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翻译(教师版)

合集下载

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陆)(教师版)

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陆)(教师版)

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教师版)年级:高三修订:陆浩冲审定:高三语文备课组日期:2015年8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文言翻译的考点和基本要求。

②掌握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③能把文言句子翻译成通顺的现代汉语语句。

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讨论借鉴——教师点拨——训练提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文言翻译的基本技巧,学会判断句式,能够在古人身上借鉴,吸收,提升自我。

【知识链接】一、考点阐释:“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就是把古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参看《核按钮P36》全国新课标卷翻译试题题型稳定。

得分点的词,一般是通假字、多义词、多音词、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活用了的词、易误解其意义和用法的虚词。

在句子的“大意”方面,考虑整体翻译得对不对(语意)、通不通(语法)、好不好(用语)。

这就涉及特殊句式、句间关系与前后文的联系等等。

二、文言翻译基本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一对应,字字落实。

参看《核按钮P37》二、直译和意译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很不同的表达方法。

这两者虽有分别,却又是相辅相成的。

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在难以直译时,辅以意译。

例:《张衡传》末段的译文:永和初年,张衡被调离京城,做河间王(刘政)的相。

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典章制度,(河间地区)又有很多豪门大户,同国王一起胡作非为。

张衡一到任(“衡下车”),就树立威信,整顿法制,暗中探知奸党分子的姓名,把他们同时抓了起来。

于是官民上下都很敬畏,称颂河间地区政治清明。

张衡到职工作三年(“视事三年”),就向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乞骸骨”),朝廷却调他回京,任命为尚书。

张衡活到六十二岁,在永和四年逝世。

这段话,绝大部分是直译,但有些词语,如“下车”“视事”“乞骸骨”等,则是意译。

这些词语不好照字面直译为“下了车子”“看事情”“乞求骨骼”之类,因为表达不出原意,甚至无法理解。

适用老师的文言文翻译

适用老师的文言文翻译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教之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故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夫为师之道,首在修身。

修身者,正其身也。

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

是以教人者,必先正己,然后能正人。

若师之身不正,虽欲教人,人亦不信。

是以修身者,为师之根本也。

次在敬业。

敬业者,专心致志,勤学好问也。

教师者,所以育人者也。

育人之道,必先敬业。

敬业之师,方能教人成材。

若师不敬业,徒有其名,而无其实,则学生何所依从?是以敬业者,为师之要务也。

再者,师者当有爱。

爱者,所以感化人心也。

师之爱,非溺爱,乃关爱、尊重、理解之爱。

教师之爱,能激发学生之潜能,使之心生敬意,从而奋发向学。

若师无爱,如冰如炭,则学生如何成长?是以师者,必以爱为心。

师者,还需有恒。

恒者,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也。

教育之事,非一日之功,需教师持之以恒,方能收到成效。

若师无恒,半途而废,则学生何以成器?是以恒者,为师之必备。

师者,更需有德。

德者,所以立身之本也。

教师之德,如水之润物,如灯之照明。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若师无德,如水中之沙,如灯之昏暗,则学生何以成器?是以德者,为师之灵魂。

总之,为师之道,修身、敬业、爱、恒、德,五者兼备,方能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教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为天下之根本。

愿吾辈师者,秉持为师之道,育天下英才,为国家之繁荣昌盛,为民族之振兴,尽一份绵薄之力。

翻译:《为师之道》老师,是用来传授知识、教授技艺、解答疑惑的人。

古代的学者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教导他们的。

人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那么这种疑惑,终究无法解开。

所以说:“老师,是用来传授知识、教授技艺、解答疑惑的人。

”成为老师的道路,首先要修养自己的品德。

修养品德,就是要端正自己的身心。

身心端正,不命令就会行动;身心不正,即使命令也不会遵从。

因此,教育别人的老师,必须先端正自己,然后才能端正别人。

文言文语段翻译训练教师版

文言文语段翻译训练教师版

文言文语段翻译训练教师版文言文语段翻译训练一、二人并走(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者姥逼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

①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

②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捻,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晋书。

符融传》)1、2、[译文]前秦符融做冀州牧的时候,有个老婆在路上被抢劫,她就拉长声高喊“捉强盗呀!”有个过路的人闻声追赶,替她把强盗捉住了。

谁知强盗反咬一口,诬赖这个过路的人是强盗。

当时天色已经合黑,谁也分不清他们之中哪个是强盗,于是便一起被捉送到言府那里去。

符融看见他们就笑着说:“这事容易搞清楚嘛,可这两个人赛跑,先出风阳门的就不是强盗。

”他们跑完又回到州衙门里来,符融就严肃地对那个后跑出风阳门的人说:“你才真正是强盗啊,为什么要诬赖别人呢?”强盗遂认罪。

原来那个强盗假如跑得快的话,就决不会被过路的人追上捉住,所以知道跑得不快的人是强盗。

二、卧薪尝胆勾践之围会稽也,嚼然叹曰:“各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麦里,晋重斗奔翟,齐小白奔苦,其卒王霸。

①由是观之,何速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②女志会稽之耻邪?”身白操作,夫人自织,③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宾客,赃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1、2、3、[译文]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中,他长叹道:“我在这里完了吗?”文种说:“商场曾被关押在夏台,周文王曾被囚禁在是里,晋文公重斗(曾遭搀言)出奔翟国,齐桓公小白避乱到苔国,他们最终建立了霸业,由此看来,(忧患)为什么就不能转化为福呢?”天王赦免越王后,越王勾践返回国土,于是亲身经历痛苦,深深地反思,把苦胆放在座位旁,坐处卧处抬头就看到苦胆,吃饭也尝苦胆,常自语:“你忘了会稽失败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去耕种,他夫人亲自织布,吃饭不放肉,不穿有两种以上文彩的衣服,放下身架礼待贤士,厚待宾客,救济贫穷的人家,慰问死者的家人,与百姓一样劳苦三、孟子少时(汉韩婴《韩诗外传》)孟子少时,东家杀猪,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猪何为?”①母曰“欲唆汝。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必考)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必考)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和翻译(必考)语录体类1.《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2021高考全国乙卷、全国甲卷、新高考1卷三篇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及翻译译文

2021高考全国乙卷、全国甲卷、新高考1卷三篇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及翻译译文

2021高考全国乙卷、全国甲卷、新高考1卷三篇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及翻译译文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乙卷语文试题文言文挖空训练及参考译文文言文挖空训练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诉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

未几(),有诈冒()空营()者,上欲杀之。

胄奏(上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愤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郐令裴仁轨私役()门夫,上怒,欲斩之。

殿中侍御史长安李乾祜谏()曰:“法者,陛下下所与天下共也,非陛下所独有也。

今仁轨坐()轻罪而抵极刑(),臣恐()人无所措手足()。

”上悦,免仁轨死,以乾祜为()侍御史。

上谓侍臣()曰:“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覆奏(),盖()欲思之详熟()故()也。

而有司()须臾()之间,三覆已论;又(),古刑人(),君为之彻乐减膳()。

朕庭()无常设之乐,然常为()之不啖()酒肉;又,百司()断狱,唯()据()律文,虽()情在可矜(),而不敢违法,其间岂能尽无冤乎()?丁亥,制():“决()死因者(),二日中五覆奏(),下诸州者三覆奏。

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

皆今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

”由是()全活()甚众。

其五覆奏者以()决()前一二日,至()决日又三覆奏。

惟()犯恶逆者()一覆奏而已。

上尝()与侍臣论()狱。

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

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查究)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意()不敢执()奏,尽杀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

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泛水之南。

2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

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

”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3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

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

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

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

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

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

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4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

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

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

我们还是回去吧。

”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郑国。

《荆轲刺秦王》1秦国大将王翦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领土,向北进军侵占土地,直到燕国的南部边界。

2(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教荆轲说:“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想经常侍奉您,又哪里能够呢”荆轲说:“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

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高级汉语教师翻译文言文

高级汉语教师翻译文言文

高级汉语教师翻译文言文自己整理的高级汉语教师翻译文言文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第1条]古代读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可以(可以)依靠他们来教道理,教学习,解决难题。

人不是生来就知道真相的,谁能不怀疑呢?疑惑,如果不跟着老师走,那些成为难题的人最后都不会被理解。

生在我之前,他比我先知道真相,我应该跟着他当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比我先知道真相,我就该跟着他当老师。

我从他身上学到了道理,不管他生的比我早还是晚。

所以,无论职位高低,无论年龄大小,真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学(学)的(古)风已经很久没传了,想让人不疑也不难!古代圣人,远超一般人,仍从师求教;现在普通人远不如圣贤,却羞于向老师学习。

所以圣人更开明,愚者更无知。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傻子之所以能成为傻子,大概就是源于此。

(人)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教。

(但是)对他自己来说,跟着老师走是可耻的。

真是个傻瓜!那些孩子的老师教他们读书,(帮他们)学断句,不是我说的能教那些道理,能解决那些难题。

一方面,他们不熟悉句子阅读;另一方面,他们不能解决疑问;一些(句子阅读)向老师学习,而另一些(疑惑)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大的方面要放弃(不学)。

我看不出那种人是聪明的。

巫医,音乐家,工匠,互相学习也不丢人。

士大夫们,自称“老师”和“*”,成群结队地聚在一起嘲笑别人。

问他们(为什么笑),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知识差不多。

他地位低的老师觉得丢人,官位高的老师几乎谄媚。

”唉!(从这些话中)可以理解,向老师学习的风气是无法恢复的。

巫医,音乐家,工匠,君子不屑,现在他们的知识却赶不上(这些人),真是奇怪!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孔子用潭子、长虹、石祥、老聃为师。

这些有痱子的人,他们的才能比不上孔子。

子曰:“几个人一起去,必有(可为)我师。

”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好。

他们早听晚听的道理,学习技巧各有特长。

2012届文言翻译教师稿

2012届文言翻译教师稿

文言文阅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教师稿)编制:朱卫张晓阳本专题对应《创新方案》教师用书P166-185;学生用书P93-105一、考点解读详见《创新方案》教师用书P168(学生用书P93),和学生突出强调整体意识与得分意识两点。

二、考题例析2008年、2009年江苏高考文言句子翻译(见《创新方案》课前自测篇)2008年解析: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第一句翻译时要注意的字词有:“及”,到;“得”,获得;“见”,表被动。

第二句要注意“比”,近来。

这个词比较难,一般考生不易译出。

其实《祭十二郎文》中“比得软脚病”一句中的“比”即为此义。

“敕”,告诫;“何意”,为什么;“悖乱”,背离、错乱。

第三句要注意“就”,靠拢;“于江南”,介词结构后置;“并”,合并。

2009年解析:第一句重点落在“购”(悬赏缉捕),(“购”的此义项,在《指南录后序》“穷饿无聊,追购又急”一句中出现过)、“妻子”(妻子儿女)和“踪迹”(追踪行迹)上。

第二句注意“家居”(在家居住)、“异之”(意动,认为他是奇特的)。

第三句为疑问句,重点是“然而”(虽然这么,那么)、“卒”(最后)和“与”(通欤)上。

三、方法指津详见《创新方案》教师用书P168,学生用书P93)强调两点:1、整体把握文意这是准确翻译的前提,绝对不可小视。

翻译规定的文句前,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如果是传记类文章,则应抓住文中的主要信息,什么人,什么事,事情涉及的人、事、地、时、大概过程等,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

2、抓住翻译的关键人常说,打蛇打七寸。

考生必须抓住翻译的关键,否则,就徒劳无功,白忙活一场。

文言文翻译需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关键词,二是特殊句。

四、课堂练习(见《创新方案》教师用书P174-177“随堂应用”,学生用书P98-100)五、课后巩固训练课后练习一(见《创新方案》课后演练篇第10练)课后练习二一、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李白传详细翻译及练习

文言文李白传详细翻译及练习

A.十岁通五经通:通晓B.白益傲放益:更加C.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辟:开辟D.璘败,累系浔阳狱累系:捆绑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A.力士耻之.(代词,他)不患其众之.不足也(助词,取读)B.曾救其.死罪(代词,他)其.有敢不尽力者(副词,难道)C.遂荐于.玄宗(介词,向)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连词,表转折,却)D.白长笑而.去(连词,表修饰)吾尝终日而.思矣(修饰,连词)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

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

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

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4、把下例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3分)译: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

(2)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3分)译: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

翻译答案①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

(“摘”1分,“以”1分,句意通顺1分)②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

(“奇”1分,“其”1分,句意通顺1分)李白传白,字太白,山东人。

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

十岁通五经。

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

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

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

”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

遂荐于.玄宗。

教师用课外文言文翻译

教师用课外文言文翻译

一、楚人学舟【原文】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

②折:调头。

旋:转弯。

③椎:用椎敲。

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④亟:突然。

犯:碰到。

⑤柁:同“舵”。

【译文】楚国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的时候)折返、旋转、快、慢,完全听从船师傅的话。

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便以为学全了驾船的技术。

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大概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吧)快进,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江)舵失去操控。

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所造成的)吗?【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其始折旋疾徐.(慢)(2)乃四顾.胆落(看)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译文: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

(2)椎鼓径进……译文: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答: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三、打捞铁牛【原文】宋河中府浮梁①,用铁牛八维②之,一牛且数万斤。

治平③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

真定④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⑤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①浮梁:浮桥。

②维:系,连结。

③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

④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

⑤权衡:秤锤秤杆。

【翻译】宋时曾建浮桥,并铸八头铁牛镇桥。

治平年间河水暴涨,冲毁浮桥,铁牛沉入河底。

官员悬赏能使铁牛浮出水面的人。

有个叫怀丙的和尚建议,将铁牛固定在两艘装满泥土的大船中间,用勾状的巨木勾住牛身,这时慢慢减去两船的泥土,船身重量减轻,自然浮起,连带也将铁牛勾出水面。

转运使(官名,掌军需粮饷、水陆转运)张焘(字景元)赐给和尚一件紫色袈裟,以示嘉奖。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文言文翻译七年级上册论语六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 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读本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读本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译文]厨师给梁惠王宰牛。

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

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不再能见到整头的牛了。

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大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硬)割断筋肉;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砍断骨头。

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的锋利就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新课标文言文翻译(教师版)

新课标文言文翻译(教师版)

1、(07年·新课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城现代汉语。

(10分)(1)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

(5分)(2)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

(5分)1、(07年·新课标)(1)逃亡没有回来的,官府替他们盖房;贫穷不能盖房的,给予他们钱财。

(没死定成倒装句式)(2)查验差役告发的事,都不符合实际,韦丹成功治理的情状越发显明。

【解析】(1)关键词语有“复”、“官为”的“为”、“畀”(bì)三处,句意2分。

(2)关键词语有“验”、“告”、“治状”三处,句意2分。

2、(08年·新课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5分)(2)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

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

(5分)2、(08年·新课标)(1)谥号是用来流传后世永不磨灭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号,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号。

(2)不久朝廷又有北伐之举,征召嵇绍。

嵇绍因为天子流亡在外,受诏令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

【解析】(1)关键词语有“所以”、“大名”两处,句意3分。

(2)关键词语有“寻而”、“蒙尘”、“承诏”三处,句意2分。

3、(09年·新课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

(5分)(2)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

(5分)3、(09年·新课标)(1)总共被围四天,城墙大多毁坏,朱昭凭着才智修补城墙抵御敌兵,全都中规中矩,但是再也不能支撑下去。

(2)朱昭率领众人在大街要道上与敌军交战,从傍晚直到天明,尸体塞满街面,无法通行。

【解析】(1)关键词语有“凡、圮坏、法”三处,句意2分。

(2)关键词语有“勒、通衢、填”三处,句意2分。

4、(10年·新课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初中人教版文言文原文+翻译+赏析 全

初中人教版文言文原文+翻译+赏析 全

童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翻译:我回忆自己年幼的时候,能够张大眼睛直视太阳。

(当我)见到微小的事物,必定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蚊子的嗡嗡声如雷,我暗暗把它们比作成群的白鹤在空中飞舞。

我心里这样想,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真变成白鹤了;我抬着头看它们,脖子也因此僵硬了。

(我)又留几只蚊子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鸣叫,形成“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就像白鹤在云端飞鸣,因此我高兴得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墙凹凸不平的地方,花台旁小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来,让身子和花台一样高;聚精会神仔细观察,把丛草比作树林,把虫蚁比作为野兽,把土块凸起的地方比作山丘,把低洼的地方比作山沟,凭着想像在其中游玩,(感到)安适愉快十分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便蹲下来观察。

兴趣正浓厚(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庞然大物,推倒山压倒树地走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它)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吞掉了。

我那时年纪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

我定了定神,捉住了这只蛤蟆,用鞭子抽打了它几十下,(把它)驱赶别的院子去了。

1.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自传体散文)。

题目是编者加的。

沈复(1763-?)字三白,号梅逸,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教版初中⽂⾔⽂原⽂及翻译《陋室铭》刘禹锡·唐⼭不在⾼,有仙则名。

⽔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丁。

可以调素琴,阅⾦经。

⽆丝⽵之乱⽿,⽆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云亭。

孔⼦云:何陋之有?陋室:简陋的屋⼦。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来警戒⾃⼰或称述功德的⽂字,叫“铭”,后来就成为⼀种⽂体。

这种⽂体⼀般都是⽤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

在:在于。

名:出名,著名,名词⽤作动词。

灵:神奇;灵异。

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

斯:指⽰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住屋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吾:我;馨:散布很远的⾹⽓,这⾥指品德⾼尚。

苔痕上阶绿,草⾊⼊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青葱,映⼊帘⾥。

上:长到;⼊:映⼊。

鸿儒:⼤儒,这⾥指博学的⼈。

鸿:同“洪”,⼤;儒:旧指读书⼈。

⽩丁:平民,这⾥指没有什么学问的⼈。

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丝⽵: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这⾥指奏乐的声⾳。

丝:指弦乐器;⽵:指管乐器。

乱⽿:扰乱双⽿。

乱:形容词的使动⽤法,使……乱,扰乱。

案牍(dú):官府的公⽂,⽂书。

劳形:使⾝体劳累。

劳:形容词的使动⽤法,使……劳累;形:形体、⾝体。

庐:简陋的⼩屋⼦。

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

⼭不在于⾼,只要有仙⼈居住就会出名;⽔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留住就显神灵。

这是⼀间简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远扬。

苔藓爬上台阶染出⼀⽚碧绿,草⾊映⼊⽵帘映得漫屋青⾊。

这⾥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来往的没有不学⽆术之徒。

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书写的佛经。

没有繁杂的⾳乐搅扰听觉,没有⽂牍公务劳累⾝⼼。

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如西蜀扬⼦云的草屋。

孔⼦说:“这有什么简陋呢?”《爱莲说》周敦颐·北宋⽔陆草⽊之花,可爱者甚蕃。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打印版_绝对完整_精心编辑)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打印版_绝对完整_精心编辑)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打印版,绝对完整,精心编辑)七年级上册81《郑人买履》2《刻舟求剑》3《幼时记趣》4《三峡》5《以虫治虫》6《梵天寺木塔》7《论语八则》8《狼》七年级下册69《赵普》10《黄鹤楼》11《于园》12《黔之驴》13《爱莲说》14《两小儿辩日》八年级上册515《晏子使楚》16《人琴俱亡》17《小石潭记》18《记承天寺夜游》19《治水必躬亲》八年级下册720《马说》21《陋室铭》22《活板》23《核舟记》24《口技》25《送东阳马生序》26《山市》九年级上册727《陈涉世家》28《桃花源记》29《与朱元思书》30《捕蛇者说》31《岳阳楼记》32《醉翁亭记》3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年级下册834《曹刿论战》35《邹忌讽齐王纳谏》36《鱼我所欲也》3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8《愚公移山》39《出师表》4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1《田忌赛马》七年级上册课文1《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他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码)就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了带尺码。

”就返回家去拿尺码。

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2《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止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3《幼时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文言文小段翻译(教师版)

文言文小段翻译(教师版)

高一衔接班语文文言文小段翻译练习解释下列文言语段中加点的词,并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1、【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等待,窥伺)蝉,以摘.(摘取)之。

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

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否)?”妻始时恒(总是,一直)答言“见”,经.( 经过 )日,乃厌倦不堪,绐.( 欺骗 )云“不见”。

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

吏遂缚诣县。

1、译文有个楚国人,过着贫穷的日子,一次读《淮南子》这本书,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蔽自己的身体,可以用这种方法隐蔽自己的形体”,于是就在树下仰起身子摘取树叶——就是螳螂窥伺蝉时使着隐身的那种树叶,来摘取它。

这种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种是螳螂隐身的那种树叶。

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不看得见我?”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一天,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欺骗他说:“看不见了”。

楚人内心暗自高兴,携带着树叶进入集市,当着别人的面拿取人家的货物。

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门里。

2、【歧路亡羊】,既率其党.(朋友,乡人),又请杨子之竖.(仆人)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岔路)路。

”既反.(回来),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为什么)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到,往),所以反也。

”2、【译文】杨子的邻居丢失了羊,于是带着他的朋友,还请杨子的仆人一起追赶。

杨子说:“唉!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因为岔路很多。

”杨子的邻居不久就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居回答说:“已经逃走了。

”杨子问:“为什么会这样呢?”邻居回答说:“因为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不知道羊到哪里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翻译专题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与准则标准: 信达雅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1留保留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古代的人名、地名、朝代名、官职名、国号、年号、典章制度、度量衡单位2对对译在实词的使用上,文言文多用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词,所以,找到与之相应的有共同语素的双音节词。

“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优势;“今两虎共斗,其势不具生”趋势。

3换替换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词汇,把吾余予换成我,把女、汝换成你。

把子、吾子等换成您。

4、删就是删除。

某些文言助词,现代汉语无对等的词语进行翻译,而删除后又不影响句意的表达。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之,取独。

也,语气助词。

可删除。

5补是补充。

省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常见的省略有省主语、宾语、(介宾短语的宾语)以及介词“于”,翻译时应根据语义补出,并加上括号。

6调就是调整结构。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句式称为倒装句,翻译时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句式。

三、应考策略:1加字单音节词前后加字使它变成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

例如天下事有难易乎天下的事有困难的和容易之分吗?2替换古书中常用而现代汉语不用或不常用。

例如:将兵与备奋力逆操将:率领;逆:迎击而事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瑰:珍贵;观:景象3保留人名、地名、朝代名、官职名、国号、年号、典章制度、度量衡单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

例如;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予、除之外均可保留。

4调序法倒装句调成现代汉语的语序。

例如: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状语后置。

5补充法将省略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

不可,直步百步耳,是亦走也。

不行,(那些人)只是没(跑)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6拆分法词义发生变化,有的扩大或缩小、有的发生转移。

,这时使用拆分法。

7转述法用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使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

雄州雾列,俊才星驰。

滕王阁序雾星都是比喻用法。

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8变通法用在特殊的文言现象中。

比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互文同义。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互文同义)9删略法:删去只起语法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示敬称或谦称的词。

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之”音节助词10扩充浓缩法有些句子言简意丰、言繁意单。

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致。

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四、答题步骤:一步;通读全文把握句子大意,做到心中有数。

二步;按照词序,对应翻译。

三步;译完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

五、方法口诀文言翻译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真题演练】例1.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二世祖讳伍,有善行,称善人公。

好施予,岁时勤力活家,人产计口给食,余悉以贩乡里贫乏者。

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

……高祖讳重光,字廷宣。

……丁巳,肃皇新三殿,求大木,取办贵竹。

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

公深入其阻。

冲风瘴疠,勤事以死。

事闻,特加恩恤,赐祭葬。

壬戌秋,三殿告成,以公前绩诏赠太仆寺少卿。

公性孝友,为颖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

三事继母常、岳、卢,如所生。

两弟早夭,抚其遗孤,不殊己子。

居乡,恂恂退让,君子也。

遇事慷慨,不避艰险。

及卒,无一语及家事。

世庙谕祭文,有“忠勤报国”之褒,故称忠勤公焉。

答题解析(1)扶:古代的长度单位,四寸为扶。

“枝叶扶疏”是说枝叶相距很近,意译为“枝叶繁茂”。

“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既承前省主语(善人公),又是介宾短语(“于其下”)后置。

翻译时既要“补”——补出主语,又要“调”——把“于其下”放到谓语“作”前。

参考译文: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树,枝叶繁茂,(善人公)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饥民吃。

(2)所知异木:知道的奇异树木。

走:跑。

从文意通顺的角度应放到“争”的后面。

参考译文:忠勤公到后,彝人争着跑去把他们知道的奇异树木告诉他。

(3)“孝友”是两个单音节词,应“换”为双音节词。

参考译文:忠勤公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颖川公的二儿子,刚换牙时母亲沈安人就去世了。

例2.阅读下面文言文,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孟子去齐,充虞①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注]①充虞:孟子弟子。

答案解析(1)夫子:旧时称呼学者或老师,在对话中,译成第二人称。

易错点是“豫”,我们记住的是“犹豫”,其实“快乐”是它的第一个义项。

参考译文:您似乎不快乐。

(2)易错点是“平治”。

平:平定,治理。

治:治理。

“平治”同义。

参考译文:如果想治理天下(或“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实战演习】习题 1.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人也。

汉末扰乱,关东皆震。

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

峻说原曰:“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①,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

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

”……峻又别收宗族及宾客家兵数百人,愿从太祖。

太祖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②。

……于饥荒之际,收恤朋友孤遗,中外贫宗,周急继乏,信义见称。

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

(《三国志》)[注]①太祖:曹操。

②从妹:堂妹。

(1)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

(2)太祖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

(3)周急继乏,信义见称。

参考答案(1)天下没有谁不怨恨(或:天下没有谁不斜着眼睛看),但没有首先发难的。

(2)曹操非常高兴,上表让任峻担任骑都尉,(并)把(自己的)堂妹嫁给他。

(3)救济(他们的)急事,接济(他们)缺少的东西,信用和道义被称颂。

习题 2.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沈炯字初明,吴兴武康人也。

炯少有俊才,为当时所重。

……台城陷,景将宋子仙据吴兴,使召炯,方委以书记,炯辞以疾。

……陈武帝受禅,加通直散骑常侍。

……初,武帝尝称炯宜居王佐,军国大政,多预谋谟。

文帝又重其才,欲宠贵之。

(《南史·列传第五十九》)(1)使召炯,方委以书记,炯辞以疾。

(2)武帝尝称炯宜居王佐,军国大政,多预谋谟。

(3)文帝又重其才,欲宠贵之。

参考答案(1)派人召唤沈炯,将要把书记的职位(负责文书的工作)委任给他,沈炯以有病来推辞。

(2)陈武帝曾经赞许沈炯,(说他)应居辅佐大臣的职位,军队、国家的大事,(应该)多多参预筹划(谋划)。

(3)陈文帝也很看重他的才干,想使他受到宠幸,使他显贵。

习题3.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

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

”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①也。

谓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

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

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

”(《战国策·燕一》)[注]①不馆:没有(给苏秦)预备住处。

(1)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

(2)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

参考答案(1)我自己没有一点功劳,但您到郊外迎接我,使我在朝廷上显赫。

(2)一定是有人说我不讲信用,在大王面前伤害我。

习题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傲惰而辟焉。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云:“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大学》)[注]辟:偏颇,偏向,偏爱。

(1)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2)“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参考答案(1)所以,能喜欢某人又能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的人,天下少有啊。

(2)“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于自己庄稼的茁壮。

”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管不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