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doc
保定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

保定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为加强和完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我校的教学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其制订、修订、执行和调整修改,必须按严格的规范和程序进行。
第三条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各教学单位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在一个培养周期(即一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内,一般不得变更;确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或修改的,要按照严格的程序和要求办理。
第二章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修订第四条 申报新专业前,应制定出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原则上应在人才培养的一个培养周期后,根据需要作一次全面修订;学校也可以根据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提出全面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
第五条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订,应在主管校长领导下,由教务处组织进行,各专业所在系具体负责。
第六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修订,应广泛征询教师和学生意见,充分开展调查研究。
第七条 制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按以下程序进行:(一)教务处提出制订、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以文件形式发至各系;(二)各系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组织本系(教研室)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拟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各系组织专家对本系各专业拟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议、修改,经系办公会议审定后报教务处;(四)教务处组织专家审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系根据专家审议意见修改定稿后报教务处。
(五)教务处汇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报主管校长审阅后提交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通过,并经校长办公会批准后,录入教务管理系统,并印发各系执行。
第八条 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培养目标;(二)培养规格(在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三)培养方式(包括主干课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课外学习与素质拓展等);(四)毕业学分要求;(五)学制与修业年限;(六)授予学位的名称;(七)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学程分配表。
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

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进行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为了进一步规范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管理,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制定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既要符合教学规律,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保持一定的弹性;各专业要根据学校办学目标,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阶段发展目标任务,体现不同专业的培养。
方案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内涵发展与培养并重的原则;牢固树立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和共同提高的原则;注重教学体系建设,整体优化课程的原则。
第二章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第三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根据、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制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和指导意见,经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报校长办公会批准后,由教务处组织二级学院开展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
第四条二级学院依据指导意见,组织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通过广泛调研论证,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向和社会人才需求拟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五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原则上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学期与学制、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主要课程;教学计划表;必要的文字说明等。
第六条教务处组织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初审,并提交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
二级学院根据审议意见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教务处汇总,报主管教学的校领导审核,校长办公会议审定后执行。
第三章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第七条经学校批准同意执行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由教务处和二级学院负责组织执行,并保持相对稳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和拒绝执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任务。
第八条教学任务按学科性质和教学业务范围以课程(含教育教学环节)归口的形式由相关的二级学院和部门承担,由教务处统筹协调,任何单位和教学人员不得单方面强行截留不属于自己的教学任务。
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共3篇)

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共3篇)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现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5]16号)、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苏教高[2015]1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使我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加适应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特提出如下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重点,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
2、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该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与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每个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还应按此精神,将本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表述清楚、准确。
3、人才规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法制观念、法律常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与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各专业还应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及基本技能进一步具体化。
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1、适应地方经济、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广泛开展社会调查,要针对我省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对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人才的要求设置课程及安排教育教学环节,努力使人才培养方案符合地方经济、行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修订管理办法

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制(修)定办法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文件,是实现培养目标和组织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课程标准是学校实施课程教学工作,统一课程教学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
制(修)订科学、合理的专业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是搞好专业建设,加快学校发展的关键。
为了加强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宏观管理,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立德树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定(一)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指导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由教育部或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省教育厅制定和颁发。
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按照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及有关行业和职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制定。
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由以下部分组成:专业名称、入学要求、学习年限、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岗位导向与职业资格、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专业主干课程、指导性教学安排、专业教师任职资格、专业教研室建设建议、实训(实验)装备基本标准、实施建议、学习评价建议、有关教学说明。
(二)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制(修)定原则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注重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特别要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本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2.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文件湘财院院发〔2017〕141号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后简称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集中体现高等学校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
第二条为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我校的教学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培养方案的制定第三条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在校长或主管副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牵头,各学院具体组织实施。
第四条制定培养方案的工作程序:(一)教务处组织制定学校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及具体工作要求,经校长办公会通过,以文件形式下发;(二)各二级学院根据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及要求,组织本单位的专业负责人、专业系(教研室)主任、责任教师到用人单位、实际业务部门等开展广泛调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拟定各专业培养方案;(三)各二级学院组织专家对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审议、论证、修改后,并经各二级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审定后报教务处;(四)教务处组织对各二级学院报送的培养方案开展审核工作,并向各二级学院反馈修改意见,各二级学院按要求修改定稿后报教务处,由教务处报校长或主管副校长批准后颁布执行。
第五条颁布通过后的培养方案由教务处负责汇编成册,教务处、二级学院/部门、系(教研室)各留存一份,并通过网络等手段及时予以公布。
第三章培养方案的内容第六条培养方案包括专业简介、培养目标、培养要求、毕业合格标准及学分要求、学制与学位、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及辅修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
第七条各专业每学期(毕业实习的学期除外)的平均周学时尽量保持平衡,控制在20~26学时左右,不超过30学时。
第八条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必须注明每门课程学时的分布,包括讲授、专题讲座、课程实践等和自主学习学时,以及课程的考核方式。
第九条通识教育必修课必须根据上级部门的各项改革文件精神实时调整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
关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doc

关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附件1《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为深化我院高职教学的改革,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写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2+1”的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广泛进行社会调查和企业调研,了解专业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与各专业指导委员会一起,对行业岗位进行分析、研究以确定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合理性、科学性、实用性。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与校外一体化的培养体系。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兼顾学生就业需求和人生发展需求,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二、基本原则1.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要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注重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特别要关注市场经济和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努力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同时,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与教学工作的关系;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
2.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要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学工作的整体优化,切实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3.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与实施管理办法

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与实施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
为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与执行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体现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各要素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要求,包括专业名称及代码、入学要求、修业年限、职业面向、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进程总体安排、实施保障、毕业要求等内容,并附教学进程安排表等。
第三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执行、调整,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二章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第四条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一)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作为根本指导原则。
(二)遵循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合理地安排课程门数和分配教学时数,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三)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科学地处理好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理论课和实践课、基础课和专业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合适比例。
第五条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程序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
各二级学院根据学校总体部署和进度安排,须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定。
(一)教学科研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报学校专业指导委员审核批准后执行。
(二)各二级学院应由负责人牵头、教研室主任具体负责,指派专业负责人或骨干教师等承担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的统筹、汇总、审核、签字工作,不得将以上职责转移给他人。
(Ξ)教学科研部应充分征求负责人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意见,并在制订和修改中充分考虑、采纳,并组织教研室主任、专业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材料,在有兄弟高校、行业企业参与并充分论证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各类课程安排的初步意见,并对所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复的讨论、修改,在课程体系、课程名称和学时、学分安排上达成共识。
大学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

xxxx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体现学校定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环节,为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管理,维护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和执行的严肃性,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学工作运行的基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其制(修)订、执行和变更必须按照严格的规范和程序进行。
第二章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第三条根据《高等教育法》第三十四条,人才培养方案由院系部自主制订,教务处负责统组织。
第四条制(修)订时间1、各院系部在申报新专业前,应制订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2、学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或学科专业需要,适时提出全面制(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一个人才培养周期(即一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后,可根据需要作一次全面修订。
第五条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工作程序1、教务处提出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及日程安排,经主管校长批准后,下发各院系部。
2、各院系部应根据文件要求,以专业为单位,成立由部门领导、教研室主任和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5-7人组成的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起草、论证、报批等具体工作。
3、教务处负责人才培养方案校级论证审核,组织召开教学委员会。
4、教学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报主管校长签发执行。
第三章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第六条经学校批准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教务处和各院系部组织执行。
第七条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教学任务,任何部门、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不得拒绝和影响其执行。
教学任务按学科专业性质和业务范围由相关院系部归口承担,教务处负责教学任务的划分和协调管理。
第八条每学期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程序如下:1、每学期期末,教务处组织各院系部确认下一学期人才培养方案执行计划。
2、教务处下发教学任务书,各院系部负责教学任务分解、落实承担。
、3、盛务汇完成排课、选课、下发教学聘书等工作,形成课程表。
4、任课教师接到教学聘书后,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填写《XXXX学院教学进度计划表》,经院系部批准提交教务处备案。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管理办法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管理,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修订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顶层设计和实施方案,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与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遵循,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及落实人才培养过程及其他环节的基本依据。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修订、执行和变更是我校重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必须按严格的规范和程序进行。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三条人才培养方案实行校院两级管理。
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负责对人才培养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进行研究与论证,审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务处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直接管理部门,在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具体负责协助和指导学院制订培养方案,验收学院培养方案执行情况,受理学院培养方案变更申请。
第四条学院是人才培养方案管理的主体,在学院领导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实行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负责人负责制。
学院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由专业(系)负责人负责组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论证、执行、评价,并根据实际提出培养方案变更申请。
第三章制订与修订第五条基本原则(一)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坚持标准引领,确保科学规范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三)坚持遵循规律,体现培养特色遵循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处理好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历证书与各类职业培训证书之间的关系,整体设计教学活动。
大学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

XXXX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落实专业定位、专业标准,组织一切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据。
为加强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进一步规范我校教学工作,保障教学有序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修订、执行和调整修改,必须按严格的规范和程序进行。
第三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时代性,各教学单位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一般不得变更;确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或修改的,要按照严格的程序和要求办理。
第二章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修订第四条申请备案或申报新专业前,应制订出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原则上应在人才培养的一个培养周期后,根据需要作一次全面修订。
第五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订,应在主管校长领导下,由教务部组织进行实施。
第六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修订,应广泛征询教师、学生、用人单位、毕业生、行业企业专家等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充分开展调查研究。
第七条制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按以下程序进行;(一)教务部提出制订、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经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发布;(二)各系根据指导性意见的要求,成立专项工作组,组织本系专业教研室骨干教师,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上一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报告和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报告中的修订意见,拟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各系组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校友、学生代表等对本系各专业拟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议、修改,审定后报教务部;(四)教务部组织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系根据审议意见建议修改定稿后报教务部;(五)教务部汇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交校长办公会批准后执行。
(六)教务部组织各系将批准的人才培养方案录入教务系统统一管理。
第八条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基本信息、培养目标与规格、毕业能力要求、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计划等,以每次修订指导意见核定的模板内容为准。
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

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一、引言人才是国家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了培养和管理人才,制定一套科学、全面、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执行与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1.定位明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前应明确目标和定位。
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需求,明确培养哪些类型的人才,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
2.任务分解:根据企业各部门和岗位的需要,将需要培养的人才分解为各个培养目标,并明确目标人才的特征和能力要求,确保方案的针对性和实施性。
3.内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时间、培养方式等要素,全面详尽地规定培养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确保方案的详实性和可操作性。
4.程序规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规范程序,包括方案的制定、修改、审核和授权等流程,明确责任人和流程,确保方案的高效实施。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1.全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应全员参与,将培养任务下放到各个部门和岗位,建立培养团队,确保方案全面落地。
2.重视培训:加强对目标人才的培训,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以及岗位轮岗培训等,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
3.考核激励: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将培养目标纳入绩效考核范畴,鼓励员工参与培训并取得优异成绩,采取激励措施加强培养效果。
4.风险管控:在培养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培养方案中的风险和隐患对培养目标的影响,确保培养的顺利进行。
四、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估1.目标对比:定期对培养目标和实际培养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差距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2.效果测评:对参与培养的员工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评估,以及工作态度和绩效方面的评估,评估结果反映培养效果。
4.经验总结:定期总结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教训,形成培养方案的改进和完善措施,为今后的培养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五、总结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是企业培养人才的重要工具,通过明确目标、完善内容、规范程序,有效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大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检查教学运行情况的基本依据。
为进一步规范及完善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应在分管院长领导下,由教务处组织进行,各专业所在系(部)具体负责。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时间为每年3月至6月,制定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用于指导当年新生在校就读期间的全部教学活动。
(三)申报新专业前,应制定出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原则上应在人才培养的一个培养周期后,根据需要作一次全面修订;学院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适时提出全面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
(四)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以下程序进行:1.教务处提出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2.各系(部)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组织本系(部)专业带头(负责)人、骨干教师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拟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各系(部)组织专家对本系(部)各专业拟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议、修改,经系(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定后报教务处;4.教务处组织专家审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系(部)根据专家审议意见修改定稿后报教务处;5.教务处汇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交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研究通过后,报分管教学院长签署意见后下发并执行。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一)各系(部)必须严格执行学院批准的人才培养方案,任何系(部)、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都不得拒绝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任务,也不得截留不属于自己的教学任务。
教务处负责协调、监督各系(部)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教学任务,按专业和课程类别由相关系(部)归口承担,如遇争议,相关系(部)可在教务处指导下协商解决。
各系(部)负责组织教师制定各门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一切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是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性文件。
为了稳定教学秩序,保证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培养方案的制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四条之规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自主制订,工作程序为:
1. 教务处提出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经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校长办公会议通过后,发各二级学院(部)执行。
2. 各二级学院(部)组织专业教师,根据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拟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 各二级学院(部)组织专业指导委员会或聘请行业专家对各专业拟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议,通过后报教务处。
4. 教务处对各二级学院(部)递交的培养方案组织审核后,提交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进行审议。
各二级学院(部)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定稿后,填写《杭州科技职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批表》,报分管教学校长审批。
经分管教学校长批准后的培养方案,即为学校正式的教学文件。
3.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一般在每年的4月底前完成初稿,6月底前完成终稿。
二、培养方案的实施
1.为了保证培养方案的连续性、稳定性,培养方案经学校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学制,不得随意改动课程设置、课程顺序、学时学分等。
2.培养方案由教务处组织各二级学院(部)执行。
教学任务按课程性质和业务范围由相关的二级学院(部)归口承担,由教务处下达、协调并落实。
各二级学院(部)要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任务组织教学,不得随意变更。
3.新生入学后,各二级学院(部)应及时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给学生,做好培养方案的宣传、解释工作,解答相关问题,同时做好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定位的宣传教育。
三、培养方案的调整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颁发实施后,由于办学形势、政策的变化出现原专业培养方案不适应市场实际时,为保证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总目标,二级学院
(部)应当而且必须可对原专业培养方案作出调整。
2.二级学院(部)对课程开课顺序、学时安排等内容提出微调的,需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经二级学院(部)教学会议研究后,填写《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更表》,报教务处批准后执行。
3.专业培养方案颁发实施后,原则上不进行重大调整,如确有必要调整,二级学院(部)需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经专业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报教务处审查、主管校长批准后执行。
4.二级学院(部)申请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应于每学期第8周前向教务处提出,教务处于2周内予以答复。
5.未经教务处和学校主管领导批准,不得擅自变更培养方案。
违者按教学事故论处。
附件:1.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批表
2.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更表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核表
院(部)专业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