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如何分解分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如何分解分论点
议论文重在说理,道理贵在深刻而广博。但是大多数学生都只满足于树立明确的中心论点,缺乏更深入的思考,甚至形成了观点加论据的简单议论文。语言平淡、苍白,思维缺乏张力,所以说确定论点固然重要,但展开论点更为重要。要将道理分析得深刻而广泛就应该分解中心论点,得出分论点,从而在深度与广度上推进,具体而言有以下分解思路。
一、并列分解
并列分解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横向展开来分解中心论点。我们通常会将议论文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但是我们不一定要将这三个问题都阐释清楚,可以择取其中之一,从不同侧面来展开。
1.并列分解“是什么”
“是什么”有两个方面,一是就其内涵而言,一是就其外延而述。所以分解“是什么”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1)内涵角度
如“意气”,有考生这样分解:①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屈的;②充满意气的人是勇敢不惧的;③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
虽然是以“充满意气的人”为题来展开,其实质仍然是“意气”的内涵三个方面,即坚韧不屈,勇敢不惧,自信乐观。
话题“自嘲”也可以按内涵的不同方面来展开:自嘲,是机敏的退让;机敏是面对缺点的勇敢;自嘲是生存的智慧。
(2)外延角度
如2006年高考辽宁话题“肩膀”,就可以从外延展开,“肩膀”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的肩膀,以此扩展为三个分论点: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②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的寄托;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2.并列分解“为什么”
这是因果关系的分解,在提出中心论点后,从不同的侧面来阐释中心论点之所以成立的原因,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作文,题目已经表明了中心论点,那么分论点可以这样设计: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3.并列分解“怎么样”
这是从解决问题的途径来进行分解,如话题“人生的加减法”可以提出:①面对人生的加减,要携一颗淡然之心;②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③面对人生的加减,贵在坚持自我。
话题“生有所息”可以分解为:①生有所息,放下手中的工作;②生有所息,抛开无尽的忧愁;③生有所息,给自己寻一处娴静之地;④生有所息,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理由。
二、递进分解
1.按议论步骤递进
议论文一般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步骤来写作,其实这就是一种递进关系,环环相扣,逐步解决议论文的三个问题。虽然可以集中笔力写清楚任一方面,但也可以三个方面都作全面详细的写作。如话题“人生的加减法”可以这样分解:
①是什么:“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野气,减一点人工合成的矫揉造作。”②为什么:因为物欲横流,社会需要抵制诱惑,坚守真实的自我,拒绝庸俗,追慕崇高。③怎么样:既要有出世的隐逸,又要有入世的积极。
2.按论点内涵递进
这是就论点的内涵方面而言,论点内涵本身呈递进关系,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从
表面进而认识到事物的本质,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最后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如:话题“问”,一位考生以“问——打开真理之门”为论点,然后分解为三个分论点:
①好问,就是对一切的未知、一切的疑惑都有一种好奇心与探究欲,是问的基础;
②敢问,就是敢于向权威、规则挑战,以求真知,是问的发展;
③会问,才能真正发现真理,是问的目的。
文章从“问”的三个方面“好问、敢问、会问”层层递进展开,由基础到发展到目的逐层深入的解开“问”的道理,论证严谨有力。
三、辩证分解
辩证分解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事物,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透过事物的本质看到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缺点,即事物的反面,防止“一叶障目”或“过犹不及”,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方能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辩证分解可以是分论点的对比展开。如2005年北京作文《说“安”》可以分解为:①我们喜欢安,渴望安;②我们又要提防安,不要以一晌贪安而蒙蔽了双眼;③人生、国家定要将“安”字慎选。
辩证分解也可以是分论点内部辩证分析。一篇《忘记什么,铭记什么》是这样分解的:①忘记等待时的付出,铭记了过程的快乐;②忘记工作的卑微,铭记奉献的伟大;③忘记荣华富贵,铭记那份职责;④忘记了寒冷与黑暗,铭记了那份温暖。
四、比喻分解
这是种化抽象为形象的分解方式,论点不直接表明,而是用喻体表明观点,使文章显得含蓄又有底蕴。当然这不是论点分解的主要形式,但别有一番情趣,可以增加作文的形象性。
如话题“读”,有考生将中心论点定为:读,一把钥匙。然后分解为:①读,一把钥匙,一把可以打开心灵的钥匙;②读,一把钥匙,一把可以理解别人的钥匙;③读,一把钥匙,一把能打开心灵黑暗世界的神奇的钥匙;④读,一把钥匙,一把探知未知世界的钥匙。
掌握了以上分解方式,应该来说,写作既能集中阐述中心论点,彻底防止了跑题现象,又能充分地调动思维,向深度与广度推进,使文章摇曳多姿,但是很多考生还是反映思维难以发散,内容仍然干瘪。其实议论文写作是抽象和具体的相互转化过程,既然可以由论点出发寻找相对应的论据进行有力地论证,也可以从与中心论点相关的论据中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从而达到分解中心论点的目的,即构成“中心论点——具体事例——分论点”的思维模式。甚至中心论点的提出也可以由具体事例归纳出来,构成“话题——具体事例——中心论点——分论点”的思维模式。
试以2006年湖南高考作文“谈意气”为例来谈谈这种思维模式。
首先选定“意气”三个义项中的一项,如意志与气概,可以定下基本的论点:我们生活需要意气。然后围绕“意志与气概”搜索相关的事例:屈原、司马迁、陶渊明、苏轼、邰丽华、洪战辉……再由具体事例提炼为各分论点:
屈原——意气是对信念的坚守
司马迁——意气是面对逆境的坚忍不拔的精神
陶渊明——意气是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洁精神
苏轼——意气是面对坎坷的豁达情怀
邰丽华——意气是摧不垮,压不倒的追求不泯的精神
洪战辉——意气是始终不渝的对责任的承担
……
每个事例都可以提炼出一个分论点,也可以将几个事例整合出一个分论点,如司马迁、苏轼都可以提炼为“意气是面对逆境的坚忍不拔的精神”,总之视具体情况而定,选取最适合自己写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