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路定时器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多功能定时器课程设计

多功能定时器课程设计

摘要在日常生活照,555定时器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常常用到定时控制。

在早期运用的是模拟电路设计的,它的准确性和精度都不是很理想。

然而现在基本上都是运用数字技术。

定时器可以控制一些常用电器,也可以构成复杂的工业过程控制系统。

它的功能强大,体积小且灵活,配以适当的芯片可以实现许多功能。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家用电器逐渐增多,不同的设备需要实现不同的功能,需要自己的控制器,设计十分不便。

根据这种情况,本设计设计了一个多功能定时器,可以对许多电器进行定时。

这种具有智能化的产品有效的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带人们走进智能化的时代,为家庭数字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555定时器;多功能;电器目录1方案论证 (1)1.1方案的比较环节 (1)1.2实验方案 (1)2原理及技术指标 (2)2.1实验原理 (2)2.2实验技术指标 (2)3单元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 (3)3.1单元电路设计 (3)3.1.1控制电路 (3)3.1.2可控脉冲发生电路 (3)3.1.3延时控制电路 (5)3.1.4电源电路 (6)3.2实验的连接与处理 (7)3.2.1各部件实现功能 (7)3.2.2实验处理 (8)4电路图 (9)4.1电路图 (9)5设计小结 (10)5.1个人感悟 (10)5.2遇到问题及解决途径 (10)参考文献 (11)附录 (12)1方案论证1.1 方案的比较环节方案一:通过51单片机进行编程设计一个电路系统方案二:采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时钟脉冲。

方案三:采用晶振产生时钟脉冲。

晶振用一种能把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晶体在共振的状态下工作,以提供稳定、精确的单频振荡。

比较分析:三种方案相比较,方案一需要进行编程,而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编写好完整的程序,可实现性不强。

方案二:555定时器芯片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中规模集成电路,只要外围配以几个适当的阻容元件,就可以构成无稳态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以及双稳态触发器等应用电路,以此为基础可设计各种实用的电路形式。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多通道秒表定时器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多通道秒表定时器

X X 大学《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名称多通道秒表定时计数器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时间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的目的 (3)2、设计的要求 (3)(1)总体要求 (3)(2)具体要求 (3)二、设计的步骤和思路 (5)1、设计的步骤 (5)2、设计的思路 (5)三、硬件的设计 (6)1、信号输入电路 (6)2、数码管的驱动模块的电路 (6)3、LED灯的驱动模块电路 (7)四、软件设计 (8)1、单片机选择 (8)2、系统软件设计分析 (8)3、主要功能实现的程序 (9)(1)通道号的设置 (9)(2)定时值的设置 (9)五、调试说明 (11)六、心得体会 (14)七、致谢 (15)八、参考文献 (16)九、附录 (17)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的目的单片机课程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是自动化及相关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系列之一,是学习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后,并在进行相关课程设计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综合联系。

单片机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查阅资料,接口设计、程序设计、安装调试等环节,完成一个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涉及多种资源应用,并具有综合应用功能的小应用课程设计,不但使我们能熟练掌握课堂上所学知识,而且还能使我们在设备和软件方面得到较全面的提高和锻炼,也提高了我们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的能力。

课程设计以学生认知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根据具体课题安排时间确定课题的设计、编程和调试内容,分团队开展课程设计活动,按时完成每部分工作。

坚持独立完成,实现课题规定的各项指标,并写出设计报告。

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和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根据所要设计系统所要达到的功能,划分软硬件功能、选择器件、编写相关程序,用Proteus 在计算机上绘图并用Keil进行程序边编写进行防真,再对整个系统做调试运行,培养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进行独立、系统、认真的思考,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合作精神,不断调试修改,直至达到设计的要求和取得满意的效果,最后编写系统说明书,其内容包括系统的功能介绍,使用范围,主要性能指标,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PJ205C双路可编程定时IC说明书

PJ205C双路可编程定时IC说明书

PJ205C双路可编程定时IC说明书(下载说明书)PJ205C微电脑双路可编程定时IC, 驱动LCD,程序优化稳定,具备超强的抗干扰能力,具备以下功能:一、双路定时编程:每路均可实现5开5关的时间设定,且为各自独立的输出控制;手动键盘锁:在时钟界面下,长按“取消/恢复”键3秒钟以上,会解除或启动键盘锁;上锁后LCD屏内会有“”符号显示,解锁后“”符号消失。

用户可以自行选择上锁与否。

1、在定时开启有输出状态时,LCD屏内有“”符号显示,是输出指示标志;当定时关闭后,“”符号消失。

2、LCD液晶显示屏显示界面稳定,无任何闪烁、抖动现象;3、模块输出端口与外围pcb板有两种连接方式选择:焊盘式连接方式或SIP标准排线连接方式4、我司有中、英文2种模块供客户选择使用。

一、主要技术指标1、工作电压:1.5V2、静态耗电流:小于或等于4uA3、晶振频率:32768Hz4、工作温度:-10度~ +60度(宽温型为:-40度~ +85度)5、存储温度:-20度~+70度6、计时误差:< +-0.5秒/天7、输出口驱动电流:100uA二、LCD外观图(英文LCD显示示意图)三、操作方式§时钟状态设定/调整在键盘锁解除后,按住[时钟]键不放,同时按[小时]或[分钟]或[星期]键时可调整时钟或星期;按[自动/手动]键,可进行[开/自动/关]状态转换(当按至“开”状态时:系统一直有输出;当按至“关”状态时:系统关闭输出;当按至“自动”状态时:系统则执行已设定的时间开关程序,正常工作时应放在“自动”位置)。

§双路定时功能设定/调整1.上电后系统即进入双路定时工作模式(每路5开5关独立输出控制)。

按“定时”键,可进入第一路各组设定界面:“1开00:00 C1”→“1关00:00 C1”……可以至“5关00:00 C1”;继续按“定时”键则进入第二路设定界面:“1开00:00 C2”→……“5关00:00 C2 ”。

定时器设计数电课程设计

定时器设计数电课程设计

定时器设计数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特别是触发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2. 学会定时器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能运用相关电路进行定时器的设计;3. 掌握数字电路的测试方法,能够对设计的定时器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定时器电路搭建;2.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字电路元件并进行组合设计;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小组内协同完成复杂的定时器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学生在设计和实验过程中注意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数字电路设计与实践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年级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字电路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回顾:触发器、计数器原理及其应用;2. 定时器设计原理:介绍定时器的功能、分类及设计方法;3. 电路设计与仿真:运用Multisim等软件进行定时器电路设计及仿真;4. 定时器电路搭建与测试:使用面包板、集成电路等搭建实际定时器电路,并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分析;5. 教学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定时器设计案例,总结设计技巧及注意事项;6. 课程实践:分组进行定时器设计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7.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表达和评价能力。

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课程设计定时器

课程设计定时器

课程设计定时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定时器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功能。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定时器电路。

3. 学生了解定时器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掌握定时器电路的搭建方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分析并解决定时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和处理与定时器相关的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学会与他人分享知识和经验。

2. 学生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学生认识到定时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节能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科学课,以实验和实践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对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知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其全面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定时器的基本概念:介绍定时器的定义、分类及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时间控制电路》2. 定时器电路的设计与搭建:讲解定时器电路的设计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定时器电路的设计与应用》3. 定时器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分析定时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了解其在科技领域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定时器应用案例分析》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定时器电路的搭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材章节:第二章实践活动《定时器电路设计与制作》5. 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分析并解决定时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材章节:第二章科学探究《定时器电路故障分析与排除》6. 信息技术应用: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和处理与定时器相关的资料。

定时器课程设计报告

定时器课程设计报告

皖西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系别:机电学院专业:电气学生姓名:凌刚学号:2011011047 课程设计题目:基于STC89C51的定时器设计起迄日期: 12月 16日~ 12月 28日课程设计地点:教学实验楼B502楼指导教师:张磊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3年12月16日基于STC89C51的定时器设计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 (2)2.课程设计目的描述要求 (2)2.1. 设计描述 (3)2.2. 设计要求 (3)3.课程设计硬件电路的设计 (3)3.1设计项目简介 (3)3.2 设计方案的确定与说明 (3)3.3 设计方案的详细硬件设计 (3)3.4 硬件电路图的绘制 (5)4.keil编译与proteus仿真 (8)4.1. keil编译 (8)4.2. proteus的仿真 (9)5.程序设计思路和程序框图 (10)5.1 程序设计思路 (10)5.2 定时器工作方式设置 (11)5.3 特殊功能寄存器TCON的设置 (11)5.4 中断标号的查询 (11)5.5 定时器程序详细程序框图 (12)6.相关的计算 (13)7.总结 (13)8. 定时器程序清单 (14)9.参考文献 (21)10. 附录 (21)1 课程设计目的:基于STC89C51的定时器设计2 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2.1 设计描述:利用STC89C51等接口芯片设计定时器,要求通过键盘输入计时时间,按开始键开始计时,采用两位数码管显示计时时间,计时结束提供一种以上的报警方式。

2.2 设计要求:1. 选用STC89C51和相关接口芯片完成相应的功能2.画出详细的硬件连接图3.给出程序设计思路,画出软件流程图4.给出所有程序清单并加上必要注释5.完成proteus仿真6.撰写设计报告,调试报告及设计心得3.课程设计硬件电路设计:3.1设计项目简介:定时器设计,此定时器是一款基于单片机STC89C51的计时工具,手动利用时间加减按键设定定时时间,当检测到开始计时按键按下后,定时器开始倒数计时,当计时结束的时候打开蜂鸣器和报警小灯,再检测到暂停按键按下的时候,关闭蜂鸣器和报警小灯。

两位数定时器实训报告

两位数定时器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两位数定时器的原理、电路组成和调试方法,提高学生对电子技术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训内容1. 定时器原理及电路分析定时器是一种能够实现时间控制的电子元件,根据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

本次实训主要研究电子式定时器。

电子式定时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定时元件:如电阻、电容等,用于产生时间延迟。

(2)比较器:将定时元件的输出信号与设定的时间进行比较,当达到设定时间时,输出控制信号。

(3)触发电路:根据比较器的输出信号,产生相应的触发信号,控制后续电路的动作。

(4)执行电路:根据触发电路的输出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如控制继电器、开关等。

2. 定时器电路设计本次实训要求设计一个能够实现1-99秒定时功能的两位数定时器电路。

电路设计如下:(1)定时元件:选用电阻和电容串联电路,通过改变电阻和电容的值,实现不同时间的延迟。

(2)比较器:选用LM393比较器,将定时元件的输出信号与设定的时间进行比较。

(3)触发电路:当比较器输出高电平时,触发电路输出高电平,控制后续电路的动作。

(4)执行电路:选用继电器,当触发电路输出高电平时,继电器吸合,实现控制功能。

3. 定时器电路调试(1)搭建电路:按照电路设计,连接电阻、电容、比较器、触发电路和执行电路。

(2)调试电路:通过调整电阻和电容的值,实现1-99秒的定时功能。

(3)测试电路:使用秒表测量定时器电路的定时时间,确保其符合要求。

三、实训过程1. 查阅资料:了解定时器的原理、电路组成和调试方法。

2. 设计电路:根据实训要求,设计一个能够实现1-99秒定时功能的两位数定时器电路。

3. 搭建电路:按照电路设计,连接电阻、电容、比较器、触发电路和执行电路。

4. 调试电路:通过调整电阻和电容的值,实现1-99秒的定时功能。

5. 测试电路:使用秒表测量定时器电路的定时时间,确保其符合要求。

多路定时器的电路设计与制作

多路定时器的电路设计与制作

多路定时器的电路设计与制作摘要多路定时器的电路简单,实现容易,操作方便,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单片机AT89S51为核心的多路定时控制器,可以对多路家用电器进行定时开关控制,实现一个控制器可以控制多路用电设备,同时还具有时钟校准、时间显示、报警等功能,为以后实现网络控制的数字家庭提供一些基础。

在本文中,着重介绍了多路定时器的实现方法,元器件的选择。

首先,本文介绍了多路定时控制器的背景及其设计思路。

其次,本文着重介绍了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元器件的选择,以及他们的工作原理。

最后,实物的制作,介绍了电路板的焊接以及焊接时的注意事项。

在附录中,本文给出了定时控制器的设计程序。

关键词:单片机,定时器,元器件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multiple timer circuitAuthor: Jiang shuangshuang Tutor: Tang hailingAbstractSummary multiple timer circuit is simple, achieving easy, easy to operate and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everyday life. With the core of single-chip AT89S51 multiplex time controller, time switch controls over multiple appliances, implements a controller can control multiple devices, and also has a time clock calibration, display, alarm function, implemented for the future digital home provides some basis for network control. I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method of multiplexing timer and The choice of components.First of all,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n overview of multiplex time controller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inevitability and design ideas.Second,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 system design and component selection, and how they work.Finally, the article was using universal plate made in kind, introduced the Board's considerations for welding and soldering.In the Appendix, the time controller design procedures are given in this article.Keywords: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Timer,Components目录1 绪论 (1)1.1 设计背景 (1)1.2 设计内容 (1)2 整体设计方案 (1)2.1 设计思路…….................................................................................................2.2 硬件电路设计框图 (2)3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 (3)3.1 单片机的选择 (3)3.2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 (3)3.2.1时钟电路的设计 (5)3.2.2复位电路的设计 (6)3.3蜂鸣器电路的设计 (7)3.4 按键电路设计与器件选择..........................................................................................83.5 LED显示器电路设计与元器件的选择 (9)3.5.1 LED显示器的选择 (9)3.5.2 LED段驱动芯片的选择 (10)3.5.3 LED位驱动芯片的选择 (11)3.5.4 LED显示器接口电路 (12)3.6 继电器电路的设计.................................................... .. (13)3.7串行接口RTC芯片DS1307的介绍 (13)3.7.1 DS1307时钟芯片的引脚功能 (13)3.7.2 DS1307时钟格式和地址分配 (15)3.7.2.1 DS1307的内部寄存器与RAM地址分配 (15)3.7.2.2时钟和日历格式 (15)3.7.2.3 DS1307操作时序 (16)3.8 定时控制器的硬件电路原理图 (18)4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件设计 (19)5 实物的制作及调试 (20)5.1 实物的制作流程 (20)5.2 实物的调试….....................................................................................................5.3元件焊接的相关知识 (20)结论 (23)致谢 (24)参考文献 (25)附录A (26)附录B (34)1 绪论1.1设计背景人类最早使用的定时工具是沙漏或水漏,但在钟表诞生发展成熟之后,人们开始尝试使用这种全新的计时工具来改进定时器,达到准确控制时间的目的。

简易定时器数字课程设计

简易定时器数字课程设计

简易定时器数字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简易定时器的原理和功能,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

2. 使学生掌握定时器电路的设计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搭建简单的定时器电路。

3. 帮助学生了解定时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拓宽知识视野。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正确使用数字电路实验器材。

2.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定时器电路故障。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初中学段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核心。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 介绍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逻辑门电路及其功能。

- 讲解定时器电路的原理,以课本相关章节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 定时器电路设计:- 引导学生了解定时器的种类和功能,掌握典型定时器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 依据教材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逐步讲解定时器电路的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回顾与拓展- 第二课时:定时器电路原理及其应用- 第三课时:定时器电路设计方法与实验操作3.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安排学生进行数字电路实验,搭建简单的定时器电路,巩固所学知识。

-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定时器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提高定时器电路设计和分析能力。

定时器设计的课程设计

定时器设计的课程设计

定时器设计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定时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其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定时器的种类、功能及参数,并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定时器。

3. 学生了解定时器编程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编写简单的定时程序。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定时器电路,并进行调试与优化。

2. 学生能够运用编程软件编写定时程序,实现特定功能。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与协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3. 学生通过学习定时器设计,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本课程针对初高中电子技术课程,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和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取以下教学内容:1. 定时器基本概念:介绍定时器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其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2. 定时器工作原理:讲解定时器的内部结构、工作方式,重点掌握计数器、定时器的原理。

3. 定时器电路设计:学习定时器电路的组成、设计方法,分析常见定时器电路图。

4. 定时器编程:学习定时器编程的基本方法,掌握定时器的初始化、计数和控制。

5. 定时器应用实例:分析实际应用案例,了解定时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定时器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

第二课时:定时器工作原理,重点讲解计数器、定时器原理。

第三课时:定时器电路设计,分析电路图,进行电路搭建。

第四课时:定时器编程,学习编程方法,编写简单定时程序。

第五课时:定时器应用实例,分析实际应用,进行课堂讨论。

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关联紧密,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多时间定时器课程设计

多时间定时器课程设计

多时间定时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多时间定时器的概念,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2. 学生能够描述多时间定时器的组成部分,包括时钟、计数器、触发器等。

3. 学生能够解释多时间定时器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作用和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多时间定时器电路,并进行调试与优化。

2. 学生能够运用多时间定时器实现特定的定时任务,如定时开关、倒计时等。

3. 学生能够运用多时间定时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子技术产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

3. 学生能够关注多时间定时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和利用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多时间定时器的原理和应用。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动手能力强。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取以下教学内容:1. 多时间定时器原理:介绍多时间定时器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涉及课本第3章“时序电路”相关内容。

2. 多时间定时器设计:讲解多时间定时器的设计方法,包括时钟、计数器、触发器等部分的设计,参照课本第4章“数字电路设计”相关内容。

3. 多时间定时器应用:分析多时间定时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定时开关、倒计时等,结合课本第5章“数字电路应用”相关内容。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多时间定时器原理1. 了解多时间定时器的概念2. 学习多时间定时器的组成部分3. 掌握多时间定时器的工作原理第二课时:多时间定时器设计1. 学习设计多时间定时器电路的方法2. 掌握时钟、计数器、触发器等部分的设计要点3. 分析并优化多时间定时器电路第三课时:多时间定时器应用1. 分析多时间定时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2. 学生动手实践,设计并实现特定定时任务3. 交流与分享,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本章节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掌握多时间定时器的相关知识。

定时器设计课程设计

定时器设计课程设计

定时器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定时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分类;2. 使学生了解定时器在日常生活和工程中的应用;3. 引导学生掌握定时器设计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定时器电路设计和分析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定时器电路的搭建;3. 培养学生运用技术资料、工具书和网络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认识到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年级学生,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定时器设计原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定时器基础知识:定时器的定义、分类及工作原理,重点介绍机械式定时器和电子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定时器与计数器》2. 定时器电路设计:介绍定时器电路的设计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包括电路图绘制、元器件选型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数字电路设计基础》3. 定时器应用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定时器应用实例,如家电定时开关、工业生产自动控制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数字电路应用实例》4. 动手实践: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定时器电路的搭建和调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数字电路实验》5. 教学进度安排:共4课时,第一课时介绍定时器基础知识,第二课时讲解定时器电路设计,第三课时分析定时器应用案例,第四课时进行动手实践。

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以教材为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定时器设计的相关知识。

定时器设计数电课程设计

定时器设计数电课程设计

定时器设计数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数字电路中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2. 学习并运用数字电路相关知识,如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进行定时器的设计;3. 掌握定时器设计中的参数计算和电路优化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简单定时器的电路设计和搭建;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操作,熟练使用数字电路实验仪器和设备;3. 学会分析定时器电路故障,具备一定的故障排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设计和制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数字电路定时器的设计方法。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但个别学生对电路设计和实践操作可能存在恐惧心理。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定时器基本原理-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如逻辑门、触发器等;- 介绍定时器的工作原理,重点讲解555定时器芯片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结合教材相关章节,阐述定时器在数字电路中的应用。

2. 定时器设计方法- 讲解定时器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参数计算、电路设计、电路搭建等;- 引导学生掌握电路优化方法,提高定时器的稳定性和精度;- 分析教材中关于定时器设计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场景下的设计方法。

3. 实践操作与故障排查- 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操作的教学安排和进度;- 结合教材实验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定时器电路的设计、搭建和调试;- 培养学生分析故障原因,学会使用测试仪器和设备进行故障排查。

定时器的课程设计

定时器的课程设计

定时器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定时器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2. 学会使用定时器进行计时,并能结合实际情境设计简单的定时程序;3. 了解定时器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连接定时器电路,进行基本操作;2. 掌握编程思维,利用定时器编写简单的程序;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2.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的融合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教材,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定时器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定时器的定义与分类;- 定时器的工作原理;- 定时器的应用场景。

2. 定时器电路的搭建与操作:- 介绍定时器电路的组成部分;- 指导学生动手搭建简单的定时器电路;- 操作演示,讲解注意事项。

3. 定时器编程:- 结合教材,介绍定时器编程的基本方法;- 编写简单的定时程序,实现计时功能;- 分析程序结构,讲解编程逻辑。

4. 定时器的实际应用:- 举例说明定时器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定时器的创新应用;- 组织展示活动,分享学习成果。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定时器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课时:定时器电路的搭建与操作;第三课时:定时器编程;第四课时:定时器的实际应用与展示。

本教学内容参照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多功能定时器课程设计

多功能定时器课程设计

多功能定时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多功能定时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多功能定时器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 学生能够了解多功能定时器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组装和操作多功能定时器;2. 学生能够通过编程,实现多功能定时器的定时、延时等功能;3. 学生能够运用多功能定时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多功能定时器及相关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能够认识到多功能定时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科技改变生活的意识;3. 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技术课程,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内容和五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围绕多功能定时器的原理、组装、编程和应用展开,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 多功能定时器原理:- 介绍定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讲解时钟电路、计数器、触发器等核心部件的作用;- 分析定时器精度、稳定性等性能指标。

2. 多功能定时器组装:- 选用合适的集成芯片和元器件;- 指导学生进行电路搭建和调试;- 讲解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确保安全可靠。

3. 多功能定时器编程:- 介绍编程软件和编程语言;- 指导学生编写简单的定时、延时程序;- 分析编程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4. 多功能定时器应用:- 展示定时器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科技领域等方面的应用案例;- 引导学生思考定时器的创新应用;-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定时器课程设计调试

定时器课程设计调试

定时器课程设计调试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定时器课程设计调试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目标:1.理解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功能;2.熟悉定时器的各种接口和编程方法;3.掌握定时器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使用技巧。

4.能够独立进行定时器的程序设计;5.能够对已有的定时器程序进行调试和优化;6.能够运用定时器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技术的热爱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的精神;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定时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2.定时器的各种接口和编程方法;3.定时器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使用案例;4.定时器程序的调试和优化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包括:1.讲授法:讲解定时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2.案例分析法:分析定时器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使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定时器的程序设计和调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3.多媒体资料: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3.考试:进行定期的考试,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我们将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双路定时器课程设计

双路定时器课程设计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B课程设计双路定时器设计所在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名称:通信工程09-2学生姓名:任庆芳王媛媛梁芳孙泉指导教师:葛振2012 年 6 月目录一题目 (1)二设计任务 (1)三设计思路 (1)基本设计思路 (1)(一)硬件电路设计 (1)1.单片机的选择 (1)2..LED显示电路 (2)LED数码显示器简介 (2)LED数码显示器的结构与原理 (2)LED数码显示器显示方式 (2)(二).软件设计 (4)(三).程序设计 (5)四实验源程序 (6)五设计体会 (14)六参考文献 (15)三、题目:双路定时器设计四、设计任务1、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器件,组成一个双路定时器系统2、显示器由6位LED数码管组成,分别显示时、分、秒3、用于棋类比赛,对两选手的思考时间分别计时4、将一开关与P3.3相连,当开关置低电平时,为甲选手思考时间,当开关置高电平时,为乙选手思考时间,两个时间各自累加五、设计思路(一)、基本设计思路(1)本课题设计关键是必须统计好二个时间,第一个是甲选手思考时间,第二个是,乙选手思考时间(2)计时单元由单片机内部的定时/计数器0来实现(3)时间显示由6段LED数码管,动态扫描方式(4)LED数码管的段码输入,由并行端口P1低四位产生(5)LED数码管的位码输入,由并行端口P1高四位产生(6)通过一个开关来控制双方计时的转换(7)时间调整通过接入按键电路来实现(二)、硬件电路设计1、单片机选择根据初步设计方案的分析,设计这样一个应用系统,可选择带有EPROM的单片机,应用程序直接存储在片内,不用外部扩展程序存储器,电路可简化,可选用INTEL公司的8051芯片.⒈电源:⑴ VCC - 芯片电源,接+5V;⑵ VSS - 接地端;⒉时钟:XTAL1、XTAL2 - 晶体振荡电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

⒊控制线:控制线共有4根,⑴ALE/PROG:地址锁存允许/片内EPROM编程脉冲① ALE功能:用来锁存P0口送出的低8位地址② PROG功能:片内有EPROM的芯片,在EPROM编程期间,此引脚输入编程脉冲。

MCS51两路定时器的设置

MCS51两路定时器的设置

MCS-51定时器MCS-51内部有两个可编程的16位定时器T0和T1。

通过编程,可以设定为定时器和外部计数方式。

T1还可以作MCS-51串行口的波特率发生器。

定时器T0由特殊功能寄存器TL0和TH0构成,定时器T1由特殊功能寄存器TL1和TH1构成。

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控制定时器的工作方式,TCON控制其运行,TCON还包含了定时器T0和T1的溢出标志。

定时器的中断由中断允许寄存器IE、中断优先级寄存器IP中的相应位进行控制。

定时器T0的中断入口地址为000BH,T1的中断入口地址为001BH。

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为定时器的方式控制寄存器,其格式如下:D7D0其中高4位用来对T1进行编程,低4位用来对T0进行编程。

M1、M0用来选择工作方式。

其含义如表6-5所示。

表6-5 工作方式选择C/-T用来选择定时器和外部计数方式。

当C/-T=0时为定时器方式,它以时钟信号的12分频为计数器的计数信号。

当C/-T=1时为外部计数方式,以外部引线(T0为P3.4,T1为P3.5)的输入脉冲作为计数信号。

当输入信号由高到低变化时,计数器加1。

最高输入信号为时钟信号的24分频。

GATE为门控位。

当GATE=0时,计数不受外部影响。

当GATE=1时,计数受外部引线输入电平的控制(-INT0控制T0运行,-INT1控制T1运行)。

特殊功能寄存器TCON为定时器控制寄存器,其格式如下:D7D0此控制寄存器中仅高4位与定时器有关。

TR0、TR1为定时器T0、T1的运行控制位。

当GATE(TMOD.3)为0时,由TR0控制T0的允许计数与否,当TR0为1时允许T0计数,TR0为0时禁止T0计数。

当GATE(TMOD.3)为1时,TR0为1,INT0为1允许计数,其中任一个为0禁止计数。

TR1用来控制T1,与TR0相似。

TR0、TR1的0或1在编程时设置。

TF0、TF1为T0与T1的溢出标志位。

当T0允许计数后,T0从初值开始加1,最高位溢出时将TF0置"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B课程设计双路定时器设计所在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名称: 通信工程09-2学生姓名:任庆芳王媛媛梁芳孙泉指导教师:葛振2012 年6月目录一题目 (1)二设计任务 (1)三设计思路ﻩ1基本设计思路ﻩ1(一)硬件电路设计ﻩ11.单片机的选择 (1)2..LED显示电路 (2)LED数码显示器简介ﻩ2LED数码显示器的结构与原理ﻩ2LED数码显示器显示方式 (2)(二).软件设计ﻩ4(三).程序设计 (5)四实验源程序 (6)五设计体会 (14)六参考文献ﻩ15三、题目:双路定时器设计四、设计任务1、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器件,组成一个双路定时器系统2、显示器由6位LED数码管组成,分别显示时、分、秒3、用于棋类比赛,对两选手的思考时间分别计时4、将一开关与P3.3相连,当开关置低电平时,为甲选手思考时间,当开关置高电平时,为乙选手思考时间,两个时间各自累加五、设计思路(一)、基本设计思路(1)本课题设计关键是必须统计好二个时间,第一个是甲选手思考时间,第二个是,乙选手思考时间(2)计时单元由单片机内部的定时/计数器0来实现(3)时间显示由6段LED数码管,动态扫描方式(4)LED数码管的段码输入,由并行端口P1低四位产生(5)LED数码管的位码输入,由并行端口P1高四位产生(6)通过一个开关来控制双方计时的转换(7)时间调整通过接入按键电路来实现(二)、硬件电路设计1、单片机选择根据初步设计方案的分析,设计这样一个应用系统,可选择带有EPROM的单片机,应用程序直接存储在片内,不用外部扩展程序存储器,电路可简化,可选用INTEL公司的8051芯片.⒈电源:⑴ VCC - 芯片电源,接+5V;⑵ VSS - 接地端;⒉时钟:XTAL1、XTAL2 - 晶体振荡电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

⒊控制线:控制线共有4根,⑴ALE/PROG:地址锁存允许/片内EPROM编程脉冲①ALE功能:用来锁存P0口送出的低8位地址②PROG功能:片内有EPROM的芯片,在EPROM编程期间,此引脚输入编程脉冲。

⑵ PSEN:外ROM读选通信号。

⑶RST/VPD:复位/备用电源。

① RST(Reset)功能:复位信号输入端。

② VPD功能:在Vcc掉电情况下,接备用电源。

⑷ EA/Vpp:内外ROM选择/片内EPROM编程电源。

①EA功能:内外ROM选择端。

②Vpp功能:片内有EPROM的芯片,在EPROM编程期间,施加编程电源Vpp。

⒋I/O线:80C51共有4个8位并行I/O端口:P0、P1、P2、P3口,共32个引脚。

P3口还具有第二功能,用于特殊信号输入输出和控制信号(属控制总线)。

2、LED显示电路显示电路由LED显示器,段驱动电路和位驱动电路组成,早于单片机的并行口不能直接驱动LED显示器,必须采用专用的驱动电路芯片,使之产生足够大的电流,显示器才能正常工作。

在与单片机相连时,可用单片机的P1口作为与LED的输出接口,即P1口的低四位作为LED的段码输出信号,P1口的高四位作为LED位码的输出控制信号。

LED两种显示方式3、按键电路按键电路随时对当前时间进行调整,使P3.0,P3.1,P3.2分别K1,K2,K3相连。

(三)软件设计1、进行应用软件设计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2、内存空间分配地址分配作用50H,51H,52H,53H 当前时间存储单元60H,61H,62H,63H7D,7C,7B,7A,78,79: 显示缓冲区02,04,06,08 计数存储单元(四)程序设计1、流程图显示显示返回主程序返回主程序六、实验源程序如下:ORG 0HLJMPTIMORG 000BHLJMP LOOP2ORG 0030HTIM:MOVSP, #2FHMOV TMOD, #01HMOVIE, #0SETBET0SETBEAMOV TH0,#0BHMOVTL0,#0DCHSETB TR0MOV60H, #0MOV61H, #0MOV 62H, #0MOV 63H, #0MOV 50H, #0MOV 51H, #0MOV52H,#0MOV 53H,#0CLR PSW.5;-------------------------------LOOP1:LCALL DISP2JBCTF0, LOOP2SJMPLOOP1;-------------------------------LOOP2:MOVTL0,#0DCHMOVTH0,#0BHJB P3.3, ABB;用P3.3控制;=============================================== INC 50HMOV A,50HCJNE A, #02H, EQ04SJMPabcEQ04:CJNE A,#04H,EQ06SJMPabcEQ06:CJNE A, #06H,EQ08SJMPabcEQ08:CJNE A,#08H, XXXMOV50H,#0MOVA,51HADD A, #1DA AMOV 51H, ACJNE A,#60H, JIANMOV 51H,#0ADDM:MOVA,52HADD A,#1DA AMOV 52H, ACJNEA,#60H, JIANMOV 52H,#0JBPSW.5,XXXLJMP ADDH;-------------------------abc:LJMP JIANXXX:LJMP_END_T0;-------------------------ADDH:MOV A,53HADD A, #1DA AMOV 53H, ACJNE A,#24H, JIANMOV53H,#0JB PSW.5, _END_T0LJMP JIAN;=============================================== ABB:INC 60HMOVA, 60HCJNE A, #02H, EQ01SJMP JIANEQ01:CJNEA, #04H,EQ02SJMP JIANEQ02:CJNE A, #06H, EQ03SJMP JIANEQ03:CJNE A, #08H, _END_T0MOV60H, #0ADD A, #1DA AMOV 61H,ACJNEA, #60H, JIANMOV61H, #0ADDM1:MOV A, 62HADD A, #1DA AMOV 62H, ACJNE A, #60H, JIANMOV 62H, #0JBPSW.5, _END_T0ADDH1:MOV A,63HADD A, #1DA AMOV63H, ACJNE A, #24H,JIANMOV63H,#0JB PSW.5, _END_T0LJMPJIAN;===============================================def:LJMP ADDMJIAN:JB PSW.5, _END_T0MOV P3, #0FFHCPL AANL A, #00000111BJZ _END_T0SETBPSW.5;------------------------JB P3.3, J3J2:JB ACC.0,CLRSJBACC.1, defJB ACC.2,ADDH CLRS:MOV 50H, #0MOV 51H, #0_END_T0:CLR PSW.5RETI;------------------------J3:JBACC.0,CLRS1JB ACC.1, ADDM1JB ACC.2, ADDH1CLRS1:MOV 60H, #0MOV 61H,#0SJMP _END_T0;-----------------------------DISP2:LCALL FEN_JIELCALL DISPLAYRET;-------------------------------FEN_JIE:JB P3.3, FEN_JIE3FEN_JIE2:MOV A, 51HANL A,#0FHMOV7DH, AMOV A,51HSWAP AANLA, #0FHMOV 7CH, AMOVA,52HANL A,#0FHMOV 7BH,AMOV A,52HSWAP AANL A, #0FHMOV7AH, AMOVA, 53HANLA, #0FHMOV79H, AMOVA, 53HSWAP AANLA, #0FHMOV78H,ARETFEN_JIE3:MOV A, 61HANL A,#0FHMOV 7DH, AMOVA,61HSWAP AANLA,#0FHMOV 7CH,AMOV A,62HANL A,#0FHMOV 7BH, AMOV A, 62HSWAP AANL A, #0FHMOV 7AH, AMOVA,63HANLA,#0FHMOV 79H, AMOV A, 63HSWAPAANL A, #0FHMOV78H, ARET;-------------------------------DISPLAY:MOVR0, #7DHMOV 7EH,#0FEHMOV 7FH, #6_DP_L:MOV A, @R0MOV DPTR,#_MA_BIAOMOVC A, @A+DPTR;CPL AMOV DPTR, #0CFA0HMOVX @DPTR, AMOV P1,7EHMOV A,7EHRL AMOV 7EH, ADEC R0LCALL DL1msDJNZ 7FH, _DP_LRET_MA_BIAO:DB 0C0H, 0F9H,0A4H,0B0H, 99HDB92H,82H,0F8H,80H,90HDB88H, 83H,0C6H, 0A1H, 86HDB8EH;-------------------------------DL1ms:DEL1:MOVR7, #0DEL2:DJNZ R7, DEL2RET;-------------------------------END七、设计体会通过此次课设学习不仅使我对所学过的知识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巩固和加强了课本的知识,理解各个元件的功能以及学会如何使用很多元件,并考虑其可行性、实用性,提高了我们的分析能力。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设计方向如何选择、方案如何着手、如何分工,最重要的是编程问题和电路问题。

我们组所有成员积极分工、配合,从图书馆、互联网查资料以及老师、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最终还是成功的把程序和电路设计并运行成功。

感谢指导老师的帮助,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之下,学到了很多经验和知识;同样感谢身边同学的帮助和交流,在交流中,我们也学会了如何发挥团队的力量去解决问题,更扩展了思想。

七、参考文献1、《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入门向导与设计实例》韩志军、沈晋源、王振波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五章足球比赛两队控球时间比例显示牌P45)2、《51系列单片机设计实例》楼然苗、李光飞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数码管时钟电路的设计P69)3、《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李春晖主编,张新颖审大连海洋大学出版4、《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李全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