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尺度数值模拟实习

合集下载

中尺度数值模拟实习报告

中尺度数值模拟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大学气象研究所实习时间: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实习内容:中尺度数值模拟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值模拟技术在气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尺度数值模拟作为气象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有效地模拟和研究气象现象及其演变过程。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中尺度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己在气象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在实习开始前,我参加了由导师组织的中尺度数值模拟培训课程,学习了中尺度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际应用。

此外,我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中尺度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了解并熟悉中尺度数值模拟所使用的软件和硬件设备,掌握相关操作技巧。

(2)根据实际气象资料,设置数值模拟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3)运行中尺度数值模拟软件,观察模拟过程中气象参数的变化,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

(4)根据模拟结果,撰写实习报告,总结中尺度数值模拟的特点和不足。

3. 实习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首先选择了某一地区的一次降水过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实测气象资料,我设置了数值模拟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并使用中尺度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模拟。

在模拟过程中,我密切关注气象参数的变化,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通过实习,我了解到中尺度数值模拟在气象研究中的应用广泛,可以模拟各种气象现象,如降水、台风、沙尘暴等。

同时,中尺度数值模拟还能够为气象预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实习收获及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中尺度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实习过程中我对气象研究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自己的未来研究方向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实习期间,我也发现中尺度数值模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模拟结果受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影响较大,有时难以准确反映实际气象状况。

中尺度应用模式实习报告

中尺度应用模式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与实习内容简介本次实习单位为中尺度应用模式实验室,主要从事气象、环境等领域的小尺度模拟研究。

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中尺度气象模拟、大气污染传输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二、实习过程中的主要工作与收获1. 中尺度气象模拟在中尺度气象模拟方面,我主要参与了基于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型的气象模拟研究。

通过学习WRF模型的原理和方法,我了解了气象模拟的基本流程,掌握了气象数据处理、模型配置、模拟运行等技能。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分析模拟结果,如降水、风场、温度等气象要素的分布情况。

2. 大气污染传输模拟在大气污染传输模拟方面,我参与了基于CALPUFF模型的污染扩散研究。

通过学习CALPUFF模型的原理和方法,我了解了大气污染传输的基本过程,掌握了污染源排放、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对污染传输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配置CALPUFF模型、运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等技能。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Python、R等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数据读取、清洗、转换、可视化等基本技能。

这些技能对于后续的科研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4. 团队协作与沟通在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团队讨论,与导师、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通过团队协作,我学会了如何分工、协作完成项目任务。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向他人请教、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了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1. 模型配置与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模型配置与运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如参数设置不当、模型运行报错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通过查阅文献、向导师请教、与同学讨论等方式,逐步解决了这些问题。

2. 数据处理与分析中的问题在数据处理与分析过程中,我遇到了数据格式不统一、数据缺失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学会了使用Python、R等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处理,通过编写代码自动化清洗、转换数据,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

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及其进展

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及其进展

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及其进展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及其进展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是指对中尺度大气运动、湍流、边界层、云微物理、辐射传输等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的一种方法。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对于气象预报、气候变化研究和环境污染预测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的目标是通过计算空间和时间上的大量物理量,来模拟和预测中尺度大气运动过程。

中尺度大气运动是指介于大尺度天气系统和小尺度湍流系统之间的系统,其典型特征是空间尺度在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之间,时间尺度在几分钟到几小时之间。

中尺度大气运动包括了许多重要的现象,如大气锋面、对流云团、飑线等,对于气象预报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数值方法将大气方程离散化,并通过数值解算得到大气运动的演化过程。

其中,最常用的模型是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大气动力学模型,通过有限差分、谱方法等数值技术对方程进行求解。

此外,为了更好地模拟大气过程,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还必须考虑到湍流的影响,湍流参数化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传统的数值模拟方法需要通过将整个大气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然后分别对每个网格进行计算,这种方法在计算量和存储空间上都有较大的挑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新型的数值模拟方法应运而生,如有限元方法、有限体积方法和伪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处理复杂的地形、不均匀的边界条件和非线性问题,提高了数值模拟的计算效率和精度。

除了数值方法的发展,观测技术的进步也为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提供了更多的观测数据,从而提高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现代大气观测技术,如雷达、卫星和飞机观测等,可以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观测数据,在验证和改进数值模拟模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数据同化技术的应用也为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将观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和预报能力。

中尺度气象学数值模拟实习报告

中尺度气象学数值模拟实习报告

中尺度气象学数值模拟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尺度气象学数值模拟在气象预报、气候研究以及自然灾害预警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中尺度气象学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对气象现象的认识和预报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对中尺度气象学的基本概念、数值模拟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了中尺度气象学数值模拟在气象预报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2. 实习内容实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中尺度气象学数值模拟的基本操作;二是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1)中尺度气象学数值模拟的基本操作我们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尺度气象数值模拟系统(MM5)进行实习。

实习过程中,我们根据实际气象资料,设置模拟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运行数值模拟系统,得到模拟气象场的分布。

(2)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我们评估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

同时,针对模拟的气象场,分析了其中的中尺度特征,探讨了气象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机制。

三、实习成果与反思1. 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中尺度气象学数值模拟的基本操作,了解了数值模拟在气象预报中的应用。

同时,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提高了我们对气象现象的认识,为今后的气象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实习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尺度气象学数值模拟在气象预报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由于气象现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数值模拟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不断优化模拟参数和模型,提高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并结合其他气象观测资料,为气象预报和气候研究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四、总结本次实习让我们对中尺度气象学数值模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气象分析能力。

通过实习,我们认识到中尺度气象学数值模拟在气象预报和气候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也为今后的气象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中尺度数值预报实习报告

中尺度数值预报实习报告

中尺度数值预报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数值预报在中尺度天气现象的研究和预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自己在中尺度数值预报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我参加了本次中尺度数值预报实习项目。

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并掌握中尺度数值预报的基本原理、模式运行和参数化方案等,为今后的气象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中尺度数值预报基本原理学习在实习的第一阶段,我系统学习了中尺度数值预报的基本原理。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教材,我对中尺度天气现象、大气物理和动力过程的数学方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还学习了高性能计算技术和海量数据存储管理技术在中尺度数值预报中的应用。

2. 模式运行与参数化方案研究在实习的第二阶段,我参与了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的运行和参数化方案研究。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在新曙光高性能计算机上安装和调试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

在此基础上,我对模式中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边界层参数化方案、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和辐射传输过程参数化方案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比分析各类参数化方案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场景,我对参数化方案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在实习的第三阶段,我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中尺度数值预报在气象活动、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模拟预报中的应用。

以“十四冬”气象服务保障需求为例,我参与了内蒙古自治区赛区区域的1公里1小时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的实时运行。

通过与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预报员的多次交流,我确定了30个保障站点,并提供了包括平均风速、平均风向、气温、湿度、能见度、降雪量等预报要素。

此外,我还完成了基于三种模式的订正集成预报产品研制,并实时显示在数值预报应用平台专项保障栏目上。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中尺度数值预报方面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实际应用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首先,我掌握了中尺度数值预报的基本原理,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我学会了模式运行和参数化方案研究,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最后,我参与了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基于WRF的雷州半岛中尺度降水数值模拟初步试验

基于WRF的雷州半岛中尺度降水数值模拟初步试验
边 界 层采 用 Y U方 案 : S 积云参 数 化 采 用 K F K i- — (a n
Fi c ) 案 ; 虑 到初 始场 引 入后 需 要一 段 时 间达 rsh 方 t 考 到 稳定 ,内嵌套 网格 积 分计算 从 初始 场引 人 3小时 后 启 动 , 网格 积 分计 算 2 外 4小 时 , 网格 积 分计 算 内 2 小时 , l 每小 时输 出一 次预 报结 果 。 采用 T 3 6 9背景
1 )选 取 1 。, 2日 1 2时 ( 界 时 ) 世 的分 析场 和 3小 时一
次的 2 4小 时预 报场 , 为模 式 提供 初始 场和 侧边 界条 件 , 置两套 模 拟方 案 。采用 两重 嵌套 方案 , 网格 设 外
格 点 1 2 l2 格 距 2 k 内网格 格 点 1 1 l 6 格 6x 1, 5 m, 6× 1,
场 的试 验方 案 WR — 6 9简 称 WT. 用 G S背 景 FT3 采 F 场 的 WR — F F G S简 称 为 WG。
支 西南 高 空急 流轴 , 增强 了槽 前 的湿 度 和不稳 定 度 。 80 p 5 h a冷 空 气 和 西 南 暖湿 气 流 交 汇 于 长 江 以南 一 带 形 成冷 式 切 变线 并 逐 渐 南压 向两 广 地 区靠 近 。 广 东 中低层 受 偏南 风 场控 制 , 层性 质 暖湿 , 强对 流 气 为 发 生积 蓄 不稳 定 能量 ;O时 中南半 岛北 部 出现 低 涡 2 环 流 , 助 于水 汽 向东输 送到 广 东 。 面 中高 纬度 的 有 地 冷 高压 主体 在 贝加 尔湖 西南 侧 ,冷空 气从 西路 渗 透 南 下 ,2 日 0 1 8时锋 面 到达 南岭 北侧 , 中南半 岛有 横 槽 向东发 展 , 广东 西 部地 面 吹偏南 风 。 大尺度 形 势 从 场配 置分 析 来看 ,这是广 东 前汛 期锋 面低 槽暴 雨 发 生 的典 型天 气形 势 ,预示 短 期 内广东 将有 一 次 明显 的 降水过 程 发生 。

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及其进展

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及其进展

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及其进展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及其进展一、引言大气数值模拟是一种使用数学方程和计算机算法来模拟大气运动和气象现象的方法,它不仅能够帮助预测和研究天气、气候变化等现象,还可为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在气象学研究领域,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被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并探讨其在气象学领域中的进展。

二、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中尺度指大气运动的空间尺度在几十到几百公里之间,时间尺度在几小时到几天之间。

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的基础理论是对大气运动和物理过程的基本方程进行数学化处理,建立相应的模型。

其中,最常用的模型是基于质量守恒、动量守恒、热量守恒和状态方程的Navier-Stokes方程。

为了简化计算,通常还采用了一些物理参数化方案,如湍流参数化、云微物理参数化等。

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分为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法。

欧拉法是在空间网格上离散化基本方程,通过数值迭代求解得到大气场的时空分布。

拉格朗日法则是跟踪气体的运动轨迹,通过将大气分成许多气团来模拟大气运动。

三、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在气象学领域的应用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在气象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天气预报,通过模拟大气运动,结合实时观测数据,可以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结果。

其次,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还可以用于研究气象灾害,如暴雨、台风等的形成机制和前后过程,从而为灾害预防和减轻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还可以用于研究气候变化,如模拟气候系统中的能量和水分交换,探索气候变化的内在机制。

四、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的进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模型改进,中尺度大气数值模拟在气象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首先,模拟精度显著提高,模型对大气物理过程的描述更加准确。

其次,模拟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不断增加,模拟结果更加细致。

此外,数据同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模拟结果与实况数据更加吻合,提高了模式的可信度。

中小尺度天气动力学课件 第1章+中尺度数值模拟-绪论

中小尺度天气动力学课件 第1章+中尺度数值模拟-绪论
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 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中尺度数值模拟—第一章
α中尺度 β中尺度
突发性强对流天气演变机 理和监测预报技术研究
γ中尺度
1.1中尺度天气及重要性
乳山个例 12小时 时段强降 水预报图
中尺度数值模拟—第一章
北京
山东 半岛
南京
基于15km粗网格数值模式
“今天下午,本市局部 地区有时有雷阵雨”
设置专门的中尺度观测网 。如美国在1966年就设置了中尺度观测 网,高空站距28km,每隔1.5h或3h施放一次探空仪,地面站距20-30km。 日本、瑞典、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建立了试验监测网。
我国也分别在京津冀、长江三角洲、武汉和珠江三角洲四个地区 建立起中尺度监测网,设置了一定数量的自动地面站。
CISP (英国,2007)
TOMACS (日本,2010-2013)
1.1中尺度天气及重要性
中尺度数值模拟—第一章
美国国家天气局强天气预报研究计划(WoF)
观测雷达回波
观测
高分辨率(1km)实时试验预报
预报
1.1中尺度天气及重要性
三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 展计划“973”项目
我国重大天气灾害的形成 机制和预测理论研究
需要定时、定点、定量
1.1中尺度天气及重要性
研究方法
中尺度数值模拟—第一章
新的探测工具的使用和加密观测 野外观测实验 中小尺度天气分析 模式的发展及应用 动力学研究
1.1中尺度天气及重要性
中尺度数值模拟—第一章
新的探测工具的使用和加密观测:
雷达、卫星、新型飞机、大气风廓线仪 ,另外也利用声雷达、激 光雷达、微波辐射仪、灵敏微压计、天电观测等 。
中尺度数值模拟—第一章

中尺度数值模拟报告

中尺度数值模拟报告

中尺度数值模拟报告中尺度数值模拟是一种重要的气象预报手段,可以对天气过程进行较准确的预测和分析,尤其在短期天气预报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以下是一份中尺度数值模拟报告的范例。

报告名称:2021年8月21日北京市短期天气预报预报时间:2021年8月20日15时一、天气概况北京市区今天(8月20日)自早晨以来开始阴雨天气,气温明显下降。

预计明天(8月21日)北京市有小到中雨,其中西南部地区部分地方有暴雨,受降雨影响,气温下降较大,最高气温不超过27℃。

二、气象预报1. 降水预报北京市区明天上午有小到中雨,中午时段转为零散小雨。

西南部地区降水较强,局地有暴雨,建议做好防御准备。

预计24小时内,北京市区累计降水量为10-25毫米,局部西南部地区可能达到30-50毫米。

2. 温度预报明天北京市气温将继续下降,最高气温不超过27℃,最低气温为20℃左右。

各区气温预计变化范围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石景山区、丰台区、通州区、房山区、顺义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大兴区、平谷区最高气温均在27℃以下。

3. 风力预报明天北京市区气流较强,东部地区有6-7级偏东北大风,其他区域风力为4-5级偏东北风。

三、预警提示根据气象预报,预计明天北京市西南部地区降水较强,局地有暴雨,建议留意山区洪水和滑坡灾害的可能性,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四、评估分析此次天气系统来袭,与强冷空气和副高相互作用使得北京市气温下降,降水增多的趋势很明显。

目前各项数据稳定,预报准确度较高。

综合分析,明天北京市仍有较强的降水和大风天气,需要做好防护措施。

五、预报措施依据气象预报,明天初始化观测方案包括增加对西南部地区的降水监测和洪水及滑坡等风险评估,及时调整预警方案,避免因天气带来的自然灾害。

同时,加强监测台站、拓展网络、科学管理,不断提高短期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度。

数值模拟实习报告

数值模拟实习报告

中尺度数值模拟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要求1、熟悉LINUX 系统下的一些基本命令,例如进入文件夹、查看目录内容、解压缩等。

2、熟悉WRF 模式运行的主要步骤。

3、了解WRF 模式下各namelist 文件中主要参数的意义,能够根据自己所需进行修改二、实习内容运用WRF 模式对2011年7月到8月的台风“梅花”移动路径进行模拟。

1、解压WRFV3、WPS 以及ARWpost,编译运行。

2、依据2011年7月到8月的台风“梅花”的资料进行各参数的调整和修改。

3、运行WRF 主程序,生成画图所需的数据文件。

4、运行ARWpost ,并安装X-WIN32 程序,使用GrADS开始画图。

三、实习步骤1、分别对WRFV3、WPS 以及ARWpost 三个部分进行解压缩,并编译运行1)解压缩WRFV3文件,命令为tar zxvf ../models/WRFV3.0.1.1.TAR.gz2) 进入WRV3文件夹,命令为cd WRFV33) 生成脚本文件,命令为 ./configure4) 进入vi 编辑器修改文件参数,命令为vi configure.wrf5)后台运行文件,命令为 ./compile em_real >& compile.log &编译完成后在WRFV3/test/em_real>文件夹下会有四个*.exe 文件出现,分别是:nup.exe 、ndown.exe 、real.exe 和wrf.exe6)先回到文件夹20091301228hj下面,进行以下操作:tar zxvf ../models/WPSV3.0.1.TAR.gzcd WPS./configure 选1./compile >& compile.log &成功结束编译后,在WPS文件夹下会出现三个*.exe文件,分别是geogrid 、ungrib 以及metgrd 。

7)再回到文件夹20091301228hj下面,对ARWpost 进行操作:tar zxvf ../models/ARWpost.2.0.TAR.gzcd ARWpost./configure 选3./compile >& compile.log &2、在WPS文件夹下进行数据预处理时各参数的调整及运行1)进入WPS文件夹,命令为cd WPS2) 进入文本编辑器,修改namelist.wps文件中的参数,命令为vi namelist.wps修改以下两部分:一是在&share 部分中修改资料的开始、结束时间,根据网上2011年7月到8月的台风“梅花”的资料,star_data 和end_data 中的时间将分别改为2011.7.29_00:00:00和2011.7.31_00:00:00,调整参考经度ref_lon与参考纬度ref_lat为130度和25度。

中尺度数值模拟

中尺度数值模拟

一、名词解释差分近似的收敛性:在模式的计算域内,在固定时间n∆t 后,当∆t,∆x→0时,在整个计算域内max{|u i n−u(i∆x,n∆t)|}→0。

混淆误差:指由于有限网格不能正确地分解短波而造成的误差。

计算的稳定性:给定初始值,计算的解随着时间步长(趋于∞时),是有界的。

差分近似的一致性(相容性):当∆t,∆x→0时,差分系统应等同于微分方程。

模式中的动力框架:包括建立相适应的大气动力方程组、确定垂直坐标系和选择合理的离散化的方法(差分还是谱分析)。

物理过程:主要包括3个,即云物理过程参数化、边界层物理过程参数化和太阳辐射过程参数化。

资料同化:即把不同时刻、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观测资料与常规资料融合,通过一定的预报模式,使之在动力和热力上协调起来,求得质量场和流场基本平衡的理想的初始场。

客观分析:利用模式构造一个背景场,再把测站资料插值到该背景场的格点上,然后做质量检验并对其进行初始化。

是整合检错,质量控制,合理插值的综合过程。

Lax等价性原理:对于一个适定的初值问题和它的一个具有相容性的差分格式,其计算稳定性是收敛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CFL条件:显式格式稳定性的必要要件,c∆t/∆x≤1,其中C为所考虑的最快波的波速。

不同离散方法中模式的精度:对于差分方法,格距越小,分辨率越高;对于谱方法,截断系数越大,分辨率越高。

二、数值模式由哪几个部分组成?1、前处理:包括客观分析等,给主模式一个合理的适应模式的初始条件。

2、动力框架、物理过程3、后处理:模式输出的资料的处理,以供应用。

MM5模式有哪些优点?(1)多重嵌套和移动嵌套功能;(2) 非静力动力模式(3) 四维同化能力;(4) 齐全的物理选项;(5)可以多平台、多系统运行(6) 易操作性。

MM5模式有几个模块组成,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MM5共有8个模块。

(1)TERRAIN模块:对经纬度网格的地形资料和路面特征参数资料进行插值。

(2)REGRID模块:对分析场资料进行插值,形成标准等压面上的初值场。

鲁东南地区“2004.07”大暴雨中尺度分析与数值模拟

鲁东南地区“2004.07”大暴雨中尺度分析与数值模拟
20 0 4年 7月 中旬 , 由于副 热带 高 压第 二 次北 跳 , 外 围西 南 气流 影 响 到长 江 流域 以北 , 时 , 其 同 在蒙 古地 区有 一 比较稳定 的大陆 高压 , 我 国东北 到 四川西 部 形成两 高 之 间的相 对稳定 的低值切 变 区 , 从 随着 副热带 高 压 的缓慢 减弱 东退 , 切变 区 向东南 移动 、 动 , 低层 7 0h a 8 0h a西南 气 流里 , 摆 在 0 P 和 5 P 切变 线 的东 面 2个 经
文献 标 识 码 A
引 言
许 多 观测 事实 和研究 表 明 , 暴雨 云 团总 是与 中一 尺 度 系统 的发 生 发 展存 在 密切 的联 系 。程 艳 红 等口 分 8 析一 次江淮 大 暴雨过 程得 出 : 雨 中心 是几 个发 展较 强 的 中尺 度 云 团造 成 的 。程 麟 生 等[ 指 出 与暴 雨 中心 暴 2 相对 应 的 中一 尺度 系统 , 征之 一是 由中尺度 的涡 度 中心 , B 特 由地 面竖 直伸 展 到很 高 的高 层 , 为涡 柱 。2 0 称 04 年 7月 1 — 1 5 8日, 受副 热带 高压 外 围西 南 气流 与西 风槽 的共 同影 响 , 陕西南 部 、 湖北北 部 、 河南 大部 、 苏北 江 部、 山东 大部 相继 出现暴 雨 、 大暴 雨或 特大 暴雨 。其 中 1 — 1 6 7日, 于 沂蒙 山 区南 部 的 山东省 临沂 市突 降大 位 暴雨 , 内两 天 内出现 8站暴 雨 ,6日暴 雨 中心 临沂站 日降水量 达 1 4mm, 中 1h雨量 达 9 境 1 7 其 4mm,3 O O一 6 时 3h雨 量达 1 8mm。从暴雨 出现时间 和区域 分布看 , 2 降水具有 明显 的 中尺度特 征 , 显然 , 也是 一次突发性 的

贵州一次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

贵州一次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

的 数值 模 拟研 究 , 人 已经做 过 较 多 的 工 作[ , 红 前 李 莉, 沈桐立 等_利用 MM5对长江 中下 游一 次暴 雨过 程 1
进 行数 值模 拟 , 出 : B尺 度 低 压 涡旋 是该 暴 雨 的 指 中 主要 影 响系统 , 稳定 、 其 移动缓 慢 是暴 雨 发 生 的原 因 。 张冰 等【用 MM5对“ 3 7 梅 雨锋 暴雨 进行 数值 模拟 , 1 0 ・” 结 果显示 低 空急 流与 暴雨 有 十分 密切 的联 系 , 空 急 低
为 : 暴 雨 3站 ( 镇 1 0 l 凤 岗 12 m 花 溪 大 清 3. i 2 f l m、 2 m、 1 3 m)暴 雨 2 0. m ; 5 0站 ; 雨 1 大 9站 。最 大 雨量 为 清镇
切 变 , 空 急流 等 , 中西南 涡是 重 要 的 影 响天 气 系 低 其
统 。至今 , 贵州 与低 涡相关 的暴雨及 大暴 雨过程 , 对 以 及 相 伴 随 的 中尺 度 系 统 发 生发 展 演 变 进行 数值 模 拟
的研 究较 少 。
上揭 示其 发 生 、 展 的物 理机 制_ 发 l 】 于 MM5对暴 雨 。关
2 天气 过 程概 述
20 0 5年 5月 3 1日0 8时 到 6月 1日 0 8时 ( 京 北 时 , 同 ) 贵州 省 出现 一 次 大~暴 雨 、 下 , 局地 大暴 雨 的
强 降 水 天气 过 程 , 雨 、 暴 大暴 雨 主要 出现 在 贵州 省 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部 及 以北地 区 。加 密 观 测 8 4个 站 2 4 h降水 实 况
中 图分 类 号 :4 81 11 文献 标 识 码 : P5. . A

一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的中尺度数值模拟

一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的中尺度数值模拟
第3卷 1
第 5期




Vo . 31.No 5 1 . 0c ..2 t 011
21 0 1年 1 O月
J u n lo e Mee r lgc lS in e o r a ft to oo ia ce c s h
陈钰文 , 王佳 , 商兆堂 , . 等 一次人工增雨作业 效果 的 中尺度数值模拟 . 气象科学 ,0 ,1 5 :1—2 . 2 1 3 ( ) 6360 1
Ab t a t Ac o d n o t e me h n s o he Ag e d n n u c in,t e Ag e d n o s s sr c c r i g t h c a im ft Is e i g a d f n to h Is e i g c ure wa c u l d i t he o e a ina s s a e W RF mo e t e s na l o n a y a d i ta o d to s o p e n o t p r to lme o c l d lwih r a o b e b u d r n ni lc n ii n .Th n i e t d li p le o a ay e c n e t e p e i iain e a c me to e h a mu La n Lia g he mo e s a p i d t n l z o v c i r c pt to nh n e n v r t e Tin ke i y A I g 播撒 影 响机 制 , A I 化过 程 耦合 到初 始条 件 、 界条 件 更 完善且 有业 把 g催 边
务 化能 力 的 中尺度 WR F模 式 中 , 利用 该 模 式对 溧 阳天 目湖 积云 增 雨过 程 进 行 中尺 度催 化 数值 并

仿真实验测量实习报告

仿真实验测量实习报告

仿真实验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仿真实验测量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提高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实习,我们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 熟悉并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构造、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2. 了解并实践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如坐标系、距离测量、角度测量等。

3. 学会使用测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图形绘制。

4.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参加了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培训,学习了测量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测量软件的使用方法,为实习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 实习过程实习过程中,我们按照指导老师的安排,分阶段进行了以下实践操作:(1)测量仪器操作:我们学习了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的基本构造、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并在指导下进行了实际操作。

(2)测量原理实践:我们进行了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等基本测量操作,掌握了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3)数据处理与图形绘制:我们使用测量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绘制了相应的图形,学会了数据处理的方法。

(4)团队协作与沟通交流: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分组进行任务分配和协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三、实习成果与反思1. 实习成果通过实习,我们较好地完成了实习任务,掌握了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使用测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图形绘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2. 实习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我们在理论上扎实基础,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

今后,我们将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四、总结本次仿真实验测量实习让我们对测量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湖南省雨季一次MCS的中尺度数值模拟

湖南省雨季一次MCS的中尺度数值模拟
维普资讯
第2 6卷
第 3期
暴雨 灾害
T o R EN TI RA I R AL N AN D D I A S S TER S
Vo .6 N . 1 o3 2
S p.2 7 e 00
20 0 7年 9月
文章 编 号 :0 4 9 4 (0 70 - 2 30 10 - 0 52 0 )3 0 2 - 7
(e dn t tom 和平行 层状 (aa e s ai r ) 流 L a ig s ai r ) rf P rl l t tom 对 l r f 线 降水新 分类 法 。 国对 MC 我 S的研 究则 主 要集 中于华 南、 长江 中下 游地 区与梅 雨锋 暴雨 相伴 的 MC S触 发机
稳 定 能量 的积 蓄 、 中低 层 辐 合 和 高 层辐 散 的结 构 , 尺度 系统 是 其 发 展 或 消 亡 的 主导 因素 , 分析 了水 汽 对 暴 雨 强度 和落 大 并
区 的影 响 , 旨在 为预 报 和 防 御 同类 灾 害性 天 气 提 供 参 考 依 据 。
关 键词 : 雨 ; 5 冷锋 ; 稳 定 能 量 ; 汽 ; 值 模 拟 暴 MM ; 不 水 数
每 年 4 6月 西太 平 洋 副热 带 高压 北跳 之 前 , ~ 在其
北侧 常 有冷 暖气流 频 繁 交汇 ,该 时 段 为湖 南 的雨 季 。
20 0 5年 5月 3 至 6月 1日,受 高 空低槽 和 中低层 暖 l 湿切 变 线 的共 同影 响 , 州 、 贵 湖南 、 江西 等省 相 继发 生
国内外 通过 卫 星云 图对 MC ( C 中尺度 对 流复 合体 , 属 于 Ma S C )进 行 了较 多 的普 查研 究 。马 禹等人 通 过 对 19 ~ 9 5年 夏季 G 93 19 MS云 图资 料 的统 计 表 明: 江 中 长 下游是 我 国 MC S的高发 区[ 2 1 。王新 岩 、 节泰[ 毛 3 1 小 基于

数值天气预报第十章_几种数值模式及模拟试验举例

数值天气预报第十章_几种数值模式及模拟试验举例

数值天气预报第十章几种数值模式及模拟试验举例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常与暴雨、冰雹、雷雨大风等剧烈天气过程联系在一起。

随着探测手段的进步,监测和跟踪能力的提高,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机制的探讨及预报方法的研究,近年来取得迅速的进展。

1986——1990 年期间,中国建立了京津冀地区的中尺度天气系统的监测和预报基地。

数值模拟是用试验的手段分析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理论工具。

用其研究中小尺度天气过程,可以避免研究中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困难,但却较真实的揭示出影响中小尺度天气过程的物理因子以及演变的细节。

本章内容描述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基本方程组描述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线性方程组的动力学特征模拟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应考虑的物理因子中尺度天气系统数值模拟实例3.其他方程的简化热流量方程、水分方程及其他气体和气溶胶方程,一般较少做简化,采用原有方程形式。

只有当源汇项较小时,可将它们略去。

小结:简化的中小尺度系统的方程组,其连续方程根据系统深厚或浅薄分别取(10.20)式或(10.22)式;其垂直运动方程根据系统的水平尺度分别取(10.27)或(10.28)式;水平运动方程采用(10.32)式和(10.33)式;而其他方程一般仍取原有形式,即(10.2)及(10.4)至(10.8)式。

这些方程则构成了描述中小尺度系统的基本方程组。

(10.75)(10.76)引入这两个参数的目的是为了在分析中追踪它们所代表的项;以便很清楚地了解采用流体静力假设或滞弹性假设应被忽略的项。

二、形式解与频率方程上述方程组中含有6个未知数及,有6个方程,则方程组闭合,可以求解。

设各未知数有下列形式的解:11,0,λ⎧=⎨⎩21,0,λ⎧=⎨⎩表示流体是非静力的表示流体是静力平衡的表示流体是可压缩的表示流体是滞弹性的u v w p ρ′′′′′、、、、θ′(10.77)将上述形式解代入方程组(10.69)~(10.74)中,可得含有6个未知数的线性齐次代数方程:%()()()() ()() ()()()()%()(),,,,,,,,,,,,x z x z x z x z x z x z i k x k z t x zi k x k z t x z i k x k z t x z i k x k z t x z i k x k z t x z i k x k z t x z u u k k e v v k k ew w k k e p p k k e k k e k k eωωωωωωωωωωρρωθθω+−+−+−+−+−+−⎧′=⎪⎪′=⎪′⎪=⎪⎨′=⎪⎪′=⎪⎪′=⎪⎩%力假定或滞弹性流体假定去除。

中尺度数值模拟实习报告

中尺度数值模拟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中尺度数值模拟是气象、海洋、大气科学等领域中研究自然现象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中尺度大气和海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可以揭示其内在规律,为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和灾害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于20xx年暑假期间参加了中尺度数值模拟实习。

二、实习目的1. 掌握中尺度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习数值模拟软件的使用,提高数值模拟技能;3.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对中尺度现象的理解;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实习内容1. 中尺度数值模拟基本原理实习期间,我学习了中尺度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包括动力方程、热力学方程、微物理过程等。

通过对这些基本原理的掌握,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尺度数值模拟的物理过程。

2. 数值模拟软件使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数值模拟软件的使用。

WRF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尺度数值模拟的软件,具有强大的功能和灵活的配置。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WRF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模式设置、数据准备、模拟运行和结果分析等。

3. 实际案例分析为了加深对中尺度现象的理解,实习期间,我选取了以下几个实际案例进行分析:(1)2005年山东半岛大雪过程数值模拟与中尺度特征分析通过WRF模型模拟2005年山东半岛大雪过程,分析了冷空气爆发、地形影响和海陆风环流等因素对大雪过程的影响。

模拟结果表明,冷空气爆发是导致大雪的主要原因,而地形和海陆风环流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2)基于LAPS雷达资料变分分析技术的暴雨数值模拟及其中尺度结构特征研究利用LAPS雷达资料变分分析技术,对暴雨数值模拟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雷达资料同化对暴雨预报能力的影响,以及暴雨中尺度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LAPS雷达资料变分分析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3)南海北部以及吕宋海峡次级中尺度动力过程数值模拟研究通过使用单向嵌套方案AGRIF和原始方程海洋模式ROMS,对南海北部陆架海区的次级中尺度过程进行了模拟。

《2024年中尺度WRF模式在风电功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范文

《2024年中尺度WRF模式在风电功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范文

《中尺度WRF模式在风电功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篇一摘要:随着风力发电的快速发展,风电功率预测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研究了中尺度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在风电功率预测中的应用,通过详细分析WRF模式的数值模拟技术、数据同化方法以及其在风电功率预测中的具体应用,探讨了该模式在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方面的潜力和挑战。

一、引言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风力资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给风电功率的准确预测带来了挑战。

因此,利用先进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如WRF模式,对风电功率进行精确预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WRF模式概述WRF模式是一种中尺度气象数值预报模式,具有较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

它能够提供详细的天气信息,包括风速、风向、气压、温度等,为风电功率预测提供了重要的气象数据支持。

WRF模式通过数值模拟技术,结合数据同化方法,可以实现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气象条件的准确预测。

三、WRF模式的数值模拟技术WRF模式的数值模拟技术主要包括气象动力框架、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数值解法等。

其中,气象动力框架是WRF模式的核心部分,它通过求解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得到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象场变化。

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则是对大气中的物理过程进行参数化处理,以便更好地描述大气运动。

数值解法则是对气象方程组进行求解的方法,包括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等。

四、数据同化方法在WRF模式中的应用数据同化是将观测数据与模型预测结果进行融合的过程。

在WRF模式中,数据同化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气象预测的准确性。

常用的数据同化方法包括最优插值法、卡尔曼滤波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将观测数据与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更为准确的气象预测结果。

五、WRF模式在风电功率预测中的应用WRF模式在风电功率预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供准确的气象数据支持,二是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风速、风向等进行预测。

2013年6月26—29日江西暴雨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分析

2013年6月26—29日江西暴雨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分析
连续性暴雨是 江西主汛期 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
许 多研 究 [ 1 - 5 ] 都 是在 基 于 大 尺 度 环 流 背 景 条 件 下 , 分 析造 成 江西 大 范 围连 续 性 暴 雨 动 力 、 热力 、 水 汽 因子 , 结论一般表现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 简 称
大连续性暴 雨多发期 内 5次强降水 的具体发生 和 间歇 , 与暴雨 区大气动力 、 热 力及水汽条件 的 5 个 中一 仅尺度时间变化与震荡密切联系并受其影响。
中图分类号 : P 4 5 8 . 1 2 1 .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7 — 9 0 3 3 ( 2 0 1 3 ) 0 2 — 0 0 4 2 — 0 9
原 因 。慕 建 利 等 研究 也 指 出 , 2 0 0 5年 6月 华南 特
0 引 言
第3 6卷第 2期
2 0 1 3年6月
气 象 与 减 灾 研 究
MET E 0R0L 0GY A ND DI S A S T E R RED UCT I ON RES EAR CH
Vo 1 . 3 6 No . 2
J u n . 2 0 1 3
刘献耀 , 张瑛 , 尹 洁. 2 0 1 3年 6月 2 6 —2 9日江西 暴雨 过程 的中尺度数值模拟分析 [ J ] . 气象与减灾研究 , 2 0 1 3 , 3 6 ( 2 ) : 4 2 — 5 0 .
雨的中心 、 强度 、 影 响范 围等如何 随中小 尺度 系统
演变 成 为可 能 。 许 多研 究 人员 通 过 中尺 度 值 模 拟 , 分 析 了不
文 中利用 N C E P再分析资料和 中尺度 WR F 模 式, 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 了数值模拟 , 以揭示此次 暴雨发生期间动力 、 热力和水汽条件发生发展 的演 变规律和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均为个人一些浅见,我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东西,所以文章中有误的地方希望各位看官可以指出来,更希望有高人可以再指点一二,大家教学相长。

中小尺度数值模拟的实习终于在各位同位的一片叫喊声中开始了。

有人说:LINUX 劳资们从来没见过啊,有木有!!!劳资们只认识WINDOS!!!只认识MICROSOFT!!!只认识比尔-盖茨啊,有木有!!!
还有人说:WRF很坑爹啊,有木有!!!老师上课操作那么快,什么都没看明白就过去,有木有!!!
有啊!!有啊!!的确都有啊!!
个人认为,截止到4月20日为止的实习,只要明白其中的操作步骤,运行程度就跟把大象往冰箱里塞是一样简单。

先来说说两个地址。

第一个是是关于百度百科中的LINUX命令的介绍,这个对于像本人一样刚上路的新手来说是完全够用的,链接:/view/97023.htm第二个是LINUX常用命令全集,这个对于LINUX中的命令分成十个部分进行说明,每部分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如果诸位在实习结束后对LINUX还恋恋不舍、抱有及大的兴趣,不妨一看,链接:htt p:///special/linuxcom/
好了,介绍几条实习中用得着的LINUX系统的命令(以下命令全部是小写,特别注意一下LINUX对于大小写的区分十分严格,本人不知道被坑杀多少次):
cd 进入文件夹(退出是cd..)
ls 列表显示查看当前目录中的内容
mkdir 建立新文件夹
vi 进入vi文本编辑器
ln 为某一个文件在另外一个位置建立一个不同的链接
tar 解压缩
可能会用到的命令:
pwd 显示当前位置的绝对路径
clear 清屏
rm 删除
此外,在vi 编辑器中,在命令行状态下输入:wq 表示对当前操作保存退出。

用i 键可完成从命令行到插入行的转换,用Esc键可返回命令行状态。

下面,正式开始介绍实习内容,语言绝对直白简单。

在成功解压SSH文件后,会出来一个蓝色图标,双击安装,只需要一路NEXT即可。

安装完成后会出现两个新图标,一个白的一个黄的,目前我们只需要用那个白的即可。

双击进入,在对话框中输入地址、用户名以及密码(这个应该人人都知道吧?)。

完成后回车键进入
用命令cd stu2009 进入本次实习所用的文件夹,在该文件夹下建立自己实习用的文件夹(下面以A为例),使用命令mkdir A 完成后进入新建的文件夹A,使用命令cd A
现在正式开始把大象塞进冰箱的过程。

STEP 1 分别对WRFV3、WPS 以及ARWpost 三个部分进行解压缩,并编译运行
1)解压缩WRFV3文件,使用命令tar zxvf .../models/WRFV3.0.1.1.TAR.gz 解压成功后会在A 目录下出现一个WRFV3 子文件夹
2) 进入WRV3文件夹,使用命令cd WRFV3
3) 生成脚本文件,使用命令./configure 参数选择:S1部分选3;S2部分选1。

4)进入vi 编辑器修改文件参数,使用命令vi configure.wrf
需要修改的部分为FCOPTIM = -O3 把其中的3 改成2(喂,具体咋改这不用说的吧,就是在命令行状态下删除,再在插入行状态下添新字符呗)
修改完成后,在命令行状态下,输入:wq 保存退出。

5)后台运行文件,使用命令./compile em_real >& compile.log & 追踪后台运行使用命令tail -f compile.log 退出追踪用Ctrl+C
整个WRFV3部分的编译运动可能是最花时间的,大概要一个半小时才可以完成,没兴趣看屏幕一行一行往下跳的可以去吃个饭、散散步、外出打个酱油,没准等你回来它就好了……编译成功后貌似会有*.exe文件出现,具体有几个本人记不清了……另外,如果文件名什么的输了前一半而后一半记不住,可以按Tab键。

6)WPS 和ARWpost 文件的建立过程与上述过程大致相同,所以后面的部分我只写使用命令(一行代表一句),就不进行详细说明了。

先回到文件夹A 下面,使用命令cd..
tar zxvf ../models/WPSV3.0.1.TAR.gz
cd WPS
./configure 选1
./compile >& compile.log &
大概二十分钟不到WPS即可完成,成功结束编译后,在WPS文件夹下会出现三个*.ex e文件,查看这些文件使用命令ls *.exe 如果我没有记错,这三个文件名应该是geogr id 、ungrib 以及metgrd 。

做完后从WPS文件夹里面退出来。

再回到文件夹A 下面,对ARWpost 进行操作
tar zxvf ../models/ARWpost(如果我说我忘记了后面的文件夹你会拍我么??好吧,板砖给你预备上,其实我真忘了,你按下Tab键看看吧,实在出不来的话问问周围同学好了)
cd ARWpost
./configure 选3
./compile >& compile.log & (等着它慢慢运行吧,这个也挺快的)
至此,如果你没有按什么不该按的或者是敲了什么不该敲的,人品值属于正常范围,外加我上面的命令没有敲错,那好,暂时可以歇口气。

因为历经了千辛万苦之后,现在我们已经把冰箱门打开了,剩下要做的就是往进塞大象。

STEP 2 在WPS文件夹下进行数据预处理时各参数的调整及运行
1)进入WPS文件夹,使用命令cd WPS
2) 进入文本编辑器,修改namelist.wps文件中的参数,使用命令vi namelist.wp s
需要修改的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在&share 部分中修改资料的开始、结束时间,即把s tar_data 和end_data 中的时间改到与所用资料数据对应的时间段内,4月20日的实习中老师要求把时间改成2011-07-29 至2011-07-31 ;二是在&geogrid 中修改使用地形数据资料的使用路径,即将geo_data_path 后的路径改成'/data/GeoData/wrf3/geog' 完成后保存退出。

当然,这次实习用的是2011年7月到8月的台风“梅花”的资料,如果想保证图在正中心的话可以再调整一下参考经度与参考纬度(即ref_lat 和ref_lon 选项)
3)产生格网地形数据,使用命令mpirun -np 2 geogrid.exe 成功操作后在WPS 文件夹下会新生成2个文件,分别是:geo_em.d01.nc和 geo_em.d02.nc
4)下面这两条命令说白了就是弄点东西到WPS 文件夹底下,具体怎么回事也不用理解得太明白(反正期末考试也不会出这个不是?),知道怎么做就可以了,注意不要敲错大小写或者少加个s什么的
ln -s ungrib/Variable_Tables/Vtable.GFS Vtable
./link_grib.csh ../../models/data/fnl_20110*
正确完成后在WPS文件夹下面会多出许多文件。

5)生成气象要素数据,使用命令./ungrib.exe
6) 将生成的气象要素数据插入地形网格中,使用命令mpirun -np 2 metgrid.e xe
好了,截止到4月20日的上机实习,老师一共就讲了这么多。

至于绝对路径以及相对路径的问题,还有WRFV3运行不出来但想直接做后面部分的问题,欢迎你私下来跟我讨论。

大象已经塞到冰箱里,至于冰箱门怎么关上,还有冰箱关上以后该干点什么,请听下回分解
PS : 因为完全是手打的,所以错误难免。

如果你发现有什么不正确的地方,欢迎给我留言,我一定会认真查看出错的地方并及时修改。

正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当然,我不是在宣传人人网!!),希望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共同进步。

谢谢收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