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材料力学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Ⅰ》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5111 学分: 4 (4学时/周) 总学时:68大纲执笔人:陈洁大纲审核人:王斌耀一、课程性质与目的工程力学(Ⅰ)(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两部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各门后续课程的基础,并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静力学中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问题的分析介绍方法;掌握材料力学中构件在拉、压、剪切、扭转和弯曲时的强度与刚度问题的分析计算方法,构件在组合变形时的强度与刚度问题的分析计算方法,以及构件在受压时稳定性问题的分析计算方法等;掌握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和基本的材料力学实验方法;初步学会应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习一系列后继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
同时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力的概念、力的投影和力矩的计算;2、掌握力系简化的方法和一般的简化结果;3、掌握刚体静力学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4、对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的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认识。
5、具有将简单受力杆件简化为力学简图的初步能力,具有力学建模的初步概念与能力。
6、能熟练地做出杆件在基本变形下的内力图、计算其应力和位移、并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
7、对应力状态理论和强度理论有明确的认识,并能将其应用于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计算。
8、理解掌握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9、对能量法的有关基本原理有明确认识,并熟练地掌握一种计算位移的能量方法。
10、对压杆的稳定性概念有明确的认识,能熟练计算轴向受压杆的临界载荷与临界应力,并进行稳定性校核等计算。
11、掌握质点系的质心、刚体的转动惯量、惯性积、惯性主轴和惯性积的平行移轴公式;掌握截面的静矩,形心的位置,惯性矩和惯性积及它们的平行移轴公式,转轴公式。
组合截面的惯性矩、惯性积计算,截面的形心主惯性轴和形心主惯性矩的计算11、对于常用材料在常温下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有初步认识。
土木专业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前言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本实践教学大纲旨在明确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2. 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4. 使学生熟悉土木工程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实践教学内容1. 工程测量学实践- 实地测量: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
- 图纸绘制:地形图、建筑平面图、剖面图等。
- 测量仪器操作: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
2. 建筑材料实验- 原材料检测:水泥、砂、石、钢筋等。
-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抗压试验、抗拉试验、弯曲试验等。
- 材料耐久性测试:抗冻性、抗渗性、耐腐蚀性等。
3. 结构力学实验- 单轴拉伸、压缩实验。
- 弯曲实验:简支梁、悬臂梁、连续梁等。
- 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受力分析。
4. 建筑施工技术实践- 施工方案编制:现场勘察、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等。
- 施工现场管理:施工质量控制、安全管理、进度控制等。
- 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等。
5.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践- 地质勘察:钻探、取样、试验等。
- 地质分析:岩土分类、地基承载力计算等。
- 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文、水质、水位等。
6. 建筑设计实践- 建筑设计原理:建筑造型、功能分区、空间组织等。
- 建筑方案设计:平面布局、立面设计、剖面设计等。
- 建筑施工图设计: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装修施工图等。
7. 工程管理实践- 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策划、招投标、合同管理等。
- 工程成本控制:预算编制、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等。
- 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检验、质量事故处理、质量保证体系等。
四、实践教学方法1. 实验室教学:通过实验设备和仪器,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
土木工程结构力学教学大纲(重大教材)
结构力学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tructure Mechanics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学科基础必修课总学时:90 学分:5.5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计算机程序语言使用教材:《结构力学》(第一版),文国治,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10,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配套系列教材。
参考书:1)《结构力学》(第四版上、下册),李廉锟,高教出版社,2004.07,全国优秀教材2)《结构力学》(上、下册),朱慈勉,高教出版社,2004,全国优秀教材3)《结构力学》,胡兴国,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4)《结构力学》(第二版上、下册),罗固源,重关大学出版社,2003.09,21世纪高等学校本科系列教材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析计算杆件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培养结构分析与计算(包括手算与电算)方面的能力,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绪论了解结构计算简图及简化要点,荷载分类,约束和结点的类型和力学特性。
2)几何组成分析掌握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律及其应用。
3)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灵活运用截面平衡法,熟练掌握梁和刚架内力图的作法以及桁架内力的计算方法,掌握静定组合结构和拱的内力的计算方法。
了解静定结构的力学特性。
4)虚功原理与结构的位移计算理解变形体虚功原理的内容及其应用,熟练掌握静定结构位移的计算方法,了解互等定理。
5)影响线理解影响线的概念,掌握作静定梁和桁架内力影响线的静力法,了解机动法。
会用影响线求移动荷载下结构的最大内力。
6)力法掌握力法的基本原理和用力法典型方程计算超静定结构在荷载、支座移动、温变作用下的内力。
会计算超静定结构的位移。
了解超静定结构的力学特性。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案与实验指南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案与实验指南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案与实验指南第一章:引言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介绍土木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及其性能与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熟悉各种土木工程材料的特性与性能,了解材料选择与设计原则,培养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能力,为日后从事土木工程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教案将全面介绍课程所需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实验指南。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材料力学性能2.1.1 弹性力学性能2.1.2 塑性力学性能2.1.3 破坏力学性能2.2 水泥与混凝土材料2.2.1 水泥及其性能2.2.2 混凝土组成与性能2.3 金属材料2.3.1 钢材与铁材2.3.2 铝合金与铜合金2.4 建筑材料2.4.1 砖、石材2.4.2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2.4.3 木材与木制品2.5 实验室安全与操作规范第三章:教学目标3.1 理论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理论目标:- 熟悉各类土木工程材料的特性与性能。
- 掌握材料力学性质的分析方法及计算公式。
- 熟悉水泥、混凝土等常见建筑材料的生产工艺。
3.2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独立进行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与实验。
- 锻炼学生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能力。
3.3 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 培养学生对实验室安全与规范的重视意识。
第四章:实验指南4.1 实验前准备- 学生需提前了解所安排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材料。
- 学生应熟悉实验室安全规范,并做好相关防护准备。
4.2 实验设备与试剂准备- 针对不同实验,教师需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实验设备和试剂。
- 教师应保证实验设备的正常使用,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4.3 实验操作步骤- 教师应向学生清晰地演示实验操作步骤。
-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注意安全事项。
4.4 实验结果处理与分析- 学生需按照实验要求记录实验数据。
- 学生应运用相关的计算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与分析。
材料力学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90 学分:5理论学时:78 实验学时:12面向专业:土木工程课程代码:HD0686先开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材料力学是变形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
为后续课程《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以及《砌体结构》等各专业课的学习提供预备知识。
本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是在学生学完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等课程之后,在学生数学力学等必备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构件在力的作用下,内力、应力、变形及稳定性等问题。
通过材料力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和必要的基础知识,对常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测定方法、电测试验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初步认识,使学生初步会用材料力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为学习有关的后继课程打下初步基础。
由于本课程的内容及众多公式具有一定程序及规律,为了系统地学习、研究其内在规律,对整个教材的教学设想是应用框图思维法,即削枝强干,删繁就简,强调“三基”,突出重点,达到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认识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分析问题、推导计算、判断结果和自学查阅的能力;熟练地做出杆件基本变形时的内力图,进行应力和位移、强度和刚度计算;掌握应力状态分析方法和理论,掌握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计算;掌握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了解压杆的稳定性概念,会计算轴向受压杆的临界力与临界应力;了解低碳钢和铸铁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掌握电测实验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对杆件的受力分析、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初步的力学建模及对简化模型近似性评估的能力,一定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能力和初步的实验能力。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二、课程目的和任务《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和交通工程专业的必修技术基础课。
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关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及必要的基础理论,了解工程材料性质和材料结构的关系,以及改善性能的途径,并获得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试验方法的基本技能训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能够针对不同工程,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材料打下理论基础,并能与后续课程密切配合,了解材料与设计参数及施工措施的相互关系。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在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课程如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等专业课,以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提供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及基础理论。
四、教学内容、重点、教学进度、学时分配(-)绪言(4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第三节材料的力学性质第四节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第五节材料的热性质第六节材料的耐久性2、重点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及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3、教学要求熟悉本课程经常涉及到的与材料性质有关的基本概念,要求掌握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与水有关的性质和热工性质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运用;了解材料力学性质及耐久性的基本概念。
(二)气硬性胶凝材料(2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石灰第二节石膏2、重点石灰和石膏的性质及应用。
3、教学要求了解石灰和石膏的原料、生产、凝结硬化及质量要求;掌握其性质及应用。
(H)水泥(5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常用水泥第二节其他水泥2、重点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的组成及特性;硅酸盐水泥的性质与应用。
3、教学要求要求掌握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的组成及特性、硅酸盐水泥水化物及特性,以及硅酸盐水泥的性质与应用;了解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过程及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掌握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的特点,对其他水泥一般了解。
(四)混凝土(8学时)1、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第三节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第四节硬化混凝土的强度第五节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第六节硬化混凝土的变形性第七节混凝土质量控制与强度评定第八节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2、重点混凝土的主要性质及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32/2四、先修课程:材料力学五、课程教学目标1.以课堂面授为主、重视实验环节、辅以习题练习等教学手段进行教与学。
本课程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主要讲授建筑材料中常用材料的技术性质、品种规格、适用范围、检验方法及储运知识等。
2.在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设计中合理的选择材料、在施工中正确的使用材料,并为后续专业课提供材料的基础知识。
3.重视实验环节,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培养工程素质。
六、适用学科专业教育培养计划土木工程专业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和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4学时)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材料的耐久性●建筑钢材(4学时)钢的分类、钢的冶炼、加工对钢材性质的影响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建筑钢材的晶体组织和化学成分钢材的冷加工及时效强化、热处理建筑钢材的标准和选用●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2学时)石膏石灰水玻璃●水泥(6学时)硅酸盐水泥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高铝水泥其它品种水泥●混凝土(10学时)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混凝土外加剂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建筑砂浆(1学时)砌筑砂浆抹面砂浆●墙体材料(1学时)砖砌块●实验内容(4学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易性测定及强度成型混凝土抗压强度八、教学方法(1) 研究性和创造性培养每章均设研究性和创造性培养栏。
结合该章内容讨论挑战性问题,体现研究性学习,如基于项目、问题、任务等的学习方法,讨论课,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漫谈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该方法还有创造性思维点拨,引导学生从创新的角度思考问题。
(2) 参与式试验和材料综合选用每章均设有参与式试验需要学生直接参与,如选定某些试验参数。
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统一。
材料力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材料力学/ Mechanics of Materials课程代码:0512312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学时数:12学分:1.0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等开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土木类(中德联合培养)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材料力学实验是材料力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材料力学实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书本知识,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应用实验的手段与方法去分析、研究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建立或者修正完善力学模型的能力。
通过力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一些新材料和新结构的研究能力。
通过实验课的系统训练,学生应掌握材料力学实验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实验报告的书写方法,掌握简单设计性实验报告的书写方法,掌握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方法;了解实验设备、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它们的操作方法;掌握材料力学实验中的基本实验方法,能应用材料力学知识解释、分析拉伸、扭转、弯曲等实验中所发生的应力和应变变化的规律;初步具备对材料力学实验过程的设计能力,即能独立完成实验的全过程,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及教学重点与难点1.万能试验机操作及拉伸示范实验、拉伸试验了解万能试验机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结合具体机型认识主要部件及其作用;了解游标卡尺原理及能正确使用游标卡尺。
正确测定低碳钢的P s,P b值,准确测量试验前后的l0,d0,l,d;根据试验测定值计算σs,σb,ψ,δ。
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试验设备——万能材料试验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其操作规程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观察低碳钢在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包括屈服、强化、强化、颈缩及断裂);测定低碳钢的强度和塑性指标:屈服极限σs、强度极限σb、伸长率δ和截面收缩率ψ;观察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并利用自动绘图装置绘制拉伸图(P─ΔL曲线)。
《建筑力学》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建筑力学》是建筑学、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主要研究建筑结构和构件在各种外力作用下的内力、应力、应变、位移等力学性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如《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提供必要的力学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对简单的建筑结构和构件进行力学分析和计算,培养学生的力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并计算力系的合力和平衡条件。
2、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分析拉伸、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等基本变形下杆件的内力、应力和应变,掌握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计算方法。
3、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掌握力法、位移法等基本计算方法。
4、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能够通过实验验证和巩固所学的力学理论,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5、能够运用所学的力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中的简单力学问题,具有初步的工程设计和分析能力。
三、课程内容(一)静力学1、静力学基本概念(1)力、力系、刚体的概念。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表示方法:力的矢量表示、力的图示。
2、静力学公理(1)二力平衡公理。
(2)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3)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4)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3、约束与约束力(1)常见的约束类型:柔索约束、光滑接触面约束、光滑圆柱铰链约束、固定端约束等。
(2)约束力的分析和计算。
4、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2)画出单个物体和物体系统的受力图。
5、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1)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2)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3)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二)材料力学1、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1)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力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材料力学
英文名称:mechanics of materials
学分: 6学分
总学时: 5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8学时
适用专业: 土木工程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
执笔人:
审订人: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材料力学》是工科大学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
材料力学在工程专业培养过程中处于由学习基础理论过渡到工程专业设计课程的地位,构筑作为工程技术根基的知识结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培养学生对工程设计中构件的有关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等问题有必要的基础知识、明确的基本概念,具有较熟练的计算能力和一定的实验能力。
材料力学是变形固体力学入门的专业基础课。
发挥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综合素质教育作用。
并为学生后继课程学习、以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力学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材料力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熟练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自学查阅、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掌握将一般零部件和结构构件简化为力学简图的初步能力。
3.熟练掌握杆件基本变形(拉或压、剪切、扭转、弯曲)下的内力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内力图
4.熟练掌握构件的各种基本变形形式下的应力和位移、强度和刚度的理论计算方法。
掌握运用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条件对构件进行校核验算的方法。
5.掌握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6.理解应力状态理论和组合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7.了解压杆的稳定性概念,会计算细长受压杆的临界力与临界应力。
8.了解常用材料如低碳钢和灰口铸铁的基本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三、教学学时数安排
四、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1章绪论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材料力学任务和研究对象、同相关学科的关系,杆件的变形形式,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重点: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形式
难点: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形式
第一节材料力学的任务 0.5学时第二节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 0.5学时
第三节内力及截面法 1学时第四节内力的集度-应力 1学时第五节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1学时第二章轴向拉伸和压缩8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 掌握轴力的计算和轴力图. 了解圣维南原理,应力集中的概念. 掌握拉压杆的变形, 弹性模量,胡克定律, 泊松比,拉压杆的强度校核,铸铁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及其它材料的力学性能
重点:轴力的计算和轴力图, 拉压杆的变形计算, 拉压杆的强度校核, 铸铁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及其它材料的力学性能
难点:轴力的计算和轴力图, 拉压杆的变形计算, 拉压杆的强度校核。
(拉压杆的强度条件,安全系数,许用应力的确定。
)
第一节拉伸与压缩变形的概念及工程实例 0.5学时第二节轴向拉伸与压缩时横截面的内力 1.5学时第三节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应力及强度条件 2学时第四节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变形及刚度条件 2学时第五节材料的力学性能安全系数和许用应力
1.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1学时
2.其他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0.5学时
3.材料压缩是时的力学性能 0.5学时
第三章剪切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剪切与挤压的概念和实用计算。
掌握剪切、挤压强度条件
重点: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剪切、挤压强度条件
难点: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剪切、挤压强度条件
第一节剪切变形的概念及工程实例 0.5学时第二节切应力的常用性质 0.5学时第三节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 1学时
第四章扭转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扭矩的计算及扭矩图,剪切胡克定律。
理解剪应力互等定理。
掌握圆截面轴扭转时内力、应力和变形计算以及扭转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
重点:扭矩的计算及扭矩图,圆截面轴扭转时内力、应力和变形计算以及扭转强度条件
和刚度条件。
难点:扭矩图, 轴扭转时内力、应力和变形计算以及扭转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
第一节扭转变形的概念及工程实例 0.5 学时第二节杆受扭转时的内力计算 1.5学时
1.外加扭转力偶矩与功率、转速之间的关系
2.截面法确定圆轴横截面上的扭矩
3.扭矩的正负号规则
4.扭矩图
第三节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及强度条件 2学时第四节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和刚度计算 2学时
第五章弯曲内力 8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梁的弯曲内力;掌握剪力方程,弯矩方程,剪力图、弯矩图,会利用微分关系画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重点:剪力方程弯矩方程剪力图、弯矩图弯曲强度条件挠曲线微分方程
难点:剪力图、弯矩图
第一节弯曲变形的概念和工程实例 1学时第二节梁的计算简图及分类 1学时第三节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剪力和弯矩图 2学时第四节剪力、弯矩和分布载荷集度间的关系 2学时第五节按叠加原理作弯矩图 2学时
第六章弯曲应力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对称截面梁的弯曲正应力。
掌握弯曲强度条件,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
重点:弯曲强度条件
难点:斜弯曲的应力计算
第一节弯曲正应力及强度条件 3学时第四节提高梁抗弯强度的措施 1学时
第六章弯曲变形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挠曲线微分方程,会用积分法和叠加法计算梁的位移;会进行梁的刚度校核,掌握提高梁弯曲刚度的措施。
重点:梁的刚度校核
难点:叠加法确定梁的挠度与转角
第一节梁变形时的挠度和转角 2学时
第二节积分法计算梁的变形 2学时
1.梁的挠度曲线微分方程
2.积分法计算梁的变形
第三节叠加法确定梁的变形、刚度条件 2学时
1.叠加法应用于多个载荷作用的情形
2.叠加法应用于间断性分布载荷作用的情形
第八章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应力状态的概念,掌握平面应力状态下应力分析的解析法及图解法,掌握主应力及最大剪应力的概念。
了解广义虎克定律。
了解强度理论的概念,破坏形式的分析,脆性断裂和塑性屈服。
了解四个常用的强度理论及其应用。
重点:平面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 广义胡克定律,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变分析. 第一、二、三、四强度理论及其应用
难点:平面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 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变分析.
第一节应力状态概念 2学时
1.一点的应力状态
2.单元体
3.主平面、主应力
4.应力状态的分类
第二节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 2学时
1.方向角与应力分量的正负号规则
2.微元的局部平衡
3.平面应力状态中任意方向面上的正应力与切应力
第五节强度理论2学时
1.第一强度理论
2.第二强度理论
3.第三强度理论
4.第四强度理论
第九章压杆稳定问题 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压杆稳定的概念;理解细长压杆临界载荷的欧拉公式、临界应力,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掌握压杆稳定计算,提高压杆稳定的措施
重点:细长压杆临界载荷的欧拉公式、临界应力,压杆稳定计算
难点:压杆稳定计算
第一节压杆稳定的概念 1学时
1.平衡状态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
2.临界状态与临界载荷
3.三种类型压杆的不同临界状态
第二节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1学时
1.两端铰支的细长压杆
2.其他刚性支承长压杆临界载荷的通用公式
五、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1. 金属材料的拉伸实验 2学时
2. 金属材料的压缩实验 2学时
3. 金属材料的弯曲实验 2学时
4. 梁的弯曲变形实验 2学时
六、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法: 平时30% (作业 15% + 考勤 15%)+期末考试 70%
七、大纲说明
材料力学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为基础并为后继课程服务。
八、理论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范钦珊主编,材料力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参考书目:
1.刘锋,禹奇才主编,工程力学(材料力学部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2. 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编,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2月。
3. 薛明德主编,力学与工程技术的进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