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总结与反思
从第一周开始,本人随堂抽查听课与参与“青年教师赛课”听课活动之后,总有感悟,现拙笔写总结一篇,主要是需要改进与完善的内容,有些话语直接了点!动笔前,我心是有疑虑的,说实在的,提笔之时,还有疑虑,因为有些想法还不够成熟。但是听了您第十二周在行政例会的讲话“新的教学改革一定要进行!……”为了学校,为了学生,……。
现呈予您,望校长您抽挤一点时间看一看,主要目的是为了新课改下一步的推进作为参考吧!这也是我们科研处的本职工作之一。
一、存在问题
(一)对课改的认识不足,抓课改的力度不够
1、新教材老上法。有的教师无法把握新课改理念、新教材的设计意图,教学中注重落实知识目标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穿新鞋走老路”的课堂教学现象还存在。教师的授课方式没有变,没有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2、相当多的教师专业水平离新课程理念有距离。新教材要求教师能有宽泛的知识储备及灵活的教学策略,把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整合起来,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研制,但是部分教师认识不足,难以做到。教师之间课改的程度不一,有的班级课改氛围比较浓,有的班级则不明显,这与班主任有很大关系,与课任教师对课改的认识不到位有很大关系。
3、新课改的宣传工作滞后,新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力度还不够,呈现出发展的不均衡。包括老中青教师的观念更新及行为跟进的相对不同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对教师上课即“互教互学”提出具体要求,但没有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研讨,没有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没能指出指导性策略以及改进的建议性措施等。
(二)课前准备不充分,学生预习不到位
1、没有进行集体备课,百分70%的教师没有编写“导学案”,另外30%“导学案”的编写只是简单的教学目标和一些练习题,没有对学生提出预习方法的指导、问题的设置、讨论的内容等;课前那些是重点,那些是难点,搞不清,心中无数,难有实效。
2、“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没有“导学案”,教师就没能按照“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模式的程序操作,很难上好一节高效课,学校应该把“导学案”内化变成“校本教材”,(学习五中,取经求宝。)不再是零散的活页,在课堂教学的使用的过程中再个别调整而已,先由个人编写,再通过集体备课,加以改进,形成南外统一的“导学案”。
3、由于“教学过程”没有对学生的预习作出方法指导,学生只是预习了一下教学内容而已;在教学过程中,而没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有效的交流讨论、“互教互学”;学生也不能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使学生的潜能和探究能力得不到挖掘。
(三)课堂教学环节落实不到位
1、课堂上,学生小组讨论没有落到实处,走过场。一是没有给充足的时间,学生刚刚开始讨论就被教师中止了。二是学生讨论教师没有方法指导、没有提出明确要求,使学生的讨论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上,不能设置问题的情境,促使学生分析和解决疑问,学生的合作学习和集体智慧得不到体现。
2、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没有发挥好,生生互动没有得到体现,还只是停留在师生互动、一问一答的层面上;有的老师更是一讲到底,为了完成一节课的任务,也怕内容不能完成,关键没有认真专研教材,抓不住教学重点、难点。
3、小组活动时,任务分工不明确,有时只注重了少数几个学生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无事可做;一个小组在展示时,其他小组的同学没有认真思考,所以,也提不出什么问题来,不能质疑。相当一部分课堂成了少数精英学生的展示舞台,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得到锻炼,有的学生即使展示了,也只是看着学习资料念一遍,并不是自己思考或小组讨论的结论。
4、学习展示不够,展示不能深入,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上,对练习的核对答案上。学生进行点评、追问、质疑、补充的比较少,几乎没有出现。
5、教师点拨太多。新的课改课要求教师只是在学生展示不到位、达不到深度和广度时,才进行精析精评、查漏补缺和归纳总结。但现在有的老师几乎还是满堂灌,只不过是把老师讲学生听改成了老师问学生答罢了。
二、改进措施
(一)抓住中年,加强中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工作
中年教师意气风发,为此,加强中老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再提高工作尤为重要,具体作法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学校要有策略与制度认真组织教师对“互教互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再学习、再交流、再研讨、再反思。教研组、备课组活动重点要围绕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改革进行,要组织教师多看资料、多交流心得、多总结反思、多研究提升,让学校骨干教师多上示范课、研讨课、观摩课。学校要进行一次全校性的课改教学深度地总结、相对地启迪反思,并形成书面材料。让中年教师不再落伍,也不要懈怠,应该大胆改变,力求创新,而应该成为青年教师的带头人、引领者。
(二)引领青年,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青年教师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但是在大学学习期间,大学的“教学法”是非常落后的旧教材,教师观念也落后,教出来的学生自然落后,没有经过新课改洗礼,没有体念新课改,只是听说有这回事,没有设置其中,他们的授课方式还是“满堂灌”,没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还是“一讲到底”的方式,如果不能及时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他们的确难以有进步,如果放弃,三年至六年没有进步,他们就会自暴自弃、就会随大流,就会颓废。他们不想这样,他们也十分着急,欲想挣脱旧观念的束缚,苦苦地挣扎着,在他们教法尚未定型,还可塑之才阶段,真想改变自己教学,跟上新课改的步伐,也是很难做到,学校应加大力度对他们精心培育,因此,在青年教师培养上采取以下措施。
1、“先承接再提高”的培养措施。青年教师要多听课,多参加评课,吸收其他老师经验与教训,然后青年教师提出适合自己的提高措施和提高计划,提高目标。
2、“师徒结对子”的培养措施。用“师带徒”的新老传承机制和办法,赋予新内容,做为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措施之一。
3、“赛课分享”的培养措施。学校组织“青年教师赛课”,形成互学、互比、互提、互进的局面。同时认真总结反思,悟出心得与启示,这样青年教师能吸收他人经验和新的作法,以利促进自己业务水平快速进步。
(三)促进老年教师,不甘落后,力争追求新进步
老教师有一部分追求进步,有一部分中庸,还有一部分落后。学校应该鼓励追求进步的老教师,积极参与新课改,鞭确落后者,触动中庸的。具体作法,大胆鼓励先追求进步的部分教师,对他们提出新目的和要求:面对新课改,一方面,需要教师自觉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补充必要的学科知识,转变传统的单科教学的做法,努力在多学科视野中丰富经验。另一方面,教师之间要加强互补与合作,主动通过教师的沟通与合作丰富经验,促进专业新发展。
对落后者,以制度管理为主要手段,要求他们自主学习、参加培训,完成新课程培训全部环节,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不能怠慢工作,对新课改推进有反作用言语和行为要控制,把负面影响作用降到最低程度。
对中庸者,应想尽办法,一边提醒,一边鼓励,要向前看,不要向后看,靠近追求进步者,教师之间要更加紧密地合作,提升师德与专业素质。
(三)提高认识,加强指导,强化具体环节的措施落实
新课堂教学改革始终离不开以“导学案”为主题、以“学生”为主体、以“互教互学”为主线的“三主方针”。
1、课前要准备充分,抓好“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即是教案,又是学案。“导学案”不仅要有教学目标和思考练习题,要有具体的预习方法的指导、问题的设置、讨论展示的内容和要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疑问、提出疑问、分析和解决疑问,还有小结等环节。要求每个备课组拿出各种课型“导学案”,如“新教课”(阅读课、听说课、语法课、),“实验课”、练习课、复习课等,再交邝国宁主任审阅,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再由备课组长定版,全组就按定版的“导学案”进行编写;由备课组长分配任务,每位教师需负责一定数额的章节,先有个体备课,再有集体备课,发挥备课组的智慧,日累月积,逐步形成南外“校本教材”。
2、纵观每个成功的“课改”学校,都是由上至下的推动方式,一个系统有复杂的工程,都是先由总设计师完成完整的“蓝图”,再由执行者实施而成功。不可能由老师个体自发完成的,每个人都想偷懒,少做一事,就舒服一点!但是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必须进行“课改”,而目前,学校“课改”已处于重要关键阶段,不进行“课改”,学校就停滞不前,说不好听的话,将回到“十二中”的年代:学校招不来学生,老师分流不出去。这是众多教师不想看到的结果。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实施“课改”的具体要求,要抓住环节,抓好细节;重新出台“课改”跟进的规定与制度以及推进的措施与步骤。
3、另外,在课堂上,有两个环节,务必关注的:一是“交流”环节,二是“展示”;相当多的“交流”处于比较粗浅,没能深入对问题进行深度讨论探究,或流于形式,老师是为了有这一环节而设计,而不是真正课文内容而设计,多数同学们也是完成任务,装着“走过”而已,为何交流讨论,讨论的关键点,搞不清楚,很难有“生成”的亮点,在这一段所听课中,几乎没有看到,但是,以前是有的,那时邓雅学所长我校教师的听课之后,曾说这么一句话:“从来没有看到那么赏心悦目的课堂”,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突出创新能力,有着外校学生的特性,也有着“生成”的亮点,而且在一节课上,不止一次。二是“展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