以上城市数(2008年)10-2 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城市社会经济指标(2009年)10-3 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主要经济指标(2009年)10-4 地级及以上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2009年) 10-5 城市公用事业基本情况10-6 各地区城市建设情况(2009年)10-7 各地区城市供水情况(2009年)10-8 各地区城市燃气情况(2009年)10-14 各地区城市设施水平(2009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十九、金融业(第十二组)简要说明19-6 货币供应量(年底余额)19-7 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19-8 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利率19-9 金融机构法定贷款利率19-10 黄金和外汇储备19-13 证券市场基本情况19-14 上市公司数量19-15 股票发行量和筹资额19-16 股票交易情况19-17 保险系统机构、人员数(年底数)19-18 保险公司业务经济技术指标19-19 保险公司资产情况19-20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情况19-21 各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情况(2009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二十二、其他社会活动(第十三组)22-36 享受补助、救济人员情况22-39 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及累计结余22-40 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2-41 社会保险基本情况22-42 各地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情况(2009年)22-43 各地区失业保险情况(2009年)22-44 各地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情况(2009年)22-45 各地区工伤保险情况(2009年)22-46 各地区生育保险情况(2009年)22-47 各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2009年)22-49 婚姻登记和离婚情况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七十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2009年12月)地区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新建住宅价格指数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同比环比同比环比同比环比全国107.8 101.5 109.1 101.9 106.8 101.0 北京109.2 103.1 113.2 104.5 102.9 101.5 天津108.7 102.1 111.2 103.0 104.8 100.5 石家庄101.4 100.4 102.5 100.6 100.5 100.1 太原101.8 101.0 102.5 101.2 101.2 101.0 呼和浩特103.3 100.7 104.4 100.8 100.2 100.5 沈阳102.3 100.1 102.8 100.0 101.3 100.1 大连104.7 101.4 104.2 101.7 108.2 101.6 长春104.4 100.1 106.3 100.2 102.3 100.2 哈尔滨105.4 100.5 103.8 100.6 108.1 100.8 上海107.4 101.3 109.2 101.4 107.5 101.6 南京110.4 101.4 111.7 102.3 110.3 100.5 杭州111.5 101.6 111.4 101.8 113.9 101.2 宁波107.5 100.9 111.7 101.9 105.7 100.0 合肥102.8 100.5 103.4 100.7 100.7 100.0 福州101.9 100.7 103.1 101.4 100.9 100.1 厦门107.9 101.4 107.7 101.8 113.2 102.0 南昌104.9 100.9 105.1 101.5 106.2 101.1 济南104.6 101.3 105.0 101.2 104.8 101.7 青岛104.1 101.2 104.9 101.7 104.3 101.0 郑州103.6 100.7 103.5 100.8 104.8 100.6 武汉102.5 101.3 102.3 101.0 102.5 101.4 长沙107.2 100.8 107.9 100.7 106.8 101.1 广州108.7 100.7 119.9 101.6 101.4 100.2 深圳118.9 101.3 114.3 101.3 123.9 101.3 南宁104.6 101.0 105.8 101.0 103.8 101.1 海口109.9 102.8 113.4 103.3 105.5 102.3 重庆106.3 100.9 107.6 101.4 110.3 100.2 成都104.7 100.6 105.4 100.6 104.8 100.6贵阳106.8 100.8 106.7 100.8 107.3 101.3 昆明108.2 100.4 110.8 100.7 100.7 99.9 西安105.7 101.8 105.8 102.1 106.6 101.4 兰州105.2 100.8 104.9 100.9 107.6 100.4 西宁105.6 100.9 106.5 101.1 105.1 100.9 银川109.7 100.5 110.5 100.1 111.5 101.4 乌鲁木齐104.8 100.2 104.8 100.3 105.9 100.4 唐山98.2 100.2 98.0 100.1 98.2 100.6 秦皇岛104.0 100.4 103.9 100.3 104.4 100.5 包头102.7 100.9 103.9 101.1 101.2 100.0 丹东104.1 100.8 104.4 100.8 106.1 101.3 锦州104.2 100.0 107.4 99.9 101.7 100.0 吉林102.6 101.9 100.1 101.2 104.5 102.4 牡丹江105.2 100.5 106.8 100.6 102.6 100.2 无锡104.7 100.8 106.1 100.9 103.2 100.6 扬州104.9 101.0 105.0 100.8 102.6 100.9 徐州104.1 101.0 104.6 101.2 103.8 100.8 温州114.5 102.4 113.0 104.1 119.2 101.5 金华112.0 101.3 114.9 102.4 112.1 100.2 蚌埠106.4 102.3 108.4 103.1 105.0 101.3 安庆103.0 100.6 104.5 100.7 101.2 100.3 泉州101.6 100.8 102.3 101.1 100.2 100.3 九江102.2 100.6 102.0 100.2 103.5 101.3 赣州102.8 100.6 103.5 100.8 102.0 100.4 烟台103.1 100.5 104.0 100.5 103.0 100.5 济宁103.3 100.8 102.4 101.2 106.0 100.0 洛阳105.0 100.0 104.5 100.0 107.0 100.1 平顶山101.1 100.0 101.4 100.0 100.4 100.0 宜昌104.1 100.7 104.6 100.7 102.3 100.1 襄樊101.8 100.4 102.3 100.6 100.9 100.0 岳阳108.6 101.1 109.4 101.2 108.1 101.0 常德105.3 101.1 107.4 101.6 105.8 100.9 惠州102.0 100.9 102.1 100.5 103.2 102.6 湛江111.0 102.5 113.2 102.5 104.7 100.0 韶关100.2 100.1 100.3 100.1 100.4 100.1 桂林104.7 100.4 104.3 100.3 106.2 100.9 北海105.6 101.2 107.4 102.0 105.5 100.6 三亚107.4 104.6 107.2 105.1 108.1 103.3 泸州103.6 100.7 104.4 100.6 103.7 101.5 南充103.8 100.6 104.8 100.7 101.5 100.2 遵义106.0 100.7 106.0 100.7 107.8 100.0 大理106.2 100.5 106.6 100.3 105.9 101.0 注:同比以去年同月价格为100,环比以上月价格为100。
中国城市乡村建设统计年鉴数据:2-2-2 全国县城人口和建设用地(2018年)
地区名称
2-2-2 全国县城人口和建设用地(2018年)
县面积
县人口
县暂住 县城面积 县城人口 县城暂
人口
住人口
建成区 面积
小计
Name of Regions 全 国 National
Total
County Area
County County County County County
74 2591.09 257 4876.74 165 5396.70 122 1750.98
92 1705.03 96 7568.91
495.74 341.55 822.03 380.78 787.87 971.25
34.47 87.89 102.20 60.79 60.79 64.41
666.02 584.78 1306.32 528.26 1036.11 1527.89
Permanent Temporary Seat Area Seat
Seat
Population Population
Permanent Temparory
Population Population
Area of Built District
Subtotal
7411615 66161
3097 70356.94 13972.69 1722.49 20237.91 19071.05
416 340 1371
83 1410.96 93 816.62 33 636.01 17 328.49 109 1217.75
466.34 341.62 103.34
87.70 328.83
56.36 49.71 18.94 10.87 48.21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摘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筛选指标建立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德尔菲法筛选指标,构建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三个层次16个指标的低碳经济评级指标体系,以湖北省为例确定低碳经济评价结果。
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是总量、结构、强度、效率、碳汇建设等指标,各指标的最终得分都将限定在0分一100分之间. 采用线性加权法对指标值进行综合评价,故将评语集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低”四个等级。
关键词: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碳排放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connotation screening indexes of low carbon econom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through the Delphi method for screening indexes, including construction of the target layer, criterion, plan three levels of 16 indicators of the low carbon econom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aking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determine low carbon economic evaluation results. Effects of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is the main gross, structure, strength, efficiency, carbon sink construction index, the index of the final score will be limited to 0 points 100 points between. Using linear weighted method for index value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evaluation set as “ excellent “, “ good “, “ general “ low “, “ four grade.Key words: low carbon econom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arbon emission2009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在哥本哈根举行,大会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比以前更加严峻,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2009年达387ppm,并且预测北极海冰到2100年可能完全消失。
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
■经济学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郑耀群,杨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1)摘 要:城乡融合发展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路径,而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与核心。
通过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我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2009至2020年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城市向乡村的要素流动程度进行了测度,建立基于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在区域上呈现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阶梯型递减的特点;2.要素流动能够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3.要素流动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异质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融合;要素流动;异质性;空间溢出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2X(2023)02-0030-13 收稿日期:2022-12-19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发展理念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与实现路径研究”(20XJL007);陕西省软科学项目“陕西省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2023-CX-RKX-138); 西安市软科学项目“西安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与对策研究”(22RKYJ0066)。
作者简介:郑耀群(1978-),女,陕西礼泉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区域经济;杨 磊(1998-),女,山西保德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产业经济。
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2015备考-名校解析(政治)分类汇编11月第二期O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O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目录O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O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5)O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6)O4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9)O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名师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01411)】D2 O138.(28分)中国城市建设回归理性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4 我国分地区、分规模城镇化质量指数情况地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城镇化质量指数0.5419 0.4860 0.4632 0.4643城市规模等级200万以上100-200万50-100万20-50万20万以下城镇化质量指数0.5920 0.5368 0.4825 0.4680 0.4496注:城市规模按《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0年)城区人口分类。
分地区数值为各地区城市指标的平均值。
分规模数值为各种规模城市指标的平均值。
(1)根据表4信息,简要概括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分)材料二近年来,关于“空城”、“鬼城”的报道经常出现在各大媒体,不少地方采取“摊大饼”的方式推进城市化,把各种产业都堆在大城市里面,搞“造城运动”。
结果不论城市建设还是城市运营,都效率低下,使城市化和工业化受到了成本过高的阻碍。
C市在新区建设过程中坚持调结构、转方式的基调,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效避免了“空城”现象:一以市场化改革激活城镇化红利,突出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公平共享,着力推进人的城镇化,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二突出节约集约,严格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着力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提高质量和效益;三突出绿色发展,积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城市;四突出城乡统筹,更加注重“四化”同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五突出改革创新,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实践,正确处理政府引导和市场引导的关系,营造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环境……。
城市化水平、建成区面积与人均用地面积
城市化水平、建成区面积与人均用地面积作者:张军涛周琳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第26期摘要:从相对值和绝对值两个角度出发,分别提出了反映单位人口增长率所需要的建成区面积增长率的Mp值,和反映单位人口数量所需要的建设用地面积Sp值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以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为基础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全国的Mp值约为7%,各省区的Mp 值介于2%和15%之间。
全国的Sp值为0.667平方公里/万人,各省区的Sp值介于0.4和1.2之间,而大多数省区的Sp值介于0.4和0.9之间。
关键词:城市化水平建成区面积建设用地面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日益发展所带来的纷繁问题也随之出现。
当前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相互背离的两种现象,一是城市人口过度聚集,导致城市负担过重,交通拥堵现象严重,环境污染日趋恶化;二是部分城市城区扩建过于超前,造成各类新区、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新城区的人口数量却持续低迷,迟迟难以形成规模。
过热和过冷现象的并存,其根源就在于城市空间的扩张并没有与城市人口的增长形成良性的互动。
一、城市化水平与建成区面积的增量分析城市化水平的整体评价体系一般包括城市人口比重、适龄人口入学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城市人均道路铺装长度、城市用自来水普及率、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万人拥有医生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指标。
其中,城市人口比重是关键指标,可以作为城市化水平的代表。
现行的统计体系中反映城市人口所占用的土地面积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建设用地面积,二是建成区面积。
建设用地面积是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建设用地界线所围合的用地水平投影面积,不包括代征地的面积。
建设用地面积能够较好地反映真实情况,但是该指标仅在2009年以后才被纳入统计体系之中,而城市化问题往往涉及时期较长,缺少以往的统计数据不利于揭示问题的本质。
建成区面积指市行政区范围内经过征用的土地和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地段,它包括市区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在近郊区与城市有着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建设用地,建成区面积的统计比较早,而且建成区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相差较小。
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17全国各省市县数据:1-全国历年城市道路和桥梁情况
753819 788853
注:1.自2006年起,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按城区人口和城区暂住人口合计为分母计算,括号内为与往年同口径数据。
2.自2013年开始,不再统计防洪堤长度。
Note:1.Since 2006, urban road surface per capita has been calculated based on denominator which combines both permanent and temporary residents in urban areas, and the data in brackets are the same index calculated by the method of past years.
15.80 16.05
2.Starting from 2013, the data on the length of flood prevention dyke has been unavailable.
30277
26022
4446
1.81
31934
27976
5201
1.96
33934
29962
5577
1.88
36410
33019
6170
1.84
38282
35872
5998
1.72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71886
69856
9952
3.05
78453
77885
10732
3.10
1-1-12 全国历年城市道路和桥梁情况 1-1-12 National Urban Road and Bridge in Past Years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度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度分析——以天津市为例王磊;周亚楠;张宇【摘要】Analysis evaluation on performance and obstacle degree of low carbon city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urban green low-carbon development.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ow carbon city level,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ow carbon city performanceof Tianjin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which hinde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low carbon based on the Entropy-weight TOPSIS method and obstacle degree analysis mode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low carbon city in Tianjin was generally increased,with the performance index increased from 0.2298 to 0.7265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08 to 2015.At the same time,the obstacle degree of social progress and energy transformation sustainability was increased by the annual average of 18.45%and 4.97%,but the obstacle degre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optimization sustainability was decreased by the annual average of 9.37% and 7.57%.On this basis,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energy efficiency,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infrastructure.%构建基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优化、能源转型的城市低碳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评价法和障碍度模型测度我国低碳城市试点天津市的低碳发展水平,识别不同时期阻碍其实现低碳目标的制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天津市低碳发展水平呈整体上升趋势,绩效指数从2008年的0.229 8增加到2015年的0.726 5;社会进步和能源转型障碍度总体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速度为18.45%和4.97%;经济发展和环境优化障碍度总体呈减少趋势,年均下降速度为9.37%和7.57%.在此基础上,从能源效率提高、产业结构优化、环境治理提升和基础设施加强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7(037)017【总页数】7页(P239-245)【关键词】低碳城市;熵权-TOPSIS评价方法;障碍度;天津市【作者】王磊;周亚楠;张宇【作者单位】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24;G301“低碳城市”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著作——《能源白皮书》,该著作将低碳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方向。
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1 全国历年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水平(1981-2016)
81.53
8.41
10.34
45.67
7.39
31.66
27.72
3.21
2005
91.09
82.08
8.62
10.92
51.95
7.89
32.54
28.51
3.2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86.07 (97.04)
93.83 94.73 96.12 96.68
79.11 (88.58)
11.80
39.22
35.27
2.95
14.39
87.30
12.26
39.59
35.72
2.89
14.87
89.34
12.64
39.70
35.78
2.83
15.34
90.18
13.08 40.22
36.29
2.79
15.60
91.90
13.35 40.12
36.36
2.75
2016
98.42
95.75
Transport Per Capita
10,000
(m2)
Persons
(standard unit)
Wastewater Treatment
Rate (%)
Public Recreational
Green Space Per Capita (m2)
Green Coverage Rate of
Built District
40.0
4.5
5.22
25.84
2.93
25.53
20.57
2.95
中国城市乡村建设统计年鉴数据:3-2-2 建制镇基本情况(2018年)
986.60 674.70 548.22 1673.29
1168.62 828.54
1020.97 1433.06
513.10 98.21
427.02 1074.16
517.21 374.91
8.83
553.72 235.68
41.10 63.36 109.55
92 678 584 877 542 715 1073
944 683 1015 991 690 159
575 1871
756 571
70
913 645 100
75 262
4052884.07
28298.40 30070.97 167882.21 62488.47 97302.26
95485.09 82419.39 82738.23
21
1990.00 内 蒙 古
593
1645
1136
522
385
1372
911
279
435
996
629
370
17
1037.51 辽 宁
19
2846.61 吉 林
30
371.00 黑 龙 江
90 676 566 799 528 699 1071
1052 7316 5246 3753 1952 2764 7938
1098.91 863.42
1038.64 1179.50
540.74 91.89
427.35 939.70 526.27 374.86
7.27
535.98 221.98
40.46 57.34 98.70
1760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