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有趣的换—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等量代换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向学生初步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2、提高学生运用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享受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观察和分析中,正确找到事物相互之间的等量关系,发现规律获得结论。
教学难点:利用等量关系灵活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资源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图片学生:作业纸、1个学具袋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首先先看一段历史故事:曹冲称象(课件出示视频)看完后老师问:问什么曹冲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石头的重量等于大象的重量通过这个故事揭示课题:等量代换二、探究思考,合理推理。
我们现在就一起到动物园里去看看。
(课件出示两只熊猫)你看到了什么?生答:两只熊猫在玩跷跷板老师不仅看到了两只熊猫在玩跷跷板,还能猜出它们谁重呢?你们行吗?(多媒体分别演示三种情况:①左边熊猫重。
②右边熊猫重。
③一样重。
)学生自由发言,并让学生分别说出三种情况下谁轻谁重,为什么?老师总结:当跷跷板平衡时就说明两边一样重。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直观演示,证明了学生的三种猜测,较好地体现了数学内容的生活化,体现了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
]活动一:就在两只熊猫玩的正高兴的时候,小猴子来了。
(黑板出示:一个平衡的跷跷板,左边是1只熊猫,右边是3只猴子。
)你知道了什么?是怎么知道的?生可能会说:我知道1只熊猫的重量等于3只猴子的重量,我看到跷跷板是平衡的而知道的。
(在图的后面板书:1只熊猫的重量=3只猴子的重量)谁能说一说2只熊猫的重量是多少呢?生可能会说:6只猴子。
[课件演示][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轻松地完成了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初步感受简单的等量代换的思想。
]活动二:这个时候,小兔子也来了,快来看。
人教课标三下《有趣的互换》(等量)WORD教案
有趣的互换(等量)一、基本说明教学内容所属模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下)p109例2及相应练习。
年级:三年级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教版所属的章节:数学广角学时数:40分钟二、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利用跷跷板的原理,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难点:初步用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课件、卡片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带你们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好不好?行,咱们玩3次。
赢了老师1次,获1个积分;达到2个积分就可以换1张笑脸。
明白吗?准备好了没有?谁可以换笑脸?(课件兑奖)想想换了笑脸的同学赢了老师几次呢?你怎么想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玩有趣的互换游戏,好吗?(板书课题)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1、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动物乐园”今天隆重开园了!看看动物乐园里来了哪些朋友?这些小动物也特别喜欢做游戏。
师:看,(课件)从这个游戏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一头牛的质量等于三只猪的质量。
)一旁的小狗和小猪也玩了起来。
(课件)你还可以得到什么数学信息?(两只狗的质量等于一只猪的质量。
)可是,我们小牛还想换换新的玩法,它想和小狗小猪同时一起玩平衡游戏,你能帮小牛设计新玩法吗?出示课件设计新玩法前,老师先提出3个要求:(1)请用老师发给你的小猪和小狗的卡片,在练习纸上试着摆一摆!(2)摆出后和组内的同学交流想法。
(3)比比谁的摆法多。
学生活动。
(在组内交流想法)汇报交流: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摆出展示,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小牛非常感谢同学们帮它设计了这么多种新的玩法,它很想问问你们怎么会想出这么多种玩法的呢?秘决是什么?其实在我们在帮小牛设计玩法时用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方法:就是相等的量可以互换。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等量代换》教案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教材内容:教材第109页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意义,能根据实物代换,计算物体的数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2、通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运用等量代换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情境激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就是《曹冲称象》,同学们仔细听,细心看,看完说一说,曹冲是怎么称象的?(多媒体出示《曹冲称象》的故事画面)师:你们觉得曹冲聪明吗?生:聪明师:谁能说一说曹冲是怎么称象的?生:曹冲先把大象赶上船,在船身上做记号,再把大象赶下船,往船上装石头,最后称出石头的重量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师:曹冲真聪明!他知道大象很重,所以不能直接称出大象的重量,所以他就把大象的重量转换成石头的重量,分别称出石头的重量,也就得到了大象的重量。
但是同学们更聪明,因为你们这么快就看出了曹冲称象的方法!(出示课件)师:就在曹冲称象的第二天,天气特别的糟糕,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突然!一道闪电划破长空!这时,时空逆转,曹冲竟然穿越时空来到了我们的这个时代,来到我们的学校。
曹冲来到我们这个这里以后,他为了认识更多的小朋友,于是他决定买西瓜给朋友们吃!(出示课件4)可是,有个好朋友小红,她不喜欢吃西瓜,她喜欢吃苹果,曹冲为了满足好朋友的心愿,于是他就抱着西瓜去找老板调换苹果.怎么换呢?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生:……师:同学们想的这个办法真好,其实这就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板书课题)(出示课件5、6)师:(点击天平)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怎样称出物体的重量?生:……师:(向学生介绍有关天平的知识)天平的左边用来放物体,右边用来放砝码(砝码就是用来衡量重量的金属块或金属条)天平偏向哪一边就说明哪一边重了,当它保持平衡的时候就说明左边的物体与右边砝码的重量相等。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的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很多数学问题,比如加减法、乘除法等,那么你们听说过等量代换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2.新课讲解(1)讲解等量代换的概念师:等量代换,就是指在数学问题中,两个量在数值上相等,可以互相替换。
比如,5个苹果和10个橘子在数量上相等,那么它们就可以互相替换。
(2)讲解等量代换的方法师:等量代换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直接替换、利用比例替换等。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些具体的例子。
3.案例分析(1)案例分析1题目:小明有5个苹果,小华有10个橘子,他们两个水果的总数相等,请问小明有多少个橘子?师: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直接利用等量代换的方法,将小明手中的苹果替换成小华手中的橘子,得出小明有10个橘子。
(2)案例分析2题目: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求它的面积。
师: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利用比例替换的方法,将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替换成2倍,得到一个新的长方形,其面积也是原来的2倍。
所以,原长方形的面积为8×4÷2=16平方厘米。
4.练习环节师:现在请大家来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一下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1)练习题1题目:小刚有3个篮球,小强有6个足球,他们两个球的总数相等,请问小刚有多少个足球?(2)练习题2题目: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求它的面积。
(1)直接替换(2)利用比例替换我们还可以将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拓展到其他领域,如物理、化学等,运用这种方法解决更多的问题。
6.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第九单元的相关题目。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等量代换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及解题方法。
2. 能力目标:通过课件动态演示,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和谐、友好、互助的学习氛围。
教学重、难点在解决等量代换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数学题的思想方法。
能较清晰的口述等量代换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知道小动物都爱吃什么吗?师:小动物们都有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可是有个小马虎,他在送食物的时候粗心大意。
结果,小狗和小兔不高兴了。
(课件P1)你发现了什么?生:小狗喜欢吃骨头,可它得到了2千克萝卜,小兔喜欢吃萝卜,可它得到了2千克骨头。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想个办法帮帮它们吗?生:可以把它们得到的食物交换一下。
(引导学生说完整)生:小兔把2千克骨头和小狗的2千克萝卜交换。
这样,小兔和小狗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食物,它们就高兴了。
(表扬:说得很完整)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
师:交换是个好办法。
你们觉得这样的交换公平吗?为什么?生:公平,因为交换的物品质量相等。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发现了一个数学思想――像这样相等的量之间的交换,在数学中就叫“等量代换”。
(板书课题)师:小狗和小兔得到了同学们的帮助,非常高兴。
他们邀请我们一起去动物王国做客呢,出发吧!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师:刚走进动物王国,就发现小熊和小刺猬在发愁,赶紧去看看吧!(课件P2)师:小刺猬找到个大西瓜,小熊看到大西瓜都快流口水了,它想用自己的苹果和小刺猬的大西瓜交换,可是不知道该怎么换才公平?同学们,你们认为西瓜与苹果交换怎样才公平呢?生:可以称出西瓜和苹果的质量,再进行交换。
生:如果西瓜和苹果之间的质量相等,交换就公平。
师:大家同意吗?是啊!等量之间才可以交换。
师:小熊和小刺猬也同意这个办法,它们还使用了测量工具。
等量代换教案(通用
等量代换教案(通用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等量代换》。
内容包括: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能够运用等量代换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含义,能够识别和运用等量代换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等量代换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小礼物学具:笔记本、文具盒、小礼物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个情景: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把这10个苹果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引出等量代换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讲解等量代换的含义和应用。
同时,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等量代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小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
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等量代换概念:方法:应用:七、作业设计(1)小华有12个糖果,他想把这12个糖果分给他的6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糖果?(2)一套衣服原价80元,现在打八折,现价是多少元?答案:(1)每个朋友可以分到2个糖果。
(2)现价是64元。
2. 讨论题:你还能想到哪些实际问题可以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和同学一起讨论,并尝试解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等量代换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解题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一些特殊情况处理不够灵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小学数学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等量代换》
小学数学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等量代换》一、教学目标1.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步运用其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2.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计算、验证等活动,亲历学习过程,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等量代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它的应用价值,从而体验学习的愉悦。
二、教学重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理解等量代换的本质。
四、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温故知新:(2分)1.出示画面:(1)看到这个画面,你们还记得这是什么故事吗?(2)在一年级我们就知道了,谁还记得曹冲是怎样知道大象重量的?(因为石头和大象的重量是相等的,称出石头重量就是大象重量)2.引出课题:因为当时没有那么大的称能直接称出大象的重量,所以曹冲就用石头的重量代换了大象的重量,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同学们,你们大概还不知道吧,曹冲确实非常了不起,他运用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等量代换。
(板书课题)故事里谁和谁相等?(就是等量)谁的重量代换了谁的重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过渡: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这样的现象。
(二)初步感知等量代换思想方法1.生活引入。
(1)我们在烧水时,把水烧开了,就要把这壶水倒进暖瓶,在喝水的时候,再倒进杯子。
你们看,1壶水能倒2暖瓶,1暖瓶能倒6杯水。
(2)这里面有没有相等的量?学生回答:1壶水=2暖瓶 1暖瓶=6杯水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等量关系。
(3)壶和杯子之间没有直接关系,结合这两个等量关系,能不能在1水壶和杯子之间,找到等量关系呢?出示:(4)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让学生说出思维方法。
① 学生小组交流。
② 全班汇报:1暖瓶 = 6杯水2暖瓶 = 12杯水1壶水 = 2暖瓶1壶水 = 12杯水(5)教师肯定学生想得非常好。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之等量替换-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之等量替换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之等量替换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数学广角中的等量替换。
我们将通过一个实践情景来引入这个概念。
假设你有3个苹果,我给你2个橙子,然后又给你3个香蕉,请问你一共有几个水果?这就是等量替换的核心思想,即用一种物品替换另一种物品,而总数保持不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个教案,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等量替换的概念,能够运用这个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等量替换的概念,难点是如何让学生们能够将这个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展示等量替换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水果模型,包括苹果、橙子和香蕉。
学生们也需要准备纸和笔,以便做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每个学生发3个苹果,然后又给他们2个橙子,再给他们3个香蕉,让学生们自己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水果。
2. 讲解等量替换:在学生们数完水果后,我会解释等量替换的概念,即用一种物品替换另一种物品,而总数保持不变。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出一道例题,比如:你有4个橘子,我给你2个香蕉,然后又给你3个橘子,请问你一共有几个水果?让学生们运用等量替换的概念来解决这道题。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出一道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计算。
题目可能是:你有5个梨,我给你3个草莓,然后又给你4个梨,请问你一共有几个水果?5. 答案解析:我会引导学生一起解答随堂练习题,解释答案的由来。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等量替换的公式:原有数量 + 替换数量 = 总数量。
然后我会用水果模型来表示这个公式,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你有7个糖果,我给你3个巧克力,然后又给你4个糖果,请问你一共有几个糖果?答案:一共有14个糖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个教案,我发现学生们对等量替换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是会出现困惑。
小学数学《等量代换》教案
小学数学《等量代换》教案•相关推荐小学数学《等量代换》教案范文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例2以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的:1、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等量代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应用价值,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等量代换的思考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拼图导入,感知等量代换1、运用学具,开展拼图游戏让学生利用课前老师准备的三角形和正方形卡片进行拼长方形。
2、请学生展示拼摆的作品。
请学生说说分别是用几个什么图形拼成的?并展示学生的拼图作品。
(①2个正方形拼;②1个正方形和2个三角形拼;③4个三角形拼)3、观察、交流并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1)学生通过观察三种拼法并思考如果把1个正方形拿掉,换上三角形,需要换几个呢?拿掉2个正方形,又需要几个呢?(2)学生小组内活动,动手操作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3)学生汇报自己的换法,把一个正方形拿掉换上2个三角形,用4个三角形换2个正方形。
4、揭示课题同学们,像我们刚才所玩的拼图游戏是用2个三角形来替换1个正方形,这种替换过程在我们的数学当中叫做等量代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等量代换。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本环节根据学生所熟悉的拼图游戏来揭示等量代换的课题,学生通过拼摆图形,在自己亲身动手实践中感知等大小的图形可以替换,从而初步感知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自主建构知识模型。
二、探索新知,体验等量代换1、例题:出示例2(1)理解题意。
①我们先去水果店里看看,从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直接出示两幅图)让学生从中去搜集数学信息。
②(介绍天平及天平的作用)这个叫做天平称,天平右边上是1千克的砝码,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同样重,师提问:这个西瓜到底有多重?(课件的图1,生答并板书:1个西瓜的重量=4千克);③再出示图2,生观察回答并板书:4个苹果的重量=1千克;④学生观察第三个天平称并提出问题:一个西瓜和几个苹果同样重?(2)理解操作①、提问:要解决“几个苹果与一个西瓜同样重?”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这两个已知条件,同学们看,西瓜与苹果有没有直接的联系?②、让学生说出西瓜与砝码有关系,苹果与砝码有关系,明白砝码是它们的中间量,并产生要把砝码换成苹果的思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教学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09页例2,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
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材中例2利用天平的原理,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等量代换的理论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只能在操作、推理、验证和交流等活动中获得。
教材的内容编排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种思想方法,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比较抽象,学生只通过静态观察、抽象思考去感受和理解这种思想方法还比较困难,需要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直接的经验,在动态中具体感受这种思想方法。
三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强,他们的分析和思考要通过语言描述来呈现,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说规范话、完整话、有条理说话。
设计理念:本课通过创设情境,先从学生熟知的故事人物引入,建立等量关系表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构建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特点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力求学习过程优化、结构紧凑、高效有序。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两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自主探究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最后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从不同角度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获得最佳的解题策略及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借助简洁的图示或文字使学生理清数量关系,帮助其推理。
情感目标:渗透美育思想,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5篇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等量代换》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109页的等量代换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第二节课,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一些简单问题的解决,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作准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角等量代换的意义,在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数学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数学知识作准备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中理清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从而解决等量代换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西瓜、苹果、砝码卡片等。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情感激励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夸夸自己。
2、师:同学们的优点真多,老师欣赏你们的自信,更相信你们在课堂上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等量代换。
1、出示面值100元一张人民币。
师:同学们,一张面值100元的钱可以换几张面值10元的钱呢?(9张、10张、11张),你想选几张?生:10张。
师:为什么呢?生:因为面值100元的钱和10张面值10元的钱相等。
师:相等数量进行交换,在数学里面叫做:等量代换(老师板书),它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2、课件出示曹冲称象的故事。
师:曹冲利用了谁的重量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生:石头。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参加全省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大赛作品《等量代换》教学设计《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109页例2教材分析:《等量代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等量代换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
本课利用天平的原理,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如何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种思想方法,并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学情分析:等量代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六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中例2的内容。
针对三年级学生爱动手,喜猜想但抽象思维不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熟悉的跷跷板入手,注重用图来出示题目,一步一步的出示,让学生自己理解题目的意思;在学法方面,本人希望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来探究等量代换的方法,使学生有切身的体会,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等量代换的思想是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而它又是一个非常抽象、非常难以理解的内容,它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等量代换的思想也是数学知识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学生今后的学习当中经常要用到。
我从学生熟悉的跷跷板引入“等量代换”的思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主题图的讲解中,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列式解决。
让学生对本知识点进行层层递进。
在练习题的设计中,也尽量用生活当中的素材,且梯级出现让学生从易到难,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并引导学生解决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利用“等量代换”进行了多样化的换算。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2)初步运用其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计算、验证等活动,亲历学习过程,从而体验学习的愉悦。
(2)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有趣的换—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有趣的换—等量代换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初步理解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认识到“换”是按一定规则进行的,解决问题时应找出这个代换的规则。
学生学会根据已知信息寻找事物间的等量关系,正确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问题。
2.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3. 情感目标:学生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学生能初步体验到代换思想运用的现实价值,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感受和享受用数学的愉悦。
换3.初显“换”的思想师:为什么可以这样换呢?(学生讨论得出:因为币值相等,所以可猜哈密瓜有多重?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讨论得出:哈密瓜也重4千克。
虽然没有用砝码称,从上面可以看出1个西瓜重千克,哈密瓜和西瓜重量相等,所以哈密瓜也重4千克。
)验证:1个哈密瓜重4千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得出:用西瓜代替砝码,很容易知道哈密解读主题图(课件逐步呈现)(2)小组合作,尝试解决生先独立思考,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
(3)学生汇报:(课件同步演示替换过程和计算方法)个西瓜的价钱可以买几个橘子?师:你是怎么解决的?小组讨论汇报:用4橘子替换1个苹果,3个4,12个橘子。
4×3=12(个))师:你们发现这个问题与前面的有什么不同吗?讨论得出:前面的问题是按重量相等来进行)师:根据前面所学“换”的方法,仔细观察,解决问题的时候关键要找准什么?(找准中间量:猪))小组讨论汇报(课件同步呈现两种解题思路)思路一:1头猪重量和2只羊相等,重量和4头猪相等。
用羊替换猪,首先得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课件同步呈现两种思维过程)第三关:题目大变脸求出△、□所代表的数。
师:与刚才解决的问题有什么不同?(用图形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小结:“等量代换”最关键的是找准中间量来进行调换。
三年级数学教案——《等量代换》
三年级数学教案——《等量代换》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9的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的:1、理解等量代换数学题的特点以及解题方法。
2、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形成我要学好数学的精神风貌;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友好合作,营造和谐共进的氛围。
教学重点:在解决等量代换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数学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口述等量代换时的想法。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天平、法码及相应的图片。
学具准备:水果、食物、天平、法码及其它图片。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趣设疑。
1、故事导语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喜欢听故事,今天也准备了一个,开心吗?2、讲故事在一个动物王国里,动物大王和他们的动物们都过着开开心心的生活。
有一天,动物大王从市场里买了很多东西回来,然后每只动物发了一些东西,但是没想到有一些动物当收到东西时却很不高兴,后来,经过棒小猴出谋献策后又高兴起来,知道棒小猴的妙方在哪里吗?3、看录像录像内容1:小猫把5个白菜与小猴5个萝卜进行对换。
录像内容2:小白兔把2000克的东西与小羊2千克的东西进行对换。
4、揭示课题根据数量相等或重量相等来进行东西对换这叫做等量代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板书课题。
二、互动探究,获取新知教学例2交换一直在热闹地进行着,下面我们再看看唐老鸭和米老鼠的交换情景。
唐老鸭和米老鼠做事认真,在交换水果时还用了一些称重的工具。
(出示天平和法码)问:你知道这叫什么吗?(用实物介绍天平和法码)当天平两边平衡时,说明了天平两边的重量怎样?(课件出现课本例题上的第一、二幅天平图)假设天平上的每个苹果都一样,你能从天平上知道一些什么信息?(课件出现第三幅天平图)下面我们再多看一个天平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几个苹果与一个西瓜同样重?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我知道肯定有很多同学能解决的,不过老师有个要求:要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片把你解决问题的想法边摆边说出来。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等量代换》优质课教学设计
3、师小结:因为石
头的质量和大象的
质量是相等的,曹
冲用石头的质量替
换了大象的质量,
称出了石头的质量
也就知道了大象的
质量。在曹冲称象
的故事中,告诉我
们一种非常重要的 数学思想——等量代 换。这节课我们就
由故事引入学生初步 了解了等量代换这一
一起来研究有关等
思想
量代换的知识。(板
书课题)。
1、通过观察,感受
息,你能提出一个 生:一个西瓜
什么问题?
可以换成几
个苹果呢?
学了今天这节课, 你有那些收获? 四、本课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 习,你有哪些收 获?
板书设计:
等量代换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涉及等量代换的思想,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
合作探究找出方法,最后学生一致认为用符号表示来进行转换更简 单。
法多样化。
量和几只小兔的质 学生运用不
量一样呢?
同的方法解
师:这个问题提的 决问题
好,怎样解决呢?
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如下: Nhomakorabea方法一:1 只小猪的
质量=2 只小狗的质
量,1 只小狗的质量
=3 只小兔的质量,
用算式 2*3=6 表示,
1 只小猪的质量=6
只小兔的质量。
方法二:因为一只
通过操作,感受等量
三 、 转 换 (1)出示课件教师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为
一、故事 1、看图听教师讲
引入,初
《曹冲称象》的故 事。(教师用课件出
学生认真听
从曹冲称象情境入
小学三年级数学 趣味教案 等量代换
——等量代换【教学内容】等量代换”。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会根据已知信息寻找事物间的等量关系,能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等量问题。
数学思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分析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问题解决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等量代换的数学问题,并学会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根据已知信息寻找事物间的等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路径学生活动方案说明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暑假里,多多去乐乐家玩,乐乐的妈妈为他们准备了很多可口的水果,快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就要和大家共同研究有关等量代换的知识。
(板书课题:等量代换)二、教学例题:(一)教学例1:(妈妈)孩子们,我们首先根据质量相等把水果分一分吧。
(乐乐)好啊,用天平来分,如果天平平衡,就说明两边的质量相同了。
第一站:应该放几个桃子例1:要想使天平平衡,画“?”的盘子里应该放几个桃子?学生同桌交流、讨论。
然后师生交流。
师指名生说一说,其余生可以补充。
生:1个苹果的质量=2个桃子的质量生:1个菠萝的质量=3个苹果的质量讨论:同学们真聪明,那你知道一个苹果等于多少个桃子的质量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让学生说出等量。
指名说出看到的条件学生讨论此处学生的想法多,只要合理都可以肯定,教师接学生的话进行下一步。
师生共小结。
提示: 1个苹果的质量等于2个桃子的质量,那么3个苹果的质量就等于6个桃子的质量。
下一步:一个菠萝的质量等于3个苹果的质量,也就是等于6个桃子的质量。
答案: 2×3=6(个)答:画“?”的盘子里应该放6个桃子。
(同时在盘子里放6个桃子)(二)教学例2第二站:1个梨子重多少克(乐乐男)分好了水果,妈妈又拿来了两个电子秤,上面都放了一些苹果和梨子。
义务教育人教版新课标数学教科书三年级《等量代换》教案设计
《等量代换》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新课标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等量代换》。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2、能力目标:在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丰富的数学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课件演示曹冲称象的故事,播放时老师介绍故事: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或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或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
师:如果从数学的角度去考虑,他是用到了好巧妙的办法,知道是什么吗?生1:用石头换大象生2:等量代换师:你们想不想也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呢?二、探究新知(一)初试出示幻灯片:一个大西瓜——四个一千克的砝码师:你知道了什么?生:西瓜重4千克出示图2左边四个苹果右边一千克的砝码师:你又知道了什么?生:四个苹果正好是一千克师:那你能提出问题吗?生迷惑师出现问题:“几个苹果与一个西瓜一样重?”师:你能不能回答小红的问题?生迷惑师引导:左边放一个西瓜,那右边能放多少个苹果?生1:放16个苹果师:谁还能说说生2说师:这节课我们学的是——等量代换(板书,生读)我们是用代换的方法来解决刚才这个问题的(课件演示)三、尝试解决,拓宽思维。
1、尝试运用,解决问题。
师:老师刚刚得到一个消息:今天,森林王国里正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体重大比拼,非常热闹!想看吗?(想!)快坐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师:仔细看,谁先上场较量呢?生:2只羊和1只猪。
师: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数学信息?生:2只羊的重量=1只猪的重量师:你是怎么知道2只羊的重量=1只猪的重量?生:翘翘板是平衡的。
师:这幅图又告诉我们什么呢?生:这幅图告诉我们:4只猪的重量=1头牛的重量师:牛儿有一个问题请大家帮忙,有信心帮它解决吗?(有)请看!2头牛的重量=?只羊的重量生1:1只猪的重量=2只羊的重量,4只猪的重量=8只羊的重量8只羊的重量=1头牛的重量16只羊的重量=2头牛的重量生2: 4只猪的重量=1头牛的重量8只猪的重量=2头牛的重量1只猪的重量=2只羊的重量,二八十六,所以16只羊的重量=2只牛的重量。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章数学广角例2《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教材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例2《等量代换》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意义,能根据实物代换,计算物体的数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2、通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运用等量代换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水果图片、图形卡片、答题卡。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引入新知。
1、课件动画演示《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
曹冲称象其实就是运用了数学当中的“等量代换”思想。
(浅触“等量代换”思想,板书课题:等量代换)2、出示跷跷板图,体会不等与相等。
3、由跷跷板联想到天平,介绍天平,观察两组天平,获取信息:一个苹果的质量=一个橙子的质量、一根香蕉的质量=一个橙子的质量得出结论:一根香蕉与一个苹果同样重。
(初步感知“等量代换”)师:不同数量,不同价值的两种物体,如果重量方面相等或价值方面相等,就可以进行等量代换。
运用等量代换的数思想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用等量代换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师;请看。
出示情境图:水果摊前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教师向学生说明:在本例中,我们假设每个西瓜同样重,每个苹果同样重。
)师:让学生观察前两个图并思考: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生:左右两边的物体同样重。
师: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生:一个西瓜重4千克。
生:四个苹果重1千克。
生:一个西瓜可以换多少个苹果?师:请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试着做一做。
做完后同桌互相交流。
(生在摆的时候,然后巡视。
个别交流提示,找出优生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换—等量代换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初步理解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认识到“换”是按一定规则进行的,解决问题时应找出这个代换的规则。
学生学会根据已知信息寻找事物间的等量关系,正确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问题。
2. 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3. 情感目标:
学生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学生能初步体验到代换思想运用的现实价值,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感受和享受用数学的愉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及“达标”
策略
(一)生活导入、创境激趣1. 创境(课件呈现车站候车情境)
师:昨天在乘公共汽车时我遇到了点小麻
烦,我只带了一张十元的纸币,你们说坐
车方便吗?
2.设疑
师:不方便,该怎么办呢?
(学生自由表达,达成共识:将10元纸币
换成10个1元的硬币。
)
3.初显“换”的思想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换呢?
意图:
由生活中最常见的事例
引入,从“换”字入手,
化解学生对等量代换的
陌生感,让课堂充满了
趣味和生活气息。
策略: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快
换
(二)自主探究、成功建构1.实验演示,渗透等量代换
(1)简介天平使用原理和作用(出示天平、
砝码图)
(2)解读主题图(课件逐步呈现)
师:猜猜哈密瓜有多重?你是怎么知道
的?
学生讨论得出:哈密瓜也重4千克。
虽然
没有用砝码称,从上面可以看出1个西瓜
重4千克,哈密瓜和西瓜重量相等,所以1
个哈密瓜也重4千克。
(3)验证:1个哈密瓜重4千克
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得出:用西瓜代替砝码,很容易知道哈密
瓜的重量。
意图:
等量代换的前提条件是
存在“等量”,让学生建
立“等量”的概念,为
下面的探究活动作好铺
垫。
策略:
合理猜想——实验演示
——验证猜想
2.自主探究,感受等量代换
解读主题图(课件逐步呈现)意图:
在“西瓜与菠萝”的互
换中,再次调动学生原
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
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
识。
借助天平的原理,
通过仔细观察和详尽解
读图中信息,让学生感
(2)小组合作,尝试解决
生先独立思考,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
(3)学生汇报:(课件同步演示替换过程和计算方法)利用不同形状的图形替代实物操作,再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得出结果,最后列式计算。
学生亲历了由“具体——半抽象——抽象”的探究过程。
充分发挥课件的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的直观功能,动态演示揭示等量代换的过程和本质,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力求让每位学生全方位地感知、体验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及“达标”
策略
(二)自主探究、成功建构方法1:摆图形
方法2:画简单示意图
方法3:计算
(4)引出关键点,找准中间量
师:你们能多角度分析解决一个问题,很
了不起!西瓜和苹果为什么可以互相替
换?这些方法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小组讨论交流)
师:对,我们都找准了解决问题的中间量
策略:
小组合作——具体操作
——尝试解决——课件
直观演示——深入探究
——砝码,抓住了1个西瓜和20个苹果的重量相等这个关键的地方,通过代换解决了问题。
同时发现用计算的方法能更快捷地得出结果。
其实这种西瓜换苹果的方法,蕴涵着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叫“等量代换”(板书课题)
4.知识拓展,多角度思考问题(从价钱相
等进行等量代换)
(1)师:我们学会了从重量相等解决水果互换问题,但当我来到水果摊前,老板却不同意这样换,是为什么呢?
生讨论分析:因为苹果与西瓜的价钱不一样,现实生活中不能只从重量相等来考虑互换问题。
师:下面我们就从物体的另一方面──“价格”去研究有趣的等量代换。
意图:
本环节中“换与不换”的问题,是个精彩亮点。
由于课本的例题和习题都是“等重量”交换的情景内容,这使学生易误认为“等量代换”的“等量”就是“等重量”,产生认识局限性。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及“达标”
策略
(二)自主探究、(2)(课件出示:价格信息)
买1个西瓜的价钱可以买几个橘子?
师:你是怎么解决的?
意图:
教师及时捕捉动态生成
的信息,利用信息技术
巧妙地将条件“移位”,
体现等量代换的传递性
a=b,b=c那么a=c,同时
成功建构小组讨论汇报:用4橘子替换1个苹果,
得到3个4,12个橘子。
4×3=12(个)
(3)师:你们发现这个问题与前面的有什
么不同吗?
讨论得出:前面的问题是按重量相等来进
行替换,现在是按物品的价钱相等进行替
换,但都是运用了等量代换的数学方法。
将“代换”由重量迁移
到“价值”代换,同时
拓展了对“等量”概念
内涵的深刻理解。
学生
了解不同物品按其它规
则也是可以互换的。
策略:
小组讨论——问题引导
——成功建构
(三)巩固运用、体验内化师:看来同学们对等量代换的含义了解得
挺不错,下面我就要考考你们了,能接受
挑战吗?
比谁抢答的快(课件出示图:1个水壶的水
可以装满多少个玻璃杯?)
(1)
7×3=21
(2)
7×4=28
(3)
6×5=30
意图:
一个主题数量变换的多
次运用,考察学生是否
能抓住解决问题的关
键,发现实际问题中的
数学成分,并进行符号
化处理,建立数学模型,
发展更为完善、合理的
数学框架,训练思维灵
活性,提高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策略:
快速解答——抓住关键
——方法运用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及“达标”
策略
(四)拓展迁移、领悟思想智慧大闯关:
第一关:羊、猪、马巧互换
(1)师:根据前面所学“换”的方法,仔
细观察,解决问题的时候关键要找准什
么?(找准中间量:猪)
(2)小组讨论汇报(课件同步呈现两种解
题思路)
思路一:1头猪重量和2只羊相等,1匹马
重量和4头猪相等。
用羊替换猪,首先得
出1匹马和几只羊(8)同样重,再解决2
匹马和几只羊(16)同样重。
思路二:先解决出2 匹马和几头猪(8)重
量相等,再通过16只羊替换8头猪,得出
意图:
第一关:多角度考察学
生是否能抓住解决问题
的关键,充分拓展学生
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
题过程中灵活掌握正确
的解题方法,提升思维
灵活性和逻辑思维的能
力。
2匹马和
16只羊同样重。
(3)比较两种思路的异同
小结:我们发现在等量代换中,可以先从“条件”入手,也可以先从“问题”入手。
虽然解决问题的角度不同,但只要找准中间量,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就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及“达标”
策略
(四)
拓展
迁移、
领悟
思想
第二关:巧比轻重
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课件同步呈
现两种思维过程)
第三关:题目大变脸
求出△、□所代表的数。
意图:
第二关:拓展学生已有认知,让学生了解等量代换在“解方程”和“不等式”中的应用。
直接比较较困难,可结合前面总结出的从“条件”入手或从“问题”入手这两种思路分析解决问题,体现方法多样化。
(五)生活运用、发展智力1.生活运用
(1)师: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
用了等量代换知识吗?(学生自由表达:
如平时换零钱、购物积分卡、人民币汇率、
工作获得的报酬等)
师:大家很善于思考。
我们工作、学习付出
的努力,奉献爱心得到回报也是一种“等
量代换”,常言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但它又不完全等同于数学上等量代换。
(2)师:现代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运用了等
量代换的知识,你们知道古代的时候也有
很多成功的例子吗?
课件播放:《曹冲称象》片段
师:曹冲是个聪明的人,他善于思考,解
决了别人看似不可实现的问题——“化整
为零”,用石头的重量代换了大象的重量,
其实就是成功地运用了数学上的“等量代
换”思想解决问题。
2.拓展思维
师:你们知道吗?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多
是采用“以物换物”的办法得到自己所需
要的东西,有的时候还需要换很多次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呈现古代集市场
景)
意图:
从课堂到生活,从现代
到古代,体会等量代换
运用的现实价值。
练习
的设计既体现了开放性
也关注了人文性。
学生
可以用不同的换法进行
代换,同时还要考虑代
换的合理性。
不仅为巩
固新知服务,也实现了
“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
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
念。
策略:
集体探究——激烈探讨
——拓展思维——成功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