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大班社会教案家乡美

大班社会教案家乡美

大班社会教案家乡美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乡,感受家乡的美。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3.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体验、表达,了解家乡的美。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语言、绘画等形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家乡的风景、特色美食、民俗文化等图片。

2.纸质画笔、颜料、画纸等绘画材料。

3.互动游戏道具。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关于家乡的儿歌,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教师出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内容。

(二)主题活动1.了解家乡的风景(1)教师展示家乡的风景图片,让幼儿说出图片中的景点名称。

(2)幼儿分享自己家乡的风景,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2.探讨家乡的特色美食(1)教师出示家乡的特色美食图片,让幼儿说出美食名称。

(2)幼儿分享自己家乡的美食,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3.体验家乡的民俗文化(1)教师展示家乡的民俗文化图片,让幼儿说出图片中的活动。

(2)幼儿分享自己家乡的民俗活动,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4.小组讨论:如何让家乡更美丽(1)教师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讨论如何让家乡更美丽。

(三)实践活动1.绘画:家乡美景(1)教师发放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2)幼儿根据自己对家乡的了解,绘制家乡美景。

2.展示作品,分享感受(1)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绘画过程中的感受。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2.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本次活动的内容,让家人了解家乡的美。

五、教学延伸1.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家乡的资料,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家乡。

2.教师组织幼儿参加家乡的民俗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家乡的民俗文化。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家乡的了解有所提高,能够用语言、绘画等形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家乡的民俗文化了解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家乡美》教学教案

《家乡美》教学教案

《家乡美》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发现家乡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2. 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美1. 导入: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自然美。

2. 学生分享:让学生带来家乡的自然景观图片或实物,向大家介绍并分享。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家乡的自然美景的特点和价值。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家乡自然美的特点,并强调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家乡的人文美1. 导入:展示家乡的人文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人文美。

2. 学生分享:让学生带来家乡的人文景观图片或实物,向大家介绍并分享。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家乡的人文美景的特点和价值。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家乡人文美的特点,并强调传承家乡文化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美和人文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 分享法: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美景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分享、讨论等。

2. 学生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分享和讨论中的表达能力和思考深度。

3. 学生作业:评价学生完成的家乡美景调查报告的质量。

五、教学资源1. 图片:收集家乡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的图片,用于导入和引导学生观察。

2. 学生作业:让学生完成家乡美景调查报告,用于教学评价。

3. 教材或教辅:提供相关教材或教辅,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美。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美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美。

2. 学生分享:学生带来家乡的自然景观图片或实物,向大家介绍并分享。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家乡的自然美景的特点和价值。

家乡美实践教学设计(3篇)

家乡美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2)掌握观察、描述和欣赏家乡美的方法;(3)学会运用摄影、绘画等艺术形式表现家乡之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地考察、访谈、收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2)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历史、自然风光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家乡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风光:山川、河流、湖泊、植被等;2. 家乡的人文景观:古建筑、历史遗迹、名人故居等;3. 家乡的风土人情:民俗、节日、饮食、服饰等;4. 家乡的历史文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传承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家乡的美景,引导学生谈谈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2. 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情感。

(二)探究1. 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家乡的景观或文化,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2. 小组汇报: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3. 教师点评:对每个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三)实践1. 观察与欣赏:带领学生到实地观察家乡的美景,引导学生用语言、文字、摄影等形式记录家乡之美;2. 创作与表达: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创作出具有家乡特色的摄影作品、绘画作品等;3. 展示与交流:举办家乡美作品展览,邀请家长、老师和学生共同欣赏、交流。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家乡美的特点;2. 学生反思:谈谈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3.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反思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观察、提问、作品展示、小组讨论等;2. 评价内容:知识掌握、实践操作、团队协作、创新能力、情感态度等;3.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程度,给予相应的评价。

《家乡美》大班教案

《家乡美》大班教案

《家乡美》大班教案《家乡美》大班教案《家乡美》大班教案1一、活动目标:1、知道家乡的景点和特产,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家乡的美丽之处。

2、热爱自己的家乡,能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

二、活动准备:视频宣传片《生态旅游——中牟行》、快板《夸夸中牟县》、课件《中牟特产》、中牟导览图三、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以导游身份,介绍家乡中牟的地理位置(边播放导游图边介绍——中牟县位于河南中部,东接古都开封、西邻省会郑州)(二)、基本部分1、中牟有很多的旅游景点,小朋友能说出多少呢?(幼儿发言)教师小结:下面就由我这个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景点吧!(同时播放各个景点视频)a、绿博园b、方特欢乐园c、四牟园d、潘安游乐园e、雁鸣湖f、天鹅湖、等2、播放记者采访的录像《生态旅游——中牟行》提问:记者采访了我们中牟县的哪些景区?作为一个中牟的小朋友你看到这段视频后有什么感受?(开心、高兴、骄傲、自豪、幸福、荣幸)3、请幼儿讨论:中牟县有哪些特产?讨论后大胆发言。

教师小结:中牟的特产有西瓜、大蒜、雁鸣湖大闸蟹、朱固的苹果等、弘亿庄园的大草莓等等。

(同时播放特产视频)4、请小游客欣赏小朋友自编自演的节目——快板《夸夸中牟县》欣赏完节目,你觉得中牟县怎么样?(美、富裕、像人间仙境一样)教师小结:我们的家乡中牟这么美,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学本领,将来把中牟建设得更加美好。

5、请小游客画一处你自己认为中牟最美的景点。

师:小游客们,我们欣赏了这么多中牟景点和特产,大家都美丽大中牟感到自豪,不如我们把美丽的大中牟画下来,回去介绍给其他的小朋友吧!(幼儿绘画美丽中牟)6、请小游客拿着你的画向大家介绍你所画的是哪一处景点、它美在哪里?(幼儿相互介绍、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三)、结束部分:今天小游客们游览了家乡的美丽景点,了解了家乡的特产,最后我想请大家跟着导游跳一曲中牟版《小西瓜》来结束今天的旅行吧。

《家乡美》大班教案2我爱家乡美一大班主题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史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幼儿园大班社会精品教案《家乡美》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精品教案《家乡美》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精品教案《家乡美》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家乡美》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美食以及民间艺术,通过观察、体验、表达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家乡的美丽与独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培养幼儿的家乡情怀。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人文景观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表达家乡的特色。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卡片等。

学生准备:画笔、画纸、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自己眼中的家乡。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家乡特色,如风景名胜、民间艺术等,进行讲解,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美丽与独特。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家乡特色进行展示,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5. 互动环节(5分钟)邀请幼儿讲述自己家乡的故事,让其他幼儿倾听并提问。

6. 情感教育(5分钟)引导幼儿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幼儿的家乡情怀。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继续关注家乡的发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家乡美2. 内容:家乡的自然风光家乡的人文景观家乡的特色美食家乡的民间艺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心中的家乡要求: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形式,展现家乡的特色。

2. 答案示例:画面中有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元素;作品色彩丰富,富有创意;能够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鼓励幼儿积极表达;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引导幼儿发现家乡的美;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情感变化,培养幼儿的家乡情怀。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寻找家乡的特色;开展家乡主题的绘画、手工制作比赛,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邀请家乡的民间艺人来园表演,让幼儿感受家乡的民间艺术魅力。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家乡美》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家乡美》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家乡美》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家乡》,详细内容为带领幼儿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及特色美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己家乡的美,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学会珍惜家乡的自然资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等形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家乡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及特色美食的认识和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乡风景图片、地图、特色美食样品、环保手册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让幼儿观察家乡风景图片,引导他们讲述图片中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

(2)邀请幼儿品尝家乡特色美食,分享美食背后的故事。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向幼儿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及特色美食,引导他们用词语、句子进行描述。

(2)通过观察地图,让幼儿了解家乡的位置及周围环境。

3. 随堂练习(10分钟)(1)组织幼儿进行“我是家乡小导游”活动,让幼儿用所学知识向同伴介绍家乡。

(2)让幼儿分组合作,用画纸、彩笔等学具创作一幅表现家乡美的画作。

4. 环保教育(5分钟)(1)让幼儿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引导他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家乡环境。

(2)发放环保手册,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学习环保知识。

(2)展示幼儿创作的画作,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家乡美》2. 内容:(1)家乡的自然风光(2)家乡的人文景观(3)家乡的特色美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家乡美2. 答案要求:(1)用画纸、彩笔等学具,创作一幅表现家乡美的画作。

(2)画作中需包含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及特色美食等元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让幼儿对家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爱乡之情。

《家乡美》教学教案

《家乡美》教学教案

《家乡美》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观察和描述,提高学生对家乡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景观:山脉、河流、湖泊、田野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建筑物、历史遗迹、文化传统等。

3. 家乡的环境问题:污染、保护措施等。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家乡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家乡环境保护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资料: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环境问题等图片。

2. 视频资料:关于家乡的介绍视频。

3. 实践活动工具:环境保护标语牌、垃圾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美在哪里。

2. 讲解:介绍家乡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

3. 讨论:分组讨论家乡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家乡环境保护活动,如捡拾垃圾、种植树木等。

5. 总结:让学生分享实践活动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认识和描述能力。

2. 学生参与家乡环境保护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对家乡环境的关注程度和保护意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家乡特色文化调研,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传统。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3. 开展家乡环境保护志愿者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八、教学参考资料1. 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环境问题等图片和视频资料。

2. 有关家乡的书籍、文章、研究报告等。

3. 环保知识资料,如环保法律法规、环保技术等。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家乡的美。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乡环境保护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小学美术《家乡美》教案

小学美术《家乡美》教案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绘画中表现家乡美”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绘画表现家乡美的方法,分析并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体会。
小学美术《家乡美》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家乡美》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家乡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建筑特色等;2.教授学生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绘画元素,表现家乡的美;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具体内容包括:
1.家乡的自然景观:描绘家乡的山川、河流、田野等;
在情感融入方面,我觉得学生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表现得不错,但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还不够深入。今后,我会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家乡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激发他们对家乡的深入思考和情感共鸣,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3.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深入了解家乡的民俗文化,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感;
4.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与表达能力,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家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5.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在课堂讨论与创作过程中,学会倾听、交流、分享,共同提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运用绘画元素:线条、色彩、形状等,表现家乡的美。例如,如何通过线条的曲直、粗细、疏密来表达家乡建筑的风格;如何运用色彩的冷暖、明暗来展现家乡四季的变化;如何利用形状的对比、组合来描绘家乡的自然景观。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家乡美的基本元素。家乡美包括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建筑特色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独特的家乡印象。了解和表现家乡美,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审美情感和绘画技巧。

四年级下册《家乡美》教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家乡美》教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家乡美》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发现家乡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2. 通过观察、体验、采访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风光a. 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景观,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b. 让学生描述家乡的自然美景,体会家乡的自然美。

2. 第二课时:家乡的人文景观a.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景观,如古建筑、历史遗址、文化传统等。

b. 让学生讲述家乡的人文故事,感受家乡的人文美。

3. 第三课时:家乡的民俗风情a.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民俗风情,如节日习俗、民间艺术、美食等。

b. 让学生体验家乡的民俗活动,领略家乡的民俗美。

4. 第四课时:家乡的现代化建设a.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现代化建设成果,如城市建设、科技发展等。

b. 让学生讨论家乡的现代化建设对生活的影响,认识家乡的发展美。

5. 第五课时:家乡的未来规划a.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未来规划,如乡村振兴、旅游发展等。

b. 让学生为家乡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展望家乡的未来美。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2. 采访法:让学生采访家乡的老年人,了解家乡的民俗风情和现代化建设。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家乡的自然美、人文美、民俗美和发展美。

4. 创作法:鼓励学生创作关于家乡美的作品,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和现代化建设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审美素养的提升。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小组讨论和创作作品的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1. 图片: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图片。

2. 视频:关于家乡的宣传片、纪录片等。

3. 书籍:关于家乡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书籍。

4. 网络资源:关于家乡的官方网站、论坛、博客等。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家乡美》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家乡美》

《家乡美》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美,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家乡风景图片、特色文化介绍、环保宣传资料等。

2.教学器材: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展示家乡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景物,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

(二)家乡风光欣赏1.教师展示家乡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美景。

(三)家乡特色文化介绍1.教师简要介绍家乡的特色文化,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家乡特色文化资料,进行分享和交流。

(四)环保意识培养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环境问题,提出环保的重要性。

2.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家乡环境,提出具体措施。

(五)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家乡的环保宣传标语。

2.各组展示宣传标语,全班投票选出最佳标语。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讨论、分享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家乡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课后,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环保行为,引导他们将环保意识付诸实践。

不足之处:1.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2.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引导不够细致,有些问题未能深入探讨。

改进措施:1.增加课堂互动,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2.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3.课后加强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美,不仅仅是表面的风光,还包括人文、历史、民俗等多方面,从而培养他们深刻的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补充:(一)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美丽的家乡有哪些值得骄傲的地方吗?学生甲:我知道我们家乡有一个很大的湖,特别美。

四年级下册《家乡美》教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家乡美》教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家乡美》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家乡的自然风光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自然风光,包括山脉、河流、湖泊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用语言描述家乡的自然美景。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包括山脉、河流、湖泊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自然美景。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的环境。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带来家乡的自然风光照片或画册,分享给大家。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可以用语言或绘画方式表达。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的环境,进行小组讨论。

第二章:家乡的文化特色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文化特色,包括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用语言描述家乡的文化特色。

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文化特色,包括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文化特色。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带来家乡的文化特色物品或图片,分享给大家。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可以用语言或绘画方式表达。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进行小组讨论。

第三章:家乡的物产丰富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物产丰富,包括农产品、特色食品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用语言描述家乡的物产丰富。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珍惜资源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物产丰富,包括农产品、特色食品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物产丰富。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惜和合理利用家乡的资源。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带来家乡的特色食品或农产品,分享给大家。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可以用语言或绘画方式表达。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惜和合理利用家乡的资源,进行小组讨论。

第四章:家乡的变化与发展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变化与发展,包括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能够分析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大班社会教案家乡美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家乡美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家乡美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家乡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社会课程,以幼儿园所在地为背景,通过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美食等,让幼儿了解和感受家乡的美。

教材为幼儿园自编教材,章节为“家乡的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2. 通过介绍家乡的特色美食,让幼儿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培养幼儿的饮食兴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及特色美食。

难点: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家乡的美,以及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食物样品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家乡的风景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及特色美食,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美。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家乡景观或美食,用画笔或彩泥进行创作,展示家乡的美。

4. 小组合作(15分钟)每组轮流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组幼儿进行评价,共同选出最佳作品。

让幼儿发表自己对家乡美的感受,以及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美食。

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家乡的美,并拍摄照片或视频进行展示。

答案:幼儿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家乡的美,家人进行评价。

2. 请幼儿观察家乡的景色,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点,用画笔或彩泥进行创作。

答案:幼儿完成作品,展示并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及特色美食,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美,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得到了锻炼。

同时,通过分组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课后拓展延伸中,幼儿可以继续观察家乡的景色,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进行创作,展示家乡的美。

《家乡美》教学教案

《家乡美》教学教案

《家乡美》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对家乡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景观:山脉、河流、湖泊、田野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文化、传统习俗、民居建筑等。

3. 家乡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资源节约、垃圾分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 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景观的审美能力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景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家乡的景观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环保案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家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等记录工具。

3. 教学场地准备充足,以便学生观察和讨论。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是哪里吗?这里有什么特点?”二、家乡的自然景观(10分钟)1. 教师展示家乡的自然景观图片,如山脉、河流、湖泊、田野等。

2. 学生观察并描述家乡的自然景观特点。

3.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家乡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家乡的人文景观(10分钟)1. 教师展示家乡的人文景观图片,如历史文化、传统习俗、民居建筑等。

2. 学生观察并描述家乡的人文景观特点。

3.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景观,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四、家乡的环境保护(10分钟)1. 教师展示家乡的环保案例,如生态环境、资源节约、垃圾分类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环保措施和成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提出课后任务,如观察家乡的景观变化,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环境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了自己的家乡,培养了学生的家乡情怀和环保意识。

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课家乡美》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课家乡美》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课家乡美》教学设计一等奖1、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课家乡美》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材家乡美分析本课家乡美以表现家乡美为情感激发点,让学生将对家乡的情感融入到绘画表现、图案设计和宣传刊的制作中。

家乡美教材家乡美的主图为一幅摄影作品,暖暖的色调和隐隐约约的如梦画面,让大家似乎看到家乡那熟悉的小景。

教材家乡美中还提供了一幅以表现现代化大都市为主题的摄影图片和两幅分别表现城市和农村美丽风景的学生作品家乡美为不同生活环境中学生的创作活动提供一定启示。

不管你的家乡在哪儿,我们都可以看到各种树木花草,当我们认真凝视它时,家乡美我们就会对其形状结构、色彩搭配的奇特与完美产生一种感觉留下一种美好的印象,它将会在装饰设计中激发我们的灵感。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形态作素材,采用简化、夸张等方法,来变形、变色创作出美丽的图案。

活动二即为利用家乡常见的植物进行图案设计。

教材中安排了一个添加装饰的小训练,让学生尝试运用点、线添加的方法来装饰图案。

图案用色宜单纯,从单纯中求丰富。

主体形色与底色的关系,两者互为主次。

因此选用底色不能太鲜艳,应适当灰暗、淡雅一些,而主体的形色就要鲜艳明亮。

在完成记忆画表现和图案设计后,本课安排了一个综合应用的活动。

即将绘画作品、介绍性文字、图案组合起来办一期介绍家乡的宣传刊。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此活动充分利用前两节课的习得,和语文学习结合,提高学生组织排版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学习屋”安排了一个课后延伸的作业,回家向长辈了解一些有关家乡的历史、传说、民歌等,并用文字或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同学们互相交流,以进一步增加对家乡的了解,起到传承美术文化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了解、学习风景画的表现方法。

学习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组织安排版面的能力。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歌颂宣传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思路命题画是美术学习中一种作业要求较高的课业形式,学生要依据题意,搜集绘画素材,用绘画的形式将主题表现出来。

《家乡美》教学教案

《家乡美》教学教案

《家乡美》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发现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美。

2. 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风光:山脉、河流、湖泊、植被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建筑、文化遗址、现代建筑等。

3. 家乡的民俗风情: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生活习惯等。

4. 家乡的保护与发展: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

5. 学生的家乡情怀:个人经历、感悟、创作等。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家乡的民俗风情、保护与发展等问题,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创作法:鼓励学生创作关于家乡的绘画、写作、摄影等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现状和问题。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观察家乡的自然风光: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实地观察家乡的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家乡的美。

3. 讨论家乡的人文景观:分组讨论家乡的历史建筑、文化遗址、现代建筑等人文景观,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4. 探究家乡的民俗风情:分析家乡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生活习惯等民俗风情,感受家乡的独特魅力。

5. 思考家乡的保护与发展:讨论家乡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6. 分享家乡情怀: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家乡经历、感悟和创作,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参与讨论、探究和分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创作关于家乡的作品的质量,包括绘画、写作、摄影等。

4. 学生对家乡的保护与发展意识的提高,以及对家乡的情感态度。

五年级美术下册《家乡美》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下册《家乡美》教案、教学设计
b.学生通过拓展作业,加深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作业要求:
1.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按时提交。
2.作业质量要求整洁、美观,体现学生的用心和努力。
3.教师对作业进行认真评价,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持续进步。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技巧描绘家乡美的能力,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运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家乡美景融入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现出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情感。
2.重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难点:如何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克服创作过程中的困难,提高绘画表现力。
d.学生通过创作,进一步感受到家乡的美,增强了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个人作业:
a.学生以“家乡美”为主题,独立完成一幅绘画作品,要求运用课堂所学线条、色彩、构图等技巧。
b.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注重观察和思考,将个人情感融入作品,展现家乡的独特魅力。
3.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难点:如何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共同提高,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家乡美景的照片、视频等,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2.分阶段教学,循序渐进:
a.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特色,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c.作品完成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小组作业:
a.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幅描绘家乡美景的画卷,要求分工明确,充分发挥团队协作能力。

四年级下册《家乡美》教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家乡美》教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家乡美》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访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家乡美的探寻中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家乡归属感。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美,并转化为热爱家乡的情感。

2. 如何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家乡的美。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家乡美的相关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记录工具。

3. 教室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美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寻家乡美:让学生分成小组,利用周末或课后时间,对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进行调查、访问、讨论,收集相关信息。

3. 分享家乡美:让学生将调查、访问、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以PPT、手抄报、写作等形式,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家乡的美。

4. 讨论家乡美:引导学生围绕家乡的美,展开深入讨论,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的环境,如何将家乡的美传播出去。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调查、访问、讨论结果,写一篇关于家乡美的作文。

2. 让学生设计一份家乡美的宣传海报,宣传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特点。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美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年级上《家乡美》音乐教案

四年级上《家乡美》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唱出《家乡美》这首歌曲,了解和认识家乡的美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唱、写、画等综合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家乡美》,让学生热爱家乡,增强家乡的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唱出《家乡美》这首歌曲,掌握正确的节奏、音调及发音。

(2)理解歌词中的内容,认识家乡的美丽。

2.教学难点:(1)音乐的节奏感知。

(2)理解歌词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材《家乡美》。

2.教学工具:投影仪、多媒体、音乐APP、乐器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创设情境:通过画面展示家乡的美景,引起学生对家乡的思念和向往的心情。

2.唤起情感:播放一段描写家乡美丽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妙。

3.引导思考: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印象,逐渐导入新课的主题。

Step 2 学唱《家乡美》1.引导学生听歌:播放《家乡美》的音乐,让学生先闭眼静听,感受和记住歌曲的旋律。

2.教师带领学生跟唱:先分小节进行教唱,保持节奏感。

然后整首歌进行逐句、逐段的教唱。

3.创设角色: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有的学生扮演导游,有的学生扮演游客,在上课期间进行表演和演唱。

Step 3 听辨歌词1.利用多媒体或投影仪,展示歌词和图画。

2.引导学生听辨歌词:分段播放歌曲,让学生边听辨边朗读或编动作。

3.引导学生练习:带领学生全班齐唱,重点培养学生的词语辨音能力。

Step 4 歌曲分析1.分析歌曲的整体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起承转合,了解歌曲的整体意义。

2.分析歌曲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根据歌词和音乐形式,思考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形象。

Step 5 创编舞蹈1.向学生介绍家乡的特色舞蹈。

2.引导学生参与创编:根据歌曲的节奏和内容,带领学生一起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Step 6 练习和巩固1.进行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角色表演和演唱《家乡美》。

五年级美术下册《家乡美》优秀教学案例

五年级美术下册《家乡美》优秀教学案例
5.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一首描绘家乡美景的诗歌或歌曲作为导入,让学生在优美的文字和旋律中感受家乡的魅力,引发他们对家乡的回忆和思考。
2.展示一组家乡的自然风光、建筑和民俗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美,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4.鼓励学生持续关注家乡的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创作中。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创作一幅表现家乡美的美术作品。
2.作业要求:注重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技法的运用,力求表现出家乡的特色和美感。
3.提醒学生关注作业的完成质量,鼓励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发挥个性和创意。
4.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美术素养和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紧扣学科特色,注重本土文化传承
本教学案例紧密结合五年级美术课程,以家乡美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本土文化,传承和发扬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间艺术。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底蕴,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2.多元化艺术形式,激发学生创造力
本案例运用了绘画、手工、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空间。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艺术手法,发挥个性和创意,表现家乡的美。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五年级美术下册《家乡美》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家乡美》这个教学案例专为五年级下册的美术课程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创造,深入探索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及地域特色。在我国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中,家乡的美无疑是最具感染力和亲近感的主题。本案例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审美的角度重新认识身边的环境,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同时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四年级下册《家乡美》教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家乡美》教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家乡美》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发现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之美。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景观:山脉、河流、湖泊、气候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现代建设等。

3. 家乡的环境保护:环保意识、环保行动、环保成果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之美。

2.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美。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4. 利用对比分析法,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学生分组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了解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并进行小组讨论。

3. 展示: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探究成果,分享家乡的美。

4.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家乡过去和现在的变化,让学生认识到家乡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联。

5. 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行动。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乡的美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情况。

3.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展示和环保活动的积极性。

七、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关于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的素材。

2. 相关书籍、文章、网页等资料,用于学生自主学习。

3. 环保活动所需工具和材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探究、展示、分析、实践。

2. 第二课时:总结、作业布置、课后拓展。

九、课后拓展:1. 邀请家乡的环保志愿者或相关人士,进行专题讲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材家乡美分析
本课家乡美以表现家乡美为情感激发点,让学生将对家乡的情感融入到绘画表现、图案设计和宣传刊的制作中。

家乡美
教材家乡美的主图为一幅摄影作品,暖暖的色调和隐隐约约的如梦画面,让大家似乎看到家乡那熟悉的小景。

教材家乡美中还提供了一幅以表现现代化大都市为主题的摄影图片和两幅分别表现城市和农村美丽风景的学生作品,家乡美为不同生活环境中学生的创作活动提供一定启示。

不管你的家乡在哪儿,我们都可以看到各种树木花草,当我们认真凝视它时,家乡美我们就会对其形状结构、色
彩搭配的奇特与完美产生一种感觉留下一种美好的印象,它将会在装饰设计中激发我们的灵感。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形态作素材,采用简化、夸张等方法,来变形、变色创作出美丽的图案。

活动二即为利用家乡常见的植物进行图案设计。

教材中安排了一个添加装饰的小训练,让学生尝试运用点、线添加的方法来装饰图案。

图案用色宜单纯,从单纯中求丰富。

主体形色与底色的关系,两者互为主次。

因此选用底色不能太鲜艳,应适当灰暗、淡雅一些,而主体的形色就要鲜艳明亮。

在完成记忆画表现和图案设计后,本课安排了一个综合应用的活动。

即将绘画作品、介绍性文字、图案组合起来办一期介绍家乡的宣传刊。

达到“学以致用”
的目的。

此活动充分利用前两节课的习得,和语文学习结合,提高学生组织排版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学习屋”安排了一个课后延伸的作业,回家向长辈了解一些有关家乡的历史、传说、民歌等,并用文字或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同学们互相交流,以进一步增加对家乡的了解,起到传承美术文化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了解、学习风景画的表现方法。

◆学习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组织安排版面的能力。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歌颂宣传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思路
命题画是美术学习中一种作业要求较高的课业形式,学生要依据题意,搜集绘画素材,用绘画的形式将主题表现出来。

本课活动一是以表现自然风景为主的命题画创作活动。

在教学中可做如下安排:收集资料——交流感受——指导表现——欣赏小结。

教师在课前可安排学生观察家乡的景色,对能表现家乡特点的景物重点观察、记忆。

也可以采用画速写、拍照片、找挂历等方式收集资料。

上课后师生交流所收集的资料,找出一些比较适合表现的、能代表地方特色的素材。

通过这一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升华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为下一步创作做准备。

接着教师可以以收集的素材为例指导学生表现,着重帮助学生如何取景、构图,如何表现
好一幅风景画。

如构图要注意有层次,前主后次,前实后虚,近大远小。

欣赏小结可着重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为构思选材,看看谁的画面选材有新意,既能表现家乡的美景又独具表现的特点。

二为构图安排,看看谁的画面安排最棒,既层次丰富又最能突出主题。

图案设计这一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所以教学时要尽量避免专业化倾向,避免简单地说教,应采用趣味性的直观感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中可做如下安排:欣赏导入——方法指导——尝试表现——作业反馈——欣赏提高——设计表现——评价、延伸。

首先教师可先将本地民间美术的作品给学生欣赏,让学生了解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花和生活中的花的区别,由此导入新课。

在指导学生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中,可选择本地最有代表性又相对简洁,易处理变化的花或树为例,来指导学生了解掌握抓住自然物的外形特点简化的方法和添加的方法设计图案。

学生边学习边尝试设计表现。

尝试表现后应抓住反馈指导环节,教师选择较好的作业和问题较大的作业,到实物投影仪上,师生共同点评。

学生在尝试作业后对图案设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接着再给他们欣赏一些较优秀的图案设计作品,以了解更多的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并对下一步更好地完成设计表现予以启示。

作业完成后,师生共同评价,最后给学生欣赏一些由单独纹样组成的花边、团花以及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图片资料,使其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

活动三为前两个活动的综合,在活动中,它既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排版、制作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环节可安排如下:搜集素材——讨论选材——设计分工——集体制作——张贴欣赏。

首先,小组可将课前收集的关于介绍家乡的资料和上两节课的作业集中,大家根据刊的大小,一起选择适量的、较全面概括代表家乡特点的、质量较高的命题画或图案作业和文字材料。

然后大家将作业放在宣传刊的底纸上摆一摆,留出刊头的位置和文字说明的位置,看看如何组合更合理、更美观,还可以绘制一幅草图设计一下。

接着可以根据每位同学的特长进行分工,如负责刊头设计的,负责文字撰写的和托裱作品的等等。

制作时学生根据教材上的范图学习托裱、粘贴的方法。

学生们设计的植物图案可放在适当的位置点缀宣传刊。

学生完成作业后,经过师生共同评价后进一步完善宣传刊,最后张贴在教室、校园或者是社区内,以供大家欣赏、了解关于家乡的知识以及美景。

四、教学选择
1.有条件的学校,可首先进行新老照片对比欣赏的评述活动。

课前让学生寻找
父辈或祖辈的有家乡景色的老照片,再到这个地方将现在的样子拍摄下来,带到课堂,看一看,比一比家乡的变化。

接着再进行命题画创作。

活动三还可以将老照片和学生作业贴在一块,以展示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2.在教学中教师可对活动安排灵活处理。

如活动二可将花的图案变形和树的图
案变形分为两课时进行。

3.教材中没有涉及本课活动二图案的色彩。

在图案设计的学习中,教师教学内
容的选择,既可以黑白图案为主,也可以讲述一些简单的装饰色彩知识,让学生绘制彩色的图案。

4.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市树、市花,它是一个城市的标志。

如:香港的紫井0
花图案,给我们每一位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活动二可以结合本地标志性的植物来设计绘制。

五、教学建议
1.活动一可和语文学习结合在一起,如结合以家乡美为题的作文,让学生为作文配画。

2.除了省略、添加以外,夸张法也是图案设计中的一种方法。

一般是在特征上
加强,具体做法可以是圆的更圆,方的更方,长的更长。

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让他们尝试运用夸张表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风景画的表现方法。

2、学习图案的设计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组织安排版面的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歌颂宣传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2、掌握学生组织安排版面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
1、课前信息收集:到家乡各个有特色的地方走一走,用文字、速写、拍照、摄影等方式记录下来。

2、知识问答:
a、“穿靴套袜洋上行,世间唯见此奇景。

”(是描写白水洋的词句)请同学们回答相关景点。

b、家乡有多座木拱廊桥矗立水面,引以为毫!你能说出哪些桥的名称?
c、你还能说出哪些家乡的名胜古迹?
3、交流感受:
a、欣赏家乡的风光图片。

b、家乡发生了什么变化?
c、你喜欢的家乡美景是什么?都有哪些特点?
4.教师小结:家乡这几年变化可真大,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不管是朴素的农家小院还是城市的璀璨华灯,它都是美的!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热爱家乡就是热爱祖国。

二、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
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学生作品是怎样表现家乡的。

学生开展讨论和评价。

2、教师总结:
a、构图的处理。

(前主后次,前实后虚,前大、多,后小、少)
b、特定的内容。

(房屋、街道、田野、树木等)
c、内容的取舍。

(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抓住景物特征)
3、师生总结作画方法和步骤,提出作画要求:
a、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和景物,将家乡的主要特点表现出来,不必完全写实。

b、注意有主次,有取舍,注意构图的完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家乡的景色特点。

c、绘画工具不限。

三、创作
1、选择最富有表现力的工具作画,把家乡最美的景色画出来。

2、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
1、表扬作画大胆和构图独特的学生,并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其作品。

2、视频展示,学生互评。

五、拓展
1、欣赏录制好的学生快板表演《家乡好》。

2、课后通过网络、书籍或民间搜集有关家乡各方面文化的资料(传说、民歌、戏曲、特产等)。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模拟情境:邀请外国朋友到家乡来做客,学生为他们当小导游。

2、带领外国朋友观赏四季杜鹃。

3、景点介绍:引导学生丰富景点的知识介绍,突出对杜鹃花的祥细
描述。

4、出示杜鹃花图片,引导认识其形象特征。

5、老师小结:对图简要概括特征。

二、欣赏认识
1、出示两张杜鹃花图形(其中一张为图案化造型),让学生欣赏比较。

2、引导学生找出其造型风格差异。

3、教师概括,明确图案画的特征。

三、学习制作
1、图案化方法:概括提炼、变形美化。

2、尝试制作:为杜鹃花设计一个图案化形象。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