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选型
元器件选型指南如何选择适合项目的最佳元器件

元器件选型指南如何选择适合项目的最佳元器件元器件选型指南:如何选择适合项目的最佳元器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元器件在电子设备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现代科技应用中,选择适合项目的最佳元器件是确保产品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之一。
然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元器件,如何进行正确的选型成为了工程师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南,以帮助工程师们选择适合项目的最佳元器件。
第一步:了解项目需求在选择元器件之前,工程师们首先要深入了解项目的需求。
这包括电气参数、功能要求、尺寸限制、工作环境、可靠性需求等等。
只有全面了解项目需求,才能更好地选择适合的元器件。
第二步:研究元器件特性在进行元器件选型之前,工程师们需要全面研究并理解不同元器件的特性。
这包括元器件的性能指标、参数范围、耐受能力、工作温度范围、功耗等等。
通过对元器件特性的深入研究,工程师们可以更好地评估元器件适用性和性能优劣。
第三步:参考数据手册和技术文档为了更好地了解元器件的性能和特性,工程师们可以参考元器件供应商提供的数据手册和技术文档。
这些文档通常包含详细的参数表、性能曲线、电路应用示例等信息。
通过仔细阅读相关文档,工程师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元器件的适用性。
第四步:考虑成本和供应链在选择适合项目的最佳元器件时,成本和供应链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不同元器件的价格和供应情况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工程师们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预算和所处市场的供应情况,选择符合要求的元器件,并确保供应的可靠性和便捷性。
第五步:性能与可靠性评估在选定一些潜在的元器件后,工程师们需要进行性能和可靠性评估。
这可以通过元器件样品的实际测试来完成。
通过评估元器件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表现,工程师们可以进一步判断是否选择了最佳元器件。
第六步:与供应商沟通在做出最终的元器件选型决策之前,与供应商进行深入沟通是很重要的。
供应商可以提供关于元器件性能、可靠性和应用方面的专业意见。
通过更多地了解供应商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工程师们可以更有信心地选择适合项目的最佳元器件。
常用元器件选型指南

常用元器件选型指南在电子产品设计和电路搭建中,常用元器件的选型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正确选择合适的元器件,不仅可以保证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还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用元器件的选型指南,以帮助您在设计和搭建电路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1.电源和稳压器件电源和稳压器件是电路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之一、正确选择合适的电源和稳压器件可以确保电路接收到充足和稳定的电能。
选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输入电压范围:根据应用场景和要求选择适合的输入电压范围,确保电源能够满足电路的供电需求。
-输出电压/电流:根据电路的工作电压和所需的电流选择合适的电源和稳压器件。
-效率和功耗:选择高效率的电源和稳压器件,以减少能源浪费和热量产生。
2.晶振和时钟器件晶振和时钟器件用于提供电路的时钟信号,以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同步。
以下是一些选型指南:-频率范围:根据电路工作的频率要求选择合适的晶振和时钟器件。
-稳定性和精度:选择稳定性和精度较高的晶振和时钟器件,以确保电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尺寸和封装:根据电路的尺寸和空间要求选择适合的尺寸和封装类型。
3.传感器和探测器件传感器和探测器件用于感应和检测环境中的物理量和信号。
在选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检测范围和精度:根据需要检测的物理量的范围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探测器件。
-接口和通信协议:选择具有适当接口和通信协议的传感器和探测器件,以便与其他设备和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环境适应性:根据应用环境的要求选择具有合适环境适应性的传感器和探测器件,例如温度、湿度、压力等等。
4.模拟器件模拟器件用于处理模拟电信号,如放大、滤波、调节等。
在选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功能和性能:根据电路的功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模拟器件,如放大器、滤波器、运算放大器等。
-带宽和频率响应:根据电路的工作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模拟器件,以确保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噪声和失真特性:选择噪声和失真特性较低的模拟器件,以提高电路的信号质量和准确度。
电子行业电子元器件选型与电路设计原则

电子行业电子元器件选型与电路设计原则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子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
而在电子设备的开发和制造过程中,电子元器件的选型和电路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电子行业电子元器件选型和电路设计的原则、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电子元器件选型原则电子元器件是电子产品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等。
在选择电子元器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了解产品需求:在选型之前,需要充分了解所需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明确产品的功能、性能指标以及工作环境等因素,才能更好地选择适合的电子元器件。
2. 参考数据手册:对于每一种电子元器件,都有相应的数据手册提供各项参数和性能指标。
选型过程中,应仔细阅读和比较不同厂家的数据手册,选择性能最合适的电子元器件。
3. 可靠性和稳定性: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产品的性能和寿命有直接影响。
选择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电子元器件,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4. 成本和供应商可靠性:在选型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电子元器件的成本和供应商的可靠性。
选择价格适中且有良好信誉的供应商,能够保障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和供货的稳定性。
二、电路设计原则电路设计是实现电子产品功能的关键步骤,合理的电路设计能够提高产品性能和稳定性。
以下是一些电路设计的原则和注意事项:1. 功能需求与结构划分:在设计电路之前,应明确产品的功能需求,将电路划分为各个模块,进行逻辑和结构上的合理组织。
2. 选用合适的电子元器件:根据产品的功能需求和选型原则,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并遵循元器件的规格和参数要求。
3. 电路拓扑和信号传输:合理的电路拓扑可以减少电路中的噪声和干扰,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应采用合适的布局和线路连接方式,降低电路的交叉干扰。
4. 控制和保护电路设计:在设计电路时,应考虑到产品的控制和保护功能。
合理设置电路的控制系统和保护电路,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和防止意外损坏。
5. 散热与敏感部位处理:一些功耗较大的电子元器件会产生热量,需设计合理的散热系统,确保元器件的正常工作温度。
电子元器件的选型和替代方案评估

电子元器件的选型和替代方案评估在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电子元器件的选型和替代方案评估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正确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可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也可以控制成本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元器件选型和替代方案评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需求分析1.明确产品的功能需求:首先需要明确产品的具体功能需求,包括输入输出接口、工作频率、功率需求等。
2.了解市场和行业趋势:了解市场和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对产品设计中可能需要涉及的新技术和新材料进行预判。
二、规格确定1.电气参数:根据产品需求和性能要求,确定电气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
2.尺寸和封装:根据产品设计的空间和外观要求,确定元器件的尺寸和封装形式。
三、功能和性能评估1.性能指标对比: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进行元器件的功能和性能指标的对比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带宽、速度、精度等。
2.仿真和测试验证:通过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进行仿真分析,或者进行实际电路测试来验证元器件的性能是否符合需求。
四、可靠性评估1.寿命和可靠性:了解元器件的寿命和可靠性指标,如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并评估其是否符合产品的寿命要求。
2.环境适应性:根据产品使用环境的特殊要求,如温度、湿度、振动等,评估元器件的环境适应性。
五、成本和供应链评估1.成本分析:评估元器件的采购成本,并综合考虑成本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2.供应链稳定性:评估元器件的供应链稳定性,包括供应商的信誉度、生产能力、交货周期等。
六、替代方案评估1.功能替代:评估其他具有类似功能的元器件,比较其性能和成本,并考虑是否可以替代原有元器件。
2.技术替代:评估使用新技术或新材料代替原有元器件的可行性,比较其性能和成本。
七、风险评估和决策1.风险分析:评估选型和替代方案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性能不足、可靠性不高、成本过高等。
2.决策制定:根据各个方面的评估结果,综合考虑风险和利益,做出最终的选型和决策。
电子元器件选型资料

电子元器件选型资料选型资料是指在进行电子元器件选择时所准备的有关资料。
在进行电子元器件选型时,为了满足设计需求,选型资料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非常重要。
以下是电子元器件选型资料的一般结构和内容要求。
1. 产品基本信息在选型资料的开头,列出所需元器件的基本信息,包括产品名称、型号、封装形式、制造商、供应商等。
2. 参数规格详细列出元器件的参数规格。
这可以包括电气参数、物理参数、环境条件等。
电气参数可能包括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物理参数可能包括尺寸、重量、引脚配置等;环境条件可能包括工作温度范围、湿度要求等。
3. 性能曲线和特性图如果有相关的性能曲线和特性图可用,无疑会对选型过程有所帮助。
可以在选型资料中插入这些曲线和图表。
4. 应用示例和案例提供一些应用示例和案例,展示该元器件的使用场景和效果。
这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元器件的适用范围和性能。
5. 标准和认证如果元器件有相关的标准和认证,可以在选型资料中注明。
这对于满足设计规范和质量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6. 替代品和竞争品列出相似或竞争的元器件,比较其性能和价格。
这有助于工程师在选择时进行比较和权衡。
7. 供应商信息提供元器件的供应商信息,包括联系方式、报价和交货周期。
这可以帮助工程师联系供应商并获取所需元器件。
8. 参考资料列出一些有关该元器件的参考资料,如数据手册、应用笔记、技术规范等。
这可以帮助工程师更深入地了解该元器件。
9. 结论和建议在选型资料的结尾,可以给出一些选型的结论和建议。
根据前面提供的信息,工程师可以得出一个最佳的选型方案。
以上是电子元器件选型资料的一般结构和内容要求。
根据具体的选型需求,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和调整。
选型资料的准确和全面对于正确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至关重要,所以在准备选型资料时要尽可能地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并及时更新以保持资料的有效性。
电气工程中的电子元器件选型与应用

电气工程中的电子元器件选型与应用电气工程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和民用领域,离不开电子元器件的选型与应用。
电子元器件是电路中的基本构成要素,正确的选型与应用可以确保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电气工程中的电子元器件选型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电子元器件选型在电气工程中,正确选择电子元器件至关重要。
电子元器件的选型需要根据电路的要求和特性来决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气参数:电气参数是评价电子元器件性能的重要指标,例如电阻器的电阻值、电容器的容量、电感器的电感等。
在选型时,需要根据电路的工作电压、电流大小和频率等参数来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
2. 工作环境:不同的工作环境对电子元器件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工业领域的电子元器件需要具有较高的耐高温、耐振动、耐腐蚀等性能;而在民用电器中,电子元器件的体积和重量可能是一个考虑因素。
3. 可靠性: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是评价其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的指标。
在选型时,需要选择具有较高可靠性的电子元器件,以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4. 成本:成本是电子元器件选型的重要考虑因素。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电子元器件可能有不同的成本,需要综合考虑性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
二、电子元器件应用电子元器件在电气工程中有多种应用场景,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示例:1. 滤波器:滤波器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器件,用于去除非期望频率的信号,保留期望频率的信号。
在电气工程中,滤波器广泛应用于音频设备、通信设备和电源等领域,以确保信号的准确传输和干净的电源供应。
2. 变压器:变压器是电气工程中常见的元器件,用于实现电压的变换和传输。
在电力系统中,变压器用于将高电压的电能传输到远距离并降低损耗;在电子设备中,变压器用于将电源高压转换为适合电路工作的低压。
3. 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电子工程领域中应用广泛的元器件,它将大量的电子功能集成到一个芯片中。
在电气工程中,集成电路可用于控制系统、计算机硬件、嵌入式系统等,提供复杂的功能和高效的性能。
电子元器件选型技术手册

电子元器件选型技术手册一、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电子元器件,则作为电子产品中的重要核心,其选型技术成为了电子工程师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手册将介绍电子元器件选型的基本原则、常见元器件的选型要点以及选型注意事项,帮助读者在电子元器件选型过程中获得更准确、高效的结果。
二、电子元器件选型的基本原则1. 了解产品需求:在进行电子元器件选型之前,首先要充分了解产品的功能需求、工作环境、电气特性等信息。
只有清楚了解产品需求,才能更好地找到适合的元器件。
2. 研究元器件规格:查阅元器件的规格书,了解元器件的电气参数、尺寸、频率响应等特性,并与产品需求进行对比,筛选出合适的元器件。
3. 鉴别元器件品质:元器件品质直接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因此要选择有口碑、信誉好的供应商,并注意元器件的认证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
4. 市场价格考量:在选型过程中,除了关注元器件性能,还要考虑市场价格因素。
价格较高的元器件不一定就是最适合的选择,需要在性能与成本之间做出权衡。
5. 相关支持与服务:关注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方面,尤其是在产品设计和调试阶段,供应商的专业支持可以帮助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三、常见元器件的选型要点1. 电阻器的选型要点a. 需要确认电阻值、功率、偏差等要求。
b. 根据工作环境及可靠性需求选择焊接方式和封装形式。
c. 根据电路特性选择合适的温度系数。
d. 注意电阻器的温升及功率因数等参数。
e. 考虑体积、重量以及成本等因素。
2. 电容器的选型要点a. 根据电容值、容差、工作电压等参数进行筛选。
b. 选择合适的封装形式和结构类型,如电解电容、陶瓷电容等。
c. 根据工作温度和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电容器系列。
d. 注意电容器的损耗因子、漏电流等参数。
3. 二极管的选型要点a. 根据工作电压、最大正向电流等参数选择适合的二极管类型。
b. 根据反向恢复时间、开关速度等参数选择合适的用途。
元器件选型基本原则

元器件选型基本原则1.功能需求:首先要明确产品的功能需求,在选择电子元器件时要考虑其是否满足相关的功能要求。
比如,需要测量温度的产品需要选择与温度测量相关的元器件,如温度传感器或热敏电阻。
2.性能指标:在选型时要考虑元器件的性能指标,如精度、响应速度、稳定性等。
不同的应用对元器件的性能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比如,高精度测量需要选择精度高的元器件,高速数据传输需要选择响应速度快的元器件。
3.可靠性和稳定性:元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选型时需要考虑元器件的工作寿命、抗干扰能力、温度特性等因素,选择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元器件,以确保产品在各种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4.封装和尺寸:元器件的封装类型和尺寸也是选型的重要考虑因素。
不同的应用对封装和尺寸可能有不同的要求,需要选择适合产品设计的封装和尺寸。
比如,对于空间有限的应用,需要选择小型尺寸的元器件。
5.成本和供应链:成本是产品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需要在满足功能和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相对较高的元器件。
此外,还需要考虑元器件的供应链情况,确保元器件的供应能够满足产品生产和维护的需求。
6.兼容性和标准化:在选型时要考虑元器件的兼容性和标准化程度。
尽可能选择符合行业标准的元器件,以减少接口兼容性和系统集成的难度。
同时,也要考虑元器件在不同平台和系统中的兼容性。
7.可替代性和升级性:产品的可替代性和升级性是产品寿命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选型时要考虑元器件的长期供应和后期的升级方案,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8.资源和技术支持:在选型时要考虑元器件供应商的资源和技术支持能力。
供应商应该提供充足的技术文档、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以帮助解决选型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合理的元器件选型是电子产品设计成功的关键之一、在选型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功能需求、性能指标、可靠性和稳定性、封装和尺寸、成本和供应链、兼容性和标准化、可替代性和升级性、资源和技术支持等因素,以确保选取合适的元器件,从而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电子元器件的选型指南

电子元器件的选型指南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元器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设计电子产品或进行电路设计时,选型正确的电子元器件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选型电子元器件的指南,帮助您进行准确的选型。
一、了解电子元器件的种类和功能电子元器件可以分为被动元器件和主动元器件两种。
被动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它们主要用于对电流、电压等信号进行控制和传递。
主动元器件则有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它们能够放大信号、产生信号等。
在选型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电路设计来选择合适的被动元器件和主动元器件。
二、考虑元器件的参数和性能在选型电子元器件时,需要考虑其参数和性能。
对于被动元器件来说,电阻值、电容值、电感值等是重要的参数,需要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数值的元器件。
而对于主动元器件来说,输出功率、工作电流、频率响应等是需要考虑的性能指标。
选型时,根据项目需求仔细比较各个型号之间的参数和性能,选择最符合要求的元器件。
三、了解元器件的封装形式电子元器件的封装形式有多种,常见的有贴片式、插件式、针脚式等。
不同的封装形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贴片式封装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场合,插件式封装适用于需要插拔的场合,针脚式封装适用于需要稳固连接的场合。
在选型时,需要考虑元器件的封装形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元器件能够顺利安装到电路板上。
四、参考元器件的可靠性和供货情况在选型电子元器件时,可靠性和供货情况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可靠性指元器件的寿命、稳定性等特性,选择可靠性较高的元器件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供货情况指该元器件是否容易获得和采购,以免后续项目因元器件短缺而受到延误。
在选型时,建议选择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和型号,以确保元器件的可靠性和供货问题。
五、借助工具和参考资料辅助选型在电子元器件的选型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和参考资料来辅助选择。
例如,可以使用在线元器件选型工具,根据输入的参数和需求,快速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元器件型号。
电子行业元器件选型指南模板

电子行业元器件选型指南模板电子行业元器件选型指南一、引言在电子行业中,元器件的选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适的元器件能够保证电子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电子行业元器件选型指南模板,以帮助您在选型过程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元器件选型的重要性元器件选型是电子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合适的元器件能够提供稳定的电源、优化电路结构、提高产品性能,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需求。
不恰当的元器件选型可能导致产品故障、性能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三、元器件选型指南模板以下是一份电子行业元器件选型指南模板,供您参考:1. 元器件类型:在这一部分,列出您需要选型的元器件的具体类型,如电阻、电容、二极管等。
2. 技术参数:对于每个元器件类型,列出其重要的技术参数,如电阻的阻值范围、电容的容量范围等。
确保列出的参数与您的应用需求相符。
3. 封装类型:对于每个元器件类型,列出常见的封装类型,如贴片式、插件式等。
根据您的产品设计和制造流程选择合适的封装类型。
4. 品牌和供应商:在这一部分,列出可靠的品牌和供应商。
选择知名品牌和有良好信誉的供应商,以确保元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5. 价格和性价比:考虑元器件的价格和性价比。
评估不同品牌和供应商的价格差异,并综合考虑元器件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以选择最具性价比的元器件。
6. 可替代元器件:列出可替代的元器件选项。
在某些情况下,某种元器件可能无法满足您的需求,因此准备备选方案是明智的选择。
7. 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对于关键应用,考虑元器件的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
查阅元器件的技术手册和规格表,了解其工作温度范围、抗振能力等参数。
8. 供货周期和售后服务:考虑供应商的供货周期和售后服务。
选择供应商能够及时提供元器件,并能够提供良好的售后支持和服务。
四、结论本文提供了一份电子行业元器件选型指南模板,帮助您在选型过程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通过综合考虑技术参数、封装类型、品牌和供应商、价格和性价比、可替代元器件、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以及供货周期和售后服务等因素,您可以选择适合您产品需求的元器件。
常用元器件选型指南

常用元器件选型指南在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元器件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合适的元器件能够确保产品的性能稳定和可靠性,同时也对成本和制造周期产生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用元器件的选型指南,帮助您在设计中做出明智的选择:1.电容器电容器用于储存和释放电荷,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元器件。
在选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容值: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容值,一般应预留一定的余量。
-电压等级:应该选择比电路中最高电压高一些的电容器,以确保电容器能够正常工作。
-介质类型:有钽电解、铝电解、陶瓷等不同的介质可供选择,根据应用场景来决定。
-ESR:等效串联电阻,选择较低的ESR可提高电容器的效果。
2.电阻器电阻器用于限制电流、分压等功能。
在选型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阻值:根据电路需求,选择适当阻值的电阻器。
-功率:根据电阻器在电路中的功率消耗来选择适当的功率等级。
-精度:高精度电路应选择精度较高的电阻器。
-温度系数:选择温度系数较小的电阻器。
3.二极管二极管是允许电流在一个方向上流动的器件,具有整流和开关功能。
在选型时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正向电压降:根据电压降的大小选择适当的二极管。
-最大正向电流:根据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来选择合适的二极管。
-反向损耗:选择反向损耗较小的二极管可提高效率。
- 反向恢复时间(Trr):根据需求选择反向恢复时间较短的二极管。
4.三极管三极管广泛应用于放大、开关和稳压等电路中。
在选型时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集电极最大电压:选择比电路中最大电压高一些的三极管。
-集电极最大电流:根据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来选择合适的三极管。
-功率:根据三极管在电路中的功率消耗来选择适当的功率等级。
-增益: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5.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是一种高度集成的芯片,包含了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接口等功能。
在选型时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存储空间: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空间。
-处理器性能: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器速度和性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的电子元器件选型指南

电子元器件行业的电子元器件选型指南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元器件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正确选择适合的电子元器件是确保电子产品性能稳定和可靠运行的关键。
本文旨在为电子元器件行业提供一个选型指南,帮助读者了解电子元器件的选型原则和注意事项。
二、电子元器件的分类电子元器件按照其功能和用途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包括但不限于:1. 传感器:用于感知和检测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光强等。
2. 芯片和集成电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等,是电子设备的核心。
3. 电阻器和电容器:用于调节和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4. 电感器和变压器:用于储能和变换电流和电压。
5. 过滤器和放大器:用于对信号进行处理和优化。
6. 开关和继电器:用于控制电路的开关状态。
7. 连接器和插座:用于连接电子元器件和电路板。
8. 电池和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持续的电力。
三、电子元器件选型原则正确的电子元器件选型对于电子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选型原则供参考:1. 功能需求:明确电子产品的功能需求,包括工作电压、工作频率、输入输出接口等,选型应满足这些需求。
2. 可靠性和稳定性:选用质量可靠、经过严格测试和认证的品牌产品,确保电子产品的长期稳定运行。
3. 成本和性价比:在满足功能需求和可靠性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合理控制成本。
4. 供应链和售后服务:考虑供应商的供应能力、交货周期以及售后服务体系,确保供应链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四、电子元器件选型注意事项在进行电子元器件选型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数据手册:详细阅读电子元器件的数据手册,了解产品的参数、性能指标以及工作条件等。
2. 可替代性:对于某些特殊的电子元器件,需要考虑其可替代性,以便在供应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替换。
3. 散热和封装:对于功耗较高的电子元器件,需要考虑其散热和封装方式,以确保电子设备的稳定工作。
4. 周边支持:对于一些复杂的电子元器件,需要考虑其周边支持的问题,包括开发工具、软件支持等。
电子元器件选型与使用规范

电子元器件选型与使用规范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子设备以及电子元器件的应用日益广泛。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元器件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汽车、家电、医疗等领域。
正确的电子元器件选型与使用规范对于确保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电子元器件选型的原则和使用规范,为读者提供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一、电子元器件选型的原则电子元器件选型是指根据电子设备的设计需求,选择适合的元器件进行组装和应用。
在进行电子元器件选型时,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了解设备需求:在开始选型之前,我们需要清楚了解设备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工作环境等。
只有充分了解设备需求,才能选择到合适的元器件。
2. 确定元器件参数:根据设备需求,确定不同元器件的参数,如电阻的阻值、电容的容值、电感的电感值等。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3. 参考数据手册:不同的元器件厂家提供了详细的数据手册,其中包含了元器件的详细参数、工作条件、性能曲线等信息。
我们可以参考这些数据手册,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4. 考虑成本与可获得性:在选型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元器件的性能和质量,还要考虑到成本和可获得性。
选择相对经济实惠、易于采购的元器件,可以降低整体成本并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
二、电子元器件使用规范正确和规范的使用电子元器件,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子元器件使用规范:1. 静电防护:静电是电子元器件常见的敌人之一。
在操作元器件之前,我们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静电手套、使用导电性底座,避免静电对元器件造成损坏。
2. 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不同的电子元器件对温度和湿度有着不同的要求。
在使用过程中,要遵循元器件的工作温度范围,避免过热或过冷的环境对元器件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湿度也需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潮湿环境对电子元器件造成腐蚀。
3. 稳定的电源:电子元器件工作时需要稳定的电源供应。
为了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应注意选用适合的电源和电源滤波器,并进行适当的维护。
元器件选型基本原则

元器件选型基本原则一,元器件选型基本原则:a)普遍性原则:所选的元器件要是被广泛使用验证过的,尽量少使用冷门、偏门芯片,减少开发风险。
b)高性价比原则:在功能、性能、使用率都相近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价格比较好的元器件,降低成本。
c)采购方便原则:尽量选择容易买到、供货周期短的元器件。
d)持续发展原则:尽量选择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会停产的元器件。
e)可替代原则:尽量选择pin to pin兼容芯片品牌比较多的元器件。
f)向上兼容原则:尽量选择以前老产品用过的元器件。
g)资源节约原则:尽量用上元器件的全部功能和管脚。
芯片的选型过程是对各个维度考量的折衷。
二、全流程关注芯片属性1、我们在选型的时候,需要考虑试产的情况、同时需要考虑批量生产时的情况。
小批量采购的价格、供货周期、样片申请;同时需要关注,大批量之后的价格和供货周期。
有可能批量变大之后,供货的价格没有优势、或者批量大了之后,产能不足。
另外,根据自己的实际采购情况,找对应的量级的供应商。
例如,原厂往往不直接供货,需要通过代理商。
有些代理商的供货量级都是有要求的。
之前,有一个选型,选择了ST的STM32F427IGT6,原厂很给力帮忙申请样片。
但是在采购的过程中碰到的困难,虽然我们希望整盘采购,但是由于其代理商出货量都有一定的要求,导致价格跟一开始通过原厂了解到的价格不一致。
要高出很多。
同时由于整个行业使用该芯片的场景不是很多,所以导致淘宝价格非常贵,根本没法接受。
同时,有做芯片销售的朋友说是由于无人机厂家大量使用,导致有人在炒这颗芯片的价格,所以导致很难买到。
2、关注器件本身的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的匹配对于通信设备一般要求我们选用的器件要有5年以上的生命周期,并且有后续完整的产品发展路标。
我们的当时的一个新硬件平台,产品规划的时候是用于替代发货量在百万级单板数量的成熟平台。
由于切换周期比较长。
新产品在完成开发后1~2年之后,才逐步上量。
其中一个DSP电路板,外设存储是SDRAM。
最新版电子元器件选型宝典

最新版电子元器件选型宝典一、综合考虑1、易产生应用可靠性问题的器件(1)对外界应力敏感的器件CMOS电路:对静电、闩锁、浪涌敏感小信号放大器:对过电压、噪声、干扰敏感塑料封装器件:对湿气、热冲击、温度循环敏感(2)工作应力接近电路最大应力的器件功率器件:功率接近极限值高压器件:电压接近极限值电源电路:电压和电流接近极限值高频器件:频率接近极限值超大规模芯片:功耗接近极限值(3)频率与功率都大的器件时钟输出电路:在整个电路中频率最高,且要驱动几乎所有数字电路模块总线控制与驱动电路:驱动能力强,频率高无线收发电路中的发射机:功率和频率接近极限值2、选用元器件要考虑的十大要素(1)电特性:元器件除了满足装备功能要求之外,要能经受最大施加的电应力;(2)工作温度范围:元器件的额定工作温度范围应等于或宽于所要经受的工作温度范围;(3)工艺质量与可制造性:元器件工艺成熟且稳定可控,成品率应高于规定值,封装应能与设备组装工艺条件相容;(4)稳定性:在温度、湿度、频率、老化等变化的情况下,参数变化在允许的范围内;(5)寿命:工作寿命或贮存寿命应不短于使用它们的设备的预计寿命;(6)环境适应性:应能良好地工作于各种使用环境,特别是如潮热、盐雾、沙尘、酸雨、霉菌、辐射、高海拔等特殊环境;(7)失效模式:对元器件的典型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应有充分了解;(8)可维修性:应考虑安装、拆卸、更换是否方便以及所需要的工具和熟练等级(9)可用性:供货商多于1个,供货周期满足设备制造计划进度,能保证元器件失效时的及时更换要求等;(10)成本:在能同时满足所要求的性能、寿命和环境制约条件下,考虑采用性价比高的元器件。
3、失效模式及其分布元器件的使用者即使不能了解失效机理,也应该了解失效模式。
失效模式分布:如果元器件有多种失效模式,则各种失效模式发生的概率是进行失效分析的前提。
4、高可靠元器件的特征(1)制造商认证:生产厂商通过了权威部门的合格认证;(2)生产线认证:产品只能在认证合格的专用生产线上生产;(3)可靠性检验:产品进行并通过了一系列的性能和可靠性试验,100%筛选和质量一致性检验;(4)工艺控制水平:产品的生产过程得到了严格的控制,成品率高;(5)标准化程度:产品的生产和检验符合国际、国家或行业通用规范及详细规范要求。
超详细的电子元器件选型攻略

超详细的电子元器件选型攻略
一、元器件选型基本原则
a、普遍性原则:
所选的元器件要是被广泛使用验证过的,尽量少使用冷门、偏门芯片,减少开发风险。
b、高性价比原则:
在功能、性能、使用率都相近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价格比较好的元器件,降低成本。
c、采购方便原则:
尽量选择容易买到、供货周期短的元器件。
d、持续发展原则:
尽量选择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会停产的元器件。
e、可替代原则:
尽量选择pin to pin兼容芯片品牌比较多的元器件。
f、向上兼容原则:
尽量选择以前老产品用过的元器件。
g、资源节约原则:
尽量用上元器件的全部功能和管脚。
芯片的选型过程是对各个维度考量的折衷。
二、全流程关注芯片属性
1、我们在选型的时候,需要考虑试产的情况、同时需要考虑批量生产时的情况
小批量采购的价格、供货周期、样片申请;同时需要关注,大批量之后的价格和供货周期。
有可能批量变大之后,供货的价格没有优势、或者批量大了之后,产能不足。
另外,根据自己的实际采购情况,找对应的量级的供应商。
例如,原厂往往不直接供货,需要通过代理商,有些代理商的供货量级都是有要求的。
同时由于整个行业使用该芯片的场景不是很多,所以导致淘宝价格非常贵,根本没法接受。
电子元器件选型原则

各类电子元器件选型原则一、电感选型电感选型时考虑的因素如下:1、体积大小;2、电感值所在工作频率;3、开关频率下的电感值为实际需要的电感值;4、线圈的直流阻抗(DCR)越小越好;5、工作电流应降额至额定饱和电流的0.7倍以下,额定rms电流;6、交流阻抗(ESR)越小越好;7、Q因子越大越好;8、屏蔽类型:屏蔽式或非屏蔽式,优先选择屏蔽式;9、工作频率和绕组电压不可降额。
二、二极管选型二极管参数需降额使用,具体参考《GJB/Z 35元器件降额准则》发光二极管:1、发光二极管优选直径为5mm的插脚型号.贴片发光二极管优选选用有焊接框架的型号,ESD/MSL等级遵循上述的标准;2、发光二极管优选有边、短脚的;为了保持公司产品的一致性,红发红、绿发绿等型号优选,白发红、白发绿等型号慎选;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尽量不要使用长脚、无边的;3、发光二极管优选品牌为“亿光”。
快恢复二极管:1、低电压(耐压值200V以下)下,高时间特性时选肖特基二极管;2、肖特基管热阻和电流都较大,优选分立式封装。
通常3A以下可以选择SOD-123或D-64封装;3~8A可以选择D2-PAK封装;8A以上DO-201、TO-220、TO-3P;3、在高电压时选择PIN结构快恢复二极管。
整流二极管:1、主要考虑最大整流电流、最大反向工作电流、截止频率及反向恢复时间等参数;2、开关电源整流、脉冲整流用整流二极管,宜选工作频率较高、反向恢复时间较短、或选快恢复二极管;3、低电压、大电流时整流,选肖特基二极管;4、同电流等级优先选择反压最高的型号.如1A以下选用1N4007(M7),3A的选用IN5408。
肖特基二极管:同电流档次的保留反压最高的等级,如:1N5819保留,1N5817禁选,SS14保留,SS12禁选;B340A保留。
稳压二极管:1、稳定电压值应与应用电路的基准电压值相同;2、最大稳定电流高于应用电路的最大负载电流50%左右;3、稳压管在选型时务必注意器件功率的降额处理。
电气元器件的选型口诀

电气元器件的选型口诀电气元器件的选型是电路设计的重要一环,也是电子工程师需要经常面对的问题。
如何选择适合的元器件,能够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还能节省成本,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是一项必备技能。
下面介绍几个电气元器件选型的口诀。
一、了解用途在开始选型前,先了解电路的使用场景和所需功能,包括输入、输出电压、电流、工作温度、噪声等因素,确定需要选型的元器件参数,以便在选择时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比较。
二、比较性价比在选择元器件时,除了具体的性能参数之外,还需要考虑到性价比。
比如,有些品牌的元器件价格很高,但同类性能更便宜的元器件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因此,在选型时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比较,选择成本适宜,性能合适的元器件。
三、全面考虑在选型时需要充分考虑元器件的实际性能和适用范围,尽量避免出现选型偏差或者选型过于保守的情况。
同时,也要考虑到元器件的供货情况,尽量选择有现货供应或者长期稳定购买的元器件。
四、文献查询在选型时可以参考厂家的数据手册和产品规格书,从中选择比较合适的元器件。
此外,也可以在相关网站上查询积累的电子设计案例,了解其他工程师的选型经验,为自己的选型提供参考。
五、实践测试在完成初始设想后,可以进行实际测试和调试。
通过模拟和实际电路的测试和比较,可以评估所选元器件的真实性能以及选型的准确性,及时更正与优化。
总之,电气元器件的选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谨慎和全面考虑。
从多方面综合考虑,确定选型标准和程序,才能选到更适用的元器件。
同时,也要及时关注元器件市场的变化和发展,更新最新的技术和趋势,提高自己的选型能力和水平。
电子元器件的选型与替代原则

电子元器件的选型与替代原则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元器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设计电子设备和电路时,选型与替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元器件的选型与替代原则,并分点列出步骤。
选型原则:1. 功能要求:首先明确电子元器件在设计中的功能需求,包括输入输出特性、工作电压、功率等。
根据具体要求来选择元器件。
2. 规格要求:根据设计的电路实际需求,确定元器件的具体规格,如尺寸、容量、阻值等。
需考虑元器件在整个系统中的匹配问题。
3. 性能指标:根据元器件的性能指标,如精度、稳定性、响应速度等,来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4. 质量和可靠性:考虑元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选择有良好信誉的供应商和品牌,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长期可靠性。
选型步骤:1. 研究需求:仔细研究电子设备或电路的设计需求,包括功能、规格、性能和质量要求。
2. 查阅资料: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市场上可用的元器件品牌、型号和性能参数。
3. 对比分析:根据需求和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元器件。
4. 参考经验:借鉴相关领域的经验,学习其他类似设计中所使用的元器件。
5. 考虑成本:根据预算和成本要求,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元器件。
6. 供应渠道:考虑元器件的供应渠道和供货周期,确保能够按时获得所需元器件。
7. 采购策略:根据选定的元器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确定价格和交货条件。
替代原则:1. 尺寸替代:当原有元器件的尺寸已经停产或无法满足要求时,可以选择具有相同功能但尺寸不同的替代元器件。
2. 参数替代:当原有元器件的参数无法满足需求时,可以选择具有相似功能但参数不同的替代元器件。
需进行电路模拟和性能测试,确保替代品能够正常工作。
3. 品牌替代:当原有元器件的供应商没有货源或无法满足质量要求时,可以选择其他品牌的替代元器件。
需注意品牌的信誉和质量。
4. 功能替代:当原有元器件已停产或无法满足特殊功能要求时,可以选择具有类似功能但不同工作原理的替代元器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器件选型元器件选型最近稍稍有点忙各处跑来跑去考察了一些企业的产品技术情况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是研发人员无一例外的同声谴责采购和工艺部门对元器件控制不严致使电路板入检合格率低、到客户现场后频频出毛病。
并举出了诸多文献实例和专家发言来佐证自己的论断并希望我也能随声附和几句可以借此给相关物料和制造部门施加一点压力但最后我让他们失望了。
我给下的结论无一例外都是怪到了研发的头上。
并送给了研发弟兄们几个总结性观点?在公司里研发队伍已经足够强势不必再由我添加压垮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产品的可靠性水平和研发的强势程度成反比?电路设计错误和器件应用不当占了故障的八成因素。
举几个简单例子一个电解电容紧挨着散热片焊接的与电解电容相关联的那部分电路参数容易漂现象和结果就是机器参数不稳绿色发光二极管的色调不一致外观看起来不美观发光管都有个波长的要求即使都是绿光波长的细微差别也会导致色差而设计文件上并没对发光管的波长做出规定某块电路工作不好发现将PCB板信号线的一个电感换成磁珠就好了于是就改了BOM单电路板上趴着个磁珠大肆生产了。
常规理解看来磁珠似乎和电感的特性是相同的但事实上磁珠表现的是一个随频率变化的电阻特性是消耗性的而电感是储能特性是储存性的削峰填谷。
即使从实际结果来看似乎更换器件后没问题但其实并没有搞通真正的器件机理。
病虽然莫名其妙的好了但病毒的隐患仍在。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
主。
席教导我们做电路要对电路和器件穷根究底。
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比如散热似乎热设计只和机箱内温度有关却忽视了一个致命的问题温度系数即使温度不够高到烫手的地步温度的升高是否会导致温漂温漂后的参数值是否会将器件的特征参数推到电路正常工作的边缘比如降额几乎所有工程师都说我们降额了基本降了50余量是足够的这个问题肯定没有。
那么降额时所有该降额的参数都降到了安全范围吗同一类功能的器件换了不同封装形式或生产工艺的时候一样的降额系数能降出一样的效果来吗在特定位置、特定电路下的器件明确哪个特定参数该降的更大一点吗还有电磁兼容、振动、可维修性、测试等等多方面的问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实际的考察中发现既不知己、也不知彼的设计太多不知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不知彼是不知道设计所面对的对象的诸多参数、条件、工艺、特性而恰恰是由此引出了太多的技术问题。
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中医上要求不了解患者的年、气、虚实就不可以开药下方中医做到了他们不敢他们的错误会导致人命而我们为什么不了解电路和器件的情况下就可以做设计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我们的错误不会死人于是针对这个现象专门开发了《电路可靠性设计与元器件选型》这门培训课程为一线的产品开发工程师、质量工程师、技术管理者、测试工程师等提供针对性的思维方法和具体的知识技巧。
那么这些思维方法和知识和我们的实际工作到底有何关联呢下面听我一一道来。
1、电子可靠性设计原则电子可靠性的设计原则包括RAMS定义与评价指标、电子设备可靠性模型、系统失效率的影响要素、电子产品可靠性指标、工作环境条件的确定、系统设计与微观设计、过程审查与测试、设计规范与技术标准。
有人说了设计原则就是绝对正确的废话谁都会说谁都不会用。
通俗的翻译出来就是设计原则很难和实际设计建立直接的影响和联系。
这一段主要是方法.论关于技术的方法.论钱学森老人的伟大众所周知吧但他的水平和优势是什么电子、机械、软件、测试、管理都不是是系统方法.论和工程计算。
当我们要决策一个电路的器件选型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基本公式直接告诉了我们应该重视哪个指标器件选型和电路设计还是一件难事吗举个例子一个插座电缆上面要通过10A的电流是用2根8A的导线并联分流好呢还是用一根14A的电缆好呢通过可靠性模型可以轻松得到答案。
驱动一个发光管是用三极管好呢还是用运放好呢前段时间去青岛参观了青啤的啤酒博物馆看到了一个世纪前德国的电机和日本的风扇世纪后的今天仍然能正常工作令人艳羡不已。
系统失效率的影响要素可以告诉您这个结果的答案放在今天德国、日本和我们一样也造不出耐一个世纪的电机和风扇。
电子可靠性要想提升应该从哪些具体问题点下手呢这些都是系统方法.论和工程计算可以帮助解决的问题钱老走了他的智慧和思维需要有人继续传承下去我能做的是传播钱老的思想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更广泛的理解和应用。
2、电路可靠性设计规范电路可靠性设计规范包括降额设计降额参数和降额因子、热设计热设计计算、热设计测试、热器件选型、电路安全性设计规范、EMC设计、PCB设计布局布线、接地、阻抗匹配、加工工艺、可用性设计可用性要素、用户操作分析、设计准则、可维修性设计可维修性等级、评估内容、设计方法电路可靠性设计规范的一个核心思想是监控过程而不是监控结果举个最通俗的比方是设计规范是怀孕过程的维护保证优生。
这些都是各前人多年经验的总结按照这些具体的设计方法去做了产品的可靠性隐患就会被排除了。
比如热设计按照热功率密度、热流密度的计算确定下来的散热方法您就不必担心散热不够了按照热阻和结温的计算方法选定了风扇和散热片只要有足够的余量也不必担心自己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了。
PCB的接地这个似乎最简单又最复杂的问题到底有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接地思路让我们只有欢喜不再忧呢答案是有。
可用性好像对我们没太大影响就好像我们去面试一样影响我们面试成败的似乎是学历证书、工作经验等但门牙上的韭菜叶子会不会导致失败按键的色彩、大小、按下去的手感和力度、键的形状、键的布局显示的内容、显示的方法、显示的角度、显示的大小跟门牙的干净程度有何区别对于用户有一个最通俗的说法界面即系统。
用户不晓得那么高深的理论和内部构造内部的东西只要保证好用剩下的就是外观的美妙了。
尤其是新用户外观更是决定购买与否的第一要素。
大学里追女生都是首选好看的吧可维修性可就直接决定了金钱的花费可维修性分三.级现场级、办事处级、总部级不同的级别维修工具的价值、配套工具的多少、维修人员的水平、维修人员的人数、配件的充裕程度都是不一样的试想一下定义为现场级的维修等级却有一个需要3个人才可以搬动下来的盖子维修人员几人一组搭伴出差定义为办事处级却需要配备频谱仪、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等高档仪器才可以维修维修工具的成本将为几何更遑论需要配套的诸多设施如水、电、气、其他设备了。
3、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包括标准符合性测试、边缘极限条件测试、容错性测试、HALT测试、破坏性测试、隐含条件测试、接口条件测试。
和诸多技术人员沟通都想做好可靠性设计但普遍反映两点难题一是缺乏经验二是在家里测不出问题到现场就有问题。
缺乏经验的问题可以通过第二部分的方法解决测试问题的解决就是通过本节了。
测试的核心点是测试用例的设计集中在两部分一部分是尽量去模拟用户现场的最恶劣应用条件一部分是针对可能的失效机理人为增加破坏因素激发出问题找到薄弱点并改进之。
但须注意很多测试是具有一定程度破坏性的需要分析下经历过破坏性测试的机器是绝不能出厂应用的。
4、元器件选型元器件选型包括了选型的基本原则、系列元器件的分类、特性、选型指标、可靠性应用注意事项等包括电容、电阻、二极管三极管、接插件、晶振、电控光学器件光耦、LED、AD/DA及运放、电控机械动作器件、能量转换器件开关电源、电源变换芯片、变压器、数字IC、保护器件保险丝、磁环磁珠、压敏电阻、TVS管、电源模块等。
女孩子流行着一个口号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虽然网上正反双方论战激烈但一个事实谁也不能否认女孩子最后的结局还真就是嫁得好比干得好的比例高的多得多。
干得好是电路设计得好嫁得好是器件选型选得好。
同样是电容钽电解和铝电解的区别、电解和瓷片的区别线绕电阻和膜式电阻的区别数字IC重点关注哪几个指标保护器件的选择指标依据什么谁都知道保镖警卫变质可就惨了。
我们就象厨师我们不管种菜但我们炒出来的菜的味道是要受菜、水、肥、气候等的影响的不然就不会出现茅台镇的茅台、山西的汾酒、梅雨季节的臭豆腐等专属品了。
同理器件的制造工艺和其制造工艺所引出的器件特性都是需要我们了解并在应用中加以规避的。
比如线绕电阻的电感量大、纸介电容的漏电流大、瓷片电容的耐温变率和耐震动的水平低、TVS耐浪涌电流小但反应时间快磁环的效果取决于材料和装配耐振动差等等。
5、元器件失效机理与分析方法元器件失效机理和分析方法包括常见的失效机理、分析方法和工具。
以上内容全都是如何防止电路工作不正常和防止器件坏但智者千虑难免一失一旦坏了千万不要敬而远之而应该如获至宝。
开车的人都知道哪里最能练出驾驶水平高速公路不行只有闹市和不良路况的时候。
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出现问题不可怕但频繁出现同一类问题是非常可怕的。
器件失效的分析是基于一个基本的改进手段基于失效机理的预防措施。
问题发现了把引起问题的要素规避了形成了规范大家以后设计都遵守了问题自然不会再现了。
比如ESD的防护很多公司都在做做的方法包括加湿但加湿可能会带来MSD的问题如果通过I/V曲线测试发现波峰焊载流焊后出现器件某些管脚对VCC、GND开路那就要考虑MSD问题了解决办法就是在焊接前加热几个小时将潮气散发出去。
比如器件烧坏了要检测一下是哪个管脚坏掉了及坏掉的现象是什么通过万用表、I/V曲线图示仪、示波器高级点的外协找X射线透视下判断出失效的机理并顺藤摸瓜找到那块与该管脚关联的电路分析电路和工厂内的工艺过程找到引起该失效机理的点并改进之。
6、电路可靠性设计微观管理方法提升可靠性的微观管理方法很简单包括了三部分软件工具、AAR、checklist。
按道理说技术性内容不应该掺杂管理但事实上管理是可以促进技术的比如公司里有人已经掌握了某个知识点但别人不知道他会管理上的措施可以将他知道的激发出来并指导别人的设计实践这样就相当于用非技术手段解决了技术问题。
这部分的方法主要是针对开展可靠性工作的几个障碍实施的。
障碍一是人容易犯懒自己觉得差不多找到指导性文件资料的代价有点大觉得差不多就自顾自设计去了软件工具的作用是降低技术沟通障碍障碍二是技术水平经验不够那就开展After Action Review行动后反思将每次发生的问题的起因、现象、改进方法等都总结出来并通过软件工具共享之我们一直在努力每天都在提高没经验又何惧成长得快也是解决技术经验的手段障碍三是一个人某一刻能想到的问题是会受限的让一个高手评审某个设计他评审时的状态会让他遗漏内容checklist比较系统既可以用于设计师自查也可以用于评审专家参考避免遗漏既是低水平者很好的学习材料又是高水平者的参考。
以上六个章节的内容都包括在了《电路可靠性设计与元器件选型》的课程中思维方法.论和知识的结合为应用者开启了一道心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何如渔鱼兼授即使因故未能参加者亦可从字里行间发掘点滴方法.论的内容并自悟用于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实践也将产生不俗的功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