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年代文学思潮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四时期抒情文体取得了相对突出的成绩;
30年代叙事文体成就巨大。
◎文学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30年代的文学思潮
30年代是人文主义文学、无产
阶级文学并存的时代。二者共同决
定了30年代文学的基本面貌。
一、人文主义文学思潮:自由主义作家和民
主主义作家的文学观
1.代表人物:梁实秋、沈从文、朱光潜 2.文学主张:不赞成文艺直接为政治服 务,认为文艺是独立的,强调文艺对人 性的表现。 他们的文艺思想承传了五四的人文 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人源自文库文学),但 与当时左翼革命文学有一定距离。
2、“左联”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简称“左联”)成立大会在上海召开, 鲁迅、冯雪峰等40余人出席了成立大会, 大会制定了左联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 把从事无产阶级文学创作作为左联的奋 斗目标。
左联会址外景 左联会址内景
鲁迅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讲演。
左联成立后,出版了《拓荒者》《萌芽》等刊
30年代文学思潮
30年代文学与五四文学的不同
◎五四时期是思想文化革命的时代、个性
解放的时代;30年代是政治革命的时代、
社会解放的时代;
◎五四文学的主题是启蒙,弘扬个性;30
年代文学的主题是革命,依靠大众,文
学革命转化为革命文学。
◎五四时期主要是新旧文学的争夺,文言与 白话的对立;30年代文学的阶级性与人性, 乡村与都市的对立成为创作与论争的焦点。
本和苏联文学思潮的影响。
蒋光慈
发起:由后期创造社(郭沫若、成仿 吾、冯乃超、李初梨等)和太阳社(蒋光慈、 钱杏邨等)成员首先提出。 刊物:1928年1月,太阳社的成立,创 办《太阳月刊》,与创造社的《创造月刊》 《文化批判》同时发表关于革命文学的文章, 明确提出创造无产阶级文学的历史任务。
王独清、郭沫若 郁达夫、成仿吾
物,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推 进了文艺大众化运动,积极提倡和实践了无产
阶级革命文学。1936年,左联自动解散。
30年代的文学论争
1.革命文学论争 1928
革命文学派对鲁迅、茅盾等五四作家的批判
2.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 1928-1930
左翼作家鲁迅等与新月派梁实秋
3.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 1931年底-1932 左翼作家鲁迅、瞿秋白等与“自由人”胡秋原、 “第三种人”苏汶。焦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想人性,提倡生命的价值、尊严,重建
民族品格。
沈从文的文学批评主要是一种风格
批评,整体感悟和精确点评相结合。
讨论:如何评价沈从文的文艺观念?
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左翼革命文 学思潮) 1、“革命文学”的兴起 背景:1927年4月第一次国共合作破产; 上海聚集了一批参加过革命实际活动的作 家和一批从日本回国的激进青年作家;日
3.梁实秋的文艺观
基本主张:人性论、天才论、节制的 精神。 梁实秋信奉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提 出以人性为核心的文学标准,以古典的节 制为美学追求。梁实秋的人性论是以理节 欲的人性论。梁实秋强调人性的普遍性, 否认文学的阶级性,提倡天才论,遭到左 联文艺家的批判。
4.沈从文的文艺观 反对文学商业化和政治化,书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