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竿底钓鳙鱼(花鲢、胖头鱼)的技巧详细分析
手竿钓鲢鳙怎样抓口
手竿钓鲢鳙怎样抓口钓鲢鳙(lei yong)是一项古老而具有挑战性的垂钓活动。
这种鱼类常见于中国的江河湖泊中,受到许多钓鱼爱好者的喜爱。
手竿钓鲢鳙是一种常用的钓鱼方式,它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耐心和集中力,还能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下面将介绍一些如何抓口来钓鲢鳙的实用技巧。
1. 钓位选择:要成功抓口钓鲢鳙,选择合适的钓位至关重要。
可以选择深水激流或者靠近水草丛生的区域。
鲢鳙通常在这些地方寻找食物和庇护所。
另外,在阳光不太强烈的早晨或傍晚时分,钓鲢鳙的机会更大。
2. 选用合适的钓具和饵料:在手竿钓鲢鳙时,我们需要准备一根柔软且长度适中的手竿。
一般来说,竿长约为3-5米左右最为合适。
选择一款弹性好的轻型钓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鱼咬钩的力度。
在选择饵料方面,通常会采用活饵来吸引鲢鳙上钩。
常见的活饵有蚯蚓、蜗牛以及一些小型水生昆虫。
另外,也可以使用一些人工鱼饵,如人造米粒、玉米和面包渣等。
3. 运用正确的投放技巧:在投放钓饵时,我们需要注意将饵料精准地投放到目标区域。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钓竿的弹性轻轻挥杆,将饵料投掷到目标地点。
然后,稍微收紧钓线,保持饵料悬空,这样可以增加鱼咬钩的概率。
此外,我们也可以适当地调整钓竿的倾斜度,使鱼钩更容易被鲢鳙咬住。
需要注意的是,投放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产生太大的水花,以免惊跑鱼群。
4. 控制鱼线的张力:当鲢鳙咬住鱼钩并上钩时,我们需要注意保持适当的鱼线张力,以避免鱼咬后的逃脱。
当我们感受到鱼的动静时,应迅速收紧钓线,并用力拉杆,将鱼钩牢牢地嵌入鱼嘴中。
在与鲢鳙激烈地拉扯中,我们需要灵活地调整钓竿的角度,以避免鱼线被刮断。
同时,也要小心地控制鱼的活动范围,不让它有机会逃脱。
5. 耐心等待:钓鲢鳙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等待时间。
有时候,鱼咬钩的时间会很短暂,我们需要快速反应并做出正确的回应。
但有时候,鱼咬钩的时间会很长,这时候我们要保持冷静,等待合适时机。
在等待的过程中,可以用一些垂钓技巧来转移注意力,如观察周围的自然风景、聆听鸟鸣声等。
手竿在自然水域中钓鲢鳙鱼方法
手竿在自然水域中钓鲢鳙鱼方法经常钓鱼可以为人带来平静心情,有利身心健康。
鲢鳙的垂钓方法有很多。
但我喜欢手竿垂钓。
手竿垂钓手感好,激烈刺激,其垂钓的快感;乐趣远远胜过其他钓法。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手竿在自然水域中钓鲢鳙鱼方法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手竿在自然水域中钓鲢鳙鱼方法手竿垂钓鲢鳙可采用搓饵钓,也可以用拉饵来钓。
大多常用浮钓的方法,但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钓离底或钓底。
一般来说,夜钓时采用底钓或钓离底要比钓浮效果要好。
垂钓是与天气、水温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的,钓鲢鳙也不例外。
鳙鲢最适宜的水温为22~32℃。
我们在垂钓鲢鳙时,应选择晴朗高压的天气出钓。
鲢鳙对气压非常敏感,均不耐低氧。
一旦气压低就会造成水体的容氧量下降。
鲢鳙就会出现浮头并且厌食。
这对我们垂钓就非常不利。
钓位应选择在进水口,有流水或迎风通气的地方,水深宜深不宜浅,宜干净不宜浑浊的水域。
这样的水域容氧量高,是鲢鳙最喜欢栖息的水域。
再者,水深中鱼后,也不易惊扰窝中的鱼,有利于我们连续垂钓。
钓鲢鳙的饵料要求比重轻,雾化要好。
对于小杂鱼多的钓场垂钓鲢鳙时,饵料好要有一定的付钩性。
可以单开鲢鳙商品饵,也可用鲢鳙饵和状态饵(如雪花粉、寒梅粉等)以及小麦蛋白饵,再附以一些添加剂来钓。
拉饵可用薯类饵和细麸类饵再加入膨胀粉和拉丝粉。
常用的添加剂有;凤梨精、草莓香精、蛋奶、香草、杏仁精、香蕉精、蒜头精、香虎、白粉等。
除了用鲢鳙商品饵料外,也可用一些鲫鱼饵来垂钓。
如;南北的鲫鱼饵(或东峻)一袋+雪花粉半袋+1/4袋小麦蛋白饵,以及适量的白粉。
诱鱼阶段饵料要开的干散一些,有鱼时再将饵料打粘垂钓。
钓组的选择,要看鲢鳙的个体的大小。
由于鲢鳙的力道非常大,主线一般2#~3#。
根据鲢鳙的摄食习惯——“喝”,子线要选用软一点,长一些的子线,可取1#~2.0#。
一般取300长。
钩距也要大一点,介于鲢鳙的摄食习性,漂象主要有:下顿,跳漂(一目左右的上下跳动)以及为数不多黑漂。
手竿钓鲢鳙全指导
1 略硬点的竿子3/7调性)溜鱼快.主要是容易控鱼。
秆子长度,看水面大小和自己的体力,一般采用4.5--5.4,钓鲢鳙是辛苦活,讲究勤劳致富,要一直不停的扬竿,秆子所以要求比较轻,人,就没有这么累。
如是大力士垂钓,那就无所谓秆子的轻重了,呵呵。
2线组看鱼大小线一定要软特别是子线长度要在20厘米以上,一般垂钓鲢鳙钓浮和钓离低为主,线主略大,不影响吃口。
一般5斤左右的32号线组基本搞定钩距一般在4--5个左右。
再大点保险我属于保守型钓法,3调10目左右或到漂肩,挂饵3目左右饵料比重有大小撮的时候也有大小自己控制没关系钓鲢鳙的浮漂,本人不采用很贵的,普通的浮力比较大的15---30块的浮漂,好象感觉很不错了。
二饵料香臭腥酸都可以但在大水面一定要气味浓点的.这样穿透力强诱鱼快窝料可以雾化快点的钓饵略慢.等鲢鳙进窝后可以把钓饵揉得雾化慢点诱鱼阶段,1分钟2竿左右,等鲢鳙进窝,雾化可以控制在1分钟左右。
(饵料名称不说了,避免广告嫌疑)三水层1鲢鳙的水层的掌握,(如果感觉比较吃力,很重要。
可以在4/5 或者2/3水深的地方抽个40----- 50竿,也可以采用手抛饵料,增加雾化速度和区域,从而是鲢鳙更快进窝。
在诱鱼阶段需要耐心慢慢等不行再大饵抽水层可以慢慢向上漂左右晃动是鱼在上面可以钓浅点顿口总不上鱼是鱼在下面可以钓深点2时间:一般与温度成正比!30度左右开口良好,温度越低,鲢鱼活动范围小了,胃口也差点。
苏南一般5月开始到11月以前。
寒冷的季节,鱼的活动范围本来就变小了,所以冬天偶尔能上鲢鳙,但专门针对性的钓鲢鳙,这事咱不干,呵呵。
各地的温度水情有差异,需要因地而异。
四漂相1最多的是上顶半目后的下顿几乎100中鱼2有上下连续的动作也可以起竿3最怕的就是一直上下半目不到要耐心等猾口鲢鳙会有动作的4慢慢的走漂也是吃口5上顶一点后黑漂最容易看了五杂谈1逗引在几次垂钓过程中,有时候饵料撮大了,呵呵,几乎到平水,顺便拖了几下浮标,目的使饵料雾化快点,没想到一拖就是一大顿口,好几次,感觉逗引的效果还不错,有点歪打正着的感觉。
手竿钓鲢鳙五大秘技
手竿钓鲢鳙五大秘技一、天气晴朗好出钓。
在中小水面钓鲢鳙一定要选择天气晴朗气温在25℃—30℃间,气压高的天气出钓。
因为夏季的高温会使中小水面很容易出现缺氧的现象,而鲢鳙这类鱼种对水中的容氧量要求较高,一但出现缺氧就会出现浮头厌食的现象。
二、选好天气是条件,找好钓位是关键在钓位选择上一般都要选深不选浅,选流水陡坡,不选静水浅滩。
三、注重诱钓两饵巧调配通过实践,人们对鲢鳙的诱饵与钓饵在口味上已经有了新的认识,不再是只重视单一的传统的酸臭饵,而是把传统的“重酸重臭”的制饵观念转变为现在的即重酸又重甜的“酸甜香臭”饵。
四、选用适合的钓具钓法对于钓鲢鳙的钓组而言,台钓的悬坠双钩结构就很适合垂钓鲢鳙。
在钓竿的选择上,一般选用超硬调或极硬调的强力手竿,竿长为4.5或5.4米,太长不利于频繁挥竿诱鱼。
主线一般选用沉水性好的3号强力钓线为主线,脑线选用1.5号柔软的子线为脑线,钓钩可选用伊势尼6—9号或千又1—3号,脑线长为25—30厘米,钩距为3厘米。
鱼漂选用细长身长尾的大浮力的硬尾漂。
五、重窝诱鱼搓大饵连续抛竿莫停歇在钓点重打窝,当诱饵入水后会形成一个极其诱鱼的酸雾区,当窝内出现一堆堆细小碎泡,水面起旋时则表明鲢鳙已进窝。
此时便可上饵垂钓,上饵方法采用搓大饵,饵料直径在1.5厘米左右,用手指捏成三角形,入水后成旋转形态下落,既有利于雾化诱鱼又有利于大鲢鳙半路截食。
连续抛竿保持窝中始终不断粮,鱼群经久不散。
一、天气晴朗好出钓。
在中小水面钓鲢鳙一定要选择天气晴朗气温在25℃—30℃间,气压高的天气出钓。
因为夏季的高温会使中小水面很容易出现缺氧的现象,而鲢鳙这类鱼种对水中的容氧量要求较高,一但出现缺氧就会出现浮头厌食的现象。
二、选好天气是条件,找好钓位是关键在钓位选择上一般都要选深不选浅,选流水陡坡,不选静水浅滩。
三、注重诱钓两饵巧调配通过实践,人们对鲢鳙的诱饵与钓饵在口味上已经有了新的认识,不再是只重视单一的传统的酸臭饵,而是把传统的“重酸重臭”的制饵观念转变为现在的即重酸又重甜的“酸甜香臭”饵。
钓鱼技巧:手竿钓鲢鳙的技巧 1
手竿钓鲢鳙的技巧手竿是鱼竿的两大类型之一,泛指所有不配备绕线轮的鱼竿,主要有传统竿和台钓竿两类,其中传统竿有溪流竿、传统长竿等,台钓竿有鲫鱼竿、鲤鱼竿、综合竿、大物竿等,接下来一起来讨论下手竿钓鲢鳙怎么调漂!一、生活习性鲢鳙是典型的中上层鱼类,春、夏、秋三季大多数情况都在水体中上层活动,到了冬季则游到深水区越冬,靠鳃的特殊结构滤食水中的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和硅藻、蓝藻等浮游植物,喜高温,在一定范围内(40℃)水温越高摄食积极性也越高,尤以炎热的夏季食欲最旺盛。
二、浮漂选用鲢鳙是常见的中大型鱼类,小则可能三五千克,大则十几二十千克,最大可达四五十千克,手竿钓鲢鳙最常用的浮漂是大肚漂,但组装线组时建议安装一枚“定风坠”,这样可将钩饵固定在钓点上,否则钩饵容易随风向或水流移动,另外吃铅量大的短脚短身短尾漂也适合用来钓鲢鳙。
三、调漂方法1、挂饵调漂法:挂饵调漂法是钓鲢鳙常用的调漂方法,具体操作是先重铅找底,然后半水修剪铅皮直至浮漂露出1~2目,作钓时从离底20厘米逐渐向上找鱼层直至能稳定中鱼为止。
2、空钩调漂法:空钩调漂法是钓鲢鳙常用的调漂方法,具体操作是先重铅找底,然后半水修剪铅皮直至浮漂露出水面3~4目以上,其中挂小饵时可调低点,而挂大饵时则要调高点。
四、漂相大全1、浮漂先缓慢上升1~2目,然后出现有力的下顿,但往往只下顿半目甚至小半目,此时抬竿中鱼率高且多为正口。
2、浮漂尚未下沉到位,突然快速的上浮二目以上,这种漂相表明鲢鳙正在截口,此时抬竿中鱼率很高且多为正口。
3、浮漂先是小幅度的晃动,然后突然出现有力的下顿,这种漂相表明鲢鳙正在吞食饵料,此时抬竿中鱼率相当高。
4、浮漂在一目以内高频率上升和下沉,这种漂相表明鲢鳙正在吸食鱼钩上的饵料,此时抬竿中鱼率高且多为正口。
5、浮漂缓慢的上浮,或浮漂缓慢下沉,然后静止不动,这种漂相表明鲢鳙已将钩饵吸入口中,此时抬竿中鱼率高。
手竿钓鲢鳙全指导
手竿钓鲢鳙全指导1 略硬点的竿子3/7调性)溜鱼快.主要是容易控鱼。
秆子长度,看水面大小和自己的体力,一般采用4.5--5.4,钓鲢鳙是辛苦活,讲究勤劳致富,要一直不停的扬竿,秆子所以要求比较轻,人,就没有这么累。
如是大力士垂钓,那就无所谓秆子的轻重了,呵呵。
2线组看鱼大小线一定要软特别是子线长度要在20厘米以上,一般垂钓鲢鳙钓浮和钓离低为主,线主略大,不影响吃口。
一般5斤左右的32号线组基本搞定钩距一般在4--5个左右。
再大点保险我属于保守型钓法,3调10目左右或到漂肩,挂饵3目左右饵料比重有大小撮的时候也有大小自己控制没关系钓鲢鳙的浮漂,本人不采用很贵的,普通的浮力比较大的15---30块的浮漂,好象感觉很不错了。
二饵料香臭腥酸都可以但在大水面一定要气味浓点的.这样穿透力强诱鱼快窝料可以雾化快点的钓饵略慢.等鲢鳙进窝后可以把钓饵揉得雾化慢点诱鱼阶段,1分钟2竿左右,等鲢鳙进窝,雾化可以控制在1分钟左右。
(饵料名称不说了,避免广告嫌疑)三水层1鲢鳙的水层的掌握,(如果感觉比较吃力,很重要。
可以在4/5 或者2/3水深的地方抽个40----- 50竿,也可以采用手抛饵料,增加雾化速度和区域,从而是鲢鳙更快进窝。
在诱鱼阶段需要耐心慢慢等不行再大饵抽水层可以慢慢向上漂左右晃动是鱼在上面可以钓浅点顿口总不上鱼是鱼在下面可以钓深点2时间:一般与温度成正比!30度左右开口良好,温度越低,鲢鱼活动范围小了,胃口也差点。
苏南一般5月开始到11月以前。
寒冷的季节,鱼的活动范围本来就变小了,所以冬天偶尔能上鲢鳙,但专门针对性的钓鲢鳙,这事咱不干,呵呵。
各地的温度水情有差异,需要因地而异。
四漂相1最多的是上顶半目后的下顿几乎100中鱼2有上下连续的动作也可以起竿3最怕的就是一直上下半目不到要耐心等猾口鲢鳙会有动作的4慢慢的走漂也是吃口5上顶一点后黑漂最容易看了五杂谈1逗引在几次垂钓过程中,有时候饵料撮大了,呵呵,几乎到平水,顺便拖了几下浮标,目的使饵料雾化快点,没想到一拖就是一大顿口,好几次,感觉逗引的效果还不错,有点歪打正着的感觉。
【钓鱼技巧】夏季手竿钓鲢鳙的四个重要技巧
【钓鱼技巧】夏季手竿钓鲢鳙的四个重要技巧一、钓组手竿钓鲢鳙的浮漂一定要醒目,漂尾长或者粗,吃铅也要大。
因为鲢鳙饵上的大,饵料就重,其他漂尾的漂在饵团上的大小不一时候,容易将浮漂带入水下,这样就浪费饵料了。
浮漂的吃铅量,举例5.4-6.3的杆,吃铅3-4克的为宜。
2-10斤的鱼,统统3+2都能搞定了。
二、钓位水库避风的洄湾处,回湾一般是水流冲击下一些浮游生物聚集处,食物丰富再加地处偏僻,这为胆小的鲢鳙提供了理想的觅食场所。
进水口常常有活水流入,含氧丰富且会带来一些浮游生物,鲢鳙常在此游弋觅食。
出水口水温稳定各个水层含氧高,鲢鳙常常成群结队在此吸氧,此处作钓鱼获绝对丰富。
水肥这浮游生物丰富,比如网箱周围,畜禽养殖场下水道流入处都是钓鲢鳙的好地方。
最后注意钓点深度最好在2米以上。
三、钓法钓鲢鳙的关键在于饵料的雾化,做钓时候可以添加虾粉,蝉蛹粉,鱼骨粉等,诱鱼效果能明显提高,也可以适当添加果味添加剂,腥味鳙鱼多些,甜香鲢鱼多些。
调节雾化可以用雪花粉、拉丝粉调制,以2分钟内化完为宜。
第二个难点就是找口,钓鲢鳙要放掉一些不是正口的口,比如略微点动、过于夸张的漂相。
口抓不准,很容易锚到鱼,锚到鱼有时很容易脱钩,这样一会儿下来,鱼窝很容易炸窝惊鱼。
我们要抓的正口是:白鲢吃钩时,相对点动时最大的点动,力道接近于1-2目的有力顿口;花鲢吃钩漂相相对白鲢清晰,就是1-3目的有力顿口。
四、遛鱼1、人不紧张鲢鳙体型一般都不小,最有挑战的就是刚中鱼后的几次挣扎。
鱼上钩之后要知道怎么去做,就会将全部注意力用于正确的遛鱼上去,只要精力集中于遭鱼之中,一切不安的情绪都能忘却。
这时的紧张,集中表现在怕鱼跑掉。
2、竿不低头用手竿,只要第一次将竿抬起来之后,就好办了,这时如果用的是软竿,相对会易于抬起来,因为即使鱼大,竿尖起不竖,竿身会自己先弯曲,软竿是柔中透出韧劲。
竿抬起来之后,就要紧握竿柄,不使竿身再倒下去,保持竿90°的弯曲,这是钓竿发挥弹力最佳的角度。
手杆钓鲢鳙的心得
手杆钓鲢鳙的心得
一、鱼杆线组漂的选择,鱼杆尽量使用6.3到7.2米以上的轻量大物杆,线组5+3.5或5+4,鱼钩5-7号新关东,漂,最好是吃铅量大点的长尾漂。
二、钓位的选择,钓鲢鳙尽量选择面对大水面的深水区,如果垂钓水域普遍较浅,钓点水深最好不要少于2米。
选择钓位时一定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安全,利于抬杆和溜鱼。
三、打窝、诱鱼,自然水域里的鲢鳙密度相对较低,所以诱鱼是很关键的,建议先使用味型较重的饵料打窝,前期1.5米左右水深开始抽窝,勤扬杆,更容易形成雾化带诱鱼,饵料使用0.5的水比,
四、找鱼层,抽窝30分钟后如果没口,就向下找鱼层,每抽10杆左右就向下找一到半漂的深度,直到找到鱼层。
自然水域影响鲢鳙所处水层因素有很多,比如天气、气温、气压、风向风力。
一般而言水中含氧量越高,鲢鳙所在水层越深。
找鱼层的过程看似简单,其实还是有相的难度,网上很多视频提到,在诱鱼过程中发现鱼泡就开始找鱼层,其实在野钓过程中,由于风的影响与水中鲢鳙密度较低的原因,很难看到渔泡,所以我建议垂钓一段时间后没有鱼口就找鱼层。
鲢鳙所在的水层受天气、气压的影响比较大,一般情况下,早晚可以钓的深一点,中午可以钓的浅一点。
五、钓鲢鳙,钓饵水比建议1比0.7左右,要比诱鱼期的饵有附钩性,增加饵在钩上雾化时间,给鱼充足的吸食的时间,钩距,根据饵的雾化与水流情况调整,一般情况雾化好钩距大,雾化不好钩距小,静水钩距大,流水钩距小。
漂象,一般出现顿口或黑漂,即可扬杆中鱼,实际垂钓过程中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以后咱们慢慢分享。
如何钓鲢鳙?手竿钓鲢鳙鱼技巧汇总!
如何钓鲢鳙?手竿钓鲢鳙鱼技巧汇总!鲢鳙是鲢鱼和鳙鱼的合称叫法,鲢鱼也叫白鲢、鲢子,鳙鱼又称胖头、花鲢等。
是我国在水库池塘中主要的养殖经济鱼种,由于其多以浮游生物为食,在自然界也起到了维持水体平衡的作用。
鲢鳙生长迅速,体大力猛,也是钓鱼爱好者们喜欢的一种垂钓鱼种。
一直用手竿钓鲢鳙,感觉手竿钓鲢鳙一个字—爽!下面简单介绍手竿钓鲢鳙的技巧。
鲢鱼又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形目,鲤科,是着名的四大家鱼之一。
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头较大,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腹部正中角质棱自胸鳍下方直延达肛门,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各鳍色灰白,形态和鳙鱼相似。
鲢鱼属中上层鱼,春夏秋三季,绝大多数时间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冬季则潜至深水越冬。
鲢鱼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食欲与水温成正比。
鲢鱼喜高温,最适宜的水温为23℃~32℃。
炎热的夏季,鲢鱼的食欲最为旺盛。
鲢鱼性急躁,胆子小怕惊扰,喜欢跳跃,有逆流而上的习性,鲢鱼喜肥水,个体相仿者常常聚集群游至水域的中上层,特别是水质较肥的明水区。
鲢鱼耐低氧能力极差,水中缺氧马上浮头,有的很快便死亡。
鳙鱼又叫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
外形似鲢,侧扁,是淡水鱼的一种,头部大而宽,头长约为体长的1/3。
口亦宽大,稍上翘,眼位低。
鳙鱼性温驯,不爱跳跃,鳙鱼属中层鱼。
滤食性,主要吃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如剑水蚤)等浮游动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如硅藻和蓝藻类)和人工饲料。
一、线组鱼钩的选择:1、线组我一般选用4.0号的大线、3.0号的子线。
2、鱼钩我使用的是伊势尼10号。
3、子线长短根据鱼体型的大小决定,越大的鱼用越长的子线,一般我使用的子线定长在单根25公分以上。
4、钩距我放在两个钩距在5公分左右,也是根据鱼的大小决定。
二、鱼竿的选择:5.4m或4.5m手竿,要轻而腰力要好,二八竿最好,三七钓也行。
三、浮标选择:大号浮标,无论什么漂型,没有太大讲究。
手竿钓鲢鳙技巧与方法
手竿钓鲢鳙技巧与方法
手竿钓鲢鳙技巧与方法:
一、选择鱼饵:
1.用小型的虾虫、蚯蚓或小虾作为鱼饵,这是最佳的选择。
2.如果可以,可以使用生饵,这样能吸引更多的鲢鳙。
二、确定钓鱼地点:
1.应该在深水池塘里钓鱼,这样才能把鱼饵投到深水中去。
2.选择一个有沉积物的地方,因为这样有更多的活动面,鱼类会更愿意来那里捕食。
三、投放鱼饵:
1.用抛竿将鱼饵投入水中,尽量把鱼饵投入较深的水域,以便被鲢鳙发现。
2.当鱼饵开始游动,可以对其进行调整,以此来吸引鲢鳙的注意力。
3.投放不同的鱼饵,增加捕获的几率。
四、钓鱼时的技巧:
1.当发现有鱼上钩时,应立即拉起竿子,以便将鱼捞上来。
2.要注意给鲢鳙拉紧绳子,以防其逃跑。
3.当鱼钓上来时,尽量快速地将其拉上来,以避免等待时间过长而导致鱼溜走。
手竿垂钓鲢鳙要掌握五个方面技巧
手竿垂钓鲢鳙要掌握五个方面技巧一、长硬配粗大短软配细小巧配竿线钩,是手竿搏鲢鳙的第一个环节。
应当注意两点。
第一:“长硬配粗大,短软配细小”。
竿长在5.4米以上为长,适用于大水面或深水搏较大的鱼,4.8米以下为短,适用于小水面或浅水钓稍小的鱼。
软硬是指竿的调性,二八调为硬,四六调为软,三七调为偏硬。
软硬又指扬竿的手势,扬竿较猛或力度过大,.鱼的刺痛感会造成窜逃力的瞬间爆发,容易切线,扬竿动作标准或较温柔,鱼不知不觉,晃晃悠悠就被遛翻了,因此,手硬线组应偏大,手软线组可偏小。
粗细是指钓线,主线2.0、子线1.5以上为粗,主线1.5、子线1.2以下为细。
大小是指钩,以新关东为例,1号以上为大,0.8号以下为小。
举例说明,在池塘钓3~5斤的鲢鳙,我通常用3.6或4.5米的软竿,主线1.5,子线1.0—1.2,钩用新关东0.5号,这样,竿轻不累人,竿软上鱼后手感也好。
如果钓6~8斤的鲢鳙,我通常用4.5或5.4米的竿子,线1.5~2.0,新关东0.8号。
在1 0斤以上的大鲢鳙常出没的大水面,竿子5.4—6.3米,线2.0—3.0,新关东1.0号。
当然,用竿长短还需根据个人的体力量力而行,小钩细线还得根据个人的手法和技术。
第二:钩距遵循“大钩大,小钩小”原则。
比如,0.5的新关东双钩钩距5~8厘米即可,1.0的新关东钩距应在8~15厘米之间。
因为在实际垂钓时,下钩通常不挂饵,拉大钩距可以有效降低鲢鳙的警觉性,更便于鱼儿张口吸入下钩,从而提高钓获。
二、空钧调漂肩挂饵有5目浮漂的选择与调钓,以及挂饵的方式,是必须把握的第二个环节。
第一,选漂遵循“浅短小,深长大”。
即钓浅宜用小钩小漂,钓深要用大钩大漂。
长短是指漂型,“钓深选长尾,钓浅用短尾”。
钓大于2米的深水,选用1 5目以上的长尾漂则行程长、鱼讯更醒目,钓1米左右水深甚至钓水皮,选用短尾漂,则到位迅速且不缠绕线组。
夏秋季节,鱼儿活跃,活动范围大,劲道足,我通常用大佛手3号或大讯狐4号配大线组钓水库等深水。
手竿钓鲢鳙的技巧
手竿钓鲢鳙的技巧
1、升降竿法:手竿钓鲢鳙的升降竿法是最基本的技巧,也是最好学
习的技巧。
在无浮漂的情况下,将手竿的顶部轻轻向上移动,鱼线会随着
竿杆一起升起,然后再将竿杆缓慢放回原位,鱼线也会跟着下降。
可以在
不同深度轻松捕获不同的鱼类。
2、浮漂法:将适量的浮漂挂在线上,浮漂控制的深度一直在变化,
这种方式非常适合于鲢鳙这种小型鱼类的捕捞。
钓鱼的时候利用浮漂的变
化判断鱼的位置,把握浮漂的变化,轻松抓到水中的食物鱼类。
3、灵巧操作:手竿钓鲢鳙时需要注意灵巧的操作,尽量避免粗暴的
动作。
一旦发现鱼儿上钩,一定要慢慢的拉,拉直钓杆,松线,然后跟着
鱼的行动,随时调整鱼杆的位移和速度,将鱼儿顺利地钓起来。
4、饵料选择:手竿钓鲢鳙的饵料可以选择鲫鱼、蚯蚓、虾皮等,最
好沿用鲫鱼的味道来糅合饵料。
鲢鳙在口感上比较娇嫩,喜欢鲜美,所以
饵料的香味、口感都需要考虑到。
5、调整鱼钩:手竿钓鲢鳙需要根据鱼的口感大小选择鱼钩尺寸,一
般G/F系列钓鱼用鱼钩就能满足要求,而鲢鳙的嘴巴比较小,钓鱼线杆也
比较轻,所以可以选择较小的G/F鱼钩,提高钓鱼的准确性。
手竿钓鲢鳙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高手的技巧
进行尝试,结合自身的应用调整,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垂钓方式。
尤其是
需要注意掌握灵活的鱼杆调节技巧,随时把握鱼的运动轨迹和喜欢的鱼饵,顺利地钓起水中的宝贝们。
钓鱼技巧:手竿钓大鲢鳙的技巧
钓鱼技巧:手竿钓大鲢鳙的技巧鲢鳙一种成长速度快提示特殊大的鱼,一般钓鱼人只要钓一两次都会爱上钓鲢鳙的感觉:拉力强、个头大、垂钓起来虽然累但是一点都不简单。
下面是我整理的手竿钓大鲢鳙的技巧,盼望能够帮到大家。
既然浮钓鲢鳙较好为什么要底钓?这个其实很简洁,浮钓鲢鳙很难钓到特殊大型(15+)的鲢鳙,除非是在一些散养塘里面食物匮乏的地方。
在江河湖泊,鲢鳙的水层分的很清晰:上层是白鲢,然后再下一点是个头不大的鳙鱼(3+左右),大鲢鳙和大白鲢基本都在水略微深一点的地方。
所以,我们浮钓可以钓到鲢鳙,但是不简单钓到大的,只有钓底才能有10+、20+乃至30+的大鲢鳙钓。
底钓鲢鳙的钓位选择由于底钓的时候不像浮钓饵料雾化的那么快,底部相对安静所以底部的水也相对稳定,我们在选择钓位选择上面就没有浮钓那么宽泛。
总的来说,底钓鲢鳙下面的几个钓位不错:比较深的下风口这一点许多水库的大堤都满意这一个条件,而且大堤也是特别棒的底钓鲢鳙钓点。
一来呢,下风口水面的水流和水底是相反的。
你看到水浪一个接一个的打到岸边,但是这些水会随着河岸流入水底回到水库里面。
这样一来水底的水就会带动我们雾化的饵料流向大水面,增加雾化速度增大雾化面积,从而能更快速的诱鱼,而且诱鱼的面积也会大增。
二来呢,由于鲢鳙是上层鱼类,一般水库的大堤都会很深,我们钓的低差不多也就是上层鲢鳙的上层了。
究竟3米水深的上层和10米水深的上层分界点完全不一样。
回水湾四周的坎位鲢鳙喜爱待在江河的回水湾,除了产卵期要刺激性腺发育之外基本都是待在这些地方。
回水湾的水流不急,它不需要消耗太多的体力。
回水湾里面水质一般也比较肥里面微生物比较多,这些是它们爱吃的食物。
假如是玩海竿其实江河的回水湾基本任何地方丢可以钓鲢鳙,只要不是特殊浅。
但是假如我们要手竿钓大鲢鳙的话只能找比较深的坎位。
坎位的意思就是比较陡峭的地方,那种地方的水一般都比较深。
大小水面的入水口这里说的入水口不是说水库的主入水口,许多湖泊由于修路等其他缘由会拦截出一些小水面,这些小水面的向大水面的入水口是很棒的鲢鳙钓位,一般这种地方水都比较深。
手竿浮钓鲢鳙的6大技巧总结
手竿浮钓鲢鳙的6大技巧总结鲢鳙是大多数钓友都比较了解的,但具体使用哪种方式更为有效就比较不好说了,基本上大多数钓友垂钓鲢鳙都习惯使用抛竿大浮球浮钓,爆炸钩挂饵篮,空钩,但这种垂钓方式并不刺激,犹如拉死鱼般无味。
四海钓鱼的程宁老师曾今系统详细的讲解垂钓鲢鳙的方式,但不少钓友还是摸不清,钱塘渔人根据自己亲身体会的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希望能给广大钓友一个借鉴。
1、鲢鳙的觅食特性鲢鳙属于半水层生活的鱼类,天然环境下生长的鲢鳙都觅食半水层的浮游生物及藻类,正常情况下鲢鳙很少到底层觅食,在撒籽时的鲢鳙会沉入水底找寻可以附着鱼籽的乱石与树枝,此时也会在底部觅食。
不同环境下生长的鲢鳙,会在不同的水层生活,环境嘈杂的池塘和河道,鲢鳙基本不会近岸,而且都会在半水层以下,养殖塘环境较安静并且时常投喂的鱼塘,鲢鳙基本上随处游嘎,都在半水及半水以上生长觅食。
2、钓鲢鳙饵料使用垂钓鲢鳙只要能抓住鲢鳙的喜食特性,基本上都可以钓获,因为是觅食浮游生物,所以必须选择雾化较好,不易沉底的饵料,网上传言,鲢鳙喜食臭饵,其实是不一定的,鲢鳙的嗅觉相当灵敏,只要饵料有较浓的味觉,基本上都会诱鱼入窝,雾化层是鲢鳙觅食的目标,鲢鳙并不会直接吞饵。
之所以吞饵是因为鲢鳙不断的吸食雾化层的同时吸入了成团的钩饵,确切的说是“误食”,为什么“误食”的几率会这么高,因为这就是饵料雾化的程度决定的,饵团入水,表层的饵料不断雾化,鲢鳙不断的吸食周边的雾化层,自然而然随着雾化层靠近饵团,因为惯性的原理,饵团自然而然的被吸入鱼口。
所以垂钓鲢鳙找到鱼层的同时饵料也是取决定性因素的。
2、钓鲢鳙用到的饵料垂钓鲢鳙的饵料其实很简单,并没有网上传言的复杂,要添加什么什么的小药之类的,其实都是浮云。
一般最最常见的商品饵如南北、东俊,雾化性能就已经能很好的达到效果了,配比,以本人垂钓的经验所得,70%的东俊加20%的速攻加10%的雪花粉便可,无需添加其他任何东西,东俊的雾化与浓浓的香味就足以引起鲢鳙的食欲,速攻的蛋白纤维起到很好的付钩性,雪花粉能使东俊雾化更均匀,不至于很快沉入水底。
【技巧】这可能是史上最全手竿钓鲢鳙鱼的技巧
【技巧】这可能是史上最全手竿钓鲢鳙鱼的技巧竿钓鲢鳙,因其特有的爆发力和手感,已经越来越为钓友们所青睐。
然而,有些钓友因不了解鲢鳙鱼的食性和它们咬钩时浮漂的动态变化,在钓法上不得要领,结果受了一天烈日酷暑的洗礼而一鱼未获。
本文将就手竿钓鲢鳙的要点做详尽介绍,与钓友们共享手竿钓鲢鳙的乐趣和刺激。
识鱼情、知食性鲢鳙鱼属中上层滤食性大型鱼种,性喜温,喜群居,它食性较杂,不局限于“酸鲢臭鳙”的说法,香、甜、酸、臭、腥等口味都是他们的可口食物。
在自然水域,鲢鳙主要以浮游动物、微生物、被分解出含高蛋白质的腐朽物和淤泥中的有机质为主要食物,有的钓者用蚯蚓和红虫施钓也偶有收获。
一般来说,鲢鱼偏爱浮游植物,鳙鱼则偏爱浮游动物。
鲢鱼、鳙鱼的共同特征是头大嘴大,均属高氧性鱼类,水体缺氧时轻者浮头,重者死亡;区别时鲢鱼头较小,鱼体呈银白色,鳙鱼头大,身上有黑色暗花纹,个头也比鲢鱼大;另外,鲢鱼善于跳跃,鳙鱼却不善此道;鲢鱼喜欢成群结队在明亮的水面活动,鳙鱼则喜欢在中上层水域活动。
鲢鳙那个鱼虽然性情温和,但由于他们集群活动,所以所到之处其他鱼类会退避三舍,这就为我们钓获鲢鳙鱼提供了良机。
钓具的选择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钓鲢鱼时必须迅捷有力的扬竿爆发力作为保障,因此需要用超硬或极硬钓的竿子。
另外,钓者要选用长节竿,因为长节竿的整体弹性和强度是短节竿不一定钓得上来。
因此,长节硬钓竿是钓鲢鳙鱼的首选用竿。
钓小型水域,我使用3.6米或4.5米的长竿极硬钓手竿或矶竿。
钓鲢鳙鱼应使用大钩配粗线,一般来说,用4.5~5号抗拉力大的强力主线,配3~3.5号碳素子线,只要操作上不失误,驾驭7.5千克重的鲢鳙鱼是绝对没问题的(钓者可根据鱼体的大小,适当调整主线、子线的号数)。
关于鱼钩,笔者习惯使用伊豆14号歪嘴钩或4号新关东宽门钩。
鲢鳙鱼虽然嘴特别大,却是鱼饵的“温柔杀手”,摄食时浮漂动作极为轻微,这一直是手竿钓鲢鳙的一大难题。
针对该情况,钓者应选用稳定性强、长身长尾、颜色醒目的大号浮标,以利于观察鱼讯,减少鲢鳙索饵的虚假信号。
这才是手竿钓鲢鳙的正确方法,你之前看的文章全是错误的!
这才是手竿钓鲢鳙的正确方法,你之前看的文章全是错误的!鲢鳙是一种让钓鱼人又爱又恨的鱼种。
爱是因为鲢鳙生长速度快,体型大,钓起来非常过瘾;恨是因为鲢鳙因为其吃食习惯的特殊经常钓不到正口,导致脱钩、切线频频。
因为鲢鳙通常不是黑坑和野钓主攻的对象鱼,所以眼镜哥钓专门鲢鳙的次数也不多,但是最佳战绩还不错,8小时钓获28尾,总重86斤,野钓最大单尾12斤。
谈到钓鲢鳙,眼镜哥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你们之前所看到的那些钓鲢鳙方法都是错误的,或者说是不完全正确的,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最正确的钓鲢鳙方法。
根据我的经验,我把鲢鳙分为两类,当然不是指鲢鱼和鳙鱼,而是“会吃”和“不会吃”。
可能很多钓友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说法,我们都知道鲢鳙属于滤食性鱼类,它是把水中的微生物以及食物残渣吸到嘴里,因此对水中的残渣、细微颗粒特别感兴趣,我把这种只吸食残渣的鲢鳙称之为“不会吃”的鲢鳙。
但是有时候我们在搓饵钓底层鱼的时候,明明饵料没有很大雾化,却偶尔也能钓到鲢鳙,并且是中正口,这就充分说明鲢鳙并不是只会吸食残渣,有时候也会像其他淡水鱼一样吃钩上的饵,因此我把这种会吃钩上饵的鲢鳙称之为“会吃”的鲢鳙。
我们钓鲢鳙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搞清楚,你所垂钓水域的鲢鳙是属于“会吃”的?还是属于“不会吃”的?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一定要纠结于这一点?不都是鲢鳙吗?其实,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钓鲢鳙最关键的一点,没有搞清楚这一点你是没有办法钓好鲢鳙的。
至于原因,先卖个关子,大家往后看就知道了。
第一:确定所钓水域有鲢鳙。
这一点好像是说废话,但还是要强调一下,必须要确认你垂钓的水域有鲢鳙才能钓,因为想要钓好鲢鳙就意味着几乎放弃其他鱼种,专攻鲢鳙的时候你想同时兼顾其他鱼种是很困难的。
判断水域中是否有鲢鳙有几个方法。
一是钓底的时候钓到或者锚到过鲢鳙,有时候出现脱钩,但钩和线会带上来很浓稠的粘液,有点像男生繁育后代的“小蝌蚪”,而且腥味十足,这就是鲢鳙分泌的粘液。
二是看鱼星,鲢鳙的鱼星就像仙女散花一样,小、多、密,并且一出鱼星就是一大片。
手竿底钓鳙鱼(花鲢、胖头鱼)的技巧详细分析
手竿底钓鳙鱼(花鲢、胖头鱼)的技巧详细分析手竿底钓鳙鱼(花鲢、胖头鱼)的技巧详细分析2013-06-28 11:16 作者:好人一个来源:网络点击:314次以坠钩沉底,有形食物为饵的传统钓很少钓到鲢鳙,这是因为鲢鳙是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不食有形食物。
虽然坠钩沉底偶尔也能钓到它们,但都是挂的,钩不在嘴里,而是刺中下颌、腹、尾或挂住了鱼鳍。
台钓之后中鲢鱼、鳙鱼的机会多了,虽然以坠钩沉底,有形食物为饵的“传统钓”很少钓到鲢鳙,这是因为鲢鳙是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不食有形食物。
虽然坠钩沉底偶尔也能钓到它们,但都是挂的,钩不在嘴里,而是刺中下颌、腹、尾或挂住了鱼鳍。
“台钓”之后中鲢鱼、鳙鱼的机会多了,虽然也有刺唇外挂鱼体的,但鳙鱼却十有八九是衔住了钩。
气象学上把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22℃称为秋天,低于8℃,则是冬天。
长江以南地区11月的日平均气温多在9—15℃之间,称晚秋。
此时,随水流漂移的浮游生物不像夏天那么多了,半水或浮至上层摄食的鲢鳙就沉底了。
自初夏到中秋钓鲢鳙多用“飞钩” “篮头”钓组,如改炸弹钩的塔簧形饵托为诱饵笼,内贮酸臭糟饵,四周披挂5~7枚鱼钩,然后用超大型浮标将组钩悬挂在水的中层或上层,利用糟食雾化诱鱼聚拢,.使鱼误吸和触碰空钩引起浮标的晃动、下沉为鱼讯。
可是此法伤鱼,所以许多养殖鲢鳙的水域不准用“飞钩” “篮头”。
例如8年前阳澄湖镇新泾社区就因“篮头”钓鲢发生过一起纠纷——在日收费40元的放养浜因钓底口轻,离底多小白鲦,于是有人用“篮头”钓半水集结的鲢鳙,不到4个小时就钓了尾重1—1.5千克的鲢鱼和鳙鱼40多尾。
养鱼人见损失太大,提出放鱼退钱,可是钓手不干,争执中还动了粗,惊动了派出所。
自此后养鱼人拒绝“飞钩”“篮头”。
然而“台钓”普及了,在养殖鲢鳙的水域要避免鲢鳙中钩多困难,对此养鱼人也只好默认,只要不是专门钓鲢,钓多了留一条两条也就算了。
因伤鱼而禁用“飞钩” “篮头”,可是手竿钓鲢鳙依然盛行,尤其是深秋水面上看不到鲢鳙的时候,半水狙鲢、沉底钓鳙成了许多人的喜好。
如何钓鲢鳙鱼白鲢鱼及花鲢鱼(胖头鱼)的钓法介绍
如何钓鲢鳙鱼白鲢鱼及花鲢鱼(胖头鱼)的钓法介绍手竿爆炸钩浮钓鲢鱼一、钓具准备1.鱼竿:选用竿体硬、竿梢粗,长度在4.5米以上的硬调手竿。
2.渔线:宜用直径0.3一0.4毫米的优质强力钓线。
3.鱼钩:11号以上带弹簧的伊势尼新爆炸钩。
4.浮漂:选用5号以上的粗尾大漂;若无大漂,也可以在粗尾浮漂的漂脚上穿一小块塑料泡沫来增加浮力,使用起来并不影响垂钓效果。
5.钓组的连接:主线齐竿长,线上穿两粒太空豆固定漂座,主线与钩组相连处拴一连接环,不用铅坠,连接环直接与钩组相连。
二、钓位鲢鳙喜温,食浮游生物,耐缺氧性差,因此,钓位宜选水藻繁茂,浮游生物密集,氧气充足,水深在3米右缝缩活动的水域。
经常有人垂钓的钓位,因常常引来成群的缝缭光顾,也是好的钓位。
三、气候每年的5月中旬到9月中旬是浮钓的最佳时期,7一8月是黄金季节。
鲢鳙在气温25一30℃时摄食最旺,一天之中,上午8点至下午4点是摄食高峰;特别是晴朗天气,气压高,光照足,气温高更适合浮钓。
四、饵料L钓饵:白鲢喜食酸、香、甜味。
缩鱼喜食甜、酸、臭、呛四味俱全,因此,钓饵应针对所钓对象鱼而加以制。
特别注意一点,配制的饵料不能太乳,饵料人水后应能呈粉状不断地散落,10一20分钟能散完为宜。
钓鱼啦2.诱饵:用4份麸皮、l份玉米面,用开水拌湿,拌上发酵粉,用塑料袋密封放在阳台上暴晒4一5天。
出钓时,根据所钓对象鱼添加一些辅料,如醋、臭豆腐乳、过期的牛奶、中药阿魏液、链鱼香精等等,根据所钓对象鱼酌情添加。
到达钓位后,多取一些诱饵抛向钓点,以后在整个垂钓过程中,应隔一段时间抛一次。
五、垂钓技巧1.上饵:取大枣般大的饵料捏于弹簧之上,让6枚钩子自由散落在其周围就可以了。
2.调漂:上好饵后,采用调多少目就钓多少目的方法,使漂尾露出2一3目。
如露的目数过多,可使上饵的饵团适当加大一些;相反,则减少饵团或者增加漂的浮力。
3.施钓水层:应根据季节、气候及鱼层来定。
(1)一般5一6月份气温不断升高,钓的深度应从开始的2米左右逐渐减少到50~60厘米。
钓鱼技巧之钓具:手竿钓鲢鳙的技巧
手竿钓鲢鳙的技巧鲢鳙是著名的“四大家鱼”,实际上是鲢鱼和鳙鱼的合称,其中鲢鱼俗称白鲢、水鲢、跳鲢等,鳙鱼俗称花鲢、黑鲢、胖头鱼等,常见个体5~10千克,最大个体可达40~50千克,接下来来讨论下手竿钓鲢鳙用什么浮漂!一、鱼种定义鲢鳙是鲢鱼和鳙鱼的合称,其中鲢鱼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鲢属鱼类,俗称鲢子、白鲢、边鱼等,而鳙鱼则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鳙属鱼类,俗称花鲢、黑鲢、胖头鱼等,常见个体5~10千克,最大个体可达40~50千克。
二、浮漂论述手竿钓鲢鳙一般建议用吃铅量5~6克的立漂。
立漂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与台钓一起台湾省传入大陆的浮漂,主要由漂脚、漂身、漂尾三个部分组成,优点是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灵活,缺点是调漂难度相对比较高,手竿钓鲢鳙一般建议用吃铅量在5~6克的长尾长身长脚漂。
三、调漂方法1、挂饵调漂法:挂饵调漂法是手竿钓鲢鳙常用的调漂方法,具体操作是先重铅找底,然后半水修剪铅皮直至浮漂露出2~3目,作钓时从水深1米开始逐渐向下找鱼层,直至能稳定中鱼。
2、空钩调漂法:空钩调漂法是手竿钓鲢鳙常用的调漂方法,具体操作是先重铅找底,然后半水修剪铅皮直至浮漂露出水面4~6目以上,其中挂小饵时可以调低点,挂大饵时则要调高点。
四、提竿时机1、浮漂缓慢的上浮后不下沉,或浮漂缓慢的下沉后不上浮,此时提竿中鱼率很高。
2、浮漂缓慢上浮1~2目,然后出现有力的下顿,此时提竿中鱼率极高且多为正口。
3、浮漂在1目以内上下跳动,出现这种漂相表明鲢鳙鱼正在吞食饵料,可提竿刺鱼。
4、浮漂先是轻微的抖动,然后出现有力的下顿,此时提竿中鱼率极高且多为正口。
5、浮漂快速上浮2目以上,这种漂相表明鲢鳙鱼正在截口,可提竿刺鱼且多为正口。
手竿如何垂钓大头鱼,重点就是饵要轻雾化好,我从四个方面说明
手竿如何垂钓大头鱼,重点就是饵要轻雾化好,我从四个方面说明大头鱼是我最爱垂钓鱼种之一,它的学名叫鳙鱼属滤食性鱼类,鳙鱼体型和鲢鱼相似,所不同的是头部特别大,几乎占整条鱼的三分之一长度,因此又有大头鱼、胖头鱼之称:而鲢鱼就不同了,它头小、身扁而长。
鳙鱼和鲢鱼都属温水性鱼类,常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
而鲢鱼则更接近水面,鳙鱼生性温驯,行动斯文,不像鲢鱼那样,一受惊就乱窜乱跳。
这些年,手竿钓大头鱼逐渐流行起来,此钓法最主要的重点就是饵要轻要雾化好,还要打出频率,才能形成雾化区,才能诱鱼。
在水比较清或者不深的情况下,一般都用4.5m以上的手竿,这样的长竿保持一分钟2-5次的频率,可想而知劳动强度也蛮大的。
本人有幸有块野外自留地,因为地方偏僻才得以保留,里面大头要么就是十几斤,要么就是2斤以下的,本人在此水域钓过十几尾十斤以上的,2斤以下的也钓过十几尾,但本人的原则是鲢鳙鱼3斤以下的随钓随放,决不留护!在这里分享下自己钓大头鱼的一些经验:一、装备1、用竿:5.4M或6.3M情况允许的话4.5M也行,竿的腰力一定要好,鲤杆比较合适(综合杆)2、线组:主线2#--3# 子线1#--2#子线长度60-70公分对折,钩距3-4个左右。
3、钩:无刺新关东2#-4#,或千又3#-5#(大小视当时情况而定)4、浮漂:长脚长尾的,瓜身不要太短,瓜型是上面比较大下面比较小的,另外一种是比较短的漂(因为有时天气原因大头会上浮比较厉害,太长就不好操作了)二、饵料我的个人看法是大头鱼都很笨,成群觅食不怕搅窝,而且只要诱饵雾化好,几乎什么饵都吃,而不是什么简单味型的酸臭腥香!滤食性鱼类,天生对水中悬浮的细小食物颗粒感兴趣,无论荤素。
那么一直盛传的酸臭饵料是怎么回事呢?那是因为,粮食类的淀粉和蛋白等主要成分,经过发酵到酸或臭的程度,入水会产生变性营养成分(发酵类)特殊的白烟状雾化,这才是关键。
所以我们只要备点窝料就好,买现成的就是大蒜粉啊什么的,多加点水打成糊状,打出来的窝立体而且聚鱼持久,鱼闻得着吃不饱,傻傻地转悠舍不得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竿底钓鳙鱼(花鲢、胖头鱼)的技巧详细分析
手竿底钓鳙鱼(花鲢、胖头鱼)的技巧详细分析
以坠钩沉底,有形食物为饵的传统钓很少钓到鲢鳙,这是因为鲢鳙是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不食有形食物。
虽然坠钩沉底偶尔也能钓到它们,但都是挂的,钩不在嘴里,而是刺中下颌、腹、尾或挂住了鱼鳍。
台钓之后中鲢鱼、鳙鱼的机会多了,虽然
以坠钩沉底,有形食物为饵的“传统钓”很少钓到鲢鳙,这是因为鲢鳙是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不食有形食物。
虽然坠钩沉底偶尔也能钓到它们,但都是挂的,钩不在嘴里,而是刺中下颌、腹、尾或挂住了鱼鳍。
“台钓”之后中鲢鱼、鳙鱼的机会多了,虽然也有刺唇外挂鱼体的,但鳙鱼却十有八九是衔住了钩。
气象学上把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22℃称为秋天,低于8℃,则是冬天。
长江以南地区11月的日平均气温多在9—15℃之间,称晚秋。
此时,随水流漂移的浮游生物不像夏天那么多了,半水或浮至上层摄食的鲢鳙就沉底了。
自初夏到中秋钓鲢鳙多用“飞钩”“篮头”钓组,如改炸弹钩的塔簧形饵托为诱饵笼,内贮酸臭糟饵,四周披挂5~7枚鱼钩,然后用超大型浮标将组钩悬挂在水的中层或上层,利用糟食雾化诱鱼聚拢,.使鱼误吸和触碰空钩引起浮标的晃动、下沉为鱼讯。
可是此法伤鱼,所以许多养殖鲢鳙的水域不准用“飞钩”“篮头”。
例如8年前阳澄湖镇新泾社区就因“篮头”钓鲢发生过一起纠纷——在日收费40元的放养浜因钓底口轻,离底多小白鲦,于是有人用“篮头”钓半水集结的鲢鳙,不到4个小时就钓了尾重1—1.5千克的鲢鱼和鳙鱼40多尾。
养鱼人见损失太大,提出放鱼退钱,可是钓手不干,争执中还动了粗,惊动了派出所。
自此后养鱼人拒绝“飞钩”“篮头”。
然而“台钓”普及了,在养殖鲢鳙的水域要避免鲢鳙中钩多困难,对此养鱼人也只好默认,只要不是专门钓鲢,钓多了留一条两条也就算了。
因伤鱼而禁用“飞钩”“篮头”,可是手竿钓鲢鳙依然盛行,尤其是深秋水面上看不到鲢鳙的时候,半水狙鲢、沉底钓鳙成了许多人的喜好。
鳙鱼又名花鲢、大头鲢、胖头鱼、黄鲢、黑鲢等,全国各地都有养殖,属温水性大型鱼类。
在天然水体中5千克以上的个体很普遍,由于生长快,1龄鱼体重0.27千克,2龄2.3~
2.6千克,3龄5~7.4千克。
水库、湖泊或按天收费的水域,钓法对头一天钓10尾2~3龄的鳙鱼很平常。
鲢鱼和鳙鱼都是上中层鱼类,但鳙鱼的活动空间比鲢鱼小,潜得深,一般不会浮至水面。
如水深3米,鲢鱼在半水以上,鳙鱼在半水以下至水底。
虽然两者都是滤食性鱼类,但鲢鱼嗜酸,鳙鱼逐臭。
例如用沤得发臭的菜籽饼打窝,鳙鱼竞相沉底,会在直径l米范围内出现阵发性细如菜籽的密集气泡;鲢鱼聚窝则看不出来,只能凭浮标的晃动和一两个带有黏液的大气泡来推测。
如果用变酸并呈雾状散开的豆渣不间断打窝,则先进窝的肯定是鲢鱼,而且不沉底,更不会有密集成片的鱼星。
然而鲢嗜酸,鳙逐臭不是绝对的,很多情况下钓手只能凭水的深浅以及钓底、钓离底和钓半水来区分是鲢鱼还是鳙鱼,这也是钓鲢和钓鳙线组通用的个原因。
不过在水深2~4米,青、草、鲢、鳙、鲫、鲤、鳊混养的水域,深秋都是搓饵钓底,这样就避开了鲢鱼。
其实沉底钓鳙不是专门的,只是因为放养鲢鳙的水域鲢在上、鳙在下,由钓鲢而渐渐形成了以鳙为主兼顾其它的技术。
概括说就是:
1.钓鳙鱼一定要打重窝,诱饵微酸带臭,沉底后呈碎屑状,
常用沤了3~4天的菜籽饼、豆饼、花生麸、酒糟、酱糟等,窝的面积在1平方米左右。
如果没有现成的诱饵也可以自制,办法是将菜籽饼、豆饼等原料粉碎成粗颗粒后用70度热水泡两个小时,待料吸足水分后挤去多余水分,装进塑料袋并扎紧袋口,为防止料继续膨胀和发酵后产生的气体将袋撑破,塑料袋要大一点。
也可取渔场喂鱼的颗粒饲料如法炮制。
鳙鱼多成群活动,窝做足了,只要两尾鱼一搅就形成了底雾。
钓饵用1:0.9兑水的片屑状麸类饵,状态要求入水后外层慢慢溶散,沉底3分钟内芯仍有米粒大。
2.鳙鱼咬钩都是连饵带水一起喝,虽然嘴大,但饵不能大不能重。
搓花生米大小的饵,溶散后黄豆或赤豆大,入口顺利。
对浮标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能反映饵重变化什么造型都可以。
关键是调标,一般长身和中长身流线型浮标两钩无饵调标尖目数的1/4—1/3,如13目调3或5目,11目调3
或4目,6目调2目等等,钓法是调高钓低,要求搓饵后上钩的一半重量被水底承接,随着钓饵的溶散,到上饵溶散标尖升起1或2目时下钩由躺底变为触底,此时两子线直立,这是钓鳙鱼的最佳状态。
理由是鳙鱼喝水,饵离底了固然方便,但见信号就提很容易把进嘴的钩拉出来,只有钓饵尚有一半重量,而剩余重量的2/3又被浮标吊住的时候,动作才显得真实。
这也是钓鳙鱼不抓第信号,多放一口的原因。
鳙
鱼咬钩浮标会升降反复,但节奏不快,如下挫1目后没有进一步反应,可是四五秒钟后又抬起2目,之后就不动了。
只有下挫后紧跟着浮标慢慢移位,或抬标后缓慢走斜才是鱼把钩咬实了,极像螃蟹衔钩。
3.底钓鳙鱼是“台钓”之后才出现的。
由于鲢和鳙长相相似,习性、食性接近,在水深3米以内用白粉增强雾化,轻饵离底既能钓鲢也能狙鳙,所以掌握了“二八钓”技术的钓手都是鲢鳙不分,就是商品饵也是这样。
然而底钓鳙鱼还是有区别的。
首先,线组不同,底钓鳙鱼的子线可以比钓鲢鱼的线组细一点,短一点,如钓鲢鱼母线1.2~1.5号,鳙鱼1—1.2号;钓鲢鱼用0.8~1号子线,钓鳙鱼用0.6~0.8号就可以了。
钓鲢鱼都是两钩离底,子线50~60厘米对折,底钓鳙鱼30~40厘米对折。
其次,钓鲢鱼用二八调超硬竿是因为它爆发力强,冲突快,距离长。
鳙鱼头大身短,行动迟缓,中钩后多原地翻腾,缠斗时间长而冲击力不足,一般都用三七调钓竿。
再有,钓鲢鱼时有半数是挂住了鱼体,特别是钩挂住了鳍、腹、尾的时候挣扎尤烈。
钓鳙鱼,钩刺鱼体的可能性比鲢鱼低了许多,即使钩在唇外也是刺下颌,挂头部,所以挣扎不如鲢鱼,操作稳当,就是细线小钩也能从容应付。
适者生存,鱼类感知气温变化的能力比人类强。
深秋,当大
多数鱼类潜向深水的时候,鳙鱼也不例外,但它很少与其它鱼合伍。
然而,受风向影响的水库、湖泊内湾、放养浜、池塘的背风处仍积聚着一些浮游生物,以此作为选择钓点的依据,则食量已明显减少的鳙鱼也会疯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