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九年级《电功率》单元分析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十八章 电功率初中物理——diangonglv
①两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分别是多少?②两用电器工作时的实际功率分别是多少?③你还能计算出两用电器的哪些物理量?五、探究展示1.请小组代表展示在上述实验中发现的电学规律,其他小组互相补充,把你认为更好的发现记录下来。
2.思考讨论下列问题并回答:若使100 W的灯泡通电20 s,使15 S的灯泡通电1 h,是不是电功率大的费电呢?通常讲的“100 W的灯比15 W的灯费电”是指什么?3.讨论交流课本第93页“想想议议”的问题。
六、释疑解难1.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即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
电功率大表示消耗电能快,不是消耗电能多。
在通电时间相同时,消耗电能多的电器电功率大。
2.注意几个问题。
(1)区别“电流做功的多少”和“电流做功的快慢”。
前者表示电功,后者表示电功率。
电功率越大,表示电流做功越快,即在相同时间内电流做功越多。
(2)“千瓦时”和“千瓦”的区别:这两个单位分别是电能和电功率的单位,切不可把“千瓦时”当作电功率的单位。
1千瓦时是指电功率为1千瓦的用电器正常工作1 h消耗的电能。
七、自我小结:请你用如下列表对比的方式,对本课时电功率和电能的收获进行小结,并与伙伴进行交流。
电能电功率表示公式单位测量八、检测题1、一个白炽灯泡铭牌上标有“220 V 100 W”字样,这盏灯正常工作6 rain,消耗的电能为kW·h,合J。
这盏灯的灯丝电阻为n。
如果灯丝断了之后,重新将灯丝搭上,设灯丝电阻变为440 n,通电后,则灯丝中实际电流为A,实际功率为W,通电1 min后,灯丝实际消耗的电能为J(假设灯丝电阻不随温度改变)。
2、接在家庭电路里的电能表如图所示,该电能表应该在电压为V的电路工作,若安装时此表示数为零,则从安装电能表后到现在为止,用电器已消耗了J的电能,电能表转盘已转了J(圈)。
若测得转盘在12 min内转动60 r,则所接用电器总功率为W。
3、关于电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功率是描述电流做功多少的物理量B.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C.消耗电能越多的用电器电功率越大D.电功率小的用电器消耗电能少4、家用电器工作时往往达不到额定的电压和功率。
人教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 电功率 教材分析
科学的本质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究。《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应该有利于促进探究活动的开展。本章的内容选择及编写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本章教材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探究活动,如“探究电能表转盘转动快慢的原因”、“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电能转化成电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电阻的关系”、“电功率和安全用电”等。教材设计的“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探究方案没有像以往的教材那样给出具体的“原理”、“步骤”、“记录数据的表格”等,只是列出了一系列启发性问题,便于学生在自行设计探究方案时理解实验设计思想的内涵及确定合适的步骤。为了让学生首次设计的探究方案获得成功,教材增添了“电能表上铝盘转动快慢的原因”的前设探究。本着科学探究的学习与科学知识的学习一样,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材对于这一探究活动的要求明显高于前面的探究活动。在“评估与交流”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实验中“最可能出现错误的是哪几个环节?”“在哪方面容易出现较大误差?”“你发现了哪些新问题?”等。“交流”中首次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并明确“交流”的组织形式。教材安排这个成熟完整的探究活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统筹兼顾的设计和规划能力、观察和动手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至于教材中安排的“电能表的使用和读数”、“用电器铭牌的识别”这些隐性的探究内容,着重培养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处理生活中与物理相关的问题的能力,即“非科学”的通用实践能力。
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意图与目标;特色与创新):
本章教材与老教材在编写的思路上有所不同。老教材中的“电功率”是建立在学生初步理解机械功、机械能的概念以及学习了电压、电流、电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和欧姆定律等知识的基础上,以学生较难理解的“电功”为核心展开的。繁杂的旧知储备,抽象的电功概念,难免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而新教材利用生活中供电和用电两方面的例子展现了电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使学生对电能有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电能引入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介绍电能表的使用。显然,整章教材是围绕“电能”展开的。对于这个更深层次上反映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本质的能量,教材把它放在了突出的地位。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多接触“能量”的概念而不是“功”的概念,因此突出“能量”会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发挥生活经验的作用,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八章电功率单元讲析与提高含解析
第十八章电功率单元讲、析与提高 对本章知识点进行提炼、总结和详解一、电能和电功1.电功: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流做功的实质:电流做功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也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3.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4.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5.电功公式:Pt UIt W ==(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Rt I t RU UIt W 22=== (1)串联电路:2121R R W W =; (2)并联电路:1221R R W W =; (3)在任何情况下,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n W W W W ⋅⋅⋅++=21。
6.电功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单位是焦耳(J );常用单位还有度(kwh ), 1度=1千瓦时=1kWh=3.6×106J ;“1度”的规定:1kw 的用电器工作1h 消耗的电能。
7.电功的测量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电能表上“220V 、5A 、3000R/kW ·h ”等字样,分别表示:电能表额定电压是220V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 ;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⑶读数时: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二、电功率1.电功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电功率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电功率公式:(适用于所有电路),推导公式:(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1)串联电路中;(2)并联电路中:;(3)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常用公式P=P1+P2+…P n。
4.电功率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单位是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
初中九年级(初三)物理 第九章电功和电功率
第九章【抛砖引玉】本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章之一。
本章内容有电功、电功率这两个重要概念和焦耳定律这对于学生来说,电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电流能做功,电功的大小跟电流、电压以及通电时间的关系,应按教材做好给小电功机通电把砝码提高的演示实验。
学生对额定功率的概念往往难于理解。
为了使学生能够区别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不同,正确的理解额定功率的概念,一方面要通过日常生活中家用电器的实际例子来讲解,还要通过功率计算的有关例题和习题来加深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识。
并且要指导学生做好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一个用电器消耗的功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加在它两端的电压而改变。
同时,一个用电器也不是随便接入什么电路都能工作的,在讲授焦耳定律时,同样要以研究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跟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此外,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与欧姆定律的综合题常常是各种考试中的考查重点。
教在做电流做功把砝码提起的演示实验时,把教学用电功机模型,改用玩具电功机和一对减 速用的齿轮,演示起来会更便捷,效果也更明显,演示可参考图9—1来安装。
实验可做三次。
第一次,电压低、 电流弱砝码升得低;第二次,电压高、 电流强、砝码升得高;第三次,保持电 压和电流不变,通电时间越长,砝码升图9-1课本中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也可做如图9—2所示的改进。
A 、B 、C 、D 四个瓶中的电阻阻值分别为2欧、2欧、4 欧、4欧。
、、三个电阻串联后再和电阻并联。
演示时,通过观察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情况,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
改进后的演示装置,演示效果较好,更容易使学生认识到,电流通过导体产【思维基础】电功就是电流通过用电器做的功。
电流做功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W =UIt1焦耳=1牛顿·米=1伏×1安×1焦耳这个单位很小,平时常用度做电功单位。
义务教育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6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单元总结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单元总结电流做功与电功率知识要点一、电功与电能【知识详解】1、电能: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用电器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将电能全部转化成内能的用电器称为纯电阻用电器。
如电饭煲、电炉子等;非纯电阻电路是有一部分电能转化成除内能以外的其他形式的能,如洗衣机,电风扇等。
2、电能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J,常用的单位是度,即千瓦时,符号kW·h,1kW·h =3.6×106J3、电能表作用:电能表是测量电功或者说是用户的用电器在某段时间内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读数:电能表的计数器上前后两次的读数之差就是用户在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注意:计数器显示的数字中最后一位是小数。
表盘上的参数:220V表示电能表应接到220V的电路中使用;5A表示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不超过5A;2500r/kW·h表示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表盘转2500转;50HZ表示这个电能表应接在频率为50HZ的电路中使用。
4、电功与电能电流做功的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就是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电功的单位也是焦耳。
5、计算普遍适用公式W=UIt=Pt (所有电路) 即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电压的单位用V,电流的单位用A,时间的单位用s,电功的单位就是J。
导出公式tRURIW22t==(纯电阻电路)时【典例分析】例1、(2018•河北模拟)1、如图是新式的电子式单相电能表,电能表上标有6400imp/kW•h,它表示;10A字样表示;一台标有800W的取暖器,连续工作2小时,则电能表的计数器上的显示数将从图甲变为 ;电能表的耗电指示灯将闪烁 次。
电能表的耗电指示灯闪烁越快,表示接入电路中的用电器的总功率 。
(填“越大”或“越小”)【答案】每消耗1kW•h 的电能,耗电指示灯将闪烁6400次 ;标定电流为10A ; 00332;10240; 越大。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八章电功率》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本章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现象出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课程的设置是在学生知道了一些基本电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初步了解电能、电功率这两个重要的电学概念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达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目的。本章教材综合性较强,内容和课后习题中都要运用电流、电压、电阻的知识,还要涉及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有关概念。
课时安排
1.第1节电能电功------------------------1课时
2.第2节电功率---------------------------2课时
3.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课时
4.第4节焦耳定律----------------------1课时
5.复习与练习----------------------------2课时
单元目标
1.知道电能的单位,了解电能跟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
2.了解电能表的重要参数,会读数。
3.知道电功率及单位。
4.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计算。
5.区别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6.了解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
7.了解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重点、难点与关键
教学重点:
1、电能的转化与计量
2、电功率的概念、测量与计算
3、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大小关系
4、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教学难点:
1、电能的转化。
2、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3、对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理解。
4、焦耳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教法:实验,引导,提问,举例,例题讲解。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电功率》动态电路分析
《电功率》动态电路分析电路动态分析是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其原因是这类题目对学生有较高的能力要求。
进行电路动态分析:要求学生知道欧姆定律的内容、电功率公式,并结合串、并联电路规律进行综合运用。
一、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电路的基础知识,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相关知识、欧姆定律、电功率有了清楚的认识,对电路的判定,也比较熟悉了,所以在解决方法和技巧上需要给以指导。
还有本部分只是相对来说有点难度,很多学生会存在畏惧心理,需要从思想上首先帮助他们消除这种心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在欧姆定律、电功率的基础上认识动态电路。
2.会分析动态电路各物理量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实验探究让学生加深对动态电路分析过程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模式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味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重点:会分析动态电路中变阻器滑片位置的变化、由于开关开合、滑动变阻器组织的变化引起的电路电流、电压、电功率的变化。
难点:学会用“动态”的观点把电路简化,及化动为静。
由于本部分内容题型多样,但解题方法固定并且有规律,因此我采用经典题教法,意图实现学一题会一类,会迁移。
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典题为依据,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分组探究、思考、讨论解决问题。
学法:学生通过巩固就知为学习打下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分组探究、根据问题,不断思考、讨论、交流,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互教互学等方法来突破难点而达成目标。
五.教学过程1.导入:用一道常见的滑动变阻器的习题导入课题,并及时的对动态电路给出定义。
是学生并确了内容。
2.展示目标在学生明确了学习内容后,给出了动态电路的三种类型。
这样是学生对动态电路的认识更明确、更具体,克服了畏惧。
3.经典解答、归纳方法:选取经典题确立重点,经典题的使用及难点的突破: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后,学生根据问题分析题目,找到解题所学知识,在教师引导下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来解答经典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章电功率知识点全面总结
18 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一、电能1、我们使用的电能是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的,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2、用电器时消耗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消耗了多少电能就得到了多少其他形式的能。
3、电能的单位(1)国际单位:焦耳,简称焦,用符号J表示。
(2)常用单位:千瓦时,用符号kW·h表示,俗称度。
(3)换算关系:1kW·h=1×103W×3600s=3.6×106J。
二、电能的计量1、电能的计量工具——电能表,也叫电度表,是计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2、电能表的读数电能表计数器上显示着数字,计数器前后两次示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消耗电能的多少),单位是kW·h(度)。
注意电能表计数器中最后一位数字是小数(十分位)。
3、电能表上所标参数的含义(1)“220V”——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2)“10(20)A”——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额定最大电流为20A。
电能表工作时的电流不能超过额定最大电流。
(3)“50Hz”——这个电能表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4)“3000revs/(kW·h)”——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kW·h 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3000转。
4、1kW·h的作用:洗衣机工作约2.7h;电脑工作约5h;电车行驶0.85km;灌溉农田330m2。
三、电功1、电功概念(1)定义:当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时,我们说电流做了功,简称电功。
电功用“W”表示。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所以说用电器消耗了多少电能和电流做了多少功,两种说法是一样的。
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2、电流做功多少的影响因素:跟电压的高低、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都有关。
第十八章电功率(单元解读课件)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系列(人教版)
第十八章 电功率
内容分析
第1节 电能 电功
(1)内容:由电能、电能的计量和电功三部分内容构成。 (2)重点:电能和电能的计量。 (3)难点:对电功概念的理解。 初中电功的概念是基于功能关系,即能量的转化是由做功来 实现的这一思路引入的。教学中通过分析家用电器工作中发生 的能量转化这一事实来认识电能,而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则是通过电流做功的方式来实现的。
内容
策略
的 电 功 率
测 量 小 灯 泡
在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中增加的“想想做做”以及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5题,也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电意识。 “想想做做”中让学生测一测亮度与小灯泡相当的发光二极管的 电功率,并与小灯泡的电功率相比。学生一般知道LED手电筒耐用, 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小实验解决了此问题,使学生知道这是因 为同样亮度下,发光二极管的电功率较小。电脑、电视的待机问 题是具有代表性的浪费电能的事例。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应该克服浪费电能的不良习惯,进一步认识节能的重要性,逐步 形成节能的习惯。
率
原教科书没有给出电功的概念。考虑到日常生活中虽不常说电
功率这个词,但提起灯泡时总是说到“瓦”,“瓦”使人从使用的
角度认识了电功率这个物理量,而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知道在
相同的电压、时间条件下,瓦数大的灯泡消耗的电能多。
第十八章 电功率
教学策略
内容
策略
因此原教科书在电能的基础上,定义电功率为“表示消耗电能
功与时间之比”。这样既简洁明了,学生又比较容易接受。
第十八章 电功率
教学策略
内容
策略
(四)在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
焦耳定律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初中物理学的重点内容。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八章电功率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八章电功率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
①只闭合开关S和S3,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电压表V2的示数为1V;②只闭合开关S和S2,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分别为U1和U2,电流表的示数为I1;③只闭合开关S、S1和S3,将滑片移动到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此时电路的功率为P1;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再闭合开关S2,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2A。
此时电路的功率为P2;已知I1:I2=1:9,U1:U2=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U=6VB.I1=0.1AC.R2=10ΩD.P1:P2=7:9答案:B只闭合开关S和S3时,R1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R=U PI=1V0.2A=5Ω电源电压U=I×(R1+R)=0.2A×(R1+5Ω)……①只闭合开关S和S2,R1、R2、R3串联,电压表V1测量R1两端电压,V2测量R2和R3的电压,则U1=I1R1U2=I1×(R2+R3)因为U1:U2=1:2,则2R1=R2+R3……②I1=UR1+R2+R3……③只闭合开关S、S1和S3,将滑片移动到最左端时,R1与R2并联则I2=UR1+UR2……④因为I1:I2=1:9则UR1+R2+R3:(UR1+UR2)=1:9化简可得R1R2(R1+R2+R3)×(R1+R2)=19……⑤联立①⑤可得R1=2R2,R3=3R2则R3=3 2 R1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再闭合开关S2,R1、R2、R3并联则通过R3的电流为0.2A,则U=0.2A×R3=0.2A×32R1……⑥由①⑥联立可得U=3V;R1=10Ω则R2=12R1=5Ω;R3=32R1=15ΩI2=UR1+UR2=3V10Ω+3V5Ω=0.9A再闭合开关S2,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2A,则I'=0.9A +0.2A =1.1AP1:P2=UI2:UI′=I2:I′=0.9A:1.1A=9:11故选B。
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电功率教材教学分析
物理九年级第十八章《电功率》教材教学分析九年级备课组薛海【课程标准要求】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教材地位概述】《电功率》是在学习了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把对电学的研究拓展到电能、电功率和电热, 它是初中物理电学金字塔结构中的最上层部分。
本章有两大特点,一是综合性强,不仅要综合运用前面的欧姆定律、串并联知识,具有新概念多、公式多、计算量大、综合性强,还涉及到了一些力学问题;另外一个特点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几乎每节课都是从实际问题引入新课,讲了知识后又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本章可以认为是整个初中物理中最难的一章,也是初中物理中重点之一。
另外,熟练运用各种电学公式求解各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和额定电功率,不仅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新课标理念。
因此本章也是初中物理中考的一大热点,在大纲中属于理解级的内容。
【课时安排】第一节电能2课时第二节电功率2课时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课时第四节焦耳定律1课时复习总结1课时【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重点是理解电功率并会简单的计算、会计算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而电功率的计算综合性很强,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可能无法自己理解,得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所以电功率的计算为本节课的难点。
【知识点清单】(一)、6个概念:电功、电功率、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电压、实际功率。
1个定律:焦耳定律(二)、公式:通过Q=I 2Rt 以及前面所学的P=I 2R 推出在纯电阻电路中还可以应用Q=U 2t/R 和Q=UIt进行计算。
(三).科学内容:教材根据《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制定了本章教材的科学内容。
把知识由易到难的梯度用“了解”“认识”“理解”来界定,它们分别所用的行为动词是:“了解”中可用;了解,知道。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八章电功率单元分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八章电功率1.结合实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
了解电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2.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4.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焦耳定律。
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本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章之一,是初中电学部分的综合,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电学当中的电路及一些重要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以及欧姆定律。
本章我们将学习探究电学的重点“电功率”的问题,本章主要讲述了电能、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等知识。
这些知识不仅奠定了电学的基础,而且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章学习过程中需掌握六个主要概念、两个公式、一个探究实验、一个定律。
六个主要概念:电能、电功、电功率、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电流的热效应。
两个公式:P=Wt,P=UI。
一个探究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一个定律:焦耳定律。
本章的重点: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及概念,用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电流大小之间的关系。
本章的难点:能的转化,电功率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对额定功率的理解,对焦耳定律的理解。
学生已经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及三个物理量的一些基本性质,并认识了三个物理量的基本关系——欧姆定律,使学生能够使用欧姆定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电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电路方面的问题,同时也为学习电功率奠定了基础;电功率部分是初中电学中的重点,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和计算又是电学中的难点,学生在心理和知识的综合运用上都有一定障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为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作了一些铺垫,同时也给学生掌握电功率的测量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1.在内容上要紧紧抓住“电功率”这个中心,理解实际电压和额定电压以及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含义。
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在探究中我们要注意实验现象,从现象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归纳总结得出基本规律和原理。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和电功率》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①知道用伏安法测顶小灯泡功率的原理。
②知道如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和实际电功率。
③会设计实验电路、选用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记录表格、有序地进行实验、读取数据、计算小灯泡的功率。
④会撰写实验报告。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发展学生的评估交流能力
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
4.学情分析
从科学内容的角度看,本实验是电功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综合性强,它是在学习了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2.教学目标
①知道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
②理解电功率和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③能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电功率和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4.学情分析
本节的电功率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其次,电功率的公式计算也较复杂,学生易造成思路混乱;另外,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两个概念容易混淆。本节内容也可以分成两节完成。第一课时以介绍电功率的概念和导出式及应用为主。第二课时一介绍和体会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关系为主。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法,并体会等效替代的思想,初步具有“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的思想。
2、通过互联网或资料查找我国各种电站的资料并列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归纳能力。
3、通过实验观察引入电功率的感念,让学生观察体验电能表转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体会比较和类比的科学方法。
5.教学过程设计
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电功率单元小结与复习课件
2. 如图18-2是茜茜家的电能表,她家同时使用的用电器
总功率不能超过 4400 W。茜茜翻开一台“220V
40W〞的电风扇(其他用电器均未工作),当电风扇工
作半小时,电能表的转盘转 64
转。
电功率:电流在1秒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 1kW=103W
电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电功率的公式:
〔1〕灯泡L1的电阻R1.
〔2〕灯泡L2的电阻R2和灯泡L2的额定功率.
〔1〕由P= 可知,灯泡L1的电阻:
(2015•滨州)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泡 L2 标有“24V 12W”.开关 S1 闭合、S2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1A,电压表的示数为 12V,灯泡 L1 正常发光,不考 虑温度对灯泡灯丝电阻的影响.求: (1)灯泡 L1 的额定功率. (2)在 10s 内,灯泡正常 L2 正常发光时消耗的电能. (3)灯泡 L2 的电阻 (4)当开关 S1、S2 都闭合时,求电流表的示数和灯泡 L2 的实际功率.
A,
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1:1
,R1
与R2的电功之比W1:W22=:1
.
〔20xx•xx〕如下图,灯泡L1标有“4V 8W〞字样,灯泡 L2标有“4V?W〞〔?表示数字模糊不清〕,串联在 电路中,电源电压为恒6V,当开关S闭合时,测得灯 泡L2比灯泡L1亮,灯泡L2消耗的功率为4W,不计温 度对灯泡阻值的影响.求:
第十八章《电功率》 单元小结与复习
1. 电功: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电功的符号是W,单位是焦耳〔焦,J〕。电功
的常用单位是度,即千瓦时〔kW•h〕。 1kW•h=3.6×106J
2. 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 能的过程。
九年级物理上《电功率》知识解析
《电功率》知识全解
1. 知道电功率的含义。
2. 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 通过讨论、交流,知道日常生活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本节重点是对电功率的理解,难点是探究电功率跟电压、电流的关系,中考命题以电功率的计算为考查点,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综合计算题。
1. 公式P=UI 不能单纯地说电功率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正比。
因为加在电路两端的电压变化时,通过电路中的电流也随着变化。
2. 电功率大的用电器只能说明该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或电流做功快,并不表示电流做功的多少。
3. 公式P=UI 的适用条件:用于一切电功率的计算。
P=W t 是功率的定义式,适合力、热、电和其他任何情况下的能量转化功率的计算。
对于纯电阻电路来说,还可选用推导式P=I 2R 和P=U 2R 来计算。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八章第2节《电功率》说课稿
2.设计有趣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电功率的测量过程,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4.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难点: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以及实际电器的电功率计算。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我所面向的学生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具有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的认知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学习兴趣方面,大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尤其是实验和实践活动。然而,在学习习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拖延、不够专注等问题。
电功率是描述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的计算公式为P=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电功率的内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电功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电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首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然后,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最后,我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我计划布置以下作业:首先,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电功率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家庭实验,测量家用电器的功率,并将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通过这些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能够自主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
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6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单元总结
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6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单元总结一、电流做功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用W表示,单位:焦耳(J),常用单位有千瓦时(kW·h)。
2、电流做功的公式:W=UIt = Pt = I2Rt = U2Rt二、电功率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用P表示,单位是瓦特(W),符号是W。
2、公式:P=W/t = UI = I2R = U2/R三、应用1、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
2、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机器,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
3、电炉、电烙铁:电能转化为内能的机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
4、电解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机器,利用电解原理制成。
四、实验探究1、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路的电流。
测量过程中,无论变阻器怎样滑都无法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
实验中除了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外,还要使用滑动变阻器。
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从而可以多测几组数据,使实验更加准确。
在实验中由于被测电阻的阻值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已知,所以可以将滑动变阻器作为定值电阻使用,来替代被测电阻。
2、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路的电流。
实验中要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并注意观察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和对应的亮度。
实验中除了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外,还要使用滑动变阻器。
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来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从而可以测得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和对应的亮度。
同时还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电阻。
在实验中由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已知,所以可以将滑动变阻器作为定值电阻使用,来替代小灯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功率》单元分析单元概述本章在学习了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把对电学的研究拓展到电能和电功率。
这一章的教材结构是围绕电能的概念展开的:在知识上讲述了电能和电功率两个重要的电学概念和焦耳定律这个重要的物理定律,同时介绍了电热的作用和有关安全用电方面的知识。
具体知识结构关系如下:在初中物理学习的知识体系中,“能”是一个核心地位的概念,而“功率”是深入理解“能”必须的基本概念。
因此,关于电功率的教学,历来是初中物理的教学重点,同时,由于电功率的教学内容涉及到电路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我们在进行本章教学设计的时候,要积极研究教材在思路上的变化,恰当使用新的教学资源,此外,还要关注学生身处的实际生活情况,从电能、电能表入手,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电功率,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而加强对电功率实际意义的理解。
同时,对电功率的教学,还要注意它的社会性,尽量多联系实际,通过电与热、电功率与安全用电的内容,使学生感到电学知识与现代化生活的紧密联系。
课标要求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知道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章节分析第一节 电能本节教材的侧重点在于研究电源和用电器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难点是电能表的相关知识。
教材首先从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电能”说起,列举出电能的多种来源,以及多种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化为我们需要的各种能量。
然后,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从多方面认识测量电能的工具——电能表,它的功能,相关参数,如何通过电能表计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对电能表的几个重要参数,要求学生要知道他们表示的物理意义。
关于电能表的度数要提醒学生注意电能表的最后一位是小数,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注意电能的国际单位焦耳和常用单位“千瓦时”的换算关系。
第二节 电功率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电功率的概念,理解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理解电功率跟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难点是: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1.关于电功率概念的教学:学生往往以为用电器的瓦数越大越费电,容易将消耗电能的快慢与消耗的电能的多少相混淆。
教师可以通过分别将不同规格的用电器接在电路中工作时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的不同,使学生直观地建立“电功率”的概念,进一步认识电功率的单位“瓦特”,通过小资料向学生介绍常用的“家用电器的电功率”,进一步明白用电器电功率的不同,表示所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
明白电功率各物理量所表示的物理含义,建立电功率的基本公式tw p 及注意各物理量的选取。
2.有关“千瓦时”的来历:教材通过公式W=Pt 直接介绍了“千瓦时”的由来,简单易懂。
此时可让学生利用公式推导千瓦时与焦耳的换算关系,知道运用公式W=Pt 解决实际问题,通常可采用两套单位,即:1J=1W ×1s ; 1kwh=1kw ×1h ,这两套单位必须配套使用,方可保证计算的正确。
通过公式进而说明第一节中电能单位“kwh ”的来历。
3.关于“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这部分内容看似简单,但学生接受起来却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建议再次通过实验观察加强学生对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直观理解。
例如可以做这样的演示实验:同一小灯在不同(高、正常、低)电压下的发光功率不同,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实际功率与实际电压间的必然联系。
然后教师点明:额定电压、实际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各指什么。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示不同的用电器的名牌上所显示的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及其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明确用电器只有在额定电压下才能正常工作,只有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
4.电功率的测量:由前面的实验学生会自然地想到: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越大,实际功率越大;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指出:同一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越大时,通过同电器的电流也越大;可推出电功率与P 。
电压、电流有关系,实验证明: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是:UI由上述公式让学生悟道测量电功率的方法:伏安法。
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讨论完成测量电功率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可让学生将伏安法测量小灯的电功率的实验与伏安法测量电阻实验相对比,认识两个实验的异同,提高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
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本节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实际功率的理解,从实验角度使学生了解电流、电压如何影响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本节教学重点:掌握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实际功率的方法,区分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是电学的第二个使用多种实验器材进行定量测量的综合实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设计实验报告有时初二学生第一次做,因此完成好本节的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故本节教学难点: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电路和实验步骤完成测量电功率的实验。
实验设计时,教师可做些适当的提示,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设计,如,让学可生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此实验的方法及原理是什么?2.实验需要哪些测量仪器及工具?你能画出实验电路图吗?3.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闭合开关前滑片放在什么位置?4.为保证本次实验中小灯泡不被烧坏,加在小灯两端的电压最大不能超过多少伏?5.怎样设计实验表格更合理?本节不但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测量,还要求辅导学生设计实验报告,并写出这个实验的目的、依据的原理、主要操作步骤,所得到的结论及实验中发现的问题。
与前面的探究实验相比较,本节的实验教学更突出实验探究过程中应怎样思考问题的训练。
同时,通过学生亲历探究实验的整个过程,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使用电学各主要仪表的能力,以及正确分析实验数据、评估实验过程的能力。
第四节电与热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那些因素有关。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用电器工作时伴有发热现象引出电流热效应,并通过生活中“电炉丝与导线发热不同的现象引入“电流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了能准确比较出电流产生热量的大小,此处通过分步演示实验说明电热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之间的关系。
此处的演示实验要引导学生认识物理研究的另一种方法——转化法,要使学生知道每次实验要研究谁与谁的关系,要控制什么,观察什么,思考什么,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与总结。
得到焦耳定律的完整内容。
并用此知识解释本节开始时提出的问题,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在总结出焦耳定律后,教师一定要知道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焦耳的资料介绍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家焦耳在研究这个问题上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让学生感受科学家为追求真理的付出的艰辛劳动与他们执着的科学精神。
为加深对焦耳定律的认识,建议教师再从电能的转化和欧姆定律推出公式Q=I2Rt, 这对启发学生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学习、研究物理问题也有一定的作用。
进一步理解焦耳定律,还要让学生认识到纯电阻电路中,电流工作时将电能全部转化成为热,即有:Q=W= I2Rt。
在这部分,还要用例题或增补相关习题,使学生熟悉焦耳定律的应用,要强调每个物理量单位的选取,注意单位的正确书写方法。
在处理习题前,可先帮助学生将物理公式进行梳理,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题中条件进行公式选择或者进行公式变形,再代入数据进行计算,以提高计算速度和计算准确度,减少计算量。
关于电热的利用和防止,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电热器是利用点来加热的设备。
列举典型实例如电熨斗、电饭锅、电冰箱、电视机等,让学生加以区分。
最后,通过对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的重要性的讨论,使学生认识事物总有两面性,培养学生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思想。
第五节电功率和安全用电本节教材从电功率角度,说明当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总功率越大时,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
如果超过供电线路和电能表允许的最大值,容易烧坏电能表,烧断保险丝,甚至引起火灾。
本节教材从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两个方面说明家庭电路中功率过大会使电流过大,这是本节的重点。
本节首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造成保险丝熔断的两种情况: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或者出现短路。
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学预习下节内容,认识家庭电路的组成、试电笔的使用、火线和零线、安全用电常识、触电急救知识等。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第六节生活用电常识本节介绍了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本节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家庭电路中主要设备(测电笔、插座、保险丝等)装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本节教学应以演示和实物观察为主,采取由整体到局部的方式展开教学。
1.介绍家庭电路介绍家庭电路的组成前,教师可让学生先观察家庭或教室的电路,看看他们各由哪些部分组成,各用电器是怎样连接的;课堂上教师应多使用实物演示,如使用家庭电路的示教板,让学生逐一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及主要的设备,弄懂以下问题:线路上各元件的次序是什么?电能表接在电路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开关与电灯怎样连接?插座怎样连接?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还是串联?2.火线和零线在让学生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前,教师要先示范,说明安全使用测电笔的方法,绝对保证学生的安全。
关于三孔插座盒三脚插头的作用和金属外壳用电器外壳需接地的问题,是教材的又一要点,必须要让学生想清楚。
3.两种类型的触电这部分是让学生接受到安全用电知识的教育,实际的触电隐患多种多样的,可让学生列举并分析产生危险的原因。
4.触电的急救可组织学生分析,为什么触电时要断开总开关,为什么用木棒挑电线,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帮助他人时要讲安全、讲科学。
本节的教学内容对培养一个公民的基本科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