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语文《儿童诗两首》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儿童诗两首》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儿童诗两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儿童诗两首》,包括《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两首诗歌。

详细内容如下:1.《我想》:诗人通过描绘一系列奇妙的想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童年的水墨画》:诗人以水墨画为载体,描绘了童年时光的美丽画面。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两首诗歌的基本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 学会通过朗读、感悟、分析等方法,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学会欣赏诗歌的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儿童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儿童诗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感悟:(1)让学生自由朗读两首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体会诗歌的意境。

3. 分析讲解:(1)讲解《我想》:诗人如何运用想象的手法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讲解《童年的水墨画》:诗人如何以水墨画为载体,描绘童年时光的美丽画面。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仿写一首儿童诗。

(2)分组进行朗读比赛,评选最佳朗读者。

六、板书设计1. 《我想》想象奇特生活向往2. 《童年的水墨画》水墨画为载体童年时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我的童年”为题,写一首儿童诗。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给出评价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充分理解诗歌内容。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更多优秀的儿童诗,如《金波儿童诗选》等,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朗读感悟环节3.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儿童诗两首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儿童诗两首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儿童诗两首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1篇:儿童诗两首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资源:一、教学案例片段:体会诗的意境,入情入境地朗读师:读了《童年的水墨画》,你有什么感觉?生:我感觉作者写的真是一幅幅画,是童年生活的一个个镜头。

师: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你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澄澈的碧绿的小溪,小溪中映出溪边的垂柳,映出了钓鱼孩子的影子。

生:我看见了孩子钓竿上的红蜻蜓。

生:我看见了当鱼钓上来时,那溪里的涟漪和碎了的人影、树影,以及在草地上蹦跳的鱼和手忙脚乱的孩子。

师:对,就这样边读边想象,你才能真正地走进诗境。

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这幅画给你怎样的感觉?生:这是一幅有静有动的画。

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都是静止不动的,因为它们都在等待水里鱼儿上钩;当鱼儿上钩后,这种静被鱼的挣扎、人的欢笑打破了,溪边热闹起来了。

生:这是一幅**艳丽的画。

这里有绿*的柳树,有绿*的溪水,连人影都被这溪水染绿了,并且有红*的蜻蜓点缀,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多美的画面啊!生:这是一幅充满快乐的画。

柳树是快乐的,它快乐地照着溪水这面镜子,山溪是快乐的,因为它美得像绿*的玉带,蜻蜓是快乐的,因为它觉得钓竿真是有趣的地方,更快乐的是孩子,因为他钓上了活蹦乱跳的鱼。

师:你们真的是用心去读书,用心去体会了,把这样的体会,融入我们的朗读中,一定会读得很美很美。

二、相关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教学内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儿童诗两首》选自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两首儿童诗,感受诗歌的魅力,体会诗人对儿童的关爱和赞美。

教材中的两首诗分别是《小池》和《春晓》,这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儿童的生活,语言优美,富有节奏感。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爱自然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他们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

但是,对于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修辞手法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此外,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也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两首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对儿童的关爱和赞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讨论交流,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自然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两首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对儿童的关爱和赞美。

2.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的美,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朗读教学法: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诗歌内容、图片、音乐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与诗歌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两首诗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然后,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诗歌的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呈现《小池》和《春晓》两首诗歌,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

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案范文(2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案范文(2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学生搜集喜欢的儿童诗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童年图,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 儿童诗两首(板书)分享童年的快乐二、初读儿童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

2.找喜欢的伙伴读诗、互评、互相正音。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三、再读儿童诗,交流学习1.再读诗,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来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你最喜欢哪首诗?为什么?预设:《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童年美好幸福。

表示动作的词既准确又形象,如“安、接、装、种、悠、长、望、飞”《童年的水墨画》使我感受到童年快乐3.小组内读诗,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五、感情朗读,背诵诗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六、拓展延伸1.交流课前搜集的儿童诗。

2.学写儿童诗3.办儿童诗主题手抄报9儿童诗两首我想小手——安在桃树枝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眼睛——装在风筝上自己——种在土地上口语交际?习作二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教学目的:1.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五年级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五年级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五年级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朗诵两首儿童诗,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能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讨论,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诗歌鉴赏能力;通过仿写和创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在诗歌中感受美好、传递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诗歌中领悟生活哲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仿写创作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美好。

有时候,我们会用文字把这些美好记录下来,就形成了诗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两首儿童诗,学生边听边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诗歌,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评价朗读情况。

(三)精读诗歌,理解感悟1、学习第一首诗(1)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3)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和总结。

2、学习第二首诗(1)让学生自主阅读第二首诗,思考:诗歌中的哪些语句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感受,互相启发。

(3)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寓意。

(四)再读诗歌,体会情感1、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歌,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

2、教师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诗歌中的情感,如重音、停顿、语速等。

3、请几位学生上台朗诵,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五)诗歌赏析,品味语言1、引导学生从语言、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赏析两首诗歌。

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海边的早晨》和《秋夜的风筝》两首儿童诗;2. 掌握儿童诗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能力;4.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幻灯片;2. 《海边的早晨》和《秋夜的风筝》两首儿童诗的课文;3. 黑板、粉笔;4. 音乐播放器和相应的背景音乐。

教学内容和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1. 通过一段小视频或图片展示海边的早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引导学生发表对海边的早晨的看法和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Step 2:学习课文(15分钟)1. 将《海边的早晨》课文呈现在课件或幻灯片上,逐句朗读,同时展示关键词和句子;基本的理解;3.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抑扬顿挫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朗读节奏感;4. 分组角色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学生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表演理解和体验课文;5. 学生互相评价和交流演出的效果,老师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等表演细节。

Step 3:独立思考(10分钟)1. 让学生思考自己参观过的海边或类似的自然场景;2. 让学生试着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在海边的所见所闻;3. 鼓励学生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Step 4:展示和讨论(15分钟)1. 邀请学生逐个展示和朗读自己的作文,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2. 老师引导学生发现作文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讨论其中的亮点和创新之处;3. 老师总结课文和学生作文的特点和魅力,引导学生对儿童诗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思考。

Step 5:背诵《秋夜的风筝》(10分钟)1. 将《秋夜的风筝》课文呈现在课件或幻灯片上,逐句朗读,同时展示关键词和句子;基本的理解;3.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抑扬顿挫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朗读节奏感;4. 使用音乐播放器播放柔和的背景音乐,营造出秋夜的氛围;5. 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朗读《秋夜的风筝》,增强感受和表达的力度。

五年级下册语文《儿童诗两首》优质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儿童诗两首》优质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儿童诗两首》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为《儿童诗两首》。

详细内容包括《春天在哪里》和《夜晚的村庄》两首儿童诗的学习。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歌,让学生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同时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儿童诗,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掌握诗歌中的生字词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体会两首诗歌的意境,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春天的印象,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朗读诗歌:让学生自由朗读两首诗歌,注意字音、语调和感情的表达。

3. 理解诗意: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意境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诗歌中的美句,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5. 例题讲解:以《春天在哪里》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描绘春天的景象。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歌。

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儿童诗两首》2. 内容:《春天在哪里》比喻: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躲躲藏藏。

拟人:春风轻轻地抚摸着大地,万物复苏。

《夜晚的村庄》比喻:夜色如墨,村庄宛如一幅画卷。

拟人:星星点灯,照亮了村庄的每一个角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春天”或“夜晚”为主题,创作一首儿童诗。

2. 答案示例: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笑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材包括了两首诗歌,分别是《小池》和《春晓》。

这两首诗歌描绘了自然景物和儿童的乐趣,富有童趣和诗意。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歌,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童年的快乐,培养对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诗歌阅读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自然景物和儿童话题也比较感兴趣。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词语和意境,学生可能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解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想象和思考,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歌。

2.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能够运用诗歌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创意表达和写作。

4.培养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对自然和童年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难点:能够运用诗歌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创意表达和写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示范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诗歌。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诗歌的图片和背景音乐,用于创设情境。

2.准备诗歌的朗读和背诵材料,用于学生朗读和背诵。

3.准备相关写作素材和写作指导,用于学生进行创意写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背景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让学生观察图片,听音乐,感受诗歌的意境。

2.呈现(10分钟)老师朗读两首诗歌,学生认真倾听,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老师解释诗歌中的难点词语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朗读和背诵。

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姿势,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儿童诗两首》教案(优秀8篇)

《儿童诗两首》教案(优秀8篇)

《儿童诗两首》教案(优秀8篇)《诗两首》教案设计(《金色花》《纸船》篇七1、知识目标:⑴让学生借这两首诗了解并喜欢普希金和弗罗斯特这两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及其诗作。

⑵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⑶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累名篇,打下文化根基。

2、能力目标:⑴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感觉出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两首诗的动人之处并归结两首诗的不同特征。

⑵让学生了解一点诗歌中的象征的手法,提高欣赏诗歌的水平,并注意区别比喻与象征在诗中的不同表现。

3、情感目标:⑴对于“路”这一概念,要引导学生从人生之路的角度去理解,并让学生初步理解象征这一手法。

⑵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蕴涵的哲理;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品评诗歌艺术表现手法。

1、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寻找两位诗人的生平资料及其诗作,并为大家朗诵其他诗篇的片段。

2、教学方法:读、说、悟、品法。

比较鉴赏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教学时数:2课时。

一、新课导入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

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的叮咛和嘱咐。

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

今天我们学习的诗两首,就会告诉我们。

二、新课指导《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优秀教学设计
3.分析两首诗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修辞手法。
4.讲解儿童诗的特点,如语言简洁、意境生动等,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创作儿童诗。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诗进行讨论,探讨诗歌的主题、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倾听并给予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朗诵、仿写、创编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4.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儿童诗两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情。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4.通过对儿童诗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5.家长参与作业: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诗歌创作过程,给予建议和鼓励,增强家庭亲子互动,共同体验诗歌的魅力。
6.课后反思:要求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诗歌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业难度适中,既要保证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儿童诗的特点和表现手法,能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儿童诗教学设计(优秀4篇)

儿童诗教学设计(优秀4篇)

儿童诗教学设计(优秀4篇)《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篇一一、说教材本课是阅读课文,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

一首写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勾勒了三个典型的的儿童生活的剪影。

二、说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三、说重难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四、说教法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充分注意到课文的体裁特点,边读边想象,重视形象感悟,整体把握。

2、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尽量在学生交流中拓展学生的思路。

3、重视语言的积累。

对这样语言清新、意境优美的儿童是鼓励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把喜欢的内容背下来,结合《我想》,让学生模仿写出自己美妙的想象。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篇二一。

教学内容:1、主题:难忘的童年2、内容:*《儿童诗两首》、单元练习二二。

学习目标:(一)*《儿童诗两首》:1、学:丫。

会读词语。

2、有感情读书。

3、通过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特点。

(二)单元练习二:1、复习本单元的知识。

2、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

三。

我们一起学:(一)*《儿童诗两首》:1、学习:丫:yā 像个www.小树杈。

丫头2、词语理解:水葫芦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叶直立,卵形或圆形,叶柄中部以下膨大,花呈漏斗状,蓝紫色。

诗中的水葫芦加了引号,不是指真的水葫芦,而是指水性极好的孩子,与我们通常说的旱鸭子是相对的。

3、句子理解:1)不过商量商量写出我沉迷在想象之中,以至于把想象当成现实,一想到要飞到遥远的地方,自己是快乐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不放心呢?所以要和他们商量商量。

2)树叶在膝盖上浪里白条。

五年级下册语文《儿童诗两首》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儿童诗两首》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儿童诗两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儿童诗两首》,具体内容包括《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两首诗歌的学习。

通过这两首诗歌的讲解,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背诵两首诗歌,理解并掌握生字、新词,了解诗歌的基本表现形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诗人对童年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两首诗歌,理解并掌握生字、新词。

2.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童年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童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让学生自主朗读两首诗歌,感知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讲解生字、新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3)分组合作,讨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例题讲解:(1)分析《我想》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让学生理解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2)讲解《童年的水墨画》中描绘的画面,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模仿两首诗歌的表现手法,创作一首关于童年的小诗。

(2)互相交流、评价,提高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儿童诗两首2. 板书内容:《我想》:拟人、比喻《童年的水墨画》:画面描绘、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童年”为主题,创作一首小诗。

2. 答案示例:童年时光如画卷,绿水青山映笑颜。

捉迷藏,跳皮筋,快乐时光难忘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儿童诗歌,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组织一次诗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儿童诗两首教案精选

儿童诗两首教案精选

儿童诗两首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诗歌里的儿童天地”。

详细内容包括《小池》和《童年的四季》两首儿童诗。

《小池》描绘了夏日池塘边的景色,表现了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童年的四季》则通过描绘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展现了童年时光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两首儿童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学会观察自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如诗歌的形式、韵律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如韵律、节奏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夏日池塘和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激发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朗读《小池》,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逐句解析诗歌内容,理解诗人的观察和描绘。

(3)讨论诗歌的意象,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学习《童年的四季》,体会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

3. 例题讲解:(1)分析两首诗歌的韵律特点。

(2)比较两首诗歌描绘的自然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

4. 随堂练习:(1)仿写一首儿童诗,描绘自己喜欢的季节。

(2)用画笔表现诗歌中的场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儿童诗两首教案精选2. 板书内容:(1)诗歌基本知识:韵律、节奏、意象(2)两首诗歌的作者、内容、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小池》和《童年的四季》。

(2)以“我的季节”为题,仿写一首儿童诗。

2. 答案:(1)背诵内容正确,语音语调准确。

(2)诗歌内容符合题目要求,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课文学习、例题讲解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儿童诗,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拓展延伸:(1)开展“我的季节”诗歌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案(四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案(四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案教材分析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儿童诗两首》,是本册教材第二组中的最后一篇,也是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

从习作上,本单元的重点是丰富语言积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设计理念《儿童诗两首》是著名作家高洪波先生写的,两首儿童诗的语言优美明快,前一首孩子气十足,动词用得很准确;后一首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富有形象感。

根据本课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和教材中所处的特殊位置,我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其略读课文特点,减少束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能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

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共42人,男生23人,女生19人,学生都是附近农村的,父母虽然都在身边,但是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几乎没有家庭辅导。

学生整体感悟不深,浮于比较表面的东西学生能较容易地体会到,而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学生很难感悟出来。

其次是学生的整体朗读水平一般。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1)通过自学,认识本课生字。

(2)鼓励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下来。

(3)通过朗读,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儿童诗,学生能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试写儿童诗。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儿童诗。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板书课题1.师导入: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领悟两首儿童诗的内容和意境。

2.培养学生鉴赏和朗读诗歌的能力。

3.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教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表达诗歌情感、感悟诗歌意境。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领悟诗歌内涵,感悟作者的用意。

三、教学准备1.准备两首儿童诗的文本材料。

2.图书、图片等辅助教学资料。

3.诗歌朗读音频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利用图片、音频或短视频引入儿童诗的主题,引起学生兴趣。

2. 学习儿童诗一•朗读第一首儿童诗,学生跟读。

•带领学生分析诗歌情节、解析诗歌中的意象。

•引导学生展开诗歌主题的讨论,理解诗歌的内涵。

3. 诗歌赏析•分组讨论诗歌内容,总结共同点和特色。

•学生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交流思想。

第二课时1. 学习儿童诗二•重复上述学习过程,引入第二首儿童诗的内容。

•深入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 表达与创作•学生进行诗歌朗读,表达诗歌情感。

•组织学生撰写相关感想、心得,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3. 总结与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首儿童诗的共同点和区别。

•学生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展示个人创作。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儿童诗教学,学生在语文表达、感悟能力方面得到了提升,课堂氛围活跃,学习效果明显。

但也发现个别学生在理解诗歌深层意义方面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

教师需要注重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提高他们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关于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朋友能够从中得到启发。

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能朗读《儿童诗两首》。

2.理解并能正确解读《儿童诗两首》的内涵。

3.通过学习《儿童诗两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并能正确解读《儿童诗两首》的内涵。

2.进行情感交流,感悟诗歌中的美。

教学难点:1.正确解读《儿童诗两首》的内涵。

2.运用恰当的语音语调朗读诗歌。

教学准备:1.录音机和CD盘。

2.多媒体课件。

3.笔和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通过观看图片,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出示《儿童诗两首》的封面,让学生猜测诗歌的内容。

二、呈现与引入(15分钟)1.播放CD,学生跟读。

2.教师朗读诗歌,同学们闭眼倾听,用心感受诗歌的美。

3.共同讨论诗歌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三、理解诗歌(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儿童诗两首》,并指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意境和情感。

2.学生自主进行分组朗读,每组表演完毕后,讨论诗歌中所蕴含的意义。

3.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诗歌之间的联系和共同之处。

四、情感交流(15分钟)1.学生自愿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围绕诗歌的主题进行探讨和讨论,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和力量。

3.鼓励学生用文字和图片表达对诗歌的感受,打造诗歌美的展示墙。

五、巩固与拓展(15分钟)1.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自行书写诗歌。

2.学生自由创作,并进行朗读和分享。

六、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儿童诗两首》的特点和意义,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诗歌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同时,通过欣赏和朗读诗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操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课堂中的分组朗读和情感交流,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参与性。

但是,在课堂设计上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通过自主创作等方式进行拓展。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两首优秀的儿童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帮助学生领会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启发学生对生活、自然和情感的思考,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悟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儿童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

•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语言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抽象情感和理念。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诗歌的表达技巧。

四、教学准备•课前准备课件,包括两首儿童诗歌的内容和注释。

•准备课堂互动环节,例如诗歌朗诵、情感分享等。

•确保课堂秩序良好,准备好教学素材和辅助工具。

五、教学步骤与方法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教师引言引入诗歌的主题,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诗一》(20分钟)1.教师朗读《诗一》,让学生跟读。

2.解释诗歌中的生词和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含义。

3.分组讨论,学生互相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步:学习《诗二》(20分钟)1.教师朗读《诗二》,让学生跟读。

2.解释诗歌中的生词和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3.学生单独思考,写下对诗歌的感想和理解。

第四步:诗歌鉴赏(15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韵律和表达技巧。

3.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感悟。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收获和重点。

六、课后作业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诗一》和《诗二》的主题。

2.完成《儿童诗两首》相关练习册的练习题。

3.自选一首儿童诗歌朗读。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儿童诗两首》展开教学,通过诗歌的赏析和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文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达意见,课堂氛围良好,但部分学生对诗歌中的抽象情感理解还有待加强。

下节课将加强诗歌的情感训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诗歌的魅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儿童诗两首》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两首儿童诗,感受诗歌的美好,体会诗人对儿童的关爱和呵护。

两首诗分别是《小池》和《村晚》。

《小池》描绘了一个小池塘的美丽景色,通过描写池塘中的荷花、蜻蜓等生物,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而《村晚》则描绘了一个乡村的夜晚,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孩子们的活动,表现了乡村夜晚的宁静和和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诗歌的阅读和理解也有一定的能力。

但是,对于诗歌的鉴赏和分析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色的认识可能有限,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图片的展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两首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和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两首诗歌,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体会诗人对儿童的关爱,培养自己热爱生活和自然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两首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内容。

2.难点: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对儿童的关爱,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图片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和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六. 教学准备1.图片:准备与两首诗歌相关的图片,如荷花、蜻蜓、乡村夜晚等。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景色,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两首诗歌,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

教师可以逐句解释诗歌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读诗歌,教师纠正发音。

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6篇)

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6篇)

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6篇)五年级下册《儿童诗》教学设计篇1学情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要充分留意到课文的体裁特点,读诗要边读边想象,要重视形象感悟、整体把握。

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松软、柳絮、吵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背诵喜爱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欢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欢乐的生活和美妙的愿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欢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领悟儿童诗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媒体:教学《儿童诗两首》一课时,协作电教媒体,让学生在美丽的音乐声中想象儿童生活的画面,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对美的憧憬和追求,进一步帮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领悟课文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学习《我想》(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此时,假如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2、是啊,美妙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抓紧去读读吧。

(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诗歌)(二)初独诗歌,明白大意指名分小节读诗(留意“丫”、“汲”的读音)。

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什么?沟通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妙心愿。

(师随机板书)(三)精读诗歌,进入情境1、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

2、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

3、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有感情地朗读。

(四)赏析诗歌,领悟写法1、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2、生沟通自己的发觉: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幻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课程解读一、学习目标1.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2. 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从图中感受童年生活的有趣和快乐。

二、重点、难点引导学习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三、重点解读分析《儿童诗两首》我想1. 课文简说。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极富韵律美,每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用词也非常讲究,“安、接、装、种”说明了“我”想怎么做,“悠、长、望、飞”是对“我”变化做什么的想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

2. 诗句解析。

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这是《我想》诗中的最后一节,从诗意上看,与第四节诗是紧密相关的。

乍看起来,似乎有画蛇添足之嫌,把孩子的想象一下子拉回了现实,与前面的诗句有些不和谐,甚至格格不入。

实际上,正是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我”是怎样地沉迷在想象之中,以至于把想象当成了现实,一想到要飞向遥远的地方,自己是快乐了,爸爸妈妈是不是放心呢?所以得和他们商量商量。

这更增加了诗的情趣。

3. 领悟写法:默读诗歌,看看这首诗在形式及写法上有哪些特点或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提示:(1)(结构一致)每一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我”的梦想,读起来琅琅上口。

(2)(句式相同)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双音词,如“悠啊,悠——”“长啊,长――”这样的语句。

(3)用词讲究,动词用得很准确,“安、接、装、种”说明了“我”想怎么做,“悠、长、望、飞”是对“我”变化做什么的想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

所以我们要学会用词,同一个意思可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这样就不显得单调和重复。

4. 尝试创写: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提示:是春天的桃花、柳树、风筝,还有充满绿意的大地启发了作者的想象。

春天的细雨、燕子,夏天的小溪、鸣蝉,秋天的桂花飘香,冬天的雪,都可以启发我们的想象。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事物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写一节小诗,可以不严格遵照课文的写法,提倡创造哦!童年水墨画1. 课文简说。

《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街头》──读《水浒传》的孩子,那样的专注,尽管马路街头是那样的喧闹,却丝毫不能影响他(她),对时间的推移也浑然不觉。

无边的喧闹和一隅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溪边》──钓鱼的孩子,那样的快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竿上,立着红蜻蜓,我们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儿受惊,而鱼儿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寥寥几句,勾勒出一个现代垂钓儿童的形象。

《江上》──戏水的孩子,那样的调皮,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互相你拨我溅地嬉戏,就在这嬉戏中,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对小虎牙。

一群孩子的嬉戏和一个孩子的特写,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与本单元古诗中的孩子们不同,这首诗里洋溢着的浓浓的现代气息,现代儿童生活得更加幸福,或静静地读书,或呼朋唤友去钓鱼、游泳,时时享受着童年生活的快乐。

读着它,那孩子嘴边的笑意,那阵阵快乐的笑声,仿佛就在眼前闪烁着,就在耳边充盈着。

2. 自读提示:(1)边读边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借助文后注释或互相讨论解决问题。

用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提示概括主要内容。

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2)边读边想象:读《童年的水墨画》这组诗,你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3. 诗句解析。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前一句描写了读书的神态,孩子是坐在街头读书,书就放在膝盖上,他(她)似乎很懂得爱护书,翻页时动作是轻轻地。

肯定是书中的故事有趣,所以他(她)情不自禁地微笑着。

后一句点明了他(她)看的是《水浒传》,但主要说他(她)看书看得入迷了,只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的事,对时间的悄然流逝一点也没有注意到。

比较鉴赏比较本课中的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1)《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

(组诗是围绕一个主题写的一组内容不尽相同的小诗,组诗根据内容可以有独立的小标题。

)(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

(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3)《我想》描写的是幻想,《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生活的真实情景。

(儿童诗在内容上可以是想象也可以是真实的,非常广泛)习作二(一)审题,明确写作要求:1. 审内容:本次习作有两个内容供选择,(1)看图作文,图中表现的是一群孩子踢足球的场面。

(2)童年趣事,童年趣事一般指因无知而做的错事、傻事,或因年纪小而做过的一些幼稚的事,也可以写自己觉得很开心、很有趣的事。

2. 审主题:两个选题,无论写哪一个,都是展现童年生活的,必须围绕“童年是欢乐的、有趣的”这个主题来写。

3. 审重点:选题一的重点是写好人物的动作、表情和心理活动,将场面写得生动具体;选题二的重点是突出“趣”字,“趣”是重点,要围绕“趣”字选材。

(二)写法指导:看图作文——小足球赛提示:1. 可从足球赛入手,让学生讲讲参加足球赛和观看足球赛的感受以及从中体验到的快乐,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展现的一次小足球赛的情景,细致观察,推测小足球赛的激烈程度,并说说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在充分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想想怎样来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2. 写之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上的内容。

如:图上画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的表现等。

3. 在写作顺序上,可以先概括交代画面内容,接着按先主后次的顺序来写。

4. 合理想象,丰富画面。

这幅图的内容是一场足球比赛,但画面上却没画队员踢球的情景,这就给同学们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看图作文举例:小足球赛这块空地真是赛足球的好地方。

放学以后,孩子们又来到这儿。

他们分成两拨儿,把书包和帽子堆起来做球门,就拉开阵势赛起来。

小弟弟小妹妹被吸引来了,路过的大个子叔叔也坐到场边,欣赏他们这场球赛。

看,那个留平头的小守门员,他警惕地注视着前方,膝盖磕破了也毫不在意。

他戴着皮手套,分腿弯腰,上身前倾,真正的守门员都是这样的。

守门员后边站着个腆着肚子的小男孩。

他好像是候补的,一心想着快点儿让他上场,好显一显身手,扑住几个险球。

守门员和观众都望着远处的场地,可见双方队员正在那儿拼抢。

那个戴红帽子的小女孩生怕别人挡住她,往外探着身子,眼睛盯着远处。

坐在她旁边的红领巾伸直了脖子。

那个扎蝴蝶结的女孩索性站了起来。

搂着小弟弟的红领巾可能来迟了,他坐在最边上,也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局势的发展。

不知谁家的漂亮的白狗跟主人一块儿来了,它对球赛没兴趣,正卧在场边闭目养神呢。

那个抱着洋娃娃的小女孩跟别人不大一样,腰挺得直直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好像谁胜谁负都跟她不相干。

旁边的那个戴风雪帽的小男孩却显得挺紧张,也许是头一回看到这样激烈的球赛。

对这场球赛最感兴趣的要数那位大个子叔叔了。

他面带笑容,看得津津有味。

孩子们踢得太精彩了,也许引起了他对小时候踢球的美好回忆。

童年趣事1. 如果学生不想写看图作文,也可以写自己的童年趣事。

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有趣,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提示:要突出“趣”字。

(1)同学们,你觉得哪些事是趣事?(2)其实啊,这个“趣”字,我们还可以从多种角度去理解它。

老师友情提示:意趣。

童年时的探索、发现、刨根问底,虽然稚气可爱,却反映了你希望了解外界奥秘的求知欲望,是一种“意趣”。

情趣。

童年时的你,天真可爱,极富情感,对父母的亲情、对伙伴的友情,同样很有趣,是一种“情趣”。

乐趣。

童年应与欢乐连在一起。

爱玩、寻开心是你的特点,所以常会有许多寻开心的“乐趣”。

傻趣。

你常会做傻事、蠢事,闹出种种笑话,这种“傻趣”往往最能反映你纯真的心。

2. 我们正处于童年这个五彩缤纷的时代,谁没有趣事呢?请准备老照片,讲讲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在习作时,想想自己最想写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如何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完整,写清楚。

要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写出自己心里的有新鲜感的语句。

四、课外拓展高洪波笔名向川,1951年生,内蒙古开鲁人。

著有儿童诗集《鹅鹅鹅》《大象法官》《飞龙与神鸽》《喊泉的秘密》《少女和泡泡糖》《吃石头的鳄鱼》《种葡萄的狐狸》《我喜欢你,狐狸》,散文集《波斯猫》《文坛走笔》《人生趣谈》《司马台的砖》《高洪波散文选》《高洪波军旅散文选》,评论集《说给缪斯的情话》。

诗歌《我想》获全国第一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散文集《悄悄话》获全国第三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预习导学一、预习新知:下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是《杨氏之子》《晏子使楚》,请同学们提前做好预习。

二、预习点拨1. 熟读课文,重点词语通过查字典理解其意思。

2. 找出不理解的内容,并用标记注明。

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一、给多音字注音组词:漂()当()()()二、写出近义词:汲取——()喧闹——()三、写出反义词:喧闹——()柔软——()四、回答问题:1. 《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2. 《我想》描写了“我”的哪些愿望?五、读短文,完成练习:驴子的耳朵驴子抱怨说:“做头驴子真冤枉!人们纷纷嚷嚷,指责我们耳朵太长。

其实,耳朵更长的那是大象!”大象回答说:“讲得不错,老弟!我们的耳朵的确很长。

可我们不像你们驴子,耳朵向上骄傲地摇晃。

”1. 对人们的议论,驴子的态度怎样?2. 听了驴子的话,大象同意吗?它是怎样回答的?(不要照抄原句)3. 这则短文的寓意是什么?试题答案一、piāo漂浮、piào漂亮、dāng当然、dàng上当二、吸取、热闹三、寂静、坚硬四、1. (1)在街头看书(2)在溪边钓鱼(3)在江上游泳2. (1)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2)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3)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4)我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五、1. 冤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