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年级学生分析应用题能力的几点做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一年级学生分析应用题能力的几点做法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到了中年级,总听到一些老师说学生的应用题掌握得不好。原因在哪里呢?通过教学实践表明:多数学生学习应用题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所致。因而,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新教材从第一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就开始进行应用题的孕伏和渗透。鉴于此,在本学期教学中,我在培养一年级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方面作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分析应用题的兴趣
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小朋友,由于他们在幼儿园一直是以游戏为主,寓知识于游戏之中,进入小学一年级时,如果教师采用单调的讲解方法去强迫他们学习,就会引起他们对知识本身的厌恶,甚至怕学数学。新教材就紧抓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一改以往“素面朝天”,在书中的每一页都安排了彩图,极大的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又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地思维。例如,第一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单元中,出现了看图应用题的雏形,这幅图描绘的是在金色的秋天,温馨的农家小院旁,一群孩子们正在捉蝴蝶,收割成熟的向日葵、石榴等等,画面逼真,人物表情丰富,而且很自然的将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蕴含于画面之中,生动而有趣味,学生很感兴趣,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这就为应用题的教学做了极好的铺垫,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体会,增强兴趣,体会情感,掌握知识。
二、加强情感交流,营造分析应用题的氛围
心理学认为,教师对学生诚挚热爱的情感,能够感染打动学生的心灵,乃至转化为学生的心理动力,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方向。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方式会在学生的一生中留下难忘的记忆。同时,每个学生都需要同情和保护,当学生的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就能引起积极地情感体验。它不仅能引发学生的良好兴趣,而且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这时,学生不会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相反的能发挥出最大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应用题教学时,要加强师生情感
交流,充分发挥新教材优势,积极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如在教第一册第46页“生活中的数”时,我在上课前,已根据学生的学籍了解到学生的情况,上课时,我说出了部分同学家里住几栋几号,家里有几口人,生日是哪天时,学生感到非常的好奇、亲切,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随后的教学营造了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学习兴趣倍增。三、加强语言表达,展现分析应用题的思维过程
语言和思维是紧密联系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通过语言表述可以使儿童思维逐步条理化、概括化、精确化。因此,我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想得清楚,更要让学生说得明白,创造“说”的机会,激发“说”的欲望,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语言实践,充分的展现分析应用题的思维过程。新教材在培养学生“说”的方面作了精心的编排。如书中安排了大量的看图题,看图题其实就是应用题的最早雏形,它的作用是沟通式题与应用题的桥梁,减缓学习应用题的坡度和难度。所以在教学中尽可能利用插图进行“说”的训练,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准确、有条理。如在教第一册58页例题时,出示主题图后,我引导学生观察图意,然后提问:图中画了些什么?大括号下面的9只是什么意思?图里还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在一一回答的时候,我逐步引导学生用三句话(两个条件,一个问题)把图的意思叙述出来。再通过分析引导学生说出一共有9只小鹿,跑了3只小鹿,就是从9里面去掉3,用减法计算。学生把分析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其实就是思维运动再次呈现的过程。如此反复训练,无疑锻炼了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四、精心设计练习,培养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要让他们安静的在教室里坐40分钟,比较困难,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在应用题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新教材优势,挖掘教材中内在的潜能,为学生精心设计,创设生动情境的课堂练习,可采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讲故事、做游戏以及电化教学等手段,寓教于乐,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如在教画图应用题时,为了帮助学生理
解题意,我安排学生做了一个“放电影”游戏,即我演示幻灯片,请学生一步步说出图意,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给电影配音”,学生争先恐后要为“电影配音”。一道道应用题,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很轻松地叙述并理解了。
总之,应用题教学必须从一年级开始抓起,教师要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充分发挥新教材优势,为学生创设各种参与学习的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